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gis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张明跃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工业仿真、古迹复原、桥梁道路设计、房地产销售、旅游教学、水利电力、地质灾害、教育培训等众多领域,关键词:综合性地理学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一。

1。

1什么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Information service)。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1。

2。

个与GIS有关的网站1。

3 地理信息系统在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二.2.1 自己的家乡沛县,又名沛泽县,徐州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东靠微山湖,西邻丰县,南接铜山区,北接山东省鱼台,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因古有“沛泽”而得名。

GIS数据采集器在输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GIS数据采集器在输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GIS数据采集器在输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摘要:阐述了GIS数据采集器在输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精确在满足要求的同时,利用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

关键词:GIS;数据采集;输电线;1、测区概况某电公司为完善多年来投资建设的35KV-220KV输电线路建设的档案资料,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测输电线路的电杆位置并将其展绘到1:10000地形图上,另需调查电杆的属性,如单杆、双杆、铁塔等。

输电线路总长1500多公里,共114条,较长的线路有30多公里,短的为7、8公里,分布在临沂市三区九县镜内,线路地跨南北约200公里,东西约160公里。

输电线路沿途环境比较复杂,南部、东北部线路沿途以平地和丘陵为主;分布在平邑、蒙阴境内的西北部线路穿越了山东省第二高山—蒙山,线路离车辆通行道路较远,行车较为困难,给施测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三区内线路沿途地势较平坦,交通较为方便。

由于需勘测的输电线路较多、工作量大,时间紧,而且当地现在没有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如使用传统的RTK在压线下作业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满足此次勘测精度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综合考虑了测量设备性价比的因素后,选用中海达公司生产的Q mini GIS数据采集器。

2、Q mini GIS数据采集器特点Q mini 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其集GPS、Windows 系统、数码相机、麦克风、3G 通信、蓝牙通讯、海量存储、USB/RS232 端口、SD 卡扩展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目前业内功能最强的专业级GIS 数据采集器,满足您多样化的实际使用需求。

目前多应用于国土、电力、林业环境、导航、市政、海洋等。

其体积小、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在SBAS(即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 ,是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立的地区性广域差分增强系统)工作方式差分可实现米级的定位精度。

电力三维GIS应用案例

电力三维GIS应用案例

电力三维GIS应用案例电力三维基础信息平台电力三维系统平台集成GIS、RS和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了多源(包括影像数据、DEM、三维模型数据,业务数据)海量数据,客户端可实现三维数据快速浏览、空间分析、三维渲染、功能设计、拓展需求等操作。

系统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构筑了一个“数字电网”,能够实时、直观地了解电网的各类信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管理和决策,从而实现对电网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电网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电力三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快速浏览电力三维基础信息平台空间分析电力三维基础信息平台功能设计电力三维基础信息平台拓展需求电网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电网设施设备进行高精度建模仿真,过程中采用细节层次模型技术,并且在客户端采用缓存技术,实现了高速浏览三维数据的功能,并将电力设备丰富的属性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自然环境信息、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等以及视频、图片、影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到系统中,为电网设施设备的管理减少了外业作业量,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电力工程的智能化管理。

日常生产安全管理电网基础信息管理电力设备动态监测可视化运维管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电力规划设计辅助系统电力规划设计辅助系统是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采用基于高精度的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三维设备模型技术,对电力设计区域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从而再现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实现了二维、三维同步显示、坐标系实时转换、查看送电线路纵断面等功能。

设计部门可以在虚拟的三维场景中进行送电线路路径的规划,进行各种空间分析,使路径走向更加合理,达到缩短线路路径、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减少大量的野外勘察工作,减少了工程建设对人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与传统作业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线路设计快速模拟排塔软件交互操作区域对象快速切割电网建设环境仿真电网设施风险评估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快速直观了解高压输电线路走向情况。

电气安装工程领域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的运用实践浅述

电气安装工程领域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的运用实践浅述

电气安装工程领域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的运用实践浅述随着电气安装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组合电器是一种新型的高压电器设备,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气安装工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下面将通过运用实践浅述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电气设施,包括变电站、配电室、工业厂房等。

在电力系统中,GIS组合电器可以作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设备的集成组合,广泛应用于高压输配电系统中,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GIS组合电器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城市供电系统、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为不同行业的电气设备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实际操作相对简单。

相比传统的开放式电器设备,GIS组合电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安装过程更加高效。

