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之间的转换
文体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体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体概述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形式。
文体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它包括作品的体裁、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表现。
文体的分类主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散文1. 定义: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抒情议论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它通常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自由度较高。
2. 特点:散文以平实、自由、灵活的语言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
散文形式多样,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随想等。
散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3. 代表作品:《林海雪原》、《红楼梦》、《离骚》等。
三、诗歌1. 定义: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处理,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2. 特点:诗歌以押韵、节奏和韵律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诗歌形式多样,如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歌等。
3.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将进酒》、《庐山谣》等。
四、小说1. 定义:小说是一种通过虚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以故事情节为主,通过叙述和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生活境遇。
2. 特点:小说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要特征,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 代表作品:《红楼梦》、《骆驼祥子》、《活着》等。
五、戏剧1. 定义: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和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它是文学和表演艺术的结合。
2. 特点:戏剧以对话和表演为主要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和社会意义。
3. 代表作品:《雷雨》、《茶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六、其他文体1. 日记:以记录个人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和个性化特点。
2. 书信:以书信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交流信息,具有亲切感和私密性。
3. 散文随笔:以叙述、议论或抒情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形式自由,内容多样。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指一种非线性、非连续的教学模式,通过将不同文体的文本进行整合和转换,让学生在跳跃式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发。
本文将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特点、实施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行深入分析。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转换,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文体的文本,学生可以在跳跃式的知识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整合,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多样化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2.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不同文体的文本中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和火花。
通过文体的转换和整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情绪,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能够在跳跃式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文体的文本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思维碰撞,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1.多元性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将不同文体的文本进行整合和转换,充分体现了多元性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知结构。
2.灵活性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一种非线性、非连续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文体和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乐趣。
3.实用性通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实用能力。
不同文体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的交叉文体
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的交叉文体中国文学史和写作史告诉我们: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
文学中各种文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
比如,在古代,论说文可以写得极具形象性、抒情性,极有文采;碑铭哀祭、公文尺牍往往写得荡气回肠或充满情致;题跋序赠,更是生机勃勃,独具灵性;就连表这种公文,也有李密《陈情表》、诸葛亮《出师表》这样被后人当作美文、当作文学作品欣赏的。
历史也同样表明,一种文体一旦产生,就会约定俗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惯例,从而写作者也会在不同表现手段、语言修辞等方面有共同的选择,在语体乃至风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
“书论尚理”,“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由于文章的功能作用结构布局和语言词藻不同,文学文体逐渐从实用性文体中独立出来。
而这也意味着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既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又由于各种因素而形成各自的个性特色。
随着新文体的诞生,一些旧文体就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一方面是文体的分化,一方面是文体的新的融合,这才构成动态的历史。
如“五・四”时期的杂文,是政论性与文艺性的融合:新时期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今天商品经济社会出现的“广告文学”、“企业文学”更显出实用与美学的联姻。
“大散文”、“大文学”,“广义文学”,大众传媒,文体堤岸的崩溃或疏通。
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
