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精选教育文档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
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受人主宰,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它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环境基本都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可以分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
为两部分,其一,宏观环境;其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一)“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是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
此命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生物学、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第二,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社会上不同的人为什么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样子。
(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和契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会出现不一样的性格。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探究
能力有 限 , 社会处 在一个 简单 的 ,相对 稳定 的状态 。而 随着科 技 的进 步 ,生产 能力 的提 高 ,当代 社会 人与人 ,人与 物之 间的关 系越 来越 复 杂 ,环境 的多元性也体现 出来 。与此同时 ,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人 的主 观选择 出现了多维化 。传统 的社会 ,人 的 自主选 择权受到严 格的 限制。 社会主义社会里 , 人 的需要随着物质的丰富而丰富 ,进而推动 了 自主选 择的多样性 ,所 以社会环境愈加复杂 。 其次 ,复杂性 。在 我们 的 日常生活 中 ,与人 们 的生 活 ,学 习。家 庭 ,交往的有关 系的一切 因素都可 以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我们 的思想 和 行为 ,进而影响思想政 治教育 的的 目的。环境 的影响 中的 良性与恶 性 、 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等一 系列 的因素交杂在一起 ,影响着受 教育者 的思想和行为本身。所有 的影 响交织在一起 ,工作作用着 ,影 响着思想 都是不断的发生变化 ,思 想政治 教育的环境是一种影响人的环境 。在空间上说对人 的影响没有 固定的界 限,在 当今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里,便捷 的交通工具 ,互联 网以及 其他咨 询工具加大人与人之间 ,地域与地域之 间的沟通与交流 。因此 ,影响人 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空间上就 没有 了固定 的限制 ,大 大的体现 了思 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开放性 ;而有教 育者 和受教育者的思想 观念与社会 发展并不是 同步 的,出现 了落后于 社会 的发展 ,体现 出 了一定 的滞后 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不断发展 变化 ,并不是一个静 态的产物 ,是 个动态 的环境 ,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 , 社会 的基本矛盾 也随着不断 的 发展变化 ,因为环境的变换推动了社 会的进 步,方方 面面进而发展 。教 育环境 的开放性推动着变化的速度 ,使政 治教育 的环境 出现了更加复 杂 的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 :随着思想政 治教育对象 学习 、工作和 生 活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随着教育对象的年龄而发 生着变化 。 思想政治教育 的环境我们可以说是最直接作用 于当代 大学生 的感 觉 器官 , 在 当代社会 ,人们通过模仿 、舆论、集群 等群众 的心理影 响和作 用约束 着并规 范着人们 的行为 ,而生活节奏的加快 又加 快了人们对感 官 的需求。情绪感染 、形象感染 、群体感染都属于社会环 境对 当代 大学 生 的环境感染 , 社会环境 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特别 是出现 了较大的变化 时,环境对人们 的影响也表现的尤为突出 ,先进 的、积极 的、正面的具体形象易 于被人接受 和效仿 ,具 有较强 的感 召力 。相 反 , 消极的负面的形 象会 给人们带来更加消极的影响 ,必须加以制 止。 在我们所知道的的众多环境影响 因素 中,媒介环境 ,虚拟环 境和竞 争环境是新环境因素的集 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环境。过去 ,大众传 媒环境 对人们的影响小 , 覆 盖面窄 , 信息量也不大 。但 当代社会 ,人们 时时都 处于媒介环境之中 ,强大的视觉 系统 ,听觉系统 ,生动形象成 为了人们 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 与此 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 问题 ,我们 要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 ,注重其两 面性 ,发挥其积极作用 。 因此在 日常的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 中,我们要重视思想政治 的环境给 我带来 的影响 ,用更加理性 的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进 而使得正 面环境在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过程 中发挥积 极 的 ,正确 的,向上 的作 用 。 (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思想品德结构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四、论述题(15分)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一、填空题1、思想道德建设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3、马克思主义哲学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5、有道德;有文化6、共产主义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二、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一、环境与人的关系 ❖ 1.环境影响制约人的活动 ❖ 2.人的活动改变环境 ❖ 3.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统一于实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点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 复杂性
❖ 动态性
❖ 特定性
❖ 可创性
❖ 第二节 宏观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1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 件,二者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 2 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更坚实 的物质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 3 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改变着人的思想道德素 质。
❖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1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现实的政治 状况,二者影响着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 展。
❖ 2 政治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优化的 政治保障
❖ 3 政治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1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 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 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 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 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 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 1 基础性 ❖ 2普遍性和长久性 ❖ 3渗透性 ❖ 4 易感性
