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慢性: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慢性: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3.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4.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5.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指的是不在医院感染而获得的肺炎。
6.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内,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7.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指动脉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
8.胃食管反流: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的疾病。
9.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称Barrett食管,又称。
10.溃疡性肠炎: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又称肠梭菌)引起的。
11.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12.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13.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
14.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内科 名词解释

1.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2.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呼吸困难称肺源性呼吸困难。
3.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4.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5.重症肺炎:根据肺炎的肺部病变的范围、器官灌注和氧合状态,只要出现任何一项则可认为是重症肺炎。
6.肺脓肿:由多种病原菌尤其是厌氧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腔。
7.慢性肺脓肿:如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炎症迁延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肺脓肿。
8.原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首次侵入人体称为原发感染,其结果可能引起原发型肺结核或形成潜在病灶。
9.继发型结核:一种为内源性复发,因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的潜在病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
另外一种为外源性感染,因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
两种不同发病方式均称为继发性肺炎。
10.原发病灶:结核分枝杆菌首次侵入人体时,如果其类脂质等成分能抵抗溶酶体类的破坏作用而存活下来,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外生长繁殖,肺组织出现炎性病变,称为原发病灶。
11.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症。
12.栗粒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胸片和CT可发现由肺尖至肺底呈栗粒结状结节阴影,所以称为栗粒型肺结核。
13.结核球:是继发性肺炎的表现之一。
多由于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的。
14.结核毒性症状:因结核分枝杆菌的毒性作用和机体发生的变态反应,结核病人表现为长期地热、午后潮热、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结核毒性症状。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1.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以持续气流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
2.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
3.肺栓塞是由于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症,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5.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合参与,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等症状。
6.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7.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阻塞所导致的中等大小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的破坏,形成不可逆性的扩张和变形。
8.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胸廓和肺血管的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大及右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和心脏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受累脏器的临床症状。
10.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患者往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并伴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
11.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12.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医院外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的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13.干性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支气管扩张病变,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咯血,而没有明显的咳嗽和咳痰表现。
该病变部位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14.气道高反应性(AHR)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早或过强的收缩反应。
内科名词解释大全

内科名词解释大全1. 症状(Symptom):指疾病或异常状态在患者身上出现的主观感受或可观察到的体征,如头痛、发热等。
2. 体征(Sign):指疾病或异常状态在患者身上可观察到的物理变化,如心脏杂音、皮肤疹等。
3. 诊断(Diagnosis):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疾病或异常状态的过程。
4. 病因(Etiology):引起疾病或异常状态的原因或发生机制,可分为感染、遗传、环境等多种类型。
5. 预后(Prognosis):指对患者疾病或异常状态的发展和结果进行预测的判断,如预测疾病的病程、后果和预后。
6. 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指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持续存在并可能加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7. 急性病(Acute Disease):指病程较短、发展迅速、症状明显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8.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指人体内的一组器官、细胞、分子等,用于抵抗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的系统。
9.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指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人体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和其他物质到体内各部分,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0.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指由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系统,负责呼吸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11.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指由口腔、食管、胃、肠和其他相关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
12.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指由肾脏、尿输送系统和膀胱组成的系统,负责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废物。
13.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指由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
14.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指由神经组织、脑和脊髓组成的系统,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并控制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内科名词解释

