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概论习题答案
色谱练习题带答案2

色谱法练习题带答案2Section 3一、单选题1、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液相传质阻力正确答案: A2、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越大,则柱效能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越有利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能越高C、载气流速越高,则柱效能越高D、载气流速越低,则柱效能越高正确答案: B3、气相色谱分析下列那个因素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
A、填料的粒度B、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C、填料粒度的均匀程度D、色谱柱长正确答案: D4、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组分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固定液的沸点C、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正确答案: D5、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H2B、HeC、ArD、N2正确答案: A6、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正确答案: B7、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最佳线速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C、采用细颗粒载体D、减少柱外效应正确答案: B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正确答案: A9、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依据()。
A、 Y1/2B、 t RC、 YD、 t M正确答案: B二、判断题1、速率理论给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
正确答案:正确2、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理论塔板数,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分离度。
正确答案:正确3、若两个组分的色谱峰间有足够的距离,则这两个组分就可以完全分离。
正确答案:错误4、分离度是柱效能、柱选择性影响因素的总和,故可用其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5、两组分完全分离时R≈1.5正确答案:正确6、气相色谱分析时,合适的气化温度应既能保证试样迅速全部气化又不引起试样分解。
色谱习题答案

色谱习题答案色谱习题答案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
通过色谱分离可以获得纯净的化合物,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在学习色谱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色谱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色谱分离的原理?答:色谱分离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而实现的。
固定相是一种固体或涂在固体上的液体,而流动相是一种液体或气体。
当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实现分离。
2. 什么是薄层色谱?它有什么特点?答: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固定相涂覆在薄层平板上的色谱技术。
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
薄层色谱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小样品进行分析。
3. 请简要介绍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区别。
答: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是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是基于气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易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是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离速度快,但对样品的要求较高;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4. 在气相色谱中,什么是保留时间?答:保留时间是指化合物从进样口到检测器出现峰的时间。
保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不同,可以用来鉴定和定量分析。
5. 请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HPLC)。
答: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HPLC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非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6. 在色谱分离中,什么是峰面积?答:峰面积是色谱图中峰的面积大小,反映了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峰面积可以用来定量分析,通常与内标法或外标法结合使用。
7. 什么是色谱图?如何解读色谱图?答:色谱图是色谱分离结果的图形表示。
(完整版)色谱试题及答案分析

色谱试题一 . 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用于分别(4)(1)几何异构体(2) 沸点邻近 ,官能团同样的试样(3)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4) 分派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2. 在色谱剖析中往常可经过以下何种方式来提升理论塔板数( 1 )(1) 加长色谱柱(2) 流速加速(3) 增大色谱柱的直径(4) 进样量增添3. 一般气相色谱法合用于( 4 )(1)任何气体的测定(2)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别、测定(3)无腐化性气体与在汽化温度下能够汽化的液体的分别与测定(4)任何无腐化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别与判定4.关于一对较难分别的组分现分别不理想 ,为了提升它们的分别效率 ,最好采纳的举措为( 2 )(1) 改变载气速度(2) 改变固定液(3) 改变担体(4) 改变载气性质5. 为测定某组分的保存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纳的基准物是( 3 )(1) 苯(2) 正庚烷(3) 正构烷烃(4) 正丁烷和丁二烯6. 选出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与相对校订因子相关的要素是( 4 )(1) 固定液的极性(2) 载气的种类(3) 载气的流速(4) 标准物的采纳7.欲使色谱峰宽减小 ,能够采纳(2, 3 )(1) 降低柱温(2) 减少固定液含量(3) 增添柱长(4) 增添载体粒度8.在用低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状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升 ,可采纳( 4 )(1) 提升柱温(2) 增添固定液含量(3)增大载体颗粒直径(4) 增添柱长9.在柱温一准时,要使相对保存值增添,能够采纳(3)(1)更细的载体(2) 最正确线速(3)高选择性固定相 (4) 增添柱长10. 在气相色谱剖析中 ,要使分派比增添 ,能够采纳( 1 )(1) 增添柱长(2) 减小流动相速度(3) 降低柱温(4) 增添柱温11. 波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双方面的要素是( 2 )(1)保存值 (2) 分别度 (3) 理论塔板数 (4) 峰面积12.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 ,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1 )(1) 分派比(2) 分派系数(3) 扩散速度(4) 理论塔板数13.气液色谱中 ,保存值实质上反应以下 ( 3)物质分子间相互作使劲(1)组分和载气 (2) 载气和固定液(3) 组分和固定液(4) 组分和载气、固定液14. 在以下要素中 ,不属动力学要素的是( 2 )(1) 液膜厚度(2) 分派系数(3) 扩散速度(4) 载体粒度15. 依据范第姆特方程式,在高流速状况下 ,影响柱效的要素是 ( 1 )(1) 传质阻力(2) 纵向扩散(3) 涡流扩散(4) 柱曲折因子16.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存值实质上反应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 )(1)组分与载气 (2) 组分与固定相(3)组分与组分 (4) 载气与固定相17. 若是一个溶质的分派比为0.1,它分派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3 ) (1) 10% (2) 90% (3) 91% (4) 99%18. 