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8篇)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8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生字,会写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2、认知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需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实质意义。
3、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同学认知到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让同学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知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师:《三国演义》是俺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胜利,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
今天俺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
3、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
(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2、俺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迫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1段:什么叫“妒忌”?(对才干、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身好的人心怀怨恨。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通用8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篇1创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第二课时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一、复习前文导入新课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二、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
(故意延迟,不给齐练)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
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
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语文《草船借箭》教案5篇
语文《草船借箭》教案5篇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草船借箭》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三国,导新课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或电视剧吗?(看过)那你最喜欢三国里的那些人物?(学生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吗?(学生各抒己见)如: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今天咱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大多数同学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有些初步了解.老师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课文找出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1.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汇报交流(1)理清借箭的原因(1—2自然段)经过(3—5自然段)结果(6—9自然段)(2).概括课文大意.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师:难怪周瑜长叹一声(出示句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呀!〞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探究性学习作好了铺垫}三.合作探究,领悟神机妙算,感悟人物形象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1.学生默读课文把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2.小组互动,快速讨论.交流,准备汇报.3.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引导品读感悟.——算天(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②但是光读这句,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出诸葛亮之所以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雾.)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齐读)〞——算人.(1)算到了曹操谨慎多疑.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抓住〝笑〞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说说诸葛亮在笑谁?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如:笑曹操的谨慎多疑,笑周瑜的自不量力,笑自己的神机妙算......根据诸葛亮不同的笑进而读出不同的语气)诸葛亮虽然笑着说,但他并没有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诸葛亮会说什么(指导学生练笔写出诸葛亮没说的话.如: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因为他太谨慎.太多疑啦!周瑜想害我,太自不量力了吧......)(2)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鲁肃虽是周瑜的心腹,但生性忠厚老实.就是因为诸葛亮对鲁肃十分了解,就算准了他不会告密(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算准了借箭的位置师:诸葛亮不仅能算天.算人而且还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引读:〝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因为诸葛亮考虑周密,非常清楚借箭的地理位置,是他的巧妙安排.你们觉得诸葛亮怎么样?(神)难怪周瑜长叹一声:(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师: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通过与诸葛亮对比,感受周瑜形象:心胸狭窄,自不量力......){设计意图:以文眼〝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的读去感悟语言文字,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使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植根在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中.}四.总结全文,以读促读1.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民族的化身,智慧的化身.2.如果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诸葛亮或三国中的英雄人物,课后再去好好地读一《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设计意图:由三国开课,又由三国结束,使整个课堂前呼后应,完整一体.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继续读《三国演义》从而激发学生好读经典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五.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1.从题入手,因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3.发散思维,勇于探索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4.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语文《草船借箭》教案2说教材: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课文主要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十万多枝箭,最后令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宜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性格,同时,课文的思考练习主要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练习.说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互相解决.