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概述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V1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V1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V1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维持危重病人机体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手段。

它是危重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重新整理:一、概述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是指应用适当的营养疗法,包括口服、鼻饲、胃肠外营养等手段,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改善预后。

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1.缩短病程:营养支持能够维持患者正常代谢,促进组织修复,缩短病程,使病人尽早康复出院。

2.减少并发症: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防止营养不良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抗病能力。

3.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能够保持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营养支持的方式1.口服饮食:对于部分危重病人,口服饮食可以维持营养状态,但需要合理调配饮食,包括控制热量、蛋白质、脂肪等成分。

2.鼻饲:对于不能口服的危重病人,可以通过胃肠道进餐的方式进行鼻饲,比如把食物或营养制剂通过鼻饲管导入胃中进行喂养。

3.胃肠外营养:对于不能口服或者经胃肠道饮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危重病人,可以采用胃肠外营养,包括中心静脉营养、外周静脉营养等。

四、营养支持的原则1.个体化: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选择、营养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2.适度而为:营养支持应该适当,既不能过量导致营养超载,也不能过少导致营养不良。

3.注意安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安全问题,包括感染、反应等。

五、营养支持的效果监测1.体重变化:观察病人体重变化,判断营养支持的效果。

2.生化指标:如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能够反映病人的营养状况。

3.营养评估:通过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营养摄入量等,判断营养支持的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在重症病情下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维持高代谢和高能耗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是一项复杂而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促进康复。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足够的能量:危重患者代谢速率相对正常人增加,急性期和康复期的能量需求很高。

根据患者的能量消耗情况,评估每日能量需求,并通过合适的途径供给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患者的代谢需求。

2.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的基本物质,对危重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患者在急性期和康复期均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保持氮平衡和支持免疫功能。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代谢情况,评估每日蛋白质需求,通过静脉或肠道途径供给合适的蛋白质。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是维持细胞功能和生理平衡的关键。

危重患者由于高能耗和高代谢率,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经过严密观察和检测,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确保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危重患者的消化功能通常受损,可能无法经口进食,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供给营养。

如口服、胃肠道、肠外等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逐步增加营养支持的速度,以避免过度负荷和消化系统的不适应。

5.个体化营养支持:危重患者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不同的病情和代谢状态需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

在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多学科合作: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由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如医生、营养师、护士、药师等。

各学科应密切协作,及时进行营养评估、调整和监测,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主要包括提供足够的能量、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个体化营养支持以及多学科合作。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18
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胃肠道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的主要 能源物质
机体保持足够的谷氨酰胺可以
▪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通透性,防止细菌、 内毒素移位。 ▪维持肠道的生理功能(分泌和吸收)。 ▪促进氮平衡与蛋白质合成。 ▪调节免疫功能。
谷氨酰胺下降的后果
• 肌肉蛋白质降解 • 肠道粘膜的通透性增加 • 免疫功能受损
❖ 重症病人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 1.2-1.5g/kg•day,约相当于氮(16%蛋白质 量)0.20-0.25g/kg·day;热氮比100- 150kcal:1gN。
❖ 水、电解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 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 。
❖ 特殊营养素 。
9
PN的输注途径
经外周静脉输注
2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 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 病的发展与转归,这是实现重症病人营养支 持的总目标。
3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
❖ 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 经鼻空肠置管喂养:优点是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 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但要求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 液的渗透压不宜过高。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优点是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优点除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
染并发症外,减少了返流与误吸风险,并在喂养的同时可行 胃十二指肠减压。尤其适合于有误吸风险、胃动力障碍、十 二指肠郁滞等需要胃十二指肠减压的重症病人。

