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
大脑半球
3、 新皮质(大脑皮层):只有人类存在,含
有典型的6层细胞结构。
Ⅰ分子层:只含有少量的小型细胞(Cajal cells,联络细 胞)。主要接受半球其他皮质区域的锥体细胞和梭形 细胞的冲动,此层有大量切线走行的纤维。 Ⅱ外颗粒层:神经元较小,呈颗粒状,有少量锥体细胞。 Ⅲ外锥体层:锥体细胞逐渐变大。 Ⅳ内颗粒层:与外颗粒层相对应,主要接受丘脑皮质通 路传递的神经冲动。 Ⅴ内锥体层:含有大、中型锥体细胞,发出神经纤维构 成锥体束。中央前回含有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 Ⅵ多形细胞层:部分是改变的锥体细胞、三角形或梭形 细胞
• 一般来说,皮层主要含有两大类细胞群: • ①锥体细胞 + 梭形细胞:主要发出离开皮层的传 出纤维。 • ②颗粒细胞:接受传入冲动。 •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Brodmann分区法, 52区,其代 号是依据其研究的顺序而定,与相应区域的功能特点 无关。 • 大脑皮质又分为 • ① 异型性皮质(hetero-typic cortex)如枕叶的视皮质。 • ② 同型性皮质(homotypic cortex)具有典型的6层细 胞结构的皮质区。 具有6层结构的皮质区称为同型性皮质;不能明确区 分出这种6层结构的区域称为异型性皮质
• (二) 基底节:
• 主要包括:纹状体和屏状核。
•
•
•
•
•
纹状体分为: 古纹状体—杏仁体(核),位于尾状核 尾端,海马钩的深面,侧脑室下角的前端,属 于边缘系统。 旧纹状体 —— 苍白球(豆状核的内侧, 分内外两部分),参与锥体外系。 新纹状体——壳核和尾状核(头部、体 部、尾部)。 屏状核:位于外囊的外侧,其功能知道甚少, 仅知道它不属于锥体外系。
③颞叶:解剖上无明确分界线,只是意定的。更 重要的是颞叶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脑岛完全 被颞叶覆盖 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 扣带回、海马回及海马回沟。 ④枕叶:位于大脑的最后部,内侧面以顶枕裂、 枕前切迹为自然边界。 分为:楔叶、舌回、纹状皮质(距状裂皮 质)。 ⑤岛叶 (脑岛,又称第5脑叶) ⑥边缘叶 (第6脑叶) ⑦眶叶(回)(位于额叶底部,第7脑叶)
神经解剖学习-大脑半球
神经解剖学习-大脑半球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病变部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两个部分。
临床医师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及辅助检查结果对症状进行分析,推断其发病部位,称为定位诊断;在此基础上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一过程称为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步,正确完成定位诊断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对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二是对这些结构病损后症状的掌握,三是临床基本功的扎实运用。
本章主要讨论神经结构病损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定位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①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例如一侧大脑内囊区梗死时,破坏了通过内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
②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
③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核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
④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
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us system,CNS)包括脑和脊髓,脑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
不同的神经结构受损后,其临床症状各有特点。
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核及侧脑室。
大脑的解剖生及定位诊断医学课件ppt
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
顶叶
2)顶叶: ①第一躯体感觉区(SmI)
位置:后中央回(3、2、1区) 旁中央小叶后部
机能:人身深、浅感觉; 局部定位:为对侧躯体的倒置形;
浅感觉位于中央后回前部皮质 深感觉位于中央后回后部皮质
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
顶叶
②第二躯体感觉区(SmII)(见本片60) 位置:中央后回最下部,延伸到中央
枕上回;枕外侧回(枕下回) 2)内侧面:距状裂;
楔叶;舌回 3)底面:前界—枕前切迹至胼胝体压部下方连线
舌回—距状裂与侧副裂之间 梭状回后部—侧副裂与颞下回之间
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
(4)颞叶: 1)位置: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与枕前 切迹连线的前方 2)区分:背外侧面;底面 3)结构: 背外侧面:颞上沟;颞中沟 颞上、中、下回;颞横回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的神经元 4)柯赫尔(Cajal)氏水平细胞 仅见于皮质浅层 5)马蹄诺特(Martinotti)氏细胞 为三角形细胞,除第一层外,分布于 皮质各层,主要分第五层。是皮层内的 联络神经元。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2)大脑皮质内的神经纤维 1)垂直的纤维 2)水平的纤维
(3)大脑皮质的分层 1)分子层 2)外颗粒层 3)锥体细胞层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3)大脑皮质的分层 4)内颗粒层 5)节细胞层 6)梭形细胞层
