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新农村

新农村

日前,萧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办公室组织考察组并多次陪同有关镇村领导干部赴安吉县,实地考察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天荒坪镇余村村、上墅乡东坞村小岭头自然村、大竹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和成效,重点学习他们在村庄整治方面的具体做法。

多次考察后,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村庄清爽、整治、优美的村落环境和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感觉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情况简介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0镇7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覆盖率75%。

境内空气质量一级,水质常年保持在一、二级水平,是理想的大气、水质、土壤“三净”之地,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村庄环境建设“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从2001年开始,安吉县就以改善环境为目标,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中心村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少花钱,多投工”为主要手段,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改房和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对全县村庄进行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高家堂村地处安吉县南部的山区,境内有一支发源于仙龙坑的溪水。

全村农户248户,人口826人,土地10500亩,其中水田349亩,山林9729亩。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建秀美山川、促经济发展”的思路,根据“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按照“四个文明”的建设标准,对村庄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整治,努力向着休闲度假生态型新农村方向发展。

余村村地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山脚,素有竹海之称。

全村4.86平方公里,农户307户,人口1035人,竹林6000多亩,耕地300余亩。

近年来,该村以争创全面小康示范村为目标,依托地处天荒坪风景区的优势,借助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确立了“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以村庄规划、旅游开发为抓手,进行大胆实践和创新,使村庄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东坞村小岭头自然村地处天篁湖风景区,全村处于竹山环抱的山坞里,全村共有农户56户,人口205人。

大竹村共有农户72户,人口203人。

乡村振兴安吉

乡村振兴安吉

乡村振兴安吉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全面复兴的战略目标。

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安吉有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

首先,安吉作为中国最早的生态县之一,生态环境优越。

安吉山水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拥有大片茶园、竹海和秀美的湖泊,森林覆盖率高达75%,是全国首个通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认证的县。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安吉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其次,安吉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以茶叶、竹制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品质口碑。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发展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

在安吉,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打造安吉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拓展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使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安吉还应重视乡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一支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一批乡村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使他们可以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要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农村,推动农村发展的创新与进步。

最后,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如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改善农村道路条件,提高通达性。

改善农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安吉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资源和农产品优势,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的安吉故事——安吉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绿水青山的安吉故事——安吉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绿水青山的安吉故事——安吉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综述作者:暂无来源:《浙江画报》 2018年第5期编者按:“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浙江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5年前在浙江亲自推动,也是他一直牵挂关怀的富民工程——2003年至2018年,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 年6 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这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2005 年8 月15 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高度评价说:“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在随后发表的《之江新语》中,习近平这样阐释:“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安吉也由此倾力建设“美丽乡村”,在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的指导下,经过 3 年发展后,于2008 年正式印发《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使村庄美丽起来,让生态产生效益。

美丽经济已成安吉等地的靓丽名片,10 年来,安吉年财政收入从当初的6 亿多元,猛增至60 多亿元。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最是好风景。

安吉发展优劣分析报告

安吉发展优劣分析报告

安吉发展优劣分析报告一、引言安吉作为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安吉逐渐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地区。

本篇报告将通过对安吉发展的优劣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优势分析1. 地理位置优势安吉位于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紧邻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

这使得安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物流枢纽,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2. 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吉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如天荒坪国家森林公园、竹博园等。

这些资源为安吉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3. 强大的竹木产业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竹木产业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

安吉的竹文化底蕴深厚,竹制品制作工艺独特,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竹木产业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教育资源丰富安吉拥有众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如安吉中学、安吉一中等。

这些优质的学校为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安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三、劣势分析1. 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尽管安吉的竹木产业发达,但经济结构相对来说相对单一。

太过依赖一个特定产业容易造成经济波动的风险。

因此,安吉需要发展其他产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2. 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尽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安吉旅游业发展并不平衡。

大部分游客都集中在安吉的热门景点,而其他景点则相对冷门。

这使得安吉无法充分激发旅游业的潜力,限制了该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 城乡发展差距安吉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城乡发展差距显著。

城市地区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差距不仅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四、发展建议1. 多元化经济结构安吉应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产业。

