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梅雨、山洪、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常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被称为“长江流域防汛重中之重”。

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台风雨季节。

二、干旱灾害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如华北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

干旱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春季和夏季为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灾害有加剧的趋势。

三、地震灾害中国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地震带分布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带,如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次生灾害多的特点。

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台风灾害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

台风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强烈的风力、暴雨和风暴潮特点。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台风路径和强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五、梅雨灾害梅雨灾害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等。

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梅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

六、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山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

这些地区地形陡峭,地质破碎,降水量大,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山洪、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救治难度大的特点。

七、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区域性: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不同。

如东部地区以洪涝、台风为主,西部地区以干旱、地震为主。

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教案设计自然灾害与防治

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教案设计自然灾害与防治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教案中使用资料:【百度图片】【百度新闻】关注汶川地震交通部门加紧抢通救灾“生命线”交通方面。

最新得到的消息,交通运输部已经协调重庆、云南、陕西共调集25座战备钢架桥运往四川灾区。

现在仍然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力抢通前往汶川的受损公路。

目前,四川省内所有高速公路均已恢复正常通行,成都、德阳、绵阳、雅安等受灾地区的主要干线公路也已抢通。

但仍有以汶川为中心的三条约300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处于交通中断状态。

具体从都江堰至汶川、理县至汶川、茂县至汶川、卧龙、映秀至汶川的公路由于损毁极为严重,抢通难度极大,而且也无法与现场抢通人员取得联系。

预计从卧龙、映秀沿S303省道从西向进入汶川以及由都江堰进入汶川的公路可能最先抢通,预计需要2天左右时间。

鉴于这种情况,交通运输部已经组织四川省交通部门,已经通过岷江从水路往汶川运送药品以及医护救助人员。

关注汶川地震最新消息:第一支救援部队抵达汶川县城昨天晚上11点15分,武警驻川某师200人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

目前,这支部队正在汶川县城和龙溪乡展开救援活动。

这个师后续的470名官兵预计将在今天到达。

在昨天中午12点,成都军区先遣队已经有部队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将所带食品、饮用水等分发给儿童、伤员。

一旦今天气象条件允许,他们将立即向映秀镇空投食物及药品等。

关注汶川地震救灾进行时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处倒塌的建筑都是一处战场,救援人员用他们的双手与死神做着顽强的斗争,挽救废墟下的每一个幸存者。

专题十六 我国的自然灾害

专题十六  我国的自然灾害

专题十六我国的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指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3.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4.干旱:多发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原因:降水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或夏季风不稳定)防治措施:修建水库,南水北调,节约用水.5.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原因: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防治措施:修建水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6.台风:多发区:东南沿海原因:太平洋热带气旋侵入带来的灾害:狂风和特大暴雨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工作有利的一面: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期间的旱情7.寒潮:多发区: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海南、台湾、西藏、云贵地区不受寒潮影响带来的灾害:带来大风、大幅度降温天气,农作物受灾。

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工作8.地震:多发区:台湾、西南部、太行山、甘肃、新疆原因:板块交界地带或板块破碎地带防灾方法: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9.滑坡:多发区:我国中部的山区原因:土质疏松,植被少措施:植树造林,修挡土坡10.泥石流:多发区:我国中部、西南部的山区原因:土质疏松,植被少措施:植树造林防灾方法: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提升练习专题十六我国的自然灾害()1.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A.旱涝灾害B.寒潮C.台风D.冰雹()2.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3.台风有过也有功,体现在有功的一面是A.带来狂风B.带来暴雨C.摧毁建筑物D.缓解旱情()4.“农作物受冻害,冰冻使电力中断、大风掀翻广告牌”是指哪种灾害性天气A.沙尘暴B.梅雨C.台风D.寒潮()5.关于中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潮不会影响南方地区B.台风是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C.干旱只发生在西北地区D.台湾、云南、青海、西藏多地震()6.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寒潮影响频繁B.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C.地形复杂多样D.冬季风进退规律异常()7.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A.干旱B.寒潮C.洪涝D.台风()8.台风在中国登陆时间多出现在A.秋、冬季B.冬、春季C.春、夏季D.夏、秋季()9.下列天气预报符号表示台风的是A. B. C. D.()10.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A.梅雨和伏旱B.寒潮和台风C.沙尘暴和寒潮D.沙尘暴和大雾1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专题知识点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初,一场罕见的旱灾在我国北方地区蔓延,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 029次,旱灾1 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 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加严重。