❖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 1 阶级性 ❖ 2导向性 ❖ 3 全面性 ❖ 4 潜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影 响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 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
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其优化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点;环
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影 响作用
一、环境与人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四、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孟子:“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
2、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偕黒。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 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 以防邪僻而求中正也”。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其 特点
(一)分类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
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2007)
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 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切外部因 素的总和,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 环境和人际环境。(200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
(二)特点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讲课文档
第一页,共8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思想政治 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外,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想 政治教育环境。
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 教育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思 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气候、气温和地理位置对人生理素质的影响; 生理素质对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人智力因素的影响
自然营养对人的智力的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人的大脑发育;
自然环境对人的智力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智力因素影响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4
第二十四页,共84页。
(二)社会环境
1.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及在此 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因素。
2
第二页,共84页。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3
第三页,共84页。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环境对人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4
第四页,共84页。
3. 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政治思潮纷纷
出现滋长,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
潮等等政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38
第三十八页,共84页。
(三)影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别是具体制度的规 定和实施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 会产生一些问题,由此形成的现实政治状 况,更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林雪(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思想和行为双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按其覆盖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有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小环境,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本为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特点、及分类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事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它环绕于人的周围,是人思想形成和转化的外因,它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诸要素产生约束、促进和感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除具有一般环境的属性,还具有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特定性等鲜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因素广泛而复杂,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系统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板块;按构成要素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更为广泛而复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刻。
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其中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政治环境(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文化环境(社会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加强对其内涵的研究力度,以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化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相互交织,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可以为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教育环境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试论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试论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也是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上。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除了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教育对象,弄清他们的思想轨迹、需求层次和心理状态,正确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外,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对人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对人的价值观念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人的具体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露无遗。
外部环境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宏观环境,也包括学校、家庭、工作、社区等方面的微观环境。
由于宏观环境涉及历史、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体系极为复杂,本文在此无法进行如此全面的探讨,仅将观察的重点聚焦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小环境,即微观环境。