1,GERD: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得组织损害2,X线钡影跳跃征象: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3,肝肾综合症: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可发生肝肾综合症4,肝肺综合症: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展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5,肝性脑病:是有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得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6,Grey_Turner征:少数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7,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又称胃泌素瘤),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处于高酸环境中,导致胃,十二指肠发生多发性溃疡8,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得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9,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得慢性肝病10,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11,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得炎症反应12,蛋白尿:每日尿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蛋白尿14,尿液检查:1功能性蛋白尿 2肾小球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15,肾病综合症:各种原因所致得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16,肾炎综合症:以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症17,急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而出现得临床综合症20,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得一组疾病。
特点是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22,缺铁性盆血(IDA):当机体对铁得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盆血23,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盆血,出血。
内科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同时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
其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导致脑灌注过多,出现脑水肿所致。
临床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重者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3.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人院后在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的20%,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5.真性菌尿:临床常用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定量检查若尿含菌量>105/ml,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又称为真性菌尿,多为肾盂肾炎。
1.急性膜腺炎:指膜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膜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
3.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
1.心脏骤停:在原来全身或心脏较好的情况下,意外地发生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2.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漏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3.肾孟肾炎:细菌引起的肾孟、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
4.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多种原因或原因不明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也称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2.【GFR】即肾小球率过滤,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种物质的能力。
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率过滤,临床上多应用采取血、尿标本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方法进行评估。
其正常值平均在(100+/-10)ml/min,女性较男性略低。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多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4.【功能性蛋白尿】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5.【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1L尿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
6.【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
7.【肾病综合症】?蛋白尿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血脂升高。
其中??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8.【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9.【急性间质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小管(退行性变)急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
10.【慢性间质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慢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
11.【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有复杂情况而指尿流不通畅,有这种情况的尿路感染称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常见尿路有器质性梗阻或功能性梗阻、尿路有异物存在或有肾实质病变灯。
12.【白细胞尿】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
13.【尿道综合症】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分为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和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内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主要研究并治疗人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1.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指人体中心脏和血管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身体组织,排除代谢产物和碳酸氢盐,并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2.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指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和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其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3.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指人体用于排泄尿液的器官和结构,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尿液输送管道。
其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
4.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指人体用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和结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等。
5.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指人体用于分泌激素的腺体和组织,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性功能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6.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指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头痛、癫痫等。
内科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门类,涉及的疾病众多且复杂。
内科医生需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对各种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内科医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关怀病人的态度,以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

1.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
2.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
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破坏而引起支气管腔的扩张和变形。
3.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
4.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
5.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6.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onicpulmonary heart disease )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9.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11. 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约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
12.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
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 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内科名词解释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肺脓肿: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是高热,咳嗽和咳大量浓臭痰。
胸部X线显示一个或多发的含有气液平的空洞。
3.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
4.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支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5.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6.净化空洞:应用有效的化学治疗后出现空洞不闭合但长期多次查痰阴性,空洞壁由显微组织或上皮细胞覆盖,称为~7.开放菌阴综合征:有些患者空洞还残留一些干酪组织,长期多次查痰阴性临床上诊断为~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1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11.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附近重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经脉回流引起。
表现为头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肿,颈部肿胀,颈静脉扩张,患者常主诉领口进行性变紧,可在前胸壁见到扩张的静脉侧枝循环。
12.Horner综合征:肺尖部肺癌又称肺上沟瘤(Pancoast瘤),易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1.肺源性呼吸困难:就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得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与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得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就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得总称,就是呼吸道最常见得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就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得气管、支气管黏膜得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就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得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反复发作得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就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得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与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得病理状态,就是肺气肿中最常见得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得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得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就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得气道变应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就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得慢性炎症与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与变形得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与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得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得肺实质得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就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得呼吸道与肺组织得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得一种以肺炎为主得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就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得肺部炎症。
18.肺脓肿:就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得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得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等疾病的科学。
它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内科、风湿免疫内科等多个分支。
下面将对一些内科学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是研究心脏、血管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
其中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血管疾病则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
心血管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是研究呼吸系统及其疾病的学科。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炎等。
呼吸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消化内科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及其疾病的学科。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肝、胆囊、胰腺等器官。
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胃溃疡、胆石症、肝炎等。
消化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胃镜、肝功能检查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4. 肾内科肾内科是研究肾脏及其疾病的学科。
肾脏是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它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肾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肾结石、肾炎、肾衰竭等。
肾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5. 血液内科血液内科是研究血液及其疾病的学科。
血液是人体的液态组织,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血液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
血液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6. 内分泌内科内分泌内科是研究内分泌系统及其疾病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器官,它们能够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内分泌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等。
内分泌内科医生通常会进行血液激素水平检查等检查,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研究和治疗成年人身体内部器官系统的疾病。
它涉及对各种内部器官,如肺、心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神经系统等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学包括多个专科,每个专科都涉及特定的器官或疾病类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内科学名词解释:
1. 呼吸内科学(Pulmonology):专门研究和治疗与呼吸系统
相关的疾病,如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 心脏内科学(Cardiology):研究和治疗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3. 肝脏内科学(Hepatology):研究和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 肾脏内科学(Nephrology):专门研究和治疗与肾脏相关的
疾病,如肾衰竭、肾结石、肾炎等。
5. 神经内科学(Neurology):研究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
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癫痫等。
6. 消化内科学(Gastroenterology):专门研究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7. 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研究和治疗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8. 血液内科学(Hematology):研究和治疗血液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内科医生(Internist)是一位专门从事内科学的医生,他们通
过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内科医生也可以与其他专科医生进行协作,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患者的综合健康。
内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内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1.内科学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成人的非外科疾病。
2.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种由于动脉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导致的动脉壁增厚和失去弹性的疾病,会导致动脉狭窄或阻塞。
3.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持续升高的疾病。
常见的高血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觉模糊和心悸等。
4.心脏病
心脏病是指心脏发生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
6.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感染或炎症。
常见的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和发热等。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吸烟和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引起。
常见的COPD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
8.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而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肺结核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等。
9.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在体内沉积引起。
常见的痛风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等。
10.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血流中断或出血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
常见的脑卒中症状包括突然的头痛、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和肢体无力等。
以上是一些内科学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呼吸系统疾病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3、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5、Horner综合症: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表现为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6、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低氧血症伴有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其标准为:静息状态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Frank-Starling机制:即增加心脏的前负荷,使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增加心排出量及提高心脏做功量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方面的异常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5、预激综合症: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
解剖学基础:房室旁路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QRS波无固定关系,各自按固有频率发放冲动,心房率>心室率7、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8、恶性高血压:发病较急剧,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肾衰竭等肾脏损害表现。
内科学最新最全名词解释