(1)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受旱面积大规模增加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及防御旱灾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关联性(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考向一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危害示例 1 (2009·山东文综)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方法技巧学习和认识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减灾与防灾,所以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特点十分必要。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2)群发和群聚现象的发生(3)灾情前兆与预报: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

常见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一、【寒潮】特点: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暴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沙尘暴: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破坏植物生长等。

有利影响:.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减少北方的扬尘天气。

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积雪的消融,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泻”是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还可以净化大气。

寒潮带来的雨雪,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还会使空气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寒潮带来的低温,还可以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是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宝贵的动力资源。

寒潮的防御措施.加强对寒潮的监测和预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

.提高人的防灾意识,做好应急预案。

.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

(技术).实行地膜覆盖。

.发展塑料大棚农业。

.制造烟雾,预防霜冻等。

.加强防寒和饲料储备工作。

(牧区)思考: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我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思考: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讲 常见的自然灾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讲 常见的自然灾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讲常见的自然灾害〗之小船创作一、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二、读常见气象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相关知识。

(一)干旱灾害1.概念干旱时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二)台风灾害1.构成由图甲可知,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由图乙可知,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三)寒潮灾害1.概念寒潮是因为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大领土面积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
样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不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自然灾害类型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包括洪涝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矿山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其中,洪涝灾害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一度汛期
时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水灾;地震灾害也是我国的一大灾害,尤其是
在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比较常见;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等自然
灾害,也给我国南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矿山灾害也是一种比
较特殊的自然灾害,常常会造成矿难;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灾害则
与我国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来减
轻或避免灾害造成的影响。

对于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生态防洪、人工防洪、水库蓄洪、河道整治等办法来控制洪涝灾害的发生;对于地震灾害,我们可以
加强地震监测预警,加强房屋抗震能力等措施来保护人们生命和财
产安全;对于气象灾害,我们可以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调整农业生
产结构等措施来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对于矿山灾害,我们可以加
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矿山安全设施等措施来预防矿难;对于水土
流失、荒漠化等灾害,我们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变人们的不
良生态行为,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等来维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福祉。

综上所述,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灾后抢险救援等方面的建设,来更好地应
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应对措施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应对措施

灾后恢复: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灾后 恢复和重建,如无人机投送物资、 3D打印等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救援救助:科技为救援队伍提供高 效、安全的救援工具和手段,提高 救援成功率
科学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对灾害进 行深入研究,提高对灾害的认识和 应对能力
科技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添加标题
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知识水平。
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工作的意义: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经济秩序,减少灾害损失。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政府制定重建计划,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重建工作。
重建资金来源: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国际援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重建工作的实施:包括修复和重建房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解了灾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灾减灾的经验总结
建立完善的预 警系统:通过 科技手段提高 预警准确率, 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应急救援 能力:建立专 业的应急救援 队伍,提高救
援效率。
提高公众防灾 意识:加强防 灾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自救
互救能力。
完善灾后恢复 重建政策:提 供政策支持, 帮助受灾地区 尽快恢复正常 生产生活秩序。
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全国性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和规范志愿者参与自然灾害应对工作。
社会参与方式:通过募捐、义卖、义演等形式筹集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
国际合作与援助机制
中国的国际援助政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向受灾国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 支持。
国际合作机制:中国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2.4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2.4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①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②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表现在:
①同一时间,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
②同一地点出现多种自然灾害,不同灾害会连续发生
③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雅地震带。

二、防灾减灾
1、防灾
①灾害预报: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精确预报台风、地震等
②修建大量防灾工程防御自然灾害,如“三北”防护林
2、减灾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保证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3、科学自救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②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当遇到滑坡时,向两侧跑离滑坡体。

③洪涝: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④当遇到洪水,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和泥坯房的屋顶。