【医学课件】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

【医学课件】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
总结词
除了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和急性胃肠疾病外, 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营养支持,如 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等。
详细描述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来满足其快速生长和发 育的需求。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由于病情严 重,常常无法正常进食,因此也需要通过肠 内或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在这 些情况下,营养支持的目标是促进患儿的生
调节肠道菌群。
04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
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体重变化
定期监测患儿体重,了 解营养摄入是否满足需
求。
生长曲线
绘制生长曲线,评估患 儿生长是否正常。
血液生化指标
监测血液中白蛋白、前 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
平,评估营养状况。
代谢指标
监测血糖、血脂、血氨 等代谢指标,了解患儿
能量代谢情况。
调整的依据与措施
加强医学、护理、营养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推 进危重患儿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 高我国危重患儿营养支持的整体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儿的营养状况。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等手段观察患儿 的脏器形态,评估其营养状况

营养评估的指标
体重指数(BMI)
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反映患 儿的肥胖或营养不良状况。
皮褶厚度
测量上臂、肩胛下和腹部皮褶 厚度,评估脂肪储备情况。
血红蛋白
反映贫血状况,与营养状况密 切相关。
血清白蛋白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与营养状 况密切相关。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探讨营养物质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更 加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胃造瘘/空肠造瘘
对于长期需要肠内营养支 持的患者,可考虑行胃造 瘘或空肠造瘘术,以建立 长期肠内营养通道。
肠内营养液配方及调整
标准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 肠道功能,选择适当的标 准肠内营养液配方。
个体化配方
对于有特殊营养需求的患 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 不全等,需要制定个体化 的肠内营养液配方。
05 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代谢性并发症防治措施

严格掌握营养支持指征
避免过度喂养,减少代谢负担。
定期监测代谢指标
如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代谢异常。
合理调整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病情和代谢特点,个体化定制营养配方。
感染性并发症防治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防止外源性感染。
积极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相关并发 症,如腹泻、腹胀、感染等。
04 肠外营养支持策略与实践
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肠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高代谢 状态如烧伤等患者,以及无法耐受肠 内营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情 况。
禁忌症
肠功能正常且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以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未 得到纠正的患者。
营养液调整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营养 状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 液的浓度、速度和成分。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处理
耐受性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性,包括胃肠道症状、体征和生
化指标等。
不耐受处理
对于出现不耐受的患者,应及时调 整肠内营养策略,如减慢输注速度 、降低营养液浓度、更换营养液配 方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汇报人:xxx

危重病营养支持课件

危重病营养支持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危重脑外伤患者常常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需 要进行长期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能 量和营养素,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改善患者的预后。
案例五: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结词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 风险
详细描述
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症 状,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 支持可以通过控制患者的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降低 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炎症反应和肠道功能受损,常常出现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通 过提供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 后。
案例二: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结词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
详细描述
维生素与矿物质需求
总结词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康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身体的许多生化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能量代谢、免疫功能、骨骼健康等。危重病患者可 能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足够的营养素,因此需要额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03
危重病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技术
管饲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
案例三:危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结词
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危重烧伤患者的创面愈 合
详细描述
危重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出现 感染和代谢紊乱。营养支持可以通过提供充 足的营养素,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以防止或减轻病情恶化,并促进康复。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治疗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从而影响恢复和康复。

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以促进早期康复。

一般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成分比例。

2. 营养成分的选择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盐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高能量消耗和营养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优先的选择。

肠内营养包括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监测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成分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和康复。

急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急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营养丰富的液体
营养补充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营养支持的实施
3
营养评估
0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03
评估患者的治疗需求
02
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
05
评估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04
评估患者的饮食需求
制定营养方案
2
确定营养需求
5
监测营养效果
3
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
04
改善生活质量: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促进康复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提供能量:营养支持有助于急危重患者恢复体力,促进康复
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急危重患者的免疫力,抵抗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营养支持有助于急危重患者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改善生活质量: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急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01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危重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03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危重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代谢性并发症风险
02
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护急危重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器官衰竭风险
04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营养支持的方法
2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途径:经口、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
确保营养安全
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过少
确保食物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定期监测营养指标,确保营养充足
THANK YOU
急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29
肠外营养
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与留 置相关的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3.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 4.肠外营养本身引起的并发症:胆囊内胆泥和 结石形成;胆子淤积和肝酶学改变;肠屏障功能 障碍,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
30
肠道功能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前
消化吸收营养 分泌某些激素 胃肠运动功能
8
二、营养支持目的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 病的发展与转归。 免疫营养、营养治疗。
9
营养作用的再认识
营养支持 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
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存率等。 营养支持治疗或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芳香氨基酸(AAA):

