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合集下载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置措施(1)氢气(H₂):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大的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进入。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气源,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其自然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2)一氧化碳(CO):易燃易爆、剧毒气体区域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上风无一氧化碳处。

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切断电源,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或改变蒸汽云流向,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烧。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消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制定可行的堵漏方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S):易燃易爆、有毒气体(3)硫化氢(H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

切断火源,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

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止溶液倒吸。

(4)天然气(沼气):易燃易爆气体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防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防爆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5)丙烯(C3H6):易燃易爆气体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控制泄漏,切断气源。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防止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常见的七种危险化学品包括酸碱类、燃烧爆炸类、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液体、有毒易燃固体、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放射物等。

针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酸碱类危险化学品:1.引爆危险之前首先要隔离,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用洗涤剂或大量水稀释溶液,将酸、碱中和,再进行小范围的处置。

2.对于废酸、废碱、酸性、碱性洗涤剂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储存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设有酸洗废液池或废碱化学品池,确保泄漏物质无法进入排水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1.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时,首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

2.对于存放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同时安装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有毒有害气体:1.发现泄漏气体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2.确定泄漏源,封锁泄漏点,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气体进一步扩散。

3.使用适当的气体吸附剂、抑制剂或稀释剂进行处理,以减少气体的浓度。

四、易燃易爆液体:1.发生泄漏时,首先要阻止液体的扩散,使用防溅设备和防爆器具进行处置。

2.控制火源,确保现场不会出现明火和电火花等可能引发爆炸的情况。

3.使用合适的吸液材料进行吸附,并将其封存在密闭容器中,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五、有毒易燃固体:1.针对不同的有毒易燃固体,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置措施,佩戴好防护装备,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

2.使用稀释剂或稀释剂溶液进行稀释和稳定,然后进行处置。

六、有害化学物质:1.如果发生泄漏,首先要迅速进行封堵和封装,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

2.使用防护装备进行处理,如佩戴橡胶手套、安全眼镜等。

3.将泄漏物质转移到密闭容器中,然后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是指在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事故,可能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化品及危害情况,应急处置措施也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空气中发现氯气浓度超标时,必须迅速采取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保护,并迅速撤离现场。

-开启紧急排气系统,使氯气从室外释放,减少室内浓度。

-封锁事故现场,划定安全隔离区,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剧毒气体扩散。

-发现可能的人员受伤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2.燃烧剂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初期阶段,要准确判断泄漏物质的性质和规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封闭与泄漏源相对的风向、开启排气扇等,以减少事故中火势的蔓延。

-尽量迅速提供泄漏物质的物理特性参数给相关应急救援人员,以便他们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进一步封锁事故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并组织清障车和专业队伍进行紧急处置工作。

-关闭事故周围相关设施和设备,如电源、明火等,以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3.毒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等,远离泄漏源。

-尽量迅速切断或控制泄漏源,防止有毒物质进一步扩散。

-利用公告设备迅速通知周边居民,告知他们从事故现场撤离,并封锁事故区域,确保人员与交通的安全。

-寻找可以中和或稀释有毒物质的方法,例如使用中和剂、大量用水等。

总体而言,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的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环境和财产的损失。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迅速判断事故情况和危害程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与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同时,事故后需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是指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下面将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硫酸、氨水、煤气、甲醛、氯气、盐酸和硝酸。

1.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

在处理硫酸泄漏事故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中性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将泄漏物收集起来,避免进入水源和下水道。

2.氨水: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碱性化学品,对人体有刺激性,有毒。

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稀硫酸进行中和、稀盐酸进行中和或用水冲洗稀释。

3.煤气:煤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具有爆炸性。

处理煤气泄漏时,首先要切断燃气供应管道,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并避免明火或电火花引发火灾。

如果是大面积泄漏,应立即将人员撤离,通知专业救援人员进行处理。

4.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挥发性有机物,刺激性很强。

处理甲醛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可以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减少室内浓度。

小范围泄漏可用稀释剂稀释处理,如乙醇、丙酮等。

如果泄漏严重,应撤离人员,并通知专业救援人员。

5.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腐蚀性的气体,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处理氯气泄漏时,应迅速将泄漏源隔离,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可以使用中性化剂如氨水进行吸附,将泄漏物转移至安全容器。

6.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处理盐酸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使用中性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将泄漏物收集起来,避免进入水源和下水道。

7.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和可燃性。

处理硝酸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进行中和,同时使用干燥剂如二氧化硅吸附硝酸蒸气。