(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极为复杂,与其复杂的机能相适应。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
(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第二、三层:新发展的,分化程度高,
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
额叶
IV .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II)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定位诊断的描述实例2
定位诊断
双下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考虑累及下运动神 经元。颈抵抗、腰痛、脑脊液改变提示有脑脊 膜和脊神经根受累。
第32例脊髓髓外肿瘤
定位诊断
根据患者的主要体征:双下肢肌力IV级,腱反 射亢进,双Babinski征(+),Chaddock征 (+)。T10以下深浅感觉减退,提示病变位 于胸段脊髓T8水平。患者起病时反复出现双腰 部疼痛,右侧为著,症状呈发作性,向腹部放 射, 有腹部皮肤烧灼感,上述症状提示为神 经根刺激症状,病程早期出现严重的神经根刺 激症状提示病变位于髓外可能性大。病情突然 加重可能有血管机制的参与,如肿瘤内出血。
提示右侧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受累,定位 于右侧大脑半球。患者表现为上肢瘫痪为主, 并出现局灶性运动型癫痫表现,提示病灶于右 侧额叶皮层或皮层下,头颅CT已经证实。另 外患者既往有多次脑出血病史,头颅CT所见 低密度病灶主要累及额叶及顶叶。
第3例黏液瘤压迫造成颈内动脉闭塞
定位诊断 根据病人反复发作左侧肢体麻木,结合影像学
皮层受累。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可见不自主 抖动,提示锥体外系亦有受损。此外,患者双 侧Babinski征(十),说明双侧锥体束受损。
第10例脑囊虫病
定位诊断 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抽搐,提示存
在大脑皮层功能广泛受累,但因患者没有明确 的局灶性定位体征,仅仅凭临床表现确切的病 变部位难以确定。结合头颅的改变提示右侧额 叶病变。
第31例淋巴瘤合并周围神经病
定位诊断 患者双下肢无力,双下肢病理征(+),提示双侧椎
脑功能的定位诊断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localization diagn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在临床上,根据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发现的症状与体征,并以此判断病变位置,称为定位诊断。
在CT 及MRI 等诊断技术普及应用的今天,了解病变部位与症状、体征的对应关系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定位诊断方法仍然沿用脑沟回解剖位置和布罗得曼(Brodmanrj)(图2-1-1 )提出的47个脑功能区两种定位方法。
根据这些功能定位所划分出的区域都是相对的,各区之间可互相移行,界限并非截然分开的。
此外,有些脑功能区出生时即存在,如运动、感觉、视觉和听觉皮质区等均属于此类;而有些则是出生后在劳动、生活及与社会和自然的广泛联系,集中于优势半球内逐渐形成的,如语言中枢和运用中枢属于此类。
在分析病变部位时,如果由于病变直接压迫某部分神经结构,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综合征时,确定病变位置则比较容易;而当病变位于静区,如前额叶或颞叶前部,或位于脑室内,由于缺乏定位的症状和体征,以致确定病变的位置十分困难。
有些临床检查所发现的体征不能反映病变的真实部位,如外展神经瘫和双侧病理体征,由于其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常无定位意义。
又如颅后窝病变可引起脑室系统一致性扩大,而扩大的第三脑室压迫视交叉部所产生的双颞侧偏盲属于远隔症状,并非病变直接压迫所造成,如不仔细分析,亦可导致病变定位的错误。
在综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判断病变的具体位置时,一般应用一个病灶来解释,只有在单个病灶难以解释临床症状与体征时,方可考虑多发病灶存在的可能性。
总之,必须重视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定位诊断,这对进一步选择特殊检查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均至关重要。
第一节大脑半球损害的定位诊断两侧大脑半球间的裂隙为纵裂,大脑半球与小脑间的裂隙为横裂。
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及其延长线、顶枕裂和枕前切迹(枕极前4cm)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及颞叶,大脑外侧裂的深部有岛叶。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双眼视力下降,双侧视乳头苍白,定位于双侧视神经;根据双下肢肌力差,定位于双侧皮质脊髓束;根据左胸4、右胸6以下痛觉减退,定位于双侧脊髓丘脑束;根据左胸4、右胸6以下音叉震动觉减退,定位于双侧脊髓后索。
综合定位于双侧视神经及脊髓。
定位诊断:左额纹明显变浅,左眼闭合无力,左鼻唇沟明显变浅,定位于左侧面神经核或面神经。
定位诊断:根据咽反射减弱,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定位于疑核及其联系纤维;左侧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定位于左侧三叉神经脊束核、脊束及脊髓丘脑束,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无力,定位于左侧皮质脊髓束,病程中曾有站立不稳、查体水平眼震定位于小脑,左侧Hornor定位于延髓交感神经及其联系纤维。
初步定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
定位诊断:右眼外展露白3mm,定位于右侧外展神经。
定位诊断:患者远近记忆力差,计算力差,言语缓慢,反应迟钝定位于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白质。
