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攀、爬、峰”等生字,会写“级、队、员”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天都峰的险峻。
(3)学习作者在爬山中表现的坚持不懈、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天都峰的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在爬山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坚持不懈、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精神。
(2)如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天都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板书课题《爬天都峰》,让学生齐读。
2.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分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交流对天都峰的印象。
(2)讨论作者在爬山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4.课堂小结(2)强调作者在爬山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2.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理解天都峰的险峻。
(2)分析课文第二段,学习作者如何克服困难。
(3)分析课文第三段,感受作者与父亲互相鼓励的情景。
3.小组讨论(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小结(2)强调作者在爬山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2.课堂活动(1)举行“我眼中的天都峰”绘画比赛。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自己眼中的天都峰。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了解天都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学会与人合作、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 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天都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都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都峰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理解课文:(1)老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3)老师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 朗读练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学生互相评价,老师指导。
5. 课堂小结:(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于一些生字词的读音掌握不够准确,我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了纠正,并让学生进行了多次练习。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部分学生还是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优秀教学案例

2.感受攀登高峰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活启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攀登、悬崖、峻岭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尝试以自己的视角描述一次生活经历。
4.了解黄山天都峰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拓宽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课文中的“我”在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b.你认为攀登高峰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c.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
3.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我’在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如:攀登、悬崖、峻岭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三年级课文《爬天都峰》教案

三年级课文《爬天都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都峰的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看法,引出本课课题《爬天都峰》。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爬天都峰的过程和感受。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 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3. 回答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能够成功爬上天都峰?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哩、级”等 10 个字,正确读写“假日、抬头”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 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
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天都峰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爬这样的山峰难吗?如果让你去爬,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引出课题《爬天都峰》。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高、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笔陡”“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2. 学习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我”看到天都峰后,有什么反应?(害怕、犹豫)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的害怕和犹豫?(“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就在“我”害怕犹豫的时候,来了一位老爷爷,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分角色朗读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都有勇气爬天都峰,并且互相鼓励)指导朗读对话,读出他们的勇气和互相鼓励。
3. 学习课文第八至十自然段齐读第八至十自然段,说说“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爬得很艰难?(“奋力”“手脚并用”“爬呀爬”)当他们爬上天都峰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们的高兴和激动?(“谢谢你啦,小朋友。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3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及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前置自学提纲:一、读。
标自然段序号。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正确、流利,有能力的同学达到有感情。
二、划。
用“——”划出本文中的生词并多读几遍。
三、注。
尝试给生字注音。
(课后双横线里面的生字)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组词。
四、查。
(将所查答案写在课本相关位置)理解以下词语:汲取陡峭发颤攀爬五、思。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在课本相关位置做好标记或批注。
)2、不懂的问题有:(在课本相关位置写清问题)六、拓展蒲公英的基本资料第一课时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
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部编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描述了作者和一位老人一起攀登天都峰的经历,体现了攀登的艰难和勇气的可贵。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勇气和毅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事物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事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天都峰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关于爬山的文章——《爬天都峰》。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天都峰在哪里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天都峰图片)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名峰之一。
古人有诗云:“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天都峰之险,由此可见一斑。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攀登这座险峰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新词,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攀”“鲫”“辫”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都峰的自然风光和爬山的艰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互助、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述词语和句子结构,如“峰巅”、“蜿蜒曲折”等。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品味语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如“天都峰真是一座美丽的山峰!”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5. 拓展延伸: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爬山的经历?能分享一下吗?”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团结互助、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家长,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观,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词语写一段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爬天都峰》教案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爬天都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寓意。
