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摘抄式读书笔记
![创业史摘抄式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11cc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f.png)
创业史摘抄式读书笔记在创业的征途上,无数的企业家们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通过阅读《创业史》一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创业精神的力量。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心得体会。
1. 创业的初心 - 创业的起点往往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这个想法背后必须有一个强烈的动机。
书中提到,成功的创业者往往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充满热情,这种热情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2. 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 在创业初期,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市场的潜在机会,可以帮助创业者制定更加精准的商业策略。
3. 团队建设 -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书中强调,创业者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4. 资金管理 -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活力。
书中提到,创业者应该学会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资金,以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5. 创新与适应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书中指出,创业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同时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6. 风险管理 - 创业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书中强调,创业者应该学会识别和管理风险,制定应对计划,以减少潜在的损失。
7. 持续学习 -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终身学习者。
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8. 坚持与毅力 - 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书中提到,只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的创业者,才能最终实现他们的梦想。
通过这些摘抄,我更加明白了创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它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每一位创业者都是自己梦想的建筑师,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一个个想法转化为现实,为社会带来了创新和进步。
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热情和坚持。
创业史读书笔记段落摘抄
![创业史读书笔记段落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536ed4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c.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段落摘抄在阅读《创业史》这本书时,我被书中所描绘的创业历程深深吸引。
书中不仅讲述了创业者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困难,还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思维,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段落,它们不仅反映了创业者的精神,也给了我许多启示。
“创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但也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在这条路上,你会遭遇无数的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名誉,更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一个好的团队能够集合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面对挑战,实现共同的目标。
” 这段话提醒我,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赢得市场。
” 这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产品或服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不断寻求改进和突破的态度。
“坚持是创业的基石。
在创业的道路上,你会面临许多诱惑和挑战,但只有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梦想。
” 这段话激励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成功。
“诚信是创业的底线。
在商业世界中,诚信是建立信任和声誉的基础。
只有做到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这段话让我明白,诚信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适应变化是创业的必备能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快速适应变化,才能抓住机遇,避免风险。
” 这让我认识到,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应变的能力。
通过阅读《创业史》,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创业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这些摘抄的段落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激励我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不断前进。
《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236cd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2.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创业史》读书笔记(优秀5篇)《创业史》读书笔记篇1《创业史》是作家柳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小说以解放初期的陕西三农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梁生宝带领农民们进行生产自救的故事,展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以及农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思想变化。
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被柳青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深深吸引。
梁生宝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面对困难时始终坚定不移,积极带领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领导才能。
同时,小说中还描写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勤劳质朴的农民、美丽善良的姑娘、机智狡猾的地主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感。
在情节方面,《创业史》展现了一幅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壮丽画卷。
梁生宝带领农民们开展稻种实验、开垦荒地、修建水渠等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既展示了梁生宝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农民们的团结和创新精神。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梁生宝和农民们不断遇到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让人为之动容。
从文学角度来看,《创业史》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
柳青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梁生宝这个人物形象既高大伟岸,又亲切可感,他是作者对于理想中的农民形象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同时,小说中还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稻种、水渠等,这些象征元素既展示了故事的主题,也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阅读《创业史》让我深刻认识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