因此,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的异同、关系,是一个常新的问题,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文体特征比较汉语中“文体”一词,与西文中的“style”,意思都是极为含混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今人或译为“体裁”,或释为“风格”。
“style”一词中译为“文体”、“风格”等。
荷兰学者安克威思特在《关于文体的定义:语言学和文体》中列举了“文体”的七种定义:1、以最有效的方式讲恰当的事情;2、环绕已存在的思想或情感的内核的外壳:3、在不同表达方式中的选择;4、个人特点的综合;5、对常规的变异;6、集合特点的综合:7、超出句子以外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高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别
高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别一、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二、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说明文阅读主要有两种题型:1、“…”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记叙文阅读(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四、语言风格记叙文: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议论文: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
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
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五、表达方式(结合题型六具体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运用多种文体风格来表现同一个题材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运用多种文体风格来表现同一个题材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一种艺术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文体风格的选择非常关键,不同的文体风格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因此,如何运用多种文体风格来表现同一个题材就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多种文体风格来表现同一个题材,并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一、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文体风格指文学作品在语言、结构、气氛等方面的表现方式。
常见的文体风格有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
不同的文体风格用于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情境,如描写风景的诗歌采用的是抒情文体风格,而社会问题的小说往往采用的是议论文体风格。
接下来,将以抒情与叙事两种文体风格为例,分别进行阐述。
二、如何运用抒情文体风格抒情文体风格通常用于表达感情和主观体验,以诗歌为代表。
在文学创作中,抒情文体风格常用于描写感性的体验,如爱情、悲伤、幸福等。
当表现同一个主题时,可以运用多种抒情文体风格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例如,当表现对于故乡的思念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抒情文体风格来表达。
诗歌通常以抒发个人感受的方式来表达主题,如《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这首诗歌用短小的字句,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而散文则可以更加详细地描绘故乡的点滴,如《故乡的远方》:那是一个缭绕着青山绿水的地方,那是一个出产甜美乡土果蔬的地方,那是一个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温暖的地方。
这篇散文通过描绘乡村美景和人情味来表现对故乡的感情。
可以看到,不同的文体风格能够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主题。
三、如何运用叙事文体风格叙事文体风格通常用于讲述故事和事件。
小说、故事和传记是运用叙事文体风格的典型文体,它们以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故事情节为表现手段,通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构建意义。
当表现同一个主题时,也可以运用多种叙事文体风格来表达。
文体的差异与翻译的标准
文体的差异与翻译的标准
文体的差异是指不同文体之间在语言表达、语法结构、词汇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文体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
在翻译中,不同的文体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
对于正式文体,翻译应该保持严谨、准确、规范的特点,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而对于口语化、文学化的文体,则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适当地进行意译和调整,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除了文体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同时,翻译也应该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使翻译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之,翻译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文化背景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既要保持准确性和规范性,又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使翻译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汉魏六朝文体互渗
通过不同文体的互补,可以更准确地还原历史事件的 原貌,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和偏见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参照作用
汉魏六朝时期的文人墨客往往有多重身份和角色,不同文 体中对他们的评价各有侧重,有助于全面了解其思想和品 质
通过不同文体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 和影响,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参照和启示
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现 象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和网络资源等 ,提高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02
汉魏六朝文体的演变
汉代文体
散文
汉代散文在继承先秦散文的基础上,融合了新的表现手法和 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汉代散文风格。其特点包括气势磅礴、 文采华丽、思想深邃等。代表作品包括《史记》、《汉书》 等。
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新视角
文体互渗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
通过对不同文体的研究,可以更 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特
点
有助于研究者从新的角度看待和 解释历史事件,提高研究的客观
性和准确性
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具有弥补作用