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一、硫酸、盐酸等强酸及氮的氧化物所引起的皮肤受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也可用稀苏打水冲洗。

如有水疮出现,可涂红汞或紫药水。

眼、鼻、咽喉受蒸汽刺激时,可用温水或2%的苏打水冲洗和含漱。

二、汞及汞盐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早期时用饱和碳酸氢钠液洗胃,或立即饮用浓茶、牛奶、吃生蛋清和蓖麻油,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三、甲醇引起的皮肤污染用水冲洗,溅入眼内,立即用2%的碳酸氢钠冲洗。

出现服应立即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由医生救治。

四、煤油、机油、汽油等油类着火须用泡沫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紧急灭火,并报119 火警求救。

五、有毒、剧毒化学品设专库保存,由专人保管,须经部门经理审批出库,发生意外紧急情况,立即组织无关人员撤离遇险现场。

危险品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2017-03-18 06:03 | #2楼1、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对扑救火灾、救护人员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继续扩大教育。

作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记录。

2、项目部组织一支义务消-防-队,并每年组织至少一次进行安全事故演习,检验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做好预防准备。

4、应急响应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报警电话:119、120、110、122报警时要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在报警的同时,事故发生单位可按下列方案进行自救,以待救援,力求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设紧急联络员一名,确保信息畅通;2>截断电、可燃物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3>利用各种灭火设备及水源进行灭火;4〉急时疏散被火围困人员,组织医疗救护,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

常见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

常见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

常见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化学品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果不正确地使用、储存或处理,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于化学品的应急处置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

1.酸碱溶液泼溅:如果发生酸碱溶液泼溅,应立即将泼溅的部位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眼睛受伤,则应用低压的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2.挥发性液体泼溅:如果发生挥发性液体泼溅,应立即迅速撤离泼溅区域,并避免吸入刺激性气味,尽量呼吸新鲜空气。

将受到泼溅的皮肤置于流动的清水下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需要,立即就医。

3.毒性气体泄漏:在发现毒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撤离泄漏区域,并尽量采取避免吸入气体的措施,例如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机。

同时,警告周围的人们,避免靠近泄漏区域,并通知应急救援部门。

4.可燃物泄漏:如果发生可燃物泄漏,应立即远离泄漏源,并切勿使用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工具,注意防止火焰或火花接触到泄漏的物质。

如果可能,尝试阻止物质的泄漏,但切勿直接用手触碰泄漏物质。

同时,通知应急救援部门。

5.异常爆炸:在发生异常爆炸时,应立即远离爆炸区域,并寻找安全遮蔽物,例如墙壁、桌子或其他坚固物体。

避免接触爆炸区域,避免吸入爆炸产生的毒性烟尘。

及时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遵从他们的指示。

6.皮肤接触化学品:如果皮肤接触到化学品,应立即用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15分钟,切勿使用其他化学溶液或清洗剂。

如果发生红疹、瘙痒、刺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7.摄入化学品:如果意外吞咽了化学品,应立即喝大量清水,并尽量不要引起呕吐。

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吞咽了什么物质,以便医生能更好地处理。

8.物质进入眼睛:如果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用最少15分钟的时间,注意用力打开眼睛的上下眼睑,以确保充分冲洗。

在冲洗期间可以寻找医疗援助。

总的来说,处理化学品的应急情况要快速、冷静,尽量避免使用暴力手段,切勿单独行动。

应及时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在等待救援人员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有危(wei)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理危(wei)险化学品普通都拥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色,在应急办理时一定要认识其特征,采纳相应的举措正确及时地进行办理。

本文所述的七种常有危(wei)险化学品是指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氰化物、高锰酸钾、氯气、液氨和汽油,其应急处理举措以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宽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平时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构成,还含有少许H2S 、CO 、CO2 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份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者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闪点-74 ℃;沸点从-0.5 ℃到-42 ℃;引燃温度426 ~537 ℃ ;爆炸下限[%(V/V)]2.5; 爆炸上限[%(V/V)]9.65; 相关于空气的密度: 1.5 ~ 2.0; 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 危(wei)险特征:第2.1 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者火花可惹起焚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碎的钢瓶拥有飞射危(wei)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谨防,直接大批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惹开端晕、头痛、欢跃或者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忽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整焚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者其射流可惹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 民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蓄于低洼处(如污水渠、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逗遛,切勿进入低洼处;没关人员应立刻撤离泄露区起码100 米;分散没关人员并成立戒备区,必需时应实行交通管束。

