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研究论文
公共管理视角中“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
reformation”.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request,the prison authorities as the public
well as ideas and methods of this article;part two made a deep analyses of the problems and its reasons that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socialization of prison execution”part three gave its suggestions of the”socialization of Prison execution”
第一章 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12
第一节 监狱行刑社会化与公共管理的概念……………………..12 一、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内涵、特征……………………………12 二、公共管理的定义和内涵…………………………………15
第二节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16 一、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17 二、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在我国的实践基础………….…………22
prison execution”.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part one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purpose of sdudy,its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related developments as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论文的分析19942011吴大振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 2012 第23期总第27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23T o tal N o .27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论文的分析(1994~2011)吴大振(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4年~2011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论文从论文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被引用情况、关键词分析、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然后探索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3—0112—02 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
在此之前,不少学者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如杨焕敏阐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观点、障碍、措施与模式[1]。
赵国忠叙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必要性、主要依据、可行性等6个方面[2]。
董乾枫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程度、实践等4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介绍文化宣传、有限开放、参考咨询、联合共建等4个服务方式[3]。
马丽以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社会化为主题进行检索,对1999年~2008年248篇论文进行分析,从合著、文献主题分布、作者单位等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4]。
前3位学者重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主要论题,而马丽从论文主题分布等5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这些文章都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文章进行归纳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学术界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动态与趋势,笔者对1994年~2011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希望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有所裨益。
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社会化思考评析论文(共2篇)
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社会化思考评析论文(共2篇)篇一: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社会化思考随着现代工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劳动力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而非简单的学历水平。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它已成为国家扩大就业,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点推动和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社会化思考进行评析。
一、职业技术教育现状1. 教师队伍不足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斗争不足,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投入缺乏,存在师资专业不够强、实践能力不够强的现象。
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化现象,也导致了一些企业聘用了一些非正规教师来从事职业技能培训。
2. 制度错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制度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能力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相比于其他教育行业要差,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鼓励力度不够,相应的措施也不够实际。
3. 标准缺失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标准缺失比较严重,标准落后、不规范,职业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的管接人员等方面的治理缺失导致了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存在极大的差异。
另外,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孔校已成为一些产业的附属机构,缺少独立性和专业性,对于职业技术实践教学的关注不够,导致根据企业的需求需求调整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案。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思考1. 职业技术教育应贴近用人单位需求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好地贴近用人单位需求,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行业发展状况、技能要求等方面,为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的调整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应该实行用人单位管教育,教育用人单位的同时,也应该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2.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相比于其他教育行业要差,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鼓励力度不够,相应的措施也不够实际。
应该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严格管理职业技术教育行业,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社会学论文
一、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论述如何充分实现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
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个性(Personality也译为人格)与自我(self)产物。
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都应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问题就是要促进这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社会学称之为个性调适或人格调适。
相反,如果两者脱节,不能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称为人格解组。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
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培养和塑造个人什么样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化模式培养的社会成员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模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模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摘要:学生公寓社会化作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具体任务。
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高校公寓社会要紧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存在的要紧问题,并提出在今后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与管理中应予以完善与提高的方面。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寓社会化,后勤社会化,模式0引言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与要紧内容。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在各级政府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多数高校以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为契机,通过各类渠道,积极利用社会资金,以社会化方式兴建学生公寓,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带来了投资主体,利益主体,服务工作队伍主体多元化,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矛盾与问题。
比如,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公寓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如何实现后勤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及时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在比较分析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要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计策。
1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化运作,利用社会资金进行高校学生公寓建设与管理的过程。