梁生宝和他的伙伴们虽然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他们必须面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人情压力等多重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无论是在创业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之,《创业史》是一部充满着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创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选9篇)
![创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61eb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2.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创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选9篇)创业史读书笔记篇1近期,我读了一本好书《创业史》,使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之后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
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反对了父亲的想法,按自我的想法去做。
之后,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
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他却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坚持跟党走。
梁生宝之所以能坚持自我的创业,一是因为他自我本身的不服输、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品质;二则是因为共产党对他的支持,给了他前进的期望。
两者促使他坚持下了自我的创业。
读完此书,我不由感叹道:如果是我,我会像梁生宝一样坚持下来吗?我反复地问自我,我可能会因为碰到对于他而言那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甚至放弃创业,而他却能坚持下来。
如果是我,我会像梁生宝一样在被抓去当壮丁后,死里逃生回来就立刻去继续创业吗?不,我做不到,我会放弃事业,也许会自暴自弃,并不会像他一样越战越勇,坚持创业。
如果是我,我会像梁生宝那样在穷苦的时候不向姚世杰低头吗?不,我不会,如果是我,我早就向他低头了,为了自我的生存。
创业史读书笔记篇2陕西是个盛产现代作家的地方,柳青、陈忠实、路遥,个个都是声名远播的大作家,这几个作家当中,早年我最先读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小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我最欣赏路遥了。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读了路遥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他最喜欢的作品是柳青的《创业史》,就因为路遥的这一句话,我就决定要好好读一读《创业史》了。
创业史读后感笔记摘抄(3篇)
![创业史读后感笔记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4f22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a.png)
第1篇一、引言《创业史》是我国著名作家柳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农村家庭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创业历程,展现了我国农民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精神。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受感动,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笔记摘抄。
二、创业精神1. 勇于拼搏:在《创业史》中,主人公梁生宝在艰苦的岁月里,面对种种困难,始终保持着拼搏的精神。
他带领家人和村民,努力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奋斗。
2. 团结互助:在创业过程中,梁生宝深知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他关心村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得整个村庄形成了良好的团结氛围。
3. 勤奋努力:梁生宝一家在创业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4. 坚韧不拔: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梁生宝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最终带领家人和村民走出了困境。
三、家庭观念1. 爱家之心:在《创业史》中,梁生宝对家人的关爱无微不至。
他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惜一切代价拼搏。
这种爱家之心,令人感动。
2. 家和万事兴:梁生宝深知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在创业过程中,他努力化解家庭矛盾,使家庭成为团结互助的坚强后盾。
3. 传承家业:梁生宝将家族的创业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继续为家族的繁荣而努力。
这种家业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农村变革1. 土地改革:在《创业史》中,土地改革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梁生宝一家通过努力,分到了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 农业合作化: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梁生宝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水平。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梁生宝一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发展家庭农场,为农村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五、人生哲理1. 坚定信念:在创业过程中,梁生宝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这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定信念,才能走得更远。
2. 努力奋斗: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创业史每章读书笔记摘抄
![创业史每章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0d5cb5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3.png)
创业史每章读书笔记摘抄在阅读《创业史》这本书时,我被其中丰富的创业故事和深刻的商业智慧所吸引。
以下是我摘抄的每章读书笔记,希望能够捕捉到书中的精髓。
第一章:创业的初心与愿景在创业的初期,创始人的愿景和初心是至关重要的。
书中提到,一个清晰的愿景能够激励团队,吸引投资者,并在困难时期提供方向。
创始人需要不断地回顾和更新他们的愿景,以确保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第二章:团队建设与文化塑造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书中强调了选择正确的团队成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公司文化。
一个强大的团队文化能够促进协作,提高效率,并帮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市场定位产品是创业公司的核心。
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产品需求,以及如何通过迭代和测试来不断改进产品。
正确的市场定位能够帮助公司找到目标客户,并为他们提供价值。
第四章:资金筹集与财务管理资金是创业公司的生命线。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筹集资金的方法,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众筹。
同时,也强调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预算编制、现金流管理和成本控制。
第五章: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是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关键。
书中讨论了如何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包括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和公关活动。
品牌建设则涉及到如何通过一致的视觉和语言来塑造公司的公众形象。
