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刘 睿( 1972~) , 女, 吉林省长春市人, 主治医师, 在读硕 士, 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2.2 临 床 表 现 : 患 者 多 呈 急 性 起 病 , 潜 伏 期 为 5~90d, 平 均 35.3±17.8d。 乏 力 30 例 ( 93.8%) , 食 欲 不 振 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86.7%) , 尿 黄 23 例( 71.9%) , 腹胀 14 例( 43.8%) , 恶心呕吐 11 例( 34.4%) , 皮疹 瘙 痒 5 例 ( 15.6%) , 发 热 4 例 ( 12.5%) , 肝 区 叩 痛 25 例 ( 78.1%) , 肝肿大 11 例( 34.4%) 。 2.3 实 验 室 检 查 : 32 例 患 者 ALT74~1499U /L, 平 均 (573.0± 291.2)U /L; AST83~937U /L, 平 均 (455.5±304.2)U /L; ALP44~393 U /L, 平 均 (268.1 ±210.4)U /L; γ- GT33 ~609U /L, 平 均 (243.8 ± 175.4)U /L; TBA11.6~223.0U /L, 平 均 (103.2±98.9)U /L; T - Bil 22.27~346.89μmol /L, 平 均 ( 146.0±109.4) μmol /L; D - Bil 13.1~ 185.11μmol /L, 平均( 108.1±75.0) μmol /L, ALB 基本正常。 2.4 临床分型: 根据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 CIOMS) 提出的 急 性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评 价 标 准 分 为 以 下 几 型 。①肝 细 胞 损 伤 型 共 26 例 , 表 现 为 ALT 升 高 超 过 2 倍 正 常 值 上 限 或 R ( ALT/ ALP) > 5, 多 在 1 个 月 左 右 发 病 , 临 床 表 现 类 似 于 一 般 病 毒 性 肝 炎。②胆汁淤积型 2 例, 表现为 ALP 升高超过 2 倍正常值上限 或 R ≤2。③混合型 4 例 , 表 现 为 ALT 升 高 超 过 2 倍 正 常 值 上 限和 ALP 升高超过 2 倍正常值上限和 2< R < 5。 2.5 转归: 32 例患者部分在入院前已停服中药, 未停服的入院 后随即停用, 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 平均住院 23.2±7.8d, 出 院随访 3 个月患者肝功能一直稳定正常。 3 讨论
247 例化学烧伤治疗体会
本组资料表明, 临床对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仍缺乏警惕性, 用 药期间未能及时进行肝功能监测, 致使我们收治的大部分患者 肝功能明显异常, 甚至发生重度黄疸, 初诊时误诊率高达 70%以 上。若能让临床医生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而加强临床监测, 减少 某些肝毒性较大中药的临床应用( 尤以皮肤科) , 如发生药物性 肝炎后, 应立即停药治疗, 尽量避免再次使用该药, 短期内更不 宜再次应用, 有可能使中药引起的肝炎进一步减少。 4 参考文献 [1] 阴 健 , 郭 力 弓. 中 药 现 代 研 究 与 临 床 应 用 [ M] . 第 1 版.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3: 54. [2] 金 翠 萍 , 杨 书 彦. 服 克 银 丸 致 严 重 肝 损 害 1 例 [ J] . 中 国 中 药杂志, 2001; 26(6): 356.
