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和象征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542072d4d8d15abf234e4c.png)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1.比喻:一、概念又叫打例如。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利用一事物来例如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二、结构比喻一样由三个部份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依照比喻结构的三个部份的异同和隐现特点,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显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恍如、犹如、仿佛、像……一样、恍如……似的”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显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另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经常使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显现本体和喻体,直接表达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咱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一起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庞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五、组成比喻必需具有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需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不然,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此日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想(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2.比拟:借助丰硕的想像,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f524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b.png)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表达的艺术技巧,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意境的传达效果。
在修辞手法中,借代和拟物是常见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借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借代是利用一种物象来代表另一种物象,通过借用、拟态等手段,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具体形象。
借代通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象征。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突显其共同之处。
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将声音与清泉进行比较,给读者带来了清新、澄澈的感受。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对象赋予人的特征和形象,使其具有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
拟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意境。
例如,“树叶轻轻地低下了头,似乎在向行人告别。
”这里将树叶赋予了人的行为,给读者带来了亲切感和情感。
象征是通过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更为抽象的事物,表示一种深层含义。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起到隐喻和象征之间的转换作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例如,“玫瑰花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通过玫瑰花与爱情进行象征,创造了浪漫而深刻的意境。
二、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拟物是将物象本身的特征和形态作为语言表达的依据,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和物体的情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感。
拟物通常采用拟声、拟态和拟景等方式。
拟声是通过语言声音的模拟来表达事物的声音、动作和情感。
例如,“风呼呼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通过模拟风声和树叶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了清风拂面的真实场景。
拟态是通过模拟事物的外形和动作来使语句更具形象感。
例如,“小溪像一匹飞奔的绿马,奔驰而过。
”通过比喻小溪为飞驰的绿马,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溪的迅猛和奔放。
拟景是通过模拟事物所呈现的景象和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视觉感受。
例如,“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银河倒挂。
”通过比喻繁星点点为银河倒挂,使读者感受到星空的辽阔与壮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古诗词含义大观(比喻义、借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情感义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古诗词含义大观(比喻义、借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情感义等)](https://img.taocdn.com/s3/m/fc9b5c4284254b35effd342d.png)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描红句使用了何种修辞?
A.借喻
B.借代
1.借代义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A.正确
B.错误
1.借代义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判断正误:“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诗
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A.正确
问:《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使用的是语音双关还是语义双关?
A.语音双关
B.语义双关
3.双关义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句有无双关义?
暮境难禁日月催,腊醅初见坼泥开。
压车麦穗黄云卷,食叶蚕声白雨来。
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纻葛亦新裁。
技巧:根据格宦律涂自诗古对多仗忧性畏特,点白,首颔为联农信和乐颈哉联!出句和对 句常是同一句型。
判断正误:颔联描绘丰收景象。压车的麦穗如同黄云翻
卷,食叶的蚕声伴着大雨声阵阵袭来。
A.正确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dcad3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6.png)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描述某一种事物。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明确地比较,例如“他像一只熊一样笨拙”。
暗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模糊地比较,例如“她的脸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借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直接转化为喻体,例如“他的手就像一把铁锤一样坚硬”。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2.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例如“月亮温柔地照耀着大地”。
拟人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描述事物,例如“他的歌声震得玻璃都快碎了”。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4.对偶: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易于记忆;同时也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
5.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例如“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的思念飘向远方”。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6.设问: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例如“你是否感到孤独?是的,我感到孤独”。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情感。
7.反问:通过反问句来表达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或情感,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聊吗?”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说服力。
8.排比: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例如“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9.借代:用某些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某个人或事物,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借代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语文修辞借代
![语文修辞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b936ef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c.png)
