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
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
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
现在,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
1988年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75万人。
现在,南越王墓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
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
该馆作为广州爱国。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综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市的一处重要文化景点。
博物馆于1985年建成开放,展示了南越文化中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作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方面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结合该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其建筑规划的设计思想和审美价值,以期为我国古建筑和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1.设计风格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园林风格,通过对建筑材料、对称设计、局部点缀等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2.布局结构博物馆规划布局新颖,由内而外呈三个矩形分层的空间结构,设计匠心独具。
建筑中的长廊以及桥梁等都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
3.色彩材料建筑主体使用红色砖石,配合古朴的装饰以及金青瓦,让建筑整体呈现出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1.文化内涵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保存和传承南越文化为己任,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和室内设计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从建筑风格、系统布局、博物馆展陈等方面体现了南越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2.空间设计博物馆规划空间设计独具匠心,融合了一些中国传统园林的元素,如金鱼池、竹林、香草花园等,营造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氛围。
使得博物馆内没有了不必要的杂乱,使人感受到一种全然沉浸在南越文化中的感觉。
3.观众参与度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把观众融入到博物馆中去,允许观众通过建筑的雕刻、陈列和展示等方式来感受到南越文化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1.表现中国园林文化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园林文化的内涵,通过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的构思和营造,让人感受到传统园林对于人类生活的塑造和体验,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可以体验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文化场所。
2.传承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了南越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座重要博物馆,展览了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历史和文化。
其建筑规划设计审美具有独特之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独具特色。
博物馆位于广西南宁市市区,总建筑面积为41802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南越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使其外观既符合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又能够突出南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筑立面以青铜材质为主,并采用了传统雕刻技法,展现了南越王国的雄伟气势和繁荣发展。
建筑外墙上的装饰图案和浮雕,以及屋顶的斗拱、画阑等传统元素,进一步体现了古代南越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博物馆的室内布置设计考究,展品陈列有序。
南越王博物馆共有五个展厅,分别展示南越王朝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展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观展体验,通过合理布置展柜、灯光照明、陈列方案等手段,使观众能够有序地欣赏和学习展品。
展厅内的装饰和陈列道具也与展品相得益彰,突出了展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博物馆还设有一个多功能演播厅,可以用于举办学术讲座、文化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功能。
南越王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与园林文化相结合。
博物馆周围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传统的园林布局和建筑手法,又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
在博物馆的正门前,有一座仿古牌坊,上面刻有南越王的肖像和相关文字,彰显了博物馆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内还有一座仿古园林,其中有假山、湖泊、廊亭等景观,让参观者在观赏展品的也能够享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妙。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
其建筑外观设计既融合了南越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又突出了南越王国的雄伟气势和繁荣发展。
室内布置设计则兼顾了观众的观展体验和展品的陈列效果,使观众能够有序地欣赏和学习展品。
博物馆周围的园林景观与建筑相得益彰,给参观者创造了愉悦的参观环境。
通过这样的设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不仅成为了一座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建筑,也对南越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近年来,越南南部的广宁省委托我国建筑设计公司新建了西汉南越王宝物博物馆,该博物馆以保存和展示汉代和南越文化遗产为主题。
作为该博物馆的设计师,我对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面,我将对该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进行浅析。
第一,设计具有独特性的建筑从外观来看,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气质融合汉代和南越文化的特点而备受瞩目。
博物馆大门采用中国传统的牌楼形式,采用红色的瓦片和黄色的墙壁来突出建筑风格。
此外,博物馆还采用曲线形状和彩色墙壁设计,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和工艺,使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更加具有现代感。