(3)学会使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克服困难”、“团队合作”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倾听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挑战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言放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爬天都峰》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的生字词学习和理解。
3. 课文情节的分析,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
4. 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爬天都峰》。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寓意。
(3)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都峰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情节:学生分享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5. 讨论寓意和道理: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寓意和道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7篇设计思路: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据据课标、教材内容和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学习思路。
在刚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就用课件出示这两个研究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专题研究法”。
这样一方面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
另一方面虽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但只有在“研究问题”的定向中,“鸟”才能在茫茫的天空中不失“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的大海中找到“跃”的目标。
设计理念:1、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与创造空间,我把学生搜集发到“作业天地”的资料整理后做成课件,运用到课堂上。
我利用INT软件制作了一个课件。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六张图文是“第二自然段”、“天都峰简介”、“第一次对话”、“勇攀天都峰”、“第二次对话”、“爸爸说的话”。
点击图文,我们可以看到超级链接而成的介绍天都峰的图片文字。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所得到的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攀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学会互相鼓励、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攀登、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所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天都峰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所得到的启示。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3)教师总结并强调团结协作、勇于攀登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攀登的经历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3、《爬天都峰》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天都峰的资料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书写生字1、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黄山奇石吗?里面有一块奇石叫做“金鸡叫天都”。
谁来把自己找到的关于天都峰的资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天都峰:位于黄山,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其奇险陡峻,为黄山诸峰之冠。
2、出示天都峰的图片: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播放图片)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3、板书课题,书写课题中的生字:爬、峰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议――学生再次练写4、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天都峰到底有多险峻,多难爬呢?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朗读3、课文里有许多多音字,请你去课文里找一找,把多音字找出来。
(用中括号表示的都是多音字)似:似乎似的发:发现白发苍苍相:相信照相4、除了和多音字交上朋友,我们还要和其他生字也交上朋友。
一起来读读他们。
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白发苍苍攀爬鲫鱼背照相笑呵呵汲取峰顶忽然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仰望爬山5、再读读课文,课文介绍了谁爬天都峰的故事?“我”是一位――板书:小朋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爷爷?板书:老爷爷,课文是怎么写的?(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爸爸三、体会天都峰的险峻1、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这座奇险无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准备迎接挑战,课文又是怎么描写这座天都峰的?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句子。
《爬天都峰》教案6篇

《爬天都峰》教案6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爬天都峰》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爬天都峰》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热忱,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通用12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战胜困难。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叫《黄山奇石》,从课文和我们收集的一些资料,我们领略到了黄山的美丽。
然而,有一位小朋友说想要领略到黄山的美丽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去了一趟黄山,可累啦。
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天都峰》,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爬黄山,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天都峰的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天都峰的感性认识。
师:大家看了录像,天都峰是黄山中最险峻雄奇的山峰。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爬天都峰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
“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小学公开课《爬天都峰》语文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公开课《爬天都峰》语文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爬山的经过和心情变化。
2.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挑战自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爬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感悟大自然的壮丽。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小黑板4.录音机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谁能分享一下爬山时的感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爬上天都峰的。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韵味。
a.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b.作者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作者是如何爬上天都峰的?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同学们分析课文,解释生字词,如“攀爬”、“天梯”等。
2.通过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讨论a.作者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b.课文中的“天都峰,我来啦!”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c.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把爬山的过程写得如此详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2.提问:作者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二、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天都峰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同学们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课堂讨论a.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表现大自然的壮丽?b.作者在爬山过程中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你是如何感受到的?c.你认为课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拓展活动:请同学们以“我的爬山经历”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六、课后反思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爬天都峰》板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板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攀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感受。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的经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爬天都峰的过程及作者的心情。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探讨爬天都峰的过程及感受。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板书设计展示,并简要解释设计思路。