语文修辞借代语文修辞是一种文学手法,通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而借代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来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借代可以使文章更加抽象、深入、具有思辨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借代在语文中的妙用。
一、借代营造意境借代能够通过具象的事物来描绘抽象的事物,从而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比如:“月亮弯弯,如同一块银盘挂在天空中。
”这句话中,月亮借代银盘,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弯曲和明亮。
通过借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产生共鸣。
二、借代增强语言表现力借代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比如:“他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这句话中,顶梁柱借代父亲,通过这个形象的修辞,不仅仅是在形容父亲的重要性,更是在表达出对父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借代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富有感情。
三、借代引发思考和思辨借代有时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需要读者去思考、去揣摩,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比如:“他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这句话中,花朵借代一个人,通过这个意象的修辞,不仅仅是在形容这个人的美丽,更是在引发读者对这个人内在潜力的思考。
借代能够激发读者的思维,使文章更加具有思辨性和探索性。
四、借代传递情感和意志借代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将作者的情感和意志传递给读者。
比如:“他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这句话中,扁舟借代一个人,通过这个比喻,不仅仅是在形容这个人的渺小和脆弱,更是在表达出作者对这个人的关心和呵护。
借代使得情感更加深入人心,也更加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借代构建比喻和象征借代可以通过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从而构建比喻和象征,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比如:“他是黑夜中的一颗星。
”这句话中,星借代一个人,通过这个比喻,既表达了这个人的独特和出众,又表达了这个人的孤独和坚强。
借代使得语言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也更加引人深思。
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8eac1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c.png)
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有以下三种引申方式:比喻引申、借代引申、象征引申。
还有一些引申义,并不都是一次从本义中同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像人类的繁衍一样,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绵延不断。
例如“道”字,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
本义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它往往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如“シ”旁的字都与水有关;“彳”、“辶”旁的字与行走有关;“木”旁的字与树木有关;
“扌”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
以本义为出发点,又会衍生出许多引申义。
由于引申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如“铁”,本义指钢铁,根据它的特点,可以引申为坚强的意思,如“铁的意志”;又可以引申为坚定不移的意思,如“铁的纪律”等。
初中语文象征借代区别
![初中语文象征借代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b1222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f.png)
初中语文象征借代区别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象征和借代是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虽然它们都涉及到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以下是对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含义、作用、范围和形式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含义不同象征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它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以形象化的方式传递意义。
象征使用的是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联性,通过暗示、联想等方式传达意义。
例如,“白鸽”常被用来象征和平。
借代则是直接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直接的替代来表达意义,而不需要借助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联性。
例如,“笔”可以借代“写作”,“船”可以借代“水上交通”。
二、作用不同象征通过暗示、联想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它强调的是表达的含蓄性和形象性。
象征往往能够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代则是通过直接的替代来简化语言,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借代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和繁琐的描述。
三、范围不同象征的范围相对较广,它可以涵盖各种不同的事物和概念。
从自然界到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都可以成为象征的对象。
借代的范围则相对狭窄,它通常用于描述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借代通常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直接替代,而不是对多种事物的概括表达。
四、形式不同象征的表达形式通常比较隐晦,需要读者通过暗示、联想等方式来理解其意义。
因此,象征的表达方式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才能被理解。
借代的表达形式则比较直接和明确,通常是对某一事物的直接替代。
借代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联想。
初中语文中的象征和借代修辞手法虽然都是通过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但它们在含义、作用、范围和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
借代的四种基本类型及例子
![借代的四种基本类型及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0478ae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2.png)
借代的四种基本类型及例子
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用非实际的事物或概念来代替实际的人物、事物或概念。
下面是借代的四种基本类型及例子:
1. 动物借代:用动物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特征。
例如:狐狸代表狡猾,狮子代表勇猛,鸟儿代表自由等。
2. 植物借代:用植物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特征。
例如:花朵代表美丽,树木代表高大稳固,蒲公英代表希望等。
3. 星象借代:用天体和自然现象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特征。
例如:月亮代表柔和温柔,太阳代表光明和温暖,雷电代表威力和力量等。
4. 日常物品借代: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特征。
例如:刀代表杀伤力和危险,铁锤代表力量和坚固,钟表代表精确和规律等。
以上只是借代的一些基本类型及例子,实际运用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和例子。
借代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5f90e9102de2bd96058875.png)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象征借代意象类作文
![象征借代意象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4a827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6.png)
象征借代意象作文篇一蜡烛是什么?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蜡烛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可是,我要为无私的蜡烛唱一支赞歌。
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蜡烛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
生命就从羊角辫上开始。
渐渐地,火苗吞没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
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
古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
是啊!蜡烛的精神不仅是古人赞美的对象,而且是我们的榜样。
所以,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
在电灯走进千家万户的当今时代,蜡烛的作用好像消失了。
不!没有。
在停电的时候,蜡烛仍然有着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烛安送西去的灵魂,玛瑙般的红烛喜迎新生的家庭。
还有那五彩的生日烛,象征着又一岁的开始,每一根都洋溢着幸福的纪念。
在微微烛光下读书,感到温暖,在微微烛光下行走,感到安适。
在赞颂蜡烛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
他们就像蜡烛,时间的火苗熔化着老师的青春。
老师是学生征程中的蜡烛,永远为学生胜利的终点,而教诲则是那不灭的烛光,永远照亮着学生的心灵。