苯丙、酪、色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CAA):

亮、异亮、缬氨酸,主要在肌肉中分解代

5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主要是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 利用等,通常称为能量代谢。
基础能量消耗(BEE)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 安静的状态,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 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
17
控制血糖带来的问题:
到底血糖控制水平多少为好?6.1?8.2?11?
严控血糖能降低?
严控的害处
死亡率 撤机时间 入住ICU 时间或住 院时间
低血糖休克、 脑出血
18
控制血糖的策略
控制感染源 注意生长激素的使用 准确计算葡萄糖需要量减少经外周静脉输注葡萄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剂种类选择及适应症
肠内营养剂种类
包括要素型、整蛋白型、组件型等,应根据患 者胃肠道功能、疾病状态及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适应症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具有部分胃肠道 功能的患者,如危重病人、手术前后病人、消
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等。
喂养途径建立与维护技巧
包括口服、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喂养需求 进行选择。
临床表现
危重患者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 呼吸循环不稳定、代谢紊乱等。 他们需要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 实验室检查来评估病情。
诊断依据
危重患者的诊断需要依据详细的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医生需要综 合各种信息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危重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干预、全面治疗、个体化方案。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力和 耐力,减轻疲劳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 治疗效果和预后。多项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可以 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康复率 。
03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与技术
预后评估
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情的严重程 度、治疗的效果、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 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计 划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02 肠内营养支持重要性
维持生理功能稳定
提供必需营养素
肠内营养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均 衡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有 助于维持患者生理功能稳定。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危重患者指因严重疾病引起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常需要重度的监护和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危重患者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肠道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

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肠内营养能够保持肠道功能正常,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减少细菌移位和感染的风险。

其次,肠内营养能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加食欲,减少肠道梗阻的风险。

此外,肠内营养还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早期出院和康复。

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先进行患者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体重、营养状态、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肠内营养的类型和途径。

肠内营养主要有胃管和空肠管两种途径,选择途径需根据患者的胃肠动力、病变部位和疾病情况来决定。

根据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计算出合适的营养输注量,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肠内营养的反应,进行监测和调整。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保持患者的肠道通畅。

对于经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需定期检查胃管通畅情况,及时排除胃管的残余物,减少胃肠道反流和感染的发生。

对于经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需保证空肠管的位置准确,避免空气和胆汁的进入。

其次,注意肠内营养的灌注时间和速度。

对于初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应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灌注时间和速率,避免急性急性胃肠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应经常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肠内营养的反应,如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营养指标的变化、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等。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配方和输注量。

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中,还需注意一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首先,要注意肠内营养引起的肠道不耐受的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对于肠道不耐受的患者,可适当调整肠内营养的配方或减少灌注速率,同时注意加强胃肠道保护。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V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V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V1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合理的营养治疗,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减轻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以下是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相关内容:一、危重患者营养评估在进行营养支持前,需要先对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体重、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并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治疗。

二、危重患者营养治疗1. 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危重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等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剂。

2.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无法口服的危重患者,可通过肠内管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3. 营养治疗计划:医护人员应根据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营养补充剂的种类和用量、营养监测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等内容。

三、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1. 营养监测:医护人员应定期对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BMI、营养素摄入量等。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2. 输液监测:危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同时,还需要接受输液治疗。

医护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输液量和输液成分,以避免过度输液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3. 营养不良的干预: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干预营养不良症状,如厌食、消化不良等。

有需要时,可采用营养支持剂来改善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协助危重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治疗手段。

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营养支持的相关知识,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同时,在实施营养支持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定期进行营养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学课件】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

【医学课件】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

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xx年xx月xx日•引言•危重患儿的营养需求•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途径•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效果评估目•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录01引言危重患儿的概述危重患儿常常需要依靠生命支持系统来维持生命,如机械通气、血管介入、体外膜肺等。

