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音乐疗法的流程

音乐疗法的流程
1、确定来访者的问题所在,对来访者的症状,生理、情绪和社会状态全面评估。
评估是对患者能力、需要和问题进行的分析,并在治疗过程开始前(前侧)或治疗过程中(跟踪测查)进行各种症状和状态所进行的测查。
评估的结果将决定着为来访者所提供的服务的性质和范围。
2、制订长期和短期的治疗目标。
针对来访者的需要一步一步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治疗方案,确立治疗的目标。
3、根据治疗目标制订与来访者的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4、音乐活动的实施并评价来访者的反应。
是指在治疗过程结束后进行的针对治疗师的治疗干预的效果的检验。
在每次治疗后,音乐治疗师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写一个治疗总结附到来访者的病历文件中。
5、治疗结束后“疗效跟踪”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为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将对来访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治疗。
在这段时间,来访者可享受优惠、
甚至免费的服务。
心理咨询服务风险评估

心理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在当今社会,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然而,与心理咨询服务相伴而生的是一系列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以及整个咨询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心理咨询服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一、来访者方面的风险1、依赖风险部分来访者可能在咨询过程中过度依赖心理咨询师,将其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途径。
这种依赖可能导致来访者无法独立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削弱其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2、症状恶化风险尽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改善心理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咨询可能会引发或加重来访者的症状。
例如,在深入探讨创伤性经历时,可能会暂时激活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来访者在短期内感到更加痛苦和困惑。
3、信息泄露风险来访者在咨询中通常会分享非常私密和敏感的信息。
如果心理咨询师未能妥善保护这些信息,或者咨询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给来访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如名誉受损、社交关系紧张等。
4、自我认知偏差风险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会对自己的问题和状况产生不准确的认知。
例如,过度自责或对自身能力过分低估,这可能会影响其后续的行为和决策。
二、心理咨询师方面的风险1、专业能力不足风险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直接影响咨询效果。
如果心理咨询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无法准确诊断和处理来访者的问题,甚至可能给出错误的建议和指导。
2、伦理违规风险心理咨询师需要遵守严格的伦理准则,如保密原则、尊重来访者自主权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如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如朋友、恋人),这会严重损害咨询关系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职业倦怠风险长期面对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和复杂问题,心理咨询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这可能表现为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下降、对来访者失去耐心等,从而影响咨询质量。
4、法律责任风险如果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出现疏忽或错误,导致来访者受到伤害,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

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
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是指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理论,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和评估:心理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来访者的问题。
这包括了解来访者的症状、病史、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以及使用相关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工具来确定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类型。
2.解释和指导:在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治疗师会向来访者解释其问题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这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
3.分析和反思: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还包括对来访者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这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发现自己的言点和局限,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4.反馈和调整: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地给予来访者反馈和调整建议。
这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治疗进展和问题变化。
以及调整治疗方案和方法。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
心理治疗的解释技术是一种深入探索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方法。
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言点和局限,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制表:审核:批准:。
露阴癖来访者心理辅导处理方法及相应案例分析

露阴癖来访者的处理方式一、露阴癖所谓露阴癖是指在不适当的环境下在异性面前公开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异性紧张性情绪反应,从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偏离现象。
露阴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性变态行为,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间比例为14:1。
露阴癖这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患心理疾病的人与精神病的不同在于,他们知道自己的症状是不正常的,但是却无法克服。