由于GIS组合电器采用了气体绝缘技术,使得设备的绝缘水平更高,对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这样一来,电气安装工程人员在进行GIS组合电器的安装时,操作更加简便,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由于GIS组合电器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高度可靠的运行特性,可以有效减少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与此GIS组合电器的安装还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维护周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GIS组合电器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GIS组合电器在结构、功能、性能等方面都将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将更好地满足电气安装工程领域对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樊纪元, 蔡运清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和十多年前关系数据库一样, 在电力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 从电网设备管理, 配网的电网分析规划, 以及中国目前最关心, 北美目前追求的配网运行调度中的掉电管理系统均为最常见GIS 的应用. 但GIS 还是一个没有国际标准的基本开发平台工具. 在各个GIS 平台产品上开发的, 针对电力行业的应用虽可以分为上面三大类, 细细再分实际是成百上千种应用.一. GIS 的基本概念首先, 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大家非常熟悉的关系数据库RDB 一样是一个基本工具软件. 利用关系数据库RDB 我们可以开发出各种应用. 同样利用GIS 我们也必须开发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同样和关系数据库系统一样, 用于管理各种信息. 关系数据库利用基本二维表格来管理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基本信息单位则为点, 线, 面(Spatial Data, 立体数据), 每个信息单位可具有多种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内部有两个数据库: 立体数据数据库和属性数据数据库( Attributes Database ). 立体数据数据库的存贮与管理依厂家的不同而不同, 只有DXF 格式是目前各厂家均接受的立体数据输入输出格式. 属性数据数据库各厂家均采用商业化的关系数据库[4].关系数据库系统利用索引来查询, 手段是利用国际标准化的SQL 语言, 查询结果仍为数据表. GIS 的数据查询, 目前无任何标准, 但查询的结果为图形. 查询方式有定位( Locate & Highlight ), 地理经度纬度某一点;地理属性查询( Spatial Query ), 及地理关系查询如网络拓扑, 谁和谁的距离, 那个区包含那个区方面查询等;缓冲区查询( Buffering ), 如某公路两侧10 米的绿化情况;覆盖查询( Overlay ), 简单地讲, 就是将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各种地图复合为一张新地图.电力行业绝大部分GIS 应用, 目前仅仅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定位和地理属性查询两个功能. 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利用GIS 技术的电力行业应用程序并不使用专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开发平台, 以达到降低成本, 简化数据准备的目的.二. 电力行业使用GIS 的各种应用及特点北美电力行业使用GIS 技术较早. 这与他们调度管理方式密切相关.调度方面,北美配电电网调度员不仅负责电网运行的调度,同时还负责现场维护人员的调度. 通常这些现场维护人员没有固定办公室, 甚至无办公室. 在分配他们任务时, 调度员必须提供工作单图纸, 告诉他们那里取备品备件, 甚至如何到达维修点. 通常调度员调度台一面是实时电网计算机系统,一面是一大堆图纸和设备报表. 所以北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取代调度台上的图纸和报表. 这类应用就是AM/FM ( 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在GIS 技术日益普遍, 具有GIS 功能的软件成本大大降低的大环境下, 各厂家一方面将原本非常独立的电网规划及分析软件集成到AM/FM, 使电网规划及分析软件的数据更准确, 其结果更易查询.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新的商机, 很多厂家不利用GIS开发平台,独立开发出具有基本AM/FM/GIS 功能的配网分析规划软件, 其中国际上最典型的是SPARD 软件包. 大家都知道配网调度中, 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得到全部低压配网( 20KV, 13.5K, 12KV ,10KV, 6KV, 220 V, 110V ) 的实时远动信息, 在目前强调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定位和地理属性查询的功能,再结合电力公司的其它工具, 开发出的一些功能可以大大弥补缺乏实时远动信息带来的被动. 这类应用和电力相应功能一起就是当前全世界配电行业津津乐道的掉电管理系统( OMS –Outage Management Systems )[1].电力行业使用GIS 的各种应用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 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 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应用AM/FM 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结构的分布式. 数据有设备固有参数, 设备的维护数据( 一次, 二次等管理上不同层次的维护数据),设备的地理位置, 设备图纸, 设备价格/价值, 最终用户的地址电表等. 在北美, AM/FM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 从变电站的变压器到马路上的路灯均是AM/FM 管理的内容[3]. 而且在北美煤气和电力通常是一个公司,所以AM/FM中自然也包括了有关煤气调度管理的大量数据.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很多电力公司也把环境保护数据纳入AM/FM. 各种数据的来源不一样,以及在正常使用更新过程中的更新更不会是一两个人来完成.这些决定了AM/FM 的分布性.AM/FM 应用是所有应用中最基本, 但又是最困难的.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1. AM/FM 的功能设计如何适应电力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或者, 对中国来讲, 更可以反过来说, 中国配电电力公司如何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来充分利用AM/FM 的功能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建立AM/FM 所需基本数据的艰巨性. 将数字地图, 现有图纸及其它资料全部输入到AM/FM 是一件不能马上见效, 工作量具大的前期工作. 北美有一个统计, 在实施一个AM/FM 工程的费用中, 这部分的费用占整个项目费用的90%. 项目工程周期( 除掉订货时间)需要一年到四年时间. 3. 日常使用中的更新及维护. 为了保证数据数据的准确正确, 由于在电力公司内部使用面广, 数据更新的点多, 对电力公司内部的平均技术水平要求高,不是说象SCADA系统一样, 有一两明白的人可以解决整个电力公司AM/FM 的正常使用维护的. AM/FM 的分布性同时还带来维护AM/FM 数据完整的困难, 即数据不能相互矛盾. 通常厂家会提供一些完整性检验的工具. 但在实际中不是很容易办好.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利用GIS 技术的配网规划电网分析总是基于电网每一个或几个典型状态来进行分析. 因此结构相对独立. 取决于规划和分析的内容, 你并不一定非要等你整个AM/FM 应用完全建立以后才能使用. 例如在SPARD 软件包中, 利用电力公司现有的AUTOCAD 图纸及电网的电参数,不仅实现了基本的AM/FM 功能,同时可以实行小区负荷预测, 变电站选点等基本配网规划, 配网平衡不平衡潮流(10KV,220V), 配网网损分析,电压/无功分析,配置等分析功能. SPARD 甚至可以分析什么设备/线路故障影响用户面的分析显示. 使用这类专用软件成本低,维护简单.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现代配网运行调度的最高层次应用是掉电管理系统OMS. 它具有三个基本功能: 故障点检测; 维护抢修人员计算机调度; 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 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将电力公司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在一起[2]. 包括用户信息系统CIS ( 即中国的用电管理系统和报检电话), AM/FM, SCADA, DMS, 自动读表系统AMR, 人员调度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 这里仅仅谈GIS 技术在这个方面的应用.GIS 技术在运行调度中最简单的应用, AM/FM的地理图形. 调度系统利用AM/FM的图形作为调度系统画面的背景画面. 这个图形目前均利用DXF格式输入到实时调度系统.而在掉电管理系统中, 最关键的是配网网络模型( Connectivity ) 的建立. 这个模型必须是动态的. 也就是说, 根据SCADA, AMR, 报检电话, 现场维护操作的数据变化这个模型应马上反映出来当前的网络拓扑. 这个网络拓扑必须是基于AM/FM. 这个网络拓扑在OMS 中在两个地方使用: 故障点/设备定位和DMS.故障点/设备定位是利用AM/FM 的网络拓扑, 以及GIS 的地理查询功能, 加以常用的模糊逻辑算法( 或有些OMS 系统声称的特殊算法), 基于多个报检电话和/或自动读表系统掉电自动报告来确定故障点/设备. 北美90 年统计的数据表明, OMS 的这个功能平均降低30% 的故障定位时间.DMS 功能中实时潮流计算, 电压分析/控制, 恢复供电分案的制定, FDIR 的实现均需要配网的网络拓扑如此多的应用需要配网网络模型, 自然带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配网网络模型的一致性和可管理维护性. 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个技术源数据库( Source Database ) 解决了这个问题[2]. 其基本思路是OMS 和DMS 的数据完全由AM/FM自动生成,包括图形画面.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AM/FM 需要针对SCADA 和DMS 增加相应的功能及数据定义. 对报检电话子系统, AM/FM 自然具有用户信息.目前实现的源数据库技术, 已经将SCADA, DMS, 负荷控制, 自动读表, 报检电话的定义完全统一管理. 一个设备在这个数据库中只有一个定义. 再子系统中某个数据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自动更新.如, SCADA 的RTU/FTU 及现有点的定义仅仅需要在源数据库中定义一次. 在源数据库中, 这个RTU/FTU点同时与该个点对应设备的定义描述在一起. 这样在SCADA 运行中这个点状态或模拟量的变化会马上反映到AM/FM, 负荷控制, 报检电话子系统及OMS 中. 反过来, OMS 调度改变了某个源数据库中定义的非远控负荷闸刀状态, SCADA, 报检电话子系统, 负荷控制, 读表子系统会自动反映相应的变化. 另外, SCADA 画面可以直接显示AM/FM 数据库数据即设备参数,用户参数,维护记录, 而不是在SCADA 实时数据库中预先定义后对应数据点,然后利用一个固定程序去更新.三. 中国电力行业利用GIS 技术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中国电力行业要明确利用GIS 技术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的好坏应有一个科学的指标. 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 用户服务水平,这些指标如何科学化数字化[5]. 提高管理水平应该落实到管理效益数字的变化上.第二, 在使用GIS 技术应用时, 特别要注意到中国配网调度管理的现有模式. 国际上的经验表明, 买技术设备容易, 为了使用这些设备技术而需要管理方式的改变难! 往往是因为管理方式不能改变, 而导致技术设备的浪费.第三应该注意现有基本数据及使用经验的累积. 选定实际可行的短期中期目标. 产品的选择应最适用的. 这里容易产生的错觉是, GIS 开发平台好, 就认为该平台上开发的AM/FM 等应用就好.四. 结论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在电力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典型的三大类应用: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 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在中国情况下,建议先发展第二类的应用:基于GIS技术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以积累经验和数据.欢迎与作者联系: jimcai@五. 参考文献[1]. 蔡运清“DMS –当前的国际现状”<<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7年[2] John Muench, Jim Sutterfield, 樊纪元, 蔡运清“在实际现场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经验”1999 年北京输配电国际会议[3] GITA /members/unew.html[4] Open GIS Consortium, Inc. [5] 蔡运清“现代配网调度管理的评价”<<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0年樊纪元ACS EMS/DMS产品开发部经理蔡运清ACS 中国市场部经理2000年3月1日于Sunnyvale, California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to Electric UtilitiesJiYuan Fan, Jim Y Cai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Inc.2755 Northwoods PkwyNorcross, GA 30071U.S.AKeywords: GIS, Trouble Call, DMS, AM/FM关键字: GIS, 报检电话, 配电管理系统, 自动地图/设备管理AbstractGIS technology has a grow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utilities just like a RDB a decade ago. It has been used in facility managem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analysis/planning, and also a hot topic in the northern america - outage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m distribution control/management, the three main GIS applications. And, the GIS technology, which has not any kind of standard as RDB does, is just a basic development platform. So it has diverse aplications of the three kind of applications as to meet your need.。