(这是能力的培养)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课文,总结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说教学重.难点:1.感悟人物形象,从文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说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能力.再加上课后思考题中有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将本文的教学方法设计为自主.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能力.)说学法:以品读感悟为主,采用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及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说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切入中心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知天文课件出示:〝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2)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小结:看来诸葛亮胸有成竹,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怪不得周瑜一声叹息:(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刚才咱们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前面那句话是反映诸葛亮的预测,后面那句话是反映事实的,这样一联系,就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你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还有哪些话前后联在一起能够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晓地理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3.识人心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他还了解哪些人呢?三.人物对比,升华感受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四.拓展延伸,扩展文本1.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诸葛亮挺有才干?请你选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诸葛亮.2.设想一下当诸葛亮归来时与周瑜相见,周瑜会怎么说?诸葛亮又会怎么说呢?五.总结拓展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识人心,足智多谋,他的本事从何而来,想知道吗?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说板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周瑜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我真比不上他!识人心语文《草船借箭》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_个生字,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讲述,了解〝幔子.调度.水寨.擂鼓.呐喊.丞相.都督.军令状.翎毛.胶漆〞等名词术语,结合课文,采用推测.换词等方式,了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支援.自有妙用〞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才干.妒忌.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2.练习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特征(反应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主要情节)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练习结合全文内容和词语之间的联系,来深刻理解〝才干.嫉妒.神机妙算〞几个词语并体会七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诸葛亮敬仰.赞美的思想感情.4.体会文章〝处处伏笔照应〞.〝人物对比〞〝诸事情发展一切由诸葛亮自己掌控的特殊顺序〞的表达方法和思路对表现诸葛亮〝计谋神妙〞的作用,深入体会〝神机妙算〞的含义和作者对诸葛亮敬仰赞美的情感.课前预习:1.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认准读音;找到文中的一些介绍古代官职.器物名称的词语,通过询问.揣摩.结合影视剧回忆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意思;读课文,尝试着通过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文中一些其他读不懂的词语的字面意思.2.反复讲课文读几遍,力争将课文读通顺,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3.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本文跟我们学过的其他课文不一样,除了小说内容是古代故事,文章一些言语也还带有古代的文言文的痕迹,我们先来认真读懂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文字.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词,纠正易错读音.(强调擂鼓助威的〝擂〞字读音,区分多音字.)2.让学生介绍自己课下了解到的课文中写古代官职.器物词语的意思.在学生不能介绍清楚的情况下,教师介绍〝丞相.都督〞,顺便向学生交代清楚〝三国魏蜀吴.曹操的丞相.诸葛亮这个丞相.周瑜这个都督〞的官职和他们之间的关系.3.请学生介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情况,结合〝才干.妒忌〞的理解,介绍小说第四十五回周瑜设计杀曹操水军头领被诸葛亮看破而生嫉妒之心,要杀害诸葛亮的缘由,结合理解〝神机妙算〞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写周瑜要害诸葛亮,最终没害了,周瑜不得不服了诸葛亮.4.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汇报自己对课文的了解:草船借箭讲了怎样的故事?要求抓住主要情节来介绍.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周瑜做事的目的(前因).诸葛亮的应对.诸葛亮的作法及做法的特点.结果(包括周瑜长叹)〞,用简单但是能明白把主要情节.做法主要特征介绍清楚的话,表述主要内容.指导要点:看看学生是否把上面的要点介绍清楚;语言是否简练.针对存在问题,让学生跟重复说,一直到说清楚,符合要求(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说清楚).(意图,通过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表述,基本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知道了诸葛亮用怎样巧妙的方式来〝造出〞了十万支箭.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回忆神机妙算的意思: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在本文,诸葛亮的什么计策是巧妙地?那些机智是惊人的?(回忆课文内容)好,那么,我们换个词: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我这比不上他.这样换行不行? (可能有结果.如果有结果,就是:足智多谋,没有高明.神奇.巧妙的意思,表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的程度不如神机妙算高.如果学生有结果,那就顺着学生的结果往下进行:好,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高明.神奇.巧妙的程度写出来的.如果没结果:好,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神机妙算〞的特点表达出来的,看看换了到底行不行.)一.研读本文相互照应的特点,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体会诸葛亮的计谋的〝神妙〞所在.1.教师布置任务:本文写作上很有特点,那就是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产生一些疑惑,一直读下去,疑惑解开,一直读到事情做完,疑惑才全部解开.请同学们读课文,用笔勾画出那些让我们疑惑的地方,表上序号,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出疑惑解开了的地方,标上上同样的序号,看看我们能够找出多少这样的地方.2.学生自己读书,做对应性勾画.3.学生相互交流.(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不采用)(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读书,感受文章伏笔照应的地方,初步感受伏笔照应).相关要点:(1)周瑜要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并且说只要三天,还立了军令状(——为什么答应人们都做不了的事情?而且立了军令状?能完成吗?为诸葛亮担忧),结果:草船借箭,借来了十万多支.(2)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只要船只.草把.军士,能够造箭吗?(——莫名其妙)去〝草船借箭〞才明白.