4.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爬天都峰的过程及作者所传达的精神。
(2)对学生的板书设计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审美。
5. 课后作业:(2)鼓励学生进行家庭板书设计,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教学难点: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一个短片,请大家认真观看!【播放短片】2、看完短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3、教师总结: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人们常说黄山美景风光无限,而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登上峰顶可以俯瞰黄山全景,因此有“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的说法。
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爬天都峰。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1、要想爬天都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下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准备。
其中这些同学预习的非常认真【课件出示】2、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①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都认识吗?学生开火车读一一齐读②这些字音中哪些容易读错,请给大家提个醒。
学生汇报。
齐读一遍。
③交流识字方法。
课文中有些字比较难记,你是怎洋记住它们的?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攀、陡、颤等字)④文中还有一类特别有意思的字,请看【课件出示】它们每个字都有两个音,我们称之为“多音字”,谁来读给大家听。
⑤通过检查你们书写的生字,我发现这两个字容易写错,【课件出示】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学生逐一汇报,教师点拨:勇: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不要漏下“点”,第四笔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力部宽而扁。
再来看看“辫”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书写时注意各部分要紧凑,两边的“辛”字上边一样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课准备教课时间课时目标1.引学大概通读课导学文,学习要点词语,自学3、爬天都峰识记认识本课 6 个字,学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仿佛”等 12 个词语。
解说能理解课文中出现过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运用要点词语造句。
应用培育学生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舞,共同进步的意识。
内化经过分角色朗诵,从课人物对话中品尝人物性格和质量。
感情教育学生擅长从他人身上吸取力量,培育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斗向上的品行。
惯例预习2 课时第一课时1、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陡”、“链”等 6 个字,经过字形剖析、对照等方式学会写“辫”、“峰”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仿佛”等12 个词语。
2.能运用边读边想的念书方法指引学生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色。
3.经过对话朗诵学习,指引学生感觉从他人身上吸取力量,战胜困难,奋斗向上的品行。
复习引入:1.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共同感觉了艳丽、迷人的黄山风景,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块奇异的石头吗?出示相应图片(神仙指路、猴子观海、天狗望月、金鸡叫天都等)每当太阳升起,会看见——(出示句子,生齐读:有座山岳上的几块巨石,就变为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那只金光闪闪的金鸡对着的就是——(天都峰),它是黄山的三大奇峰之一。
2.小朋友去过黄山吗?爬过天都峰了吗?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小作者的脚步一同去感觉一下爬天都峰的味道。
(出示课题,生读题。
)师写题:“爬”的爪字要着地,它的捺要写得伸展,把里面的“巴”包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一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3、抄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资料。
2、想办法学会课后生字,会读,会组词会记。
3、会读课文,会思考课文后问题。
【教学过程】一、步骤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介绍黄山请说说你了解的黄山美景。
创设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所得。
二、检查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2、考一考字形:鱼+即口+可爪+巴尸+古大+田口+自3、猜一猜:大手抓住双木树杈(攀)一点一回头,一日一日一页树(颤)4、比较组词陡──徒莲──链峰──锋辫──瓣钓──钩耍──要装──妆冒──昌拢──扰6、注意区别多音字:似形式多样对字词进行检测。
三、检查初读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1、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书:爬天都峰2、课文叙述顺序: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了解大意理清顺序说说:“你们”指的是谁?一“老”一“小”各指谁?“汲取”什么意思?从别人身上,从谁的身上?学着爸爸笑着说说这句话。
引发思考:1、天都峰是怎么样的?他们一老一小为什么要爬上去?2、他们一老一小怎么样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先领悟结果,再回头再探原因。
⑴假日游览黄山。
⑵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领略无限风光。
2、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⑴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⑵陡: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
读一读想一想天都峰的“险”。
3、探究“我”与老爷爷的心理。
(分角色朗读体会描写的句子)4、想像老爷爷怎么样攀登的,用“一会儿……一会儿……”“使劲”“竭尽全力”“像……似的……”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爬天都峰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五、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了解天都峰的雄伟壮观。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学过课文《黄山奇石》,今天我们就去黄山的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看看。
板书天都峰
简介天都峰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 、检查预习,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回答学生的问题。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脉络。
4、齐读课文
四、生字教学
1、认读生字
2、两人对读
3、学习要求写的生字
五、教学课文一、二自然段
1、小组读第一小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第二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挂图体会天都峰的高,石阶的陡。
4、为什么作者要在这儿写天都峰的高和险呢?(讨论)
5、师小结: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有有勇气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讨论重点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准备
1“鲫鱼背”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
1、生字卡抽读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教学课文3-7节
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用笔画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注意对话中的相同部分。
2、强调“也”字的作用。
3、你还从对话中读懂了什么?
4、用曲线画出描写“我“奋力向上”爬“的不同动作。
5、第7自然段告诉我们:我们三个人终于爬上了山峰。
“终于“是说明这件事完成的不容易,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6、指导3-7节课文,齐读。
三、教学8-10
1、自由读三个自然段,说说每段分别讲什么。
2、指名读第8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集体读第9小节,汇报读懂了什么?
4、齐读爸爸的话,讨论“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5、师小结
四、齐读全文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作业
感情朗读全文
板书
奋力
一会儿……一会儿……勇气3 爬天都峰手脚并用从别人身
爬呀爬上汲取力量
终于爬上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