从涉及的利益主体看,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要紧存在下列三种模式:模式1:初步社会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等学校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一校两制”,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后勤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自筹资金建设并全面管理大学生公寓,同时学校设后勤管理处,通过契约形式代表学校作为甲方行使对后勤企业—乙方的监督、检查、验收、审核等职责与职能。
在开发大学生公寓的过程中,政府给予各项政策优惠,使大学生公寓的开发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既保证后勤企业“有利可图”,又确保大学生能承受得起公寓租金。
文献中经常提及的浙江模式与上海模式就属于初步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模式,上海模式中不一致的是,其后勤服务企业是由多个高校共同筹建的。
模式2:半社会化模式。
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模式与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在大众的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互联网的产生,也给许多企业商家带来了更多商机,各种商业模式不断出现,而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加持下,“粉丝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粉丝们通过社会化网络下的社交关系的互动、分享、转发来参与到与偶像有关的社会活动体系中。
这样对娱乐文化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
由此产生的“粉丝经济”营销概念影响也愈发广泛。
本文将通过对“社会化网络”和“粉丝经济”相关概念的梳理,深入分析了解社会化网络平台“粉丝经济”的主要网络营销模式,旨在促成“粉丝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社交关系,粉丝经济,网络营销模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 eople's life.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Internet brings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businesse s, and various economic business model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With the support of so cial media, the concept of "fan economy" emerges at the right moment. Fans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stars and idol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subscription and forwarding of soc ial media under the social network, making more and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nd the resulting "fan economy" marketing model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s pread.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main marketing modes of "fan economy" in the era of socia l network by sorting out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social network" and "fan economy", so as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fan economy".Key words:Social network, Social relations, Fan economy, Online marketing mode目录前言.................................................................. - 1 - 1 绪论................................................................ - 1 - 1.1研究背景 ........................................................ - 2 - 1.2研究意义 ........................................................ - 2 -1.3研究方法 ........................................................ - 2 -2 相关理论综述........................................................ -3 - 2.1社会化网络 ...................................................... - 3 - 2.2社交关系 ........................................................ -4 - 2.3粉丝经济 ........................................................ - 4 - 2.4网络营销模式 .................................................... -5 - 3粉丝经济模式发展现状................................................ - 5 - 3.1国外的粉丝经济发展现状 .......................................... - 5 - 3.2国内的粉丝经济发展现状 .......................................... -6 - 3.3粉丝经济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区别 .............................. - 8 - 4粉丝经济现有营销策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0 - 4.1粉丝经济现有营销策略分析 ....................................... - 11 -4.1.1脱媒化营销.................................................. - 11 -4.1.2泛媒化营销.................................................. - 11 -4.1.3自媒体营销.................................................. - 11 - 4.2粉丝经济存在问题分析 ........................................... - 16 -4.2.1各类主播价值观扭曲.......................................... - 16 -4.2.2部分极端粉丝心态上瘾........................................ - 16 -4.2.3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 16 -4.2.4视频内容过度娱乐化.......................................... - 16 - 5粉丝经济营销模式改进对策........................................... - 17 -5.1提高视频审核力度 ................................................ - 3 - 5.2应当注重正确价值观的注入 ........................................ - 4 - 5.3加强网民素养完善监督举报制度 .................................... - 4 - 5.4注重版权意识的培养 .............................................. - 3 - 结论................................................................ - 20 -致谢................................................................ - 21 - 参考文献............................................................. - 22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经济的变动,互联网已经拉响了变革号角。
政治社会化论文
目录1 前言 (2)1.1研究背景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正文 (3)2.1摘要 (3)2.2关键词 (3)2.3内容..…………………………………………………………3-53参考文献 (5)前言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
2 0世纪5 0年代以来,一系列政治科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其确含义虽众说纷纭,但都谈到了一个共同之处: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对个人来讲是通过学习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对政治系统来讲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
国内外研究现状: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诞生于国外。
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首次发表有关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论文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特别关注,政治社会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政治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进行的效果如何,都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世界各国统治阶级都极其重视政治社会化的研究。
我国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历来都很关注,但从真正意义上进行的研究起步较晚。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学者经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的和意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在社会的政治领域,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训练,使之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生活,这就是最通俗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
研究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49486 社会其它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社会化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转型期这个复杂的过程时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是转型期青少年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
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
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上述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使价值观形成的偏差,这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极为不利,甚至受到国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危机关系民族的兴衰。
(三)信息鉴别能力较弱。
根据之前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非常之大,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网络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网络用语、火星字、口号等。