从而降低对竹木产业的过度依赖,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 持续推进旅游业发展除了热门景点外,安吉应注重开发其他旅游资源,提高冷门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浙江省安吉余村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2020

浙江省安吉余村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2020

浙江省安吉余村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2020自省委、省政府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以来,XX市于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二个多月过去了,各县区在探索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为此,11月15―20日,市财政局副局长管迎新带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组”有关人员,对XX区、XX区和XX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制定《XX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报省财政厅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提供参考。

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潘集区的祁集陈郢村、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大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听取了县区、乡镇领导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就“美好乡村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自全市幸福乡村建设动员后,各县区十分重视幸福乡村建设工作,都设立了有关机构、颁布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晰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大力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看,各县区工作进展不一、差距很大。

除潘集区祁集陈郢村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并资源整合部分资金,按设计建议全面动工建设外;平圩卢沟村、大通区的洛河王庄村、孔店舜南村、小郢村和凤台县的丁集张巷村、城北芮集社区,都没顺利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析从对3个县区7个中心村的调研情况看看,这7个中心村大都推行旧村改建,牵涉部分分散新建。

旧村改建基本推行“穿衣戴帽”方式展开、分散新建推行拆毁旧房再次划出地新建方式展开。

无论实行何种方式展开建设,都须要大量的资金并作确保,下面以一个中心村推行旧村改建为基准,展开资金投入分析(假设村庄300户农房):1、农房改造(穿衣戴帽)目前我市大都推行皖北风格的建设方式对农房展开“穿衣戴帽”的扩建。

乡村振兴 村级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 村级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村级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村级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该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基层治理等方式,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宜居乡村。

2.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该县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3.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该县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农村改革、提升公共服务等方式,打造了一个生态优美、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新农村。

4.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该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5.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该县以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发展民宿、农家乐、文化创意等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共安吉县委 安吉县人民政府

中共安吉县委     安吉县人民政府

中共安吉县委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3月7日)三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覆盖面达到75%以上,精品村达到108个,9个乡镇创建全覆盖,美丽乡村上升为全省战略。

2011年,全省、全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县上下要主动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大优势,加快推进中国美丽乡村从全面创建向全面提升转变、从大乡村建设向大景区经营转变,统筹推进“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

今年要全力实施精品提升、经营提速、创建攻坚三大工程,全面开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经营新局面。

现就2011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一)实施精品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以大景区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向景区建设转变。

全面启动风情小镇的规划与建设,稳步推进天荒坪、报福、章村、鄣吴、山川等风格各异的风情小镇建设。

全面实施精品区块建设,精心打造环灵峰山核心区和六个精品区块,点线面、立体式、景区化提升,打造乡镇旅游综合体。

加大小集镇特别是老集镇建设与提升力度,重抓环境整治、功能完善和特色营造。

全面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巩固提升工程,按照“三年一提升”的安排,对已创建村有序提升和扩面。

(二)实施经营提速工程,积极转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以民富村强为目标,主攻乡村经营。

按照“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的总体框架,进一步确立县为主导、镇(乡)为主体、村为基础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补、功能互补、资源互补,高效优质推进。

做好“整合升级”和“接小连大”文章,构筑“一环四带六区”经营格局,突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大景区。

(三)实施创建攻坚工程,继续扩大美丽乡村覆盖面。

按照《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平原土斗区、偏远山区等薄弱区域重点扶持、重点攻坚,确保建设时序和建设质量,进一步扩大创建覆盖面,全县美丽乡村创建覆盖面达到85%以上。

乡村振兴安吉

乡村振兴安吉

乡村振兴安吉乡村振兴安吉乡村振兴是近年来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安吉作为我国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其乡村振兴的道路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安吉的乡村振兴首先体现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上。

作为一个以绿色农业为主的地区,安吉注重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种植高效益、高品质的农作物,安吉的农业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此外,安吉还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推动农产品向绿色、有机、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

在乡村旅游方面,安吉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安吉积极打造农业+旅游的模式,推进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建设特色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旅游景点,将农村的美景、乡土文化和特色农产品展示给游客,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安吉还鼓励农民参与旅游经营,通过一些培训和补贴政策,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吉注重优化乡村环境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在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善工作,提高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安吉还鼓励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民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实现农民的自治和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安吉的乡村振兴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推广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安吉实现了农民增收、乡村环境改善和农村社会进步的目标。

