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教育(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队会
血吸虫病的预防教案
血吸虫病的预防教案第一章:血吸虫病的基本概念1.1 血吸虫病的定义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1.2 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介绍血吸虫的生命周期,包括成虫、幼虫和卵的发育过程。
1.3 血吸虫病的症状和影响讲解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如腹泻、腹痛、肝脏和脾脏增大等,以及长期感染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第二章: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2.1 接触受污染的水源强调人们通过接触受血吸虫幼虫污染的水源,如河流、湖泊和井水等,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
2.2 中间宿主——钉螺介绍钉螺作为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以及钉螺在传播血吸虫病中的作用。
第三章: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3.1 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源教育学生避免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河流、湖泊和井水等地方游泳、洗澡或洗衣服。
3.2 饮用水的安全强调饮用水的安全,提倡使用干净的饮用水来源,避免直接饮用生水。
3.3 卫生习惯的培养第四章: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4.1 血吸虫病的诊断介绍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测和粪便检测等。
4.2 血吸虫病的治疗讲解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4.3 并发症的处理介绍血吸虫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胆管炎等,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5.1 血吸虫病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教育他们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5.3 社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家人和社区居民宣传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第六章:血吸虫病的全球和地区流行情况6.1 血吸虫病的全球流行情况介绍血吸虫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情况,重点关注高发国家和地区。
6.2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分析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包括感染人数、流行区域和趋势等。
6.3 血吸虫病防控的重要性强调血吸虫病防控的重要性,预防感染和减少血吸虫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血吸虫病的科研进展和疫苗研究7.1 血吸虫病的研究进展介绍血吸虫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病原学、传播途径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2011年4年级血吸虫主题班会
七、人感染血吸虫病的主 要途径有哪些?
• 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 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 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 虾、割草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有 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 洗手、洗脚等。
四、血吸虫生活史
•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 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 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 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 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 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 虫。
六、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 的? Nhomakorabea三、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 么危害?
•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 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 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 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 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 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 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 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 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 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 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 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普格县教育系统血防健 康教育主题班会
四一班、四二班 、四三班 (2011.9.)
• 1、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病的传 播途径。 • 2、掌握血吸虫的防治知识。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五篇范文)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课题: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血吸虫病的录象和资料。
学生:询问了解有关血吸虫病的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4、出示挂图,阅读课文,讨论:(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三、反馈检测1、什么是寄生?什么是寄生虫?血吸虫的形状、大小?2、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3、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板书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生活史: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预防:管好水源,粪便消灭钉螺积极治疗不喝生水易被忽视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2.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预防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和发生。
适用于中学生,共5个章节,每章节45分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预防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4. 增强学生对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1. 血吸虫病的定义2.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3. 血吸虫病的危害第二章: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1. 血吸虫病的症状2. 血吸虫病的并发症3. 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第三章: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1. 个人卫生习惯2. 水域卫生管理第四章:血吸虫病的防控策略1. 血吸虫病防控的基本原则2. 血吸虫病防控的具体措施3. 血吸虫病防控的现状与挑战第五章:学生自我保护与健康素养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 增强健康素养,预防血吸虫病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血吸虫病案例,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和策略。
