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阳经、足三阴经
经络基础知识
太白
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
健脾要穴 调节血糖
用人参或三七贴敷
健脾补肺 山药薏米粥
列缺
取法:两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 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为穴。
主治:
“头项寻列缺”
颈椎病 戒烟 减少吸烟对肺的伤害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主治: 咽喉肿痛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
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 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三阴交
定位: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孕妇禁用
美 容 养
调 经
补 阴 虚
颜
五、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络小肠,支
脉上挟咽喉,连目系。 体表:从腋窝循上肢内侧后缘下行,经手掌,
至小指桡侧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神门
取法:将腕横纹三等分,在尺侧1/3的中点。 作用:安神定志,宁心清热。 主治:失眠、预防老年痴呆。
• (二)主治概要 • 是人体排毒通道 • 是人体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 • 激发肾脏潜能
背俞穴 Feishu BL13
肺俞: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十二经脉
shi'er jingmai十二经脉(卷名:中国传统医学)Twelve Regular Channels,Twelve Main Meridians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
又称“十二经”或“十二正经”。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十一脉”,其中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臂少阴温(脉)”之循行近于今之手少阴心经;而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臂少阴脈(脉)”则近于今之手厥阴心包络经。
《灵枢·经脉》才明确载全了十二经脉,沿用至今。
十二经脉中的每条经脉均有独立的循行线路,对称地分布于身体的左右两侧。
其总的流注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
《灵枢·海论》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这里所说的“内属于腑脏”,是十二经脉在体腔内的流注过程,也就是说十二经脉与脏腑间不是单纯相联的关系,而是定向相属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使脏腑间形成表里相合的关系。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手厥阴经属心包而络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厥阴经属肝络胆。
“外络于肢节”的“肢”为肢体,“节”为穴位,这是说十二经脉在体腔之外的分布。
奇经八脉五脏与五行
奇经八脉、五脏与五行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二、阳明、太阴在前;少阳、厥阴在中(侧);太阳、少阴在后;足厥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内踝上8寸以下)及足背行于足太阴经之前是一特殊。
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督脉——与手足六阳交汇于大椎,和阳维脉交会于哑门、风府;起于会阴,与任脉相接于承浆穴。
为阳脉之海。
任脉——和三阴交会于中极、关元,和阴维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和冲脉交会于阴交。
虽不和手阴经直接相交,但也能通气。
阴脉之海。
起于会阴至阴户前。
冲脉——并足少阴挟済直上,居一身重要。
接受胃肾两经之脉气,所以称为十二经之海。
同时足阳明经又主血液,因而也成为血海。
带脉——将全身直立的各经约束起来,为一条带子。
阳维脉——与手足三阳联系密切。
阴维脉——主一身之里。
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
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
三焦:胸腔部分为上焦(包括心肺),胃下部分为中焦(包括脾胃),小腹部分为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
三焦的功能主持通气,通调水道,是水液出入的通道。
五脏:心——支配神气、血脉。
肝——储藏血液,五脏之冠,支配肌肉及眼睛。
脾——支配食物的吸收。
支配肌肉、手脚(手脚冰冷),支配血液。
肺——支配呼吸、血液循环、支配皮肤(皮肤健康)支配鼻子。
肾——藏精气,支配体内水分,支配骨、耳、发。
六腑:胆——下定决心(胃肠消化何时进行)。
胃——支配消化(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小肠——将营养加以分类(便秘)。
大肠——支配排泄(下痢、便秘),肛门(痔疮)。
膀胱——藏水分(排尿多、浮肿)。
三焦——促进血及津液的循环。
经络系统的组成
阳骄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
眦与阴骄脉会合
部,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以沟通背部经气。(4)脾之大络从胁下的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
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浮行于浅表的孙络和浮现于皮肤表层能看到的浮络,它们遍布全
身,难以计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十五络脉的功能:(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阴阳表里二经的经气,加强了表里二
经的联系和经脉之气的交接传注,并补充了十二经循行的不足而扩大了其主治范围。(2)躯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这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点部分。有关十四经循行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与主治的理论知
识,乃是临床应用中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总称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名称均以它们从各经别出处的腧穴(络穴)名称命名(其具体名称详见第三
章第三节)。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别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
均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络穴)
分出后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 (3)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络穴)分出后散布于头
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
手足三阴经的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腧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
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席弘赋》),太溪、太
手足三阳经的分布规律