在色谱法中 ,被分别组分的保存值小于死时间的方法是( 3 )(1) 气固色谱(2) 气液色谱(3) 空间排挤色谱(4) 离子互换色谱19. 气液色谱中 ,对溶质相对保存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要素是( 4 )(1) 改变载气速度(2) 增添柱温(3) 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4) 增添固定液的量20. 以下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选项是( 2)(1)载气的热导系数应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凑近(2)使最难分别的物质对在能很好分别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纳较低的柱温(3)载体的粒度越细越好(4)气化温度越高越好21. 气相色谱剖析影响组分之间分别程度的最大要素是( 2 ) (1) 进样量(2) 柱温(3) 载体粒度(4) 汽化室温度22. 对色谱柱的柱效最有影响的是( 4 )(1) 柱温(2) 载气的种类(3) 柱压(4) 柱的长度23. 在以下要素中,属热力学要素的是( 1 )(1) 分派系数(2) 扩散速度(3) 柱长(4) 理论塔板数24. 在液相色谱中,提升色谱柱柱效最有效的门路是( 1 )(1) 减小填料粒度(2) 合适高升柱温(3)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4) 降低流动相的粘度25. 气液色谱中 ,与二个溶质的分别度没关的要素是( 4 )(1) 增添柱长(2) 改用更敏捷的检测器(3) 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4) 改变载气性质26.使用气相色谱仪时 ,有以下步骤 : ( 3 )(1)翻开桥电流开关 ; (2) 翻开记录仪开关 ; (3) 通载气(4)升柱温度及检测室温 ; (5) 启动色谱仪开关以下哪个序次是正确的 :(1) 12345 (2) 23451 (3) 35412 (4) 5143227.在气相色谱法中 ,合用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剖析的组分是( 3 ) (1) 二硫化碳(2) 二氧化碳(3) 甲烷(4) 氨气28. 以下检测器剖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采纳( 3 ) (1)热导检测器(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电子捕捉检测器 (4) 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29.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以下四种检测器宜采纳(2)(1)热导检测器(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电子捕捉检测器 (4) 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0. 分解有机胺时,最好采纳的色谱柱为( 4 )(1) 非极性固定液(2) 高沸点固定液(3) 混淆固定液(4) 氢键型固定液31. 相对保存值用作定性剖析的依照是( 1,3, 4 )(1) 与柱温没关(2) 与所用固定相没关(3)同汽化温度没关 (4) 与柱填补状况及流速没关32. 在气相色谱中,实验室之间能够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4 )(1) 保存时间(2) 调整保存时间(3) 保存体积(4) 相对保存值33.在法庭上 ,波及到判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示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剖析测得的保存时间在同样条件下 ,恰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存时间相一致,而辩白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拥有同样的保存值,最宜采纳的定性方法为( 3 )(1) 用加入已知物增添峰高的方法(2) 利用相对保存值定性(3) 用保存值双柱法定性(4) 利用保存值定性34. 假如样品比较复杂 ,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固,要正确丈量保存值有必定困难时 ,可采纳何种方法定性( 4 )(1) 利用相对保存值定性(2) 用加入已知物增添峰高的方法定性(3) 利用文件保存值数据定性(4)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35.指出以下状况下 ,色谱出峰序次的大概规律 :混淆物性质固定液性质出峰大概规律非极性非极性( 1 )强极性强极性( 2 )(1)按组分沸点次序分别 ,沸点低的组分先流出(2)按组分极性大小分别 ,极性小先流出36.在色谱剖析中,柱长从1m 增添到 4m,其余条件不变,则分别度增添( 3 )(1) 4 倍(2) 1 倍(3) 2 倍(4)10 倍37. 在色谱定量剖析中,若 A 组分的相对重量校订因子为 1.20 就能够计算出它的相对重量敏捷度为( 2 )(1)2×(2)(3)× A的相对分子质量(4) A 的相对分子质量38.某组分在色谱柱中分派到固定相中的量为W A( g),分派到流动相中的量为W 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 g/mL ),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 g/mL ),则此组分分配系数为:(1)(2)(3)(4)二 .填空题 : ( 1)W A /W BW A /(W A +W B)C A /C BC B/C A1. 权衡色谱柱的柱效能的指标是( n H 理论塔板数 ).2.用气相色谱归一化定量测定方法计算某组分的百分含量的公式是(Pi%=Ai/(A1+A2+.....An)× 100%).3. 在用归一法进行色谱定量剖析时,进样量重现性差将不影响(剖析结果 ).4.理论塔板数反应了 (柱效 ).5.在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一般用 (氢气 )作载气 .6.在色谱剖析中 ,被分别组分与固定液分子性质越近似,其保存值 ( 越大 ).7. 一般而言 ,在固定液选定后 ,载体颗粒越细 ,色谱柱效(越高) .8. 当载气线速越小 ,范式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越大,用(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有益 .9.在气相色谱剖析中 ,被测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使劲有(色散力.引诱力.定向力.和氢键力)等四种.10.色谱柱长从 1.0m 增添到 2.0m,其余操作条件均不变 ,则 1.0m 柱的分派比 (K ) ( == )(<,>,=) 2.0m 柱的分派比。
色谱实验室考试题及答案

色谱实验室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色谱法中,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色谱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液-液色谱、液-固色谱B. 气-液色谱、气-固色谱C. 液-液色谱、气-液色谱D. 液-固色谱、气-固色谱答案:D2. 色谱分析中,色谱图上的峰高与样品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无关D. 非线性关系答案:A3. 在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指的是什么?A. 样品从进样到检测器的时间B. 样品从进样到峰值出现的时间C. 样品从进样到基线恢复的时间D. 样品从进样到完全洗脱的时间答案:B4. 色谱分析中,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R = 2(t2-t1) / (W1 + W2)B. R = (t2-t1) / (W1 + W2)C. R = (W1 + W2) / (t2-t1)D. R = (t2-t1) / 2(W1 + W2)答案:A5. 色谱分析中,相对标准偏差(RSD)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RSD = (SD / Mean) * 100%B. RSD = (Mean / SD) * 100%C. RSD = (SD / RS) * 100%D. RSD = (RS / SD) * 100%答案:A6. 色谱分析中,死时间(t0)指的是什么?A. 流动相从进样到检测器的时间B. 流动相从进样到峰值出现的时间C. 流动相从进样到基线恢复的时间D. 流动相从进样到完全洗脱的时间答案:A7. 色谱分析中,峰宽(W)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W = 4 * σB. W = 2 * σC. W = σ / 2D. W = σ * 2答案:B8. 色谱分析中,峰面积(A)与样品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无关D. 非线性关系答案:A9. 色谱分析中,分离因子(α)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α = k2 / k1B. α = k1 / k2C. α = (k2 - k1) / k1D. α = (k1 - k2) / k2答案:A10. 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N = 16 * (tR / W)^2B. N = 16 * (tR / W1/2)^2C. N = 16 * (tR / W)^2 / 4D. N = 16 * (tR / W1/2)^2 / 4答案:B11. 色谱分析中,柱效(HET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HETP = L / NB. HETP = N / LC. HETP = L * ND. HETP = N * L答案:A12. 