4. 实践活动法:模拟演示预防血吸虫病的具体操作,如正确洗手、不赤脚涉水等。
5. 视频播放:播放血吸虫病预防宣传片,增强学生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吸虫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预防血吸虫措施的理解和应用。
3. 实践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视程度。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血吸虫病的全球与国内流行情况1. 血吸虫病的全球流行状况2.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区域3. 血吸虫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七、血吸虫病的监测与控制1. 血吸虫病的监测方法2. 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实施3. 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成效与挑战八、血吸虫病的科研与创新1. 血吸虫病科研进展2. 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3. 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创新发展九、血吸虫病患者的关爱与支持1.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与社会需求2. 血吸虫病患者的关爱与支持措施3. 血吸虫病患者的康复与重返社会十、青年学生与血吸虫病的防控1. 青年学生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2. 青年学生如何参与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3. 血吸虫病防控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十一、血吸虫病与生态环境1. 血吸虫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 生态环境治理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3. 生态保护和血吸虫病防控的协同推进十二、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1. 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意义2. 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3. 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十三、血吸虫病的心理干预1.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点2. 血吸虫病心理干预的方法与策略3. 血吸虫病心理干预的实践与成效十四、血吸虫病的营养支持1. 血吸虫病与营养状况的关系2. 血吸虫病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3. 营养干预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应用十五、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支持1. 血吸虫病宣传教育的重要性2. 血吸虫病宣传教育的实践与创新3. 政策支持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挑战十一、血吸虫病与跨文化交流1. 血吸虫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与防治2. 跨国血吸虫病防控合作的意义与挑战3. 文化交流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十二、血吸虫病的全球合作与治理1. 血吸虫病全球治理的现状与不足2. 国际合作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3. 我国在全球血吸虫病治理中的贡献与责任十三、血吸虫病的未来挑战与应对1. 血吸虫病防控面临的新的挑战2. 科技进步对血吸虫病防控的影响3. 应对未来挑战的政策建议与行动策略十四、血吸虫病防控的持续教育与培训1. 血吸虫病防控知识普及的重要性2. 持续教育与培训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实施策略3. 血吸虫病防控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十五、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的成功案例分析1. 国内外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成功案例2. 成功案例的共性与启示3. 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案例的推广与借鉴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全球与国内流行情况、监测与控制、科研与创新、患者的关爱与支持、青年学生的角色、生态环境、外科治疗、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宣传教育与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
血吸虫预防教案
血吸虫预防教案引言概述: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感染水源中的寄生虫卵而传播。
为了预防血吸虫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血吸虫预防教案的具体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认识血吸虫病1.1 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1.2 血吸虫病的症状和危害1.3 血吸虫病的高发地区和易感人群二、宣传教育2.1 血吸虫病的宣传形式和途径2.2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普及2.3 血吸虫病的预防意识培养三、环境治理3.1 水源管理和改善3.2 卫生设施建设和改善3.3 环境卫生监测和评估四、个人防护4.1 避免接触感染水源4.2 使用防护工具和设备4.3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五、医疗保障5.1 早期发现和诊断5.2 及时治疗和康复5.3 医疗资源和援助政策正文内容:一、认识血吸虫病1.1 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感染水源中的寄生虫卵而传播。
寄生虫卵会在水中孵化成毛蚴,然后通过淡水螺类中间宿主的体内发育,再次进入水中,等待人类的感染。
人类在接触感染水源时,毛蚴会通过人体皮肤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1.2 血吸虫病的症状和危害血吸虫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腹泻、腹痛、贫血等。
严重的血吸虫病还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是儿童和长期暴露于感染水源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危害。
1.3 血吸虫病的高发地区和易感人群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以及一些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
在这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且卫生条件较差,血吸虫病易发生。
同时,那些长期接触感染水源的人群,如农民、渔民等,更易感染血吸虫病。
二、宣传教育2.1 血吸虫病的宣传形式和途径针对不同群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血吸虫病的宣传。
如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组织专家讲座和培训,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等。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血防知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的:通过上血防课使学生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国家有哪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感染原因和有哪些危害;掌握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不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
相关名词:血吸虫、血吸虫病、终宿主、中间宿主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血吸虫的生活史,逐层展开,边讲解边板书,重点讲解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名词解释】:1、血吸虫: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
2、血吸虫病:因血吸虫进入人或哺乳动物体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血吸虫病。
3、终宿主:吸虫的生活史有两个世代,即有性生殖世代和无性生殖世代,有性生殖世代是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这类宿主称为终宿主。