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得分布规律就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2、足三阳经在下肢得分布规律就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3、足三阳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得分布规律就是: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少阴在后4、以下哪组经脉不属于表里关系: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5、相表里得阴经与阳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E 手足末端6、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头面部7、相互衔接得阴经与阴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心中8、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目内9、足太阳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足大趾内端10、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得循行交接部位就是:心中11、足三阳经得循行规律就是:从头走足12、下列各项中,被称为“一源三歧”得就是:任脉,督脉,带脉13、被成为“十二经之海”得就是:冲脉14、被成为“阴脉之海”得就是:任脉15、十二经之别络穴分出后,走向:相表里得经脉16、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加上:任脉络,冲脉络,脾之大络17、下列各项中,论述错误得就是: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18、以下哪项不属于十二经筋得分布特点:行于体表,入于内脏19、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得交接部位就是:头面部20、相互衔接得阴经与阴经得交接部位就是:胸中21、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得分布规律就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2、足三阴经在内踝8寸以上肢体部得分布规律就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23、手三阴得循行走向规律就是:从胸走手24、足三阳经得循行走向规律就是:从头走足25、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得交接部位就是:足大趾外端26、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得交接部位就是D足大趾内端27、被称为“十二经之海”得经脉就是:冲脉28、被称为“阴脉之海”得经脉就是:任脉29、带脉得功能就是:约束纵行躯干得诸条经脉30、冲脉得功能就是:涵蓄十二经气血31、任脉别络得分布就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与腹部32、督脉别络得分布就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与头部33、以下哪项不就是经络得生理作用:蓄积渗灌气血34、以下哪项不属于《四总穴歌》得内容:胸胁内关谋35、俞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就是穴36、有关阿就是穴,叙述不正确得就是:只有一个穴位37、有关奇穴,叙述正确得就是:多数对某些病征有特殊得疗效38、有关阿就是穴,叙述不正确得就是:多数对某些病征有特殊得疗效39、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俞穴得住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40、手太阴肺经得主治特点就是:肺,喉病41、手劂阴心包经得主治特点就是:心,胃病42、足阳明经得主治特点就是:前头,口齿病,胃肠病43、足三阳经主治相同得就是:眼病,神志病,热病4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得就是:咽喉病,热病4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得就是:前阴病,妇科病46、手太阴肺经得主治特点就是:肺,喉病47、足少阴肾经得主治特点就是: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48、任脉得主治特点就是:回阳,固脱,强壮作用49、督脉得主治特点就是: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50、属于俞穴特殊作用得就是:大锥退病51、属于俞穴远治作用得就是:合谷治疗五官病52、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得骨度分寸就是:8寸53、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得骨度分寸就是:18寸54、耳后两乳突之间得骨度分寸就是:9寸55、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得骨度分寸就是:3寸56、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头内上踝上缘得骨度分寸就是:18寸57、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尖得骨度分寸就是:13寸58、股骨大转子至国横纹得骨度分寸就是:19寸59、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得骨度分寸:9寸60、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得骨度分寸就是:12寸71、以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此种取穴方法属:简便取穴法72、在肘横纹中,二头肌健桡侧凹陷出得俞穴就是:尺泽73、既可治疗咳嗽,气喘,又可治疗头项疾患得就是:列缺74、治疗肺热咳血得首选穴位就是:孔最75、善于治疗无脉症得俞穴就是:太渊76、以下哪项不就是尺泽穴得之治病证:齿痛,口眼歪斜77、治疗咽喉中痛得收选穴就是:少商78、治疗头项痛得首选穴就是:列缺79、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出得俞穴就是:鱼际80、位于尺泽穴位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得俞穴就是:孔最81、循行“入下齿中”得经脉就是:手阳明大肠经82、下列俞穴归经不正确得就是:内庭属于手阳明大肠经、83、下列俞穴中,治疗高血压首选:曲池84、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歪眦发生联系得就是:手阳明大肠经85、下列哪组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得起止穴:商阳,迎香86、以下哪项不就是手阳明大肠经俞穴得主治病症:胸胁病87、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得穴位就是:合谷88、常用于治疗瘾疹,累疬得就是:曲池89、常用与治疗经闭,滞产得穴位就是:合谷90、手阳明大肠经得原穴就是B合谷91、手阳明大肠经得经穴就是E曲池92、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得经脉上:手阳明大肠经93、起于目内眦,上额,叫颠得经脉就是:足太阳胆经94、胃得募穴位所属得经脉就是:任脉95、不属于足阳明胃经得俞穴:血海96、在腹部,距前正中线4寸得经脉就是:足太阴脾经97、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得穴位就是:梁门98、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外2横指处得穴位就是:丰隆99、以下哪项不就是足三里穴得主治病症:热病100、上巨虚位于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101、归来穴位于前正中旁开2寸,脐中:4寸102、强壮保健要穴就是:足三里103、治疗痰饮病症得要穴就是:丰隆104、中浣穴得定位就是:脐上4寸105、天枢穴得定位就是:脐中旁开2寸106、丰隆穴善于治疗:痰饮病症107、内廷穴位善于治疗:五官热症108、脾得募穴所属得经脉就是:足劂阴肝经109、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得穴位就是:隐白110、在内踝上8寸处相交叉得经脉就是:足太阴脾经与足劂阴肝经111、在第1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得俞穴就是:太白112、下列俞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就是:地机113、足太阴脾经终止穴就是:大包114、以下哪项不就是三阴交穴得主治病症:阳虚诸症115、善治水湿病症得俞穴就是:阴陵泉116、善治慢性出血证得俞穴就是:隐白117、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得首选穴就是:隐白118、上述俞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就是:地机119、地机穴位于内踝尖与阴陵泉穴得连经上,阴陵泉穴上:3寸120、阳白穴得定位就是:目正视,瞳孔直上,眉:1寸121、不属于手少阴心经得俞穴就是:少泽122、屈肘,当肘横纹内侧与骨内上踝连经得中点处得俞穴就是:少海123、治疗舌强不语,暴音得首选穴就是:通里124