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3-4级,右侧腱反射活跃,右侧病理征阳性定位于左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阳性定位于右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四肢肌张力增高,双手不自主震颤,共济运动差定位于锥体外系,小脑及其联系纤维受损。
结合影像学,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均有点状高信号(DWI),广泛的脑室周围稍长T1稍长T2信号,脑萎缩明显,各脑室明显扩大。
定位诊断: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定位于右侧皮质脊髓束及脊髓丘脑束,一过性意识不清定位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广泛大脑皮层,综合定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系统及颈动脉供血系统。
定位诊断: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晕、无力、跌到,无耳鸣、复视,无饮水呛咳、面部麻木、肢体瘫痪等症状,可自行迅速好转,好转后查体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定位于脑干椎-基底动脉系统。
定位诊断:根据患者双侧眼睑下垂、有易疲劳特点,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口服溴吡斯的明有效,定位于双眼眼外肌及神经肌肉接头。
2.定位诊断:胸12水平以下痛觉、触觉、音叉震动觉减退以左下肢为重,定位于双侧脊髓后索、双侧脊髓丘脑束、双侧跟腱反射,双侧腹壁反射消失,病损节段在腰段以上。
脑病变定位诊断PPT课件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诊 断效率的同时,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 隐私保护,保障患者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效率和准确性。
脑功能网络研究
03
通过分析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揭示病变对脑功能的影响,为定
位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发展方向及挑战
跨模态医学影像分析
探索不同影像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和关 联性,进一步提高病变定位的准确性。
个性化诊断模型的构建
针对不同患者和疾病类型,构建个性 化的诊断模型,实现精准医疗。
多学科交叉融合
影像学技术在脑病变定位诊
04
断中的应用
CT和MRI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CT扫描速度快,对于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快速定位病变部 位。同时,CT对于颅骨骨折、颅内血肿等病变也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MRI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对于脑组织结构的显示更为清晰。MRI对于脑梗死、脑 炎、脑肿瘤等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此外,MRI还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 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进一步提高了病变定位的准确性。
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及选择原则
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CT扫描速度快,但对于某些病变的显示效果有限;MRI成像 质量高,但扫描时间较长;PET和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但价格昂贵且放射性核素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选择原则
在选择影像学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变类型、 检查目的以及医院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应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原则进行选择。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习题及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大脑半球病变的表现()A.智能和行为的异常B.记忆的损害C.注意力的丧失、激惹D.技能的丧失E.对侧偏瘫2.额叶各部病变引起的症状中,下列错误的是()A.扣带回前部病变引起瞳孔扩大、脉搏徐缓、呼吸变慢B.额叶前部损害表现为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C.额叶后部病变引起对侧运动障碍D.额叶底面刺激性症状引起智能障碍E.额叶底面破坏性病变造成精神障碍、愤怒和木僵3.颞叶病变的临床表现,不会出现的是()A.人格改变B.记忆障碍、颞叶癫痫C.听觉障碍、耳鸣和幻听D.象限盲、异常内脏感觉E.失语、失用4.顶叶病变的临床表现,不会出现的是()A.对侧偏身感觉障碍B.复杂的皮质觉障碍C.失语、失用D.失写、失读E.听觉障碍、耳鸣和幻听5.枕叶病变的临床表现,会出现的是()A.同向偏盲B.精神性视觉障碍C.视幻觉D.同向象限偏盲E.半身失用6.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A.精神性视觉障碍B.半身失用C.同向偏盲D.失语和面肌麻痹E.精神症状7.半卵圆区病变的临床表现,不会出现的是()A.对侧肢体单瘫B.视幻觉C.对侧皮质感觉障碍D.对侧同向偏盲和听力障碍E.运动性失语8.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边缘系统病变引起的临床表现()A.自主神经系统的内脏功能障碍B.情绪改变C.对侧同向偏和听力障碍D.记忆障碍E.本能行为异常9.