4、中间宿主:无性生殖世代是在软体动物体内进行,这类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引言】:我们听说“血吸虫”、“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晚期了”等等或许已经很久了,但究竟什么是血吸虫、什么是血吸虫病,以及如何感染的,又如何防治,等等,这些相对专业的知识,我想许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想从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的预防和血吸虫病的控制这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讲,使我们来认识血吸虫和血吸虫病,最主要的是要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哪些行为会感染血吸虫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概述】: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血吸虫?(定义),一般吸虫为雌雄同体,但寄生在恒温脊椎动物的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在分类学上称为裂体吸虫,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血吸虫就是这类,我们所知的有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即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和湄公河血吸虫,致使人畜得血吸虫病,(定义),其余的感染或得病相对单一。
(曼氏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和非洲中部;埃及血吸虫流行于非洲北部;间插血吸虫流行于非洲)分布于亚洲的主要是日本和湄公河血吸虫(湄公河血吸虫流行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是日本人于1904年在日本的片山县发现而命名,其实,根据古尸(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古尸)记载2100多年前我国就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小学《防治血吸虫病知识》教案
《防治血吸虫病常识》教案目标要求:1、掌握一些简单必要的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2、懂得自我保护,如何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教时:两教时教程:第一教时一、引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在中支河、汉北河两周围,天天与水亲密接触,水里面却繁衍着一种对我们健康十分不利的血吸虫,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
板书:防治血吸虫病常识二、具体学习血防小常识1、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是在人本血管内,每天要产生很多虫卵子和排出很多毒素,因而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们就把这种病叫做血吸虫病。
2、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血吸虫分雌虫和雄虫,寄生在人或牲畜等动物体内,交配后产生大量的虫卵。
这些虫卵,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如遇到适合的温度再孵化出毛蚴,毛蚴碰上钉螺就钻入钉螺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发育系列成尾蚴,钉螺在有水环境中,释放出成千上万条尾蚴到水表面,这种水叫疫水。
3、感染血吸虫病的方式有哪几种?抢割油菜、小麦、放牧、割草、扯泥蒿、打棕叶、游泳戏水、涉水、防汛抢险、捕鱼摸虾等。
4、什么是急性血吸虫病?有哪些主要特征?(略)5、什么是慢性血吸虫病?(略)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血吸虫病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时间里,互相提问,互相讨论,看看掌握得怎样,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1、晚期血吸虫病是怎样形成的?临床分为几型?2、血吸虫病的危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防治血吸虫病的综合措施?哪些是重点措施?综合措施:治病、灭螺、粪管、水管和个人防护。
其中重点是治病和灭螺。
三、自由说一说:为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远离血吸虫病,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四、小结:同学样都谈得很好,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远离疫朋,无离血吸虫,向不懂的人多宣传血防知识。
《血吸虫病预防知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血吸虫病的感染传播方式,知道一些简单的预防知识。
血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主题血防安全教育二、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了解血防知识。
2. 增强学生的血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三、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5日四、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班会参加人员全体师生六、班会内容一、开场致辞(1)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目的。
(2)班主任简要介绍血吸虫病的危害及血防知识。
二、血防知识讲座(1)邀请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通过PPT展示血吸虫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三、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血防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血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血防故事,增强学生的血防意识。
四、案例分析(1)讲述一个真实的血吸虫病病例,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
(2)分析病例中的血防知识,引导学生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五、血防行动倡议(1)班主任呼吁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血防行动,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2)提出以下几点倡议:1.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避免接触疫水。
2. 避免在疫区游泳、洗澡、捕鱼等。
3. 积极参加血防宣传活动,提高周围人的血防意识。
4. 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六、总结发言(1)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血防安全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血防行动,共同为消除血吸虫病做出贡献。
七、班会结束(1)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2)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八、班会预期效果1. 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更加深刻,血防意识得到提高。
2.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3. 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得到增强。
九、课后延伸1. 各班开展血防知识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血防文章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血防展览馆,深入了解血防历史和现状。
3. 邀请血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血防知识水平。
通过本次血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全体师生能够认识到血防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血防行动,为消除血吸虫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血防主题班会教案
朱湖中心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时间2013、.9、11 参加对象401班全体学生班会内容血防知识教育
班会目的1·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
2. 知道血吸虫病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3.知道血吸虫病的措施,不去接触疫水.