一、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经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
事实上,这一理论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原理,在大学校园里如此,在其他的小环境中也是如此,环境和氛围直接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微观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环境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而是具有长期的发展性。
因此,只有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紧紧结合微观环境的变化,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讨论,及时总结,及时做出调整,提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焕发生命力。
浅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的目的
、
干部队伍 的现实状 况也发生 了进一 步变化 , 这 对 保 持 我 国 干 部 队 伍 的先 进 性 提 出 了 新 要 求和 新 考 验 。 在 这 样 一 个 关 键 历 史 时 期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作 用 被 凸 显 。在 全 面 推 进 领 导 干 部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活动 中, 各类 新 旧社会 环 境 因素 ,对其 思想 政治道 德素质 的影响 十分重 要 。 因 此 整 合 利 用 各 类 积 极 环 境 因 素 ,抵 制 消极环 境因素影 响 ,对 领导干 部在思想 、政 治 、 工 作 和 作 风 方 面 始 终 保 持 先 进 性 具 有 十 分 重 大 的意 义 。 利用 国 内外 各种积极 的环境 因素 ,推 进 领导干 部思想政 治教育 ,始终确 保他们在 思 想上与 时俱进 的用科学理 论武装 头脑 ,面 对
有 中 国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道 德 体 系 , 用 完 善 的 社 会 主 义 道 德 来 规 范 、 调 整 人 们 的 行 为 , 从
教育环境 营造者 ,根 据一定 的思想政 治教 育 目标和作用 对象 的具 体特 点,借助 一定环境 因素,结 合营造者主 观能动 性的发挥 ,有 目 的、有意识 、有计划 地营造对 作用对象 思想 政 治品德形成 、发展和 思想政 治教育活 动开 展 产 生 影 响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环 境 的 过 程 。 探 讨领 导干部 思想 政治教 育环境 营造 的 目的 , 促 进 其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有 效 开 展 , 以 不 断 提 升 干 部 思 想 政 治 道 德 素 质 , 保 证 我 国 社
蠢
£旦
文 ◎ 闫春宇 陈丽鸿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广泛性
外在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渗透性
可塑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多维性
环境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是多维性的第一个表现。此外, 人的主观选择的多向度,需要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主观选择的丰富程度。 需要的丰富性推进了自主选择的多样性,进而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环境 认识多样性的过程。
2.复杂性
从主观角度而言,复杂性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从客观的角度而言, 复杂性是世界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表现为事物的客观存在的 复杂性,也表现为客观存在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思教环境的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影响因素的广泛性。二是影响性质的多重性。第 三,影响方式的多样性。
1、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 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 。(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的界定分析》)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 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 的一切外部因素。 (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中心体 周边体 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人的思想品德 自觉要素
思想政治环境系统 自发要素和 自觉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广泛性
开放性?
特定性
复杂性?
张耀灿、邱伟光
动态性
多维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可创性
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与特点新探》
广泛性
1、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
3.开放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影响因素在空间上没有 固定界限。第二,影响因素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界限。第三,思想政 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精选教育文档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
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受人主宰,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它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环境基本都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可以分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
为两部分,其一,宏观环境;其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一)“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是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
此命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生物学、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第二,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社会上不同的人为什么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样子。
(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和契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会出现不一样的性格。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及优化
的 个体 会 懂 得 理 解 和 宽 容 , 成 良好 的 自身 修 养 。其 次是 家 形 长 的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的 影响 。家 长对 于事 物 、 际 关 人 价 人 系 、 个 生 活 的 态 度 和 看 法 , 接 影 响 到 个 体 性 格 和 品 质 的 整 直
围的 生活 中或 者 细 节 中接 受教 育 , r S 个体 的 身心 发 展 起 到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不 同 方 面影 响 着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 t- 从
效 果 。 以 必 须优 化 思 想 政 治教 育微 观 环 境 , 好 地推 进 思 想政 治教 育 工 作 。 所 更
家 庭 环 境 中 , 先 要 强 调 和 谐 美 好 的家 庭 氛 围 , 首 良好 的 家 庭氛 围 中更 有 利 于 个 体 身 心 健 康 的发 展 , 种 环 境 下成 长 这
括 教 学 场 所 、 动 场 所 、 学 设 备 、 园 绿 化 环 境 、 种 设 施 活 教 校 各 等 : 环境 是指 学 校 中对 学 生 的 成 长起 潜移 默 化 的无 形 的 教 软 育 因素 , 要 包 括 校 风 、 风 、 风 、 化 氛 围 等 。硬 环 境 是 主 学 教 文
影 响着 单 位 成 员 才 能 的发 挥 , 导 干 部 能 做 到 顾 大 局 、 贴 领 体