GIS系统在22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GIS系统在22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4.故障关合接地开关(FES) 故障关合接地开关具有关合短路电流的能力,具有开 合感应电流的能力。接地开关壳体与GIS壳体之间具有 绝缘隔板,拆开接地线后,可用于主回路电阻的测量 及断路器机械特性的检测。 5.母线 主母线采用三相共箱式结构,分支母线采用分箱式结 构。 母线导体连接采用表带触指,梅花触头。壳体材料采 用铝筒及铸铝壳体低能耗材料,可避免磁滞和涡流循 环引起的发热,并采用主母线落地布置结构,降低了 开关设备的高度,缩小了开关设备的占地面积。
因为 GIS的全部元件都密封在一个金属壳中 ,为防止内部 故障的发生 ,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工况 ,发现设备的故障 隐患 ,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 ,随着传感 器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型传感器的不断推出 ,GIS使用了 更多的传感器作为其内部状态监视 ,而用微型计算机技术 来处理获得的信息。在线检测技术和自我诊断技术的引入 将打破传统的高压电器大小修计划模式 ,可以根据诊断结 果安排更合理、更科学的检修计划 ,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 状态 ,从而缩短GIS的检修时间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 靠性。
设备紧凑的外型及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得其监控功能可 在较大的范围执行,如:进行自测、气体密度的趋势 分析、断路器状态 ( 泵的运转时间、操作、动力、触 点位移曲线,剩余寿命……等)。
4.结论
• 综上所述,GIS配电装置与传统的AIS相比有着明显的优 势。GIS的主要优点在于: 1)占地面积小,一般220kV GIS设备的占地面积为 常规设备的37%;110 kV GIS设备占地面积为常规设备 的46%左右,符合我国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减少了征 地、拆迁、赔偿等昂贵的前期费用。 2)由于GIS设备的元件是全封闭式的,因此不受污 染、盐雾、潮湿等环境的影响 。GIS设备的导电部分外 壳屏蔽,接地良好,导电体产生的辐射、电场干扰、断 路器开断的噪音均被外壳屏蔽了,而且GIS设备被牢固 地安装在基础预埋件上,产品重心低,强度高 ,具有 优良的耐震性能,尤其适合在电解铝厂这种恶劣的条件 下工作。