班会过程:
一.介绍血吸虫的存在,知道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
同学们,我们学校处在美丽的洞庭湖畔,洞庭湖风景虽然很美丽,可是洞庭湖里却存在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可怕虫子,而且数量多得惊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虫吗?---------血吸虫。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人和哺乳动物一旦被血吸虫感染,就会得血吸虫病,那么得了血吸虫病又有什么危害呢?
出示幻灯片:血吸虫虫卵、毛蚴、尾蚴、成虫、病变的肝脏,侏儒症小孩,肝腹水大肚子病人。
危害:儿童感染血吸虫,会得侏儒症,个子长不高,身体发育不良,像个小老头,更严重的是得了急性血吸虫还有可能夺去人的生命,成人感染后,骨瘦如柴,丧失劳动力,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会得大肚子病,而慢慢死亡。
二.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
用童话故事讲述血吸虫的一生。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生活条件:虫卵遇水才能孵化毛蚴
毛蚴只能在钉螺体内才能继续孵化
接触疫水,尾蚴才会继续存活
三.主要预防措施
千万不要去接触疫水
同学们只要做到不到洞庭湖去游泳,不去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病。
四.争当血防宣传员和劝导员。
五.观看血防宣传片——《天使的忠告》。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血吸虫病的概述1.1 血吸虫病的定义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传播。
1.2 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可引起肝脏、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1.3 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血吸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贫困农村地区。
第二章: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2.1 接触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如池塘、河流、湖泊等。
2.2 皮肤侵入尾蚴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主要发生在人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候,如游泳、洗衣、灌溉等。
2.3 中间宿主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中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为钉螺,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为终宿主。
第三章: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3.1 避免接触疫水在疫区活动时,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如游泳、洗衣、灌溉等。
3.2 个人防护接触疫水前,应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防水鞋,涂抹防蚊液等防护用品。
3.3 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推广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减少疫水暴露。
第四章: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4.1 血吸虫病的诊断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中血吸虫抗原检测、粪便或尿液中虫卵检测等。
4.2 血吸虫病的治疗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praziquantel 药物等,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完成疗程。
4.3 并发症的处理血吸虫病严重时可引发并发症,如肝硬化、腹水等,需及时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第五章:健康教育与社区参与5.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5.2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5.3 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讲座、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
《血吸虫病防治》PPT课件
三、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
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 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主 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 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 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 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 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 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 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 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 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 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八、治疗
(三)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
0.6g顿服。确诊后按前述方法治疗。 (四)重症病例治疗 ①用青蒿琥酯钠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
注射作抗疟治疗。 ②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支持和辅助治疗。 ③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九、蚊媒控制与预防
传播媒介防制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之一。防蚊 叮咬是最佳的预防方法:在夏季,市民应在房间 安装纱窗和纱门,悬挂蚊帐,避免蚊子叮咬;日 落之后,若到户外去活动,应尽量穿长袖衫,脸、 手、脚等裸露部位应适当涂擦驱蚊油或驱蚊剂。
五、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恶心等。初 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 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 高热期、大汗期。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 质软,有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防止血吸虫病主题班会
防治血吸虫病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2.该病的传播途径。
3.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4.血吸虫病的预防。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三、学习方法分组讨论学习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
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血吸虫病的传播需要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传播血吸虫病的媒介。
血吸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可发育成成千上万的尾蚴(肉眼是看不见的),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
这时,人们因生产、生活劳动接触含尾蚴的水体(疫水)后,尾蚴可在10秒钟之内钻入皮肤,在体内经20多天的发育,成为成虫并产卵,从而使人患上血吸虫病。
除人以外,还有40余种哺乳动物和人一样,只要接触了含尾蚴的水体(疫水)均可感染血吸虫。
(三)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1.侵袭期: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2.急性期(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四)血吸虫病的预防1.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精品
关爱生命 关注血防
精品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血吸虫病防治基础知识,
让同学们来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 传播与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血吸虫病的发生。
精品
1.什么是血吸虫病?