、:阴弘穴位于腕横纹上几寸,尺侧腕屈肌健得桡侧缘:0、5寸125、常用于治疗盗汗得就是:阴郗126、下列哪穴就是手少阴心经得终止穴:少冲127、以下哪项不就是神门穴得主治病症:呕血,衅血128、常用于治疗阴痒,阴痛得俞穴就是:少府129、常用于治疗吐血,衅血等血证得俞穴就是:阴弘130、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健得桡侧缘得俞穴就是:阴郗131、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健得桡侧缘得俞穴就是:列缺132、下列何经循行“绕肩胛”133、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得俞穴就是:听宫134、位于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得1/3折点处得俞穴就是:天宗135、以下哪项不就是后溪穴得主治病症:累痢136、手少阴心经除属,络得脏腑外,循行中联络得脏腑还有:肺137、手太阳小肠经除属,络得脏腑外,循行中联络得脏腑还有:胃138、治疗癫狂病,首选:后溪139、治疗目视不明,首选:养老140、下列何经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足太阳膀胱经141、下列俞穴中,常用与治疗扼逆症得就是:攒竹142、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得俞穴就是:天柱143、下列俞穴中,平于第7胸椎棘突下得就是:膈俞144、下列俞穴中,治疗血病首选:膈俞145、:下列俞穴中,治疗急性吐泻有速效得就是:委中146、申脉穴位于:外踝尖与跟健之间得凹陷处147、下列俞穴中,治疗痔疾常取:承山148、大肠俞得定位就是: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49、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得俞穴就是:大椎150、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51、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52、起于目内眦得经脉就是:足太阳膀胱经153、起于目锐眦得经脉就是:便秘154、次燎穴得主治病症就是:痛经155、委中穴得主治病症就是;丹毒156、上述俞穴中,治疗痔疾常取:承山157、上述俞穴中,治疗呃逆症常取:攒竹158、屈膝,国窝内侧,当半健肌健与半膜肌之间得俞穴就是:阴谷159下列俞穴中,治疗汗证首选:复溜160、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得循行就是旁开前正中线:2寸161、以下哪项不就是照海穴得主症:呕吐涎沫,吐舌162、肾经在循行中,末与以下何脏腑发生联系:心中163、复流穴位得定位就是:太溪穴位上2寸,164、照海穴位得定位就是: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165、以上俞穴位中,治疗汗证应首选:复流166、以上俞穴中,治疗神志病应首选:神门167、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得经脉就是:手劂阴心包经168、在肘横纹中,弘二头肌健尺侧凹陷处得俞穴就是:曲池169、下列哪项不就是内关得主治病症:遗尿,阳痿170、下列按个项目不就是手劂阴心包经得主治病症:头面部疾患171、弘门穴得定位就是: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172、内关穴得定位就是: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173、善于治疗心痛,烦闷口疮,口臭得俞穴就是:劳宫174、善于治疗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得俞穴就是:曲泽175、下列俞穴中,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得就是:肩贞176、支沟穴得定位就是: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177、丝空竹穴得定位就是:眉梢得凹陷处178、下列哪项不就是外关得主治病症:心痛,胸闷179、中渚穴得定位就是: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后1寸180、外关穴得定位就是:掌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181、善于治疗侧身痛,便秘得俞穴就是:支沟182、善于治疗耳鸣,耳鸣,肩肘臂酸痛得俞穴就是:中渚183、以下俞穴中不属于足少阳胆经得就是:下关184、胆经得募穴归属于以下那条经脉:足少阳胆经185、以下俞穴中不属于足少阳胆经得就是:丝竹空186、针刺环跳得最佳体位就是:侧卧位187、“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着就是以下那条经脉:足少阳胆经192、悬钟穴常用于治疗:痴呆中风193、足临泣常用于治疗:乳痈194、下列何经循行环阴器:足厥阴肝经195、太冲穴得定位就是;足背,第一、二跖骨节合部之前凹陷中196、肝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脏腑发生联系:心197、位于足大指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得穴位就是:隐白198、位于足大指外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得穴位就是:大敦199、常用于治疗疝气得穴位就是:大敦200、常用于治疗蹦漏得穴位就是:隐白201、下列各项中对百会描述不正确得就是: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202、下列俞穴中不属于督脉得俞穴就是:承浆203、下列那项不就是大椎穴得主治病症:腹泻痢疾脱肛204、常用于治疗神志病、热病得经脉就是:督脉205、善于治疗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得俞穴就是:至阳206、善于治疗目痛、鼻渊等头面部病症得俞穴就是:上星207、善于治疗中风、癫狂病、癔病等内风为患神志病症得俞穴就是:风府208、善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病症得俞穴就是:命门209、中脘穴得定位就是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210、下列各组俞穴中,相距一寸得就是:中极关元。
手足三阳经的分布规律
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纪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2.足三阳经鄙人肢的分布纪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3.足三阳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纪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4.以下哪组经脉不属于表里关系: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5.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 E 手足末尾6.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头面部7.互相连接的阴经与阴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心中8.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目内9.足太阳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足大趾内端10.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心中11.足三阳经的循行纪律是:从头走足12.下列各项中,被称为“一源三歧”的是:任脉,督脉,带脉13.被成为“十二经之海”的是:冲脉14.被成为“阴脉之海”的是:任脉15.十二经之别络穴分出后,走向:相表里的经脉16.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加上:任脉络,冲脉络,脾之大络17. 下列各项中,阐述错误的是:脾之大络分布于全身18.以下哪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分布特色:行于体表,入于内脏19.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代部位是:头面部20.互相连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代部位是:胸中21.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纪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2.足三阴经在内踝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纪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23.