属于性心理障碍。
露阴癖患者虽然能在当时获得心理满足,可过后会感到后悔。
露阴癖与恋物癖(主要表现盗窃异性内衣,头发等)往往被当成流氓看待,实质上他们只是精神上的不正常,并不是流氓。
除此之外,工作学习待人接物都与常人无异。
二、形成原因露阴癖的形成原因至今尚无定论。
从临床的个案看,许多变态性心理和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生活中,尤其是与早期的性心理事件有关。
他们往往有通过露阴方式获得性快感和满足的经历。
以后若反复实施,就会强化成变态的性行为。
也有一些人成为露阴癖者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缺乏正常的性宣泄和满足渠道、婚姻失败致性压抑或受到刺激。
三、处理方式一般来说,露阴癖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发作的次数和病史有关,首次作案即被发现并进行治疗和处罚的,其效果明显;作案次数越多;越难治疗。
首先进行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判断:(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无自知力:知道自己哪些症状是不正常的,主动寻求帮助)有无自知力是精神病诊断指标。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认知、情感、意志之间协调一致:如难过时就会哭、受不公平待遇会愤怒、害怕了就会逃避等等)。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如果完全背离了以上三点,并且出现了明显幻觉和妄想,初步可以判断为精神病。
若符合以上三点,则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辅导。
1、认知领悟疗法引导患者回忆幼年的有关生活经历,寻找露阴癖产生的根源,然后由浅入深地分析认识露阴行为的危害性及产生的机理,使患者认识到此行为是儿童时期性游戏行为的再现。
幼年时与异性或同性小伙伴互模外生殖器取乐,裸体或在成人面前焙耀生殖器,看异性成人裸浴或大小便等性取乐行为的性经历虽已忘记,但并未消失,还留存在潜意识中。
信访 谈话提纲

信访谈话提纲是一个用于指导信访工作人员进行谈话的框架,以确保谈话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一个信访谈话提纲的示例:
一、开场与自我介绍
问候并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职务;
说明来访的目的和意图,表达关心和尊重;
简要介绍信访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倾听与记录
认真倾听来访者的陈述,不打断或插话;
仔细记录来访者反映的问题、诉求和意见;
对于不清楚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进行适当询问。
三、分析与评估
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
评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政策;
了解来访者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解释与说明
向来访者解释相关政策和规定,说明处理问题的依据和原则;
对于来访者不理解或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耐心解释和说明;
向来访者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程序,以及可能需要的时间和努力。
五、协商与解决
与来访者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承诺将问题转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
对于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来访者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问题进展。
六、结束与总结
感谢来访者的配合和支持,表达对问题解决的信心;
总结本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确认双方达成的共识和下一步行动计划;
告知来访者如有需要可随时联系,并留下联系方式。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
13
问题产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途径; 反射-行为-学习路径; 人本主义途径; 认知途径; 生物医学途径; 社会文化途径
.
14
对问题的分析
把问题具体化;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心理测验
诊断性会谈
.
16
心理测验
常用心理测验; 常用评定量表
.
17
诊断性会谈
诊断性会谈的特点; 诊断性会谈的方式; 诊断性会谈的要领
初三起即产生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死 法,但没有勇气。
进入高中后,一切均无改善,对社会、家庭,对 人生,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 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社会中多余的人,还是 死了好。
.
19
案例介绍
下面是他的一段诉说: “我从小受歧视,养成内向性格; 我自卑又自尊,很留意别人对我的评价; 我什么都不行,身体、成绩、家庭; 同学们对社会充满希望,我却很悲观; 世上小人太多,话说多了就会遭到歧视; 我不敢反驳别人,见人低着头走,我要保护自己; 我身体不好,痛苦多,随它去,死了算了;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我不适就让社会淘汰吧,我
.
7
必要的转介
求助者与咨询师不相适宜的情况有以下三类: 1.欠缺型
– 由于咨询师的训练重点不一,擅长内容不一,因而, 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
2.忌讳型 – 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 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忌 讳,很容易走入误区。 – 咨询师本人也应该常接受督导,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 康水平,更能宽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是过一天算一天,还上什么学,死了好!但我母 亲对我好,我不能死在她面前(哽咽),我为母 亲而活着┅┅”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要对有心理困扰并要求接受帮助的来访者进行干预处理,必需首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assessment及诊断diagnosis;评估有别于诊断,评估是对来访者整体、全面的了解,是诊断工作的基础,而诊断则是根据精神医学的分类标准对于病人的心理障碍进行归类和判断;评估是一个过程,并非都能在初次接触谈话后都能完成,有的需要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才能做到广泛全面的评估;评估一般可以从自我功能评估、境遇问题评估、来访动机评估、紧急状况和危机评估、处理方法评估等五方面进行;一、自我功能评估根据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对来访者的人格结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思维模式做出评估;一功能的评估指标评估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即评估其自我发展的状况,通常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体现自我功能的健全程度:1.能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对他人具有爱心,能和别人建立稳定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2.能敏锐地感受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并能贴切地表达这些感受;3.能认识和维护自己合理权益;4.