答:由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国特指日本血 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精品
2.什么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答: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等六个 阶段。
精品精品Biblioteka 3.血吸虫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影响生命、生活、生产、生长和生育,儿童青少年感染血吸虫, 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减缓或停止。
精品
4.人是怎样得血吸虫病的?
答:是通过接触疫水而感染的。 那么,什么是疫水呢?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尾蚴离 开钉螺游入水中,遇到人畜,最少10秒即可钻入人畜体内。)
血吸虫尾蚴
精品
5.钉螺长什么样?
答: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无法传 播。钉螺是两栖生物,长约0.8厘米,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内。
精品
6. 什么环境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答: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游泳戏水、洗衣物,在有钉螺的洲滩放牧, 打草等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精品
7. 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 感染。
精品
8. 接触疫水后怎么办?
答:接触疫水后一个月左右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引起高度警觉,千万别当 成普通感冒耽误了治疗时间。接触疫水后不管有没有症状出现,应到当地血防部 门检查、治疗,常用药物是吡喹酮。
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血吸虫病;
2、增强学生预防血吸虫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血吸虫病的基本概念;
2、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3、了解血太虫的生活简史,认识钉螺;
4、了解感染血吸虫的途径;
5、了解预防和控制血吸是病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内容
1、核心信息: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相关信息:
(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2)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3)了解血吸虫生活简史:通过标本或挂图了解血吸虫的一生,认识钉螺。
(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耳恭听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
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
(5)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四、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1、上一堂血防健康教育课;2、看一次血防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3、开展一次与血防健康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4、写一篇与血防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
另外,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墙报板报、知识竞赛、宣传图片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预防血吸虫教案
预防血吸虫教案一、背景介绍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
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给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制定并实施预防血吸虫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提供给学生关于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并教授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预防血吸虫病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血吸虫病的定义和病因:介绍血吸虫病的基本概念,以及血吸虫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2. 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详细描述血吸虫病的常见症状,如腹泻、腹痛、贫血等,以及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水源传播。
3. 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a. 避免接触感染水源:教授学生在户外活动时要避免接触可能感染血吸虫的水源,如河流、湖泊等。
b. 定期服用预防药物:介绍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如吡喹酮类药物,学生应定期服用以预防感染。
c.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教授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等。
d. 推广卫生设施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推广卫生设施的建设,如厕所建设、饮水设备改善等。
4. 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简要介绍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血吸虫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血吸虫病的了解和预防方法的想法。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视频,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血吸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4. 游戏活动: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如血吸虫知识问答、血吸虫病预防小技巧比赛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准备一份包含血吸虫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的PPT演示,以便教师讲解。
2. 视频资源:收集一些相关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视频,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
3.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血吸虫病的模型、图片等,用于游戏活动中的展示和奖励。
预防血吸虫病的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10月26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广泛,为了提高学生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此召开本次班会,对学生进行血吸虫病预防知识教育。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血吸虫病知识讲座3. 案例分析4. 互动问答5. 预防措施宣传6. 总结发言7. 班会结束三、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血吸虫病的危害性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血吸虫病知识讲座由校医李医生主讲,详细介绍了血吸虫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感染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讲座内容如下:(1)血吸虫病的病原体:血吸虫是一种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肠道。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如疫水浸泡、游泳、洗衣、洗菜等。
(3)感染症状:感染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后期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