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大脑半球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Fulton综合征为病变对侧的强握反射和摸索反射B.Gerstmann综合征为失语C.Silverstem 综合征为偏身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和发育障碍D.Korsakoff综合征为近事遗忘、虚构症E.Kluver-Bucy综合征为情绪改变和性欲、食欲亢进10.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间脑疾病的临床表现()A.丘脑上部病变可引起听力减退B.丘脑后部病变可引起对侧同向偏盲C.丘脑后部病变可引起听力减退D.丘脑后部病变可引起对侧同向注视麻痹E.丘脑后部病变可引起丘脑手1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间脑疾病所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A.丘脑病变可引起丘脑痛或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B.丘脑底部病变累及Luys体致记忆以及躯体运动等功能有关的障碍C.下丘脑病变可引起内分泌、热量平衡障碍D.下丘脑病变可引起渴感、渗透压、体温调节障碍E.下丘脑病变可引起自主神经的平衡、觉醒和睡眠、感情障碍12.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下丘脑视交叉前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尿崩症B.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SIADHC.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失眠D.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渴感消失E.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一过性体温过高13.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下丘脑结节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内分泌病B.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畏食,消瘦C.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尿崩症D.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渴感消失E.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情绪障碍1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下丘脑后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多睡B.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性早熟C.内侧部病变可表现为情绪障碍D.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多睡E.外侧部病变可表现为体温不恒定15.脑干病变综合征的定位诊断中,下列错误的是()A.中脑腹侧部受损造成Weber综合征B.中脑被盖部受损造成Benedikt综合征C.四叠体上丘受损造成Parinaud综合征D.中脑下段较广泛的损害造成Raymond综合征E.延髓上段背外侧部损害引起Wallenberg综合征16.下列颅底病变的定位诊断中,错误的是()A.颅前窝病变主要可引起蝶-岩综合征B.颅中窝病变可引起视交叉综合征C.眶上裂和眶尖病变引起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D.海绵窦区病变可引起海绵窦综合征E.岩部病变可引起岩尖综合征17.下列颅后窝病变的定位诊断中,错误的是()A.内耳道病变可引起内耳道综合征B.颈静脉孔区病变可引起颅脊管综合征C.小脑脑桥角病变可引起小脑脑桥角综合征D.颈静脉孔区病变可引起Vernet 综合征E.颈静脉孔区病变可引起Vilaret综合征18.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小脑病变的临床表现()A.小脑半球病变可引起小脑暴发性语言B.小脑半球病变可引起同侧肢体共济失调C.小脑蚓部病变可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D.小脑齿状核病变可引起运动过多E.小脑齿状核病变可引起肌阵挛19.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小脑脚病变的临床表现()A.同侧小脑性共济障碍、不自主运动B.肌阵挛C.额叶性共济障碍D.平衡障碍、眼震E.书写障碍20.下列感觉障碍的分型,错误的是()A.末梢型、神经干型B.神经丛型、神经根型C.后角型、前联合型D.传导束型、癔症性感觉障碍E.神经节段型、后联合型2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判定脊髓病变上界的依据()A.根性症状B.传导束性感觉缺失平面C.腱反射变化D.自主神经症E.分离症状22.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判定脊髓病变下界的依据()A.瘫痪及反射的变化B.发汗试验C.反射性皮肤划痕症D.足部立毛反射E.巴氏征阳性23.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鉴别髓内病变、髓外硬膜内病变及硬膜外病变的依据()A.有无根痛、感觉运动障碍发展方向B.有无肌肉萎缩、锥体束征C.尿便障碍出现早晚D.病程发展快慢E.典型症状是否一致24.Foster-Kennedy综合征易发生于何型脑膜瘤()A.蝶骨嵴内侧型B.蝶骨嵴外侧型C.蝶骨嵴中段型D.额叶肿瘤和蝶骨嵴脑膜瘤E.嗅沟和颅前窝底脑膜瘤25.一侧视盘萎缩及嗅觉丧失,对侧视盘水肿。
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准则
首先明确神经系统病损的水平、即中枢性(脑或脊髓),周 围性(神经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肌源性(肌肉或神经 肌肉接头),还是其他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明确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多发性、播散性),还是 系统性(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 定位诊断通常要遵循一元论原则,尽量用一个局灶的病变来 解释患儿全部的临床表现。
