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合集下载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我的成长足迹”这个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比较自己的成长与他人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反思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学生和家长合作,共同讨论并整理学生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过程,包括身体、智力、兴趣爱好、成绩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

2.学生和家长一起选择并整理一些学生小时候的照片或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3.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在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和变化,并写下自己对这些变化的感受和认识。

4.学生与同桌合作,互相交流并比较自己的成长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同桌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收获和成就。

5.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并总结小组成员的成长过程,并将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了解每个小组成员的成长过程。

6.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如身体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知识的增加对学习的帮助等,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7.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图形和文字展示出来,并做一份简单的总结和评价。

教学活动:1.开篇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成长的视频或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成就。

2.学生与家长合作,讨论和整理学生的成长经历,并选择照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3.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成长特点和变化,并写下感受和认识。

4.学生与同桌合作,交流和比较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问题讨论。

5.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和总结小组成员的成长过程,并汇报给全班。

6.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分析自己的成长过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7.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成长过程通过图形和文字展示,并做总结和评价。

教学方法和手段:1.问题导引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的成长笔记。

2.合作学习法:学生与家长、同桌、小组成员合作,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我的成长足迹教案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44 页。

学习目标: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2、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省的意识。

3、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

学习重、难点: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卡、七巧板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听说今天数学城堡里来了一个杂技团,这会正在表演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二、我们学习了什么。

(一)、复习《加与减一》。

1、出示课件主题图,你看到了谁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小象顶了15个盘子,小猫顶了6个盘子,教师记录)。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小象比小猫多几个盘子?)3`这是我们今年学习的有关比多少的问题,你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画图)请在作业纸的画一画,谁愿意在黑板上画一画。

4、在图中那儿是小象比小猫多的部分,那前面这部分为和小猫一样多的。

5、这种“一一对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能很清晰的表示你的想法,算式也是一种简洁的表示方式,你可以吗?15-6=9(个)6、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得,出结果,可以在你的计算中表示出来吗?(破十法、补数法、数数……)7、你们的计算方法真不少,那么“15-6=9”还可以解决其他问题吗?(小猫比小象少几个盘子?小猫在添上几个盘子就和小象一样多?小猫和小象相差几个盘子?)二、复习《观察物体》。

1、在我们忙着解决问题时,那边的表演更精彩了,还引来不少小动物给拍照,我们也去凑凑热闹!2、出示课件主题图,谁表演呢?谁给拍照?(小猴子表演,小狗、兔子、松鼠在拍照)你觉得他们拍下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你能说说他们拍下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说一说)3、这有他们拍下的`照片,你能帮他们联系练吗?(完成作业纸的第二题)(三)、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1、如果让你给自己刚才的表现打分,打多少分儿?那好,就100分吧。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教案标题:我的成长足迹教学目标:1. 通过讲述个人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自己成长的思考和理解。

3. 通过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学生将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

2. 成长经历分享:学生将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经历。

3. 同伴访谈:学生将与一位同学进行访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并记录下来。

4. 合作展示: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一个展板,展示每个组员的成长足迹和访谈结果。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成长是什么?为什么成长是重要的?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我们将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并通过合作展示来展示我们的成长足迹。

主体:3. 自我介绍环节:a.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范例,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b. 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4. 成长经历分享:a. 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

b. 鼓励学生描述事件的细节和感受,以促进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5. 同伴访谈: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

b. 学生之间互相访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并记录下来。

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促进对他人成长经历的深入了解。

6. 合作展示:a. 学生根据访谈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展板,展示每个组员的成长足迹和访谈记录。

b.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成长经历。

c. 鼓励学生分享展板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8. 鼓励学生思考:我们如何通过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祖父母等长辈进行访谈,了解家族的成长历程,并与同学分享。

我的成长足迹

我的成长足迹

我的成长足迹《我的成长足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记录下六年来的成长历程。

②总结交流自己的童年往事。

③总结成长过程的点滴事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口头、书面总结、发现已六年来的优缺点。

②提高自己归纳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具体做法。

③交流中发展自己。

3、情感态度:①增进与同学间的友谊②永恒记住师生感情③父母的关爱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教学准备:图片、影视本材料、互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想到母亲,每个人的心里总会有一股暖流,一种激情在涌动,对母亲你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能用几句间洁的话表达内心的感受吗?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到学校报名时的情景吗?转眼间六年已过,回望六年生活,你一定有不少发现吧?2、揭示课题:《我的成长足迹》从你记事开始到现成,你的成长离不开哪些人的关爱?(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社会)3、分组交流①说一说你的成长过程:什么时候上幼儿园,什么时候上学了,成了一名小学生,什么时候戴上了红领巾,什么时候上学不要妈妈、奶奶接送了,吃、穿、学等方面进行交流。