例 , 硼 酸 13 例 , 醋 酸 17 例 , 有 机 磷 18 例 , 无 机 磷 9 例 , 生 石 灰
为宜, 因为面部创面深浅不一, 烧伤程度不一致, 切痂时需同时
39 例, 火碱 14 例, 氢氟酸 6 例, 聚氯已烯 6 例, 沥青 45 例。
切去面部脂肪组织, 减少面部丰满度, 植皮愈合后面部不对称。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提高认识, 注意 临 床 观 察, 尽 量 避 免 肝 损 害 的 发 生 。 方 法: 对
2000 年~2004 年收治的因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病人的病因、潜伏期、临床、实验室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42.41(12.35 岁, 服药 5~90d 发病, 平均 35.3±17.8d, 临床以肝细胞损害型为主,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平均 23.2±7.8d 治愈, 出院随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47 例 患 者 中 , 其 中 男 154 例 , 女 93 例 , 年 Ⅱ度、Ⅲ度创面有的作者主张早期切、削痂植皮, 否则会延长 3~
龄 7~52 岁, 平均年龄 29.5 岁。
4 周才能愈合。我们认为四肢应早期切削痂植皮, 但躯干部创面
1.2 致伤剂及例数: 共 11 种致伤剂, 其中硫酸 71 例, 盐酸 9 待溶痂呈肉芽创面后植皮, 达到愈合目的。而面部则以溶痂植皮
药 物 性 肝 病 (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 是 指 由 于 药 物 或 / 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 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 脏损害, 均称药物性肝病。目前至少有 6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 性肝病, 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 可以表现为肝细胞 坏 死 、胆 汁 瘀 积 、细 胞 内 微 脂 滴 沉 积 或 慢 性 肝 炎 、肝 硬 化 等 。本 病 发 病 率 逐 渐 增 高 , 占 所 有 黄 疸 住 院 病 人 的 2%, 占 暴 发 性 肝 功 能 衰竭中 的 10%~20%。 慢 性 肝 炎 中 的 1 /4 到 2 /3 属 药 物 性 肝 病 , 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1.3 烧伤面积及深度: 最大面积 37%, 最小面积 0.2%。其中 0.2% 对于躯干深度烧伤者均采用脱痂植皮, 效果较好。颜面和关节部
中药致肝损伤除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外尚与下述因素有 关 。 对 中 医 药 的 认 识 存 在 误 区 ,“天 然 药 物 无 毒 性 ”的 宣 传 误 导 , 实际长期服用, 会出现毒副作用; 没有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 基本特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 药物制剂及原生药的质量控制; 乱 用 、误 用 或 剂 量 过 大 。
访 3 个月患者肝功能一直稳定正常。结论: 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比较严重, 应予提高警惕, 避免盲目使用。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中药; 银屑病
中图分类号: R 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12( 2006) 03-285-02
近年来, 应用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 但也同时出现了一 些不良反应。本文统计了我院近 3 年来收治的服用中草药治疗 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病例共 32 例, 并对其病因、潜伏期、临床和 实验室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 供临床医生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组病例来源于我院 2000 年~2004 年的住院患 者, 确诊为服用中药治疗银屑病引起药物性肝 损 害 的 病 例 共 32 例。