第二,设计符合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博物馆的主题——保存和展示汉代和南越文化遗产。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体现汉代和南越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价值。
从外观来看,博物馆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寺庙和城墙为蓝本进行设计,一方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特点,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当时的南越文化的建筑特色,从而使博物馆的主题更加突出。
第三,设计符合环境特色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色,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该博物馆建筑设计伟大融合了南越传统建筑风格,将建筑体设计成人字型,以模仿周围的大自然,进而使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周围的景色更加协调美丽。
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出人文特色,增强文化氛围。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当地的石头和木材等材质,同时采用地中海的蓝色和南越工艺品的手工毛绒玩具等各种不同的元素,从而凸显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强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
总之,西汉南越王宝物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既具有独特性的建筑、符合博物馆的主题、符合环境特色,也注重人文特色,使得该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在审美上极具吸引力,从而展现了更加丰富的汉代和南越文化价值。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汉南越王宫遗址附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其中包含了南方地区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如华南木结构、岭南砖石结构等。
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人对建筑审美的需求。
建筑规划设计的审美要点之一是与历史遗址的和谐统一。
西汉南越王宫遗址是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因此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该与之和谐统一。
可以借鉴传统华南建筑的特点,如飞檐翘角、斗拱穿斗、木雕花鸟等元素,体现出华南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建筑的外观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以保持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建筑规划设计的审美要点之二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内涵。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保存古代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传递历史文化的载体。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建筑的形式和构造来展示历史文化的内涵。
可以通过建筑的材料和色彩、立面和空间的布局、展厅和陈列的设计等方面来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使观众在参观时能够深入了解南越王国的历史和文化。
建筑规划设计的审美要点之三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人对建筑的审美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趋势。
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语言、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等方式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使博物馆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功能,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与历史遗址的和谐统一以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只有在这样的综合考虑下,才能够设计出一座既有历史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博物馆建筑,为观众提供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舒适愉悦的参观体验。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以展示西汉南越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
作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审美水平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设计以及展示效果等方面,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审美进行探讨。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整体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凝聚了南越文化的精髓,既有简洁大气的特点,又不失华丽壮观的姿态。
建筑外立面利用了中国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建筑的色彩搭配也非常考究,橙黄色的琉璃瓦搭配红色的木结构,给人一种热烈而又庄重的感觉。
整体而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通过传统的建筑元素和现代的审美概念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审美的追求。
进入博物馆大厅,宽敞明亮的空间给人一种宽广开阔的感觉。
整个空间的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白色的墙面配以木质地板和金属饰面,给人一种简洁清爽的视觉效果。
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天窗设计,使内部空间充分获得自然光线,给人一种明媚舒适的感觉。
博物馆内还有精美的雕刻艺术和装饰画等,为整个空间增添了艺术氛围。
整体而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将现代简约的审美风格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博物馆的展示效果也是建筑审美的重要方面。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大量的文物藏品进行了合理的布展,通过合理的光影和色彩搭配,展现了南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文物展示的布局设计上,博物馆也采用了多种展示手法,可以是立体展示、互动式展示、多媒体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观赏体验。
博物馆还在展示空间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科技元素,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方式增强了展示效果,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样的展示方式,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建筑审美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广州一座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四大南越王墓群中唯一一座竖穴式墓葬,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南越文物和历史文献。