②每一组选一个成长过程最有趣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4、把这六年的生活记录在本子边记边想:你最深刻的是哪一段?你形成的最好的习惯是什么?你获得了哪些表彰与奖励?你经历了哪些失败与挫折?5、你父母是如何关心你的?你怎样理解你父母对你的关心?谁能诵读《游子吟》这首诗吗?其含义是什么?6、思索探究:你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铺成了你成长的道路,组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人生历程,那么,你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留下了哪些美好的东西?7、(小结)《我的成长足迹》说课材料一、说教材一棵小树的成长,记不开阳光雨露;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教育。

可如今的孩子却只会爱自己,不会爱别人。

小学六年的生活短暂而又漫长,本节教材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总结这六年来的感受和体会,有不少的发现,也有不少的感概,冰心的话是引导学生铭记童年往事,形成良好习惯,让自己的人格气质健康而有个性。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第一章:认识成长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成长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认知和反思能力。

1.2 教学内容: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成长的过程和阶段。

成长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长的过程和阶段。

反思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经历的文章。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写作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探索自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兴趣的探索和认识。

优点的发现和肯定。

不足的认识和改进方法。

2.3 教学方法:自我反思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反思。

小组分享法:分组分享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

指导法: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4 教学评估:学生自我探索和反思的质量。

学生在小组分享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第三章:培养良好习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良好习惯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克服不良习惯的策略和步骤。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良好习惯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良好习惯。

行动计划法:让学生制定自己的良好习惯培养计划。

3.4 教学评估:学生对良好习惯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制定和执行良好习惯培养计划的情况。

第四章:学会沟通与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合作的原则和技巧。

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实践方法。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分组讨论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践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合作任务。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和观点表达。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第五章:面对挑战与困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挑战与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

我的成长足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在这一阶段,学生初步接触数学,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数码的意义,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思维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

3.学习使用各种计算工具,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数码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一. 数码的意义和使用方法1.数码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数码的使用方法通过举例,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数码进行计算。

二.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小明身高1米3,弟弟身高1米,问小明比弟弟高多少?2.归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本质提炼出来,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1.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尺子的使用引导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测量中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做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习中加入游戏、互动等元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教学手段•PPT•图片•视频•计算器•尺子教学评价•课程评估: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总结和自我评价。

•作业评估: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讨论和互动评估:通过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和表达,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极思考并总结。

•在课堂上加入趣味因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实践总结,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码的意义和使用方法,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掌握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的成长足迹

我的成长足迹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身体的变化、学习的进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知道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生活,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2)能力目标:能收集和整理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有关资料,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制作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培养收集资料、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回忆学生成长的足迹,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2、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照片,你有什么感想?(自主交流)3、师:亲爱的同学们,不久我们就要和我们的小学生活说“再见”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已经从丫丫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了青春亮丽的少男少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吧!(提示课题:我的成长足迹)二、感受童年,体味童年1、请六位女生朗诵《童年》,听后谈谈你的感受?2全班齐读《童年趣事》,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3、说说自己童年都有哪些有趣的过失?4、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三、展示资料,探究记录方法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你能把最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吗?让我们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

2、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作简单的说明。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面适时予以鼓励、表扬。

3、师:看到同学们收集的这些珍贵的资料,老师真为你们的成长进步感到高兴。

如果能把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那该多好哇!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同学制作的成长册,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呢?4、(演示教学课件: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个人成长记录册)5、师:看过了这个成长记录册,你觉得怎么样?你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成长册,来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呢?你觉得制作这样一个成长册,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你想和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吗?6、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与成长相关的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成长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和讨论各自的身高、体重变化,以及每年生日当天的日期,促进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2.利用课堂活动,如成长时间轴的制作,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如:“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糖果,现在长大了我更喜欢水果了。”、“我学会了很多本领,比如骑自行车、游泳。”
3.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成长足迹》,用数学的知识来记录和探索我们的成长。”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学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设计与成长相关的测量活动,如测量身高、跳远距离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长度单位。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
-对于时间单位的概念,运用时间轴、日历等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对于数据处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和图表绘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我的成长足迹》的学习中,学生能够:
1.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学会计算日期间隔和星期推算。
2.运用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测量,培养对物体长度的感知和估算能力。
3.通过对个人成长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掌握简单的数据分类和整理方法,并能用图表来展示信息。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将我们收集到的成长数据整理成一张清晰的图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我的成长足迹》说课稿一、教材概述教材信息•书名: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名称:《我的成长足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的成长足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并能运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问题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时间的规律和计算时间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时间有准确的认识,并懂得珍惜时间。