⒎ 个体谨防: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⒏ 大泄露:考虑起码隔绝800 米(以泄露源为中心,半径800 米的隔绝区)。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案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案

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危险特性:第2.1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⒎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⒐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1.1 第1类爆炸品高氯酸铵 11081 0402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致死浓度:LD50:35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卤素、金属氧化物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卤素、金属氧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高氯酸[浓度>72%] 11026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致死浓度: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400 mg/kg(犬经口) LC50:无资料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简述危化品急救措施

简述危化品急救措施

简述危化品急救措施
危化品是指具有危险性质并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

在处理和使用危化品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化品急救措施:
1. 氧化亚氮(N2O):在吸入氧化亚氮时,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避免吸入。

如果误吸了氧化亚氮,应该立即呼叫急救服务。

2. 硫酸(H2SO4):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到硫酸,应该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

如果硫酸进入呼吸道,应该立即就医。

3. 氯化汞(HgCl2):氯化汞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

如果误食了氯化汞,
应该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误食的剂量和频率。

4. 氨气(NH3):氨气可以引起窒息和中毒。

如果在处理或使用氨气时出现了窒息或中毒症状,应该立即呼叫急救服务。

5. 甲醇(CH3OH)和乙醇(C2H5OH):在处理或使用甲醇或乙醇时,应该戴上手
套和护目镜,并避免吸入或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在处理和使用危化品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急救措施,并注意安全操作。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处理或使用危化品,应该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安全手册。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

本文所述的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是指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氰化物、高锰酸钾、氯气、液氨和汽油,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 液化石油气1•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 CO C0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 °C ;沸点从C到-42 C ;引燃温度426〜537 C ;爆炸下限[%(V/V)];爆炸上限[%(V/V)];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不溶于水。

2•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3.危险特性:第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 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4•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5•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6.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 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7.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8.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 米( 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 米的隔离区)。

9.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一、急救措施
1、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氧。

若呼吸、心跳停止、给予心肺复苏并就医。

2、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尽快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3、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二、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三、泄漏应急处置
1、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2、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3、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周围至少为5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是指在发生危化品事故时,为了减少事故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快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快恢复现场的安全与正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确保人员安全: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做好现场管控,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受到威胁的危险区域。

2. 联系报警与汇报:迅速拨打报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或单位,并向上级汇报事故的相关情况与处置措施。

3. 防止扩散:尽量控制事故现场的危险源,防止危险物质的扩散。

可以采取封堵、局部围堵或喷水降温等措施来控制事故的发展。

4. 个人防护与装备:根据事故现场的危险特点,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5. 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如果可能,可以采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但需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品属性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方法,以确保安全。

6. 撤离周围人员:根据事故情况和危险物质的特性,迅速撤离周围人员,避免人员被危险物质影响。

7. 与专业队伍合作:危化品事故处置一般需要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处置队伍进行操作,需要与专业队伍密切配合,遵守他们的指导和指挥。

8. 环境保护:在处置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污染土壤、水源等,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和清理工作。

以上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危化品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具体的应急措施需要根据危险物质的属性和事故的具体情况来定。

因此,进行合适的事前准备、及时的应急培训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是指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以保护人员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时,首先要及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 尽快切断泄漏源。

如果可以安全接近泄漏源,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设备,如阀门关闭器、堵漏器等,切断泄漏源。

如果无法直接接近泄漏源,可以尝试使用遥控器、遥控装置等进行切断。

3. 防止泄漏物扩散。

根据泄漏物的性质和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如设置围堰、阻止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河流等。

4. 避免与泄漏物接触。

如果没有必要,应避免与泄漏物直接接触。

如果必须接触,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5. 疏散人员。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疏散周围人员,远离事故现场。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进行疏散。

6. 提供急救。

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应立即提供急救,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急救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止自己受到危险化学品的伤害。

7. 清除污染物。

事故发生后,应尽快清除现场的污染物。

可以使用吸附剂、溶剂、高压水枪等进行清理,并妥善处理清除后的污染物。

8. 调查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展开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调查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以上措施仅为常见的应急处置措施,具体的处置措施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和现场条件来确定。

在任何情况下,保护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的灭火与救援方法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的灭火与救援方法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的灭火与救援方法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意外情况所造成的事故。

这类事故在发生时往往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此要正确、迅速地进行现场处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灭火与救援方法。