浅谈社会化对人一生的意义(论文)
浅谈社会化对人一生的意义(论文)浅谈社会化对人一生的意义社会化,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行为的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地认识自我,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简言之,社会化就是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习做人的过程。
个人是社会化的主体,也是客体,是个人的自我转化,也是社会转化个人。
无论是有计划自觉进行的社会化过程,抑或是无计划不自觉进行的社会化过程,都是社会和个人互相作用的过程,缺少哪一方面都无从谈起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塑造完善的自我。
对个人而言,社会化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自我是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的内容。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指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性格等,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人的社会化不仅培养了人的共性,也培养了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表现在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
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这种独特性是符合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
人格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
自我也称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自我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同时,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就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从而影响个人的社会化选择。
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或塑造个体怎样的自我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自我的发展贯穿社会化的始终,它的形成和完善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态度形成和转变起着调节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具有自我调控功能。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毕业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摘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亲社会性的发展,反之,消极、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使了儿童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儿童社会化一.引言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皮亚杰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把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划分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操作阶段(2-7岁)、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和正式操作阶段(11-12岁以后)。
这些社会化过程都是在家庭里产生的:在感觉运动阶段,家庭帮助儿童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与父母关系的认识过程;在前操作阶段,家庭帮助帮助儿童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培养语言和表达能力;在具体操作阶段和正式操作阶段,家庭帮助儿童按照规范承担自己的角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将儿童引入社会。
所以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家庭环境中复杂地交织着几种重要的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力量,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二.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因素。
(一)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选择家庭教育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选择民主型方式的比例就高,教育孩子时较少的表现出溺爱,忽视,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行为,而更多地使用说理方式,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论文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论文社会化是一个人逐渐适应社会,与他人相处并融入社会的过程。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长时间与父母的分离,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篇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和现状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地工作,长期无法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有约6000万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地区。
由于父母的长期缺席,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1. 家庭教育不足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爷爷奶奶、亲戚等长辈往往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方法,导致留守儿童在品德、礼仪等方面缺乏教养。
2. 学校适应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经常在亲情、友情等方面感到孤独和焦虑。
进入学校后,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但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
3. 情感问题父母长期的分离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压力。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被遗弃,情感发展不稳定,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建议1. 家庭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并完善相关政策。
同时,鼓励父母与留守儿童保持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建立稳定的情感纽带。
2. 学校关怀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照顾,建立心理咨询和援助机制。
提供情感支持、心理辅导和适应性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并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3. 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参与相关公益活动和项目。
通过组织志愿者、提供职业培训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发展。
结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议题。
政府、社会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实现全面的发展。
家庭环境论文: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家庭环境论文: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中文摘要】从一般意义上讲,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都可能导致家庭环境的变化。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核心家庭、离散家庭和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主干家庭日渐减少。
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家庭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从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抗压受挫能力下降问题、社会责任感弱化问题和道德行为功利化倾向问题等,通过对这四类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较为深入地挖掘了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讲求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重视家长的示范作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抗压受挫能力的增强,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
【英文摘要】Generally speak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led to the chang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family structure, an increase of nuclear families, separated families and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e traditional backbone of the families aredeclining.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ffect family members’communication, philosophy of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style, family atmosphere, life style and values. These change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ffect on the process of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社会化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英文关键词】family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 socializ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 【目录】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摘要3-4Abstract4第一章导论8-15 1.1 选题背景8 1.2 主要概念界定8-9 1.2.1 家庭环境8 1.2.2 社会化8-9 1.2.3 大学生社会化9 1.3 文献综述9-13 1.3.1 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现状9-10 1.3.2 关于社会化的研究10-13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3-14 1.4.1 研究目的13 1.4.2 研究意义13-14 1.4.3 研究方法14 1.5 研究的内容和有可能的创新点14-15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 1.5.2 有可能的创新点14-15第二章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15-21 2.1 何谓”道德社会化”15 2.2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表现15-19 2.2.1 社会道德认知能力较强,但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倾向16-17 2.2.2 道德行为选择功利化倾向17-18 2.2.3 道德评价标准模糊化18-19 2.3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19-21 2.3.1 错误教育观念的误导19 2.3.2 落后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19-20 2.3.3 家庭道德示范和纠正功能的缺失20-21第三章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问题21-27 3.1 挫折的内涵21 3.2 挫折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主要表现21-23 3.2.1 学习中遇到的挫折21-22 3.2.2 恋爱受到的挫折22 3.2.3 生活贫困产生的挫折22-23 3.2.4 就业遭遇的挫折23 3.3 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23-27 3.3.1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23-24 3.3.2 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24-26 3.3.3 不同家庭完整状况的影响26-27第四章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27-32 4.