教材特点•本单元主要围绕时间的概念展开,通过时间线的绘制和时间单位的运算,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教材结构清晰,内容紧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段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内容梳理第一课时:认识时间学习目标•理解时间的概念,认知一天的划分和各个时间段的名称。

教学重点•时间的概念及一天的划分。

•时间段的名称。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展示一张日出和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一天的时间是如何划分的。

2.引入时间概念: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概念,让他们给出一天的时间划分。

3.时间段的命名:通过图片和教材内容,教授学生各个时间段的名称,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4.小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再次强调一天时间的划分和各个时间段的名称。

第二课时:时间的表达方式学习目标•掌握时间的日常表达方式。

•通过时间线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

教学重点•时间的日常表达方式。

•时间线的绘制。

教学过程1.复习时间的划分和各时间段的名称。

2.时间的日常表达方式: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描述时间的流逝,如“早上7点起床”、“中午12点吃午饭”等。

3.时间线的绘制:通过展示一段事件并绘制时间线,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先后。

4.小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再次强调时间的表达方式和时间线的绘制。

第三课时:时间的计算学习目标•理解时间的单位。

•掌握时间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加减运算。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成长的喜悦和收获。

2. 培养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图片搜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成长经历回顾: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自己取得的成就和收获。

2. 图片搜集与处理:学生分组搜集与自己成长相关的图片,学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处理。

3. 作品设计:学生根据个人成长经历,设计一份“我的成长足迹”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总结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

2. 成长经历回顾: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总结取得的成就和收获。

3. 图片搜集与处理: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学生分组搜集并与组内成员共同处理图片。

4. 作品设计:学生根据个人成长经历,设计一份“我的成长足迹”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总结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学长经历回顾的深度和广度。

2. 学生图片搜集与处理的能力。

3. 学生作品设计的创意和完成质量。

4. 学生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处理软件教程。

2. 成长经历相关素材。

3. 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导入环节要尽量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在成长经历回顾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分享内心的感受。

3. 在图片搜集与处理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在作品设计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5.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适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的成长足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0-5,以及通过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字的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的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物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0-5,理解数字的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运用数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5,理解数字的概念。

2.教学难点:通过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运用数字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对数字的运用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教学游戏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的成长足迹》。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字0-5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卡片游戏,通过找朋友、排序等活动,加深对数字0-5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如用小棒、扣子等物品,摆出数字0-5,并比较大小。

5.拓展(10分钟)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数字解决问题,如计算价格、找零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数字0-5的认识和运用。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对自我成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背景和意义阐述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课程背景、目标和内容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PPT和教学材料安排学生提前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1.5.2 讲授:介绍课程背景、目标和内容1.5.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1.5.4 总结: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第二章:我的家庭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介绍家庭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家庭的定义和功能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特点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合作完成家庭树或家庭成员介绍的实践活动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PPT和教学材料安排学生提前思考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特点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特点2.5.2 讲授:介绍家庭的定义和功能2.5.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特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2.5.4 小组合作:学生合作完成家庭树或家庭成员介绍的实践活动2.5.5 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对家庭成员的热爱和责任感第三章:我的学校生活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介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合作完成学校生活的实践活动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PPT和教学材料安排学生提前思考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3.5.2 讲授:介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3.5.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3.5.4 小组合作:学生合作完成学校生活的实践活动3.5.5 总结:强调学校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第四章:我的兴趣爱好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意识。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

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1.2 课程内容成长足迹的概念和意义回顾和反思的重要性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作用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二章:我的成长足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筛选出重要的成长足迹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2.2 教学内容成长足迹的分类和筛选方法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技巧成长足迹的重要性和影响2.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学生筛选出重要的成长足迹学生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足迹第三章:创意制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制作作品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3.2 教学内容创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成长足迹作品的展示方式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结合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创意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第四章:评价与反思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评价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评价和反思的方法和技巧评价和反思的重要性评价和反思对学长的影响4.3 教学活动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作品学生制定自我提升计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收获5.2 教学内容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回顾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5.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作品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分享第六章:创作灵感的来源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经历中寻找创作灵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6.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和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创作灵感的应用和发挥6.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观察练习,寻找创作灵感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灵感来源学生讨论如何将灵感融入作品创作中第七章:作品的构思与设计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作品的构思与设计能力引导学生将创作灵感转化为具体的作品构思7.2 教学内容作品构思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创作灵感的转化和应用作品构思与设计的实践和探索7.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作品构思与设计的练习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构思与设计思路学生讨论和评价彼此的构思与设计方案第八章:作品的制作与完善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作品的制作与完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品构思转化为具体的作品8.2 教学内容作品制作与完善的方法和技巧作品构思的转化和应用作品制作与完善的实践和探索8.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作品制作与完善的练习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制作与完善过程学生讨论和评价彼此的制作与完善效果第九章:作品的展示与评价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9.2 教学内容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作品展示与评价的重要性作品展示与评价的实践和探索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的练习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与评价思路学生讨论和评价彼此的展示与评价效果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收获10.2 教学内容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回顾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10.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作品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创作灵感的来源重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经历中寻找创作灵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成长的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父母的教育之恩。