一、灭火方法1. 直接扑灭法这是最为常见、直接的灭火方法。

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水枪等直接对火源进行扑灭。

在选择灭火器具时,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选择相应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同时,在使用灭火器具时,要注意与火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更大的危险。

2. 隔离法当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火灾时,首要任务是将危险化学品与其他易燃物分离开来,防止火势蔓延。

这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带、使用隔离器具等方式实现,以确保事故影响最小化。

3. 化学抑制法在遇到无法用常规灭火剂扑灭的化工火灾时,可以使用化学抑制剂进行灭火。

化学抑制剂具有更强的灭火能力,能够快速降低火势,并防止其再次燃烧。

但是,在使用化学抑制剂时,需要了解该剂对于危险化学品的适用性和作用机理,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

二、救援方法1. 事故现场判断与评估在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时,首先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判断与评估。

包括确定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情况、判断泄漏是否对人员、环境产生危害,并评估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和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和救援方案。

2. 个人防护与装备在进入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时,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原则,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这包括穿戴化学防护服、呼吸器具、防护手套等,以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3. 疏散与急救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进行现场人员的疏散,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在疏散过程中,要避免人员扎堆、争抢等情况,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同时,对于已受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初步的急救,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4. 协同救援与专业支援在面对复杂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时,往往需要多个救援队伍协同合作,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支援力量。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要求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要求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要求措施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要求措施十分重要,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要求措施。

1.有毒气体有毒气体包括氨气、氯气、硫化氢等。

遇到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即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并立即关闭泄漏源。

同时,向上风方向转移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如果被困人员有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进行急救处理。

2.易燃液体易燃液体主要包括汽油、甲醛、丙酮等。

遇到易燃液体泄漏,应立即远离泄漏区域,并关闭所有电器设备,避免产生火花。

同时,尽量使用干燥的物质进行泄漏物质的吸附,防止进一步扩散。

如果泄漏液体着火,应使用灭火器或泡沫进行灭火,切勿用水灭火。

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主要包括盐酸、硝酸等。

遇到腐蚀性物质泄漏,应立即穿戴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等,并迅速将泄漏物质隔离,避免进一步腐蚀。

同时,将泄漏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他人接近。

对于泄漏物质的处理,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切勿直接接触。

4.爆炸品爆炸品包括火药、炸药等。

遇到爆炸品泄漏,应立即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禁止任何明火、操作电器等可能导致火花的行为。

对于高温、撞击等可能造成爆炸的因素,应及时消除,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爆炸品进行隔离。

5.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包括铀、钚等。

遇到放射性物质泄漏,应立即远离泄漏区域,并尽量选择阻挡射线的遮蔽物。

同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进行辐射监测,确保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在泄漏物质的处置过程中,应遵循防护措施,切勿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

6.氧化剂氧化剂包括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遇到氧化剂泄漏,应立即穿戴防护装备,并尽可能将泄漏物质隔离。

同时,应采取防火措施,避免与可燃物接触。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激发化学反应,以免产生危险。

7.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包括乙炔、甲烷等。

遇到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远离泄漏区域,并关闭泄漏源。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或其他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泄漏或事故发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1.防腐剂:防腐剂一般具有腐蚀性,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和眼部刺激。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将受伤部位进行冲洗,然后就医治疗。

2.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液体易于燃烧,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尽快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远离火源,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如用干粉灭火器。

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使用安全装备,如护目镜和手套,将泄漏物迅速转移到密闭容器中,并进行安全处置。

4.毒性气体:毒性气体可能导致窒息、中毒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撤离泄漏源附近的人员,并确保通风良好的场所。

5.爆炸物:爆炸物具有极高的爆炸性,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迅速疏散人员,并与专业人员合作进行安全清理和处理。

6.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能造成辐射污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撤离辐射源附近的人员,并通知辐射防护部门进行处理。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危险化学品,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殊的危险性质和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以保证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总之,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对于预防化学品事故和减少伤害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紧急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带来的损失。

各类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流程

各类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流程

各类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流程一、爆炸品。

爆炸品那可真是危险得很呢。

要是发现有爆炸品出了状况,比如说有泄漏或者疑似要爆炸的迹象,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远离现场。

可别好奇,想凑过去看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距离后,要马上通知相关的专业人员,像消防队啊、应急管理部门之类的。

这些专业人员来了之后,他们会根据具体的爆炸品类型和现场情况,制定专业的处置方案。

一般来说,他们可能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来隔离现场,防止爆炸影响到更多的地方。

