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周考测试题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周考测试题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填空题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遗址,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 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 万—20 万年的北京人。
2、距今约1 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3、距今约7000—5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分布着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4、距今约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
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5、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7、周王将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让他们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以拱卫王室,史称“分封制”。
此外,还在王族内部实行按血缘关系管理的宗法制,在土地管理方面实行井田制。
8、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关系。
相邻等级间的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解析史料按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考古发掘是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古人类最主要的方法。
答案D2.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其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解析自然环境不同,使得各地域文化风采各异,这是根本原因。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七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七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发现两颗古人类的门齿化石。
经科学测定,这些古人类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这些古人类后来被命名为(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
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A. 云南元谋人遗址B.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D.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 种植作物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D. 打猎捕鱼4.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 )A. 元谋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北京人5.陕西某地有一组气势恢宏的寺庙建筑,庙门悬挂“轩辕庙”匾额,主殿悬挂“人文初祖”匾额,这里祭祀的是( )A. 炎帝B. 黄帝C. 尧D. 禹6.如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尧舜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7.考古发掘的夏朝都城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中国的河流文化1
图拉真皇帝的遗体 的路线沿多瑙河
辅助穿越罗马 步兵在图拉真 皇帝的达奇安 战争的河流, 可能是多瑙河 上的浮桥, (公元101-106)
罗马在道路 的领事出发 里程碑
• in Roman Dacia , by demand of the Emperor Trajan Tura , 罗马尼亚 :1993副本艾顿 Militarism的 ,可追溯到公元108 ,并显示 从施工道路Potash到纳波卡通过内置Cohorts 我痱在罗马达契亚皇帝,根据需求的图拉 真
人人都知道,松树只结松塔,只 长松籽,不开花。那么,松花江的名 字又是怎么来的? … 为了纪念大黑龙的功劳和松树花 的贡献,就把那条江叫作松花江了。
• 弗拉米尼亚大道(Via Flaminius)是一 条重要的罗马道路,南起罗马,北到 Arminius(里米尼),是通往北方最重 要的一条道路。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 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 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 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 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 第一种类型的道路,包括公立高中或主要 道路,建造和维护的公共开支,并与他们 的土地属于国家。 这些道路不是立海中, 或一个镇,或向公共河(流一个具有常 量),或其他公共道路。 Floccus的宫殿 , 是谁)生活在图拉真(公元98-117,呼吁他 们via publican regales, 并描述其特点如下: • 他们被放在curators ( 专员 ),并通过修 理redemptory ( 承包商 )公费,一个固定 的贡献,但是,由于征收从邻近地主 。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的是最早的。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带却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1987年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
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
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
历史六上期中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半期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据史书记载,周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
”后来周成王言出必行,将叔虞封在了”唐”这个地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
从中可见西周实行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2.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3.“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4.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根据右图,我们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5.《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蚩尤时期C.北京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6.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物是A.老子B.庄子C.孟子D. 孔子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8.《史记·殷本纪》记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讲的是哪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A.夏王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9.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罢兵归田B.释放奴婢C.承认土地私有D.迁都洛阳10.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 种植作物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D. 打猎捕鱼【答案】A【解析】题干的“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种植作物,故A符合题意;磨制石器是河姆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题干材料不能佐证。
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饲养家畜和打猎,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 树立皇帝权威B. 重视选拔人才C. 削弱贵族势力D. 推崇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的“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表明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董仲舒、司马迁、张骞、卫青等人才。
故B符合题意;树立皇帝权威、削弱贵族势力、推崇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 接受汉族文化B. 发展海外贸易C. 巩固东南海防D. 鼓励官员进谏【答案】C【解析】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近三年中国古代史分类真题(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近三年中国古代史分类真题(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内容标准(2011版)】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湖南考试标准(2019版)】了解: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与发现的意义。
一、选择题1.(2019•常德)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2.(2019•云南)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如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
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2019•益阳)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4.(2019•怀化)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2019•青岛)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建筑C.打制石器D.骨耜6.(2018•北京)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图)的主要依据()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7.(2018•绥化)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8.(2018•海南)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9.(2018•东营)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0.(2018•烟台)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堂同步练习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同学参加市自制教具活动比赛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
