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颐和园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风景游览中心之一。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部分组成,后又建热河行宫和承德避暑山庄并改为现名。
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成。
它的主要建筑有万寿山前山和后山。
前山的建筑比较集中,有排云殿、佛香阁等;后山的建筑比较分散,有玉澜堂、知春亭等。
颐和园内的主要景点有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
颐和园中的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五彩斑斓的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
它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又叫十七孔桥。
桥洞两边石头雕刻着小狮子,每一只都不一样,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在十七孔桥上还可以望见远处的昆明湖和青灰色的山。
颐和园不仅是一个游览胜地,而且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 —1 —。
颐和园的简介资料
颐和园的简介资料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座庭园式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之一。
它位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包括湖泊和山丘。
颐和园的建筑和景观以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特点为主,融合了自然山水、人工建筑和园林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皇帝康熙下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园林,名为“万寿山房”。
后来,乾隆皇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将其更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的设计和建造历时数十年,先后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等几代皇帝的不断修缮和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点有万寿山、长廊、宫殿、湖泊等。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核心景区,它是一座人工山,被誉为“颐和园的灵魂”。
登上万寿山,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美景。
长廊是颐和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连廊,全长728米,内部装饰精美,壁画绘制精湛,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贵瑰宝。
宫殿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佛香阁、乐寿堂和寿皇殿。
湖泊是颐和园的特色之一,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昆明湖,它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游船和划船的好去处。
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将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
颐和园的建筑和景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融入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和深邃。
颐和园还收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字画、珍贵的文献和古籍等,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研究者。
同时,颐和园也是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颐和园的建筑和景观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通过保护和传承颐和园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简介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简介1.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说到颐和园,哎呀,那可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它可不是随便哪个小公园,而是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历史悠久得很。
这个园子建于1750年,原本是用来消夏避暑的,后来经过几次修缮,特别是光绪年间的大规模重建,让它变得更加气派,真是华丽得让人眼前一亮!想象一下,当年那些皇帝和后妃们在这里游玩,简直就是个活生生的宫廷剧现场嘛!哦,对了,颐和园还有个别名,叫“清漪园”。
这名字听着就清新脱俗,特别符合它的气质。
因为它的主要景观是昆明湖和万寿山,这两个地方的组合简直是绝配,湖光山色,真的是美不胜收!你在湖边走走,偶尔一阵风吹来,水波荡漾,心情瞬间就开朗了。
真的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2.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2.1 昆明湖提到颐和园,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昆明湖!这个湖可大了去了,占地220公顷,相当于一片不小的水域。
在这里,你可以划船、喂鸭子,甚至还有人喜欢在湖边钓鱼。
站在湖边,看着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心里就不自觉地感到一阵舒畅。
有人说,昆明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天上的云朵,周围的山景,真的是个天然的摄影棚,随便一拍都能成为朋友圈的爆款!2.2 万寿山然后再说说万寿山,站在山上俯瞰,简直就是个“鸟瞰天下”的感觉!万寿山高耸入云,上面有各种古老的建筑,尤其是佛香阁,真是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地方。
在佛香阁,你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每当风吹过,古老的传说似乎在耳边轻轻诉说,仿佛时间在这里都慢了下来。
万寿山上还有条长长的“长廊”,听说这条走廊有728米,墙上绘有大量的彩画,内容各式各样,仿佛是个“活的历史书”。
走在里面,边走边看,简直不想停下来,连时间都忘了。
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故事,特别吸引人,真的是让人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3.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3.1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说到颐和园的文化价值,那可真是深厚得很!它不仅仅是个美丽的园林,更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颐和园风景简介
颐和园风景简介
东宫门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
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 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 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 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 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 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 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 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7]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颐和园风景简介
清晏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
