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感受《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欢快旋律,知道铃铛的节奏和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打击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培养对音乐和打击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和旋律。
2. 使用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进行打击乐表演,展示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录音或乐谱。
2. 准备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
3. 准备表演场地和观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唱《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3. 打击乐伴奏(7分钟):讲解铃铛和木鱼的节奏,示范演奏,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4. 创意表演(5分钟):让幼儿自由组合,使用打击乐器进行创意表演,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5. 总结与反思(2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和打击乐伴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幼儿在创意表演中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2. 运用示范法,老师先行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 运用游戏教学法,将音乐活动与游戏相结合,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3分钟):组织幼儿做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唱《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3. 打击乐伴奏(7分钟):讲解铃铛和木鱼的节奏,示范演奏,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含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认识中国传统文化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歌曲歌词内容3.练习幼儿的听觉识别能力,区分不同音符的声音4.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班级团结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铃铛、编钟、敲鼓等乐器3.《铃儿响叮当》的CD和歌词4.收音机、CD机等播放设备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向幼儿介绍《铃儿响叮当》这首传统儿歌2.通过对儿歌背景、曲调、节奏等方面的简单介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3.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铃铛声、编钟声、敲鼓声等乐器的音色第二步:训练听觉识别1.教师播放乐曲,让幼儿听一遍2.随后,教师鼓励幼儿描述听到的声音,如“听到了铃铛声”、“听到了编钟声”3.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听觉难度,让幼儿区分学习过的不同音符的声音第三步:学习歌曲歌词1.教师向幼儿展示《铃儿响叮当》的歌词2.教师讲解并演示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幼儿模仿跟唱3.教师以短句为单位,让幼儿分组一起学唱,并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表现和动作第四步:合作演唱1.教师以单节有规律的歌词为单位,让幼儿分组自定义歌词,并在歌词结尾加入一句类似“叮当铃响,叮当铃响”这样适合打节拍的句子2.教师指定每个小组轮流来唱,让幼儿在小组内各自分配音量,合作演唱3.教师鼓励幼儿展示个性,在歌唱中加入自己的动作,比如敲鼓、拍手等教学评估与反思1.通过观察幼儿在学唱和合作演唱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2.根据幼儿的学习反馈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反思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基础训练和合作演唱,让幼儿学习了铃铛、编钟、敲鼓等乐器的声音,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听觉识别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活动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使大班幼儿:•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了解音乐元素:旋律、节奏、伴奏等。
•探究声音的特点、音量和音调的差异性。
•提高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爱好音乐、锻炼音乐素养的兴趣。
教学准备•播放器•铃鼓等各类铃铛•活动手册和幼儿教具•教学音乐CD•教师音响系统活动步骤第一步:预热首先,老师适当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们放松身心,进入音乐活动的状态。
然后,可以展示或播放铃铛的样板音乐,引导幼儿听声音,并猜测铃铛的数量,了解不同铃铛的声音,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第二步:讨论与体验教师引导幼儿一起了解铃铛,铃铛是怎么响起来的,会发出几种声音等基本信息,然后再发放各类铃铛让幼儿进行互动探究。
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究搭配出不同的音乐,让孩子们体验铃铛的声音。
第三步:教学唱歌接下来,老师播放音乐CD,引导幼儿和着音乐唱《铃儿响叮当》。
可以通过模仿、感受节奏、跟唱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唱歌时的快乐和气氛。
还可以展示歌词和手势,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实现对音乐歌曲的全方位了解。
第四步:表演演唱最后,老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安排节目表演,可以是单独或小组表演、合唱、伴奏、自由创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全方位进一步了解铃铛的声音,展示表演能力和音乐创造才能。
教学效果通过铃铛音乐活动,幼儿可以:•了解铃铛的概念与特点,锻炼自由探究、表现、创造能力。
•了解铃铛的发声原理,探究声音的特点,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通过唱歌、表演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安全,避免孩子玩耍时受伤。
•教师要耐心、细致,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前规划好活动的各个环节,让活动有序、流畅进行。
•教学活动过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和幼儿学习提高。
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熟悉《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时的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悉《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音准的把握,合唱时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教学课件,铃铛等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室内温度适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学旋律:教师弹奏乐器,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幼儿跟随乐器练习演唱。
4. 合唱练习:教师分组,让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和音准。
五、课后作业:1. 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演唱《铃儿响叮当》,培养家庭音乐氛围。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演唱视频,反馈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
3. 家长关注幼儿的音乐学习,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唱时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在家的练习视频,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铃儿响叮当》主题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
2. 开展音乐游戏,如《铃儿响叮当》接龙,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3. 推荐类似歌曲,让幼儿进一步拓展音乐视野。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3. 注重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九、课程进度安排:1. 第一周:熟悉歌曲,学习歌词和旋律。
2. 第二周: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设计:《铃儿响叮当》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和呼应感。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准备:1.铃铛。
2.音乐播放器。
3.简易乐器(如小鼓、手铃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0分钟):1.老师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欢快的氛围。
2.让幼儿观察铃铛并了解它的作用,引发幼儿对该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一:听音乐,共享欢乐(15分钟):1.老师再次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让幼儿自由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老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动动作,如转圈、跳跃等,并鼓励幼儿跟随示范进行舞动。
3.在音乐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二:音乐合奏(15分钟):1.老师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简易乐器。
2.老师教导幼儿使用乐器,如敲击小鼓、摇动手铃等,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合奏。
3.老师引导幼儿会意呼应,让每个小组在音乐合奏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4.在音乐结束后,老师帮助幼儿进行小结,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三:制作铃铛(2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简易的铃铛。
2.老师准备好纸杯、铃铛、彩色纸、装饰材料等,让幼儿按照指导进行制作。
3.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摇动铃铛,体验其中的音乐效果。
