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据2008年6月28日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审计准则第2号(2004)指出,重要缺陷是控制缺陷,或是控制缺陷的集合,它会不利地影响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可靠地初始化处理、授权、记录、处理或报告对外财务数据的能力,以至于有可能导致不能防止或发现对公司年度或期中财务报告大于不重要的错报。
可见,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都停留在概括性的否定描述阶段。
强调由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不利的结果。
但是,问题就在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实质性”或者“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定量,或者提供标准的判断依据。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首先将内部控制分为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Ge和Mcvay(2005)将内控重大缺陷分为九大类:会计类、培训类、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职务分离类、账户核对类、子公司类、高管类和技术类。
可见,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粗略的分类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实践中的要求。
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需要对内控中存在缺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最近几年,在我国国内发生了我国上市公司伊利股份高层管理人员未经董事会同意挪用公司资金、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私自将上市公司款项打入自己创办企业等重大事件,这些事皆同内部控制失效有关。
内部控制是否得到完善执行也就成为如今关注的焦点。
2006年,我国出台了两部《内部控制指引》,虽说各上市公司对其信息都相应的进行了披露,但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却没有所谓的实质性内容,相对而言,形式主义占了上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及让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看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收益性,提高其自愿性等。
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
(二)相关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员工的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由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投资者逐渐要求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依据一定的标准向外界披露本单位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
(三)综述范围本文参考了2004-2009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财会月刊》、《商业经济》、《财经问题研究》、《财会通讯》、《商业经济》、《商场现代化》、《会计研究》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东北师范大学等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相关主题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分别从管理者信息披露意识不强、披露披露内容和形式不具体、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内部机构、制度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管理、引导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其财务、经营等信息发布给外界,以便外界可以获取信息、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行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旨在通过披露和公开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提高内部控制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使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有所了解,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国内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李可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
祝红兵等(2016)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显示,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弥补投资者对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减少投资者损失。
其次,国外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Brazel等(2013)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Xie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可以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财务报告品质和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品质,进而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随着2021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21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
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内部控制定义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
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指出,内部掌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加强内部监督,展开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文章指出强化企业内部掌控不仅可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备,同时对于企业严防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实现经营目标具备关键的意义。
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掌控存有着法人环境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评估严重不足、意识脆弱、会计信息杂讯等问题,为此,明确提出了强化企业内部掌控的有关对策。
lauraf.spira(2021)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21)从企业内部掌控的概念、企业内部掌控的演变过程和企业内部掌控原理探析三方面,阐释了企业内部掌控的理论基础。
并且总结了“内部压制、内部掌控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掌控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社会学、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掌控的原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作者:翁晓毋蒙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06期从安然事件、世界通信等的会计造假丑闻,到我国的郑百文、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都显示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进而保护利益相关者以及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一、国外文献综述(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新要求——萨班斯法案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针对安然等财务欺诈事件,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提出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强制要求。
Hollis等(2006)发现上市公司在按照《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进行披露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内部控制投入较少和由于不披露内部控制问题而导致较多的审计人员辞职等。
Ge,McVay(2005)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实质性缺陷和公司经营的复杂性有关,但和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关系不大。
(二)国外相关学者文献综述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性文献综述。
Doyle等(2005)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内部控制报告和公司盈余质量有关,内部控制是盈余质量的一个驱动因素,并研究了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
Doyle.Ge.Mcvay(2006)选取了779个披露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证实了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与没有实现现金流的盈余估计有关。
Harnmersley等(2007)检验了股票价格对管理者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特性及其他重要公告的反应,还研究了管理者的报酬与实质性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研究文献综述。
Bapa(2004)认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抑制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
Maria等(2006)研究了按照证监会要求进行披露的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隐含成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披露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和披露没有缺陷的公司相比有更大成本。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1300字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学界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较多,其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了繁荣的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便通过参考各类文献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进行研究。
一、国外文献回顾Ayu Ogi Fazny和Hari Setiyawati(2020)研究通过内部控制五要素等来衡量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衡量公司良好治理原则的应用、衡量财务报表的质量,作者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和良好公司治理原则的运用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产生影响。
Qiong Duan(2020)对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A医药制造企业资金管理研究,作者认为资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Zoran Todorovi 和Bozo Vukoja(2020)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得出结论,建立内部控制的兴趣,受到官场腐败的增加和商业道德侵蚀的影响,企业的分权管理过程随公司的不断扩大不断复杂化,企业内部不仅需要内部控制,还需要内部控制。
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英美等国家,企业发展的历史相对悠久,他们对企业治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较早,相应的理论也更加成熟,在其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也比较完善。
二、国内文献回顾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定义的研究,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企业分类、逐层的推进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显现,内部控制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李娜(2020)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原因,从制度建立、观念意识和制度执行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在改革开放之后,政府部门及学者认识到控制的不可或缺,促使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如日中天的阶段。
为提速我国内部控制的开展,规范我国的经济市场,在借鉴西方内控理论的基础之上,我国展开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陶雪阳(2021)在《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认为人是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管理层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推动的核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500字》
从理论方面来看的话,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三表一注的披露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扩大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这些也表现了内控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目前状况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进一步丰富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理论上的体系。
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的话,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对于相关部门具有监督促进的作用。其次,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起到借鉴的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参照,寻找自身的不足,积极找寻好的方法去使其内控信息披露更加完善。最后,对于有关投资者来说,它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13]彭文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44+46.