色谱分析中,分离度(R)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性质B. 流动相性质C. 固定相性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3. 色谱分析中,峰高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量B. 检测器灵敏度C. 流动相流速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4. 色谱分析中,峰宽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量B. 流动相流速C. 柱温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5. 色谱分析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重复性B. 检测器稳定性C. 操作者技能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6. 色谱分析中,死时间(t0)与哪些因素有关?A. 流动相流速B. 柱温C. 流动相性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7. 色谱分析中,峰面积(A)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量B. 检测器灵敏度C. 流动相流速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8. 色谱分析中,分离因子(α)与哪些因素有关?A. 样品性质B. 流动相性质C. 固定相性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9. 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数(N)与哪些因素有关?A. 柱长B. 柱径C. 流动相流速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0. 色谱分析中,柱效(HETP)与哪些因素有关?A. 柱长B. 柱径C. 流动相流速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色谱法中,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色谱可以分为______色谱、______色谱、______色谱和______色谱。
色谱分析习题及答案(绝对精华)

填充柱色谱:气固(液固)色谱和气液(液液)色谱,两者的分离机理不同。
气固(液固)色谱的固定相: 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
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气液(液液)色谱的固定相: 由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
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气固色谱的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的不断重复过程;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气液(液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1.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净化干燥管: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分子筛、活性炭等);载气流速控制:压力表、流量计、针形稳压阀,控制载气流速恒定。
2. 进样装置:进样装置:进样器+气化室;气体进样器(六通阀):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
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
无催化作用。
3. 色谱柱(分离柱):色谱柱: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毫米。
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柱填料:粒度为60-80或80-100目的色谱固定相。
液-固色谱:固体吸附剂液-液色谱:担体+固定液。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料装填太紧,柱前压力大,流速慢或将柱堵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
4. 检测系统:色谱仪的眼睛,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被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给出色谱图;检测器:通用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常用的检测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 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是色谱分离条件的重要选择参数;气化室、分离室、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分离室: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
当试样复杂时,分离室温度需要按一定程序控制温度变化,各组分在最佳温度下分离;气固色谱固定相:1. 种类(1)活性炭 (2)活性氧化铝 (3)硅胶(4)分子筛(5)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1)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2)同一种固定相,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件,分离效果差异较大;(3)种类有限,能分离的对象不多;(4)使用方便。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概论

仪器分析色谱分析法概论1、在色谱过程中,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为()。
[单选题] *A、t0B、tRC、t’R(正确答案)D、k2、在色谱流出曲线上,相邻两峰间的距离决定于()。
[单选题] *A、两组分分配系数(正确答案)B、扩散速度C、理论塔板数D、塔板高度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组分的极性越强,吸附作用越强(正确答案)B、组分的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C、流动相的极性越强,溶质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二元混合溶剂中正已烷的含量越大,其洗脱能力越强4、Van Deemter方程式主要阐述了()。
[单选题] *A、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B、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C、色谱峰扩张、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因素(正确答案)D、塔板高度的计算5、在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理论塔板数()。
(忽略柱外死体积) [单选题] *A、不变B、增加一倍(正确答案)C、增加两倍D、为原来的1/2E、为原来的1/46、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单选题] *A、保留值B、扩散速度(正确答案)C、分配比D、理论塔板数7、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单选题] *A、涡流扩散(正确答案)B、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液相传质阻8、某色谱峰,其峰高0.607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
[单选题] *A、4.71mm(正确答案)B、6.66mmC、9.42mmD、3.33mm9、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A、m B(g),浓度为C A、C B(g/mL),摩尔数为n A、n B(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 A、V B,此组分的容量因子是()。
*A、mA/mB(正确答案)B、(CA*VA)/(CB*VB)(正确答案)C、nA/nB(正确答案)D、CA/CB10、在柱色谱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色谱法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非极性;极性2.固体固定相(吸附剂);液体固定相(固定液) 3.示差折光检测器4.色谱柱;填充柱;空心毛细管柱(开管柱) 5.越大 6.归一化 7.(B /C )1/2 8.苯9.火焰光度检测器10.低碳数的有机化合物;高碳数的有机化合物。
11.减小填料的粒度 12.气化室温度太高 13.热导池检测器14.内标物浓度应与被测组分浓度尽量接近 15.离子型 可离解16.峰高×保留时间(或保留距离) 17.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8.氢气19.试样的处理,分离,定性,定量 20.马丁和辛格21(1) 按组分沸点顺序分离,沸点低的组分先流出;(2) 按组分极性大小分离,极性小先流出。
22.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空间构型不同。