(2)能力目标: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3)知识目标:知道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生活、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同学们的帮助。

教学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使他们体会成长的过程与快乐,失败与挫折,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崭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在展示自己成长的记录卡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在这些经历的过程后所蕴含的恩情。

因此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总结自己成长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从而懂得感恩。

课前准备:(至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收集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品、作业本、成绩册、评语等。

将成长记录卡的填写要求给学生讲清楚,教会学生《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幻灯片播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主题曲动画师:刚才我们看的这个短片相信你们已经很熟悉了,那你们觉得短片中大头儿子的童年生活怎样呢?生:快乐生:幸福2、总结师:对,大头儿子的童年充满着快乐和幸福,其实我们的童年生活和他的一样,可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份快乐中时,我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小学生活,走向人生的另一台阶。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寻找我们成长的足迹吧。

(板书课题:我的成长足迹)(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歌曲让学生感知自己在这份快乐幸福中已渐渐长大)二.成长的足迹——身体变化1.对比感知变化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找到了班上一些同学成长的照片,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知道是谁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吧。

出示班上孩子成长的照片(先出示小时的照片让孩子们猜,等学生猜完后再出示该孩子六年级的照片。

)2.谈感受师:刚才我们在猜照片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同学会猜错呢?生:因为他们都长大了,也长高了,身体发生了变化。

我的成长足迹师幼互动教案中班

我的成长足迹师幼互动教案中班

我的成长足迹师幼互动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寻找长大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和变化。

2、感受长大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1、视频《我的变化》;2、操作材料包:P17页;3、请幼儿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小时候使用的物品。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成长的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我的变化】。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小朋友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2、幼儿通过视频了解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结: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要有很多变化,一开始还不会走路,后来我们会爬,可以玩玩具,再后来我们能走路,长得又高又大,能上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玩了。

这样,我们一天天的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二、说一说:我的成长。

1、身体的长大。

过渡:最近我们收集了一些自己长大的资料,老师请你们找找看看与小时候相比你发生了哪些变化,把你找到的这些长大的秘密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键提问:说说你找到的长大的秘密好吗?(1)脚变大了。

(2)身体变高了。

(3)开始换牙了。

小结:你看,长大多好呀,长高了,手臂变长了,身体变阔了,脚变大了,开始换牙了,人越长越漂亮了。

2、内在的变化成长。

(1)提问: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你说一说,你和这件宝贝之间的故事。

(幼儿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物品来说)小结:原来,不仅是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一些习惯和能力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我们学会了很多事,学会了独立吃饭,穿衣。

所以,小时候有的东西,我们不再需要,因为,我们长大了。

(2)提问:你做过哪些关心别人的事呢?小结:你们真的长大了,从你们话中,从你们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

有的学会了坚强,有的学会了谦让,有的学会了合作。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变化。

三、做一做:我在长大1、看看右边照片中的宝宝在做些什么?2、想一想怎么给这些照片排队?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4、相互介绍自己的记录:发现一些顺序上的不同。

《我成长的足迹(小时候与现在)》教学设计

《我成长的足迹(小时候与现在)》教学设计

《我成长的足迹(小时候与现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幼儿感知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这些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照片、实物对比,游戏、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成长过程。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思维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激发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幼儿发现并理解自己在身体外貌、生活能力方面的成长变化。

引导幼儿用语言或简单动作表达这些变化。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变化。

引导幼儿从抽象的角度感受自己在心理、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成长对比情境,让幼儿感受变化。

2.游戏教学法:设计“成长猜猜猜”等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3.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成长变化,促进相互学习。

四、教学准备1.收集幼儿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每个幼儿至少一张小时候照片),制作成PPT或打印出来。