希望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借鉴安吉的乡村振兴经验,推动更多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效益及借鉴价值

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效益及借鉴价值

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效益及借鉴价值程晋玲
【期刊名称】《山西农经》
【年(卷),期】2024()6
【摘要】生态农业是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模式之一。

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安吉县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成为了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本,安吉县生态农业实现了多元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其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其他地区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

【总页数】5页(P105-109)
【作者】程晋玲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2
【相关文献】
1.提升“亩均效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浙江省金华市的分析
2.“绿色发展”创造蓬勃生机浙江省安吉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生态经济效益探讨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5.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及相关案例

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及相关案例

②生活舒适——参考案例: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以“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 活美、村风文明和谐美”为内容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达成村容整洁环境美。按照“绿色、 生态、人文、宜居”的基调,高淳区2019 年以来集中开展 “靓村、清水、丰田、畅路、绿林”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建 设。对250 多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处理设施、 道路、河道、桥梁、路灯、当家塘进行了提升改造,新建改 造农村道路 190 km,建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12套,铺设污水管网超过 540 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770 t / 天,形成 COD 减排能力 480 t / 年、氨氮 47t / 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63% ,农村生活污水集 中处理率达到 30% 以上。建立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 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新增垃圾中转站34 座、垃圾分类收集桶 6600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 85% 以上。
-------建设美丽乡村的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 标,加强工作指导,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建设一批 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 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加快我 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滕头村曾经是一个“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穷苦农 村。在乡村干部的领导下,努力坚持“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一犁耕到 头,实现新跨越”的滕头精神,不断发展休闲农业与绿色生态游,如今 的滕头村是一个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生态发展良好、科教水平不 断提升、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滕头村先后实施改土造田、旧 村改造、兴办企业和发展三大产业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继获得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生态第一村、世界 十佳和谐乡村和联合国“全球生态 500 佳”等荣誉称号。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秧歌队40支
舞龙舞狮队16支
舞狮
舞龙
农民乐队10支
农民书画家220人
竹海内情表演队4支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打造三张名片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实施四大工程
垃圾收集工程 环境提升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治理工程 产业提升工程四大工程。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2004年11月县委开始组织对全县的垃圾进行 收集。总的思路是:按照“户集、村收、乡 镇中转、县城集中处置”的要求,进行一条 龙运作。
打造三张名片
生态经济强县 生态文化大县 生态人居名县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就是要把安吉逐步打造成“2+4”的生态 经济格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1、安吉全县有竹林面积100万亩,毛竹蓄积量 1.5亿株,年产商品竹2700万支。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2、转椅是安吉做的 一篇无中生有的文 章。五轮转椅市场 销售量实现了“三 分天下有其一”。
农林建筑工程系
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2009年6月25日北戴河
一、基本概况
1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的西北部,距上海220公里,杭
州60公里。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管辖15个乡镇 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5万 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占80%以上。安吉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185年,汉 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开展五项改造 就是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线
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使农村生 产、生活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成果
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完 成187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和44个行政村 的整治提升,培育了38个市级以上“小康示 范村”(其中省级小康示范村29个),创建 精品村18个、经济强村20个、重点村26个、 特色村6个。农村人口受益率超过83.8%。

山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动态考察——以浙江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山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动态考察——以浙江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山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动态考察———以浙江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任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临安311300)摘要:安吉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促进城乡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化。

通过“中国美丽乡村”这一载体,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许多深层次问题上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安吉城乡统筹中国美丽乡村安吉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实践者,为城乡居民找到了一条实现“富”与美相结合的新路子。

多年来,安吉始终一脉相承地牢牢把握“生态立县”这个基本战略地位,把生态县创建的重点、难点放在农村,真正实现了生态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国美丽乡村”这个载体,真正把安吉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了新农村建设和各项事业建设的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开拓的若干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朴素的经验。