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 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 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 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 。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 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 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 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 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 口排入湖中。
颐和园风景简介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 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 全 园 占 地 3 . 0 0 9 平 方 公 里 ,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 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 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 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 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 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 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风景简介
畅观堂始建于乾隆年间,
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 。主体建筑为面阔七间的两卷大殿, 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和一座小亭,地势 高爽,环境清幽,是当年乾隆皇帝眺 望园外、观民稼穑的地方。
颐和园风景简介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
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 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 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 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 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 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 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 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 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颐和园图片ppt课件
从北宫门进入,游览苏州街、四大部 洲、智慧海等主要景点,然后前往万 寿山,参观排云殿、佛香阁等建筑, 最后到达昆明湖,欣赏湖光山色。
特色活动游览路线
总结词
这条路线结合了颐和园的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参与其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 力。
详细描述
从东宫门进入,参与“宫廷表演”,欣赏传统音乐、舞蹈等表演。然后游览苏州街,体 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接着前往万寿山,参与“皇家祭祀”活动。最后在昆明湖畔观看“
颐和园图片ppt课件
• 颐和园简介 • 颐和园的建筑特色 • 颐和园的自然景观 • 颐和园的人文景观 • 颐和园的游览路线
01
颐和园简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颐和园始建于清朝,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该园始建于18世纪,历经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为集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见证了清朝的兴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颐和园的建筑细节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例如,在园林中的牌楼、亭台 等建筑形式上,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皇家园林的特点 ,使整个园林显得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03
颐和园的自然景观
湖泊与水景
湖泊
颐和园内有多处湖泊,如昆明湖 、万寿山、龙王庙等,这些湖泊 水清如镜,是颐和园的重要景观 之一。
水景
颐和园的水景设计独具匠心,湖 面上的桥梁、堤岸、岛屿等都经 过精心布局,形成了层次丰富、 变化多端的水景景观。
山石与植物
山石
颐和园内的山石资源丰富,有万寿山、玉泉山等,这些山石或雄伟壮观,或奇 特幽静,为颐和园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层次感。
植物
颐和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四季皆宜游览。春季的桃花、樱花,夏季的荷花、 睡莲,秋季的红叶、黄叶,冬季的松柏常青,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简介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简介颐和园的文化价值简介一. 背景介绍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
它始建于1750年,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宫殿建筑、精致的园林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二. 宫殿建筑颐和园的宫殿建筑大多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宫廷建筑特色,如方形、多柱式建筑、翘角、飞檐、斗拱、匾额等。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万寿山房”,它是毓秀园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之一。
还有“乐寿堂”、“稻香村”、“仁寿殿”等宏伟建筑,它们既反映了清代皇家建筑的尊贵高雅,又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园林景观颐和园的园林景观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占地面积约290公顷。
园内水系错落有致,山水间搭建着各种亭台楼阁,别有一番韵味。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长廊”,它长达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一,其悬挑彩绘技法、工艺装饰与彩绘风格丰富多彩,堪称举世无双。
四. 文化底蕴颐和园的文化底蕴丰富,与中国传统的艺术、哲学、历史和文学有密切联系。
这里保存了大量清代遗物,如玉器、瓷器、铜器、文物、书画、古钱币等等。
园内也有一些纪念性建筑,如“智慧鼓楼”、“颐年堂”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 意义与价值颐和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皇家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审美、传统哲学等等。
同时,它也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六. 结论总之,颐和园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宏伟建筑群和园林,其文化底蕴和各种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创造力,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颐和园的简介50字
颐和园作文篇1今天,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
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再次修复。
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
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
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
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
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
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
乐寿堂的匾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
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