在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方面,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讨。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南越王国的历史文化特色。
南越王国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历史上曾经独立存在过一段时间。
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南越王国的独特历史文化特色,不仅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料,还应该包括园林规划、装饰艺术、雕塑雕刻等方面。
建筑的外观应该融合了南越王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审美,从而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
建筑审美也需要考虑到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品味也在不断改变。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审美元素,从而使博物馆的建筑在满足历史文化传承的也具有现代艺术的魅力。
建筑规划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博物馆的功能需要。
除了展示南越王国的文物和历史,博物馆还具有教育、科研、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的需求,既能提供良好的展览空间,又能保证办公、学术研究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置需要合理合适,使得整个博物馆既能展现历史文物,又能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需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注重环境保护、考虑当代审美需求、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建筑才能成为一座具有历史传承和现代魅力的文化遗产单位。
希望未来的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呈现这一方面的特点,使得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成为更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场所。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98
[ PEOPLE ] 人物/何镜堂 He jingta体布局是古典原则、现代手法的运用,如轴线对 称的构图、空间序列,都是传统的庭院建筑体系, 但有机空间的运用 , 有韵律的空间序列 , 则是现代 的庭院空间概念。通过现代手法与古典原则的揉合, 结合山岗环境特征,按人流参观路线,因势利导, 依山建筑,拾级而上,将展馆、墓室及扩建展室这 三个不同序列的空间,连成一个整体,突出古墓博 物馆的整体环境气氛。
[ UED ] 076 | 10 | 2013
Guangzhou Western Han Nanyue King's Tomb Museum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项目名称 _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项目地点 _ 中国 广东 设计者 _ 莫伯治、何镜堂 设计团队 _ 李绮霞、马威、胡伟坚 建筑性质 _ 一类公建 建筑面积 _9 668 m2 用地面积 _9 000 m2 容积率 _1.07 建筑层数 _3 层 建筑高度 _14.85m 设计时间 _1986 年(首期),1990 年(二期) 建成时间 _1989 年(首期),1993 年(二期)
96
[ PEOPLE ] 人物/何镜堂 He jingtang
珍品馆入口
博物馆主入口
97
[ UED ] 076 | 10 | 2013
中庭空间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遗址 , 是建于公元前 120 多年的 第二代南越王赵睐之墓 , 于 1983 年 6 月发现,被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地方决定兴建遗 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首期陈列馆和古墓 馆于 1989 年建成使用,二期珍品馆于 1993 年建 成,总面积 9 668m2。这是一座尊重历史,尊重环 境,立意新颖,有很高文化素养的优秀建筑 ;是一 座内部功能合理,造型既与历史文化内涵沟通,又 体现现代建筑特征的古墓博物馆。该馆设计构思独 特,以古墓为主题,运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和造型 手法保护了古墓的完整性。整个设计既运用了现代 主义的手法,又结合地方特点,传译了 2000 多年 前的历史文化内涵,寓传统于创新之中,得到国内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中国广州市的一座重要博物馆,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是展示中国
历史文化的重要元素。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方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
统建筑的特色和审美风格,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将传
统和现代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建筑审美。
该博物馆是依据南越王墓葬形制的特点,以仿
古建筑的方式设计而成,整体建筑采用了悬挑式的设计,表现出传统建筑的优美和庄重。
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采用了具有时代感的材料和结构,展现出现代
建筑的精致和时尚。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注重空间组织和布局,展现出精致的设计审美。
博物馆的整体布局采用了对称式的规划,建筑主体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展现出统一和谐
的建筑美感。
在建筑内部空间的规划设计方面,博物馆充分考虑展览陈列和游客参观的需求,合理划分了各个功能区域,展现出灵活丰富的空间美感。
在建筑装饰和细节设计方面,博物馆注重精细的工艺和材料选择,将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精致的建
筑审美。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展现出
开放包容的建筑审美。
博物馆建筑的外部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采用了绿色
植被和水景等元素,展现出开放自然的建筑美感。
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方面,博物馆注
重游客的参与体验和公共活动的举办,打造出具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建筑环境,展现出开放
包容的建筑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广州市的一座历史文化景点,也是展示南越文化的重要场所。
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审美具有独特的特点,下面我将就其设计审美进行一简要的讨论。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博物馆坐落在广州西郊的白云山下,占地面积较大,整体规划布局合理,使游客在游览中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南越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博物馆设置了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元素,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南越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博物馆还修建了一条仿古街道,用以展示南越王城的风貌,使游客有像是穿越时空的感觉。