所有患者女性 23 例, 男性 9 例, 年龄 18~68 岁, 平均( 42.41± 12.35) 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 法 : 主 要 根 据 有 中 草 药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服 药 史 、肝 损 害 的 临 床 表 现 、肝 功 能 化 验 指 标 、病 毒 血 清 学 检 查 、血 常 规 及 停 药 后 的效应作出的综合诊断。诊断标准: ①服药到发病多数在 1 周到 3 个月。但既往已对该种药物有暴露史或致敏的患者可能在较 短的时间内发病( 1~2d) 。一年以前服用的药物基本排除是急性 肝炎的诱因。②药物治疗停止后肝脏异常消失, 常常数周内可完 全恢复。如果停药后临床表现在几天内消失而转氨酶在一周内 下降超过 50%以上, 则对诊断非常有意义。③有肝细胞损害和 ( 或) 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症状及辅助的生化检查。④除外病毒 性 肝 炎 、自 身 免 疫 性 肝 炎 、梗 阻 性 黄 疸 和 酒 精 性 肝 病 等 肝 损 害 。 ⑤根 据 医 学 科 学 国 际 组 织 委 员 会 ( CIOMS) 提 出 的 急 性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因 果 关 系 的 评 价 。 ( 判 断 标 准 : > 8, 非 常 可 能 ; 6 ̄8, 很 可 能; 3 ̄5, 可能; 1 ̄2 ,不可能; ≤0 ,无关 )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 x±s 表示。 2 结果 2.1 服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草药的名称、组分、病例数。根据药品 的说明书, 列举各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草药的成分。克银丸(7 例) : 主要成份: 土茯苓、拳参、白鲜皮、北豆根。消银片( 5 例) : 主 要成分: 地黄 、牡 丹 皮 、赤 芍 、当 归 、苦 参 、金 银 花 、玄 参 、牛 蒡 子、蝉蜕、白鲜皮、防风等。复方青黛丸( 8 例) : 主要成分 : 青 黛 、 乌梅、蒲公英 、紫草、白芷、丹参、白鲜皮、建曲贯众、土茯苓等。 连翘败毒丸 ( 2 例) : 主要成分: 金银花、连翘、大黄、紫花 地 丁 、蒲 公英、栀子、白芷、赤勺、桔梗、玄参、木通、蝉蜕等 18 味。七仙消 银 丸 ( 1 例 ) : 主 要 成 分 : 黄 芪 、当 归 、白 芍 、苍 术 、甘 草 、人 参 、蜜 蜂。复方消银散( 2 例) : 主要成分: 苦参、连翘、紫草、丹参、全蟹、 蜈蚣等 30 味。中药汤剂( 7 例) : 组分不详。
本 文 所 分 析 的 32 例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患 者 均 有 明 确 的 服 用 中 药治疗银屑病的病史, 服药 5~90d 发病, 平均( 35.3±17.8) d, 有明 确的时间相关性。临床以肝细胞损害型为主, 以消化道症状乏 力 、食 欲 不 振 、尿 黄 、腹 胀 、恶 心 呕 吐 为 主 要 表 现 。 明 确 诊 断 后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 平 均 ( 23.2±7.8) d 治 愈 , 出 院 随 访 3 个 月 患 者 肝 功 能一直稳定正常。
烧伤为重, 因此越来越 引 起 人 们 的 重 视 。 我 院 1990 年~2000 年 啶银或喷洒山葡萄液。采用面部暴露, 四肢包扎, 少部分创面植
共收治化学烧伤 247 例, 现将治疗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皮治疗。
1 临床资料
2.2 颜面和功能部位的深度创面处理: 对于化 学 烧 伤 所 致 的 深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药物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药物肝损害症状银屑病药物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药物肝损害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肝纤四项的临床意义
刘 睿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285·
刘 睿 1, 刘元元 1, 韦 裕 2 (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2.长春客车厂职工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收稿日期: 2005-12-12 编校: 杨宇]
孙国民, 翁建军, 丛佩国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06 医院烧伤科, 吉林 通化 134001)