从2000年开始,安吉就结合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全县先后投入数亿元专项资金推动这项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安吉的生态县建设一开始就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明确和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安吉相继制定了一整套既切合安吉实际,又紧贴中央、省、市要求的政策措施,及时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安吉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探索了林权、金融和经济合作制度改革,建立了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和农村信用担保公司,顺利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稳步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15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彻底脱贫。

农业特色产业、高效生态农业有序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8年,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两者合署办公并建立健全分工负责机制。

下设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位县领导牵头协调,一个责任部门负责落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案例分析建设科技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4月上总第427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孟瑶1 赵华1 李明2(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835;2.安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安吉 313300)[摘要]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安吉县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

本文通过对安吉县的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明晰了县域层面推进美丽乡村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安吉县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 Beautiful Countrysi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Taking Anji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Meng yao 1, Zhao hua 1,Li ming 2(1.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Beijing, 100835;2.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ureau of Anji County, Anji, 313300, Zhejiang)Abstract :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re the important tasks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ince 2003, Zhejiang Province launched the pilot project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fter years of hard work, Anji County has actively explored and achieved a win-win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come a successful model of China's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Anji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paper further clarifies the methods of promot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at the county leve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words : Rural revital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ji CountyDOI: 10.16116/ki.jskj.2021.07.015总第427期建设科技案例分析1 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建设。

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 共19页PPT资料

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 共19页PPT资料
汉灵帝赐名“安吉” 取之《诗经》“安且 吉兮”。
经济概况
•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亿元,五年翻 一番,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 收入分别达到29.1亿元和16.7亿元,总量五年超 两倍,年均增长27%以上,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 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8亿元, 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2.2亿元 ,年均增幅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750元和14152元, 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2.1%,农民人均纯收入 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 比从2.05:1缩小到1.96:1,城市化率由51%提 高到57%,城乡统筹水平从全省25位上升到18位 。
大安帝国之经济
2019年全县经济发展图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零售
城市化率
0%
11.2%
12.1%
10%
16% 17%
27%
20%
30%
57%
40%
50%
人均收入增长
大安崛起
实现美丽乡村基本做法
做法1
做法2
做法3
做法4
新农村建设成效
(一)
安吉建设的启示
一、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采取一二三产业统 筹发展的模式,统一规划,一起推进,统筹发展。“安吉模式”通过开发 内源改变了农业弱质本性,使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故土,也能做到安 居乐业,生活在清新的自然风光中,享受着城市的现代文明,这不能不 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三农”解决方案。
新农村建设自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功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党的十七届三

安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安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安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安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然而,在浙江省安吉县,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乡村振兴案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安吉县是浙江省的一个百湖之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安吉乡村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发展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吉县采取了一系列的乡村振兴举措。

首先,安吉县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他们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政府积极引进农业科技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安吉县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

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的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线路。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安吉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安吉县还注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他们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和便利的购物方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道路、给排水系统、医疗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安吉县注重培育和吸引乡村人才。

他们鼓励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回乡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同时,政府还注重培养当地的农村人才,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创业能力。

这一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动力。

通过这些乡村振兴举措,安吉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近年来,安吉县乡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明显提升,乡村环境改善显著,乡村人口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安吉乡村振兴案例展示了有效的乡村振兴策略和举措。

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乡村人才得到培养和吸引。

高禹村:乡村振兴,未来已来

高禹村:乡村振兴,未来已来

今日农村·美丽乡村·新农村2022.1汽车快速行驶在通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的乡道上,平稳坦荡。

路两侧繁花似锦,绿树成荫。

不远处的农田和溪流边,稻秧茁壮、菜果丰美、鱼翔浅底、白鹭悠闲。

高禹村,是安吉县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上,不断深入探索与打造推广的美丽样本之一,更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乡村振兴的一次实践。

高禹村距安吉县城30公里,不算很远,但在过去,几乎没人愿意来这里,环境交通不好,条件很差。

村党委书记李更生打趣道,那时的高禹村,就是安吉的“北大荒”:“这里是丘陵地带,安吉的白茶、毛竹和山山水水,我们几乎一样都不沾。

过去,晴天都是灰,雨天满是泥。

”这种日子对于今年36岁的李志友来说,印象很深,他从小就生长在高禹村最北边的区域,想要出村,走路得要一小时。

18岁那年,李志友中学毕业,就离开了村子,来到杭州做厨师,“那时出去了根本不想再回来。

”2003年,安吉县开始走“生态立县”的路子,这让原本经济落后的山城,有了更多的生机。

同年,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由此,一场造福广袤农村、亿万农民的战略加速推进。

这在李志友心头激起了涟漪。

他看到杭州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大、品质要求高,而自己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商机。