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涵27 4.2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29 4.2.1 主动沟通意识和交往技巧欠缺28 4.2.2 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行为功利化28-29 4.2.3 交往中过度追求完美,情绪化倾向严重29 4.3 人际交往问题的家庭因素分析29-32 4.3.1 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29-30 4.3.2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30-32第五章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32-38 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32 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32-35 5.2.1 个人责任感意识差33 5.2.2 缺乏同情心,漠视生命33-34 5.2.3 以自我为中心,轻视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34-35 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家庭原因分析35-38 5.3.1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36 5.3.2 家长教育素养的影响36-38余论38-41附录:关于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访谈笔录41-48参考文献48-5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0-51致谢51。
终身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素质教育策略研究论文
终身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素质教育策略研究摘要:面对终身教育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优势和挑战,文章阐述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信息素质教育的背景、意义及优势,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素养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将“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作为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
目前,我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推行终身教育政策。
作为社会信息化重要基地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储备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服务设备,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对本校师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与时俱进,拓展教育职能,面向社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信息素质的内涵信息素质是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它又被翻译为“信息素养、信息文化、信息能力”等。
它最早是1974 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
后曾经过数次补充与完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其定义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
2000年美国高校与学术图书馆协会提出5个信息素质标准[2]。
我国华南师范大学张倩苇教授[3]认为: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并被国内学者频繁引用400次。
综上所述,信息素质可以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潜能等。
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综述论文
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本文总结国内青少年“反向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迁,成年群体原有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权威性,而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吸收、接受能力都更强,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变迁,因此年轻一代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教导”父母的机会,从而出现了成人向青年人学习的“文化反哺”现象。
1.研究概况1968年,贝尔撰写《再释社会化研究中的影响方向》一文,成为研究反向社会化问题的开端之作,提出了儿童与家长关系的“双向模式”。
我国学者将反向社会化研究引入国内,并创建了“文化反哺”范畴。
1988年,周晓虹撰写《试论当代中国青少年文化反哺的意义》一文,成为了国内研究“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的奠基之作,文章用“文化反哺”概念阐释了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授文化知识的现象。
随后,学者相继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及文化反哺的性质、社会功能、表现、形成做了深入的探索。
2.主要研究内容2.1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的内涵社会学家通常将反向社会化过程称之为“文化反哺”,是传统受教育者向教育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其实质是青少年文化对成人文化的积极主动影响过程。
2.2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的内容与表现“文化反哺”的相关研究证实,子代对亲代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以日常行为或器物认识及使用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价值判断方面,最后,子代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消费和金钱的看法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对亲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也有研究表明,子代在政治领域对亲代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政府推选的社会运动多半参照青年人的理想追求和运动状态来拟定,青年人所倡导的参与意识、求真务实价值观也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论文.doc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论文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全文如下:【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大学生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关键词】社会变革;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7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作出论断: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
围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各项改革在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
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风险性却在加大,改革在各领域有序展开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取向以及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
由此可见,要使大学生们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实现其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必须关注中国社会改革的大背景。
有鉴于此,我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内涵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及特点。
1.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
变革是对事物的改变和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出现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是一场维护新制度的革命,但仍然处于农业社会、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
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变革则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场变革使我国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等,也都处在这种转变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讲,变革就是对旧事物的辨证否定和扬弃。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学位论文编目社会化初探
在 前 所 未 有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上 彼 此 联 系 在 了 一 起 。 而 且 ,在
批宝贵文献资源 的情 报价值 ,借 鉴普 通 图书等编 目社会 化
的成功经验 ,对其进行社会化编 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2 编 目社会化 的缘 起和 形式
D :0 3  ̄ /. s .08—0 2 .0 2 0 0 9 OI1 .9 9 ji n 30 s 8 32 1 .6.0
[ 中图分类号 】G 5 [ 2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02 2 1)0 —03 —0 08 8 1(02 6 06 3
Ex lr t n o o ilz to o e i nd Dis ra in Caao ig p o a i n S caiain fTh ssa se t to t lgn o
ae p tfr r r u owad.