三、计算题 1解:1210001.25()8001000 1.00()1000H mm H mm ====2min min 1.2540401.0010107.33(/),0.0267()16.57(/)7.33/16.57 + 0.026716.57 = 0.884 (mm)L 1000n=11310.884opt opt optBH Cu uBC BCB mm sC s u mm s B H Cu u H =+=+=+======+=⨯==根据,可得:解得:2解:3解:2112'2,1'''26.0 1.5(1) 1.6316.5 1.516.5 1.5(2)101.5(3)26.0 1.524.5(min)R R R mR t t t k t t α-===--====-=4.解:,,2222,1.0001.100.9091.1016()16 1.5()43561 1.10143560.8=3.48(m)B B A A B A eff B A eff K K n R L H n ααα=====⨯⨯=--=⨯=⨯5解:lg11.0lg10.0100[8]852.3lg12.0lg11.0A I -=⨯+=-A 和B 不是同系物, 它们保留指数之差不是100的整倍数. 6解:227216()16()12968.0R b t n W ==⨯=10000.77()129642.04b bL H mm n W W σσ======因为:故: 7解:先求取相对较正因子:'A A 0.6536.50.9240.4354.0f f f ===苯 '''B C D 1.04,0.98, 1.08f f f ===然后根据归一化公式求取质量分数3.50.924(A)0.2313.50.9244.5 1.04 4.00.981 2.0 1.08(B)0.334,(C)0.280,(D)0.154w w w w ⨯==⨯+⨯+⨯+⨯===同理:8解:100%i fi i fA f A f ω=⨯∑9解:(1)调整保留体积:'()0.313(5.1-3.1) = 0.72 mL R R m V F t t =-=⨯(2)分配系数:分配比:' 5.4 3.10.743.1R m t k t -=== 0.313 3.10.97()m m V Ft mL ==⨯=0.970.74 4.380.164m s V K k V =⨯=⨯=(3)有效塔板数:'225.4 3.116()16()5290.4Reff bt n W -==⨯=四、问答题1.答:用质量型检测器所得的峰面积在一定的载气流量范围内不变, 而浓度型检测器所得峰面积随载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仪器分析_色谱习题答案Word版

色谱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死时间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气路、进样、分离、监测、记录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有效塔板数表示柱效能。
4、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5、在线速度较低时,分子扩散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6、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___死时间____。
7、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色谱柱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分离度__。
8、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TCD, ECD ;质量型检测器有 FID , FPD ;其中FID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电负性有响应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D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C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A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B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BC)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6、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B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7、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_D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16 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思 考 题 和 习 题1.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哪些参数描述? 这些参数各有何意义?3.说明容量因子的物理含义及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为什么容量因子 (或分配系数) 不等是分离的前提?4.各类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异同?5.衡量色谱柱效的指标是什么?衡量色谱系统选择性的指标是什么?6.什么是分离度?要提高分离度应从哪两方面考虑?7.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 ( ) 。
A. 流动相的体积;B. 填料的体积;C. 填料孔隙的体积;D. 总体积。
(A 、C )8.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吸附作用越强;B. 组分的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溶质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 二元混合溶剂中正己烷的含量越大,其洗脱能力越强。
(A )9.在离子交换色谱法中,下列措施中能改变保留体积的是( )。
A. 选择交联度大的交换剂;B. 以二价金属盐溶液代替一价金属盐溶液作流动相;C. 降低流动相中盐的浓度;D. 改变流速。
(A 、B 、C )10.在空间排阻色谱法中,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V R 与K p 成正比;B. 调整流动相的组成能改变V R ;C. 某一凝胶只适于分离一定分子量范围的高分子物质;D. 凝胶孔径越大,其分子量排斥极限越大。
(C 、D )11.在一液液色谱柱上,组分A 和B 的K 分别为10和15,柱的固定相体积为0.5ml ,流动相体积为1.5ml ,流速为0.5ml/min 。
求A 、B 的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
(A R t =13min A R V =6.5ml, B R t =18min B R V =9ml )12.某色谱柱长100cm ,流动相流速为0.1cm/s ,已知组分A 的洗脱时间为40min ,求组分A 在流动相中的时间和保留比R ′=t 0/t R 为多少。
(完整版)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1

色谱思考题与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B 调整保留值C 峰面积D 半峰宽2.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A 塔板数计算B 塔板高度计算C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D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A 一般固体物质B 载体C 载体+固定液D 固体吸附剂4.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B越大,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 )A H2B HeC ArD N25.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6.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A 苯B 正庚烷C 正构烷烃D 正丁烷和丁二烯7.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A N2B H2C O2D He8.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固定液是气相色谱法固定相B N2、H2等是气相色谱流动相C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D 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9.在气-液色谱法中, 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 溶解能力小B吸附能力小C 溶解能力大D 吸附能力大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C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11、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12、恒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13、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4、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5、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A 外标法B 内标法C 内加法D 归一化法二、填空题1.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和。