2007年,李志友放弃在杭州的工作,回到原本奋力逃离的那个家乡。

他注册品牌、商标,建立了合作社,“根据我们村的天然优势,发展土鸡养殖业。

”如今,李志友的合作社每年营业额达到24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他的回乡创业,还带动了周边10多户农家的转型,引领更多村民走上绿色致富之路。

李志友的经历,只是高禹村这些年来的一个例子。

2010年,从企业回到高禹村的李更生成为村党委书记。

那时,他和乡亲们想得最多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机遇,“我们不能再落下。

”经过这些年的齐心协力,高禹村不仅自身转型致富,也给周边的村子带去了发展的机遇和改变的勇气。

安吉余村可行性分析

安吉余村可行性分析

安吉余村可行性分析1. 引言安吉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素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余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美丽的自然环境,还需要有可行的经济模式来支撑。

因此,对安吉余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找到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 自然优势分析余村地处浙江西部的丘陵地带,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这一地理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余村还以其丰富的竹资源而闻名,因此竹文化也成为其独特的文化优势。

3. 文化资源分析安吉余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乡村里保存着许多古民居和传统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

此外,余村还拥有丰富的竹文化资源,传统的竹编技艺和制作竹制工艺品的传统工艺,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4. 市场需求分析如今,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机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市场中,余村具有独特的竹文化和自然风光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兴趣。

5. 可行性评估5.1 生态旅游余村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可以开发一些生态景点,如竹林生态园、湿地公园和自然野趣观赏区等,提供观光、休闲和度假服务。

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保护和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5.2 文化旅游余村的丰富文化和传统建筑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契机。

可以通过修缮和保护传统建筑,打造特色民宿,吸引游客体验传统的农耕生活。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竹编工艺展示、民俗表演和节庆活动。

5.3 农业体验乡村旅游中的农业体验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余村可以开展农田观光、采摘活动和农产品销售,让游客亲自参与农耕体验,感受纯朴的农村生活。

6. 结论通过对安吉余村的自然和文化优势分析以及市场需求的评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安吉余村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并且有多个发展方向可供选择。

播稻田蔬香,筑悠然人居——安吉县大竹园村建设美丽乡村纪实

播稻田蔬香,筑悠然人居——安吉县大竹园村建设美丽乡村纪实
(三 )精 细 管理 ,有 力保 障 。 大 竹 园 村 自 201 5年 被 列 入 美 丽 乡 村 精 品 示范 村 创 建村 以来 ,得到 县 农 办 、规 划住 建 局 、农 业 局 、旅 委 等  ̄Bf-]的 大力 支 持 。在 街 道 党委 、 政 府 的 指 导下 ,大竹 园村 成 立 了创
理 、建 立 党 员 先锋 岗 ”、成 立 党 员 义 务 监 督 队 , 以 党 员 联 系 户 的 形 式 ,形 成 齐参 与 、共 创 建 的 建设 氛 围 ,为 创 建工 作 提供 有 力 的 组织 保 障 。
(二 )精致 建 设 ,有效 提 升 。 为确 保 美丽 乡村 精 品 示范 村 创 建 工 作 的建 设 进度 及 工 程 质 量 ,大 竹 园
一 、 创建举措
(一 )精 准 规 划 ,有 序 引 领 。 按 照 美 丽 乡 村 精 品 示 范 村 43项 指 标 要 求 ,大竹 园 村 委托 专 业 设 计单 位 编 制 了 《全村 域 新 一轮 村 庄 建 设 规 划 》 《环境 提 升 专项 设计 规 划 方 案 》 《大 竹 园村 庄 现 代 产业 规 划 》
《灵 峰 街 道 大竹 园省 级 农房 设 计 落 地 示 范 工 程 方案 设 计 》 《国家 级 美