(3)鲁肃是周瑜的人,诸葛亮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准备船只草把军士的事情.(万一告诉了怎么办?)鲁肃果然〝没提〞.(4)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白天,都没动静.诸葛亮不用做准备(因为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要草船借箭).到了出发才明白,诸葛亮要等大雾.(5)到曹营阵前擂鼓呐喊,(曹兵出来怎么办——才二十条船,六百军士啊,鲁肃替我们提出了担忧),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来,(真的吗?)曹操果然没出来,只是射箭.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提出来:为什么不到这里不明白了,困惑了,甚至担忧了.3.讨论,认识诸葛亮对所有事情都〝胸有成竹〞我们不明白的这些事情,鲁肃明白吗?周瑜明白吗?曹操明白吗?他们分别不明白什么?但是,诸葛亮明白吗?他都明白什么?(对应上面所有的疑惑,一条一条的体会)周瑜肯定不会给他造箭的材料,他必须另想办法(教师总结:知道周瑜的害人之心);明白三天后有大雾,可以去草船借箭,曹操多疑不敢出兵(教师总结:知曹操.知天文);明白鲁肃这次一定不告诉他借船的事情(教师总结:知鲁肃).教师引导思考:这么多事情,文中的其他人物不明白,只有诸葛亮自己明白,所以,一些事情都按照诸葛亮的设计,顺利发展.实施,最终成功.你们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谋〞怎么样?神机妙算!用足智多谋行不行?不行!诸葛亮太神奇了,说是什么事情都聊得到——这叫料事如神!正因为诸葛亮知道一切,所以,〝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事情吗,对诸葛亮来讲,可以立军令状吗?既然可以,说明诸葛亮觉得这事情怎么样(提示:他是刘备的丞相,军师,还得帮助刘备打天下呢!)?(非常容易,很有把握!)所以,诸葛亮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表现得非常轻松,用一个词语来讲叫举重若轻.读课文,看看诸葛亮的言行.语言中,哪些词语突出了诸葛亮的举重若轻.学生读书,再勾画.(只要三天!原立军令状.甘愿受罚.自有妙用.保管.曹操一定不敢出来,只管饮酒作乐!),指导学生朗读有关部分,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举重若轻.)4.认识对比写法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回忆第一课时,文中人物的官职:(顺便介绍鲁肃的官职:参军校尉,相当于部队的参谋长),想象:这些人都是傻瓜吗?但是,在诸葛亮面前,他们显得怎么样?(弱智一般)介绍小说的特点:很多情节为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现实中真实的存在.在《三国志》(介绍《三国志》),其实是没有〝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情节是虚构(介绍虚构的概念)出来的.作者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将周瑜.曹操.鲁肃这些政治家.军事家写成这个样子呢?(为了表现诸葛亮,诸葛亮做事,这些人都被蒙在鼓里,而诸葛亮却知道他们所思所想,实在太神奇了!)老师总结:这就叫做对比衬托,是为了更好的突出诸葛亮的神奇啊!5.研究开头结尾的特点:首尾照应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文章开头写了周瑜,结尾又写了周瑜.我们看结尾: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结合全文来思考,这一叹,叹出了周瑜当时怎样的情感态度?佩服.恼怒.心有不甘.无可奈何!朗读这段话!读出周瑜的感叹中的〝无奈.佩服.恼怒.心有不甘〞来!二.布置拓展阅读本次诸葛亮给了要加害诸葛亮的周瑜不小的教训,此后的教训还多着呢.《三国演义》中,有的情节〝诸葛亮三气周瑜〞,怎么气的?气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去读三国演义,找到有关章节,一睹为快!语文《草船借箭》教案4【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欲望.【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谁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下课文的背景?生:《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讲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当时魏国刚刚打败蜀国,又派兵进攻吴国.于是,蜀.吴两国联手抵抗曹操.师:文中一共有几个人物,谁能帮大家理顺一下人物关系? 生:课文中有四个人物,曹操是魏国的首领,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而周瑜是吴国的都督,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师: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这才引出了这个故事.二. 新课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吗?(精彩)是呀,文学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作者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的塑造又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这节课,我们要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让这些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的.(一) 赏析重点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描写人物的.(人物对话)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人物对话.(课件出示对话,隐去旁白)现在同桌一组,分角色读一下对话,边读边想: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再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什么,脸上是什么表情?读完后同桌把意见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揣摩人物心理,并启发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在每句对话前加上提示语)师:大家都很聪明,能根据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下面我们加上提示语,再来读一下课文.(课件出示加有提示语的课文,分角色朗读,学生互评.)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周瑜.诸葛亮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对周瑜和诸葛亮的初步认识)但仅仅根据这一段的文字,我们还不能透彻的了解人物特点,下文中,还有一些人物的语言描写,找出来读一读,看你对人物有什么更深的认识.(二)感悟1.指名读一读描写周瑜的语言,总结出周瑜的性格特点是阴险狡诈.(板书:阴险狡诈)学生朗读.2.再说说诸葛亮的语言.。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1【单元目标】第五组课文重在读懂“名著中的人物”。
阅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课目标】1、读准读通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脉络。
2、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初步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指导方法】抓因果读故事,抓语言观内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背景了解人物关系,导入课文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而相互讨伐。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
(随机板书背景图)今天我们共读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述的孙、刘联军内部发生的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二、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故事脉络。
指导梳理故事脉络: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箭”他们分别做了什么?相机板书: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防箭诸葛亮交箭2、运用抓前因后果法读懂故事摘读故事开头结尾,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板书前因后果)理解“妒忌”:(1)词意: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换词比较:羡慕预设: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应从情节入手。
不能简单地认为周瑜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圈套陷害诸葛亮就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它只不过是展开矛盾冲突的契机。