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
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
边缘叶与情绪、行为和内脏行为有关。
大脑髓质内囊病变出现“三偏症”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基底神经核及锥体外系病变
解剖
(1)基底神经核(大脑半球白质内的灰质核团), 包括纹状体(含尾状核和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
(2)锥体外系: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都不是一个独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顶 叶
右侧顶叶邻近缘上回病变 病觉缺失,表现为不认 识自己有缺陷,否认左侧偏瘫存在。 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均属体象障碍。 一侧顶叶病变 触觉忽略,表现为两侧分别检查触 觉是,病儿能认知,如两侧同时给触觉刺激时,
病灶对侧无感觉。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枕 叶
矩壮裂 视觉中枢,病变时产生视觉障碍。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神经诊断包括定位和定性诊断
诊断过程的三个步骤:
全面占有临床资料(包括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用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对收集的 资料及有关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初步确定病变 解剖部位,即定位诊断。 结合起病形式、疾病进展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及临 床检查资料,经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病因,即病因诊断 或定性诊断。为澄清病因或证实诊断的正确性,还可做必 要的辅助检查。
大脑半球损害症状
3、听觉障碍:颞横回为听觉中枢。 单侧损害不引起耳聋,
双侧损害可致耳聋。
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幻听。
4、颞叶癫痫: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 运动性发作。
海马损害:可突然出现似曾相识感、精神异常、 对环境的生疏感、及视物变大、变小等症状。 钩回损害(嗅味觉中枢):可出现幻嗅或幻味, 称为钩回发作。
顶叶:主要功能区
皮质感觉区 运用中枢 (缘上回) 视觉语言中枢 (角回)
顶叶损害表现及定位
1、皮层感觉障碍
破坏性病灶:病灶 对侧肢体复合性感 觉障碍,如实体觉 、位置觉、两点辨 别觉和皮肤定位觉 的丧失,而一般感 觉正常。
皮质感觉区
刺激性病灶:病灶对 侧肢体的部分性感觉 性癫痫发作,如发作 性麻木感、蚁走感等 ,如扩散到中央前回 运动区,可以起部分 性运动性发作。
参与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 活动。
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 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
皮层下病变定位诊断
1、内囊病变定位诊断 2、基底节病变定位诊断
内囊病变定位诊断
简要解剖(如图)
内囊病变定位诊断
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由上、 下行传导纤维组成。
岛叶病变定位诊断
病变特征:
极少单独损伤出现症状和体征,病变时可产生 胃肠道反应。常合并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边缘系统病变定位诊断
简要解剖:
边缘叶由海马回、钩回、扣带回组成。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和岛叶前部、颞极、额叶 眶面以及皮层下的杏仁核、隔区、丘脑前核、 乳头体核、丘脑下部等组成。
边缘系统病变定位诊断
5、共同偏视 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病变 所致。若为破坏性病灶,则两眼向病灶侧凝视, 见于脑出血;若为刺激性病灶,则两眼向病灶 对侧凝视,见于癫痫。 6 、强握及摸索反射 由于对随意运动失去控 制能力所致。见于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的损 害。
大脑皮层损害的定位诊断
精选ppt
1
神经系统
脑:端脑、间脑、脑干、小脑
1)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颅神经
2)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内脏神经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一)大脑半球的解剖生理基础
精选ppt
4
一、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
三个面: 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 四个极: 额极、枕极、颞极、岛极 五个叶: 额叶、枕叶、顶叶、颞叶、
顶叶:前方以中央沟为界, 下方为大脑外侧裂,后为顶枕 裂上方。包括顶上小叶与顶下 小叶,缘上回和角回。
枕叶:位于顶枕裂之后, 距状裂之上称为楔回之下称为 舌回。
岛叶:外侧裂之深部,被
颞叶覆盖。
精选ppt
16
三、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
1、额叶:
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具体的有: 躯体运动机能
语言机能
(3)顶枕裂:位于半球的内侧面的后部,自距状裂起自下 向上并转至外侧面,将顶叶与枕叶、颞叶分开。
精选ppt
7
(4)距状裂:起于枕极,先向前上,后向前 下,止于胼胝体压部的下方。将枕叶分成 两部分 楔状回 舌状回