第六章: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客户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书中强调了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卓越的客户服务来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帮助公司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留存率。
第七章:扩张策略与风险管理随着公司的成长,扩张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市场扩张、产品线扩展和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增长。
同时,也讨论了如何识别和管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第八章:领导力与决策领导力是创业成功的核心。
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愿景、沟通和激励来展现领导力。
有效的决策则需要基于数据和直觉,同时考虑到公司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ad963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1.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创业史》是美国创新大师彼得·泰尔(Peter Thiel)和著名商业作家布莱克·马斯特斯(Blake Masters)合著的一本商业经典,它通过彼得·泰尔的创业经历以及他对创业的理解,分享了他的成功之路和创业的心得体会。
此书被誉为现代创业者必读的杰作,深受创业者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的内容,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创业,激励更多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1.创业的核心是独创性思维和行动力从创业做起,成就奇迹。
这是彼得·泰尔一直以来坚信的理念。
在他看来,创业者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就是独创性思维和执行力。
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够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机遇和缝隙;而只有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够将这些机遇和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2.产品要解决市场痛点和需求在创业者的眼中,产品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解决市场上存在的痛点,这是创业的核心和关键。
如果一个创业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即使想法再好,再有创意,也无法获得顾客的认可和支持,最终也会败北失败。
创业者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产品,使其更好地契合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对于创业板块的选择在选择好创业板块之后,创业者需要迅速地建立市场竞争优势,这是创业成败的关键。
创业板块应当精准定位,找到一个相对特定的目标市场或领域,不要费力去统领全球或全国。
4.创业需要洞察未来风向在创业之前,先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风向,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在领先的位置。
创业者需要敏锐地感受行业的发展脉搏和黄埔军校的思想,及时地调整策略和整个企业的方向。
5.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合作和努力。
创业团队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协力共创,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共同创造出业界的佳绩。
总之,在《创业史》中,彼得•泰尔对于创业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力给予了深入地剖析和指导。
创业史读书笔记范文三篇
![创业史读书笔记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37666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a.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范文三篇第1篇: 创业史读书笔记他——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英雄,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我之所以这么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那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的精神的确震撼人心。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
是缘分这个东西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
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丁。
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
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
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5635a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1.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读完柳青的《创业史》,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心中满是感慨。
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眼前跳跃。
梁生宝,那个坚韧不拔、一心为集体的带头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勇气和智慧。
还有郭振山,那个精明却有时过于自私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梁生宝带领大家创业的那些细节。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要想改变贫困的现状,谈何容易!梁生宝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为了能让互助组顺利开展,到处奔走,寻求支持。
记得有一次,他为了给互助组筹集资金购买农具,跑了好几家信用社,却都吃了闭门羹。
那时候的他,满心的焦虑和无奈。
“这可咋办呀?”他嘴里嘟囔着,眉头紧锁,在信用社门口来回踱步。
但他没有放弃,继续一家一家地去尝试,去说服那些信用社的工作人员。
终于,有一家信用社的负责人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所打动,答应给他贷款。
那一刻,梁生宝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欣慰,有激动,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哎呀,可算是有着落了!”他兴奋地自言自语道。
他拿着贷款,马不停蹄地去购买农具。
在市场上,他货比三家,为了能省下每一分钱,和商家讨价还价,那场面真是热闹又有趣。
“老板,你再便宜点嘛,我们这是集体用,以后还来你这买。
”他的语气里带着诚恳和急切。
老板被他磨得没办法,只好给他降了点价。
梁生宝满心欢喜地带着农具回到村里,大家看到他的成果,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创业的过程中,梁生宝还面临着组员们的各种质疑和不理解。
有的人觉得他太年轻,没经验;有的人害怕失败,想要退出。
面对这些困难,梁生宝没有发脾气,而是耐心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
“咱既然决定干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困难是有,可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他的话语朴实而有力,让那些动摇的人心又安定了下来。
梁生宝的这种精神,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
曾经,我也想要尝试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周围的人都不看好,觉得我肯定会失败。
但我就像梁生宝一样,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创业史读书笔记(多篇)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创业史读书笔记(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4df03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e.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创业史读书笔记(多篇)篇一:创业史读书笔记《创业史》读书笔记作文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三老汉父辈创业的故事开篇,又以梁三老汉解放后经历互助合作的风风雨雨,终于走上集体化道路收束,遵循起承转合的路数,小说家把新的生活内容和新的主题意向都安排在比较圆熟的叙述格局中。