周瑜为什么要跟诸葛亮过不去呢?很显然,诸葛亮因“挺有才干”而遭妒忌,这才是事情的真正起因,抓到了这点,才能抓住本质感受人物形象。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案《草船借箭》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掌握“妒忌、军事、委托、照办”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教学重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1)学生交流。
(2)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3.齐读词语:妒忌,军事,委托,照办,预计,紧急,军令状惩罚,探听,私自,布置,调度,水寨,呐喊神机妙算指名读,接龙读,齐读这些词语。
4.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曹,督,遮,寨,插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干,要诸葛亮10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军借了10万支箭,使周瑜甘拜下风。
)3.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立军令状。
第二部分(3-5):探听情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8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8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复习1、齐读课题。
2、提问:⑴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⑴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⑴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⑴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二、新授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
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2、提出要求: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⑴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⑴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⑴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6、小结: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
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能力+自信=成功善之人巧筹划【课后作业】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草船借箭优秀教案(通用5篇)
草船借箭优秀教案草船借箭优秀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优秀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过。
教学过程:一、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设计: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
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
为什么还怕诸葛亮呢?学习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2、师生共同介绍《草船借箭》的有关资料。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迟延:拖延、耽搁。
才干:办事的能力。
委托:请别人代办。
调度:调动、安排。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2)读出最使你感动的课文内容。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2、自由朗读,学生自悟。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7篇)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7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4个生字,会写“商议、探听、推却”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清事件发展的因果。
教学准备:大字课文(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部分影像资料ppt教学过程: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观看赤壁之战影像资料,了解相关人物形象。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和周瑜为主的课文。
2、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二、初读课文,审题激趣。
1、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2、解决生字词障碍。
妒忌(jì):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周瑜:三国时东吴的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诸(zhū)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才干:办事的能力。
军令状:接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惩(chěng)罚(fá):严厉地处罚。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的名将。
罪(zuì):作恶和犯法的行为。
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幔子:帐幕。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翎(líng)毛:鸟翅上、尾巴上的长羽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么样借箭?用什么借?最后借到箭了吗?2、师:我们把草船借箭事情发展的过程分为原因、准备、过程、结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周瑜设套三天赶造十万支箭草船借箭的准备:二十条快船草人军士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回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3、师:据此提纲给本文分段: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教案九篇
《草船借箭》教案《草船借箭》教案九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船借箭》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故事,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肚量,有胆略。
2.能从课文中具体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时代背景。
解题,学习生字,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从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讲读课文。
先突破重点段“借箭经过”(6—9节),再突破重点“借箭起因”(1—2节)。
教学过程:(一)直奔重点段“借箭经过”。
1.导入性设问:课文分成几段?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哪一段写他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2.让学生解释“妒忌”的词义。
教师板书:妒忌(二)学习重点段“借箭经过”。
1.掌握内容。
①自由读课文,读前出示投影片,按以下问题边读边找:诸葛亮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借箭?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来的?和谁同去?向谁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问题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出: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顺水顺风鲁肃曹操②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诸葛亮怎么借箭”这一问题边听边找答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绳索连船一字儿排开擂鼓呐喊头←尾→头③让学生按板书顺序简单复述“借箭经过”。
2.理解内容。
①让学生从板书的逐项内容分析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从“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了解诸葛亮(时间选得好,天象算得准)是“知天文”的人;教师板书:知天文B.从“顺水顺风”了解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风)是“晓地理”的人;教师板书:晓地理C.从“鲁肃同去”了解诸葛亮(知鲁肃联合抗曹心诚,能够帮助做准备,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教师板书:善知人D.从“向曹操借箭”了解诸葛亮(知曹操用兵谨慎,只用箭射决不出兵)是“善知人”。
