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课变形的魅力湘美版(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同学们照过哈哈镜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神奇的哈哈镜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2.出示哈哈镜中不同的变形现象
师:哪位同学说说哈哈镜中与现实的不同之处?
小结并贴出变形卡通人示意图:
中间大两头小——“桶形变化”
左右扭曲——“波纹变化”
拉细拉长——“拉伸变化”
两头小中间大——“枕形变化”
3.师:这些变化不只在哈哈镜中,在一些画面中也常常出现这些变形方法。
板书设计
变形的魅力
(卡通变形人示意图)(卡通变形人示意图)
桶形变化波纹变化
(卡通变形人示意图)(卡通变形人示意图)
拉伸变化枕形变化
出示作业要求,师根据学生情况巡回指导。
6、展示评价
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你是怎样画出来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变形方法?
八、课堂小结
师:愉快的课堂总是如此短暂!但我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收获,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哈哈镜的哪些变形方法——向外拉伸(桶形)、向内压缩(枕形)、拉细拉长(拉伸)、左右扭曲(波纹)。非常棒,掌声鼓励自己!请未完成作业的同学下去之后完成,并比一比谁在哈哈镜中最快乐,最有趣!下课!
出示变形人物画,并和同学一起说说所用的变形方法。
4.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变形方法。在绘画或艺术表现时,利用变形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我们想要的视觉效果。下面就来考一考同学们,是否能够合理运用这些变形方法。
课件出示小题目:下列视觉效果可以用哪种变形方法来表现?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张图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缥缈神秘)它用了什么变形手法?(波纹变化)请同学们接着做下面的题——肥胖粗壮(桶形变化)、幽默机灵(枕形变化)、高挑苗条(拉伸变化)
4、画法点拨
1.播放微课视频:用准备好的彩色卡纸进行示范,先用铅笔简单勾出身体结构,再用黑色或深色勾线笔细致描画外形,最后用点线面为人物添加装饰。
2.范作欣赏,出示学生作品。
3.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勾出轮廓,根据实际情况点评构图是否饱满。
4.出示错误案例,请同学们找找问题出在哪里。出示正确案例。
5、创作表现
师:片中主人公的身体怎么样了?(变成了一个球)对,主人公的特异功能就是——他的身体会变形。除了动画片中,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变形现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学变形的魅力。
板书课题——变形的魅力
3、学习探究
1.出示一张如画般的倒影图片
师:这是在哪里看到的景色?(水中的倒影)倒影的形状怎么了?(变形了)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形的现象?(放大镜下、玻璃墙里、汤勺中、哈哈镜中……)
课题
变形的魅力(活动一)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中变形创新手法的多样性;
2.根据所学的哈哈镜变形知识画一幅人物变形画;
3.运用点、线、面对人物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点
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法,进行人物变形绘画
教学难点
在变形绘画时,体现个性和趣味性
教学用具
师: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剪好形状的彩色卡纸(学生用)
师:画家为什么要用变形的手法来表现画面呢?为什么不用写实的手法?
对比蒙克的《呐喊》与另外两幅的呐喊图片,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变形是我们抒发情感的有力手段。
师:好了,我们今天学习了几种变形,那么待会就请同学们用我们所学到的哈哈镜变形方法来画一画哈哈镜中的自己吧!
生:勾线笔、铅笔、橡皮
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
课前分发好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组织学生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2、视听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看动画片。最近老师迷上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片里的主人公厉害极了,他有个强大的特异功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特异功能是什么——
播放动画片《海贼王》,我们一起来看看变形在漫画家笔下的运用。
出示变形的漫画名人,请同学们猜猜是谁,进一步提起学生兴致。
师:变形不仅是漫画家的常用手法,许多历史上有名的画家在表现他们的画面时,也会用到变形的手法。
出示并简要分析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波纹变化)、莫迪里阿尼的作品《珍妮》(拉伸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