( e od]t s ddsti ; oi z to n; o e te ali ; uorn K y rs h ia s rtn s a e ca g g co r v ca g g otu i w esn iea o cl d ali i pa ton i s cg
c u t r r f eci e .T e e raia o p ra h a d d v lp n rn fte i a d d sett n scai d c tlgn o n r a e bil d s r d y ey b h n t e l t n a p o c n e eo me tt d o h ss n i r i o i z aao i g h zi e s ao 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研究论文9[内容提要]笔者通过对杨伯寿工作室的第一手实地调查,结合其他文献资料,认为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人民调解社会化实质上是对人民调解的再组织。
专业化的调解工作室成为“准科层结构”中的一环,同时被“焊接”到既有的调解网络当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国家的组织网络相联结,在盘活国家治理资源的同时提高了人民调解的效能。
然而,工作室作用日益突出的同时居委会调解却在逐渐边缘化。
“社会化”与其说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转移,毋宁说是国家改变了重点支持的对象。
[关键词]人民调解社会化再组织人民调解工作室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人民调解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取向:一是程序法学的理路,将调解视为与一种法制相对的解纷机制,侧重于分析调解与诉讼/审判之间的关系(王建勋,1997;何兵,20XX;韩波,20XX;张卫平,20XX;范愉,20XX);二是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理路,将人民调解作为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视角:从历史来看,人民调解本身是革命政权对传统的民间调解进行改造的产物(陆思礼,20XX;强世功,20XX);就现实而言,人民调解处在由国家和社会构成两极的磁场当中,既不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也不纯然是民间自组织力量,而是力图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人民调解可以作为考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有效变量(彭勃,20XX)。
或许还有一条调和两端的“中间道路”,既承认调解与法制的程序性差异,也关注调解背后的国家与社会(季卫东,20XX;郭丹青,20XX),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程序法学对调解与法制之间对立的夸大,譬如季卫东(20XX:74)注意到了“经由调解而发展的法律”,以及“法律帝国”中的“情理特区”。
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不太关心人民调解本身,而力图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人民调解好比是一个舞台,国家、社会、个人各自粉墨登场,在互动中既相互适应也彼此改造。
这样就避免了就事论事,但同时也存在过度诠释的风险——我们固然可以从人民调解的场景中看到国家与社会的“身影”,但这是否意味着人民调解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国家与社会在起作用呢?这样会不会导致一种“还原论”倾向(费埃德伯格,20XX:7),把人民调解所发生的一切简单地归结为国家与社会的“后果”,以至于用理论重新“规划”了事实?本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第二种路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更加强调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的重要性。
人民调解不同于传统民间调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前者是组织化的,而后者依托的是个人,人民调解的变迁实际上也表现为组织的变迁。
以组织为中心,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过度诠释的问题,因为在当代中国,组织是社会行动者最为仰赖也最为稀缺的政治资源之一,组织的变迁通常具有“政治敏感性”,一般都是在国家推动或至少默许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人民调解组织变迁的研究要比静态的制度/程序分析更能逼近问题的实质。
一、人民调解的复兴与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法制的相对健全和权利观念的勃兴,民事诉讼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途径。
统计数字显示:人民调解在90 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后逐渐呈下滑趋势,调解人员和调解纠纷数渐趋减少。
“强诉讼、弱调解”的纠纷解决体系结构特征已经形成(韩波,20XX)。
曾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也因此沦为“明日黄花”;在许多人看来,作为传统民间调解的“历史遗留物”,人民调解终究会被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的民事审判制度所取代。
从1994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上海市Y街道首席人民调解员杨伯寿回忆说:1994-1998年,那个时候调解没有协议书,只有口头承诺,无法查找根据,最后不了了之。
老百姓往往选择去法院,这不是因为调解无用,而是因为调解质量不高,没有信誉度。
连调解员自己都(把纠纷)往外推,(把当事人)往法院支,民警和居委会也是这样。
1998年我们开会的时候,连最高人民法院的同志都在讲,人民调解这朵“东方之花”萎缩了。
然而2000年之后,形势似乎又站到了人民调解的一边: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20XX年9月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第16条允许当事人反悔,对于有违法律的人民调解,人民法院可以纠正,而对于符合法律的人民调解,却没有规定人民法院以何种方式予以支持。
与此相应,最高人民法院在20XX年明确提出审理民事案件要“能调则调,多调少判”,把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田雨、张晓晶,20XX)。
另一方面,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和推动人民调解的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市为典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审核制(2000年)、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20XX年)、人民调解工作室(20XX 年)和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0XX年)。
上述举措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的法律地位和实际效果,促进了人民调解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据统计,20XX-20XX年,上海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73074件,调处成功262050件,调解成功率95.96%;参与调处了3251件、80232人次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纠纷,防止自杀、凶杀和其它民转刑案件629件(施妍萍,20XX),这表明人民调解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调解并没有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路。