201 8年 第 1 1期 ·中 国 农 村 卫 生 201 8.06
村 定期 召 集施 工 方 、设 计 方 、监 理 方 召开 重 点项 目推 进 会 ,对 村建 设 情 况进 行 现 场督 查 。 确定 了 大竹 园 村 书记 为 第一 责任 人 ,形 成 了 党政 班 子 一 责任 领 导— 村 干 部上 下 联 动 的 工作 机 制 。 为美 化 村庄 环 境 ,对 中 心 村 53户 农 户 围 墙 约 3000平 方 米 进 行砌 砖 、 粉饰 、 压顶 、盖 瓦 对 20户 农 户 7500平 方 米 进 行 立 面 改 造 、粉 刷 完 成 石 板 路 铺 装 4.1 公 里 、 中心 自然 村 道 路 拓 宽 工 程 4 公 里 :新 建 水 塘 4处 、 改 建 1处 , 改 建 水 沟 1 900米 :全 村 域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治 理 达 到 1 00%、 自来 水 达 到 1 00%覆 盖 垃 圾 分 类 、 垃 圾 不 落 地 全 村 范 围 实 施 ,劣 五 类 水 治 理 率 达 到 1 00% 村 庄 绿 化 美 化 达 22000平 方 米 。

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全解读

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全解读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全解读2008-01-17制图焦俊1月15日,安吉县第14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决议》,决定用10年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使之成为继“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金名片。

十七大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旨在探索一种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的“安吉模式”。

像安吉县这样在县域范围内全面铺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现场记录高家堂村回味生态新概念安吉山川乡,既有“山”又有“川”的宁静之乡。

乡里有个高家堂村,因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在全国出了名。

村里的老支书陈水木,这几年来拿奖拿到手软:全国环境优美村、国家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居住健康示范村……大雪过后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以生态著称的高家堂村。

被雪花点缀的竹林,更加翠绿可人。

村民王云仙开了个名叫“云仙阁”的农家乐,大冬天的,生意却出奇的好。

不少杭州人开着私家车来到这里,专门为了品尝美味、欣赏美景。

“客人都说,在杭州看不到这么漂亮的雪景,所以只好跑到我们这里赏雪来了。

”王云仙笑着说。

离开“云仙阁”,走在高家堂宽敞的水泥路上。

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放眼望去,一栋栋色彩淡雅、样式别致的小楼镶嵌在青山绿水当中。

大部分房子的屋顶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其实,不光是农民家里用上了太阳能,连村里所有的路灯,也都是靠太阳能发电的。