篇二:创业史读书笔记《余秋雨散文记》读书笔记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篇三:创业史读书笔记我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五年级的下学期,我学会了读书.有一天,老师走进来,看到我们在看书,便对我们说:看书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噢!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做读书笔记,都看着顾老师,顾老师笑了笑,说:读书笔记就是你在读书时,如果看到了一些好词好句的话,可以拿一支笔把他们画下来.这样以后就会有许多用途的.从现在开始,我每次看书就会拿一支笔了.篇四:创业史读书笔记钱钟书与读书笔记后感已故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钱钟书自己的藏书很少,他的书斋中只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钱钟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他进清华后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他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作读书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精华,指谬误,写心得.他很珍爱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不忘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从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钟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一般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有必要了.篇五:创业史读书笔记一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昨天,我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去一家裁缝店买衣服,店员见他穿得不华贵,看样子是个穷光蛋,于是就从一堆被顾客拒绝的衣服里挑出了一件最蹩脚的衣服给他穿,只想让他快点走人.后来主人公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店员的态度瞬间360大转变,和老板一起殷勤讨好,竭力为主人公服务,并热情地把主人公送了出去.这篇文章。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0fd7762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5.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创业史》是一部由王理安伯爵所著的著名作品,书中深入剖析了众多伟大的创业者们的成功历程,同时也阐述了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彰显出了中国的创业精神,是一本充满智慧气息的好书。
摘抄:1、“一个人若想改变世界,就必须以不懈的努力去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
”创业史中的众多领袖均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与坚韧的毅力,他们克服无穷的困难,勇往直前,取得非凡的成就。
2、“创业从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在把握机遇和抓住时机之间达成最佳平衡。
”书中讲述出多位伟人们在把握时机、克服逆境中完成了奇迹,他们时而运用精明的手段,时而运用创新技术,取得了最大程度的成功。
感悟:《创业史》为我们展示了众多伟大的创业者们及其创业精神。
他们担起了挑战极大的压力与责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这才是真正的创业精神,也是激励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力量。
只有像他们一样,不断探索、勇于尝试,才能打开成功之路,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da759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5.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读罢柳青先生的《创业史》,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创业历程,书中所描绘的种种情景在我脑海中久久萦绕,难以忘怀。
故事的开篇,就把我拉进了那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农村世界。
梁生宝,这个朴实而坚定的庄稼汉,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毅然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他的形象,让我想起了老家村里的那些勤劳勇敢的长辈们。
在书中,梁生宝为了能多买些稻种,不惜省吃俭用,甚至连住宿都选择最简陋的地方。
那细致的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他在集市上与商贩讨价还价的场景,听到了他因为节省几个钱而与店家磨嘴皮子的声音。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创业初期,每一分钱都显得那么珍贵,梁生宝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花钱这件事上,总是慎之又慎。
还有梁生宝带领互助组进山割竹子的情节,那真是惊心动魄。
陡峭的山路,沉重的竹子,恶劣的天气,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我能想象到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能感受到他们脚底磨出水泡的疼痛,可他们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当那一车车竹子被顺利运出山的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满足。
那是付出艰辛努力后收获的喜悦,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梁三老汉这个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一方面希望儿子梁生宝能有所作为,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又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对儿子的一些做法心存疑虑。
这种矛盾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
就像我的爷爷,有时候他也会对新的事物感到害怕和不理解,但又希望我们这些晚辈能闯出一片天地。
书中对于农村风光的描写,也是细腻入微。
那金黄的麦田,碧绿的菜地,清澈的溪流,还有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仿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微风的轻抚。
这一切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我也跟着大人去田里干过农活。
那时候觉得很累很辛苦,总是盼着早点干完回家。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却是那么的美好。
我们在田地里嬉笑打闹,偶尔还能捉到几只蚂蚱,那种简单的快乐,是现在再也体会不到的。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fd881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a.png)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一)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最爱的是我们自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伟大的母亲。