《草船借箭》教案(通用15篇)
《草船借箭》教案(通用15篇)《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
2.理清__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委托”“轻易”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5个生字。
(三)采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四)练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
2.练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一)让学生初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二)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1.指导读准字音。
本课虽然只有5个生字,但这几个字的读音都特别容易读错。
教师在教学时应逐个指导学生读准。
督:d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3)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
行吗?好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4)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巧安排(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图,并上黑板来摆一摆,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
(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关于《草船借箭》教案集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船借箭》教案篇1学习目标: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⒊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改写的课文《草船借箭》。
板书课题。
二、解释题意,了解时代背景。
⒈谁知道箭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剑字,这个剑和箭一样不一样?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你知道吗?⒉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三国指哪三国?(出示地图)它们分别由谁统治?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⒋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史称三国鼎立。
周瑜、诸葛亮怎么会走到一起的?⒌师出示多媒体边简介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草船借箭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三、读通读准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借箭的过程是哪一部分?剩余部分分别讲什么?①生自由读书。
②指名回答。
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
教师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四、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
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师生读书)⒉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总是周瑜问,周瑜说?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
【精选】《草船借箭》教案3篇
《草船借箭》教案【精选】《草船借箭》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船借箭》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内容:学习二、三、四段。
六、教学过程: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
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
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
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备用:①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②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
(识人心)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
(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
读书要求:①用“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②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
(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也用“__”勾有关句。
(知天文)巧借天时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①擂②船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最新6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最新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和想和大家一起来说说三国,同学们可将自己知道的三国人物、故事、歇后语等和大家分享。
2、导入话说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周瑜妒忌他的才干想借机陷害,于是就有了尽人皆知的三国故事——《草船借箭》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回顾旧知1、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先来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造箭来陷害),经过是(诸葛亮巧用草船向曹军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课文写谁借箭?(诸葛亮)相机板书——读三国——三、浏览全文。
你认为文中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请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神机妙算)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来决定策略。
四、品读感悟“神机妙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有着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和预见性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读课文5~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小组学习)汇报: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那么这样的天气会不会是巧合呢?(当然不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老师认为这个句子不够简练,直接改成: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请同桌互读这两段话,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交流,指名说)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了如指掌,熟知天文。
关于《草船借箭》教案5篇
关于《草船借箭》教案5篇《草船借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瑜、诸、葛、督、惩、罪、寨、呐、丞”等会认字,“委、惩、吩、咐、罪、私、擂、呐”等会写字,能够正确地读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够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课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东吴都督周瑜心胸十分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巧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课文内容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作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教学前,先让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大致了解,三国鼎立时,孙刘联合抗曹,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__篇幅较长,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对于重点部分,教师可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探究性阅读,进而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课文中着力赞美诸葛亮这一人物,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师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主要表现:知人心、通晓天文地理、安排巧妙。