色谱试题及答案

色谱试题及答案1. 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什么原理的分离技术?A. 溶解度差异B. 分子量差异C. 吸附能力差异D. 沸点差异答案:C2. 色谱柱中固定相的作用是什么?A. 作为反应介质B. 作为分离介质C. 作为催化剂D. 作为溶剂答案:B3. 下列哪种色谱技术是利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凝胶渗透色谱D. 离子交换色谱答案:C4.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粒径一般是多少?A. 5-10μmB. 10-20μmC. 20-40μmD. 40-60μm答案:A5.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什么?A. 样品从进样到检测器的时间B. 样品从进样到色谱柱出口的时间C. 样品从进样到色谱柱入口的时间D. 样品从色谱柱入口到检测器的时间答案:B6. 色谱图中的峰宽与什么因素有关?A. 样品的浓度B. 色谱柱的长度C. 样品的分子量D. 流动相的流速答案:D7. 色谱分析中,分离度R是衡量什么的指标?A. 峰的对称性B. 峰的面积C. 峰的宽度D. 相邻组分的分离程度答案:D8. 色谱分析中,检测器的作用是什么?A. 将样品转化为电信号B. 将样品转化为光信号C. 将样品转化为热信号D. 将样品转化为声信号答案:A9. 在色谱分析中,洗脱是指什么?A. 样品从色谱柱中流出的过程B. 样品从色谱柱中被分离的过程C. 样品从色谱柱中被检测的过程D. 样品从色谱柱中被收集的过程答案:A10. 色谱分析中,样品的进样量对色谱图有什么影响?A. 进样量越大,峰面积越大B. 进样量越大,峰面积越小C. 进样量与峰面积无关D. 进样量越大,峰宽越宽答案:A。
色谱分析概论习题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仪器分析 课程 色谱分析概论 习题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40 分) 1、反映色谱柱柱型特征的参数是: ( )密封线A.分配系数 B.分配比 C.相比 D.保留值 2、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 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3、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 A.柱长增加; B.相比率增加;C.降低温度; D.流动相速度降低 4、色谱分析中,相对保留值可由下列那种物理量确定( ) A 两组分 K B 两组分 tR C 两组分 VR D 柱子的 Vs 和 Vm 5、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 不要求全部组分出峰 B 进样量要求准确 C 只能用作微量组分的精确定量 D 一次分析过程中条件需稳定 6、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 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7、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 m 增加到 4 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 (B) 1 倍 (C) 2 倍 (D) 10 倍 8、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9、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10、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11、当样品各组分全部出峰最好选用( )方法定量分析。
色谱分析法概论习题答案完整版

色谱分析法概论习题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思 考 题 和 习 题1.在一液液色谱柱上,组分A 和B 的K 分别为10和15,柱的固定相体积为,流动相体积为,流速为min 。
求A 、B 的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
2.在一根3m 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试样的结果如下:死时间为1min ,组分1的保留时间为14min ,组分2的保留时间为17min ,峰宽为1min 。
(1) 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及塔板高度H ;(2) 求调整保留时间'R 1t 及'R 2t ;(3) 用组分2 求n ef 及H ef ;(4) 求容量因子k 1及k 2;(5) 求相对保留值1,2r 和分离度R 。
3.一根分配色谱柱,校正到柱温、柱压下的载气流速为min ;由固定液的涂量及固定液在柱温下的密度计算得V s =。
分离一个含四组分的试样,测得这些组分的保留时间:苯、甲苯、乙苯,异丙苯,死时间为。
求:(1) 死体积;(2) 这些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3) 它们在此柱温下的分配系数(假定检测器及柱头等体积可以忽略);(4) 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比?。
(1) V 0=t 0×u=×min=10.5cm 3(2) 'R t (苯) =-= , 'R t (甲苯) =-= ,'R t (乙苯) =-= , 'R t (异丙苯) =-= 4.在一根甲基硅橡胶 (OV-1) 色谱柱上,柱温120℃。
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甲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苯、3-正己酮、正丁酸乙酯、正己醇及某正构饱和烷烃。
(1) 求出后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
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何物质? (2) 解释上述五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
(3)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① 根据保留指数的公式和意义,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设某正构烷烃的碳数为x ,则解此方程得x=5, 所以该正构烷烃为正戊烷。
1、色谱基本理论习题解答

1、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度?为什么?答: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
这是因为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基于组分在两相中热力学性质的差异,两峰之间距离的距离的大小是与待分离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密切相关,分配系数不同,固定相对组分的作用力则不同,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也不同,从而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而扩散速度是研究物质在色谱柱内运动的情况,反映在色谱曲线上表现为色谱峰宽,这是色谱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2、对于某一组分来说,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1)保留值;(2)扩散速度;(3)分配比;(4)塔板理论答:扩散速度。
试样组分碰到填充物颗粒时会不断的改变流动方向,使得试样组分在固定相中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从而引起色谱峰的扩张,即涡流扩散。
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在于柱的很小一段空间,在塞子的前后存在浓度差而形成浓度梯度,因此使运动中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
纵向扩散对组分在色谱柱内色谱峰扩张的影响与保留时间有关,扩散速度越小,保留时间越长,分子扩散项对显著。
3、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大,(4)相比减小,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变化,为什么?答:(1)柱长缩短,(3)流动相流速增大,(4)相比减小均不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而(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
因为分配系数是当分配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间的浓度之比。
分配系数只决定于组分和两相的热力学性质,而与两相的体积无关。
分配比不仅与组分和两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而且与两相的体积有关。
4、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柱长增加;(2)固定相量增加;(3)流动相流速减少;(4)相比增大,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变化?为什么?答:(1)柱长增加对分配比无影响;(2)固定相量增加分配比增加;(3)流动相流速减小,分配比不变;(4)相比增大分配比减小。
色谱习题及答案(绝对精华).