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的牢房中曾写过《可爱的祖国》描绘过她,亿万人民高唱《我爱你—中国》赞美过她》她有着山一般的意志,海一样的胸怀,长城是她坚强的臂膀,长江是他飘逸的裙带,白云浮动着她绵绵的情思,山花摇曳着她温馨的气息这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神圣的母亲!她经历了五千年世道沧桑,她哺育了十三亿炎黄子孙!她经历了面湖红船上的不眠之夜:她目睹了南昌城头的硝烟炮火:她开创了神舟新纪元!正因如此我看了《创业史》这部书,《创业史》以梁宝生互相帮助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反应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化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揭示了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文章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一边是坚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梁宝生、高增福等贫雇农:一边是富农姚世杰、中农郭世福、村长郭振山:之间是梁三老汉.梁宝生这是一个农村“新人”的形象,是一个20世纪五十年代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集体大业的农村新创业者的英雄形象,同时由于梁宝生是一个时代贫穷的农民的儿子,他忠厚善良,勤勤恳恳,坚韧顽强,所以他还是庄家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特有气质的和谐统一的艺术典型形象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不能忘记农民阶级为我们为我们衣食住行所付出的汗水,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好好爱我们自己的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祖国振兴大业,身为农校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努力改造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像书中梁宝生那样忠厚善良,勤勤恳恳,坚韧顽强,扎实做人的大学生,继承庄稼人那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有的气质!为实现祖国宏伟大业现出自己仅有的全部力量!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二)可能是自己出生于农村的缘故,年少时我就非常喜爱读农村题材的小说。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本子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本子](https://img.taocdn.com/s3/m/05b3ad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3.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摘抄本子在阅读《创业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书中所描绘的创业者们的奋斗历程深深吸引。
书中不仅讲述了他们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还展示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读书笔记,它们不仅记录了创业者们的智慧和经验,也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
1. 创业的初心:创业者们在开始他们的事业之前,往往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愿景。
这些初心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在困难时刻坚持下去的理由。
2. 团队的力量: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协作和互补,能够使创业项目更加稳固,也能在面对挑战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3. 适应变化:在创业的过程中,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
创业者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4. 持续学习: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要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自我提升。
5. 风险管理: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
创业者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6. 客户至上: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创业者需要始终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7. 创新思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创业者需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8. 资金管理:资金是创业的血液。
创业者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确保企业在各个阶段都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维持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9. 法律意识:在创业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者需要增强法律意识,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10. 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创业者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创业史两页读书笔记摘抄
![创业史两页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5eb148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创业史两页读书笔记摘抄在阅读了《创业史》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从中摘抄了一些重要的读书笔记,以便于日后回顾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两页读书笔记摘抄:《创业史》是一部深刻描绘创业者心路历程的作品。
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商业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性、梦想与坚持的史诗。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以及创业者们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
首先,书中强调了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创业精神是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态度,它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挑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失败,塑造了创业者坚韧不拔的性格。
其次,书中提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成功的关键。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协作和沟通,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共同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往往决定了创业项目能否顺利推进。
再者,书中讲述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在创业之初,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趋势的商业计划。
市场调研能够帮助创业者发现潜在的商机,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创业者合理规划资金,控制成本,确保企业的健康运营。
在创业过程中,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书中提到了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重要性。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阅读《创业史》,我深刻体会到创业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具备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团队、精准的市场洞察、严格的财务管理以及持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就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读书笔记摘抄,将成为我未来创业路上的宝贵财富。
《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f0795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a.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读完柳青的《创业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那段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历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农民梁生宝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的创业故事。
梁生宝这个朴实而又充满干劲的农民形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怀揣着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梦想,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步伐。