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记载和描述, 文体互渗现象为这些事件的全面、细致描述提供了可 能
思想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的影响
汉魏六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对文体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强 调文以载道,注重文章的教育意义和道德价 值,这也促使了不同文体之间的互渗和融合 。
玄学与佛学的传播
汉魏六朝时期,玄学和佛学思想逐渐传播开 来,对文体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玄学 强调自由思考和个性表达,佛学则注重内心 的平静和超脱,这些思想影响了文人们的创 作观念和审美趣味,促使了不同文体之间的 互渗和融合。
高中语文易考知识点骈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易考知识点骈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高中语文考试中,骈文常常作为易考的知识点出现。
骈文是指将两种不同风格或体裁的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体。
这种文体要求考生在写作时掌握一定的技巧,具备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易考知识点骈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进行探究。
一、骈文的特点1.多元体裁融合骈文常常将戏曲、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巧妙融合。
这种多元体裁的融合为文中增添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不同体裁的交替运用,骈文能够在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给读者带来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2.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在骈文中,语言风格的转换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
骈文中可以看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巧妙结合,可以看到古典风格和现代风格的对比,可以看到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朴素的散文表达。
这种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使骈文更具有表达力和艺术性。
3.主题意义深远骈文的主题内容往往涉及到深邃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骈文通过结合多种体裁和丰富的语言手法,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现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这样的主题选择对于考生来说既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需要对社会和人生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
二、骈文的写作技巧1.体裁转换的巧妙运用在写作骈文时,要善于运用不同体裁之间的转换。
可以通过改变语言的风格,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或者增加一些戏曲元素等方式,使得不同体裁之间的转换更加顺畅自然。
这种体裁转换的巧妙运用既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吸引力,也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2.意象与比喻的运用骈文中的意象和比喻是增强文学表现力的重要手法。
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感性,给读者带来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
在运用意象和比喻时,要注重形象的生动性和比喻的准确性,避免大而空洞的写作。
3.结构与节奏的安排骈文的结构与节奏是决定其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善于安排文段的结构,使得整个骈文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每一段都有自己的独特主题与表达方式。
同时,在写作时要注重文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得整个作品的节奏感更加流畅自然。
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与变化
演讲与辩论
在演讲与辩论中,修辞手法 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使听众更容易被演讲 者的观点所打动。同时,修 辞手法也可以帮助演讲者更 好地掌控现场气氛,引导听 众的情绪。
新闻与广告
在新闻与广告中,修辞手法 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 强信息的传递效果。通过运 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标 题更加醒目、广告词更加动 人,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和 消费者。
运用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词句 ,使广告语言更加凝练、富有节 奏感。
新闻中的修辞手法
倒装
通过颠倒句子成分的正常顺序, 强调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信息,增 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反复
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式,以加 强新闻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同时 突出新闻主题。
借代
借用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事物或概 念来代替所要表达的内容,使新 闻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修辞手法将更加注重跨文化融合,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更加丰富 多样的表达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西方修辞手法
西方修辞手法更加直接、明确和逻辑性强,如排比、反复、设问等,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网络时代下的新型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修辞手法
网络语言修辞手法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表情符号、网络用语、谐音等,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表达习惯 和审美需求。
跨媒体修辞手法
跨媒体修辞手法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表达,如图文结合、音视频融合等,使得表达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
VS
对比
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相反的事物,强调它 Nhomakorabea之间的差异,以突出论点的独特性。例 如,在论述某一政策或观点时,可以对比 过去的做法和现在的创新,以显示其进步 性和优越性。
不同文体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不同文体之间的比较与分析在文学创作和文体研究中,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等,不同文体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
本文将对不同文体之间的比较与分析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体的魅力所在。