[关键词] 化学烧伤;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 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12( 2006) 03-286-01
化学烧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且对人体损伤较其他原因 本组化学烧伤大多数为中小面积烧伤, 创面清洗后涂以磺胺嘧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方剂中部
·286·
吉林医学 2006 年 3 月第 27 卷第 3 期
分药物具有肝毒性。复方青黛丸中的青黛的主要成分靛玉红, 长 期服用可以造成实验动物的肝损害, 肝脏会发生 2 种病理变化: ①为肝窦扩张瘀血, 肝索排列紊乱, 肝细胞普遍萎缩, 汇管区肝 小叶网状纤维明显增加; ②肝细胞以肿胀变性为主, 尤其是小叶 周 边 肝 细 胞 肿 胀 、胞 核 肿 胀 , 严 重 者 胞 浆 稀 少 乃 至 消 失 , 继 而 溶 解致肝细胞坏死[1] 。克银丸中的北豆根, 其成分为 山 豆 根 碱 、去 甲山豆根碱、木兰花碱、青藤碱、尖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 现代药 理试验证实, 山豆根碱对肝脏有轻度损害[2] 。
2.2 临 床 表 现 : 患 者 多 呈 急 性 起 病 , 潜 伏 期 为 5~90d, 平 均 35.3±17.8d。 乏 力 30 例 ( 93.8%) , 食 欲 不 振 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86.7%) , 尿 黄 23 例( 71.9%) , 腹胀 14 例( 43.8%) , 恶心呕吐 11 例( 34.4%) , 皮疹 瘙 痒 5 例 ( 15.6%) , 发 热 4 例 ( 12.5%) , 肝 区 叩 痛 25 例 ( 78.1%) , 肝肿大 11 例( 34.4%) 。 2.3 实 验 室 检 查 : 32 例 患 者 ALT74~1499U /L, 平 均 (573.0± 291.2)U /L; AST83~937U /L, 平 均 (455.5±304.2)U /L; ALP44~393 U /L, 平 均 (268.1 ±210.4)U /L; γ- GT33 ~609U /L, 平 均 (243.8 ± 175.4)U /L; TBA11.6~223.0U /L, 平 均 (103.2±98.9)U /L; T - Bil 22.27~346.89μmol /L, 平 均 ( 146.0±109.4) μmol /L; D - Bil 13.1~ 185.11μmol /L, 平均( 108.1±75.0) μmol /L, ALB 基本正常。 2.4 临床分型: 根据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 CIOMS) 提出的 急 性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评 价 标 准 分 为 以 下 几 型 。①肝 细 胞 损 伤 型 共 26 例 , 表 现 为 ALT 升 高 超 过 2 倍 正 常 值 上 限 或 R ( ALT/ ALP) > 5, 多 在 1 个 月 左 右 发 病 , 临 床 表 现 类 似 于 一 般 病 毒 性 肝 炎。②胆汁淤积型 2 例, 表现为 ALP 升高超过 2 倍正常值上限 或 R ≤2。③混合型 4 例 , 表 现 为 ALT 升 高 超 过 2 倍 正 常 值 上 限和 ALP 升高超过 2 倍正常值上限和 2< R < 5。 2.5 转归: 32 例患者部分在入院前已停服中药, 未停服的入院 后随即停用, 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 平均住院 23.2±7.8d, 出 院随访 3 个月患者肝功能一直稳定正常。 3 讨论
247 例化学烧伤治疗体会
本组资料表明, 临床对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仍缺乏警惕性, 用 药期间未能及时进行肝功能监测, 致使我们收治的大部分患者 肝功能明显异常, 甚至发生重度黄疸, 初诊时误诊率高达 70%以 上。若能让临床医生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而加强临床监测, 减少 某些肝毒性较大中药的临床应用( 尤以皮肤科) , 如发生药物性 肝炎后, 应立即停药治疗, 尽量避免再次使用该药, 短期内更不 宜再次应用, 有可能使中药引起的肝炎进一步减少。 4 参考文献 [1] 阴 健 , 郭 力 弓. 中 药 现 代 研 究 与 临 床 应 用 [ M] . 第 1 版.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3: 54. [2] 金 翠 萍 , 杨 书 彦. 服 克 银 丸 致 严 重 肝 损 害 1 例 [ J] . 中 国 中 药杂志, 2001; 26(6): 356.