梁生宝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曲折。
他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先进的技术,有的只是一颗坚定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
为了能买到优良的稻种,他不惜徒步走到几百里外的地方,一路上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
我仿佛能看到他背着破旧的行囊,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的身影,那坚定的步伐中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念。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梁生宝在集市上卖扫帚。
别人的扫帚都是草草编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而梁生宝却精心挑选材料,用心编制每一把扫帚。
他的扫帚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外观漂亮。
在集市上,他不像其他商贩那样大声吆喝,而是默默地等待顾客主动上前。
当有人对他的扫帚表示出兴趣时,他便会详细地介绍扫帚的优点,那认真的模样让人感到他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最终,他的扫帚因为质量好而大受欢迎,很快就销售一空。
这个小小的情节让我看到了梁生宝的诚信和用心,也让我明白了,成功往往源于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坚持。
还有一次,梁生宝带领着互助组的成员们一起修建水渠。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大家都被晒得汗流浃背。
可是梁生宝没有丝毫的退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挖土、搬石头,累得气喘吁吁。
当有人想要偷懒或者抱怨时,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和鼓励的话语让大家重新振作起来。
他说:“咱们现在吃苦受累,是为了以后过上好日子,大家加把劲啊!”在他的带领下,水渠终于修建成功,为农田的灌溉提供了保障。
在梁生宝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困难从不低头,总是想方设法去克服。
他不怕别人的嘲笑和质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
《创业史》读书笔记
![《创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f81f08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6.png)
《创业史》读书笔记读完柳青的《创业史》,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创业岁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描绘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就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的下堡乡,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朴实而又充满理想的年轻农民。
他一心想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梁生宝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身上那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为了实现农业合作化,他不辞辛劳地奔波,四处联络群众,组织互助组。
记得有一个细节,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梁生宝为了给互助组筹集生产资料,独自一人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去城里的供销店排队购买。
那天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可他心里想的全是互助组的未来,全然不顾自己已经被冻得通红的脸颊和双手。
当他终于买到了急需的物资,满心欢喜地往回赶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心里却是无比的踏实和满足。
还有一次,村里遭遇了旱灾,庄稼面临着绝收的危险。
梁生宝心急如焚,他四处寻找水源,组织村民挖井抗旱。
在挖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土层坚硬、工具简陋,但梁生宝没有丝毫退缩。
他带头下到井底,一锹一锹地挖土,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手上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可他依然咬着牙坚持着,还不断地给大家鼓劲加油。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挖出了井水,保住了庄稼。
除了梁生宝,书中的其他人物也都个性鲜明。
比如梁三老汉,他是梁生宝的父亲,一开始对儿子的创业想法并不理解,甚至还有些抵触。
他觉得祖祖辈辈都是单干过来的,搞什么合作化简直是瞎折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互助组取得的成果,梁三老汉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还有郭世富,这个村里的富裕中农,总是想方设法地阻挠合作化运动,自私自利的嘴脸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创业史》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充满了艰辛和挫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创业史5篇读书笔记摘抄
![创业史5篇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0aa544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d.png)
创业史5篇读书笔记摘抄在阅读《创业史》这本书时,我被其中所描绘的创业者们的奋斗历程深深吸引。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五篇读书笔记,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创业的艰辛与成就。
1. 创业初期的挑战与机遇在创业的初期,创始人们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团队构建、市场定位等一系列挑战。
书中提到,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在这个阶段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
他们通过不断试错,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抓住机遇同样重要。
在正确的时间推出正确的产品,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突破性的增长。
2.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书中强调,创始人需要具备慧眼识珠的能力,能够识别并吸引那些与企业愿景相匹配的人才。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的团队管理能够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3. 创新与持续学习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门。
书中的创业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他们认识到,只有持续学习和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面对失败的勇气创业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失败在所难免。
书中的创业者们在面对失败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韧性。
他们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终点。
这种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调整策略,最终走向成功。
5. 社会责任与企业使命成功的创业者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书中提到,许多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都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使命。
他们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通过这些读书笔记,我们可以看到,创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活动,它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创业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创业史第读书笔记摘抄(3篇)
![创业史第读书笔记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984d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c.png)