手三阴的循行走向纪律是:从胸走手24.足三阳经的循行走向纪律是:从头走足25.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代部位是:足大趾外端26.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代部位是D足大趾内端27.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经脉是:冲脉28.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任脉29.带脉的功效是:束缚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30.冲脉的功效是:涵蓄十二经气血31.任脉别络的分布是:从鸠尾分出分布与腹部32.督脉别络的分布是:从长强分出分布与头部33.以下哪项不是经络的心理感化:蓄积渗灌气血34.以下哪项不属于《四总穴歌》的内容:胸胁内关谋35.俞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6.有关阿是穴,论述不准确的是:只有一个穴位37.有关奇穴,论述准确的是:多半对某些病征有特别的疗效38.有关阿是穴,论述不准确的是:多半对某些病征有特别的疗效39.除近治感化,远治感化外,俞穴的住治特色还包含:特别感化40.手太阴肺经的主治特色是:肺,喉病41.手劂阴心包经的主治特色是:心,胃病42.足阳明经的主治特色是:前头,口齿病,胃肠病43.足三阳经主治雷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44.手三阳经主治雷同的是:咽喉病,热病45.足三阳经主治雷同的是:前阴病,妇科病46.手太阴肺经的主治特色是:肺,喉病47.足少阴肾经的主治特色是: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48.任脉的主治特色是:回阳,固脱,强健感化49.督脉的主治特色是:中风,晕厥,热病头面病50.属于俞穴特别感化的是:大锥退病51.属于俞穴远治感化的是:合谷治疗五官病52.胸剑结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8寸53.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的骨度分寸是:18寸54.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9寸55.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的骨度分寸是:3寸56.耻骨结合上缘至股骨头内上踝上缘的骨度分寸是:18寸57.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13寸58.股骨大转子至国横纹的骨度分寸是:19寸59.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9寸60.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的骨度分寸是:12寸71.以立正姿态,手臂天然下垂,个中指端鄙人肢所触及处为风市,此种取穴办法属:轻便取穴法72.在肘横纹中,二头肌健桡侧凹陷出的俞穴是:尺泽73.既可治疗咳嗽,气喘,又可治疗头项疾患的是:列缺74.治疗肺热咳血的首选穴位是:孔最75.擅长治疗无脉症的俞穴是:太渊76.以下哪项不是尺泽穴的之治病证:齿痛,口眼歪斜77.治疗咽喉中痛的收选穴是:少商78.治疗头项痛的首选穴是:列缺79.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出的俞穴是:鱼际80.位于尺泽穴位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的俞穴是:孔最81.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82.下列俞穴归经不准确的是:内庭属于手阳明大肠经.83.下列俞穴中,治疗高血压首选:曲池84.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歪眦产生接洽的是:手阳明大肠经85.下列哪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穴:商阳,迎喷鼻86.以下哪项不是手阳明大肠经俞穴的主治病症:胸胁病87.经常应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88.经常应用于治疗瘾疹,累疬的是:曲池89.经常应用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90.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B合谷91.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E曲池92.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的经脉上:手阳明大肠经93.起于目内眦,上额,叫颠的经脉是:足太阳胆经94.胃的募穴位所属的经脉是:任脉95.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俞穴:血海96.在腹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97.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穴位是:梁门98.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外2横指处的穴位是:丰隆99.以下哪项不是足三里穴的主治病症:热病100.上巨虚位于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101.归来穴位于前正中旁开2寸,脐中:4寸102.强健保健要穴是:足三里103.治疗痰饮病症的要穴是:丰隆104.中浣穴的定位是:脐上4寸105.天枢穴的定位是:脐中旁开2寸106.丰隆穴擅长治疗:痰饮病症107.内廷穴位擅长治疗:五官热症108.脾的募穴所属的经脉是:足劂阴肝经109.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寸的穴位是:隐白110.在内踝上8寸处订交叉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与足劂阴肝经111.在第1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的俞穴是:太白112.下列俞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是:地机113.足太阴脾经终止穴是:大包114.以下哪项不是三阴交穴的主治病症:阳虚诸症115.善治水湿病症的俞穴是:阴陵泉116.善治慢性出血证的俞穴是:隐白117.治疗月经由多,崩漏的首选穴是:隐白118.上述俞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是:地机119.地机穴位于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经上,阴陵泉穴上:3寸120.阳白穴的定位是:目正视,瞳孔直上,眉:1寸121.不属于手少阴心经的俞穴是:少泽122.屈肘,当肘横纹内侧与骨内上踝连经的中点处的俞穴是:少海123.治疗舌强不语,暴音的首选穴是:通里124.:阴弘穴位于腕横纹上几寸,尺侧腕屈肌健的桡侧缘:寸125.经常应用于治疗盗汗的是:阴郗126.下列哪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终止穴:少冲127.以下哪项不是神门穴的主治病症:呕血,衅血128.经常应用于治疗阴痒,阴痛的俞穴是:少府129.经常应用于治疗吐血,衅血等血证的俞穴是:阴弘130.腕横纹上寸,尺侧腕屈肌健的桡侧缘的俞穴是:阴郗131.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健的桡侧缘的俞穴是:列缺132.下列何经循行“绕肩胛”133.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俞穴是:听宫134.位于肩胛冈下窝中心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的俞穴是:天宗135.以下哪项不是后溪穴的主治病症:累痢136.手少阴心经除属,络的脏腑外,循行中联络的脏腑还有:肺137.手太阳小肠经除属,络的脏腑外,循行中联络的脏腑还有:胃138.治疗癫狂病,首选:后溪139.治疗目视不明,首选:养老140.下列何经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足太阳膀胱经141.下列俞穴中,经常应用与治疗扼逆症的是:攒竹142.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是:天柱143.下列俞穴中,平于第7胸椎棘突下的是:膈俞144.下列俞穴中,治疗血病首选:膈俞145.:下列俞穴中,治疗急性吐泻有速效的是:委中146.申脉穴位于:外踝尖与跟健之间的凹陷处147.下列俞穴中,治疗痔疾常取:承山148.大肠俞的定位是: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寸149.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是:大椎150.