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已看透了周瑜想要加害自己的用心,十天是无论如何也造不出十万支箭的,但他不动声色,反而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的意愿立下军令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5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__出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_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而成。
讲述了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以造箭为由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神机妙算,巧用妙计向曹操成功借箭,有力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__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精彩纷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以研读故事起因为范例,初步学会用“抓重点,巧添加,换方式”的方法讲故事。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以研读故事起因为范例,初步学会“抓重点,巧添加,换方式”的方法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介绍故事出处;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简介故事出处: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是三国赤壁之战中很有名的一个桥段。
二、初读故事,把握主要内容;1.自由读文,夯实字词;分类识字,重点理解“妒忌,军令状”。
2.理清脉络,把握大意(按起因—经过—结果把握__大意)三、试讲故事,示范渗透方法;1.默读一二自然段,想一想:你怎么给大家讲清楚故事的起因?2.交流展示,教师随机引导预设:(1)从语言表达的流畅,故事情节的完整,主要因素的`把握等方面评价引导(2)依据学生的展示随机引导概括讲故事的技巧:抓重点,巧添加,换方式。
3.结合“技巧“,借助板书再讲故事。
四、学以致用,鼓励续编故事;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创编故事。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读抓重点讲巧串联换方式《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摆脱了课时的限制;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
从本课内容来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周瑜险恶用心的了然于胸,二是对借箭的通盘考虑和周到安排。
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本课教学重点。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丞相神机妙算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情感目标1、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3、从古典故事中,体会民族文化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前收集诸葛亮、曹操、鲁肃等有关人物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①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精选《草船借箭》教案三篇
《草船借箭》教案精选《草船借箭》教案三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船借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借箭的经过,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试着评论历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弄清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谁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国?生: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
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为什么是三国鼎立?看老师画图。
(师边画边讲)刘备联合孙权师: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要进攻孙权。
因此,孙刘两家联手要抗击曹兵。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奉命来东吴帮助作战,遇到大将周瑜。
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生: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周瑜让他几天之间造多少箭?生:让他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师:这可能吗?生:不可能。
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三、细读课文1、指名读1、2自然段:师:哪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生:第1自然段。
师:周瑜为什么要妒忌诸葛亮?生:因诸葛亮挺有才干。
师:齐读这一段,注意挺和很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些。
(生齐读)师:周瑜是怎样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怎样做的?默读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
)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他以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
《草船借箭》教案3篇
《草船借箭》教案3篇《草船借箭》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船借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会用“要是……就……”、“果然”、“神机妙算”各写一句话。
4.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弊,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三天赶造()。
()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裁词?2.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①接受任务②作好准备③草船借箭④按时交箭五、课堂作业。
《草船借箭》教案7篇
《草船借箭》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草船借箭》教案7篇《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谈话。
师:来看黑板!黑板搁这儿是不是看不清啊!我往这边拉拉!两边是不是都看清了
师:行,大家看(老师写字——
师:我写的这个字,你们肯定都认识。
你看我还没写完,有同学就已经读出来了!多好啊!我再写一个字,你们还认识!(板书:箭、剑)
生齐:箭
师:两个字都是jian,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赶快说!
生:它们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师:说!哪儿不一样,说具体点儿!
生:第一个箭表示射箭的箭。
第二个剑是拿在手里武打的箭。
师:看明白!明白没有第一个箭上面是个竹字头,下面是个——前!竹子做的箭,一射,这箭就往前,记住这个字了吗!他说过的不重复,你再说,要不一样!说新的!
生:这两个字结构上不一样,射箭的“箭”是上下结构,挥舞的剑是左右结构。
师:从结构上看不一样。
接着,继续!还有谁说对!就这样。
生:射箭的“箭”是竹子做的,是竹字头,挥舞的剑是金铁钢等一些金属做的。
师:又发现不一样的!还能发现这两个箭(剑)材质不一样
生:这两个箭笔画数不一样,第一个15画,第二个9画。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研究的问题。
生:第一个箭是射出去的,……
师:是啊!没错儿啊!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个同学又帮助我们重复了一遍,看来这个问题在她看来是十分重要的。
大家想:不管是射出去的箭也好,拿在手里格杀的剑也好,反正这两个箭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古战场的——武器。
一个是远距离射的,一个是近距离格斗。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两种武器(见过)在哪儿见的
生:我们家有。
师:你们家有只不过拿他不当武器用了!当什么装饰!