用上海市司法局局长缪晓宝(20XX)的话来说:“所谓专业化,就是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要具有法律背景,并且专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即受过法律专业教育,或具有法律工作经历,或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具备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
”“所谓社会化,就是利用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政府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不应走在调处矛盾第一线,应采取经济的、行政的等各种手段,积极扶持、支助人民调解工作,从而形成良好、规范、有序的社会自律机制。
”他提出,人民调解工作必须走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一种新的调解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且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充分肯定了上海的这一探索,明确指出: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代表着人民调解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政府为什么要复兴人民调解?又为什么要采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组织形式?与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简称ADR)在美国的兴起不同,中国之所以要重新打出人民调解这张昔日“王牌”,不是用来对付“诉讼爆炸”,而是为了规避“法制的后遗症”,即让各级政府焦头烂额的缠讼、累讼和上访(陈柏峰,20XX),还有令法院权威受损的“执行危机”。
法制或审判所造成“零和博弈”局面,往往会令败诉一方不断地上诉、上访乃至“上街”(即采取静坐、堵马路一类的集体抗议行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带来“秋菊的困惑”(冯象,1997),即当事人双方都对结果表示不满;而具有当事人主义和合意性特征的人民调解,既可以减轻政府和法院的负担,又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
政府之所以要大力推进人民调解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建立新型的调解组织,则是基于对“传统”的内设于村/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反思。
在很大程度上,人民调解在90年代所陷入的衰退局面跟这种组织形式不无关联。
根据最初的制度设计,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设在基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和各种“单位”中。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地域或单位在解决纠纷方面的功能开始弱化。
其原因主要包括:其一,由于纠纷的多发和复杂性,村居委会调解由于缺乏权力的依托和对国家法律规则的准确把握,自身的能力已经不适于处理这些纠纷。
其二,诚信、道德等社会失范,使得基层的调解失去优势,这也是诉讼激增的直接原因。
第三、社会凝聚力下降,共同体成员的自治能力较低,内部调整作用差(范愉,20XX)。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社会的自治程度较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更期待通过确定的法律规则和具有强制力的国家规制进行社会调整,对公力救济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会自治性调整。
在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更多地向基层政府、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寻求救济和解决,由此导致村/居委会调解出现明显的功能弱化(同上)。
如是之故,欲使人民调解重焕生机,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调解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和改造。
适应这一需要,司法部20XX年9月发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调解的组织形式作了新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采用下列形式设立:(1)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2)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3)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4)根据需要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这大大超出了1989年发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所规定的范畴,不仅把实践中已经涌现的司法行政或准司法性的纠纷解决机制都纳入到人民调解的名下,为其追加了合法性;更重要的是,为人民调解的“再组织”(reorganization)提供了“准法律依据”。
上海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就是人民调解再组织化的产物,现已成为人民调解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织载体,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普及,但被司法行政部门认为代表着人民调解的发展方向,正在进一步推广中。
因此,对人民调解工作室这一新兴组织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人民调解“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人民调解“再组织”的政治涵义。
20XX 年4月至20XX年3月,笔者与合作者对上海市的杨伯寿调解工作室进行了跟踪式调查,与人民调解员、街道干部、纠纷当事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并亲历了一部分纠纷的调解过程。
下面,我分别从科层制和组织网络(inter-organizational netbedded)到调解员的社会关系网络(social netbolic capital) (Bourdieu, 1989)。
杨伯寿的象征资本就是他独特的从政经历、调解业绩和社会声望:担任过“王震将军的经济参谋”,“被江泽民、朱镕基派往东北工作”,“被市委副书记刘云耕亲自授予001号首席人民调解员资格”、“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曾在剑桥大学进修”,以及被《解放日报》、《文汇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的先进事迹。
在“官本位”思想依然十分浓厚的中国社会,与权势显赫者的“关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本人工作能力和社会能量的一种标志。
正是这些将杨伯寿和其他退休老人区别开来。
象征资本要转化为组织资源和权力资源一般需要两道工序:一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民众的“口碑”使资本增值,并使杨伯寿成为“典型”(其实毋宁说是“例外”),而“典型”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象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