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寸151.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寸152.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153.起于目锐眦的经脉是:便秘154.次燎穴的主治病症是:痛经155.委中穴的主治病症是;丹毒156.上述俞穴中,治疗痔疾常取:承山157.上述俞穴中,治疗呃逆症常取:攒竹158.屈膝,国窝内侧,当半健肌健与半膜肌之间的俞穴是:阴谷159下列俞穴中,治疗汗证首选:复溜160.足少阴肾经在胸部的循行是旁开前正中线:2寸161.以下哪项不是照海穴的主症:吐逆涎沫,吐舌162.肾经在循行中,末与以下何脏腑产生接洽:心中163.复流穴位的定位是:太溪穴位上2寸,164.照海穴位的定位是: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165.以上俞穴位中,治疗汗证应首选:复流166.以上俞穴中,治疗神志病应首选:神门167.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的经脉是:手劂阴心包经168.在肘横纹中,弘二头肌健尺侧凹陷处的俞穴是:曲池169.下列哪项不是内关的主治病症:遗尿,阳痿170.下列按个项目不是手劂阴心包经的主治病症:头面部疾患171.弘门穴的定位是: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172.内关穴的定位是: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173.擅长治疗肉痛,抑郁口疮,口臭的俞穴是:劳宫174.擅长治疗胃痛,呕血,吐逆,暑热病的俞穴是:曲泽175.下列俞穴中,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是:肩贞176.支沟穴的定位是: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心177.丝空竹穴的定位是:眉梢的凹陷处178.下列哪项不是外关的主治病症:肉痛,胸闷179.中渚穴的定位是: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后1寸180.外关穴的定位是:掌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心181.擅长治疗侧身痛,便秘的俞穴是:支沟182.擅长治疗耳鸣,耳鸣,肩肘臂酸痛的俞穴是:中渚183.以下俞穴中不属于足少阳胆经的是:下关184.胆经的募穴归属于以下那条经脉:足少阳胆经185.以下俞穴中不属于足少阳胆经的是:丝竹空186.针刺环跳的最佳体位是:侧卧位187.“其支者,从耳后中听中,出走耳前----”着是以下那条经脉:足少阳胆经192.悬钟穴经常应用于治疗:痴呆中风193.足临泣经常应用于治疗:乳痈194.下列何经循行环阴器:足厥阴肝经195.太冲穴的定位是;足背,第一.二跖骨节合部之前凹陷中196.肝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脏腑产生接洽:心197.位于足大指内侧趾甲根角旁约寸的穴位是:隐白198.位于足大指外侧指甲根角旁约寸的穴位是:大敦199.经常应用于治疗疝气的穴位是:大敦200.经常应用于治疗蹦漏的穴位是:隐白201.下列各项中对百会描写不准确的是: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202.下列俞穴中不属于督脉的俞穴是:承浆203.下列那项不是大椎穴的主治病症:腹泻痢疾脱肛204.经常应用于治疗神志病.热病的经脉是:督脉205.擅长治疗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的俞穴是:至阳206.擅长治疗目痛.鼻渊等头面部病症的俞穴是:上星207.擅长治疗中风.癫狂病.癔病等内风为患神志病症的俞穴是:风府208.擅长治疗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肾阳缺少病症的俞穴是:命门209.中脘穴的定位是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210.下列各组俞穴中,相距一寸的是:中极关元。
手三阴三阳经取穴分部小结
翳风: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颔角之间的凹陷处。
直刺0.8-1.2寸。
耳门:在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颔骨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微张口,直刺0.5-1.0寸。
丝竹空: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平刺0.5-1.0寸。
前谷(荥穴):当小指本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直刺0.2-0.3寸。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在手掌尺侧,当小指本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直刺0.5-0.8寸。
腋门(荥穴):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
直刺0.3-0.5寸。
中诸(输穴):在手背部环指本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凹陷处。
平刺或斜刺0.3-1.0寸。
迎香(手足阳明交会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颧髎(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在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直刺0.3-0.5寸灰斜刺0.5-1.0寸。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颔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0寸。
秉风(手三阳与足少阳交会穴):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由凹陷处。直刺0.5-0.8寸。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直刺或向外下方斜刺0.5-0.8寸。
颈部
扶突:在颈外侧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直刺0.5-0.8寸。
天容:在颈外侧部,下颔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处。
直刺0.5-1.0寸。
天窗:在颈外侧部,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0寸。
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行于腹十二正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1]。
手太阴肺经症。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金。
本经从食指桡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土。
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火。
手少阴心经自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r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Taiyang)与足少阴肾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水。
本经从足小趾手厥阴心包经[11]。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2]。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
《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课件
这是一份介绍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PPT课件,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中医学 知识。
概述
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概 念
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是中医 学中两条重要经络,贯穿全 身。
相关知识
介绍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 基本知识和原理。
历史背景
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发现 和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3
保健方法