一、小说与诗歌的比较与分析小说作为一种长篇故事性叙事文体,通常通过一系列虚构的事件和人物来展现故事情节。
小说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角度的叙述方式为特点,能够深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相对于小说,诗歌则更注重对于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小说和诗歌在表现手法和文学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小说通常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开情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节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而诗歌则追求意象的独特和音韵的鲜明,通过简洁、精练的语言和押韵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二、散文与戏剧的比较与分析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体形式,通常以散发文字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悟、思考和观点。
散文以散漫的形式展示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而戏剧则更侧重于对于人物形象和情节构建的塑造,通过对话和舞台表演等形式展示故事情节。
散文和戏剧在表达方式和传达思想上各有特点。
散文形式较为灵活,既可以描写客观事物,又可以表达主观感受,表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戏剧则通过舞台表演和话剧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推动剧情发展,并通过舞台效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报告文学与传记的比较与分析报告文学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对真实事件和人物的报道和描写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传记则是以一个具体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基础,通过对其经历和价值观的描述来展示人物形象和思想。
报告文学和传记都是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基础的文体形式,但也有所不同。
报告文学更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呈现,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报道和描写来展示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
而传记则更侧重于对一个具体人物的生平和思想进行描述,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来展示其形象和价值观。
翻译能力测验集全面测试你的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测验集全面测试你的翻译能力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管是在学术、商务还是文化交流领域,都需要优秀的翻译人才来进行跨语言的沟通。
翻译能力测验是评估一个人在翻译方面的表现和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全面测试翻译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部分:语言基础能力测试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能力。
这包括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熟练掌握,包括词汇量、语法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在语言基础能力测试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词汇量测试:要求翻译人才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能够准确地理解源语言的意思并用目标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2. 语法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包括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等方面。
3.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评估翻译人才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包括正确选择适当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测试除了语言基础能力,翻译人才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在不同的领域,需要翻译人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法律、医学、科技等领域。
在专业知识测试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领域知识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相关术语、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跨领域翻译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翻译的能力,考察其对不同领域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
3. 专业素材处理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处理专业素材的能力,包括各种文档、报告和资料的翻译能力。
第三部分:实际翻译能力测试除了基础能力和专业知识,翻译人才还需要具备实际的翻译能力。
在实际翻译能力测试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翻译速度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的速度和准确度,考察其应对时间紧迫的工作能力。
2. 多语种翻译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在多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的能力,考察其丰富的语言背景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3. 文体转换测试:测试翻译人才在不同文体之间进行翻译的能力,包括文学作品、商务文件、科技报告等不同文体的翻译能力。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新诗】(第一个十年)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新诗】(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诗界革命”的演变梁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1)“作诗如作文”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
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
“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
对“诗界革命”的呼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1.新诗阵营的发展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③刊物:《诗》月刊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
2.胡适《尝试集》《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