GIS系统在22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GIS系统在22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GIS系统在22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 摘要: GIS 系统以其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 靠、安装方便、且维护工作量少等特点在变电 站配电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叙述了 GIS系统在220KV变电站配电装置中的应用,说 明了 GIS 系统的系统配置、结构特点及其使用 情况。 • 关键词:GIS 变电站 配电装置 技术应用
1.引言
• 工厂总降变电所是全厂的电力供应枢纽,而一 次侧配电装置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电力 系统中起着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因此 它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 作用。而在电解铝厂供电系统中,一级负荷约 占90%以上,因此对其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有着 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电解铝厂仍采 用传统的AIS(Air Insulated Switchger)空气 绝缘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大,可靠性不高,工 作维护量大,容易造成停电事故。
6.电流互感器(CT) 电流互感器为电感式单相环氧浇注型。导体即为初级 线圈,次级线圈固定在环型铁芯上。电流互感器线圈处 于地电位,属于无故障CT;环氧浇注型对保证气室含水 量不超标有着重要作用;测量精度高,可达到0.2级。 7.电压互感器(VT) 电 压 互 感 器 为 JDQX8 220ZHA 型 。 它 是 在 引 进 德 国 MESSWANDLER-BAUAG互感器公司SU252型电压互感器技术 和部分主要设备基础上,设计和制造的产品。电压互感 器的一次绕组端为全绝缘结构,另一端作为接地端与外 壳相连。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为同轴圆柱结构,一次绕 组装有高压电极和中压电极,绕组两侧设有屏蔽板,使 场强分布均匀。
3)变压器连接头 变压器连接头是把变压器引出街头连接到GIS中的部 件。其设计和制造按IEC601639执行。 本次应用GIS设计变电站,其组合的隔离开关,CT和 PT感应器可以缩小间隔的宽度。整个GIS变电站的双母 线平面图长71.5米,宽13米,面积929.5平方米,仅为传 统设计的42%。 GIS的控制系统直接反映元件的工作状态,电力系统 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将可编程控制器( PLC)运用于 GIS 系统上,利用 PLC 对 GIS 的电气联锁控 制进行编程,极大的简化了GIS的内部接线,并提高了 其可靠性。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力工业中,GIS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谈论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一、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概述GIS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在电力工业中,GIS可用于以下方面:1.电网规划设计:通过GIS,可以进行电网规划和设计,包括配置变电站、线路、开关柜和电缆等设备。

GIS可以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交通条件等信息来定位并优化电力设施的位置,提高电力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

2.电力生产管理: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有效分析待生产的电量和电力生产所需的设备等关键要素,以及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电力供应管理:使用GIS来管理电力供应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更好地管理输电线路和供电站,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GIS对输电线路、供电站和电缆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线路故障和停电等问题。

4.电力设施维护管理:GIS也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对电力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GIS,可以有效地定位以及修正电力设施的故障位置,避免电力设施故障对用户造成的不便和电力生产造成的损失。

二、GIS在电力工业中的优点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有很多优点,包括:1.提高效率:通过GIS,可以根据地理信息信号来优化电力设施的布局,提高电力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浪费。

2.提高安全性:GIS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来监测电力设施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施的故障状况,避免设施的损坏和火灾等安全问题产生。

3.提高质量:通过GIS,电力公司可以实现对电力设施和服务的优化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GIS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GIS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ma n a g e me n t . Th r o u g h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d e s i g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h a n d o v e r ,mo n i —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l i n k,we r e a l i z e t h e wh o l e p r o c e s s f r o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o p e r a t i o n o f r e a l — t i me ma n a g e me n t
( S h a n x i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Ex p l o r a t i o n &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Ta i y u a n 0 3 0 0 0 1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r t i c l e d e s c r i b e s t h a t i n t h e f o r m o f d i g i t a l e a r t h i mp o r t a n t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 e s i n p o we r g r i d p r o j e c t f o r
关 键 词 :电 网建设 ; 数 字化 技 术 ; 输 电线 路 ; 中 图分 类 号 : T M4 6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GIS局放在线监测应用实例

GIS局放在线监测应用实例

1工程应用实例1.1武汉110kV澳门路变电站GIS设备基于特高频的监测系统武汉供电局110kV澳门路站GIS局放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建设属于武汉供电局大修项目,项目编号为:WGWL20111202-生技大修60,实施单位是武汉供电局变电检修中心。

项目自2011年12月起开展,历经招标、设计、及施工阶段,于2012年4月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建设并投入使用。

1.1.1监测原理110kV澳门路站GIS设备局放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模块化设计思路。

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但加工、运输、现场装配等多种原因使得GIS不可避免地存在绝缘缺陷而影响其长期可靠性。

这些缺陷通常比较微小和隐蔽,不足以导致在工频耐压试验时立即击穿,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运行电压作用下会发生局部放电,使缺陷逐渐发展扩大甚至造成整个绝缘击穿或沿面闪络,从而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能够帮助及时发现GIS的绝缘缺陷,避免绝缘故障,提高GIS的安全运行水平,。

基于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可以实现GIS绝缘的状态维修,减少停电时间和节省维修费用。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1:图1-1系统结构示意图1.1.2工作流程特高频(UHF)传感器安装于GIS设备盆式绝缘子上,监测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时所产生的UHF电磁波信号,经过放大整形放电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将单极性宽脉冲信号传送给局放子IED,经由局放子IED处理后转换传输至主站系统,并存储于主站系统中,通过系统软件浏览相关图表和报警信息。

系统接入湖北省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并在该系统内形成谱图分析、报警、图形展示等功能。

图1-2 监测系统工作流程原理图1.1.3系统组成硬件部分由外置式特高频(UHF)传感器、局放子IED、工作站、通讯线缆、机械附件等组成,软件部分由专家分析系统模块、数据库模块、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