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剖析对我国其他上市企业建立丰富内部控制体制更加有实际效果。
创新之处如下:本文使用了案例结合的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揭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把中国上市企业整体情况作分析来与一个案例分析相结合来展现我国上市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能更好的佐证前面的理论分析。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7.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2017.11.18
完成文献查询工作,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2
2017.11.19-2017.12.05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拟写并上交定稿
3
2017.12.06-2017.12.23
进行开题答辩
4
2017.12.31-2018.02.26
毕业论文拟写、修改阶段
袁蓉丽(2017)明确表示:现代公司所有权以及运营权的分离,造成公司里出现了两大制约主体,也就是公司所有者以及接受委托运营者。双向制约主体之间的权益不尽相同、信息不相符,导致实际生活里会计相关信息真实性较差,所以必须要增强现代公司会计制约。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现代公司体制得以正常执行。
《2024年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范文
《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篇一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商誉减值披露的透明度与准确性对市场反应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则对商誉减值披露的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如何有效管理商誉减值风险、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商誉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商誉减值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健康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商誉减值的准确披露和及时性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对商誉减值披露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上市公司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商誉减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商誉减值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
市场反应方面,商誉减值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影响股价和市场情绪。
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近五年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商誉减值信息披露数据。
(二)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以商誉减值额、内部控制质量、市场反应等为主要变量,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测量。
其中,商誉减值额采用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衡量;内部控制质量通过内部控制指数进行评价;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交易量等指标进行衡量。
(三)模型构建本文构建了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公司商誉减值额、内部控制质量、市场反应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本文发现商誉减值额存在较大差异,内部控制质量也有所不同,市场反应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推荐文章企业内部控制论文5000字热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硕士范文热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热度: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热度: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代发表热度: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一)[1] 阮丽丽. 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福州大学 2011[2] 章靖.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 福州大学2010[3] 尹慧. 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2009[4] 刘慧龙,陆勇,宋乐. 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 2009(01)[5] 杨棉之. 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 会计研究. 2007(11)[6] 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S1)[7] 王晓成,夏恩君.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08(34)[8] 高雷,张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 2008(09)[9]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 2008(03)[10] 周倩倩. 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 Sudip Datta,Ranjan D'Mello,Mai Iskandar-Datta.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efficiency[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 2008 (2)[12] Chongwoo Choe,Xiangkang Yin.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information rents,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07 (2)[13]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 会计研究. 2008(04)[14] 冯丽霞,孙源. 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02)[15] 丁忠明,王振富. 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 上海经济研究. 2008(01)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二)[1] 刘健. 新型三电平高压变频调速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2] 苏玲.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3] 韩奕. 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1[4] 金强. 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5] 苏玲.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6] 苏玲. 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 浙江大学 2001[7] 苏玲. 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8] 吴大立. 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9] 张侃君.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0] 杨军. 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6[11] 夏勇军. 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12] 邵德军. 大型变压器暂态机理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3] 汪旸. 高压电网有限广域智能保护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9[14] 张禄亮.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算法及其在片上系统的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5] 张兆云. 微网继电保护与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6] 张冠英. 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11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三)[1] 陈国炎. 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2[2] 李俊. 深圳电网4·10大停电事件的处理及启示[J]. 南方电网技术. 2014(01)[3] 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34)[4] 张建华,苏玲,陈勇,苏静,王利. 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 电网技术. 2011(07)[5] 陈昌松. 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6] 邓星. 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7] 彭双剑. 微网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D]. 湖南大学 2011[8] 赵波,张雪松,李鹏,汪科,陈健,李逢兵. 储能系统在东福山岛独立型微电网中的优化设计和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01)[9] 朱皓斌,吴在军,窦晓波,费科,陆金凤. 微网的分层协同保护[J]. 电网技术. 2013(01)[10] 王瑞琪. 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11] 李伟.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邓祥力. 大型变压器保护新原理研究和装置研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3] 何志勤. 基于故障元件识别的智能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4] 苏玲.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15] 刘梦璇. 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16] 范元亮. 微网发电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 浙江大学 2012[17] 李福东.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微网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原创-关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七)组织演化论。张砚从组织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历史沿革,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主要组织形式的变化,内部控制也经历了从“自控制”到“他控制”,进而到更高层次的“自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发展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即经济的发展水平、组织内和组织间权力的配置情况、风险因素的差异和技术的专有性。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学者大多数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对内部控制的理论进行解析和研究,综观多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一)控制论。吴水澎等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