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
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颐和园昆明湖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
桥的造型优美。
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北京颐和园的简介
北京颐和园的简介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3000亩)。
其前身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嘉庆四年(1799年)与畅春园合并改建为清漪园,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改建为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座古老的皇家园林,前身清漪园。
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整座园林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景在园中、园在景中”的独特风格。
园中有许多景点都以其造型别致、巧夺天工而著称于世。
园内建筑宏伟壮丽、景色秀丽,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全园分为宫门区、万寿山景区、昆明湖景区三部分。
宫殿区由万寿山和前山组成。
在万寿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宫门,门内是主景“仁寿殿”,殿前丹槛前是乾隆帝的御碑和御碑后的“石舫”。
—— 1 —1 —。
颐和园历史背景简介50字
颐和园历史背景简介
颐和园是一座以水为基调、以山为背景、以建筑为主体、集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名“万善园”,乾隆时开辟为御花园,后因有“颐养天年”的寓意而更名为“颐和园”。
光绪时曾数次扩建,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范。
颐和园园内有各种精致的建筑,如大观楼、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万寿山和昆明湖了,它们构成了颐和园的核心景观。
园内的假山、水景、以及其它建筑物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曾多次被烧毁和损毁,但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使它得以再现。
现在的颐和园已被列为中国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颐和园》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是一座重檐歇山 顶建筑。阁内供奉有佛像,是皇家祈福之 地。佛香阁建筑精美,融合了佛教文化和 皇家园林艺术的特点。在阁内可以俯瞰整 个颐和园的美景。
03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
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 表,其设计融合了山水、建筑、植物 等多个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 术的独特魅力。
十七孔桥
总结词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最具特色的桥梁之一,其造型独特,美 观实用。
详细描述
十七孔桥横跨于昆明湖上,连接着湖中的小岛。桥上有十七 个石拱,每个石拱上都雕刻着精美图案。在桥上可以欣赏到 湖面和周围山景的绝佳景色。
佛香阁
总结词
佛香阁是颐和园中的一座重要古建筑, 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颐和园》ppt课件
目录
• 颐和园简介 • 颐和园的景点 •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 • 颐和园的旅游信息 • 颐和园的特色活动
01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颐和园始建于清朝,是中国古代 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该园始建于18世纪,历经多次 修缮和扩建,成为集园林、建筑、 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
长廊
总结词
长廊是颐和园中最长的廊子,被誉为“世界第一廊”。
详细描述
长廊全长728米,横跨昆明湖两岸,是颐和园中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廊上彩绘 精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珍品。游客可以在长廊中漫步,欣赏湖光山色和园中 其他景点。
昆明湖
总结词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景,湖面宽阔,景色宜人。
详细描述
昆明湖占据了颐和园的大部分面积,湖中有多处小岛和半岛。游客可以乘坐游船 游览湖面,欣赏湖光山色。此外,湖岸线曲折多变,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颐和园简介【精选资料】
颐和园简介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一、颐和园简介(一)涉及内容1、颐和园的判定语2、建园的时间、地点3、历史沿革4、园林简介(二)介绍位置:在东宫门内简介牌旁(三)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
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
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
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
18 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皇家园林颐和园简介
皇家园林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350公顷(约8600亩),有大小宫殿、亭阁、庙宇等建筑100多座。
是清朝的皇家园林,与圆明园、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园林。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原是清朝的皇家御苑,原名清漪园(因当时为清太后寝宫)。
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
1860年至188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先后六次入住颐和园。
1904年慈禧太后再次入住时,改成了“清漪园”。
1908年至1912年袁世凯担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在其任内对颐和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建成了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北京西郊的行宫御苑为范本的中国古典园林。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颐和园进行了重新整修,形成现在规模。
颐和园的建筑主要分为东、西两部分,以昆明湖为中心,北起万寿山前山南到后山山顶有南北长360多米的长廊;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 1 —1 —。
颐和园的简介
颐和园的简介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2005~2006年对佛香阁景区和长廊进行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
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
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留下来的小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十七孔桥将它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
由十七孔桥、龙王庙和西堤将昆明湖装点起来,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颐和园的第三个特色是她的后湖景区,依靠后湖使万寿山形成三面环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观赏、游览和防火的三个功能,特别是将防火功能巧妙地与园林设计巧妙地相结合,其作用类似于城墙四周的护城河。
颐和园简介和历史
颐和园简介和历史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以江南园林为主要风格的传统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它占地面积约为290公顷,包括一个长廊、数十座古建筑和大片的湖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颐和园的建造始于清朝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约在18世纪中叶。
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览杭州的西湖,对其美景非常钟爱。