整个建筑规划设计强调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审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博物馆外观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为仿古建筑,其造型、色彩和细节都与古代的南越王城相呼应。
建筑采用了仿古的琉璃瓦、斗拱、彩绘等元素,使整个建筑更具南越文化的特色。
与此博物馆内部的展陈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音频、视频等,使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南越文化的内涵。
建筑设计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既展示了南越文化的传统魅力,也提升了博物馆的现代感和吸引力。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还融入了自然环境的因素。
博物馆位于白云山山脚下,周边环境优美,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的优势。
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将建筑与山水景色相连。
建筑外观采用了较多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园区内的景色得以延续到室内,使游客在参观时能够同时欣赏到建筑和自然景观的美丽。
整个建筑设计的审美以自然、舒适、和谐为核心,使游客在参观中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特点。
它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南越文化的历史和特点,同时也提升了博物馆的整体美感和吸引力。
南越博物馆方案

南越博物馆方案一、南越国宫署遗址简介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316号,原广州市儿童公园内,是西汉南越国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5年发现以来,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全国100处“十一五”期间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广东省唯一的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里既是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王宫御苑所在,也是一千多年前五代南汉国的宫殿区,更是广州自秦统一岭南后两千多年以来城市发展的断面。
是一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古代城市遗址,为世界少有、国内仅见。
二、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目标广州市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依托而建的大型遗址博物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南越国遗迹,展现广州两千多年以来的发展史,促进广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广州的城市文化设施,其方案设计以保护为前提,以考古发掘和研究为基础,以遗产本体为价值核心,服务于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
经过科学规划,分类保护,合理利用,采用建筑与展示创意设计手法将遗址本体展示、地表模拟、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和声光电科技展示相结合,充分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三、南越王宫博物馆建筑设计竞赛简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等单位联合组成南越王宫博物馆建筑设计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竞赛委员会),指导与主持本次竞赛工作。
国内外12家设计单位经过75天的准备时间,于 12月15日向竞赛委员会提交了设计成果。
竞赛委员会组织国内权威的规划、建筑和文物专家进行了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后,现已进入公开展示阶段。
南越王宫博物馆的12个建筑方案除在“规划在线”进行网上投票外,于 12月28日至 1月1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广州市艺术博物院(广州市麓湖路13号)关山月馆进行公开展示,接受市民现场投票。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是为了展示并保护西汉时期南越王国的历史文化而建立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非常重要,它不仅要与馆内的珍贵文物相呼应,还要符合现代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应该注重展示和保护文物。
因为南越王国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该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展和陈列,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展品的细节。
建筑内部的展览区域应该设计成开放式或分区式,方便观众游览和参观,同时也要保证文物的安全。
博物馆建筑的外观应该凸显南越王国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可以在建筑外墙上采用传统的南越王国建筑元素,如石雕、彩画等,让观众在远处就能感受到南越王国的历史氛围。
建筑的整体形状和风格也可以借鉴南越王国的建筑特点,如斗拱、歇山顶等,使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有所区别。
博物馆的入口和大厅也是建筑设计的重点。
入口处可以设置一个宽敞的广场,让观众可以在等候的同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或文化展览。
大厅应该设计得简洁而大气,能够容纳大量观众,并提供展览简介、导览地图等信息,方便观众了解和参观。
博物馆的照明和氛围设计也非常重要。
灯光效果对于展示文物的细节和氛围的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照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文物的展示需求,采用合适的灯具和光线角度,使文物更加生动有致。
博物馆的氛围设计也应该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感受,可以通过香氛、音乐等方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审美需要兼顾展示、保护、文化传承和观众体验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南越王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
这样的设计能够将博物馆建筑变成一个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场所,为游客提供一个愉悦的参观体验。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越秀山南麓,是一座以展示西汉南越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在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方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力求展现出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
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选用了典型的中国建筑元素,如琉璃瓦、斗拱、雕花以及传统的山墙与檐线等等。
这些元素不仅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通过运用这些元素,博物馆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布局也体现了设计审美的考虑。