能确定自己持续努力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5.能做到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尽心尽力;6.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7.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时又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不良环境的想法和行动;8.能做到自我控制,对己既不放纵也不过于苛刻;9.能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及决定,并能对所作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10.能合情合理第评价环境、自己及未来;二自我功能评估的实施全科医生可以参考以上10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自我功能健全的程度,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实施对来访者的自我功能的评估;评估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1.环境适应从对来访者生活经历,工作状态,学习成绩及与外界的接触能力去了解他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2.人际关系对于来访者人际关系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了解他们与别人相处的能力、效果、维持时间、关系的深度以及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挫折等情况;另一方面是评估来访者与医生建立关系的情况,如是否能对医生接纳,信任与合作;有否关系方面的阻抗或是从交谈的气氛中观察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3.成熟程度评估成熟程度可以从来访者对事物的认真态度、判断能力、个人主见及自我激励等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来访者的表现与其年龄不符,显得不成熟,全科医生就应对此情况有所估计,对于某些重要的信息应考虑由父母或亲属来补充提供,以求更全面的了解;而对于那些给人表面印象十分老练,十分成熟,表现似乎远远超过实际的年龄;对于这种“小大人”医生也应十分关注和认真对待,因为正是这份成熟,在提供信息方面会有掩饰的可能;4.应对能力从对于有压力的生活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上能体现一个人的应对能力;如果当某些需求一时无法得以满足时是表现为沮丧、失望、消极、退缩还是能正确对待挫折,不气馁,不自责,能想方设法改善不利条件,努力克服困难,度过艰难的阶段;5.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的了解程度,明确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满意自己的形象,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和困扰等;全科医师对于来访者自我认同的评估最好的方法是要求来访者细细地描述一下对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正面的描述还是谈自己负面的看法,如缺点、失望等实际上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他的自我认同的程度;总之,为心理健康问题来求助的来访者每一位都有自己各自的人格特点,所以全科医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能力、资源、弱点、内在动力及协同性等,以便对来访者的整体功能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二、境遇问题评估此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来访者所遇到的社会生活事件,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构成心理压力和困扰;当面对相同的事件每个人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人可以看得轻描淡写,有的人确认为是大难临头;所以只有当医生对于来访者本人及境遇有整体的了解,才能产生同感,构成有深度的评估;在通常的会谈中来访者一般都倾向于表述自己境遇的过程,倾吐自己情绪和看法,但不等于就能向医生谈出真正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一个对医生的信任问题;如果没有附加条件来访者初次接触医生时的信任程度并不是都很充分,只有到来访者确认医生十分可靠以后才会流露真情,才开始谈论到一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实际问题;所以此时医生才能发现某些导致来访者心理困扰或障碍的核心问题,为以后制定干预的方案打下基础;在构成心理问题的众多因素中医生应对以下几个问题尤需加以关注:①引起来访者心理困扰的引发因素或事件;②产生心理问题的程度;③在各种压力下来访者自我功能损害的程度;只有对这些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审视,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考虑来访者的实际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寻求来访者内在的资源和动力;对于来访者境遇问题的评估有一个过程,不是通过一次谈话就能了如指掌,而需要在多次谈话中,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才能由表及里地完善评估;在临床过程中评估问题也会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有人在初次接触中的叙述内容十分凌乱,在以后的谈话中却能相当有条理地反映出自己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但有的来访者开始时似乎表现出对自己的问题十分明白,侃侃而谈,但在以后的谈话中却变得杂乱无章,内容松散;这些情况的出现往往与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关,与医患关系的初建状态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对当来访者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评估之前,来访者就认为他的问题已解决,无需再深入交谈,这种现象的出现多半是可能出现阻抗,也有可能是医患关系受损,来访者已缺乏对医生解能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三、来访动机评估这是对来访者求助愿望强烈程度、对领悟自我问题的能力及能否与全科医师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于那些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来找全科医生帮助的来访者或病人,他们会有自己各自的动机;有的有强烈的求助动机,能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能摆正求助者的角色,有配合医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行动;这正是说明他们的动机明确,是能接纳他们给予支持和帮助的适宜对象;有的来访者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改变引起自己心理问题的客观因素,对于如何改变自己的动机却十分微弱;医生应充分估计到对于这类来访者进行干预其实效性十分有限;有些来访者对他人戒心很重、敌意很强、支配性很高,认为医生也不可能帮上多少忙;即使是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全科医生也不能即时排斥,应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的机会,多观察和交谈几次,以确定是否是因心理防御机制过强而表现出的一时假象;此外,如果有的来访者是被亲朋好友硬逼着来,很勉强地作为给家人面子而来“完成任务”,那说明本人缺乏求助的动机;医生应仔细考虑来访者动机不强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同时也应观察来访者是否真正具有自知力,而不要轻易地接纳