而且啊,周围的群众也得疏散得远远的,要是在居民区附近,社区工作人员可得挨家挨户通知到位,让大家都到安全的地方躲着去。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这类危险化学品要是出问题了也很麻烦。

如果是压缩气体泄漏了,能闻到那种特殊的气味或者听到气体泄漏的声音,先别慌。

要是在室内,赶紧打开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把泄漏的气体吹散一些。

要是在室外,那就更好办一点,远离泄漏源就对了。

不过要注意风向哦,可不能朝着气体泄漏的方向跑。

然后呢,同样要通知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来的时候会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看看气体泄漏的量有多少,浓度有多高。

如果是一些可燃的压缩气体泄漏,那周围可不能有明火,一点点小火星都可能引发大爆炸呢。

要是情况特别严重,可能还得把附近的电源都切断,防止产生电火花。

三、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一旦着火或者泄漏,那就是个大麻烦。

要是发现易燃液体着火了,要是有灭火器,而且你又会用的话,可以试着灭火。

但是如果火势比较大,那可别逞强,赶紧跑开去报警。

要是易燃液体泄漏了,千万不能用手去触碰,很多易燃液体对皮肤有腐蚀性呢。

要尽快用一些沙子或者泥土把泄漏的液体围起来,防止它流得到处都是。

而且周围也要严禁烟火,就像我刚刚说的压缩气体一样,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大灾难。

这时候啊,附近的居民也要互相提醒,不要在附近使用明火,比如抽烟啊之类的。

四、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对于易燃固体,如果发现它着火了,用水灭火的时候要小心。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化学品事故,需要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

以下是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1.酸性化学品:如硫酸、盐酸等。

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可以用中性物质如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液,然后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清洗。

在洗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液后再排放,以确保没有严重的水体污染。

2.碱性化学品:如氢氧化钠、氨水等。

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稀释,可以用大量水稀释,注意不要用过热水或蒸汽,以免造成溅射或气体膨胀。

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以免产生剧烈反应。

稀释后的溶液需重新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应采取措施防止与可燃物质、还原剂接触,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若发生泄漏,应用惰性稀释剂进行稀释,以降低氧化剂的浓度。

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免受火焰和高温的危害,不要纵身进入泄漏场所。

4.可燃气体:如乙炔、液化石油气等。

发现泄漏,首先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防止引发爆炸。

可以迅速切断气源,然后开启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迅速稀释。

若泄漏严重无法控制,应立即通知专业消防队伍进行处理。

5.毒性物质:如氰化物、汞等。

接触到毒性物质后应立即远离泄漏源,脱离危险区域。

将受污染的衣物迅速脱下,用大量清水冲洗,确保毒性物质从皮肤上清除。

若吸入毒性气体,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保持通气畅通,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6.易燃液体:如汽油、酮类溶剂等。

发生泄漏后应立即切断火源,并用沙土或泥土进行覆盖,以吸收液体。

切勿使用水进行溅湿,以免引发爆炸。

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人员,并通知消防队伍进行灭火。

7.放射性物质:如钴-60、铀等。

发现泄漏后应立即远离放射源,根据辐射强度和泄漏范围决定是否撤离。

如果是轻微泄漏,可以用覆盖物控制辐射源,尽可能降低辐射强度,然后采取远离源头和防护用品的方法进行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

本文所述的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是指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氰化物、高锰酸钾、氯气、液氨和汽油,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

5~2.0;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危险特性:第2.1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⒎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⒐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⒑泄漏处置(1)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8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

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2)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3)控制泄漏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

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4)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5)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6)控制蒸气云。

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7)现场监测。

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8)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⒒燃烧爆炸处置(1)灭火剂选择小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大火:水幕、雾状水。

(2)关阀断料,制止泄漏。

关阀断气:若阀门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带着管钳,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

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注水升浮:若泄漏发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

为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3)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

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干粉抑制法: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二)天然气参考液化石油气处置。

(三)氰化物氰化物是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其种类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

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

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

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

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3。

危险特性:不燃。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⒋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砂土。

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⒌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次氯酸盐溶液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四)高锰酸钾(无机氧化物参考处置)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

用于有机合成、油脂工业、氧化、医药、消毒等。

⒈禁忌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硫、铝、锌、铜及其合金、易燃或可燃物。

⒉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

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

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

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⒊危险特性: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强氧化剂。

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

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⒋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⒌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⒍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五)氯气⒈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剌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

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晴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⒊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

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

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

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六)液氨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