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1)作品沈尹默《三弦》《月夜》俞平伯《冬夜》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小河》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毁灭》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两类形态:白描手法如客观写实摹写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形式上,散文化的倾向,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
1920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1)成仿吾《诗的防御战》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如何进行作文的文体和日常用语的转换
如何进行作文的文体和日常用语的转换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在写作文时,我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和用语。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作文的文体和日常用语的转换,以帮助大家提高作文水平。
一、文体的转换文体是作文的基本风格和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在不同的作文题目和要求下,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表达。
1. 记叙文转换记叙文是最常见的文体,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可以转化为记叙文的语言。
例如,我们在口语中可能会说:“我昨天去了一家新开的餐厅,菜品非常好吃!”在写作文时,可以转换为:“昨天,我兴奋地去了一家新开的餐厅,惊喜地发现菜品非常美味可口。
”2. 说明文转换说明文是通过对事物的特点、原理、方法等进行解释,来传递信息和知识。
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可以将简洁明了的表达转换为说明文的语言。
例如,我们在口语中可能会说:“这个电影好看!”在写作文时,可以转换为:“这部电影引人入胜,剧情紧凑,画面精美,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3. 议论文转换议论文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辩证,来表达观点和态度。
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转换为议论文的语言。
例如,我们在口语中可能会说:“我认为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在写作文时,可以转换为:“从我的角度来看,手机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它既带来了便利,又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二、日常用语的转换除了文体的转换,我们还需要注意日常用语的转换,使作文更加规范和正式。
在写作文时,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而要使用更加准确和恰当的词语。
1.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口语化的词汇常常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容易给人留下不严谨的印象。
在写作文时,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汇,而要使用更加正式和准确的词语。
例如,口语中常用的“超级”、“超赞”等词汇,在作文中可以转换为“非常”、“极其”等形容词;口语中常用的“有点”、“有些”等词汇,在作文中可以转换为“稍微”、“稍有”等表达方式。
敬体和简体转换规则
敬体和简体转换规则敬体和简体转换规则是一种文体转换的规范,主要用于将文本从敬体转换为简体或从简体转换为敬体。
敬体和简体在汉语中是两种不同的文体风格,敬体偏向于正式、庄重和客观,而简体则更加朴实、通俗和自然。
下面是敬体和简体转换的一些规则:一、汉字转换规则:1.过去时态中的"了"字,敬体转简体时可保留或省略,一般保留在表示肯定的句子中,省略在表示否定或疑问的句子中。
2.敬体中的古代用字(如:爲、曆)应转换为简体中的现代用字(为、历)。
3.敬体中的生僻字或特殊字形,根据上下文和读者习惯,可以酌情转换为简体字或相似字形。
4.句中使用的在简体中有不同意义的字,根据上下文进行转换。
5.保留文言文中的如“於”,“汝”等词语的敬体形式,不转换为简体。
二、词语转换规则:1.使用文言文中的“相向”,“伊尔”,“托非”等词语时,敬体转简体时可以转换为简体中的“互相”,“它们”,“通过”等词语。
2.主动句中的“为”字,可以转换为“给”字,表示主动行为。
3.敬体中的四字词语可以转换为简体中的两个词语,如:“沿途行军”可以转换为“沿路行军”。
三、句式转换规则:1.敬体中的汉语口语的问句,根据上下文和读者的习惯可以转换为简体中的陈述句。
2.敬体中的「能否」「汝」等结构,可以转换为简体中的「是否」「你」等结构。
3.敬体常用的“为何”、“由何而起”等疑问句,可以转换为简体常见的“为什么”、“怎么回事”等问句。
四、语气转换规则:1.敬体中的表达客观、客气之意的语气词,应转换为简体中对应的词语,如:“甚”转换为“很”,“且”转换为“又”等。
2.敬体中使用的“请问”、“敢问”等礼貌用语,可以转换为简体中常用的“请问”、“问一下”等表达方式。
五、人称转换规则:1.敬体中使用的“余”,“尔”等人称代词,可以转换为简体中常用的“我”,“你”等代词。
通过以上的敬体和简体转换规则,可以使文本在敬体和简体之间进行转换,使得文本的风格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
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一、文体意识三国时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宣雅,书论宣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这是对文体发表的最早议论。
周作人1912年的《童话略论》与《童话研究》以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文体“童话”为研究对象。
1914年他又关注了儿歌。
1920年在“儿童的文学”的正式宣言中,周作人已确立了明确的儿童文学文体观念,并针对儿童不同年龄特征给出对应的文体形式……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上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也对文体和思维的关系有过阐述:“阅读体裁不同的文章,理解的难易不同,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
”从此开始了对不同文体阅读的心理学思考。
《人民教育》2013年第6期专设了“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的话题。
“编者按”提出:“自觉的文体意识不是单纯地具备某种文体知识,它是一种综合性语文素养。
文体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清楚文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实践中与体验、感悟、理解等语文素养相互链接、交叉、渗透,这样形成的文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交际。
”这里,从语文素养的高度,提出了文体应在学生语文素养积累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价值。
然而,当今众多的小学语文教育还是高喊“齐步走”,众人同归,千篇一律,既没有因人而异,也没有因文而异,存在严重的人文化、划一化倾向。
从教材编写看,主题单元组文淡化了文体意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保护美好家园”为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说明性文章,《鹿和狼的故事》是记叙性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讲演稿,《青山不老》则是通讯。
这种编排方式给教师带来错觉:教学只要落实“保护美好家园”的主题,不必考虑所选课文的文体。
从教学现状看,忽视文体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位名师执教《鹬蚌相争》时,一位学生质疑:鹬与蚌你一言我一语在斗嘴说话,蚌说话就要张嘴,一张嘴鹬不就脱身了吗?鹬的喙被蚌夹着,它又怎么说话?对此,这位老师频频出招:先把问题推还给学生:“大家小组讨论讨论”;再把问题推给作者和编者:“同学们一起来改改教材,再给编辑叔叔写封信”;最后当学生问蚌如何能说话,两个壳是不是它的嘴的时候,又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去请教自然老师,或者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发现。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