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进入到干预的阶段;对于真正缺乏自知力的来访者,不能排除有精神分裂症的可能,这就需要及时转介到精神科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四、紧急状况和危机评估紧急情况和危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全科医师只有确切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对于两种情况做到恰如其分的评估;紧急情况是指一种突如其来的、出人意料的情境和事件,并需要立即对此作出应对;危机在临床心理学中则是指来访者在自己的生活中面临重大转变或挫折,失去心理平衡的状态,急需得到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对于紧急情况的共识似乎无可非议,但在临床工作有些情况是否属于真正的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估;虽然有些情况十分明了,如误服危险药品,车祸意外,家人患急病等;但有些情况却需要进一步判断才能分辨;例如有位来访者匆匆赶来,说自己已经不行,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震颤,过度换气,手足无措,有濒死感和失控感等,但经各种检查均无明显阳性指标,不能以躯体疾病解释;所以来访者自认为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紧急,而仅仅是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只需适当处理即能很快缓解;由此可见在判断紧急情况时需要明确了解来访者困扰的内容,发生的时间,情境的经过,以往类似的经历,该人应对的方法,处理后的效果等等信息;由此判断来访者所出的境遇是否属于紧急情况;另外,来访者的理性思考能力,应变的态度和勇气,能否配合医生协助处理紧急情况,这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估方面;对于心理危机的判断一般比较明确,只要来访者遭受重大挫折,心理创伤严重,急需心理支持;悲观绝望,自杀行为,无制约地泄愤,情绪失控等都属于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情况也比较繁复,但危机干预却是十分紧迫的事,需要认真果断地处理;在对紧急状况和危机进行评估时全科医生应评估来访者的反应方式,应考虑他们如果被转介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同时也应使自己保持沉着和冷静,客观地进行评价,避免因个人的情绪化而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五、处理方法评估能否给来访者作心理咨询是否能让来访者接受某些短程心理治疗或是药物治疗还是转介到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诊疗全科医生对这些处理方法问题应进行明确的评估;评估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如何采取处理方法进行评估;通常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做相应的心理测验;通过心理测验可以从中获得许多信息和定量的指标,因此全科医师可以运用一些易操作的常用量表对来访者做一些相关的症状评定;对于焦虑可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焦虑量表BA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等;对于抑郁可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等;但对于一些来访者的人格问题或者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问题等,由于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要求比较高,如常用的Minnesota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Wechsler 智力量表等;一般全科医生没有工具和条件实施这类测验,因此需要考虑转介到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有关科室去做;2.做医学方面的有关检查;对于来访者诉说的某些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痛,恶心,腹痛,腰痛,乏力,咽部梗塞感,尿频,大便次数增多,颤抖,食欲下降,明显消瘦等等在判断是由于心理因素或心理压力所构成的躯体化症状之前必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存在各种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有些大项目检查,如CT,核磁共振及一些特殊的血液和其他检查,就需要转介到二级或三级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3.转介给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作进一步评估及心理治疗;当全科医师认为自己对于来访者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估或认为该来访者已存在心理障碍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同时来访者也有接受心理治疗的要求;全科医生可将来访者向有关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转介;对于转介的问题,全科医生除了考虑转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外,还必需对来访者在转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要有所估计,也要给予关心;即使来访者对于所转介的心理医生不满意或不适应,也应让他们给予反馈,以便再次考虑新的选择和转介方案;4.环境方面的调整;如果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所出的客观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受环境的影响特别严重,如果环境的调整能够有效地缓解来访者的心理反应和应激反应,全科医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环境的调整方面作一些努力,以求解除环境的压力;5.自己实施心理咨询或短程心理治疗;有的来访者有强烈的动机要求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同时对全科医生十分信任,有安全感,相信全科医师能直接有效地帮助他;如果全科医生对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有一定的把握,同时认为来访者有接受自己心理咨询或短程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来访者讨论如何进行心理干预的实施意向和计划;六、心理问题的全科医学分类及诊断全科医学的分类诊断,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临床心理分类诊断和精神医学分类诊断的一种结合;关于精神疾病的分类,在国际上使用的是“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分类系统;其中有两大分类系统,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1990,另一个是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1994;我国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修订出版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 -2-R,1994;最近又出了新版CCMD-3,2000;根据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心理障碍可以分为两大范围;一精神病性障碍临床中表现为严重精神疾病的症状,如有妄想、幻觉,情感淡漠或不协调,意志障碍和行为严重反常,没有自知力等;主要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等;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具备精神病性症状,而是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强迫、疑病等症状或有人格方面的改变;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人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患病情况,有求医的愿望;主要疾病有神经症、饮食障碍、睡眠与觉醒障碍、心因性性功能障碍、人格障碍等;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全科医生还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如果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来访者或病人进行客观化的疾病归类,常常会忽视人性层面的内容;因此全科医生既要把医学的诊断标准作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同时也应充分了解来访者的个体特性,不要把所有的来访者都用看待病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于全科医生的专业要求不同于职业心理医生及精神科医生;所以一般不主张在工作中完全套用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可以就社区人群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可以分为神经症、青少年发展和适应问题、行为异常问题、急性境遇适应问题、边缘性人格问题及精神分裂症等,这样的归类便于全科医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1.神经症神经症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很普遍;患者的最大特征是自我结构是健全的;意识一般都清楚,表现条理分明,有责任感,举止合宜,与外界能保持接触,有要求诊治的主观愿望;神经症的起病与个性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可有精神及躯体症状的体验却得不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的阳性指标;神经症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癔症等;2.青少年发展和适应问题这不是病理心理的专业名词,它只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和社会适应方面表现出的挫折和阻滞状态;青少年可以因此而表现为与家人的沟通不良、人际关系不好、学习困难、失恋等;3.行为异常问题患者有某些难以自控的习惯行为,往往是一种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常常可伴有反社会倾向、酗酒、药瘾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表现不以为然,也很少有不安和罪恶感;他们的求助动机一般较弱,即使有也不会持久;4.急性境遇适应问题由于突如其来的社会生活事件,如车祸、被强暴、丢失大量钱财、查出恶病等,一时承受不住重大压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精神崩溃;如果原来心理素质较差,就有可能引发神经症或其他心理障碍;5.边缘性人格问题边缘性bordline在临床中是不易被确切归类的含义,并非是指已濒临精神异常;它也不同与神经症,主要是由于自幼成长过程中自我功能发展受阻在往后心态方面的异常表现;患者表面上如同常人,但与其广泛接触后会发现其不成熟、肤浅、不稳定和退缩;他们对于现实的评价在认知方面存在较多的曲解,以致往往是某些歪道邪说的心服者;在与他们的早期接触中似乎他们也能表现出合作信任的关系,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抵触和愤怒;对于这些患者的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而用心理分析治疗和认知治疗能达到一定的疗效;6.精神分裂症这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病人思维紊乱、感知障碍、情绪异常,伴有意志行为障碍,又无自知力,所以在发病期间应即时转介到精神病医院,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缓解期,在有充分适应证的情况下也可转介给心理医生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关键词评估 assessment诊断 diagnosis宣泄 acting out边缘性 bordline神经症 neurosis精神异常 psychoses动机 motivation紧急事件 emergency危机 crisis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心理咨询之来访者问题的评估共17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பைடு நூலகம்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认知行为疗法的个案概念化流程

认知⾏为疗法的个案概念化流程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在收集信息,了解症状,对应相应诊断标准中明确。
⼆、来访者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1、当下造成其情绪困扰的想法,以及这些想法导致的问题⾏为;
2、⾸次发作的诱因;
3、关键发展性事件以及解释模式。
三、来访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认知模式和会谈信息解释来访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四、消除或缓解痛苦情绪的⽅法
1、与患者分享并确认概念化;
2、帮助患者⽤认知模式看待⾃⼰的经历;
3、帮助患者学会识别与⾃⼰痛苦情绪有关想法,对其进⾏评价并让这些想法形成更加适应性反应。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六章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第一节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当来访者第一次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时,咨询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
这是一切心理咨询的基础,因为不澄清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就无的放矢。
所以,这项工作完成的如何将对其后的整个咨询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对特定的咨询者来说,即便是排除了来访者患有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和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之后,也并不是所有来访者都完全适合接受该咨询者所做的咨询与治疗。
来访者的特点以及来访者与咨询者的匹配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咨询与治疗的效果。
从一定程度上讲,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是咨询与治疗成功的开端。
一、适宜咨询对象的特点国内许多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学者,如单怀海[1]、马建青[2]、汤宜朗、许又新[3]、曾文星、徐静[4]等人,根据各自对心理咨询和治疗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选择适宜的咨询对象的方法。
我们在归纳、分析了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咨询经验,认为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以下特点:1.智力和人格基本正常来访者的智力一般需要在正常范围,因为需要他们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要能理解咨询者发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含义,还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等等。