色谱分析综合体填空: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热导池检测器分别属于_质量型__和___温度__型检测器。
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是_色谱柱___。
2.固定液一般是按照__相似相溶___原理选择;在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___________ __诱导力,极性愈大,保留时间就愈___ 长__。
3.固定液通常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液在使用温度下有____ 较好的热稳定性__ ,防止___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____ 。
5.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色谱柱的相比β 较大,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
但其柱容量_较小_。
6.在HPLC仪中,为了克服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要安装_耐高压的六通阀___ 。
7.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仅起输送作用;而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还要直接参加__实际的分配过程__,要想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的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__使用小粒径填料_。
8.欲分离位置异构体化合物,宜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是__梯度洗脱___。
9、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柱子称为色谱柱。
10、液相色谱检测器一般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气相色谱检测器可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等。
色谱学分析基础:1、色谱塔板理论的假设?答、(1) 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 平衡可以迅速达到;(2) 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3) 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4) 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5) 所有的物质在开始时全部进入零号塔板2、色谱定性的方法都有哪些?答、(1) 用保留时间定性(2) 用相对值保留定性(3) 用保留指数定性(4) 用化学反应配合色谱定性(5) 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定性⑹色谱和各种光谱或波谱联用3、内标法定量分析时,内标物选择应满足那些条件?答:①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②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③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④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接近,且无组分峰影响4、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5、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答:各种化合物在不同的检测器上都有不同的应答值,所以尽管往色谱仪中注入相同质量的物质,但得到峰面积却不一样,因此峰面积定量时就必须把由色谱仪上得到的峰面积乘上一个系数,得到此成分的质量,在实际分析中,常用某物质做标准,得到一个相对的校正系数,就叫‘相对校正因子'试样中不是所有组分6、总结色谱法的优点。
色谱分析概论习题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仪器分析 课程 色谱分析概论 习题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40 分) 1、反映色谱柱柱型特征的参数是: ( )密封线A.分配系数 B.分配比 C.相比 D.保留值 2、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 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3、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 A.柱长增加; B.相比率增加;C.降低温度; D.流动相速度降低 4、色谱分析中,相对保留值可由下列那种物理量确定( ) A 两组分 K B 两组分 tR C 两组分 VR D 柱子的 Vs 和 Vm 5、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 不要求全部组分出峰 B 进样量要求准确 C 只能用作微量组分的精确定量 D 一次分析过程中条件需稳定 6、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 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7、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 m 增加到 4 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 (B) 1 倍 (C) 2 倍 (D) 10 倍 8、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9、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10、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11、当样品各组分全部出峰最好选用( )方法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课本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习题答案2、答: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三个参数来描述:峰高(h)或峰面积(A):用于定量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峰宽(W ,W 1/2或 ): 用于衡量柱效3、答:(1) 容量因子的物理含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m)之比。