危重患儿的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增加,营养需求增加。

危重患儿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儿。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目的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患儿的代谢需求,同时促进其免疫系统的功能。

营养支持还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治疗原则是在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

首先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代谢需求和营养状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能量供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比例。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代谢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需要注重患儿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其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营养支持的治疗原则02危重患儿的营养需求危重患儿的代谢率比正常儿童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支持生命活动和组织修复。

危重患儿处于高代谢状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危重患儿的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营养需求的概述单位体重能量需求危重患儿的能量需求与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实际能量消耗危重患儿由于处于应激状态,实际消耗的能量往往比计算所得的能量更多。

危重患儿的能量需求蛋白质的需求量危重患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一般推荐量为每天2.0~3.0g/kg。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是在危重病情下提供充足和适当的营养,旨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这方面,护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负责评估、规划和执行适当的营养支持计划,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对营养支持的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危重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并可能处于危及生命的状态,他们的营养状况常常受到很大的影响。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增加组织修复能力,并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危重患者通常由于炎症反应或代谢异常导致高能耗状态,因此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以满足其身体能量代谢的需要,并避免肌肉丢失和营养不良。

另外,危重患者往往失去胃肠功能或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常常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肠外营养来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护士在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其对营养支持的需求。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肌肉质量、体重损失情况等,并利用营养评估工具如NRS-2002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患者病史、药物使用情况、肠功能状态以及可能的吞咽困难等,以便制定最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

在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时,护士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能量需求、基础代谢率、临床情况等因素。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护士可以制定出合适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目标,并选择适当的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

常见的营养途径包括口服营养、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对于能够正常摄取食物的患者,口服营养是首选的途径。

而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或有严重胃肠功能失调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插管或手术等方式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

在实施营养支持计划时,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在指导和监测下正确地接受营养支持,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对营养支持的反应。

护士会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生化指标、肌肉质量、营养相关的并发症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并调整营养支持计划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课件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课件
营养支持专业人员的培训
加强营养支持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 平。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促进营养支持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危重 病人营养支持的发展。
公众对营养支持的认知
提高公众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认知,促进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和支持。
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等水平,评估患者营
养状况。
营养效果评估
体重变化
观察患者体重变化,评估营养 支持效果。
临床指标改善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如伤口愈合、感染控制等。
免疫功能改善
监测患者免疫指标,如白细胞 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评估 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生存率改善
观察患者生存率变化,评估营 养支持对生存率的影响。
02
医务人员有告知义务,需要向病 人或家属详细解释营养支持的相 关信息,包括必要性、风险、效 果以及替代方案等。
营养支持的决策过程
在决定是否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考 虑病人的病情、营养状况、治疗措施 以及预期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
决策过程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 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同时考虑社会 伦理和法律规范。
01
针对危重病人的肠道功能衰退问题,研发能够保护肠道功能、
促进营养吸收的营养制剂。
新型营养支持途径的探索
02
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如经皮营养支持、口服
营养补充等。
营养监测与评估技术的改进
03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开发更加准确、便捷的营养监测与评估
工具,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研究与实践
适用人群
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或管 饲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 的病人,如严重烧伤、重 症胰腺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概述查看概要Author:David Seres, MDSection Editors:Polly E Parsons, MDTimothy O Lipman, MDDeputy Editor:Geraldine Finlay, MD翻译:罗哲, 副主任医师Disclosures:David Seres, MD Consultant/Advisory Boards: Community Surgical Services [Parenteral nutrition]. Polly E Parsons, MD Nothing to disclose.Timothy O Lipman, MD Nothing to disclose.Geraldine Finlay, MD Nothing to disclose.公开性原则: 罗哲, 副主任医师没有透露。

编辑组会认真审核作者的声明。

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通过编辑组对文章以及参考文献的多级审评来解决。

所有的作者都必须提供与文章相关的文献,文章以及文献须严格依循UpToDate 的相关的标准。

利益矛盾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2015-10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2015-05-28.引言—营养支持是指经肠内或肠外供给热量、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液体。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已成为临床实践指南的主题[1]并将总结在此,包括目标、结局、适应证、禁忌证和每日营养需求。