第1篇《创业史》是我国著名作家柳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我国农村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人民公社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
以下是我在阅读《创业史》过程中的一些摘抄和感悟。
一、摘抄1.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乎你跑得多快,而在于你是否坚持。
”(杨晓冬)2. “农民是土地的儿子,土地是农民的母亲。
”(梁生宝)3.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郭振山)4.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毛泽东)5.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雷锋)6.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毛泽东)7.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而不是索取。
”(马克思)8.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成功。
”(毛泽东)9. “一个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杨晓冬)10.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们要珍惜每一天。
”(梁生宝)二、感悟1. 坚定信念的力量《创业史》中的主人公梁生宝,面对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带领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 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创业史》中,团结协作的精神贯穿始终。
无论是土地改革时期,还是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们都能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战胜敌人。
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协作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奋斗精神的价值《创业史》中的主人公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他们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困难。
这种奋斗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4. 宽容心态的重要性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此时,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态,学会原谅他人,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5. 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创业史》告诉我们,人生短暂,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史》读书笔记
革命有污血,也有婴儿。
农村集体会充满了苦难,但是,同
时也是一次历史的解放。
鲁迅阅读柳青的《创业史》,是处在
这个时代的我终生享受不尽的精神盛宴。
因为它凝重浑厚,反映
的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展页细读,我
可以了解到中国农
革命有污血,也有婴儿。
农村集体会充满了苦难,但是,同
时也是一次历史的解放。
——鲁迅
阅读柳青的《创业史》,是处在这个时代的我终生享受不尽的精神盛宴。
因为它凝重浑厚,反映的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及对
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展页细读,我可以了解到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
命以及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可以体会到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
和发奋精神,可以感受到中国农民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
在这部皇皇巨著里,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也早已跃然纸上。
梁三老汉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
家成梦的辛酸史。
他继承父辈遗愿,创造家业,租种田地,拼命
苦干十年,结果一身重病,创业失败;后与渐渐长大的养子梁生
宝共同创业,但因地租沉重,兵荒马乱,他创业的幻想再次宣告
破灭;解放后,梁家分得土地和农具,梁三老汉猛地挺直弯曲多
年的腰杆,与梁生宝重新点燃了创业之火。
对于梁三老汉来说,
所谓创业的成功标准,或者说他创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做一个“三
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仅此而已。
这就将一个背负几千年私有观
念的小生产者的个人意识和局限性暴露无疑;同时,他又具有普
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
组织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但土地的获得、创业
失败的痛苦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宝
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梁三老汉精神上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
民的真实写照,从他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农
民的本质性格特征。
与梁三老汉不同的是,梁生宝是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业者。
作为世代贫穷的农民子弟,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与苦难命运
抗争的进取精神,而父辈们惨败的事实和个人贫穷的生活经历,
使他意识到接受党的教育的紧迫性。
书中梁生宝的角色近乎圣徒,天生具有一种新农民的品质:
对党忠诚,对私有制本能的仇视。
柳青将梁三老汉设置为他的
“继父”,也许,就是为了切断梁生宝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系,
摆脱伦理关系的缠绕,使他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忠实的儿子”,服从党的领导。
所以,在他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创业过程中,面对
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不管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不管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公开的较量,还是隐蔽的破坏干扰,
他始终毫不动摇,一往无前,反映了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创业者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梁生宝是个共产党员,他信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剥削更是十恶不赦”。
所以,忠厚、质朴的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升华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支配梁生宝抛弃个人的一切,把肉体与灵魂毫无保留地献给集体事业。
从这一点看,他无疑是一个在党领导下,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和郭振山。
他们都反对互助合作,自觉地或者说本能地维护私有制,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与梁生宝代表的社会主义方向相对立,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又各不相同。
富裕中农郭世富,已从土改时惊惶状态中恢复过来,他凭借优厚的经济实力,与互助组公开较量,为新瓦房上梁大摆庆祝宴席,八面威风,善于进行“合法斗争”,顽固维护私有制,幻想再度雇工剥削。
富农姚士杰,土改时弯下了腰,现在又想重振威势,对新社会不满,他表面老实,暗施阴谋,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惯于背地较量,妄图扼杀互助组,实行阶段报复。
共产党员、村干部郭振山,则热衷于个人发家,幕后支持互助组的反对势力,曲线干扰、抵制互助合作运动,既善于隐蔽,又锋芒毕露。
……
时过境迁,半个世纪后的我重读《创业史》,掩卷沉思,仍然激动不已。
我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当
人们剖析中国农民,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时还需要借助《创业史》来再现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的全过程。
依靠集体、依靠科学创业的
方法会给现代社会的创业人士带来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