数学表达式:k = m s /m m(2) 容量因子k 和分配系数K 的关系可用数学式表达为:k = K ˙V s /V m(3) 容量因子和分配系数不等是分离的前提,因为对于A 、B 两组分,由色谱过程方程式得:t RA = t 0(1+ K A ˙V s /V m ) ①t RB = t 0(1+ K B ˙V s /V m ) ②两式相减,得:t RA - t RB = t 0(K A - K B ) V s /V m = t 0(k A - k B ) 要使两组分分离,则 t RA ≠ t RB 即K A ≠ K B 或者k A ≠ k B 所以,容量因子或分配系数不等是分离的前提。
4、答:相同点:各类色谱的分离原理都是分配系数的不等(或容量因子的不等)并且都可用下面式子表示:t R = t 0(1+ K ˙V s /V m )V R = V 0 + KV s不同点:(1) 上两式中K 、V 在各种色谱中的物理意义不同,如下表: (2) 在各种色谱中使物质分离的物理量不一样。
分配色谱:由于溶解度差别;吸附色谱:由于吸附能力的差别;离子交换色谱:由于离子交换能力的差别;空间排阻色谱:由于分子的线团尺寸的差别;11、A、B、C12、A、C 13、A14、A、B、C 15、C、D16、解:∵V0 = t0 . F ct0 = V0/ F c = 1.5/0.5 = 3 min又∵t R = t0(1+ K˙V s/V m)t RA = 3[1+10(0.5/1.5)] =13 mint RB = 3[1+15(0.5/1.5)] =18 minV R = t R. F c , V RA = 13×0.5 = 6.5 mL , V RB = 18×0.5 = 9 mL 18、解:F c=43.75 mL/min, V s=14.1 mL, t R(苯)=1.41 min, t R(甲苯)=2.67 min,t R(乙苯)=4.18 min, t R(异丙苯)=5.34 min, t0=0.24 min①V0 = t0 . F c = 0.24×43.75 = 10.5 mL = 10.5 cm3= t R(苯)– t0 = 1.41 – 0.24 = 1.17 min②t’R(苯)t’R(甲苯) = t R(甲苯)– t0 = 2.67 – 0.24 = 2.43 mint’R(乙苯) = t R(乙苯)– t0 = 4.18 – 0.24 = 3.94 mint’R(异丙苯) = t R(异丙苯)– t0 = 5.34 – 0.24 = 5.10 min③∵k = K˙V s/V m = t’R/t0∴K = t’R˙V m /t0˙V sK苯= 1.17˙10.5 /0.24 ˙14.1 = 3.63 ,K甲苯= 2.43˙10.5 /0.24 ˙14.1 = 7.54K乙苯= 3.94˙10.5 /0.24 ˙14.1 = 12.2K异丙苯= 5.10˙10.5 /0.24 ˙14.1 = 15.8/ t’R(苯) = 2.43/1.17 = 2.08④α甲苯/苯= t’R(甲苯)α乙苯/甲苯= t’R(乙苯)/ t’R(甲苯) = 3.94/2.43 = 1.62α异丙苯/乙苯= t ’R(异丙苯)/ t ’R(乙苯) = 5.10/ 3.94 = 1.29 20.在一根2.0 m 色谱柱上,用He 为载气,在3种流速下测得结果如表:甲烷t R / s正十八烷 t R / s W /s 18.28.05.0 2020.0 888.0 558.0 223.0 99.0 68.0求算:(1)3种流速下的线速度u; (2)3种不同线速度下的n 及H; (3) 计算van Deemter 方程中参数A 、B 、C ;(4)计算H 最小和u 最佳。
第6章色谱复习习题(含答案)

例题:1.色谱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 )(A)保留时间 (B)分配系数 (C)分配比2.色谱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 )(A)选择性 (B)分离度 (c)塔板高度3.某色谱柱理论塔板数为1600,组分A 、B 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0s 和100s ,两峰能够完全分离吗?(R >1.5)4.植物学家茨维持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分时采用的色谱方法属于 ( )(A)气—固色谱 (H)液液色谱 (c)液—固色谱5.只要柱温、固定相及流动相件质不变,即使杆子内径、杆长、填充情况以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校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以保持不变的是 ( )(A)分配比 (B)保留时间 (c)分配系数6.能够使分配系数发生变化的因素是 ( )(A)增加流动相流速 (B)增大相比 (c)改变固定相7.能够使分配比发生变化的因素是 ( )(A)增加校长 (B)增加流动相流速 (c)增大相比8.能够增加相对保留值的因素是(A)降低柱温 (B)增加流动相流速9.能够使塔板高度减小的因素是(A)在低流速区减小流动相流速(B)减小固定相颗粒(c)减小流动相扩散系数Dg10.其他条件相同,理论塔板数增加1倍,则两相邻峰的分离度将 ( )(A)减少为原来的21(B)增加l 倍 (c)增加到2倍11.同时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 )(A)分配比 (B)分离度 (c)相对保留值12.衡量固定相选择性的参数是 ( )(A)相对保留值 (B)分配系数 (C)分离度13.某色谱柱死体积30ml ,固定相体积1.5mL ,组分A 、B 保留时间分别为360s 、390s ,死时间为60s ,计算A 、B 的分配系数以及相对保留值为多少?14.2m 长的色谱柱,其范氏方程参数分别为A =0.06cm ,B =0.01cm 2﹒s -1,C=0.04s ,则这根柱子最大的柱数为多少?15.两个组分A 、B 刚好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235s 、250s ,假设两色谱峰蜂宽相同,则色谱柱对B 组分的柱效为多少?16. 一色谱校长1.5m ,死时间、两个组分A 、B 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9min 、3.22min 和3.46min ,组分B 的峰底宽为0.2min ,计算分离度达到1.5时的柱长?17.某色谱柱上,组分A 、B 的分配系数分别为200、210,相比为50,求当A 、B 完全分离时需要达到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例题:1.色谱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A )(A)保留时间 (B)分配系数 (C)分配比(柱长增加,在流动相速度不变情况下,死时间和保留时间按照柱长增加以相同的比例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概论作业:1、2、3、16、17、18、21、23、
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习题(P358——P360)
2、答: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三个参数来描述:
峰高(h)或峰面积(A):用于定量;
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
峰宽(W,W1/2或 ):用于衡量柱效。
3、答:(1) 容量因子的物理含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
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m)之比。
数学表达式:k = m s/m m
(2) 容量因子k和分配系数K的关系可用数学式表达为:k = K˙V s/V m
(3) 容量因子和分配系数不等是分离的前提,因为对于A、B两组分,由色谱过程方程式得:
t RA = t0(1+ K A˙V s/V m) ①
= t0(1+ K B˙V s/V m) ②
RB
两式相减,得:t RA - t RB = t0(K A - K B) V s/V m = t0(k A - k B)
要使两组分分离,则t RA≠t RB即K A≠K B或者k A≠k B
所以,容量因子或分配系数不等是分离的前提。
16、解:∵V0 = t0 . F c
t0 = V0/ F c = 1.5/0.5 = 3 min
又∵t R = t0(1+ K˙V s/V m)
t RA = 3[1+10(0.5/1.5)] =13 min
t RB = 3[1+15(0.5/1.5)] =18 min
V R = t R. F c , V RA = 13×0.5 = 6.5 mL , V RB = 18×0.5 = 9 mL 17、解:①n = 16(t R/W)2 , n2 = 16(17/1)2 = 4.6×103 ,
H2 = L/n2 = 3000/4.6×103 = 0.65 mm
②t’R1 = t R1- t0 = 14-1= 13 min , t’R2 = t R2- t0 = 17-1= 16 min
③n ef(2) = 16(t’R2/W2) = 16(16/1)2 = 4.1×103
H ef(2) = L/ n ef(2) = 3000/4.1×103 = 0.73 mm
④k1 = t’R1/t0 = 13/1 = 13 , k2 = t’R2/t0 = 16/1 = 16
⑤γ2.1 = t’R2/ t’R1 = 16/13 = 1.2 , R = n1/2/4 . [(α-1)/ α] . k2/(1+k2) =
(4.6×103)1/2/4 . [(1.2-1)/ 1.2] . 16/(1+16) = 3.0
18、解:F c=43.75 mL/min, V s=14.1 mL, t R(苯)=1.41 min, t R(甲苯)=2.67 min,
t R(乙苯)=4.18 min, t R(异丙苯)=5.34 min, t0=0.24 min
①V0 = t0 . F c = 0.24×43.75 = 10.5 mL = 10.5 cm3
②t’R(苯) = t R(苯)– t0 = 1.41 – 0.24 = 1.17 min
t’R(甲苯) = t R(甲苯)– t0 = 2.67 – 0.24 = 2.43 min
t’R(乙苯) = t R(乙苯)– t0 = 4.18 – 0.24 = 3.94 min
t’R(异丙苯) = t R(异丙苯)– t0 = 5.34 – 0.24 = 5.10 min
③∵k = K˙V s/V m = t’R/t0
∴K = t’R˙V m /t0˙V s
K苯= 1.17˙10.5 /0.24 ˙14.1 = 3.63 ,
K甲苯= 2.43˙10.5 /0.24 ˙14.1 = 7.54
K乙苯= 3.94˙10.5 /0.24 ˙14.1 = 12.2
K异丙苯= 5.10˙10.5 /0.24 ˙14.1 = 15.8
④α甲苯/苯= t’R(甲苯)/ t’R(苯) = 2.43/1.17 = 2.08
α乙苯/甲苯= t’R(乙苯)/ t’R(甲苯) = 3.94/2.43 = 1.62
α异丙苯/乙苯= t’R(异丙苯)/ t’R(乙苯) = 5.10/ 3.94 = 1.29
21、解:①∵t R(甲烷)=t0=4.9 s,
∴t’R(正己烷)= 84.9 – 4.9 = 80.0 s, t’R(正庚烷)=145.0 – 4.9 = 140.1 s
t ’R (正辛烷)=250.3 – 4.9 = 245.4 s, t ’R (正壬烷)=436.9 – 4.9 = 432.0 s
t ’R (苯)=128.8 – 4.9 = 123.9 s, t ’R (3-正己酮)=230.5 – 4.9 = 225.6 s
t ’R (正丁酸乙酯)=248.9 – 4.9 = 244.0 s, t ’R (正己醇)=413.2 – 4.9 = 408.3 s
t ’R (正构烷烃)=50.6 – 4.9 = 45.7 s
∵ I x = 100[z + n ˙(㏒t ’R (x )-㏒t ’R (z ))/(㏒t ’R (z+n )-㏒t ’R (z ))] ∴ I 苯= 100[6 + 1˙(㏒123.9-㏒80.0)/(㏒140.1-㏒80.0)]=678.1 I 3-正己酮=100[7 +1˙(㏒225.6- ㏒140.1)/(㏒245.4-㏒140.1)]=785.0, I 正丁酸乙酯=100[7 +1˙(㏒244.0-㏒140.1)/(㏒245.4- ㏒140.1)]=799.0, I 正己醇=100[8 +1˙(㏒408.3-㏒245.4)/(㏒432.0-㏒245.4)]=890.1, I 未知物=100[6 +1˙(㏒45.7-㏒80.0)/(㏒140.1-㏒80.0)]=500.1, ∴ 未知正构烷烃为正戊烷。
② OV-1为甲基硅氧烷类固定液,属于弱极性固定液。
被分离组分为极性和弱极性物,它们和固定液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诱导力,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强,诱导力越强,出峰顺序按极性从弱到强出峰。
正戊烷、苯、3-正己酮、正丁酸乙酯和正己醇的极性依次增大,故在OV-1柱上的保留指数也是依次增大的,分别为500.1、678.1、785.0、799.0、890.0
③ 应使待测物质的t ’R 位于两个正构烷烃物质之间。
22、01001000s 16.7min 0.1
L t u =
===
'016.70.4240R t R t ===
23、解:n= 5.54(t R /W 1/2)2 , n 苯= 5.54(4.65/0.158)2 =4.8×103
n 萘= 5.54(7.39/0.228)2= 5.82×103,
则每米的柱效为:
n 苯= 4.8×103×(100/25)=1.92×104m -1
n 萘= 5.82×103×(100/25)=2.33×104m -1,
R = 2(t R2–t R1)/(W 1+W 2) = 2(t R2–t R1)/1.699(W 1/2(1)+W 1/2(2))
= 2(7.39– 4.65)/1.699(0.79/5+1.14/5) = 8.36
24、'
015.0 2.013.0min RA RA t t t =-=-=
'
025.0 2.023.0min RB RB t t t =-=-=
'
/'23.0
1.77min 13.0
RB B A RA t r t ===
'/'13.0
0.565min
23.0RA A B RB t r t === '013.0
6.5min 2.0
RA A t k t ===
'
025.0 2.023.0m i n
R B R B t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