1.1.4选点与安装澳门路站110kVGIS为平高公司生产的分箱式GIS设备,已投运有10多年。

测绘技术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案例电力勘测是指对电力工程进行调查和测量,为电网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测绘技术作为电力勘测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测绘技术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将电力设施的空间位置与各种属性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分析,实现对电力工程的统一管理和优化。

以某电力工程为例,该工程所涉及的各类设备、电缆、杆塔等都被准确地标注在GIS系统的地图上,监控中心可以通过GIS系统实时查询各个设备的状态和位置,并进行故障处理。

同时,GIS技术能够对电力工程进行空间分析,如优化电力设施的布局,提高工程效率。

二、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巡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传统的电力巡检需要人员手动巡视,存在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而无人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清晰影像,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快速检测出电力线路中的隐患和故障点。

同时,无人机可以灵活操作,可以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中进行巡检,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安全性。

以某电力巡检项目为例,该项目利用无人机对电力线路进行快速检测,通过精确定位故障点,避免了传统巡检方式中的人为误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激光测绘在电力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激光测绘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形、地貌等环境信息。

在电力工程规划中,激光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扫描地表,生成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图,为电力线路的选址和设计提供参考。

举例来说,在某电力工程的选址过程中,激光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到不同地形区域的详细数据,包括地势起伏、土质状况等,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激光测绘技术,可以避免盲目选址和规划,提高电力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四、卫星遥感在电力监测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遥远地面的高清晰度影像,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各类环境和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GIS 技术的应用涵盖了电网规划设计、设备管理和监控、故障定位和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GIS 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以此展示其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GIS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1.电网资源信息管理GIS 技术可以对电网资源信息进行全面、精确的管理,包括变电站、输配电线路、设备信息、用电负荷分布等。

通过GIS 系统,可以对电网资源进行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并对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归档和管理,实现对资源信息的全面掌控。

2.电网规划设计在电网规划设计阶段,GIS 技术可以结合实际地理环境和电力设备情况,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辅助分析。

通过GIS 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空间数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与电网资源信息的整合,为电网规划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电网设备监控GIS 技术可以与电网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控。

通过GIS 系统,可以将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监控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定位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减少电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三、GIS技术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1.电网运行状态监测GIS 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包括电网的负荷特性、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设备的运行参数等。

通过GIS 系统,可以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查看、分析和呈现,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直观的运行态势分析,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

2.输配电线路故障定位GIS 技术可以在输配电线路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点所在位置。

通过GIS 系统,可以将线路位置信息与故障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实现对故障点位置的精准定位,为电网维护人员提供故障修复的方向,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随着配电网络规模的日益发展,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和设备密集型企业,其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

海量的数据与信息,给生产、管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如此复杂的生产管理任务,从电网的安全性及生产管理效率等方面考虑,仅仅由人工操作或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管理和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必需建立一个企业级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配电管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将地图、图像和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在地图上检索和显示电力设备的线路图和相应的属性数据、图纸和图像等。

它实现了数据库技术与图形操作的紧密联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了电网台帐的综合管理,为电力部门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以实际地理位置为背景的电力设备分布图,不仅能在设备管理上为用户增加设备空间位置的信息,而且通过实时信息能准确地反映配电网的实时工作状况。

在运行管理方面,在将电网的台帐、技术资料、图纸等静态数据和电网生产技术管理中产生的许多实际数据录入GIS 系统,将使对电网生产运行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用电方面,负荷数据与用户相关就是与空间位置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GIS系统对负荷、业扩、电能、电费和用户都可以进行管理,为提高供电用电服务质量上一台阶。

在计划用电方面, GIS系统可以通过储存的配电网基础台帐资料自动提供线路的长度和导线参数,对提高线损和可靠性的计算效率发挥重大作用,若与配电SCADA系统相联,还能提供配电网的实时运行参数,更好地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电网运行中,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显示电网调度中电网拓扑图、潮流图、负荷状况,因此可应用于电网调度、控制和电网运行管理中。

在国外电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投入的资金和技术都比较雄厚,配电网监控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配电网的分析软件也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电力GIS应用

电力GIS应用
刀闸模拟操作 智能挂牌操作 供电源分析 供电范围分析 线路负荷转移决策 优化停电方案分析 运行方式模拟 调度通信管理
GIS电力应用--安全生产管理
电网调度管理—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与应急调度 应急预案库
GIS电力应用--安全生产管理
电网规划管理
输变电网规划 配电网规划 发电厂规划 电网规划中需电量分析 电网规划中最优化规划决策
GIS电力应用–单线图
配电单线图是依据单条电力线路的信息,结合设备实际位置、设备间关 联关系、设备相对位置等信息,形成的体现线路基本位置信息和主要设备信 息的专题图纸。
GIS电力应用–相序图
根据线路空间和属性信息自动生成线路相序图,反应线路上三相的相 序变换情况。
GIS电力应用–交叉跨越图
GIS电力应用–线路结构图
供应商管理 物资调配与配送 仓储管理 辅助决策分析
GIS电力应用--项目管理
项目规划 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预决算
GIS电力应用--综合管理
电网规划辅助管理 综合、生产、投资计划 生产、投资、综合统计 经济活动分析、电力分析需求预 测
GIS电力应用--财务管理
GIS电力应用--用电量分析
电量、用电性质 专题图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情 况分析
GIS电力应用--负荷管理与预测
负荷管理与预测
负荷分析 负荷预测
GIS电力应用--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大客户和VIP管理


客户细分管理GIS分析 风险及信用管理GIS分 析 价值管理GIS分析 客户经理管理GIS分析 VIP及大客户管理GIS分 析 服务成本及满意度管理 GIS分析
GIS电力应用–电源追踪
GIS电力应用–供电范围

GIS技术在电力中的热点应用

GIS技术在电力中的热点应用

GIS技术在电力中的热点应用Electric power industryGIS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定位GIS是构建“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 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GIS主要为了实现电网资源管理、可视化展现、结构化分析;GIS广泛地应用于电网企业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调度、营销、通信等各个专业。