请问该房屋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A.黄河流域,炎热潮湿B.长江流域,寒冷干燥C.黄河流域,寒冷干燥D.长江流域,炎热潮湿【答案】D2.“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D.打猎捕鱼【答案】A3.下列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相关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半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B.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半坡人主要种植粟,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会制作陶器【答案】A4.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有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陶器的使用B.火的使用C.房屋的建造D.农业生产的出现【答案】D6.对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其共同点的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会建造房屋C.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庄稼【答案】A7.“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
”诗歌《问津河姆渡》中“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的农作物是A.粟B.水稻C.玉米D.小麦【答案】B8.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答案】C9.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答案】C10.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种植水稻B.种植粟C.建造干栏式房屋D.使用青铜器【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
传统文化概观-辅导2
难点内容1、如何理解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第一,是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万里绵延,千秋巍然的秦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宏阔气派的追求。
据史料记载,秦时的长城长达三千余里,修建长达十年。
最近在新疆发现秦汉时修建的长城废墟。
秦汉时的长城西起甘肃岷县(说法有误),东至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修筑长城,全长五千余公里,号称“万里长城”。
覆盖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体现了宏阔的气势。
阿房宫三百里。
秦始皇陵,气势磅礴;秦俑艺术,规模浩大。
兵马俑面积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成为气势宏阔的世界奇迹。
水域面积超过北京颐和园五倍的长安昆明湖也体现了浩大的气势。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全书一百余篇。
记载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也体现了宏阔的气势。
因此,秦汉的文化精华无不体现宏阔的气势。
豪华气派壮观。
第二,是注重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与外部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
最著名的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还开通了丝绸之路。
从此,中国的丝织品、陶瓷器、漆器等特产运向西方,中亚和欧洲的特产东运到中国,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交流。
此外,东汉的班超再次出使西域,重开丝绸之路。
班超在西域奋斗了30年,使50多个国家与东汉通好,得到了不少有关中亚各国的宝贵资料,用羊皮绘制了西域的地图,也把中国介绍给中亚各国。
秦汉文化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2、秦汉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的措施(1)文化统一一是“书同文”。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
二是“车同轨”。
统一车辆形制。
三是“度同制”。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四是“行同伦”。
统一教化。
五是“地同域”。
统一版图,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秦国之下。
(超链接)(2)思想统一一是秦始皇制造的“焚书坑儒”二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成就(1)在科技方面:三国时的刘徽,是我国古代的大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练习
第2课原始农耕一、选择题1.对我国古代半坡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B.使用色泽鲜艳,红底黑色纹饰的彩陶C.住在干栏式房屋里D.使用精美的打制石器2.(题文)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A.元谋人B.半坡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3.(题文)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城头山遗址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小明在参加比赛时,主持人给他的问题是“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熟练掌握制陶技术C.能够建造房屋D.开始饲养家禽6.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聚落的发展B.火的使用C.农作物的种植D.家畜饲养的出现7.自然环境对历史有着深远影响,半坡村落位于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寒冷。
请问下列哪项可以体现出环境对半坡人的影响?A.半坡人用磨制石器B.半坡人制作陶器C.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D.半坡人养殖牲畜8.“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包括()①北京人遗址②半坡遗址③元谋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10.2015年3月3日全国“两会”召开,房价依然是中国居民关注的焦点。
据考证,我国境内开始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的原始居民有()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半坡人⑤河姆渡人A.①②B.③④C.③⑤D.④⑤1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原始农耕生活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
据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黑陶猪纹钵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
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
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陶罐文化特征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
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
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
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
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
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
木器较精巧多样。
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
大批榫卯木构件及的,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陶釜分期和年代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
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
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
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
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
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
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名校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名校中考历史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D.打猎捕鱼2.在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法律性质的文献,其中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本国正式确立的是( )① 英国《权利法案》②美国《独立宣言》③美国1787年宪法④法国《人权宣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3.有人说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他这样说的依据是A.哥伦布开辟新抗路的结果是进步的,使美洲和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B.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品格是高尚的,为美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C.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手段是先进的,最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D.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正义的,加快了美洲的发展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A.宣言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C.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D.宣扬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5.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河姆渡文化备课资料 北师大版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的是最早的。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带却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1987年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
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
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
2010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试卷及详解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现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属于()。