蜡烛啊!我赞美你,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身体!老师啊!我歌唱你,教导了学生,衰老了自己。
难怪人们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篇二松树,是一种常青植物。
它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在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变化。
春天,松树长出了许多新叶。
叶子是嫩绿色的,等到长大后就变成了翠绿色的了。
当春天的脚步停下了的时候,第一束阳光就照射在松树上,柔和的阳光把积雪都融化了,松树显得更挺拔了。
身上穿着绿色尖刺“织”成的“毛皮大衣”。
那一身翠绿色的衣服,吸引了不少人们的眼球。
夏天,松树非常茂盛,苍翠欲滴。
它们一个个像军人似的严肃的站在哪儿,动也不动。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d41d01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a.png)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1.比喻:1、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3.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3.夸张的用法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6.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7.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8.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方法: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表达方式: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比喻 比拟 借代 象征
![比喻 比拟 借代 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8aeb67afe009581b6bd9ebf4.png)
借代(基于不同类事物之间有相关性)
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名称,而用跟它相关的另一事物名称来称呼。 要素: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种类: 部分代整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特征代本体(白领); 具体代抽象(南国烽烟正十年);专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
一个是西装)
作用: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比拟
概念: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种类: 拟人(将物比作人) 拟物(将人比作物、将甲物化为乙物)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
作用: 引发想象,生动形象,增添情趣。
比喻 比拟 借代 象征
比喻(基于不同类事物之间有相似性)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同时出现) 暗喻(本体、喻词多为判断词、喻体出现) 借喻(喻体出现)
借喻如《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借喻碌碌无为的庸人,鸿鹄借喻志向远大的壮士。
作用: 1.用比喻描写。 2.用比喻说理(打比方)。 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联想想象,增强感染力; 化平凡为神奇,化深奧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比喻概括的内容更深广。
比喻多化抽象为具体,象征多化具体为抽象。
象征
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 感。 种类: 局部象征(指作品有某一段落、情节、细节中的象征)(鲁迅的《药》结尾,描写夏瑜坟上红白相间的一 个花环,给整个作品增添了“亮色”。这一细节象征了革命的前景和希望) 整体象征(托物言志,是指作品的全篇借用自然界的某一物体,含蓄而深沉地表达某种抽象的、富有哲 理的思想。如《离骚》借香草美人象征高洁的品格) 举例:红色象征喜庆、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竹子象征谦虚、坚挺、有节操。 作用: 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意义,化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借喻象征的作用
![借喻象征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e82b38a76e58fafab00333.png)
借喻象征的作用【篇一:借喻,象征的作用】喻句借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借物来赞颂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
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的手法”。
“象征”的修辞意义与借比喻相近,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借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篇二:借喻,象征的作用】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不考概念,重在修辞运用,正确定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对修辞中借喻与借代的理解和定用上有些学生出偏差,出现判断不正确的现象,对此,我们加以分析区别:“圆规”和“”是借喻与借代纠葛的典型例子:有人说是借代,因它们直接用特征代替了本体;有人认为是借喻,理由是“圆规”和“芦柴棒”是分别借来形象地措述杨二嫂与包身工肖像特征的。
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呢?我们从借喻与借代的区别来加以分析。
1.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各代表的必须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①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②他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
①句中“长而空的文章”(本体)和“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喻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②句中“”和“没有玻璃”不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③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
借代中借体表示的事物必须与本体表示的事物相关,否则不能构成借代。
如:③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
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
(石楠《张玉良传》)句中“光头、毡帽、长衫、马褂”(借体)是“这些商业界上层人物”(本体)的特征和标志,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能构成借代。
如果把句中的“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改为“石头、、电视机、书本”就不能构成借代。
浅谈比喻与比拟、借代、象征的区别
![浅谈比喻与比拟、借代、象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6279894ddccda38376baffc.png)
浅谈比喻与比拟、借代、象征的区别作者:魏朋坤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7期魏朋坤(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古河初级中学河北乐亭 063600)摘要: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或属于不同的修辞格,或属于写作的一种手法,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以致有时让人分辨不清。
但是,它们在构成基础、运用目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还是有着许多比较显著的不同点的。
关键词:比喻比拟借代象征区别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26-01比喻就是打比方。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就是被比的事物,喻体就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比喻词就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其形式是“甲像乙”;暗喻,其形式是“甲是乙”;借喻,其形式是“乙代甲”,即本体和比喻词都不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
比喻有以下作用:一是用熟知的事物去说明还不熟悉的事物,使人们容易理解;二是用具体事物去描绘比较抽象的事物,增加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产生联想。
这种修辞方法在各类文体中都十分常见,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它与与比拟、借代、象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区别还是十分显著的。
1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把一事物拟作另一事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前者叫拟人,后者叫拟物。
被比拟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叫拟体。
正确运用比拟,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不仅可以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以使读者对该事物产生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同比喻一样,比拟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因为比喻和比拟都是两事物相比,所以部分同学常常分辨不清。
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1.1 从表达重点看比喻重在“喻”,即比方,它十分注意并着重突出事物的相似点,用容易明白的事物来说明不易明白的事物;比拟重在“拟”,即模拟,它干脆把甲当作乙来描述,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了。
象征与借代
![象征与借代](https://img.taocdn.com/s3/m/c8f8f500b7360b4c2e3f6429.png)
按我,返回首頁!