于是,他决定在北京建造一处类似西湖的园林,表达他对江南的喜爱。
为此,乾隆皇帝下令将原有的园林“万寿山庄”扩建成现在的颐和园。
乾隆皇帝亲自指导了颐和园的规划设计,并花了长时间来寻找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
他还发布了相关命令,要求宫廷内外的官员都投入到颐和园的建设中,并监督其进程。
乾隆皇帝在颐和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力求保持其原始的风貌,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水源,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乾隆皇帝去世后,颐和园陆续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这些修缮和扩建工程在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和宣统等几位清朝皇帝的统治时期进行。
在这些修缮和扩建中,颐和园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为了迎接西方各国使团的访问,颐和园还增加了一些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
然而,颐和园也曾历经了一些挑战和破坏。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入侵等战乱时期,颐和园遭到了一定的损毁。
特别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烧毁了大量建筑,使颐和园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毁灭的威胁。
幸运的是,清朝皇帝和后来的中国政府对颐和园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次修复和保护工作,使颐和园恢复了原有的辉煌。
今天的颐和园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参观、游览和欣赏。
颐和园不仅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参观颐和园,人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感受到古代帝王的豪华与匠心。
颐和园简介和历史
颐和园简介和历史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西路19号。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皇家园林之王”。
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纪念他的母亲董鄂妃而兴建。
董鄂妃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她在宫中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
董鄂妃去世后,乾隆皇帝决定将其原先居住的园林改建为一个皇家园林,并命名为颐和园,意为“享受和谐”。
在乾隆时期,颐和园被建造成一个华丽的皇家园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了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元素。
园内有大量的宫殿、寺庙、花园、湖泊和廊道,构成了一幅宏大的园林画卷。
在园内游览,可以欣赏到各种建筑和自然景观,如长廊、十七孔桥、苏州街、佛香阁等。
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对颐和园进行了一些扩建和修复。
道光皇帝将园内湖泊的面积扩大,增添了很多园林建筑。
光绪皇帝对颐和园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更加注重园艺和景观的完善。
由于颐和园人工湖泊的放水功能,湖泊的景色每年都有所变化,给游客带来了不同的观赏体验。
颐和园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灾害的破坏,尤其是在19世纪末的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颐和园几乎被完全毁灭。
但是,园内的很多建筑和景观还是保存了下来。
20世纪以后,颐和园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
它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同时,它也是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享有盛名。
总的来说,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它的建筑和景观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颐和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美景,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颐和园景区简介
颐和园景区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皇家园林。
它以其壮美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清漪园(即今天的清华大学校址)和静明园(即今天的北京颐和园)组成,原为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并改名为“昆明湖”。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此园成为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陵寝。
“文革”中颐和园遭到严
重破坏,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7月1日起颐和园恢复开放,更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83公顷(其中水面积185公顷),主要建筑包括排云殿、佛香阁、德辉殿、苏州街等。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 1 —1 —。
颐和园简介
过去我们在,将来 我们依然在
清朝道光年后,由於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 逐渐荒废。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颐和园清可轩原为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 内景赅春园也是一处绝美的胜景,已被完 全烧毁,只留下一处清可轩题字和其上面 的残存廊沿,地上石柱桩基依在,旁边只 有半截破墙,原先一个清净优美、曲径通 幽的地方,现在只剩瓦砾破砖,荒草满坡, 碎石遍地。
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还政」后退居休养,以 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於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 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 成为离宫。1900年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 1902年修复。
历史已经过去,现在已成定局,但未来是可以 把握的。蓝天碧海下,我们将把这里发生的一 切,告诉全世界
花承阁前有一个巨大的大理石石雕,石雕上有一个假山盆景,其雕刻的是镇海神兽等, 造型逼真、工艺精美。在花承阁被火焚烧之时,大火烤得石雕裂了一个大缝,使这个艺 半截树 干,树干高约3米, 一棵部分被烧成了黑 色的焦炭状,用手一 摸都能把手蹭黑了; 另一棵远点的树,也 被烧成了劈柴状。
漫游颐和园,像这样被烧的古树比较多,所到 之处,触动人心、发人深省,英法联军所犯罪 恶,至今还让人义愤填膺、痛恨不已。烈焰三 天,摧毁的不仅仅是花费一个多世纪才筑起来 的皇家园林,更是几代人的辛劳与心血。英法 联军的残暴和灭绝人性就如那一场大火给人们 心中烙下了疤痕。更警示后人,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只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才能保护中国 的主权和瑰宝不受侵犯
*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多,大量
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园林用水除了 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玉泉山发源、流入 西湖之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如果大 量截流玉泉山水,将威胁到北京至通州一段的通惠河 水位,直接影响到漕运。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 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 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 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 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 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 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 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乾隆二十九 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