⑤当遇到台风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关闭门窗。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学案(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学案(人教版)

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从洪涝灾害形成条件角度,分析亚洲多发生洪涝及我国洪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的原因。

提示:洪涝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降水强度大与降水变率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亚洲多地和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发生洪涝灾害。

2.列举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提示: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二)干旱灾害1.简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提示:降水量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

2.简述旱灾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规律。

提示:世界上旱灾频繁出现的地区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我国旱灾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最频繁。

3.干旱容易带来哪些危害?提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三)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说出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及台风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

提示:西北太平洋海域。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多台风。

(四)寒潮灾害1.说出我国寒潮发生的时空规律。

提示:影响我国的寒潮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2.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②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1.据地震构造示意图,填出有关内容。

(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2)弧线DE为等震线,它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平原 灾害

平原 灾害

平原灾害平原灾害 1干旱:降水较常年偏少(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春季大风天气较多,蒸发旺盛;华北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春季是冬小麦等作物生长需要较多水分的季节。

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等。

寒潮灾害: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爆发;华北地处冬季风通道;早春是华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开始季节,寒潮带来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危害极大。

沙尘暴: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靠近沙源,位于冬季风道(沙源下风);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风大(特别是降水少,气温比常年高)导致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疏松,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华北人口和城市密集,破坏严重。

平原灾害 2冬旱:降水少夏旱: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合理开采地下水,推广节水农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春旱华北 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引水灌溉夏涝华北、南方地区 6-8月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倒春寒东部季风区 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地膜覆盖等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风沙天气三北地区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暴雨洪涝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夏秋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干旱华北、西北冬春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平原灾害 4灾害四:风沙、旱涝、盐碱。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2.4-自然灾害-重点习题练习复习ppt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2.4-自然灾害-重点习题练习复习ppt课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 种类,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回答6 、7题。
6.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解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 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级行政区域; 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 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 一,在我国,干旱不仅发生在降水稀少的西北地 区,而且在 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所以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也会重叠; 华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 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以西南山区最为严重。
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材料,完成4 、5题。
4.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主要是( B )
①地质稳定
②森林覆盖率高 ③地形坡度大
④降水量多且集中
⑤喀斯特地形广布
A .①④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地质稳定、森林覆盖率高都有助于
防范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
5.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 自己及其周围人的伤害,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B) ①在家里可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②在剧院一楼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的空地 ③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④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提示我们平时要掌握一定的避灾方法。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而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 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华北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华北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图2201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80706050403020100病害虫害鼠害有害植物摘要华北地区森林资源较丰富,病虫害问题也较严重,严重影响林业发展。

本文对华北地区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介绍,然后总结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防治方法;华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9-0163-01华北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常见病虫害防治孙红梅刘海俐(河南省国有泌阳板桥林场,河南泌阳46371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并且在造林绿化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华北地区森林及绿化资源丰富,林木品种和数量繁多,尤其外来树种的引进在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但在森林面积逐步扩大的同时,在森林灾害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给林业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生现状森林灾害主要包括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病害、虫害、鼠害、有害植物)。

据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数据库[1]数据显示,森林灾害中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达19110hm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206.4万hm 2,远远大于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表明林业有害生物为森林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

全国森林有害生物的实际发生情况见图1、2。

可以看出,在森林有害生物造成的林业灾害中虫害占比最高,是影响林木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防治率方面,同样也是虫害的防治率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虫害具有高发生率和高防治率的特点。