内科学最新最全名词解释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
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教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5、阻塞性肺气肿: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弱,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周围肺泡壁的破坏。
6、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7、体克:休克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诱发的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8、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大多继发于及、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咯大鼠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9、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10、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胸膜反应:若抽液时发生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应考虑胸膜反应。
21原发性支气管癌:简称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
22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肺癌。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
7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
31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指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突然打击后,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 个以上气管功能障碍,以至在无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综合症。
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症。
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9MI: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坏死AMI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严重类型。
25副癌综合症:指肺癌非转移性胸外表现。
26类癌综合症:其典型特征是皮肤,心血管,胃肠道和呼吸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面部,上肢躯干的潮红或水肿,胃蠕动增强,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瘙痒和感觉异常。这些阵发性症状和体征与肿瘤释放不同的的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27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13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是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14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少数患者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15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常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疾病。
2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
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3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4UC: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表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变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5CD: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
10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
11IE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
3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其他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链球菌以及军团菌等。X线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
4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病原体,支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引起。累及支气管壁以及支气管周围,由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因病变仅在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较轻,异常体征较少。X线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
5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6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7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化脓性炎症。
8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部X线片显示一个或多发的含气液平的空洞。
12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分类: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DCM: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HCM: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RCM:限制型心肌病,以单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限和舒张容量下降为特征,但收缩功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
30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指由心源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生理改变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17原发PPH(特发IPH)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即由动脉中层肥厚,向心或偏心性内膜增生及丛状损害和坏死性动脉炎等构成的疾病。
18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大叶性(肺泡)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变化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是肺炎链球菌。X线胸片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15气道高反应性AHR: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6肺动脉高压PH: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或者在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此外诊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除需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mmHg。
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烧伤致者称Curl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
2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6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即为慢性腹泻。
7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5IR:胰岛素抵抗(IR):是指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
6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高血压早晚期均可发生,危象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9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10原发综合症: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症。
11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成。
12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2Kerley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3AHF: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气管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症。
4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通常简称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