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须的,否则,咨询将相当困难。
一般来说,来访者的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进行心理咨询。
那些深入分析、说理和探讨的咨询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领悟能力较好的来访者而言是适宜的,而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人,则应根据来访者关心的问题,作简明扼要的针对性回答、生动形象地解释或比喻、运用成功案例进行示范说明以及恰当的暗示和保证等。
但这并不是说,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就不适宜接受心理咨询。
在咨询实践中发现,很多受教育程度虽不高、内心单纯且质朴的人,却很容易接受咨询者有道理的指点与建议,从而获得不错的咨询效果。
来访者的人格也应基本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
心理咨询师题库(附答案)

心理咨询师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2题,每题1分,共82分)1.用特定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是( )。
A、厌恶疗法B、生物反馈法C、冲击疗法D、催眠疗法正确答案:D2.用引导语帮助来访者明确问题行为的六个组成部分包括( )A、躯体、情绪、行为、关系、想法、情流B、认知、情景、家庭、情感、躯体、观念C、情感、认知、情境、躯休、精神、家庭D、情感、躯体、行为、认知、情境、关系正确答案:D3.“我讲务必须让每个人都喜欢”,这种观点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糟糕至极B、过分概括化C、夸大或缩小D、绝对化要求正确答案:D4.女性更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左右。
A、45B、50C、40D、55正确答案:B5.属于讲话程度上的阻抗的是( )。
A、假提问题B、沉默寡言C、迟到早退D、情绪发泄正确答案:B6.在精神分析疗法中,( )是一种核心的技术。
A、自由联想B、对阻抗的分析C、对移情的分析与解释D、维持分析的结构框架正确答案:C7.若要评估求助者是否还会有自杀行为,一般选用的量表是( )A、自杀清单表B、再次自杀风险量表C、自杀未遂后风险评估量表D、自杀危险因素评估正确答案:B8.短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 )分钟以内。
A、1B、4C、0.5D、5正确答案:A9.格式塔心理学主张(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C、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D、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正确答案:C10.不属于健康心理学工作范围的是( )。
A、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B、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C、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D、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正确答案:C11.第二发展加速期在( )A、少年期B、育年期C、婴幼儿期D、儿童期正确答案:A12.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评估( )。
心理咨询方面的测评

心理咨询方面的测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测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咨询师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制定更有效的咨询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咨询方面的测评:1.心理健康水平评估:评估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情绪、行为、思维等方面。
2.情绪稳定性测评:了解来访者的情绪稳定性,包括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情绪的波动程度等。
3.人际关系状况评估:评估来访者的人际关系状况,包括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交往方式、冲突解决能力等。
4.自我认知程度测评:了解来访者对自己的认知程度,包括对自己的优点、缺点、价值观、人生目标等方面的认知。
5.应对压力方式测评:评估来访者应对压力的方式,包括应对压力的能力、应对方式的有效性等。
6.心理适应能力测评: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包括适应新环境、新人际、新挑战等方面的能力。
7.童年经历对性格影响评估:了解来访者的童年经历对性格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兄弟姐妹关系等因素。
8.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影响评估:评估来访者的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
9.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辅导:为来访者提供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包括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策略等方面。
10.恋爱关系与性心理问题辅导:为来访者提供恋爱关系与性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包括恋爱关系的维护、性心理问题的解决等方面。
11.心理疾病筛查与预防建议:为来访者提供心理疾病筛查与预防方面的建议,包括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症状识别、预防措施等方面。
12.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为来访者提供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建议,包括精神疾病的类型、症状识别、治疗方法等方面。
13.个人成长与发展规划建议:为来访者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规划方面的建议,包括人生目标设定、自我提升计划、自我实现策略等方面。
14.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培训:为来访者提供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方面的培训,包括放松技巧、自我暗示技巧、积极思考技巧等方面。
心理咨询之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7
二、评估咨询效果的主要手段
(一)评估咨询效果的内容和工具
1.咨询的有效性、不良结果和效率
(1)有效性:经过咨询后,来访者心理和行为的改
进和变化; (2)不良结果:经过咨询后来访者问题发生的恶化 和出现的新问题(来访者造成?咨询师造成?); 时间和金钱比。
(3)效率:咨询效果与花费在咨询14岁,初二,智力超常,学业优良。年 前开始出现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要害他,连在咨 询室都觉得咨询师有害他的意图。 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妄想,用药治疗中。
13
在第二次看精神科医生时,医生将其推荐给心
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进行个别访谈获得的资料: 1.父母关系很不好,不是吵架就是冷战 2.我从小做过很多努力,尤其是学习上, 以为我学习好,他们就不打仗了,但后来发
5
2.来访者对问题的反应是什么?包括对问题的认知 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3.问题是何时发生的?其时间顺序的重要线索是什 么?问题发生前后的情境如何?
4.问题在何处发生?发生时与何人在一起?