师:装饰!非常好!你看,还有!博物馆里看到!
师: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没错!来,后面的女孩子!
在运动场上可以看到!
师:没错!孩子们,想想现在运动场上有没有
师:不光有这些,还有呢奥运会马上就召开,不开奥运会,平常这两种也有!师:咱们关注一下体育运动!两人谁先说都行!‘击剑,老人拿着剑……
师:没错!就是这样!还有说的来!接着!
收藏家
师:可不是吗收藏家都有。
连我们普通老百姓家都拿他当装饰品呢!
师:为什么比较这两个字我就想告诉你们:今后你们自己学习字的时候是非常多的,在课堂上老师跟你们交流学习生字的时间是有限的。
更多更多的生字是我们自己学,当我们自学生字,或跟我们过去学的某个生字有关系的时候,我们常常用来比较。
好!你们刚才区别两个字的方法就是你们自学生字的方式。
从它们字音、字形、字义以至于材质、以至于使用……自学生字的途径有很多,你们就已经做了这个事情。
所以课堂上做的事情一定跟课外有关系。
师:那么,我们今天课文用的哪一个箭(第一个)那我把第二个擦掉了!
师:好!今天读的课文题目叫《草船借箭》,
师:看完了题目之后,马上要做的事情——真好!都知道。
(竖起大拇指)
师:读课文!
师:那读了课文之后做什么事啊
师:把课文读完了想一想,这篇课文那么长,我怎么能把这么长的故事缩得短一点可以吗师:那么,现在你们读完课文后就想这件事。
师:好!开始吧!读出声音来,没关系!
师板书全课题。
行间巡视。
师:读得特别认真!特别努力!孩子们,那我听你们读书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字的字音需要帮助一下。
板书:惩罚
师:这个字念cheng cheng fa,读!领读!
师:只有一个音,有的时候大人会读错,错把它读成了——读什么
师:好啦!看我这儿!当一个字只有一个音,我们又容易把他读错的时候,需要在这个字上拼音或声调做个特殊的标记,像这个字就是这样——只有一个音,调容易错。
直接把调号标在上面,什么时候读到这儿都提示自己读什么音!对不对非常好!立刻标上!
师:找到了在课文的第几段第二段!
师:第二段的倒数第几行
师:非常好!读句子!
师:指着黑板上的“得”,这个字有三个音,第一个读de第二个读de第三个读dei,在课文里面我们有一个字要选第三个音。
在哪里呢真好!第三自然段,谁说的这话呀
我得……
师:对了!它有三个音呢在这里它读的第三个音!拿起笔,把音写在上面!好了!真好!笔放下,看黑板!这下咱们知道了,在读书的时候,容易错的音一定要看,通过查字典或者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看,它用的哪个音,如果就有一个音,调容易错,怎么办(标调)如果是多音字,立刻把它相应的音节标上去。
这样,在经常的读书中,就在纠正错别字。
读书中,就在纠正错别字。
纠正了读音。
那么到了考试之前,那试题“选择正确的读音”还是困难的事吗
师:字音说完了!好,孩子们,你们刚才把那么长的课文读完了,能不能把故事讲短点儿师:试着说说:这篇课文说的什么故事
生:诸葛亮……借来十万支箭。
师:要来十万支箭!挺好!是吗
师:你还想说!把话筒给她!
生:……借来了十万支箭,同时也是粉碎了周瑜的一个阴谋。
师:……你看补充得多重要!还有想说的吗
生:
师:好!你觉得好不好他说得好吗
生评价。
师:他还想说!大家都用心听!