(5)扣带回:大脑半球的内侧面 (6)环 沟:隐藏在额叶与颞叶的深部,为
岛叶、额颞叶和顶叶的分界线
与内脏机能由关,尤其对平滑肌影响可 能性大。
精选ppt
19
头眼转动中枢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二) 大脑皮层损害的定位诊断
精选ppt
22
一、额叶损害的定位诊断
1、精神症状: 额叶损害所出现精神症状的特 点为:最早是记忆力减退,尤以近 记忆力更明显。
精选ppt
2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4.中毒性 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是由各种有害物质引起的神经系统损 害的疾病,可急性起病(急性中毒)或慢性起病(慢性中毒)。根据 接触史和现场环境调查,可确定哪种物质中毒。常见的神经系统中毒 有:工业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生物 毒素中毒、CO中毒、乙醇中毒等。
4.脑干病变 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组成。脑干内有第Ⅲ~Ⅻ 对脑神经核、下行的锥体束和上行的感觉传导纤维通过。
①、脑干病变的确定:脑干病变的典型特征是交叉性瘫痪,即同侧的 周围性脑神经瘫痪、对侧的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②、脑干病变水平的确定:脑干受累的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 的平面来判断的。
一、定位诊断 ⑴
定位诊断要求明确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包括:
①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 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侧别(左、右 侧或腹、背侧)或肢体的远、近端。
②病变的数量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定位 力求精确,这不仅为定性诊断打下基础,也为辅助检查提供依据,更 为治疗提供方向。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首发 症状常提示病变的首发部位,通常也是病变的主要部位,且有助于说 明病变的性质。病变演变过程常有助于分析病变扩展的方式和范围。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变性质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病后数日 至数周达高峰,常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血象和脑脊液检查有炎 症性改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微生物学、血清学、寄生虫学检查,常 可查出病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脑囊虫病、脑肺吸虫病、脑血吸虫病等。
神经内科知识点
1、一般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可分为四类: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休克症状。
2、脑脊液主要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30ml;每日生成量400~500ml3、穿刺操作:左侧卧位,屈颈抱膝,尽量使脊柱前屈,有利于拉开椎间隙。
背部与检查床垂直,脊柱与床平行.4、腰椎穿刺适应症:①需要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分发生改变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其他感染性或炎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可以有颅内压异常等的诊断。
②评价脑炎、脑膜炎及其他感染性或炎性疾病治疗的反应.③鞘内用药或注射造影剂。
④极少数用于降低颅内压。
腰椎穿刺禁忌症:①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能使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窝占位病变或出现脑疝迹象者。
②腰穿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或脊柱有感染.③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者。
④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急性期,开放性颅脑损伤等。
⑤病情危重者.腰穿并发症:①最常见的事腰穿后头痛;②脑疝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5、脑脊液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一般为80~180mmH2O,大于200为增高,低于70为降低。
6、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可用三管试验法鉴别出血。
7、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呈毛玻璃样微混;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8、正常人腰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为0。
15~0.45g/L(15~45mg/dl).脑脊液糖含量约为2。
5~4。
4mmol/L(50~75mg/dl),为血糖的50%~70%。
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700~750mg/dl);结核性脑膜炎使氯化物降低最明显9、脑电图在临床上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癫痫的诊断,但缺乏癫痫样放电不能排除癫痫10、当大脑转移瘤在CT扫描尚未显示时,脑电图可能显示局灶性异常。