肠内和肠外营养的供给途径、配方、处方、监测和并发症将单独讨论。

(参见“Nutrition support incritically ill patients: Enteral nutrition”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目标—目前对于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知之甚少,并且营养需求会随危重病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尽管随机试验尚未对其结局进行充分研究,但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危重疾病的病程和结局。

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如下:●传统上认为危重病急性期的主要特征为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2-4]。

但是,通过对通气衰竭、发热、焦虑和疼痛更好管理,患者热量消耗(通过测热法测得)已有显著的减少[5]。

●在此阶段由于脂肪动员受损,所以碳水化合物被认为是是首要能量来源[6]。

●处方蛋白质的基础是期望减缓肌肉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为糖异生作用的底物),这会反映为较有利的氮平衡[7]。

由于相关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所以这个观点仍是理论上的,并且在过度处方蛋白质可能会对总体结局造成有害影响方面的担忧在不断增加[8-10]。

●危重病的恢复期以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为主要特征。

营养支持可提供合成代谢的底物,此阶段机体纠正低蛋白血症、修复肌肉损耗和补充其他营养储备[11]。

结局—在危重患者中,肠内和肠外营养似乎会对临床结局造成不同的影响。

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因为临床研究通常排除营养不良的患者,所以大多数营养支持相关证据来自于纳入研究时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

肠内营养—如果在危重疾病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则可降低危重病患者的感染率,但相关数据并不一致[12-16]。

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这种作用,这些试验对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与晚期肠内营养或仅静脉补液患者进行了比较。

早期肠内营养与晚期肠内营养的定义在不同临床试验中不同,但一般而言,早期肠内营养开始于48小时以内,晚期肠内营养则开始于48小时以后。

一项纳入3项随机试验(133例患者)的初期meta分析发现,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并无统计学意义(25% vs 41%,RR 0.66,95%CI 0.36-1.22)[13]。

对该meta分析的一篇未发表的更新又增加了7项随机试验(440例新增患者),结果发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变得有统计学意义(43% vs 58%,RR 0.76,95%CI 0.59-0.98)[17]。

这些meta分析因所纳入的随机试验存在方法学缺陷而有局限性[18]。

肠内营养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机制尚不清楚。

然而,已提出该机制为胃肠道免疫功能的保存和炎症的减少[19,20]。

早期肠内营养是否能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并不确定[13,17,21,22]。

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8项随机试验(317例患者),比较了早期肠内营养和晚期肠内营养或静脉补液,发现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的死亡率下降并无统计学意义(6% vs 15%,RR 0.52,95%CI0.25-1.08)[13]。

该meta分析的一篇尚未发表的更新增加了14项随机试验(670例新增患者)[17]。

结果发现早期肠内营养组的死亡率下降接近统计学意义(10% vs 20%,RR 0.68,95%CI 0.46-1.01)。

然而,在一项纳入78例危重患者的随机试验中,由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死亡率比接受标准营养支持的患者更高,所以该试验被过早地停止[16]。

纳入了15项对早期肠内营养与无肠内营养或延迟肠内营养进行比较的前瞻性随机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现,早期肠内营养的获益可能是由偏倚的影响所致[23]。

因此,在该人群中早期肠内营养的益处可能被过高估计。

但总体而言,证据支持早期给予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能使感染出现有临床意义和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少,并且也支持其能使死亡率出现有临床意义和接近统计学意义的下降。

我们认为早期肠内营养的潜在获益超过了危害的可能性,因而大多数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危重患者应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相比于内科疾病,我们认为这一方法的证据质量在外科疾病患者中更高:外科患者(例如,创伤、腹膜炎、胰腺炎和烧伤)是上述随机试验和meta分析关注的焦点[13,17],而内科患者主要于观察性研究中被研究[21,24]。

虽然早期肠内营养似乎存在益处,但随机研究数据提示,在危重疾病的第1周给予估计热量目标的100%可能有害。

(参见“Nutrition suppo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Enteral nutrition”)肠外营养—对于有肠内营养绝对或相对禁忌证的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48小时内)并不会改变死亡率[25-28]。