博物馆的建筑内部分为展览区、办公区、教育区和文化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这些区域的布局考虑到了游客的流线与观展的便利性,同时也注重了空间的美感与流畅性。
整个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独具匠心,运用了多种设计手法,如透明玻璃墙、水池、室内灯光等等,展现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与品味。
博物馆在展示文物和艺术品时,也注重了审美的呈现。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西汉南越文物和艺术品,如丝织品、铜器、瓷器、玉器等等。
在陈列这些文物时,博物馆设计师思考如何在展示中体现出文物的独特之处和美感。
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展柜和灯光照明,使得文物得以更好地展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与整个博物馆的设计风格相得益彰。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使得博物馆在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文物陈列等方面都得以展现独特的东方韵味。
这不仅使得博物馆成为一座艺术品本身,也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启迪。
通过这样的设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独树一帜,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越秀山下,是一座以展示南越文化为主题的现代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整体规划布局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
博物馆选址在越秀山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建筑外观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装饰,突出了建筑的线条感和层次感。
同时,建筑规划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内外空间的布置与功能逻辑合理统一,使游客可以舒适地参观展览。
其次,建筑造型与南越文化有机结合。
博物馆采用了与南越文化相关的意象和象征,如方形或圆形的建筑形态与南越王陵墓的特点相似,使博物馆建筑具有南越文化的独特特色。
在建筑立面和装饰设计中,运用了南越文化中常见的图案、雕刻和色彩,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浓厚的南越文化氛围,让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南越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再次,博物馆内部展陈的设计审美非常重要。
在展陈设计上,博物馆注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创造出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同时,博物馆内部空间布置合理,根据展示内容进行划分和组织,使展览更具有教育性和观赏性。
设计师在展示文物时注重细节和画面的构图,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南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博物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也是设计审美的一部分。
博物馆建筑规划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绿化空间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建筑周围原有的植被得到保留和增补,使博物馆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辉映。
建筑外立面的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也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显得温和而不突兀。
总体来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注重于将南越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通过简约的建筑形态、南越文化的意象和象征、沉浸式的展陈设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的博物馆建筑。
这种设计审美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愉悦的观展体验,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南越文化。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其建筑规划设计审美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规划、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审美,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从建筑规划角度来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审美注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整个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宏大,建筑周围环绕着古树翠竹,环境幽静,气氛庄重。
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造型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庄重大气,古朴典雅。
建筑顶部采用了传统的瓦当,檐牙飞翘,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整个建筑的布局规划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既显得恢宏大气,又不失优雅典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从建筑外观来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审美独具特色。
博物馆建筑外观采用了传统的青砖灰瓦建筑材料,墙面上铺设着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装饰着传统的砖雕和瓦当,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建筑外墙的雕刻工艺精湛,雕饰细腻,彰显了古代建筑工匠的巧夺天工。
建筑外观采用了对称式布局,整体呈现出端庄大气的气质。
博物馆的大门、门楼等部分也经过精心设计,采用了传统的宫廷式建筑风格,彰显了建筑的尊贵与庄重。
从内部空间布局来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设计审美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内部的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各个展厅之间相互呼应,展览空间与休息空间相得益彰。
展厅内部的陈设设计和展示内容也经过精心策划,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博物馆内部装饰采用了各种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华美装饰。