关 心职工 , 集体 着想 , 单位成 员是一种 激励 和鞭策 , 为 对 推 动 集 体 向前 发 展 。工 作 单 位 的 人 际 关 系对 人 的 思 想 也 会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 际 关 系 融 洽 、 谐 会 增 加 集 体 的 温 暖 , 舞 人 和 鼓
、
思 想 政治 教 育微 观 环 境 的 内 容及 影 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ppt课件
一个事物或系统与其相关的条件或环境脱节, 从而被孤立起来以后,犹如大海里的一个孤岛一样。
“恐龙综合症”
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组织机构臃肿而导致 功能发挥迟钝甚至瘫痪的现象,称之为恐龙效应。
78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 感染作用 • 促进作用 • 约束作用 • • •
88
中国反腐捷径:
• 一靠美女脱裤,二靠情妇反目,三靠子女 跋扈,四靠名表外露,五靠小偷入户,六 靠垮桥倒屋,七靠内讧悔悟,八靠意外炫 富,唯独不靠公开财富。
89
(三)优化文化环境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要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3.要努力建设各种亚文化。
90
(四)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学生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 母亲表达越低,家庭凝聚力越少,学生患疏离感
的可能性越大 •
56
家庭收入对学生的影响
• 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患抑郁和疏离感的 可能性更大
• • 与城市和家境富裕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和家境
贫寒的学生由于文化资本的差距和囊中羞涩,在 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自卑倾向,封闭自己,在 其他同学的见多识广和高消费面前容易产生一种 距离感,难以融入其中,进而形成抑郁、疏离 •
53
54
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因素
• 父母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家庭月收入对 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 • 家庭凝聚力和母亲情感表达对大学生的疏
离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
55
父母情感表达对学生的影响
• 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最大 • 家庭凝聚力对大学生疏离感影响最大 • 父母表达越低,家庭冲突越多,家庭月收入越少,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竞争环境
开放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导向功能强化
动力功能增大
感染作用增强
精神环境 社会文化、风尚、舆论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宏观环境 思想 政治 教育
政治体系、教育等
中观环境
学校、企业、同辈团体
环境 微观环境
家庭、邻舍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思想 政治 教育 环境
按性质划分
良好环境 恶劣环境 开放环境 封闭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环境,广义上指人们周围
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 括地理条件和整个社会生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 教育对象思想与行为因素
活;狭义上指人和事物所
处的客观条件。
的总称,包括教育对象所
处环境和教育活动的外部 条件两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般特点 1、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更为复杂性
2、影响因素的易变性 3、影响性质的多重性 4、影响方式的多样性
1、空间上没有固定界域
更为开放性
2、时间上没有严格界限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媒介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 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
构的总和。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 2、创造性。微观文化环境的创造可改变宏观文化环境。微观文 化环境的营造: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等。
■ 3、时代性。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 4、复杂性。横向与纵向交叉的文化关系环境,决定了文化环境 的复杂性。
■ 四、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本质上属文化传播的范畴,它是通过媒 介向大众传播文化的手段,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涉及到思想观念、政治观 点和道德规范等全部的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 特定重要的环境因素。
■2、通过媒介开展道德评价,实行社会舆论监督, 促进人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3、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站内容建设,使网站 既能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上正确引 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又能吸引 网民(查阅)成为现代生活的有力保障;
■4、加强媒体的自身建设,形成特色,以适应社 会的发展,从而推进社会舆论环境的良好进步。
■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 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思想政 治教育属社会意识形态,是包含在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 动。因此,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 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是通过 以下特有的特征表现出来:
■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主要体现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环境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0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指环绕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物质环境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物质因素的总和。
精神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政治环境 内容类型
第二节 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现代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特点
(一)现代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 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观念、心理状态、行为 表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互 联网内部空间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顺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境,是指能够促进思
性质类(型良好环境)
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常境,是指条件一般的
常境
环境因素的总和。
逆境 (恶劣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境,是指干扰、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恶劣环境因素的总 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选择和利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创造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作用: 第一,动员人们改造落后的物质环境 第二,改造不正确的政治倾向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创造作用
三、正确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 治教育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孩子因没考上理想的中学 发帖向博士父母道歉