另外,在危重病患者中没有一致证据提示,早期肠外营养能改善无需机械通气日数、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滞留时长或住院时长。

总而言之,证据提示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中,早期肠外营养无论是作为单一治疗给予还是作为肠内营养的辅助治疗给予,均不能降低死亡率,并且还可能出现院内感染风险的增加。

危重病患者开始肠外营养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

但基于这些数据,我们通常不会在1-2周前开始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的目标是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

有证据提示早期肠外营养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25-27,29]。

一项纳入4640例危重病患者的随机试验[26]和纳入69项随机试验(3750例患者;包括危重病和非危重病患者)的meta分析[25]报告,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的感染发病率增加4%-5%[25]。

对使用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措施(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进行评价,得到结果如下[26,27,30]:●一项多中心试验纳入了4640例已经正在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成人患者,并将其随机分配至早期开始的肠外营养补充组(入ICU 48小时内)和晚期开始的肠外营养补充组(入ICU 8日后)[26]。

与早期开始组相比,晚期开始肠外营养组患者ICU感染发生率较低(22.8% vs 26.2%),并且需要(超过2日)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更低(相对危险降低率9.7%)和肾脏替代治疗日数更少。

●一项小型但检验效能足够的单中心研究纳入了305例危重病成人患者,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在第4-8日时给予)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单独的肠内营养更低(27% vs 38%)[30]。

然而,在ICU滞留时长或住院时长、总体或ICU死亡率方面并无差异。

●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了危重病成人患者,比较了单独肠内营养(n=2562例)与肠内营养辅以早期(<48小时)肠外营养(n=188例)和肠内营养辅以晚期(>48小时)肠外营养(n=170例)[27]。

相比于单独的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辅以早期或晚期肠外营养的60日死亡率均有所增加(分别为27.8% vs 34.6%和35.3%)。

肠内营养 vs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危重病患者中的直接比较提示,肠内营养并不能降低死亡率,但感染发生率可能较低[13,22]:●死亡率–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2项随机试验、共计748例危重病患者(大多数为外科疾病患者),结果发现接受肠内营养与接受肠外营养患者的死亡率并无差异[13]。

一项随机试验也报道了相似结果(即缺乏死亡率获益),该试验在2400例危重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有内科疾病,而不是外科疾病)中对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进行了比较[22]。

●感染–一项meta分析中纳入了6项随机试验,共498例危重病患者(大多数为外科疾病患者),结果发现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相比,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明显较低(24% vs 43%,RR 0.61,95%CI 0.44-0.84)[13]。

相比之下,一项纳入2400例危重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内科疾病,而不是外科疾病)的随机试验报告显示,接受肠内营养与接受肠外营养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率并无差异[22]。

营养不良患者—大多数临床试验排除了营养不良的患者。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营养不良可能在入院时就存在,或者由住院期间较长一段时间(例如,2周)几乎未接受营养摄入所致。

重要的是,“营养不良”这一术语多少会引起困惑,因为其不仅包括了饥饿的影响,还包括由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的分解代谢作用(消耗、胰岛素抵抗、低蛋白血症和免疫抑制)[31,32]。

营养策略对后者没有作用[33]。

由于长期饥饿是有害的这一观点毫无争议,所以我们认为肠内营养对于长期摄入不足的患者有益。

一些临床医生也会引用观察性证据,即危重患者进行性热量不足与病况增加相关[11],也会引用上述从营养充足患者中得出的间接证据。

肠外营养对营养不良患者的作用尚不明确,但正在研究之中[34]。

肥胖的患者—关于营养支持在肥胖[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30kg/m2]的危重病患者中对临床结局(例如,死亡率和ICU滞留时长)的影响,相关数据仅限于小型观察性病例系列研究和检验效能不足的随机试验,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35-42]。

另外,肥胖患者存在的营养不良可能是肥胖对测得结局的影响的混杂因素[42]。

一些试验提示,在该人群中低热量高蛋白方案具有ICU滞留时长缩短的趋势,但对死亡率无影响[35-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