北京颐和园资料简介
北京颐和园资料简介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造园始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历时几代清朝皇帝才完工。
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水域占70%,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2000年,北京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山水之胜,以假山、湖泊、寺庙、庙宇等元素来打造壮丽的景观。
园内主要有万寿山、昆明湖和长廊三大特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颐和园的核心景区是万寿山,它高约60米,是园内的最高点。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美景。
山上建有寿观,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寿辰所建的宫殿式建筑。
寿观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庆祝和祝福。
此外,还有诸多寺庙,如伏虎寺、韦庄佛寺等,让游客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园内的昆明湖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占地面积达220多公顷。
湖水清澈湛蓝,周围垂柳依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景画。
湖中有三座岛屿,分别是南、北、西三岛。
南岛上有一座仿照苏州园林建造的西堤小园,景色迷人。
北岛上的静心亭是一座休憩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湖景,聆听湖面上的小船橹声。
西岛上的万寿山植物园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给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和鼻腔的盛宴。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长廊是其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
长廊长达728米,拥有上千幅精美的彩绘,被称为“万里长城上的寻梦廊”。
长廊以精美的绘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事件、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
龙椅、断桥等是长廊的重点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驻足观赏和拍照纪念。
除了上述主要景点,颐和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提的景观,如琉璃堂、九龙壁、玉澜堂、宜花园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北京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园林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赞赏和喜爱。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简介
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始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
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
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公元1749年(清朝乾隆十四年)冬,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六十寿辰,将湖山按照园林创意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与治理,把湖面向东北扩展,重筑东堤,并在湖中模仿杭州西湖苏堤新筑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西堤,并使水面一分为三,保留原西湖东岸上的龙神祠,成为一个较大的岛屿。
同时,把挖湖的泥土,按照造园布局的需求堆筑在山上,使山
体形象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蝙蝠,衔哺着酷似寿桃状的湖水,寓形隐意,妙趣天成。
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弘历改瓮山名万寿山,西湖名昆明湖。
经十余年土木之功,终于建成了清漪园这座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
公元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著名皇家园囿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
园内数以万计的文物珍藏皆被抢掠一空。
公元1886年(清朝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1888年改园名为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到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的野蛮抢掠和破坏,1903年重新修复。
颐和园按其园林布局可分为前山前湖建筑与后山后湖建筑两大部分。
全园总面积近三百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约七万平方米。
颐和园内的建筑结构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其建筑形式多模拟江南名胜古迹,或肖其意,或仿其型,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众多绚丽恢宏的廊、桥、亭、榭,殿、宇、楼、台。
颐和园的正门为东宫门,它座西朝东,宫门内外南北对称建有值房及六部九卿的朝房。
由宫门进入仁寿门,是以仁寿殿为主的朝政建筑,为清朝帝后驻园期间处理政务的地方。
仁寿殿西北方分别建有慈禧太后看戏用的德和园大戏楼,光绪皇帝及皇后居住的玉澜堂与宜芸馆,再往西数十米就是慈禧太后的寝殿乐寿堂。
万寿山南麓,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排云殿建筑群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拥下似众星捧月,溢彩流光。
这组金碧辉煌的建筑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礴。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其东面山坡上建有转轮藏和巨大的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建筑是五方阁及闻名中外的宝云阁铜殿。
登上佛香阁,凭栏送目,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楼船泛绿,百
舸弄波。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
堤上六桥,形态互异、婀娜多姿。
浩淼烟波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水中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
在湖畔岸边,还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镇水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万寿山北麓,地势起伏,花木扶疏,道路幽邃,松柏参天。
重峦叠嶂上,仿西藏寺庙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筑群层台耸翠,雄伟庄严。
山之脚下,清澈的湖水随山型地貌演变为一条舒缓宁静的河流,顺地势而开合,依山型而宽窄。
两岸树木蓊郁,蔽日遮天,画栋雕梁,时隐时现。
后溪河中游,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万寿买卖街铺面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钱庄、当铺招幌临风;茶楼、酒馆画旗斜矗。
若轻摇画舫,徜徉其间,品一杯浓浓的碧螺香茗,听一曲地道的吴歌软语,真让人顿生姑苏之想。
沿河东游,水尽处,闻溪流琮琮,如琴如瑟,是为谐趣园。
小园环池而筑,游廊相连,厅堂楼榭,精致典雅,“一亭一径,足谐奇趣”。
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
风月属昆明”。
颐和园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古往今来,它以其无以伦比的园林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崇高评价荣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