高考语言得体题——口语和书面语转换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语言得体题都以修改题作为考查形式。
考查重点不局限于谦敬辞的运用,而是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
所谓“得体”,一般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本节主要针对语言得体的口语和书面语进行归类演示:一、语言环境决定着在不同场合使用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
正式场合往往使用书面语,非正式场合使用口语,需注意二者的转换。
双音节词和四字词是比较端庄正式的,而单个字,尤其是动词,以及相当一部分三字词组(如动宾结构)都是不太正式的,又要切忌把谦辞敬辞和书面语混淆起来。
例如:生活中的“隆冬快来了”,用于正式场合,书面语体,就显得过于口语化,可以改为“隆冬将至”。
再如,“不撞南墙不回头”太口语了,改为“执着”。
口语“想多了”,改为“过虑”;“请再考虑一下”改为“请三思”。
常见转换实例集锦:①表动作完成或效果堵住、换掉、躲开、赶上、拿下、遇上转换:堵住→堵塞;换掉→更换;躲开→躲避;赶上→正逢(正值)……②带词缀“子”“儿”“头”。
管子、房子、桌子、袋子、头儿、花儿、玩儿、老头、上头、年头、念头、转换:管子→管道;房子→房屋;桌子→课桌(办公桌)……③带词头“打”的词语等。
打算、打听、打探、打坐、打量、打断转换:打算→计划;打听→探听……二、不同的文体要求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不同。
应用文体主要包括启事,广播稿,通知,公告,倡议书,邀请函,声明,稿件等等。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因而用语也不同。
1、邀请函中若出现“想请”、“到时候”、“说说”、“事情”、“到来”等等词语,均为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要用书面语的要求,可分别改为“特邀”“届时”“商议”“事宜”“光临”。
又如:某校张贴的通知中的片段:“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
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
【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课程建设成为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语文课型也随之丰富起来。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半壁江山,而品味语言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帮助极大,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品味语言的方法有哪些呢?品味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语言所支撑出来的世态万象、人文风景,足以让我们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美丽,读出人生哲理。
因此品味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下面就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和老师们共交流。
一、诵读中品味朱自清说“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熹说诵读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司空图说的“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例如:在教授《安塞腰鼓》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分配角色,把课文巧妙地整理成合适的朗读材料,对文段的诵读做了这样的处理:(男领)看!--(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男女领)百十个斜背响声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男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女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众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语文分析知识点总结
语文分析知识点总结语文分析是指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文学、语言和修辞等多个方面。
通过语文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词语、句子、修辞、文体、篇章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语文分析的知识点。
一、词语分析1. 词义辨析在语文分析中,词语的准确理解至关重要。
对于一些常见的词义辨析,比如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词语的含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典型的词语用法和搭配,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章的意义。
2. 词语构词构词是指通过词缀、词根、语法规则等方式形成新词。
在语文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派生、转化、复合等构词方式,以便准确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中新词的含义。
3. 词语的语法功能在句子中,词语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比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通过对词语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句子分析1. 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构成。
在句子分析中,我们需要通过识别句子的成分,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2. 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结构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类型。
在语文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句子的特点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章的语言表达。
3. 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语言的运用,达到意境渲染、情感表达等目的的方式。
在句子分析中,我们需要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比如比喻、象征、排比、对偶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表达。
三、修辞分析1. 比喻与象征比喻是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共同点来揭示事物的含义,象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代表抽象概念。
在语文分析中,我们需要对比喻和象征进行区分,从而准确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2. 排比与对偶排比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对偶是通过对称的语言结构来表达意境。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文体转换是指将一种文体转变为另一种文体的过程,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技巧之一。
在教学中,文体转换也被广泛运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体特点。