11、核磁的优点:①分辨度高,能清晰显示直径为1mm的病灶;②由于对组织含水量敏感,能显示早期缺血和水肿;③无骨组织伪迹,适宜于颅底、后颅凹、椎管和枕骨大孔附近病变的诊断;④弥散加权MRI可在缺血早期发现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皮质盲(皮质性失明): 包括外侧膝状体至视皮质的全部结构的损害
(参考图:P.196-198, F.165-167)
实用文档
枕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1.外侧膝状体病变 单独病变少见。多合并有邻近结构的损害。 外侧膝状体内侧部损害→对侧同向下象限盲 外侧膝状体外侧部损害→对侧同向上象限盲 瞳孔对光反应正常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背外侧面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背侧部皮质及皮质下病变的诊断
要点: 1.运动障碍是主要的症状; 2.瘫痪大都由弛缓性过渡到痉挛性; 3.单瘫(皮质病变)或偏瘫(皮质下
病变);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4.肌张力减低(4区病变)或肌张力增 高(6、8区病变);
5.早期、剌激性病变→癫痫发作,破坏 性病变→瘫痪。 (二)运动区病变的定位诊断: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后中央回病变(感觉障碍):P.192 后中央回病变引起对侧半身一般躯体感
觉障碍。剌激性病变引起感觉性癫痫;破 坏性病变引起感觉丧失。 (一)感觉性癫痫:
后中央回受剌激时产生对侧躯体局限性 或全身性感觉性癫痫。表现为麻木,电击 或其他感觉异常,其表现形式如下: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后中央回)
兴奋、情绪与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记 忆缺损等。环境熟悉感,环境生疏感,变视 感,巨视症,音幻觉
实用文档
颞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钩回发作:嗅发作(幻嗅、难闻) 自动症:发作性不受意识支配的活动 十、颞叶病变的远隔症状: (一)动眼神经麻痹 ,钩回疝所致 (二)侵及脑岛→咀嚼、流涎、模糊的内脏痛 (三)面、舌、上肢的中枢瘫 (四)侵及内囊→均等瘫或三偏症候群
1.发作性强迫思维 2.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继之以偏侧性癫痫发作, 3.精神运动性发作:与颞叶不同,出现好闻的幻嗅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极)
(三)运动障碍: 精神运动障碍,共济失调
(四)强握反射:出现于病变的对侧 (五)颅神经麻痹
嗅神经,视神经 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展神经及动眼神经麻痹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枕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2.视放射病变(P.196 F.165) 背侧部纤维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下象
限盲 腹侧部纤维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上象
限盲 视放射全部损害→两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瞳孔对光反应正常
实用文档
枕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3.枕叶视觉中枢病变 距状裂上方(楔叶)视觉皮质病变→两眼对
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距状裂下方(舌回)视觉皮质病变→两眼对
部位:颞上回后部病变
实用文档
颞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表现: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 自已能说话,但内容不正常
二、听觉障碍: 部位:颞上回后部或颞横回病变 表现:剌激性病变→幻听 破坏性病变→双侧听力减退
实用文档
颞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三、命名性失语症: 部位: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变 表现:对人、物不能命名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二、顶上小叶病变(皮质感觉障碍): 实体觉、两点辨别觉、触觉定位障碍
三、缘上回病变(运用不能、失用症)(优势半 球):病人不瘫痪,但失去目的性运动的能力
四、角回病变(失读症): 优势半球角回为阅读中枢,破坏后→失读症;
病人的视力正常,但不能理解已认识的文字含 意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3.发作与环境无关 4.可伴头眼向病灶对侧偏斜 二、幻视对定位诊断具有意义 (一)不成形幻视—表明枕叶或顶枕叶有剌激性病变
实用文档
枕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二)成形幻觉:为颞叶或颞顶部的剌激 性病变
中央后回前部为识别空间的功能区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十二、视觉障碍: (一)视物变形,视错觉 (二)视觉滞留 (三)视物失认 (四)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十三、眼球运动障碍:顶、颞、枕交界处病变→两眼向
病灶对侧注视不能(两眼向病灶侧注视)
实用文档
颞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颞叶具备的功能有:情绪与心理活 动、听觉、语言感觉、嗅觉、味觉、记 忆、头眼运动等。(P.194) 一、感觉性失语症(Wernicke失语或听觉 性失语)
瘫痪,伴精细运动障碍,粗糙运动保存。 (2)慢性进行性病变者往往先出现肌张
力增高以后才出现瘫痪。同时伴有(精细)运 动性失用或出现病理性联合运动。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前区)
2.反射异常:
(1)强直性反射:
上肢的强直性反射: 触觉性强握反射
(强握反射)
视觉性强握反射
下肢的强直性反射
(强直性跖反射)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前区)