博物馆内部的天花板、梁柱和地板等部分也采用了传统的木质结构和手工制作工艺,使整个空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一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凸显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雅庄重,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通过对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布置,博物馆将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具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国家文物局关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修建性规划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修建性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08.11.05
•【文号】文物保函[2008]1113号
•【施行日期】2008.11.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修建性规划的批复
(文物保函〔2008〕1113号)
广东省文化厅:
你厅《关于报送南越王墓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修建性规划的请示》(粤文请〔2008〕129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修建性规划和你厅意见。
请你厅组织专业单位对南越王墓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拟建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如需进行考古发掘,请按程序申请。
请你厅加强管理,确保考古工作质量和工地安全,遇有重要发现,应及时向我局报告。
二、规划(方案)中应注意对地下水的处理,充分考虑参观人员、工作人员的车辆(非机动车辆)停放,以及人员疏散和消防安全问题。
请你厅根据上述意见和南越王墓保护管理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指导专业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你厅核准后实施。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是指对博物馆建筑整体的美学品味和审美价值进行评判和鉴赏。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审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在观众心中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下,是为了展示南越文化而建造的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设计的审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评价。
建筑立面的审美。
在博物馆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审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越王博物馆的外立面设计主要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并结合了传统的汉代建筑元素,使整座建筑看起来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古朴典雅。
立面设计的色彩运用以素雅的灰色和木质为主,给人一种稳重、高雅的感觉。
建筑立面还采用了镂空的设计,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其更具审美价值。
建筑空间的审美。
博物馆是一个供人参观和学习的场所,建筑空间的审美对于观众的体验至关重要。
南越王博物馆在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参观需求,将展览空间和办公区域合理分隔,在保证功能性的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舒适性。
博物馆内部空间的色彩搭配、灯光设计、家具摆设等方面也都体现出审美上的用心和细致。
建筑材料的审美。
南越王博物馆选用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等,使建筑物看起来富有质感和高雅。
建筑材料的质地、颜色和纹理都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
景观环境的审美。
南越王博物馆的周边环境设计也是审美的重要部分。
博物馆周围的园林景观、广场设计等都与建筑物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视觉整体。
园林景观通常采用了自然的布局和植被,让观众在欣赏建筑物的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不仅考虑到建筑立面的美感,还注重建筑空间的开放性和舒适性,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以及注意景观环境的布局。
这些都使得博物馆建筑在整体上具有高雅、典雅、大气的审美价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愉悦。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

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设计审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重要博物馆,它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展示藏品的场所,更是代表着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在这篇文章中,将针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审美进行浅谈。
在建筑规划设计审美方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洁大气。
整体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外立面运用了材质的层次感,墙面色彩搭配合理,给人一种稳重大方的感觉。
在建筑的整体形式上,借鉴了汉代建筑的特点,结合了南越文化的元素,使得建筑在保持古风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这种设计在审美上既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又能传递出历史文化的魅力,让人在视觉上得到双重的享受。
在建筑规划设计审美方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十分出色。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博物馆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灯光设计,将展品与建筑融为一体,使得整个博物馆内部显得明亮通透,富有层次感。
在展厅的设计上,不仅考虑了展品的陈列,还兼顾了空间的审美和艺术性,通过合理设计的展架和陈列方式,将展品展示得既生动有趣,又显得庄重端庄。
博物馆内部的装饰艺术品也别具特色,无论是地板的花纹设计还是壁画的风格,都能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得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南越王国。
在建筑规划设计审美方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也十分用心。
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博物馆采用了许多传统工艺,如木雕、石雕、壁画等,使得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精致而不失厚重。
在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上也十分考究,不仅兼顾了实用性和耐久性,还注重了材料的质感和表现力,使得整个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散发出历史文化的气息。
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还能够增加建筑的艺术魅力,使得人们在细节之中也能感受到建筑的美感。
通过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审美的浅谈,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博物馆在建筑外观、室内空间、景观设计以及建筑细部的处理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审美水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