文字魔法師
修辭世界的點金術:象徵與借代
魔法1. 借
黃慶萱修辭學的定義 一般而言
代
例1:告訴你爸,衣櫥裡有我以前替他存的兩條長壽. →香菸 --第一冊第十二課<小白豬> 例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 --曹操<短歌行>
例3:大人送孫中山,我送妳元本山,祝妳美麗如山。 → 孫中山(錢) 元本山(海苔) --海苔廣告
戰爭不因漢明威不在而停止,仍有人歡喜,在這種 火 光中來寫日記。虛無成為流行的癌症,當黃昏來襲,許 多靈 魂便告別肉體 。我的卻拒絕遠行,我願在此,伴每一朵 蓮,
守小千世界,守住神秘。
是以東方甚遠,東方甚近,心中有神,則蓮合為
座,
蓮叠如台。諾,葉何田田,蓮何翩翩。你可能想像,美 在其 中,神在其上。我在其側,我在其間,我是蜻蜓,風中 有 塵,有火藥味。需要拭淚,我的眼睛。
蓮花構造
蓮蓬 蓮藕與蓮 子 根與莖
蓮花與蓮葉
蓮 蓬
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那荷葉初枯,擦的船嗤嗤價響。 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蹦到 船窗裡面來。<大明湖>劉鶚
返回上一頁, 請按我!!
蓮花與蓮葉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為盾形, 且高出水面
返回上一頁, 請按我!!
蓮藕與蓮子
Try! Try! 找出它象徵的意義吧!
Try! Try! 找出它象徵的意義吧!
Try! Try! 找出它象徵的意義吧!
Try! Try! 找出它象徵的意義吧!
動動腦﹗「象徵與借代」哪裡不一樣呢?
在不同作品中,意義會隨著文章內容改變的是 →象徵
被借與代的事物彼此間必須有關聯的是 →借代 常是具體代具體(直接) →借代 常是具體暗指抽象意義(含蓄) →象徵
有借代的诗句
![有借代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640d7e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a.png)
有借代的诗句
有借代的诗句,是指在诗歌中使用借代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意境或象征意义。
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进行比喻或隐喻的手法,达到情感表达或意境描绘的目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借代诗句。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代了明月光和地上霜,
表达了诗人安静夜晚的寂寥之感。
这句诗通过借代手法,将明月光比喻为霜,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另外一个例子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洗尘欣净天,花柳满街春”,通过借代手法,将雨水比喻为洗尘,将花柳比喻为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春雨的清新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
借代诗句的意境通常是丰富且富有想象力的,它通过将事物的特征或特点转化成其他事物的形象,使作品更富有韵味和深度。
借代的运用需要诗人对事物的洞察和感悟,同时也需要诗人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技巧。
总之,借代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够为作品增添层次感和情
感表达的力量。
通过运用借代手法,诗人能够将内心的情感、意境与外部的事物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深刻的艺术效果,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头)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象征——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比喻——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叫比喻。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同点是:二者都是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形容、比喻另一客观事物,即二者都要借助于具体形象,二者都有喻体。
如红旗象征革命,把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老黄牛。
前者借助“红旗”这一具体事物,后者借助“老黄牛”这一具体事物;前者的喻体是“红旗”,后者的喻体是“老黄牛”。
但象征绝不等同于比喻。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
1、“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而“比喻”则是修辞学上的修辞格之一。
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二者的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文字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文字范围。
2、“象征”往往以某一具体的喻体来表现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
而“比喻”的喻体和本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的本体往往是抽象的——即便本体是具体的,也不停止在一物一事上,而有着深广的内涵,这一点与比喻不同。
如高尔基的《海燕》,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本体可以说是“战士”,正是这一战士的光辉形象展现出了俄国1905年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夕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宏大图景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无私无畏。
3、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
它贯穿在一个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则是打比方,仅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局限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
如鲁迅《药》的结尾,茅盾《风景谈》的结尾,整个段落是象征。
高尔基的《海燕》,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白杨礼赞》等,更是象征贯通全文。
4、象征中的喻体是作为一个实体来写的。
像《白杨礼赞》就写白杨,《海燕》就写海燕,《松树的风格》就写松树;而比喻中的喻体明显地显示出它的“借助性”,完成使命,一闪即逝,不像象征中的喻体那样给人留下它就是“主人翁”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