Srivastava(1983)、Srinidhi and Vasarhelyi(1986)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Barfield(1975)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这些模型全面考虑了误差的条件概率,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模型成本会比较高,此外,这些模型的假设也难以被实务界接受。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作者:于雪蕾来源:《商情》2017年第11期(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财务舞弊事件的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关注。
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进行梳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对企业管理层、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内部控制缺陷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安然事件、银广夏造假等财务丑闻暴露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弊病。
社会各界对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高。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
当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尚属于自由披露阶段时,国外上市公司就已经具有较强披露动机。
根据Ragahunandan和Rama(1994)统计,《财富》杂志公布的 top100企业中有80%的企业对其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
国内方面,方红星和孙翯(2007)比照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该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杨有红和汪薇(2008)发现沪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等问题。
李颖琦等(2013)发现规模越大或财务状况越好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总体来说,国内企业主动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机较弱,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公司特征、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等内部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显著影响。
Gong等(2007)发现不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内部人隐瞒其利益侵占行为,使其有动机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Andrew(2007)认为公司对外报告内部控制信息的意愿随着投入内部控制方面成本的增加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而增强。
Hoitash等(2009)发现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
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摘要]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国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
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内部控制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防止舞弊欺诈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
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
二、内控信息披露国外文献Raghunandan和Rama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报进行检验发现,有80家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
DorothyA.McMullen和Ragahunandan对1993年2221家公司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33.4%,其包含的内容有审计委员会的活动,合理保证概念,资产的安全防护,内部审计问题,交易的授权与记录,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考虑,员工培训与录用政策等。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选取的1989-1993年的样本公司中,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有财务报告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结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文献综述作者:王优来源:《商情》2017年第11期(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历史名言“攘外必先安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都是先人告诉我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企业作为市场重要的主体也同样适用。
自1997年以来,美国安然、国内中航油、银广夏等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事件频发,一度成为作假虚报信息的代名词,这都是由于外部内部控制法律体系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率低下造成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证交所出台两部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主动并自愿披露企业的内控有效性信息,旨在督促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信心。
但近年来,财务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仅不能有效反应公司治理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反而会成为误导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判断,因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沪深证券交易所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引文件出台旨在鼓励上市公司主动积极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但杨有红、汪薇(2008)指出当前上市公司主动对外报告内控信息的动机不足,指引规定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审核机构的评估也缺乏相应的统一标准。
李颖琦等(2013)通过对照财政部参考指标,发现样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频率均值不足50%,各项指标的披露频率差异较大。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信息规范披露情况有所改善。
杨慧文(2013)采用对比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注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体系建设,并且大部分公司可以比较规范地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王月英(2013)通过对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披露质量偏低,很难给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并且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过低,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现状明显不符。
关于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王小倩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梳理与比较,发现了国内外研究重点的不同,并针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信息披露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1.国外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外学者相互要从公司内部环境与公司外部环境两个视角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公司整体状况的影响。
2005年Bryan等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披露情况与企业规模以及业绩等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得出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披露出的内控缺陷程度与其平均规模以及业绩成负相关关系,并且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
2011年,Petrovits以非营利组织为研究样本,得出的结论与Bryan等的研究结论一致.Doyleeta1.(2005)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程度与内控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成负相关关系。
并且,他发现公司财务状况也对企业的内控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经营良好的公司更容易投入资金,以改良与完善内部控制。
(2)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2007年,Ashbaugll—Skaife et al发现聘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公司,对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情况更加良好,这可能是因为四大与其他事务所的职业能力、敏感度以及品牌诉讼成本都相对较高。
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也会对内控披露产生影响。
Lin(2011)发现企业内审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情况越好。
而内审人员配合外审人员的程度越高与企业的内控披露情况也越好。
2.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映研究(1)对资本成本的研究。
Botosan与Bhattacharya都曾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信息质量与公司的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Cordon和Wilford(2012)发现公司若连续多年披露企业的内控存在着重大缺陷,则会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
三、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研究
李明辉等(2003)⑩对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无实质性内容,其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机也不够强。需要对有关规定进行改进,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并加强注册会计师对披露的审核,以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三)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杨)
仇莹(2005)14提出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模型是对内部控制目标、控制程序、控制风险及会计报表认定目标、COSO报告中内05)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陈良民(2。。4)认为我国出台的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和规定的有效执行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并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