2.准备一些幼儿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如小奶瓶、小鞋子、小衣服等,以及现在使用的对应物品。

3.绘制简单的成长变化图表(包含身体、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幼儿们小时候可爱的照片幻灯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音乐停止后,教师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照片,是不是觉得照片里的宝宝们都好可爱呀?其实,这些可爱的小宝宝就是你们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小时候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啦,看看我们成长的足迹。

”(二)观察对比小时候和现在(8分钟)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幼儿小时候的照片,一张一张展示,并请照片中的幼儿站起来,让其他幼儿猜一猜这是谁。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照片中幼儿的外貌,如头发长短、脸蛋胖瘦等。

接着,教师再展示该幼儿现在的照片,引导幼儿对比两张照片,看看外貌有什么变化。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的成长足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理清自己的成长足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介绍、学习成果展示、班级特色活动回顾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

同时,他们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之间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自我总结和表达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成长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收获。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进行自我总结,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谈话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2.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学生的成长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经验。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对各自成长足迹的总结。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活动照片、学生作品等资料。

2.学生准备:整理自己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收获,准备进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足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学生的成长案例,如学习成绩、班级活动参与情况等,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成长经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对各自成长足迹的总结。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一年里继续成长,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培养学生记录和思考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会如何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3.学会如何进行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之符合规范要求;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

二、教学内容1.学生自我介绍:让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简单地介绍给全班同学,并选择一个成长的关键时刻进行分享。

2.学习如何写《我的成长足迹》:a.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并鼓励他们记下来;b.分别介绍自述文和自传的特点和写作要点;c.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童年的趣事、重要的决策、成长中的困惑或成就等;d.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文。

3.分享《我的成长足迹》:a.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享给全班同学,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b.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团队合作项目展示:a.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完成一个成长足迹的展示项目;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成长足迹为主题,使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c.安排一个展示时间,让每个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和成长足迹的分享,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2.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学生自我评估: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足迹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意见;2.小组评估:小组成员针对合作项目进行彼此评估,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评估:评估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给予正面肯定和改进建议。

评估标准:1.学生的成长足迹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2.小组合作项目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成长足迹,并体现团队合作精神;3.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

《我的成长足迹》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梦想。

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梦想。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和赞美。

第二章:家庭与亲情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亲情的意义。

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组成和亲情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家庭照片、故事等方式,感受亲情的温暖。

2.3 教学活动学生带来家庭照片或故事,分享自己的家庭和亲情体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珍惜家庭、关爱亲人。

第三章:友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情感。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体验友情的力量和温暖。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友情的重要性的看法。

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活动,体验友情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章:学习的道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学习目标。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列出自己学习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第五章:健康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学会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学会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体验健康生活的乐趣。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看法。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健康生活的乐趣和重要性。

第六章:梦想与未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

6.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成长足迹
(人教版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小学校谭宝成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体验自己的成长进步,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2、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回忆成长的足迹,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教师深情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1、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

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民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

——冰心
2、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

这六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极其重要。

回望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有不少发现,也有不少感慨。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我的成长足迹)
二、引领学生回望六年难忘的学习生活,记录展示童年成长足迹。

1、演示“学生从入学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逐渐成长”的多媒体课件,老师深情地伴诵: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呀!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课堂上,我们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就像是雏鹰展开了理想的翅膀;艺术节上,我们施展才华,纵情歌唱,在嘹亮的歌声中我们健康成长!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片段,你想到了些什么?(自主回望)
3、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你能把最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吗?让我们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

(上台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面适时予以鼓励、表扬。

4、看到同学们收集的这些珍贵的资料,老师真为你们的成长进步感到高兴。

如果能把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那该多好哇!用什么办法把六年的成长记录下来呢?
5、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同学制作的成长册,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呢?(演示教学课件: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个人成长记录册)
6、看过了这个成长记录册,你觉得怎么样?你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成长册,来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呢?你觉得制作这样一个成长册,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你想和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吗?
7、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尽可能地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

8、各组同学交流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9、老师梳理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

如:按时间顺序记录成长中的大事,设计成长册的板块、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等。

10、刚才我们探究讨论制作“成长册”记录成长足迹,除此之外你还有不有其他办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

(自主交流)
11、学生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困难,并予以适时评价和鼓励。

12、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成长的快乐。

教师对于新颖、有个性的设计予以表彰鼓励。

三、学习小结:
在这六年里,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悲伤;取得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铺成了我们成长的道路,组成了我们生命中一段珍贵的人生历程。

板书设计:
成长的惊喜我的成长轨迹{ 足迹深深浅浅
学会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