罗锦毅
【期刊名称】《建筑与环境》
【年(卷),期】2009(003)003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掘南越王墓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科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环境,全面提升其为社会服务的水平的方法,并介绍了即将实施的总体规划方案。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罗锦毅
【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5
【相关文献】
1.在博物馆未成年人宣教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的研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南博之夏\"为例
2.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山区支教可行性分析
——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3.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4.从评量理论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2012年暑期活动为例5.服务机器人在博物馆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服务机器人“蓝蓝”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TheMasterPlanfortheMuseumoftheNanyueKingofWesternHanDynasty 罗锦毅LuoJinyi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掘南越王墓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科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环境,全面提升其为社会服务的水平的方法,并介绍了即将实施的总体规划方案.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环境保护发展一,前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遗址博物馆,是广州唯一的二十世纪国家经典建筑,被国际建联(UIA)提名为"2O世纪世界建筑精品".但是,由于解放北路及象岗山路两侧城市建设在前,南越王墓发现在后,造成遗址及博物馆被周边城市建筑紧紧围合,缺乏足够的展示空间和人流疏散,活动空间.加之博物馆南侧现状环境杂乱,建筑拥挤,建筑质量不高,造成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极不协调,破坏古墓原址历史风貌,也有碍观瞻,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利用.从博物馆自身建设来说,由于建馆时资金短缺等种种原因,博物馆没有配套的电梯,残疾人通道,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办公环境较差,原规划建设的南越国史研究及文物保护中心也迟迟未能实施,使得原设计以古墓为中心建筑的整体布局留有欠缺.以上种种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发展,也将影响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本着文物保护的原则,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改善其周边环境,完善功能,与现代化博物馆接轨,特开展该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总体规划,为今后该地区的改造扩建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二,规划原则延续性:以原博物馆的设计者,岭南派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设计思想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遵循原规划设计宗旨上进一步深化,使以墓室为中心的博物馆建筑布局更加完善.历史性: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护南越王墓遗址本体特有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包括各个历史文化层的遗l,'\;;‰j;,l,,^,,¨,'':;,\,'',主轴线:寺院的东西向主轴线是寺院宗教功能的轴线,上丰富,高低起伏的寺院建筑群.面依据我国佛教建筑型制的传统,布置主要的殿宇.次轴线:寺院发展中保留的历史轴线,作为景观组织的轴线,联系各进落与院落.3.寺院建筑更新(1)基本型制本次规划采用"轴线+进落"的传统佛教建筑布局形式,寺院主体建筑群由塔,殿,廊院组成.结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寺院用地边缘以及寺院周边设置城市广场,公共绿地等以绿化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2)保留与拆除建筑本次方案计划保留寺院现状质量较好,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并结合新征用地进行更新建设.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六榕寺作为广州市佛教重要寺庙,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基地.地域狭小,周边高楼建筑的建设造成的遮挡等矛盾日渐突出,使得这件千年瑰宝掩藏在闹市当中,光华难展,因此,对六榕寺展开保护和更新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六榕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确保了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并对发扬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结合寺院的发展,弘扬佛教文化内涵,发挥寺院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纽带作用,对构建现代化的和谐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次规划计划拆除寺院现状建筑面积4956mz.由于寺院(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3)的扩建,需要拆除周边街区建筑33570mz.(3)建筑风格参考文献:'本次规划建议寺院内建筑主要采用中国传统殿宇式建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六榕寺及周筑,主要殿宇采用仿清式建筑风格,并参考岭南殿堂建筑与传边街区保护规划,2008年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细化建筑设计.2.魏秋利,张建军.佛教及佛教建筑,陕西建筑,2006.3总第建筑立面宜采用简洁的设计手法,色彩宜采用沉稳的灰129期调色彩.3.王媛,路秉杰.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场所特征,华中建筑寺院沿街区建设的建筑,应从街区景观出发,充分考虑建2000.3筑立面的整体效果.以建筑高度,屋顶坡向等方式,塑造变化4.六榕寺志,1999—31—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迹,遗物及其环境的历史风貌.现场性:根据南越王陵墓遗址本体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现场庄严的建筑,环境文化特征及内涵.功能性:博物馆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Ni~g合,功能分区明确,满足藏品的保护,展示,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配置各种服务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文物遗迹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为观众服务的水平.