按压足三阴经的穴位,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延缓衰老。
手三阳经与足三阴经的关系
相互联系与作用
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常一起治疗。
医学上的应用
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治疗许多常见病症。
总结
1 知识点小结
通过本PPT的学习,你可以了解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基本知识。
手三阳经
经脉走向和作用
病证与治疗方法
手三阳经从头部起始,贯穿全身, 是治疗头面疾病的关键。
手三阳经的病证相对集按压手三阳经的穴位来帮助 身体恢复平衡,保持健康。
足三阴经
1
经脉走向和作用
足三阴经贯穿全身,主要治疗下肢、腹部等疾病。
2
病证与治疗方法
足三阴经的病证比较广泛,需要综合治疗。可采取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2 展示学习成果
学习后,可以通过证书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推荐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鼓励学习者对于中医经络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注意:本PPT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杨甲三取穴经验总结
4.小腿部:骨边,骨中,筋边取
• 骨边:胫骨后缘骨边 三阴交,阴陵泉
• 骨中:胫骨内侧面中间。 蠡沟,中都
• 筋边:跟腱的前边 复溜穴,筑宾穴
பைடு நூலகம் 5.膝关节部:骨髁上下与后方
• 髁下: • 胫骨内侧髁下缘有阴
陵泉,后1寸是膝关穴, 再后两肌腱(半膜肌 腱与半腱肌腱)之间 是阴谷穴。
• (2) 探幽微、重实践,倡毫针单手进针法 杨甲三认为针刺是一个连贯的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 都不可草率行事。双手针法固然是遵循了古人经验的一种可行方法,但速度 慢,费时费力。杨甲三将右手五指进行了巧妙的分工,以拇指、食指捏持针 柄(使用长针时捏持针身)无名指、小指夹持针身,中指充当“弹怒爪切” 之功,而左手完全被解放出来,可以持针多枚备用。
• (5) 论治之法,针药并举 杨甲三的论治思想概括来说有三个特点。
• 其一,在临床治疗中体现了专病、专方、专药、专穴的精神。 • 其二,在临床治疗时善于针药并用。杨甲三常论及于此,用药
如用兵,用穴也如用兵,都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 的,只是治疗方法内外不同罢了。杨甲三早年习医之始即内外 兼修,后虽专攻针灸,但处方用药始终没有荒疏,临证时每遇 疑难杂症,则以针药并举,常可起沉疴而愈痼疾,颇有效验。 • 其三,临证治疗时思路敏捷,方法灵活,善于变通,而不为常 法所囿。
• (4)参穴理、识法度,巧施配穴 • 运用头部腧穴治疗病种多达五十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
各科及急症救治。临床上凡遇脑病、头面五官见证,头部腧穴必 用无疑。且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 杨甲三运用头部腧穴特别注意它们的主治规律,如精神神志疾病, 多取前额发际以上的腧穴及顶部腧穴,取神庭、本神、四神聪, 配合皮内刺,形成了疗效卓著的“调神针法”,广泛应用于癫痫、 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精神紧张综合症、精神性 月经不调等疾病;风证(不论外风、内风)多取风池、风府等颈 项部腧穴;头顶部腧穴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杂症,均可应用,揭示 了头部腧穴的主治规律。
人体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及图解!!!
⼈体经络⽳位按摩⼤全及图解!!!⼈体经络⼆千五百年前,中国诞⽣了第⼀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发现⼈体上有⼀些纵贯全⾝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发现这些⼤⼲线上有⼀些分枝,在分枝上⼜有更细⼩的分枝,古⼈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简和绵阳⽊⼈经络模型等出⼟⽂物中逐渐找到。
这些早期⽂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的医疗⼿段:⼀个是灸法,⼀个是砭术(即⽤⽯头治病的⼀种医术),另⼀个就是导引术(⼀种古⽼的⽓功),⽽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们制成了⾦属针,称为微针,并⽤微针对经脉进⾏治疗。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中⼈体最重要的⽣理结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平衡阴阳、濡养筋⾻、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象的描述。
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千多年前的,给现代⼈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的困难。
因此,从⽂献和实验等多个⽅⾯揭⽰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经络系统组成经络作为运⾏⽓⾎的通道,是以⼗⼆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经别,是⼗⼆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脉,沟通脏腑,加强表⾥经的联系。
⼗五络脉,是⼗⼆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前、后、侧三部的重要⽀脉,起沟通表⾥和渗灌⽓⾎的作⽤。
03经络腧穴各论2
颊车(S6)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紧时,
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 局部解剖:在下颌角前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 方,咬肌中,有咬肌动、 牙关紧闭,失音。 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
三支的咬肌神经,面神 临床应用:面肌痉挛,面
经下颌缘支及耳大神经。 瘫,颞颌关节炎。
操作:直刺1-2寸。
血海(SP10)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瘾 局部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 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 疹,湿疹,丹毒。 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 临床应用:出血症,痛经, 及股神经肌支。 经气头痛,皮肤搔痒。
操作:直刺1-1.5寸。
取穴。 局部解剖:在第二趾短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 口歪,鼻,胃痛吐酸,腹 伸肌腱的外侧;有足背 泻,泄泻,痢疾,便秘,
热疾,足背肿痛。 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
临床应用:牙痛,扁桃体 足背支。 炎,胃痛。
操作:直刺0.5-0.8寸。
足太阴脾经
(The Spleen Channel of Foot-Taiyin)
操作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嵴外侧面1横指,当胫
骨前肌上取穴。 局部解剖:在胫骨前肌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 中,有胫前动、静脉,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 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 腓深神经。 临床应用:腹泻。
操作:直刺1-2寸。
丰隆(S40)
操作:直刺0.5-0.8寸。
合谷(LI4 )
曲池(LI11)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曲肘,成 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局部解剖:桡侧腕长伸 目赤痛,斑疹,热病,上 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桡 肢不遂,手臂肿痛,腹泻 侧,有桡返动、静脉的 吐泻,高血压,癫狂。 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 临床应用:高血压性,高 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 热,小儿惊厥,乳痈,颈 痛,麦粒肿,带状疱疹。 经主干。