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和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目前关于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相对较少,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足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如何有效地运用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开展关于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相关理论,结合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字数:219】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指明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是对整个研究的指导和明确。
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文体转换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实施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文体之间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效果,深入研究其实施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分析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通过系统总结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3. 基于实践案例评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效果。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践案例,评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效果,并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建议。
4. 探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总结研究结果,探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文体之间的转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文体转换是指将一篇文本改变其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受众需求。
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文体转换也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通过转换文体,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知识,并增强对不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足的情况。
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由多个不同文体、不同主题和语言形式构成的文本,其主题和语言形式之间可能没有明显的关联,需要阅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才能够对其进行理解。
下面将介绍一些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文本背景和文化背景非连续性文本往往涵盖了多个主题、多种文体和语言形式,要想理解这样的文本,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一篇非连续性文章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其背景,比如作者、出版时间、所处历史时期等,再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主题和语言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连续性文本所涉及的文体和语言形式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的方法包括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表达方式和意义,锻炼学生的文化解读能力,以及通过语言接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实践和实例分析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注重实践和实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文本中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用语和文化背景,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
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视觉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等视觉媒体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采用文字阅读和口语活动等教学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PDF,PPT,TXT之间的转换方法(好东西,以后整理课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
转载自赖佳佳转载于2010年09月07日 10:31 阅读(1) 评论(0) 分类:緋原創、
举报
一、把PPT转WORD形式的方法
1.利用"大纲"视图打开PPT演示文稿,单击"大纲",在左侧"幻灯片/大纲”任务窗格的“大纲”选项卡里单击一下鼠标,按"Ctrl+A"组合健全选内容,然后使用"Ctrl+C"组合键或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粘贴到Word里。
提示:这种方法会把原来幻灯片中的行标、各种符号原封不动的复制下来。
2.利用"发送"功能巧转换打开要转换的PPT幻灯片,单击"文件"→"发送"→"MicrosoftWord"菜单命令。
然后选择"只使用大纲"单选按钮并单击"确定"按钮,等一会就发现整篇PPT文档在一个Word文档里被打开。
提示:在转换后会发现Word有很多空行。
在Word里用替换功能全部删除空行可按"Ctrl+H"打开"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里输入"^p^p",在"替换为"里输入"^p",多单击几次"全部替换"按钮即可。
("^"可在英文状态下用"Shift+6"键来输入。
)3.利用"另存为"直接转换打开需要转换的幻灯片,点击"文件"→"另存为",然后在"保存类型"列表框里选择存为"rtf"格式。
现在用Word 打开刚刚保存的rtf文件,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即可实现转换。
4.PPTConverttoDOC软件转换PPTConverttoDOC是绿色软,解压后直接运行,在运行之前请将Word和PPT程序都关闭。
选中要转换的PPT文件,直接拖曳到"PPTConverttoDOC"程序里。
单击工具软件里的"开始"按钮即可转换,转换结束后程序自动退出。
提示:如果选中"转换时加分隔标志",则会在转换好的word文档中显示当前内容在原幻灯片的哪一页。
转换完成后即可自动新建一个Word文档,显示该PPT文件中的所有文字。
ps:
第四种慎用,百度上很多所谓的那个软件都是有病毒的,毒性不小,一般的杀毒软件查不出~~
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
二、把PDF转换成Word的方法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是编辑PDF的软件。
用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打开他另存为WORD试试看。
或者用ScanSoft PDF Converte,安装完成后不须任何设置,它会自动整合到Word
中。
当我们在Word中点击“打开”菜单时,在“打开”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PDF”选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Word直接打开PDF
文档了!