6
(四)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1.把来访者的问题具体化(咨询技术中讲授); 2.注意挖掘来访者深层次的问题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1
一、评估来访者的问题 (一)确认来访者是否属于自己适宜咨询的对象 1.不适宜的——转介 (1)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脑器质性病变、自 杀危险者。 (2)与咨询师不匹配:咨询内容与咨询师不匹配;
来访者的个性与咨询师不匹配;来访者的价值观念与咨
询师不相容;来访者与咨询师有私人关系;来访者有特
10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者
1.来访者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2.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3.旁观者对咨询效果的评估(家人、朋友、同
咨询心理学第6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
病史采集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最重要 的几个方面有:(1)关于来访者身份的信息,如性别、 年龄、出生地、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与否、职 业、民族、经济状况等;(2)总体外观形象和行为, 如相貌、有无残疾等;(3)与现在问题有关的往事; (4)以往的精神病史或心理咨询和治疗史;(5)教育和 工作背景;(6)健康和医疗史;(7)社会或成长史,包 括宗教和文化背景、主要的价值观、主要成长事件、 社会和休闲活动、目前社会状况;(8)家庭、婚姻、 性历史;(9)精神和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状况。
分析
患者的情绪障碍和躯体反应的直接原因是家庭 问题。 经验背景上的阴影也是来自家庭问题。
其自信心不足和懦弱的个性,是由于缺乏童年 期的母爱造成的。
弗洛伊德说过,“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人一生 充满自信”,该例从反面证实了这一判断。
(五)生物医学途径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强调精神障碍 的生物学因素,认为心理异常的发生主 要与机体的生理变化有关。
分析
患者的烦恼,与其性格内向、富
于内省及凡事都追求完美有关。
该生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多采取内
归因解释,因而容易有自责自罪。
例3:XXX 女性 34岁 职员 中专毕业。
27岁结婚,一直未生育。婆婆为此很不高兴。 去年秋天,患者发现丈夫有越轨行为,经丈 夫解释能原谅,但心里总觉得不愉快,可她 自己不能生育,对丈夫有负疚感。 半年来,想寻找新的生活,想离婚,但又觉 得难为情。多少年来自己一直清白和守规矩, 如一离婚,怕别人讲闲话,破坏了她自己的 形象。 近月来,终日心烦,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 效率很低,情绪低落,失眠,乏力。
针对来访者问题评估咨询案例

针对来访者问题评估咨询案例1)来访者问题评估:小陈0-1岁由奶奶、太奶奶和母亲共同抚养,这样频繁的更换照顾者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体验,而母亲又很少抱孩子,这样孩子便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感以及对周遭环境的信任感。
小时候的小陈很听话,此时,听话变成小陈为证明自己可爱以及寻求父母关注的工具。
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孩子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认为自己一定要成为父母期望的优秀者,加上与亲戚朋友以及父亲的比较,孩子对自己的期望也非常高,以至于孩子认为自己无论怎样追赶,都达不到父母和自己理想中的成就。
孩子长期处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当中,负性情绪不断积累,而孩子并不懂得如何释放,便只能选择压抑,但一味地压抑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爆发。
小陈的爆发在青春期,积压的能量需要释放,他选择的客体自然是他感觉最安全和最不可能伤害自己的人父母。
然而当他看到爱自己的人都因为自己的过激行为而感到伤心的时候,孩子又陷入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当中。
可是,当生活中的问题再次出现,孩子却没有其他释放方式,只能故技重施,循环往复。
当这种种负面的东西不断积压的时候,孩子无处可逃。
此时,网络出现,无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体验负性情绪的空间平台,孩子每天只能在网络游戏中才可以得到满足感。
2)家庭结构分析:在小陈的童年经历中,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身边时常更换照顾者和陪伴者,在童年早期孩子便没有和自己生命中最亲近的两个人父亲和母亲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而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母亲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关爱,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关系,母子关系呈清晰状态;但父亲由于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孩子的交流一直停留在理性层面,因而每次孩子想跟父亲进行情感沟通时都感到无趣,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愿再与父亲交流。
同时,父亲对孩子有着较高的期望,并渴望把自己经历中珍贵的东西教给孩子,但孩子由于缺乏和父亲有效的情感沟通,无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进而开始回避父亲的引导,把父亲的引导当作说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 二、来访者求助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对问题的分析
.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
1、一般资料 A、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B、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C、婚姻家庭 D、工作记录 E、社会交往 F、娱乐活动 G、自我描述 H、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
问题产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途径; 反射-行为-学习路径; 人本主义途径; 认知途径; 生物医学途径; 社会文化途径
.