(2)噘嘴反射或吸吮反射
(3)屈肌反射亢进:
病变对侧出现:Hoffmann; Rossolimo; Mayer; Leri氏征
3.癫痫发作:
特征:头眼向对侧扭转,然后出现意识障
碍(额极病变所致的癫痫:先出现意识障碍,后出现头
眼向对侧扭转)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前区)
双侧扣带回病变也有类似的表现 可出现帕金森氏征 (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额底与丘脑下部有广泛联系尤与丘脑 背内核有密切联系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面)
病变时可有:食欲极度亢进,胃肠蠕动增 强,多饮多尿,体温障碍,高热,皮肤血管扩 张,排汗增多,等等。 (五)颅神经麻痹: 1.嗅神经麻痹:致嗅觉障碍 2.视神经损害 (1)视野改变
1.运动障碍: (1)癫痫发作: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区)
I.局限性运动性癫痫
(I)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
(局部→全身)
(II)不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 (仅限于局部)
II.全身性癫痫大发作
(I) 无先兆
(II)有先兆
I) 反转性发作(头眼向对侧转动)继大发作, 病变在 6、8 区 (头转→全身抽)
实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区)
2.反射异常: 即出现所谓的“锥体束征”
(1)病理征阳性。自皮质至第五腰髓锥体 束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出现
(2)病变对侧深反射亢进(急性期减低或 消失)
(3)病变对侧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4)出现踝阵挛、髌阵挛、腕阵挛
实用文档
定位诊断额叶病变的
(三)运动前区病变的定位诊断 1.运动障碍: 特点(1)病变对侧上下肢出现一过性上下肢
五、体象障碍: 顶叶,尤其是右顶叶病变时,对自体结构发
生认识障碍,称体象障碍 (一)偏瘫失注症;(二)偏瘫不识症;(三)
幻肢现象;(四)偏身失存症;(五)手指失 认症;(六)身体左右失定向;(七)自体遗 忘症;(八)肢体错觉、曲解、虚谈、忘想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六、失结构症(结构失认症) 七、格斯特曼(Gerstmann)氏症候群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面)
(2)眶尖综合症 (3)视神经乳头萎缩-水肿综合症(Fosterkenedy 氏征) 三、额极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精神症状:
注意力、近记忆力减退或丧失,定向力障碍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极)
出现Korsakoff氏症侯群:近记忆丧,定向力障碍,虚 构,视觉失认症,失算症,甚至渐痴呆 (二)发作性症侯:
大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意识与精神活动障碍; 失用症; 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等等。
失语症; 失认症; 癫痫发作; 偏盲;
实用文档
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表现
定位症状: 额叶 (P.187-192); 顶叶(P.192-194); 颞叶 (P.194-195); 枕叶 (P.195-199); 岛叶 (P.119); 边缘叶(P.199-); 基底神经节(P.199); 胼胝体(P.200); 内囊(P201-202)。
1.智力低下、欣快、幼稚、性格改变 2.无动缄默症,情感障碍,抑制能力丧失, 极度兴奋和欣快,强哭强笑,童样痴呆 3.狂怒发作:毛发竖直,血压升高,瞳孔扩 大,攻击动作 4.近记忆力减退的消失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面)
(二)癫痫发作: 1.额叶底部肿瘤癫痫发作少见,偶可有大发
作,有时为贾克森氏癫痫 2.根据癫痫发作的形式不同,可以作为推测
病变部位:主半球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 行至枕叶部位的病变
表现为“四失”:手指失认症;左右失定向; 失写症;失读症 八、半身萎缩症:发生在病变对侧肢体
实用文档
顶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九、视野缺损: 损害了顶叶深部的视放射背侧束,出
现病灶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十、前庭症状:病变位于顶间沟附近 十一、空间定位觉障碍:
变的特征。也可见于额叶底部或扣带回
的病变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面)
(三)运动障碍: 1.额叶性共济失调:
(1)症状没有小脑性及前庭性共济失调明显 (2)伴有额叶损害的症状
2.运动减少: 系病变波及皮质下白质及基底神经核所致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面)
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主动运动减 少,甚至无动缄默
4.意识性头眼同向运动障碍(额中回 后部病变):
(1)剌激性病变: 使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
(2)破坏性病变: 使两眼向病灶同侧注视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前区)
5.失写症: 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病变 (四) 额叶外侧部病变: 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损害─
运动性失语症
实用文档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二、额叶底部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智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