中医表里关系顺口溜
中医表里关系顺口溜
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口诀: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
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21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局部,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手足阴阳十四经脉走向示意图
疾病,精神病,风湿病和皮肤病,
甲状腺病,淋巴腺结核及月经不调 等。
三、足阳明胃经
• 联络的脏腑:络睥,属胃;
并和心、小肠、大肠 有联络。
• 病候:胃经病变的主
要病状如下:
• 第一是不思饮食,宿
食不化;
• 第二是胃痛; • 第三是恶心呕吐。
• 主治疾病:胃经由于循行路经较长,所
有储藏人体一切精微物质的作用,属阴,共有六,即 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有消化、传导、排 泄的活动功能,属阳,共有六,即胆、小肠、胃、大 肠、膀胱、三焦。六腑六脏,各发出一条经脉,因为 它直接发源于脏腑,起主导作用,所以叫十二正经, 亦称十二经脉。经脉和脏腑一样,分为阴阳两个属性。 根据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毁灭等规律,把阴阳也 各分为三个阶段。阴气初生,叫少阴,阴气大盛叫太 阴,阴气将尽叫厥阴;阳气旺盛叫太阳,阳气盛极叫 阳明,阳气衰弱叫少阳。
•
经络在刮痧健康法上的应用
• 经络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是气血循环维持
生命活动的道路,它输送气血到人体内外、上 下、左右、前后,濡养脏腑、筋脉、肌肉、骨 骼、皮毛、腠理等周身各部分,发挥营内卫外 作用,达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目的。若经 络失去人体阴阳、气血的生理作用,那么在气 血运行的经络、脏腑方面,就会失去营内卫外 的作用。一方面外感之邪由皮毛、经络、循经 脉而入脏腑;另一方面也因七情、房劳、饮食、 劳倦等内伤之邪由脏腑,经经脉、循络脉而出 于皮毛。《内经.皮部论》中说:“凡十二经脉 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
• 第三是癃闭、淋沥:此为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
主症。
• 主治疾病:膀胱经对循行所达之处的一些脏腑
器官的疾患,有更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个特点。 头部段治疗五官科疾病,背部段主治胸腔疾病; 背下及腰上部段治疗腹腔器官的疾患,腰部治 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另外,该经的足端经穴, 对头部和其它脏腑有明显的远隔治疗效应。
针灸歌诀
针灸学歌诀十二经,上肢举,阴经升,阳经降;手三阴,肺包心,手三阳,大三小;足三阴,脾肝肾,足三阳,胃胆膀;阳少太,太厥少,前中后,四肢走。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足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
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孙数。
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承泣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足阳明胃经穴歌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停。
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太阴脾经穴歌足太阴经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经穴歌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踝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盲与神堂;譩嘻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盲门志室胞盲续,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阴小指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孙
Gongsun SP4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取法:弓形的第一跖骨后缘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肠鸣,腹痛, 泄泻,痢疾,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 卧,脚气。
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 穴下3寸。 作用: 健脾理血。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 腹泻等脾胃病。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病症。 应用:配血海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中极、三阴交主治痛经。 操作:直刺1~2寸。 备考:郄穴。
阴陵泉 Yinlingquan SP9
定位: 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取法:沿小腿内侧后缘由下往上推,至胫 骨向内上弯曲之处后下方凹陷处。 作用: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主治: 腹胀,水肿,黄疸,淋证,癃闭,遗 尿,遗精,膝痛。
8.小海 (Xiǎohǎi,SI 8) 合穴
【定位】 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 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 ①肘臂疼痛,麻木;②癫痫。 【操作】 直刺0.3~0.5寸。
9.肩贞 (Jiānzhēn,SI 9)
【定位】 臂内收,腋后纹头上l寸 【主治】 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②瘰疬。 【操作】 直刺 l~1.5寸。不宜向胸侧 深刺。
*3.后溪 (Hòuxī,SI 3) 输 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 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②耳聋,目赤; ③癫狂痫; ④疟疾。 【操作】 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 合谷穴。
1肩臂痛(小肠经所过) 2急性腰扭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3后溪通督脉(后头痛、项强、落枕)
(一)经脉循行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 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从 缺盆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 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 止于目内眦。
.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 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 位的其它病证。 1.以循经所过为主治 2.后溪、养老特殊点
应用:腹泻配脾俞。 黄疸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 (《中国针灸学概要》) 水肿配水分。(《百症赋》) 淋证、癃闭配箕门。 遗尿配阳陵泉。 膝痛配足三里、血海、梁丘。 操作:直刺1~2寸。 备考:合穴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三阴交 共性 健 脾 和 胃 特性 偏于补益肝肾,调经止 带。治疗月经不调,阳 痿,遗精 偏于通利下焦,利湿, 治疗小便不利,水肿
(三)本经腧穴 (19穴)
*1.少泽 (Shàozé,SI 1) 井穴
【定位】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见 图3-37)。 【主治】 ①乳痈,乳汁少;②昏迷,热 病;③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 慎用。