森林病虫害的高防治率体现了林业管理中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森林虫害的防治率虽高,但其未防治的面积在4种有害生物中仍最高,虫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华北地区林业病虫害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病虫害发生面积大,且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病虫害一经暴发,蔓延速度极快,难以控制;三是林业病虫害灾害流行诱因增多;四是经济性树种病虫害问题较严重[2]。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自然灾害第1讲气象灾害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自然灾害第1讲气象灾害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能力形成点 常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影响
[整合构建]
1.常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
类型 分布
成因
影响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 广阔的暖洋面(热
热带 气候
海地区、中国东南 带、副热带);充足 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沿海、日本和东南 的水汽;上冷下热 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 亚、加勒比海和美 的不稳定的大气结 交通,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
4.台风带来的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5.我国的台风灾害 (1)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2)多发季节:夏秋季节。
[知识巩固]
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在12级以上。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 ①破坏性大 ②季节性强 ③可以缓解旱情 ④复合型特征明显
知识点1 洪涝灾害
[知识筛查]
1.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 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区 (1)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等。 (2)从地形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暴雨 及热带气旋影 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 命财产安全。山区暴雨可能
响的沿海地区 程
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
类型
寒潮
沙 尘 暴
分布
深秋到初春季 节的北半球中 高纬度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别:电气信息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靳鹏举学号:20110602053
华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地震、土地盐碱化和农作物病虫害等。

洪涝
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黄河造成的。

黄河流域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黄河泥沙每年的堆积量十分惊人,河床平均每年以1厘米多的速度淤积抬升,成为举世闻名的“悬河”。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水患最多的大河,解放前2000余年决口竟达1500余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巨款加强黄河的治理,所以40多年未发生洪水决堤,但下游的“悬河”终究是一大隐患。

此外,海河、淮河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

解决办法首先在上游建大型水库如小浪底水库和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进行泥沙多年调节运用,会有更多的泥沙调节到洪水期输送,为整治游荡性河道创造了条件。

其次稳定主槽。

由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它宽浅散乱,从防洪、高含沙量洪水输沙来说都需要,形成一个稳定、窄深河槽。

只有稳定主槽形成窄深河槽才能保证防洪的安全;只有形成窄深河槽才能提高河道的输沙能力,充分利用下游河道在洪水期的输沙潜力多输沙入海,把游荡性河道改造成窄深、归顺、稳定的高效排洪输沙通道,既保护了滩区,也提高了河道的输沙能力,一举两得。

最后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的可能性,所以只有依靠人工淤滩的办法,向堤河、串沟附近实施人工放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滩地横比降大、堤河低洼、洪水期发生顺堤行洪或“横河”、“斜河”直冲大堤、造成冲决的不利局面。

这是目前治理黄河水患的主要方法。

其它河道的治理也是主要从清淤方面和禁止乱采沙做的。

干旱,土地盐碱化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和灾情最重的干旱中心。

受旱灾面积占全国受旱灾面积的46.5%,因干旱造成的粮食损失,占全国干旱粮食损失的32.1%。

华北地区位于黄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与黄土高原地区。

这里是全国旱涝灾害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特别是春季,该区增温快,风速大,蒸发强,降水少,又是冬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6月以后,雨季开始,旱情缓解或消除。

如雨季到来迟或降水量小,还可形成春夏连旱或春夏秋连旱。

这时,河川径流枯竭,工厂、城市用水,农村生活用水都可能发生极大的困难。

华北地区靠近西北地区的沙源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当从西北蒙古高原方向吹过来较强冷空气时,华北地区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同时处于冬季风的通道上,容易引发寒潮、霜冻等灾害天气。

再加上该区本身城市密集、人口集中,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引发土地盐碱化。

该区又有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一旦成灾,后果十分严重。

解决方案概括起来,华北干旱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三条:一是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二是水库适当给下游放水,持续增补地下水;三是“水屯积”,即因地制宜地造出一些湿地、沼泽、池塘,增加区域水体面积,以供旱时灌溉,平时蒸发。

这几条建议,就是尽可能让地面多留住一些水。

这样又能解决旱季的的的灌溉问题,还能减少地下水超
采可以降低土地盐碱化程度。

可以堪称最佳解决方案。

地震
华北平原又是多地震地区。

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发生8级地震,1830年6月12日邯郸南发生7.5级地震,1937年8月1日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发生7.2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都是破坏性地震,给华北平原的经济与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再加上唐山一直不断的小震,一直是让华北地区担心的事。

地震解决方案,目前的科学预测还难以摸清这不速之客的脾气,目前最有用的是华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与预测方法。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地震演练,增加人们的的应急意识,懂得减少伤害的方法。

此外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对华北地区造成了很大影响,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目前采取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了解各种病虫害,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