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师:好的,孩子们!没有说的了,是吧刚才无论是补充的,还是自己说的,他们是不是都在……那么长的文章是不是给缩短了说得好不好(好)那他们说的有不一样的吗你看,还得注意听人家说话呢!听人家说话多重要啊!他们说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吧
师:真是,你看,谁说完了,我们都说“好的”谁说完了,都说“哎,不错”而细细一想,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啊!那么怎么样就能把那么长的文章给它缩得短了呢
生:应该用“概括”的方法。
师:那么,你用概括的方法来说一说!
生:周瑜妒忌诸葛亮,特意下了套,让他……
师:是概括吗那么就拿她这个例子来跟刚才的同学比较,他们刚才说的那些她都说到了什么
生:都说到了“借箭”
师:指板书,孩子们,你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
其实就是这篇文章所说的主要的——(板书)事件。
嗯对不对啊题目就在说事情。
所以我们把长文章缩短之前首先想:这篇文章说什么事儿呢所以刚才你们说的谁都没离开“向曹操借箭”的事儿。
所以……要找题。
题目往往提示你这篇文章的事情。
有事就得有——(因),是啊,有事就得有因,还有吗有事就得有人物,对不对呀没有人物,……,第二,找到事件了,马上就该想,想什么(谁做的)立刻就得想人物。
刚才同学们说那么多人物,你都记住了在说谁呢?说吧!说到了“诸葛亮”,边板书,边夸“真好”。
问:还说到了谁……
师:这么一整理,发现,找事件,还得找人物。
这么多人跟这件事有关系。
那么,下一步就要想:他们每个人跟这个故事都有什么样的关系自己帮自己提问题。
提问题就能使自己把课文读得懂一点,多一点。
师:那好!每一个人物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啊周瑜
师:“使阴谋的那个人”!用上课文里的词语,可能比我们自己表达的还要准确。
生:妒忌诸葛亮。
师:妒忌诸葛亮。
是这样的吧好了,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他就怎么样啦——就使阴谋了!真是的!陷害诸葛亮,什么阴谋
限期造箭。
师: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师:鲁肃跟这有什么关系
师:那鲁肃对诸葛亮
师:鲁肃帮诸葛亮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师:鲁肃是帮助诸葛亮。
师:接着是诸葛亮,哪个词(神机妙算)
师:曹操跟这件事(被耍了)
师:曹操把箭借给了诸葛亮!奥,这曹操好说话!哥儿们,你要多少,我借给你。
这人家曹操可不傻,人家曹操也是军事家,文学家,那他怎么就被骗了曹操一定有他的——失误。
师:对,失误!你说,曹操的失误在哪里(多疑多虑)你看看曹操多疑多虑在书上什么地方
师:哪个同学看出来的
师:第8段。
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谁愿意“曹操听到鼓声……”
师:这女孩真不简单!这课文我们刚拿到,才读课文一遍就读得这么流畅,你看,多好!看出曹操多疑了吗你看,人家这边擂鼓呐喊。
古代打仗都要擂鼓呐喊。
“……”一般都有硬仗打了!但也得出兵吧但曹操怎么样
师:不知道对方来多少人,怎么办——射箭
师:而且呢,还“从……调来了六千多弓弩手”。
继续向江中射箭。
你看看曹操啊!从这儿看出来了,曹操这人太多疑了。
(板书:多疑)我们知道,一般多疑的人做事就特别的小心谨慎。
太好了!你看人家曹操,我就不出兵。
我派人射箭。
师:曹操,正因为他的谨慎多疑,被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怎么样——利用了!
师:这个“利用”用得好。
诸葛亮利用曹操的多疑借箭,这是文章的哪几小段(7、8、9、10)
师:是这样的吧完成任务,是的。
孩子们,快看!当我们把每个人物跟这件事情都整理出来了,你发现没有,这篇课文,你再说要我把长文缩短,你肯定有的说了!《草船借箭》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全体说故事梗概。
师:发现了吗当我们把一篇长文章说短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几点:第一点,找什么找事情。
还要找找人物。
接着看——人物和事情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师:这就是你说的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师:自己练习说说!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