例 , 硼 酸 13 例 , 醋 酸 17 例 , 有 机 磷 18 例 , 无 机 磷 9 例 , 生 石 灰
为宜, 因为面部创面深浅不一, 烧伤程度不一致, 切痂时需同时
39 例, 火碱 14 例, 氢氟酸 6 例, 聚氯已烯 6 例, 沥青 45 例。
切去面部脂肪组织, 减少面部丰满度, 植皮愈合后面部不对称。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提高认识, 注意 临 床 观 察, 尽 量 避 免 肝 损 害 的 发 生 。 方 法: 对
2000 年~2004 年收治的因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病人的病因、潜伏期、临床、实验室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42.41(12.35 岁, 服药 5~90d 发病, 平均 35.3±17.8d, 临床以肝细胞损害型为主,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平均 23.2±7.8d 治愈, 出院随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47 例 患 者 中 , 其 中 男 154 例 , 女 93 例 , 年 Ⅱ度、Ⅲ度创面有的作者主张早期切、削痂植皮, 否则会延长 3~
龄 7~52 岁, 平均年龄 29.5 岁。
4 周才能愈合。我们认为四肢应早期切削痂植皮, 但躯干部创面
1.2 致伤剂及例数: 共 11 种致伤剂, 其中硫酸 71 例, 盐酸 9 待溶痂呈肉芽创面后植皮, 达到愈合目的。而面部则以溶痂植皮
药 物 性 肝 病 (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 是 指 由 于 药 物 或 / 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 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 脏损害, 均称药物性肝病。目前至少有 6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 性肝病, 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 可以表现为肝细胞 坏 死 、胆 汁 瘀 积 、细 胞 内 微 脂 滴 沉 积 或 慢 性 肝 炎 、肝 硬 化 等 。本 病 发 病 率 逐 渐 增 高 , 占 所 有 黄 疸 住 院 病 人 的 2%, 占 暴 发 性 肝 功 能 衰竭中 的 10%~20%。 慢 性 肝 炎 中 的 1 /4 到 2 /3 属 药 物 性 肝 病 , 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1.3 烧伤面积及深度: 最大面积 37%, 最小面积 0.2%。其中 0.2% 对于躯干深度烧伤者均采用脱痂植皮, 效果较好。颜面和关节部
中药致肝损伤除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外尚与下述因素有 关 。 对 中 医 药 的 认 识 存 在 误 区 ,“天 然 药 物 无 毒 性 ”的 宣 传 误 导 , 实际长期服用, 会出现毒副作用; 没有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 基本特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 药物制剂及原生药的质量控制; 乱 用 、误 用 或 剂 量 过 大 。
访 3 个月患者肝功能一直稳定正常。结论: 中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比较严重, 应予提高警惕, 避免盲目使用。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中药; 银屑病
中图分类号: R 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12( 2006) 03-285-02
近年来, 应用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 但也同时出现了一 些不良反应。本文统计了我院近 3 年来收治的服用中草药治疗 银屑病所致肝脏损害病例共 32 例, 并对其病因、潜伏期、临床和 实验室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 供临床医生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组病例来源于我院 2000 年~2004 年的住院患 者, 确诊为服用中药治疗银屑病引起药物性肝 损 害 的 病 例 共 32 例。所有患者女性 23 例, 男性 9 例, 年龄 18~68 岁, 平均( 42.41± 12.35) 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 法 : 主 要 根 据 有 中 草 药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服 药 史 、肝 损 害 的 临 床 表 现 、肝 功 能 化 验 指 标 、病 毒 血 清 学 检 查 、血 常 规 及 停 药 后 的效应作出的综合诊断。诊断标准: ①服药到发病多数在 1 周到 3 个月。但既往已对该种药物有暴露史或致敏的患者可能在较 短的时间内发病( 1~2d) 。一年以前服用的药物基本排除是急性 肝炎的诱因。②药物治疗停止后肝脏异常消失, 常常数周内可完 全恢复。如果停药后临床表现在几天内消失而转氨酶在一周内 下降超过 50%以上, 则对诊断非常有意义。