陈共荣和刘燕(2007)13结合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2006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年报公告日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较之简单披露的公司显著为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与事件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张步阔和杜滨(2008)º以2004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474家上市公司样本,通过差额收益法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企业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类别和审计师意见等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比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股价显著的高;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比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股价显著的高;公司规模大股价上涨的幅度越小;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股价显著的高;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价显著的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好,股价显著的高。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了其要素和特点。
然后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框架的应用情况。
接着讨论了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
从研究的启示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整体而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相关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框架、热点问题、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业务目标而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内部控制在组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达到高效、经济、有效、合规的运营目标。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资料。
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我们将探讨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特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以及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资产的保护。
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资产安全: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审慎、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有效地防范和减少资产损失和盗窃的风险,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
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07级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XXXX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随着中外财务欺诈案的频频曝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备受质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4年后,我国分别于2006年6月5日和9月28日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再次升温。
二、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在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还比较少。
有些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外界传递其具备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除此之外,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时,应该披露历任审计师指出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审计师变更的情况比较少数,且资源性披露较少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资源性内部控制披露影响因素。
Llundholm在2000年通过调查显示内部控制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并且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在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披露。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缺陷和披露的程度不足,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等。
三、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2000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两项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年报中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作出说明,并要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意见。
1、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的文献综述我国研究者们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的研究,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披露方式、披露内容、披露评价标准、披露审核等方面。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精选5篇)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精选5篇)第一篇: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在《浅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作者应建权提出,会计信息披露是指按照会计的准则编制而成的会计信息,再按照会计准则披露的要求,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过程。
阅读他们的观点,我总结出,会计信息披露通过对比管理层与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信息,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中,作者王咏梅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公司按照国家和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公开企业重要信息,是益于投资者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通过阅读王咏梅的观点,我认为: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避免上市公司违操作,利于投资者形成一个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分析》中,作者明洪盛提到,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叙述失真,即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内容,张冠李戴,把不合理、不合法、虚假的业务或收支通过各种途径变通为合理、合法、真实的业务或收支,或做出虚假的陈述。
具体表现为滥用各项损失准备、转回调节利润等。
第二,数字不实,即经济业务内容本身是合法的,但在作会计处理时,经济业务的数据不真实,有意地扩大或缩小经济业务的数量。
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作者阮慧荣提到,信息使用者通过对充分而完整的会计信息及其勾稽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总是采取尽量少披露会计信息的方法来隐瞒可能存在的不实资料。
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其投资收益占到了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但究竟是投资何处所得,投资收益率有多少,风险程度如何等,均未做相应说明。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文献综述摘要: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开展过程,2021年4月26日,五大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应用指引?,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进一步的标准。
文章通过对近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文献的回忆,从多个视角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述评,为今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线索。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用影响因素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会产生本钱,而披露之后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正效价或负效价。
因此,大多数企业在考虑是否进行内部控制披露时,可能会对内部控制的价值和本钱进行权衡之后做出相应的决策。
以往文献说明,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决策时可能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公司治理视角Eng & Mak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国家持股比例、公司规模等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正相关,负债比率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负相关。
蔡吉甫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动机那么不强。
2、“动机选择〞行为视角崔志娟的研究那么更加注重人再内部控制中所起的作用。
她认为内部控制披露受企业高管层“动机选择〞行为的影响,即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可能不情愿披露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会采取模糊方式或操纵方式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降低内部控制披露的信息质量。
3、信号传递视角Grossman & Hart、Benston和Dye等分析了信号传递性质对信息披露的影响,他们认为,公司披露任何“坏信息〞进行信号传递是不理智的,所以,公司倾向进行“好消息〞的信息披露,只会披露有利于公司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自外部的监督主要是指独立于企业法人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是治理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它包括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竞争市场对公司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而人们经常提到的公司治理往往指的是内部治理,即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市公司作为所有者与经营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不同利益的共同体,这就决定了所有者对经营者不仅要激励,还要予以监督和约束,即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增强。一方面,由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护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公司的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保证公司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效益性;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如银广厦、中航油和科隆等财务舞弊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投资者和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状况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与会计信息的披露相比,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实践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