GIS在输变电的应用京津唐污区图输电三维管理盐密点分布专题图变电三维管理GIS 在输变电的应用雷电定位视频监控实时信息污区分布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在线监测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导线风偏监测GIS在输变电的应用-气象环境监测气象环境监测量值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光辐射。

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导线舞动监测舞动三维曲线图舞动二维曲线图GIS在输变电的应用-绝缘子泄漏电流监测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是电压、气候、污秽等的综合反映,为动态参数,它的最大幅值表征了绝缘子接近损坏的程度,因此可以作为监测系统表征污秽绝缘子运行状态的特征量。

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在线监测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变电监测●主变负荷温度实时对比分析;●蓄电池电压分析;●继电保护实时监管;●接地网实时监测;●变电站红外测温与视频监控;……GIS在输变电的应用-在线监测GIS在配网的应用-配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的目的在于以恰当的投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满足用电需求。

科学的规划对于指导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至关重要,对电网的经济建设、合理布局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配网规划是与电网规划编制与滚动修编、负荷分析与预测、现状电网分析、电网规划项目管理、电网图集修编等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系统工具,将在电网规划、规划前期、电网建设与电网运行管理等专业人员中得到广泛应用。

配网规划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规划的工作效率,为建设坚强合理的电网、优化巨量电网建设资金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

GIS在配网的应用-规划数据组成●城市规划数据:城市用地规划图、人口、面积、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指标、产业指标、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等相关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供电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供电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供电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城市供电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规划和优化城市供电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种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展示的工具。

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于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

在城市供电中,GIS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规划与设计在城市供电中,电网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上,工程师使用纸质地图和手工计算来设计电网。

然而,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而通过GIS,工程师可以轻松地查看地理数据,如地形、建筑物和道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合理、更高效的电网。

另外,GIS还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潮流和故障分析,以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供电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对于城市供电系统来说,实时的监控和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GIS,电力公司可以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如变电站的电压、输电线路的负荷、变压器的温度等。

如果有异常出现,GIS可以很快地发现并报警,让工程师及时处理。

3.故障诊断和维护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定位并修复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GIS,电力公司可以轻松地找到故障的位置,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来帮助工程师做出决策。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电力公司计划维护和更新工作,减少停电时间和成本。

4.环境风险评估除了供电系统本身,电力公司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利用GIS,电力公司可以评估城市的地质、水文和气象情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和人口密度。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制定更好的应急计划和管理政策,以减少环境风险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GIS在城市供电中的应用可以在多个方面帮助电力公司优化供电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保护城市和居民的利益。

同时,GIS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GIS技术不断发展,它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重要。

电力行业中GIS技术应用的教程与实践

电力行业中GIS技术应用的教程与实践

电力行业中GIS技术应用的教程与实践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为电力设备的管理、运维以及电力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电力行业中GIS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施流程以及实践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实用的GIS技术应用指南。

一、GIS技术基础概念1.1 什么是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技术,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实现对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描述和分析。

1.2 地理信息的特征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信息、空间相关属性信息以及与地理位置和属性相关的事件信息。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属性关系等特征。

1.3 GIS技术的核心功能GIS技术的核心功能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它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从而指导电力行业的规划和决策。

二、电力行业中GIS技术的应用场景2.1 电力设备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电力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实现对设备信息的准确记录、实时更新和可视化展示。

例如,通过集成电力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设备属性信息和运维记录,可以快速定位故障设备、查找设备维修历史等。

2.2 电力网络规划与优化GIS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网络的规划和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优化电力设备的布局和配置,提高电力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例如,通过分析用电负荷、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预测电力需求,并进行合理的电力设备规划和布局。

2.3 电力设施维护GIS技术可以用于电力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通过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快速巡检、隐患排查和维修调度。

例如,通过集成GIS技术和监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三、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实施流程3.1 业务需求分析在实施GIS技术之前,首先需要对电力行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所需的数据和功能。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一篇: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GIS的简介和功能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地图制作和地理分析已不是新鲜事,但GIS执行这些任务比传统的手工方法更好更快。

而且,在GIS技术出现之前,只有很少的人具有利用地理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GIS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电力用户与电力负荷和生产及管理等核心业务连接形成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提供的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电力市场信息与山川、河流、地势、城镇、公路街道、楼群,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资源等自然环境信息集中于统一系统中。

通过GIS可查询有关数据、图片、图象、地图、技术资料、管理知识等。

一、GIS特点1、开放性具有开放式环境及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可连接性。

GIS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运行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支持各类操作系统平台;为各应用系统,如SCADA、EMS、CRM、ERP、MIS、OA等提供标准化接口;可嵌入非专用编程环境。

2、先进性GIS平台采用与世界同步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处理技术。

系统设计采用目前最新技术,支持远程数据和图纸查询,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图表输出功能,可以直接打印地图、统计报表、各类数据等。

可分层控制图纸、无级缩放、支持漫游、直接选择定位等功能。

临安市供电局配电GIS应用

临安市供电局配电GIS应用

( )应 用 模 块 层 。 立 3 建
在设 备数
1 4 系统 技 术 要点 .
真 篁

据 管 理 模 块 层 基 础 上 , 过 通 电网 拓扑
f 1系缔 采 用 了 围 际 卜 讲 的 ● 1 先
Ar S E技 术 , 用 “ 本 管 理 ” “ cD 利 版 、 长 事务 处 理” 很 好地 解决 了多个 图形 ,
管 理 的 功 能 。 电 网 生 产 管 理 是 一 配
图1 软件架 构
8 6
维普资讯