“村里还有一种生态屋的样板房。

这个房子的空调用的是水冷却空调,利用村里仙龙湖水库的水形成水循环。

这样的空调能保湿且能防止空调病。

”陈水木介绍。

这不禁让人啧啧赞叹,高家堂的农民,甚至比城里人都懂得环保和节能啊。

陈水木提到的这个水库,颇具魅力。

当年,村民们自己挖掘的这个水库,吸引了前来投资度假村的企业,也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公司员工前来度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况
2 安吉是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环 保部“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进示范区”和全国生 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 城、省级文明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长三 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被央视命名为生 态影视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户外运动 基地。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3、白茶是安吉独有 的珍稀特产。白茶 被称为茶中极品。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4、 安 吉 是 中 国 小 水 电 之 乡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作 吉 。 的 一 件 富 民 工 安 是 游 旅 光 观 做 态 、 生 5
打造三张名片
第二、 第二、生态文化大县
第四、产业提升工程。 第四、产业提升工程。 就是把安吉的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 优做强。全县形成四大产业带。
开展五项改造
开展五项改造 就是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线 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使农村生 产、生活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成果
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完 成187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和44个行政村 的整治提升,培育了38个市级以上“小康示 范村”(其中省级小康示范村29个),创建 精品村18个、经济强村20个、重点村26个、 特色村6个。农村人口受益率超过83.8%。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阿科曼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第一、 第一、生态创建平台
2004年山川乡率先创建成为“全国第一 个环境优美乡”。 2006年县委下发《关于创建生态文明乡 镇、生态文明村的实施意见》。
第一、 第一、生态创建平台
到2008年底,全县15个乡镇中,12个乡镇命 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还有三个乡镇命名 为市级生态乡镇;全县187个行政村中,有86 个行政村命名为县级生态村,28个行政村命 名为市级生态村。
第二、 第二、环境提升工程 就是全面开展三沿整治,达到环境美化 的目的。 三沿就是:省道沿线、景区沿线、乡镇沿线。 方法上采取上下联动。 资金上实行以奖代补。
实施四大工程
第三、万里清水河道治理工程。 第三、万里清水河道治理工程。 1、落实治理责任。 2、落实治理经费。 3、落实治理标准。
实施四大工程
天荒坪镇垃圾中转站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手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乡镇建立三支队伍:①老年督查队,②妇女巾帼保洁 队,③青年志愿者队伍。 二是县文明委成立检查考核组:由县文明办、县委办、县政 府办、县环保局、县建设局、县卫生局、县妇联、团县委 等相关部门参加,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考核。 三是制定考核奖励办法。 四县电视台开设暴光栏。
吴昌硕
诸乐山画
第二、 第二、生态文化大县
生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特色村30个村 生态文化特色村30个村 30
腰鼓队38支 腰鼓队38支 38
秧歌队40支
舞龙舞狮队16支
舞狮
舞龙
农民乐队10支
农民书画家220人
竹海内情表演队4支
打造三张名片
第 三 、 生 态 人 居 名 县
第三、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第三、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实施四大工程
垃圾收集工程 环境提升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治理工程 产业提升工程四大工程。
第一、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2004年11月县委开始组织对全县的垃圾进行 收集。总的思路是:按照“户集、村收、乡 镇中转、县城集中处置”的要求,进行一条 龙运作。
第一、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2009年6月25日北戴河
一、基本概况
1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的西北部,距上海220公里,杭
州60公里。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管辖15个乡镇 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5万 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占80%以上。安吉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185年,汉 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打造三张名片
生态经济强县 生态文化大县 生态人居名县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就是要把安吉逐步打造成“2+4”的生态 经济格局。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1、安吉全县有竹林面积100万亩,毛竹蓄积量 1.5亿株,年产商品竹2700万支。
第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2、转椅是安吉做的 一篇无中生有的文 章。五轮转椅市场 销售量实现了“三 分天下有其一”。
第一、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举措: 举措 一是要做到三抓。“时时抓、天天抓、月月 抓”。 二是要打好三仗。“一是歼灭战、二是游击 战、 三是攻坚战
第一、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重 点:抓垃圾的重点区域是五边三园地。 五边是:房边、路边、桥边、水沟边、河道 边。 三园地:竹园地、桑园地、苗圃地。
实施四大工程
理念: 理念:一是卫生环境,就是投资环境。 二是卫生意识,就是文明意识。 方法: 方法:一是建立领导机构。乡镇成立文明委,乡镇党委副书 记任文明委主任,宣传委员任文明委副主任,同时 明确主抓垃圾卫生。 二是建立四级收集网络。“户集、村收、乡镇中转、 县 城集中处置”
安吉县乡镇垃圾中转站26座
上墅乡垃圾中转站
安吉生态影视基地
二、安吉县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三、安吉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一个战略 2、搭建两个平台 3、打造三张名片 4、实施四大工程 5、开展五项改造
坚持一个战略
就是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努力做好生 态文章。
搭建两个平台
生态创建平台 文明创建平台
第一、 第一、生态创建平台
1、组建机构 2、落实资金 3、下发文件 4、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 人工湿地实现了一、二代处理技术向第三 代一体化处理技术转型。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
坚持的是“生态立县” 打造的是三张名片” 孕育的是“五大之乡” 换来的是“三净之地”
主要的体会
规划先行 示范引路 政策扶持 合作共建 长效管理
安吉县新农村面貌
谢谢各位老师 谢谢各位同学
搭建两个平台
第二、 第二、文明创建平台 全县15个乡镇都被命名为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其中,市 级文明乡镇10个,省级文明乡镇2个,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 187个行政村中,命名为县级文明村85个,市级文明村42个, 省级文明村4个,国家级文明村2个。 2007年4月有7个乡镇命名为县级生态文明乡镇,22个行 政村命名为县级生态文明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