ScanSoft PDF Converter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它们统一成Word格式。
由于Word在打开 PDF 文档时,会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因此打开速度会较一般的文件慢。
打开时会显示PDF Converter转换进度。
转换完毕后可以看到,文档中的文字格式、版面设计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格和图片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可以轻松进行编辑。
除了能够在Word中直接打开PDF文档外,右击PDF文档,在弹出菜单中选择“Open PDF in Word”命令也可打开该文件。
另外,它还会在Outlook中加入一个工具按钮,如果收到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有PDF文档,就可以直接点击该按钮将它转换成Word文件。
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索到PDF格式的文件,同样可以通过右键菜单的相关命令直接在Word中打开它。
三、Word转换成PPT的方法
我们通常用Word来录入、编辑、打印材料,而有时需要将已经编辑、打印好的材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供演示、讲座使用。
如果在PowerPoint
中重新录入,既麻烦又浪费时间。
如果在两者之间,通过一块块地复制、粘贴,一张张地制成幻灯片,也比较费事。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的大纲视图快速完成转换。
首先,打开Word文档,全部选中,执行“复制”命令。
然后,启动PowerPoint,如果是Word 2002版,选择“普通”视图,单击“大纲”标签(如图1);如果没有“大纲”和“幻灯片”选项卡,显示的方法是在“视图”菜单上,单击“普通(恢复窗格)”或在窗口的左下角,单击〔普通视图(恢复窗格)〕按钮;如果是Word 97/2000版,可直接选择“大纲”视图,将光标定位到第一张幻灯片处,执行“粘贴”命令,则将Word文档中的全部内容插入到了第一幻灯片中。
接着,可根据需要进行文本格式的设置,包括字体、字号、字型、字的颜色和对齐方式等;然后将光标定位到需要划分为下一张幻灯片处,直接按回车键,即可创建出一张新的幻灯片;如果需要插入空行,按〔Shift+Enter〕。
经过调整,很快就可以完成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如图2)。
最后,还可以使用“大纲”工具栏,利用“升级”、“降级”、“上移”、“下移”等按钮进一步进行调整。
反之,如果是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转换成Word文档,同样可以利用“大纲”视图快速完成。
方法是将光标定位在除第一张以外的其他幻灯片的开始处,按〔BackSpace〕(退格键),重复多次,将所有的幻灯片合并为一张,然后全部选中,通过复制、粘贴到Word中即可。
四、将PDF转换成TXT的方法
方法一:用以上方法将PDF转DOC,再用WORD将DOC转TXT
方法二:用PDF2TXT 3.1汉化版
PDF2TXT 3.1汉化版可以快速把.pdf文件转换为.txt或.htm(.html)文件的小工具.操作简单,快捷注:Adobe Acrobat Reader6.0以上版本可以直接把PDF文件另存为txt文件。
五、PDF转BMP
方法一:用PDFTOOLS
PDF是Adobe公司开发的作为全世界可移植电子文档的通用格式,它能够正确保存源文件的字体、格式、颜色和图片,使文件的交流可以轻易跨越应用程序和系统平台的限制。
但是,一些文档的特殊操作(如提取PDF文档中的一段文字或图片)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上手的。
不过现在有了PDFTools这款神奇工具后,你就可以轻松地把PDF文档的内容转换成HTM、TXT和BMP这三种常用的文件格式。
为了PDFTools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首先得对它进行一番设置。
在主界面中点击菜单“文件→设置”或直接按“Ctrl+D”组合键调出设置对话框。
在“常规设置”标签页中设置页面的转换范围,默认为全部转换,你可以点击下拉按钮,选择“选择指定页”后,输入转换的起始页和停止页。
未注册版本只能转换PDF文档的前五页内容。
“输出设置”框的内容是设置输入图片的像素和JPEG图片质量。
选中“转换后浏览”的复选框,那么当文档转换完成后,程序就会调出对应程序打开转换后的文件。
“PDF2HTM”标签页只有一“使用完全处理模式”复选框,依实际情况决定。
六、PDF转HTM 的方法
HTM是网页的通用格式,但PDFTools转换HTM文件后,所形成的HTM文件并不包含有PDF文档中的文字,而是将PDF文档的内容转换成JPG图像文件,然后再用HTML语言将图片嵌入到网页中。
生成的HTM文件是一个框架网页,即左边是各页面的链接窗口,右边的内容就是JPG图片了。
如果你用的是IE6的话,当鼠标移到右边窗口后,就会浮出一排快捷工具栏。
首先选择菜单“工具→PDF转HTM”,使其转为HTM模式。
接着打开文件有多种操作方式:通过菜单“文件→打开”直接按“Ctrl+F”键后调出打开对话框选择文件,或者直接把待转换的PDF文档拖到PDFTools主界面中,软件马上开始转换。
转换后的文件是保存在源文件中,而且还有相应名称的子文件夹,里面就是一些JPG图片和其它资源。
最后弹出一个提示窗口,点击“确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