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仰韶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C【解析】C项,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A项,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年。
B项,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距今约6500~4500年。
D项,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4000年以上。
2.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铸造于()。
A.夏代B.商代C.西周D.春秋时期【答案】B【解析】青铜铸造是商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代青铜器不仅形制雄伟,而且工艺精湛。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西汉时期,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解析】A项,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建立者。
BC两项,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推行的是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这一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D项,汉武帝即位后,先后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
其中,在思想文化方面,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4.日本佛教建筑唐招提寺被视为“艺术明珠”,其设计者是()。
A.李春B.鉴真C.玄奘D.僧一行【答粱】B【解析】A项,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主持修建了赵州桥。
高中历史《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原始社会可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度产生C.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社会贫富分化2.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A.缴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3.西周时期,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主要义务是( )①享有封国的世袭统治权②兼制其他诸侯国③提供军赋和力役④定期朝贡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距今一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浙江省境内的是(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河姆渡文化5.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
”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
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D.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6.据目前考古的推测,能佐证夏文化的历史遗存是( )A.牛梁河遗址B.陶寺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7.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的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C.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D.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8.先秦的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9.图1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其中,河姆渡文化以种植水稻和制作黑陶为特征,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种植粟为特征;其它文化也各具特色。
河姆渡遗址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为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需要,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1977年10月,考古学家们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期考古发掘,两次共揭开遗址面积2630平方米,发现墓葬27座,灰坑28个,出土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各类文物6300余件,其中有不少是历来罕见的珍品,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引起了全国考古界、史学界的重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把这一发现称为建国以来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成果,并指出河姆渡文化发现的意义在于“表示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这里当时已有相当发达的文化。”著名人类学和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想到远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木质工具有木铲、木斧柄、木锛柄、木矛、木桨、木杵、木机刀、木卷布棍、木经轴、木纺轮、圆木棒、木匕等。如此之多的木质工具的发现,在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它证明了在距今7000年前后,木质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1.铜石并用时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
又称金石并用时代。
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
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2.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3.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
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
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
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5.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
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
同等学力申硕《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章节题库】(原始社会)【圣才出品】
第1章原始社会一、填空题1.遗留化石残骸最多的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______。
【答案】北京人【解析】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是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192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基本具备人的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______。
【答案】半坡人【解析】半坡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半坡人是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类,距今6000多年,使用木制和石器工具,其中妇女是主要的生产力,从事制陶、纺织、饲养家畜,男性多从事渔猎。
3.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______。
【答案】河姆渡人【解析】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的人,距今7000多年,使用骨耜进行生产,种植水稻,漆器和陶器的制作水平较高,因居住地濒临海洋,多沼泽和台风,所以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一般都高出地面,既能防潮,又能经受台风的袭击。
4.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是______的房屋。
【答案】半地穴式【解析】半坡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人,距今6000多年,使用木制和石器工具,因北方气候干旱,比较寒冷,所以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形状有方形和圆形,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5.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______。
【答案】黄帝【解析】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时各部落之间互相侵伐,百姓受苦,黄帝修德,整顿军队,用武力统一各部落,于阪泉战胜炎帝,又于涿鹿擒杀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得到各部落的拥戴,被拥为联盟共主。
6.历史上把尧舜禹时期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______。
【答案】禅让制【解析】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3年的考查,认为舜非常贤能,死后将帝位传给舜。
舜帝老后,效仿尧帝的做法,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标志双鸟朝阳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简介河姆渡文物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
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
动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特征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面的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代却不段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前5000-前3300)。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
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河南省和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前4800-前4300).
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等是相一致的,(约前4000-前3800)。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
哈克文化距今约4000-5500年(前3500-前2000),具有这一文化特征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广为分布,但以海拉尔市哈克镇境内发现的一批古遗址、古墓葬为典型代表。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前3300-前2100).
蜀文化的具体出现时间不太清楚,从三星堆的推测,5000年前就已出现,持续繁荣了一千五百多年后消失(约前3000-约前1500)。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
年(前2400-前2000)。
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