____
电力1息 。一 芎
_

在 服 务 器 一 端 采 用 S E 空 间 数 D 据 引擎 ,利用 S DE 和 关 系 数 据 库 作
严 峻 考 验 。 科 技 创 新 和 规 范 基 础 管 从
项 实 时 、动 态 、精 确 、安 全 性 要 求 很
门的主 要 工作 内容; ) 作 流程 应符 2操 合 配 电网生 产 管理 部 门的 作业 程序;
3) 术 语 提 示 不 仅 要 规 范 化 , 且 要 而
高 的 工 作 ,为 此 系 统 要 提 供 设 备 设 施 的图形显示 、 询统 计 、 拟 操作 、 查 模 可 靠性 分析等功 能 , 强系统 安全性 、 加 实
为 数 据 库 管 理 服 务 软 件 , 中 管 理 图 集 形 数 据 和 属 性 数 据 。在 客 户 端 ,使 用
Ma O jc s( Ar I f ) D l h p bet 或 cn o 和 ep i
接 口 模 块 、 备 资 料 接 口 模 块 、自动 设 化 接 口模 块 、 电接 口 模 块 等 应 用 模 用 块 , 系统最 终 成为 全 局的 图 资管理 使

72.5kVT-GIS工程应用实例简介

72.5kVT-GIS工程应用实例简介

72.5kVT-GIS工程应用实例简介72.5kV T-GIS 工程应用实例简介0 引言为了满足东北地区国内电网及国网公司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整理国内资料,辽宁电力有限公司经过研究,决定选择和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有限公司)及大连信达变压器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经过技术讨论根据实际技术和生产水平决定在西开有限公司现有产品ZHW□-72.5 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基础上,研制新的ZHW □-72.5Ⅰ型复合式组合电器形式,放臵在变压器的上部,该种复合式组合电器是一种通过油气套管把变压器的进线侧与ZHW□-72.5Ⅰ 复合式组合电器的静侧合理紧凑封闭组合起来的高压电器,可以套管或电缆进出线,简称T-GIS(Transformer-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该产品具有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信息数字化等技术特点,并且占地少、节省投资、技术先进,维护量少等优点。

并且为了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要,此项目中将实现一次开关设备智能化、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数字化、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等功能,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各项型式试验,2010 年7 月通过辽宁省电力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鉴定,并申报国家专利,该项目的研发成功为东北地区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探索和发展方向,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大连西丰变和大连南山变投入运行,本文以大连南山变为例,对该产品进行简单介绍。

1图 1 主接线图大连南山变智能化示范变电站工程是国网公司重点基建工程项目,由辽宁省电力公司和大连供电局负责工程建设,是东北首座智能化变电站,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技术先进,具备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等功能,在该站中使用 2 个间隔 72.5kV T-GIS 产品,分别运行于主变#1 间隔和主变#2 间隔,传感器、采集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和保护均冗余配臵。

1.T-GIS 外形图如下:2图2 T-GIS 外形图1.ZHW□-72.5Ⅰ复合式组合电器2.SFZ11-40000/66 变压器图3SFZ11-40000/66 变压器图4ZHW□-72.5Ⅰ复合式组合电器3该产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变压器,由大连信达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2.组合电器,由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GIS技术简析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电力生产和管理上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北京、上海、江苏、山西等电网公司成功建立了自己的GIS,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其它电力公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GIS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电力用户与电力负荷和生产及管理等核心业务连接形成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提供的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电力市场信息与山川、河流、地势、城镇、公路街道、楼群,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资源等自然环境信息集中于统一系统中。

通过GIS可查询有关数据、图片、图象、地图、技术资料、管理知识等。

一、GIS特点1、开放性具有开放式环境及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可连接性。

GIS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运行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支持各类操作系统平台;为各应用系统,如SCADA、EMS、CRM、ERP、MIS、OA等提供标准化接口;可嵌入非专用编程环境。

2、先进性GIS平台采用与世界同步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处理技术。

系统设计采用目前最新技术,支持远程数据和图纸查询,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图表输出功能,可以直接打印地图、统计报表、各类数据等。

可分层控制图纸、无级缩放、支持漫游、直接选择定位等功能。

系统具备完善的测量工具,现场勘查数据,线路杆塔等设备的初步设计,并可直接进行线路设备迁移与相关计算等,实现线路辅助设计与设备档案修改。

具有线路的方位或区域分析判断功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综合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依据。

特别是把可视化技术和移动办公技术纳入GIS系统的总体设计范围。

地图精度高,省级地图的比例尺达到1:10000或1:5000,市级地图比例尺达到1:1000或1:500,地图能分层显示山川、水系、道路、建筑物、行政区域等。

3、发展性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可连接性。

在应用开发过程中,考虑系统成功后进一步发展,包括维护性扩展功能和与其它应用系统的街接与整合的方便。

开发工具一般采用J2EE、XML等。

二、电力GIS特点电力GIS除具备GIS的基本特点外还具备如下特点:1、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实时性及信息的动态变化性,需要对瞬间信息及时收集、处理和分析。

电力GIS对数据处理、存储容量和传输速度均有较高的要求。

2、电网的多属性数据要求GIS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及电力企业业务需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电力GIS 能够实现数据的一次输入和多次输出,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操作,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多层保护等,构建高可靠性和高准确性的业务系统。

3、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电力网的广域性和电力设施的分散性及设备的多样性,实时信息量大,系统接口复杂,信息的覆盖面广,电网的各种电压等级及多用户连接等需要GIS具备拓扑分析和转换能力。

4、电力GIS的单机工作站方式已经落后,且不适合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实际需要。

电力行业目前应用的GIS平台安装在局域网环境下,在网络的应用和开发上整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5、电力GIS具备安全保护的特点,电网设备的高精确度测量的经纬度坐标数据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是国家安全的信息。

三、电力GIS功能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具有建模规则库、电网图的编辑及输出工具。

电力GIS平台包括基本构件层、系统环境层、数据库连接层、图形与数据接口工具层、应用系统层等。

分层建立各种数据模型,并建立各层的连接关系四.GIS的现状及发展动向GIS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的组合电器的简称,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

与常规变电站(AIS)相比,GIS具有如下优点:1.1 结构紧凑。

220kVGIS占地面积仅为AIS的10%,500kVGIS占地面积仅为AIS的5%,这一点在地皮昂贵的城镇和密集的负荷中心和山区水电站尤为重要。

1.2 不受污染及雨、盐雾等大气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GIS持别适合于工业污染和气候恶劣以及高海拔地区。