(4)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血液检测、粪便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5)预防措施:a. 避免接触疫水,如疫水浸泡、游泳、洗衣、洗菜等;b.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c.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水、生食;d. 接种血吸虫疫苗;e. 定期进行血吸虫病筛查。
3. 案例分析李医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性。
4. 互动问答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就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等问题向李医生提问,李医生耐心解答,使同学们对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预防措施宣传班主任张老师针对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普及血吸虫病预防知识;(2)自觉遵守卫生规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积极参与血吸虫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4)关注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共同预防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讲座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讲座一、要熟悉血吸虫病,务必明白什么是血吸虫?凡是寄生在脊椎动血管内的吸血虫称之血吸虫。
哺乳动物如人、马、牛、猪、羊、狗、猫、鼠都属于脊椎动物。
但脊椎动物并不都属于哺乳动物。
比如鱼是脊椎科动物,但它不属于哺乳动物。
目前被人类认识的血吸虫有八十六种,其中五种可使人、牲畜患上血吸虫病。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引起。
日本血吸虫同时也在全世界分布最广致病最严重。
现在通过右边的图片来认识一下血吸虫的真实面目。
这是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图片。
呈雌雄与抱的形状。
右边粗的是雄虫,长 1.2cm 宽0.25cm;左边细长的是雌虫,长1.5----1.85cm宽0.25cm。
二、日本血吸虫在我国流行历史与旌阳区的情况考古学者在古尸上发现并证实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的人体内了。
四川省第一例血吸虫病是1924年由华西医科大学美籍教授在仁寿发现的。
我国血吸虫病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明显的地域性。
旌阳区1954年首次发现血吸虫病人与钉螺,被确认为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
血吸虫病是否在该地区流行,务必有三个重要条件:1 务必钉螺的存在(为什么我们下边要认真讲)。
2 全年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达到0度以上,0度下列虫卵会被冻死。
3 年平均降雨量应在750mm 以上,土壤的湿度大于30%,湿度小12%钉螺就会死亡。
来看一下我们旌阳区的自然条件:全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0—4度,年降雨量1000——1200mm,这种自然条件极适合虫卵与钉螺的生长。
刚才我们讲了血吸虫病流行务必钉螺的存在。
钉螺是血吸虫发育过程中唯一的中介。
也就是说血吸虫务必经钉螺才能进一步感染人畜。
没有钉螺,血吸虫的生命周期就会中断,也就意味着血吸虫的死亡。
现在我们来认识钉螺。
请看右边的图片:它上一种水陆两栖的螺蛳,平均寿命一年半。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第一篇: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2014年3月10日周会课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血吸虫病的症状是什么,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教育学生不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其次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过程:1、什么是血吸虫病?俗称是什么?2、国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地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区是哪里?3、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什么?4、什么时间易感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5、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发展?6、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学生外出到血吸虫流行区旅游及外来学生假期回流行区的老家该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怀疑得了血吸虫病该如何检查和治疗?五、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与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出一期血防知识板报;安排学生课外活动,如参加一次查螺,或向家长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让我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区范围广,感染血吸虫病有二种主要途径,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急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传染源是得了血吸虫病的病人和病畜,预防血吸虫病要查治传染源、查螺灭螺、粪管水管、不接触疫水等。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教案2014年3月24日周会课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防教育: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队会
活动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和措施。
活动过程:
一、介绍什么是血吸虫病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
民间称做“大肚子病”、“水臌病”等。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与生命。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体内不断产卵,释放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及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二、通过图片、视频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传播方式
(一)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四个时期,唯一中间宿主为钉螺。
终宿主是人或哺乳动物(如牛、羊、马猪等)
(二)传播方式
血吸虫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体皮肤与疫水的接触,可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两种方式传播。
生活用水如下河塘游泳、洗澡、洗手脚、洗衣、洗菜;生产用水如下河塘摸鱼、捕虾、农民赤足下田栽秧、打谷、捞草等。
另外,除皮肤外尾蚴还可通过饮用水从口腔粘膜侵入。
三、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按发病时期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血吸虫病。
(一)急性血吸虫病:
主要表现有:畏寒、发热、肝脾大并有压痛,伴有腹泻。
粪便检查:血吸虫卵阳性。
(二)慢性血吸虫病: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无阳性体症,少数患者有腹泻、肝脾肿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重症发展为肝硬化。
(三)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多引起肝硬化、腹水、肝脾显著肿大,出现腹胀、消疫、乏力、劳动力显著减退。
四: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1、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检查和治疗。
五、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1、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2、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持饮用水卫生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3、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家畜患血吸虫病也要进行治疗。
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