2.前谷 (Qiángǔ,SI 2) 荥穴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前尺侧, 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①热病;②乳痈,乳汁少;③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手少阳三焦经
目的要求
• 1. 掌握手少阳三焦经的体表循行 , 及其脏腑属 . 掌握手少阳三焦经的体表循行, 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23穴)
1、关冲 (井穴) 定位:手第四指尺侧,距 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 目赤痛 咽喉痛 ②热病 昏厥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 出血。可灸
2、中渚 (输穴)
定位:手背,无名指掌指关 节后方,第四、五掌 骨间凹陷中。 主治:①耳聋 耳鸣 ②头痛 目赤 咽喉肿痛 ③肘臂痛 小指麻木屈 伸不利 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二)现代文献
李世君等报道,颧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选28号3寸毫针, 针体刺入的角度以颧骨尖的切面呈80度角刺入,针尖朝风府方向, 深度2.5—2.8寸左右。此时针尖可触到三叉神经第Ⅱ分支主 干——上颌神经。到达相应深度后,以患者出现可耐受的电击样 麻胀感半面放散为度,留针30min。治疗35例,19例为三叉神经 第Ⅱ支疼痛,5例为第Ⅲ支疼痛,11例为Ⅱ、Ⅲ支合并疼痛。除2 例中断治疗外,其余均在发作期控制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李世 君,等. 颧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探析。中国针灸 1997; 17(2) :98)
*6.养老 (Yǎnglǎo,SI 6) 郄穴
【定位】 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 侧骨缝凹缘中(见图3-38)。 【主治】 ①目视不明; ②肩、背、肘、臂酸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 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现代文献 张林昌等报道,针刺养老穴为主治疗痛证514例, 其中腰扭伤181例,肩周炎225例,落枕108例。取健 侧养老穴(双侧痛取双侧),用50mm毫针向肘方向刺入 1—1.5寸,行泻法1—2min,令患者有强烈针感并向 肘、肩、颈和腰部放散,留针20min,同时患者活动疼 痛部位,左右旋转,由慢到快反复多次。腰脊正中痛 配人中,肩周炎配肩髃,落枕配风池。痊愈449例,好 转6l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9%。(张林昌,等.针 刺养老穴为主治疗痛证514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8; 17(1):29) 养老主治老年性眼疾(白内障过早远视、青光眼)主 穴
外关、支沟定位图
6、肩髎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 外展时肩髃穴后方 的凹陷中。 主治:肩臂痛 上肢瘫痪 刺灸:直刺1~1·5寸。 可灸
7、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 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耳鸣 耳聋 耳部肿痛 ②面瘫 面颊肿 齿痛 牙关紧闭 刺灸:直刺0·8~1·2寸。 可灸
8、耳门
阴陵泉
血海
ai
SP10
定位: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 头隆起处。 取法:屈膝,医生以左手掌心置于患者右 侧髌骨上缘,食指至小指向上伸直,拇 指与食指呈45°角,拇指尖为穴。
3、阳池 (原穴)
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 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①腕关节痛 ②目赤肿痛 耳聋 咽喉肿痛 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4、外关
5、支沟
(经穴)
(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 腕背横纹上2寸 腕背横纹上3寸 主治: ①耳聋 耳鸣 ②胁肋痛 上肢痿痹、瘫痪 ③热病 头痛 目赤痛 ③便秘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17. 天容 (Tiānróng,SI 17)
【定位】 在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 的前缘凹陷中(见图3-40)。 【主治】 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 头痛,颈项强痛。 【操作】 直刺0.5~l寸。注意避开血管。
*18.颧髎 (Quánliáo,SI 18)
【定位】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见图3-41)。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 动,齿痛, 三叉神经痛。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 刺0.5~l寸。
隐白
Yinbai SP1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 漏,癫狂,多梦,惊风,晕厥,胸痛。
应用:月经过多配三阴交、血海、气海。 崩漏配大敦用直接灸。 便血配足三里。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治 血证多用灸法。 备考:井穴。
太白 Taibai SP3
应用:胃脘痛配中脘、内关。 痢疾配大肠俞、天枢。 脚气配冲阳、足三里. 操作:直刺0.6~1.2寸。 备考:足太阴经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内关通阴维 脉,共治心、胸、胃病。
三阴交 Sanyinjiao SP6
定位: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崩 漏,带下,阴挺,痛经,难产,遗精, 阳萎,疝气,遗尿,失眠,下肢痿痹, 脚气。
10.臑俞 (Nàoshū,SI 10)
【定位】 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肩胛 冈下缘凹陷中(见图3-39)。 【主治】 ①肩臂疼痛,肩不举;②瘰疬。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1.5寸。不 宜向胸侧深刺。
*11.天宗 (Tiānzōng,SI 11)
【定位】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 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 处取穴 【主治】 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② 气喘。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 力不可强行进针。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内侧、小腿内 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8寸交到足厥阴 经之前,上行于小腿及大腿内侧前缘,经腹 部和胸部前外侧,止于腋下第六肋间。 体内:属脾,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二)主治概要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 胃痛。 前阴病: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 尿,遗精。 外经病:下肢痿痹,脚气。
12.秉风 (Bǐngfēng,SI 12)
【定位】 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 上,举臂有凹陷处(见图3-39)。 【主治】 肩胛疼痛,上肢酸麻。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 宜向 锁骨上窝上方刺,不宜向胸部深刺。
13.曲垣 (Qūyuán,SI 13)
【定位】 肩胛骨冈上窝内侧端,在臑俞 穴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肩胛疼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宜向锁 骨上窝上方刺,不宜向胸部深刺。
4.腕骨 (Wàngǔ,SI 4) 原穴
【定位】 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赤白肉际 【主治】 ①指挛腕痛,头项强痛; ②目翳,黄疸; ③热病,疟疾。 【操作】 直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