对问题的分析
把问题具体化; 分清表面问题与深层次问题
.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心理测验
诊断性会谈
.
心理测验
常用心理测验; 常用评定量表
.
诊断性会谈
诊断性会谈的特点; 诊断性会谈的方式; 诊断性会谈的要领
.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
2、个人成长史资料 A、婴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E、个人成长中的重大变化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3、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状态
.
二、来访者求助解决的问题
(1)“who”,他是谁? (2)“what”,发生了什么事? (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4)“where”,在哪里发生的? (5)“why”,为什么会发生? (6)“which”,与哪些人相关? (7)“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
临床心理学 模式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处于“浅灰色”的人群。
.
纯黑 精神病 患者
精神科 大夫
医学模式
咨询对象的转介
哪些来访者需要转介: 咨询内容与咨询者不匹配; 价值观念与咨询者不相容; 个性与咨询者不相容; 与咨询者有私人关系; 来访者有特殊背景
.
必要的转介
求助者与咨询师不相适宜的情况有以下三类: 1.欠缺型
– 由于咨询师的训练重点不一,擅长内容不一,因而, 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
2.忌讳型 – 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 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忌 讳,很容易走入误区。 – 咨询师本人也应该常接受督导,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 康水平,更能宽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是
否
有关检查 否 是否适宜咨询对象
是
是
否
介绍到精神科
分析、确认
转介
或神经科
来访者问题
制定咨询计划
.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一、适宜咨询对象的特点 ⑴具有基本正常的智力基础 ⑵年龄适宜:青年人比其他年龄的求助者更适合心理咨询 ⑶内容合适 ⑷人格基本正常 ⑸动机正确 ⑹对自身问题的责任感强 ⑺注重心理感受 ⑻有良好的外部支持 ⑼对症状表现出苦恼、焦虑与恐惧 ⑽交流的能力较强 ⑾对咨询的信任度高 ⑿匹配性好
– 在把求助者推荐给他人时,须持慎重的态度,防止出 现对求助者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 须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但说明理 由时须尊重求助者,不可过于直率。
– 对转介的新咨询师,应详细地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 分析,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原咨询师的信任而提 供的隐秘。
– 必要时,原咨询师还可出于关心,询问以后的咨询情 况。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不宜在求 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评头论足,更不 能指责,不然就会损害新咨询师的形象,影响新咨询 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咨询效果。
是过一天算一天,还上什么学,死了好!但我母 亲对我好,我不能死在她面前(哽咽),我为母 亲而活着┅┅”
.
初三起即产生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死 法,但没有勇气。
进入高中后,一切均无改善,对社会、家庭,对 人生,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 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社会中多余的人,还是 死了好。
.
案例介绍
下面是他的一段诉说: “我从小受歧视,养成内向性格; 我自卑又自尊,很留意别人对我的评价; 我什么都不行,身体、成绩、家庭; 同学们对社会充满希望,我却很悲观; 世上小人太多,话说多了就会遭到歧视; 我不敢反驳别人,见人低着头走,我要保护自己; 我身体不好,痛苦多,随它去,死了算了;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我不适就让社会淘汰吧,我
.
案例介绍
徐某,男,19岁,某中学高二学生。由于家境不 好,自己从小觉得受歧视,觉得“世上哪有我这 样不幸的人”。进入初中,认为父亲得过精神病 是“家丑”,不让他参加家长会。
由于徐某学习不好,初一老师经常罚他,并封他 为班上“第2号呆子”,他非常恨该老师,同时更 感自卑。
初二时,他得了慢性肾炎,休学一年;回校后, 成绩仍差,身体也一直不好,更觉自己无用,周 围人都看不起他。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 与分析
.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一.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 二.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三.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四.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主要手段
.
成长有一个过 程,咨询也有 一个过程
.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
来访者咨询内容概况
↓
是否属于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或脑器质性病变
.
心理健康中的“灰色区”概念示意图:
各种非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各种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人员
纯白 健康人格 自信心高 适应力强
浅灰 各种由生活人际 关系压力而产生 心理冲突之人
深灰 各种变态人格 与人格异常 与障碍之人
服务 无需 人员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咨询员 社会工作者
心理医师 心理门诊大夫
服务 无需 模式
咨询心理学 模式
3.冲突型 – 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 – 有些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 度,那么就不能使用该方法咨询。
.
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求助者明显不相适宜,或 发现自己不善处理时,就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 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 或及时中止咨询,推荐其去寻找更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