中考的儿子,为考不上理想高中而自责,发帖称自己“中考失败”、 “对不起爸爸妈妈”;“我爸爸是某大学土木工程的博士,我妈妈是某 学信息学院的博士,两个名牌大学的博士,为什么就生出了我这么笨的 一个孩子啊。”据了解这个孩子中考没有考上理想的"杭外",由此反省 十多年人生认为父母这么高学历,自己也应该继承他们的聪明才智。 同时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双博士的父母,跟帖称,“孩子:你已 经很优秀,爸爸妈妈都以你为骄傲。” 这件事情也由此引发了本小组的讨论: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定义: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 尤其是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
分析:研究表明婴幼儿的意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加上 对父母的依赖使得他们的言行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 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一个 人的性格、品行。但这并不是必然的,因为还受到其他 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和睦、温暖、充满爱心的家庭更 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学校环境的特点
• 第一,全面性: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帮助
学生走向社会懂得正确的自我成长道路和超越自我的目标。
• 第二,阶级性:阶级社会利用学校教育巩固其统治,学校也十
分重视按一定社会规范对教育对象进行“三观”教育。
• 第三,渗透性: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风、学风、校风等给
与儿童的和教给他们的一样多。
• 组员:曹香 程祥云 邓锐 胡凯林 金永 林苏 欧长娇 万亚楠 王菲菲 王砰强 谢涛 徐杰 许丽 张红 张伦亮 张新蕾 赵梅 符康 • 组员:曹香 程祥云 邓锐 胡凯林 金 永 林苏 欧长娇 万亚楠 王菲菲 王砰 强 谢涛 徐杰 许丽 张红 张伦亮 张新 蕾 赵梅 符康
目录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影响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因此,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需要各级 各类组织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 • • •
第一,社会组织效益 第二,社会组织风气 第三,组织领导的形象 第四,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1)社区定义: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 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2)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 a、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 b、社区风气 c、道德规范 d、人际交往
• 第四,导向性:学校环境有明确的导向性,这有利于学生思想
品德的正向发展,帮助他们避免和减少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曲折性。
为什么说社会组织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 观环境 • 给类组织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放弃组织 的部分社会责任。 • 从另外的角度看,没有思想政治维系的组 织,也很难说是一个健全的组织。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 1)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 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 • 2)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 的影响的特点: a、自由性:同辈群体中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求 自由的选择对象,成员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 b、渗透性:与学校、社会组织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而同辈之间的互动是在无意 识中进行的,是潜移默化的。 c、 独特性 : 学校、社会组织向人传递主流的,即社会公 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标准。
家庭环境四大特点
特点一 家庭影响具有普遍 性和长久性 特点二 家庭影响具有渗透 性
106 特点三 家庭影响和教育具 有针对性 特点四
家庭影响的主体具 有血缘伦理的亲和 力和权威性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 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 规范,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的机构,是一 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1、从社会的要求看,学校是人们专门营造出来 的,学校的活动更具计划性、目的性,因而对人们思 想品德的形成更具有指导性。 2、从总的方面看,学校的活动更有利于青少年 的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另外,校风不同、教师、干部的表率作用不同, 班级的状况不同等都会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以 不同的影响。
隐性教育:
(1)定义: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 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 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 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 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 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 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 隐性教育引发的思考:a、注意渗透式教育;b、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c、重视实践活动;d、抢占网络文化;
• 有同学认为:父母都是博士而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说明了,再 好的家庭环境与优秀的子女没有关系,这说明家庭对孩子的渗 透作用并不明显; • 也有同学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有很大的责任,他们没有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此需要对他进行更有目的性、计划性、 长久性的教育; • 也有同学认为:这个学生的父母通过微博鼓励孩子的做法体现 的父母对子女特殊的爱,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更好地教育效 果; • 还有同学认为:对于这样的子女教育还需要父母来发挥他们的 血缘亲情,毕竟血融于水,是当时需要父母发挥他们的权威性
教学重点: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四、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 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宏 观 环 境
• • • • •
自然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
微 观 环 境
• • • • •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社会组织(工作)环境 社区环境 同辈群体环境
(2)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中的体现: a、家庭环境影响具有渗透性 b、学校环境的渗透性 c、同辈群体影响具有渗透性 d、同时在社会组织、社区环境中都有潜移默化的影 响受教育者
小结:
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共同作用构成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每一个微观环境各自有 自己的特点,同学们需要相互比较学习,同时 把握隐性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作业: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成为人们 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也是微观环境的一方面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加强 网络文化建设?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