1.3 安装方便。

GIS一般是以整体或若干单元组成,可大大缩短现场安装工期。

GIS设备自60年代实用化以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2 000台GIS 在运行。

实践证明,GIS运行安全可靠、配置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检修周期长、安装方便。

GIS不仅在高压、超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特高压领域变电站也被使用,在我国,63~500kV电力系统中,GIS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GIS制造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和发展,30多年来,各GIS生产厂家围绕着提高经济性和可靠性这2个主要目标,在元件结构、组合形式、制造工艺以及使用和维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

随着大容量单压式SF6断路器的研制成功和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GIS的技术性能与参数已超过常规开关设备,并且使结构大大简化,可靠性大大提高,为GIS进一步小型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

GIS整体性能的提高有赖于各组件性能的提高GIS是各高压电器的集合,通常采用积木式结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等元件均可随意组合。

其整体性能的提高还有赖于各组件性能的提高。

分述如下:2.1 断路器断路器是GIS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由于SF6气体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因而SF6气体绝缘断路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开断容量大、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目前SF6断路器最高工作电压已达765kV,开断电流已达80kA,额定电流已达12kA。

SF6断路器应用在高压、超高压领域的同时,也在向中压10~35kV级发展,除了采用压气式灭弧室外,还出现了采用旋弧式和自能吹弧式灭弧室的新型SF6断路器。

SF6和真空灭弧技术的确立和发展,新型材料及多种触头形式(自动触头、多点触头等)的出现,使开关的开通和通流能力大大提高。

灭弧结构中利用了电弧能量或开断电流产生的磁场,不仅降低了开关的机械应力,而且减小了灭弧结构的径向尺寸,成为当前的发展方向。

灭弧方式的改进意味着操作能量的减少,机械性能的改善,外型尺寸更为紧凑,维护工作随之减少,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断路器断口正在减少,300kV以下为单断口、500kV以下为双断口的现状有望在近几年内得到突破。

在未来的几年里,特高压断路器有可能只有1个断口,从而只需很小的驱动能力。

传统的瓷绝缘材料正被复合绝缘材料所取代,使得断路器重量更轻,结构更加简化。

2.2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隔离开关主要用于电路无电流投入和切除,动触头一般由电力操作机构驱动的绝缘旋杆传动。

为了适应不同的电气主接线和GIS结构布置的需要,隔离开关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从而保证了GIS整体设计时的灵活性。

隔离开关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断路器结构的进一步缩小,重量的进一步减轻,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有可能集成在一起。

2.3 电流互感器(CT)长期以来,GIS一直采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取得测量和保护信号,这种CT是按机电式继电器的要求设计的,需要较大的输入功率,功率损耗大,体大笨重;且受铁芯磁饱和影响,大大降低了互感器的测量精度,使用中不得不将测量信号和保护信号分开;高压电流互感器内部充油,如果密封不好,极易漏油,故障时容易发生爆炸等。

近年来出现的光电电流传感器(MOCT)无此缺点,且频率响应范围宽、精度高、不受电磁干扰等。

MOCT是应用法拉第元件构成的电流传感器,它所检测的信号是被测电路的磁场而不是电流,来自光纤的自然光经过法拉第元件时会产生与交变磁场强度成正比的旋转光,经过光电二极管(O/E)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输出。

2.4 电压互感器(PT)GIS中的PT分为电容分压式和电磁式2种,因电磁式高电压PT在制造上有困难,300kV以上的PT一般采用电容式,300kV及以下的PT一般才采用电磁式。

无论哪种形式,和CT一样,也都存在易饱和、易渗油、易爆炸、精度低、体大笨重等缺陷。

EOVT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有望取代传统PT的光电传感器,EOVT是根据泡克尔斯(Pockels)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整个装置由3个部分构成:承受被测电压的光学晶体、光学元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纤、电子组件(模拟与数字处理单元和数模转换器)。

EOVT的晶体装在充有SF6气体的金属筒中。

由于泡克尔斯元件(晶体)光的双折射率随电场强度而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压来确定施加于晶体上的电场强度亦即电压的大小。

美国纽约电力局早在1996年就将这种EOVT安装在一个345kV 变电站中试运行。

此外,也有将电压、电流传感器做在一起,构成电流/电压传感器并已用于AIS产品中。

2.5 监测与自诊断因GIS的全部元件都密封在一个金属壳中,为防止内部故障的发生,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工况,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所采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有:2.5.1X射线照相:采用X射线可以从外部探测GIS状态,如触头烧损、螺丝松动等。

2.5.2 光学检测法:利用安装在GIS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来检测GIS内部故障电弧。

2.5.3 红外定位技术:红外热敏成像装置可用于GIS内部电弧故障定位和故障点定位。

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热敏镜头、磁带录象机和触发电子元件等。

2.5.4 电磁技术:GIS内处于悬浮电位元件、固体绝缘中的气泡、自由导电杂质和局部电场畸变等均会引起局部放电,在隔离开关操作和GIS相对地闪络时还会产生陡波头暂态过电压,根据这些电磁现象可以进行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

2.5.5 化学检测法:GIS内部闪络会导致SF6气体分解。

在现场常用化学测试管来检测SF6生成物的成分,用以判断GIS内部是否存在放电。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传感器的不断推出,GIS使用了更多的传感器作为其内部状态监测,而用微计算机技术来处理获得的信息。

日本东芝公司研制的智能GIS监测系统的构成,它主要包括了下列性能的检测:(1)绝缘性能监视诊断:应用了电晕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

(2)导电性能的检测:应用了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计。

(3)机械方面的检测:应用了开、闭传感器。

在线检测技术和自我诊断技术的引入将打破传统的高压电器大小修计划模式,可以根据诊断结果安排更合理、更科学的检修计划,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缩短GIS的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3PASS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GIS 高压变电站——PASS技术,最近几年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介绍如下:3.1PASS的概念PASS是具有金属外壳的、气体绝缘的、内装有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电流传感器的全封闭组合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