③有肝细胞损害和 ( 或) 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症状及辅助的生化检查。④除外病毒 性 肝 炎 、自 身 免 疫 性 肝 炎 、梗 阻 性 黄 疸 和 酒 精 性 肝 病 等 肝 损 害 。 ⑤根 据 医 学 科 学 国 际 组 织 委 员 会 ( CIOMS) 提 出 的 急 性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因 果 关 系 的 评 价 。 ( 判 断 标 准 : > 8, 非 常 可 能 ; 6 ̄8, 很 可 能; 3 ̄5, 可能; 1 ̄2 ,不可能; ≤0 ,无关 )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 x±s 表示。 2 结果 2.1 服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草药的名称、组分、病例数。根据药品 的说明书, 列举各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草药的成分。克银丸(7 例) : 主要成份: 土茯苓、拳参、白鲜皮、北豆根。消银片( 5 例) : 主 要成分: 地黄 、牡 丹 皮 、赤 芍 、当 归 、苦 参 、金 银 花 、玄 参 、牛 蒡 子、蝉蜕、白鲜皮、防风等。复方青黛丸( 8 例) : 主要成分 : 青 黛 、 乌梅、蒲公英 、紫草、白芷、丹参、白鲜皮、建曲贯众、土茯苓等。 连翘败毒丸 ( 2 例) : 主要成分: 金银花、连翘、大黄、紫花 地 丁 、蒲 公英、栀子、白芷、赤勺、桔梗、玄参、木通、蝉蜕等 18 味。七仙消 银 丸 ( 1 例 ) : 主 要 成 分 : 黄 芪 、当 归 、白 芍 、苍 术 、甘 草 、人 参 、蜜 蜂。复方消银散( 2 例) : 主要成分: 苦参、连翘、紫草、丹参、全蟹、 蜈蚣等 30 味。中药汤剂( 7 例) : 组分不详。
本 文 所 分 析 的 32 例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患 者 均 有 明 确 的 服 用 中 药治疗银屑病的病史, 服药 5~90d 发病, 平均( 35.3±17.8) d, 有明 确的时间相关性。临床以肝细胞损害型为主, 以消化道症状乏 力 、食 欲 不 振 、尿 黄 、腹 胀 、恶 心 呕 吐 为 主 要 表 现 。 明 确 诊 断 后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 平 均 ( 23.2±7.8) d 治 愈 , 出 院 随 访 3 个 月 患 者 肝 功 能一直稳定正常。
烧伤为重, 因此越来越 引 起 人 们 的 重 视 。 我 院 1990 年~2000 年 啶银或喷洒山葡萄液。采用面部暴露, 四肢包扎, 少部分创面植
共收治化学烧伤 247 例, 现将治疗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皮治疗。
1 临床资料
2.2 颜面和功能部位的深度创面处理: 对于化 学 烧 伤 所 致 的 深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药物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药物肝损害症状银屑病药物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药物肝损害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肝纤四项的临床意义
刘 睿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银屑病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285·
刘 睿 1, 刘元元 1, 韦 裕 2 (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2.长春客车厂职工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收稿日期: 2005-12-12 编校: 杨宇]
孙国民, 翁建军, 丛佩国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06 医院烧伤科, 吉林 通化 134001)
[关键词] 化学烧伤;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 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12( 2006) 03-286-01
化学烧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且对人体损伤较其他原因 本组化学烧伤大多数为中小面积烧伤, 创面清洗后涂以磺胺嘧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方剂中部
·286·
吉林医学 2006 年 3 月第 27 卷第 3 期
分药物具有肝毒性。复方青黛丸中的青黛的主要成分靛玉红, 长 期服用可以造成实验动物的肝损害, 肝脏会发生 2 种病理变化: ①为肝窦扩张瘀血, 肝索排列紊乱, 肝细胞普遍萎缩, 汇管区肝 小叶网状纤维明显增加; ②肝细胞以肿胀变性为主, 尤其是小叶 周 边 肝 细 胞 肿 胀 、胞 核 肿 胀 , 严 重 者 胞 浆 稀 少 乃 至 消 失 , 继 而 溶 解致肝细胞坏死[1] 。克银丸中的北豆根, 其成分为 山 豆 根 碱 、去 甲山豆根碱、木兰花碱、青藤碱、尖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 现代药 理试验证实, 山豆根碱对肝脏有轻度损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