J.Efrim.Boritz,Ping Zhang(2006)认为管理层会质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运用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了内部控制报告和管理者薪酬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内部控制的审计师报告及管理风险的研究
Page和Spira ( 2004 )通过调查研究了内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关系,指出关于内部审计和管理风险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强调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增强,并在基础研究中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
Ge,McVay ( 2005)通过选取《萨班斯法案》颁布后的样本公司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实质性缺陷和公司经营的复杂性有关,但和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关系不大。Doyle , Ge和Mcvay( 2006 )选取了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披露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779个样本公司,并对这些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与没有实现现金流的盈余估计有关。
ScottN.Bronson,Joseph V.Carcello和K.Raghunandan(2006)以1998年397家公司为样本,对404条款实施目前自愿披露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估报告的公司的性质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大、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股权较为集中、收入增长较快的公司更乐于资源披露管理层内部控制报告,而销售增长较快的公司资源披露管理层内部控制报告的动力相对较小。在研究样本中略高于1/3的公司资源披露了内部控制报告,但是没有一份报告披露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也没有一份报告包含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意见,有41%左右的公司在报告中声明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只有3份报告提及内部控制评估的依据。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国萍等(2008)认为,内部控制信息可靠程度表明了其真实性、中立性、可理解性特征,是投资者区分上市公司优劣,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冯建、蔡从光(2008)进一步指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指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吴蔚(2005)认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存在着各种缺陷,提高上市公司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应进一步完善披露环境。马志娟(2006)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改善。
吴蔚( 2005)认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存在着各种缺陷,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的动机不强,应进一步完善披露环境。
(二)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检查
在内部控制的检查中,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功有效地履行职责。”上市公司应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内审机构主要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和真实性测试。二是控制自我评估。在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 appraisal, CSA),意指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CSA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设计CSA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哪里存有缺陷,以及可能引致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采取行动改进这种状况,而不是坐等内部审计人员站出来。CSA使内部控制系统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丰富的体系。
(一)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研究
方红星和孙翯(2007)对2006年沪市非经融企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在海外上市、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国有或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的动机较强;在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但是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
参考文献
[1]杨有红,汪薇.2006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03):37-42.
[2]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02):53-60.
[3]杨玉凤,王火欣.曹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研究,2010,(01):82-88.
刘全贵、杨敏(2005)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仅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同时要通过内部控制加强管理,确保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其真实性。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了使其健康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各上市公司的监督与管理,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立法和监督制度,保证其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企业的各项活动置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促进企业改进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和发现舞弊。同时,要提高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意识,促使其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有效地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研究
Bupa( 2004)认为《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使得公司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具有强制性的要求,并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抑制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
Maria等( 2006)研究了按照证监会要求进行披露的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隐含成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披露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和披露没有缺陷的公司相比有更大的成本。
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管理当局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并以内部控制报告的形式把评价的结果传递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美国COSO的界定:内部控制是一个受到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人士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以下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障:经营效率和效果(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财务报告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和遵守法律和条例(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资产安全(safeguarding of resources)也是属于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都去的较大的成果。
(四)关于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研究
秦雷、梁劲(2005)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披露的信息缺乏可信度,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股票市场尚存在某些制度缺陷。要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必须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信息披露中介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4]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0.
[5]方红星,孙嵩.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政问题研究,2007,(12):67-73.
[6]蔡吉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3):85-88.
3.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
注册会计师是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一个群体,可以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代表更加广泛的股东的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所谓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就被审核单位管理当局对特定日期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评价意见。但是,我国目前仅仅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核,至于应当在什么条件下形成何种评价意见,以何种具体形式对外披露都没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
[7]陈丽蓉,周曙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0,(10):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