和谐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遗址本体的前提下同时兼整治周边环境,恢复历史风貌,使遗址保护建设与周边城市环境相和谐,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性:建筑必须符合广州市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的特点,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周边环境改造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三,现状概况南越王博物馆目前占地1.45万m,建筑面积1.74万m.分为陵墓保护区,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区(主体陈列博物馆内通道楼),专题和临时展览服务区(综合陈列楼)三大部分.陵墓保护区展示墓原址陈列,在墓原址上修建了保护棚,墓区的外围以宽2.5m,全长176m的连廊围绕,勾划出古墓的绝对保护区;主体陈列楼在古墓区的北轴线上,分上下2层,共5室,面积4262m,展示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综合陈列楼在古墓区的东轴线上,总面积4696mz,内设有临时展览厅和专题展览厅,贵宾厅,录像厅和博物馆的正门.规划范围东侧的城市主干道解放北路为基地的主要对外联系道路,博物馆正门设于该道路上的西侧,现状红线为48m,向北通往广州火车站,并通过机场快速路直通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解放北路向北通过内环路可接驳广州市内多条一32—■■■麓鸟瞰图_I熊辫囊麓毽●●办公研究区I一蠢n务嚣_l食蓐健_拟碓地鲐姨皈功能分区图放射线主干道.规划范围南侧,西侧均临象岗山路,现状红线宽度约8m,该路为周边居住小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与解放北路相接,从景观上将规划范围与周边民居及其他建筑物割断.南越王博物馆后门开设于该路段北侧.四,南越王墓总体规划规划主要从功能布局,设施配套与环境整治三方面着手对南越王博物馆进行修建改造.首先以墓室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其整体布局,利用建设控制地带及闲置空地,规划成为南越王博物馆的停车场及博物馆文史中心;然后梳理周边环境,增加开敞绿地,恢复象岗山原有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1.功能分区因原有建设用地局促,导致南越王博物馆功能单一,规划拟增加文史中心,教育服务中心和扩建综合展厅,以完善整体功能布局.针对博物馆不同的功能需求,规划拟划分五大区域,分别进行控制和管理:-__-.__?-◆___一◆●?一啼Co●出●搴.1'毫车'-t上基l赢●蛐★e●..暮毫^交通系统规划图曩圈暖露jB薯坶化硼-_●山体懂化641411●■一曩疆埠化233誓'授妊墟}喧赡绿化系统规划图(1)陈列展览区包括位于墓址北面的现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和位于墓址东南的综合展厅.其中,规划综合展厅为现有基础的扩建, 由综合楼楼梯南侧和墓室前部体东南新增部分组成,采用建筑空间错层的方式进行改造,并在立面和屋顶覆土种植绿化.充分利用地形增加展示空间,梳理展览流线,新增加南越国史陈列,扩展陶瓷枕专题陈列和新建有独立出入口的临展厅,使其能适应举办国内外大展的需求和满足观众单独选择参观临展的需求.(2)配套服务区一33—位于原有综合楼楼梯的北侧部分,为新增设附楼,拟增加影视,教育活动中心和商品,寓文化传播于满足观众需求的服务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提供有特色的纪念品等各种服务,提高世人对南越历史文化的认识度,更充分展示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目前的建筑设计方案,纪念品商业服务厅仅占馆总面积的25%,这是国内外博物馆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 (3)陵墓保护区位于博物馆的中心区域,为原有陵墓遗址和周边回廊区域,该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采用上置棚盖的形式进行原址保护和展示.(4)办公研究区位于墓原址的西南和西侧,主要由南越王博物馆文史中心,办公室及车库组成,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不与参观展览流线发生交叉.拟建的文史中心已由市政府立项,并已完成单体设计.中心为半地下建筑,西南为象岗山路,采用中国传统合院平面布局,建筑环绕中庭设置,并预留停车场用地;为与原博物馆协调统一,文史中心的西南立面采用红砂岩贴面,也设计有光棚,与原有建筑风格一致.屋面植草,利用高差可与陵墓保护区绿化连成一体.(5)仓库储藏区位于基地的北面,由已建文物仓库和设备房组成,用于储藏博物馆的物品.2交通系统规划(1)外部交通通道解放北路和象岗山路是进入博物馆的外部道路.解放北路作为城市主干道,设置中央分割带,行人可通过现状轨道交通出入口作为解放北路的地下通道,实现到达博物馆正门.此外,规划建议在规划范围南侧增设一地下通道,出入口分别设于解放北路东侧的越秀公园西门,以及象岗山路与横福路交叉地段,一方面便于南侧行人游客就近到达博物馆,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越秀山门口大量人流穿越解放北路到达横福路乘坐公交的需要.(2)博物馆出入口结合周边道路规划及保护区内遗址分布情况,设置东,南和西三处出入口:东入口:现状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门,位于解放北路西侧,设计为步行出入口.是市民和游客的主要出入口;南入口:规划位于象岗山路与解放北路交叉口处象岗山路段,设计步行为主,兼顾必要时的小汽车出入,作为参观临展的专门入口,门前设置大巴专用停车场,可停放8辆旅游大巴. 西入口:现博物馆后门,位于象岗山路,规划作为后勤服务出入口.包含了文保中心的独立对外入口(以步行为主),也可作为领导和科研专家等的专门出口.入口对面,即象岗山路以西规划作为绿化广场,一方面为人口空间创造较好的景观, 另一方面也作为象岗山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2)交通设施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用地与残疾人无障碍设施.①停车场(库):原有的停车库面积狭小,早已不能满足参观展览的需求,且车库出入口设置在解放北路上,对城市主干道交通影响较大,同时考虑到东入口因未来博物馆扩建带来的用地的局限性,博物馆正门及西边作为人行通道和集散地,一般不安排固定的地面停车场,只考虑设置车辆临时停靠点,便于游客快速的上下车.规划拟建三处停车场库,分别位于博物馆的南人口与西入口旁,兼有室内停车及室外露天停车,以满足内部展览配套和外来参观客流的不同需求.其中在正门南侧首层及地下尽可能扩大空间设一处机械停车库,增加其车辆停放数量,以适应博物馆未来发展带来的游客量增长,该停车库可停90辆小汽车,出入口设在象岗路;西门停车库为博物馆内部配套停车库,可停4辆大巴和24辆小汽车;南门露天停车场规划作为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可停8辆大巴,便于团客的接送;规划范围用地外锦汉国际商务中心停5辆大巴.3.绿化景观系统规划现有博物馆周边建筑拥挤,环境杂乱,缺乏人流疏散和公共活动的开场绿地,规划对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整治,拆除周边杂乱建筑,尽可能恢复象岗山的原始风貌,利用自然坡地,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屋顶上覆土1.5M~2M,种植树木花草,使整个博物馆的绿化连成一体,同时增加开场空间的面积.规划范围内绿化类型主要分为:山体绿化(恢复),屋顶绿化和街道绿化三大类.其中,山体绿化主要位于墓室遗址四周,其设计应考虑让观众进入观赏和休憩;屋顶绿化面积约2335mz,散布于各建筑屋顶面,使博物馆与绿地连成一个广场;街道绿化面积约400m,主要在解放北路及象岗山路边,要选择抗尘力强的树种,避免选用易生虫害和飞花扬絮的树种,四季常青又美观, 在象岗山路边种植隔离化带,以隔开路西杂乱的居民楼和繁忙的交通.博物馆整体绿化应考虑陵墓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充分注意体现以墓室为中心的整体布局.——34——(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3)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5)广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1994(6)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8(7)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