活动四:创作音乐故事(20分钟):1.老师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一个关于铃铛的音乐故事。
2.老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内容,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创作的乐章。
3.老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创作内容,编排一段小品,让幼儿集体表演。
活动总结(1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总结所学的音乐知识和体会。
2.老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并给予鼓励和认可。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音乐活动,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欢快和活力,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中的合奏和创作环节,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熟悉《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欢乐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铃儿响叮当》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统一。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吉他、铃铛等乐器;录音机、音响设备;歌词卡片;musical notes 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合集体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身体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声音活动:让幼儿模仿各种声音,如鸟叫、汽车鸣笛等,以提高幼儿的音准感知。
2. 歌曲学习(5分钟):a. 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词中的节奏和音准。
c. 幼儿跟唱,教师纠正音准和节奏。
3. 歌词理解(5分钟):a. 教师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了解歌曲讲述的是圣诞节孩子们骑马玩耍的情景。
b.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4. 乐器演奏(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奏吉他、钢琴等乐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b. 幼儿尝试演奏乐器,教师指导。
c. 幼儿集体演奏,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提问:今天学会了什么歌曲?学到了什么?b. 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演唱、演奏等。
2. 音准和节奏掌握:评估幼儿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和节奏感。
3. 集体合作能力:观察幼儿在集体演奏时的配合程度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延伸(5分钟)1.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铃铛等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绘画活动:结合歌曲内容,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圣诞节场景,提高他们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知道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氛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气氛,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把握,以及集体合唱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铃铛、小鼓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歌词,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
(2)分组学习,教师指导幼儿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开展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3. 教学拓展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为歌曲《铃儿响叮当》伴奏。
(2)幼儿自由发挥,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演唱效果等。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3.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品展示,评价幼儿在音准、节奏感、合唱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3. 游戏法:将音乐学习融入趣味游戏中,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幼儿评价和指导,促进幼儿进步。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歌词。
2. 掌握音准、节奏,培养合唱能力。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感受节日气氛。
八、教学步骤:1. 初步感知: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优秀10篇)《铃儿响叮当》的教案篇一活动名称: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活动目标: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
(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x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个别示范xx动作要求xx全体模仿)小结:滑雪xx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xx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师:xx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
(音乐轻)xx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出《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在正确的时间使用小铃铛配合歌曲演奏。
3.培养幼儿音乐表现能力,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大班幼儿。
2.小铃铛、音乐播放器、音乐CD、幼儿玩具。
教学过程1. 热身1.1 互动游戏在教师和幼儿之间进行互动游戏,让幼儿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比如模仿动物、儿歌串唱等。
1.2 音乐游戏使用音乐游戏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音乐猜谜、听音乐选词等方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
2. 教学2.1 引入歌曲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CD,让幼儿听一遍歌曲。
2.2 进行节奏训练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使用小铃铛跟随歌曲的节奏演奏。
然后,让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训练,使幼儿更熟悉歌曲的节奏。
2.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并进行多次反复练习,直到幼儿掌握为止。
2.4 使用小铃铛演奏教师让幼儿使用小铃铛配合歌曲演奏,并逐步加大难度,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技巧。
2.5 音乐创作教师为幼儿提供音乐创作的机会,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
3. 结束3.1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重点。
3.2 反思教师和幼儿一起反思今天的活动,分享对活动的感受和看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仔细评估今天的教案,看看哪些部分需要调整改进。
教学反思《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经典的儿歌,对幼儿的音乐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我也发现在教学中需要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把调整时间分配合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反馈和指导,不断优化教案,为幼儿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体验。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知道歌曲是描述圣诞节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圣诞节的欢快气氛,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铃铛,圣诞树装饰品,歌词卡片。
2. 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圣诞节氛围,窗帘拉上,灯光调暗,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圣诞节的主题,引导幼儿谈论他们在圣诞节时的快乐经历。
2. 学唱歌曲: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
教唱歌曲,重点教授歌词中的押韵和节奏。
3. 演唱练习: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幼儿的声音控制和节奏感。
4. 创意环节:让幼儿用铃铛和圣诞树装饰品装饰自己的歌声,如在歌曲中加入铃铛的声音,或者在歌曲中模仿圣诞树摇摆的声音。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的学习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时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演唱技巧。
2. 教师观察幼儿在创意环节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谈了解他们对圣诞节的理解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圣诞节主题的展板或者画作,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教堂或者参加圣诞节庆祝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圣诞节的文化和传统。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展示圣诞节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圣诞节的情景。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模仿。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歌曲演唱和创意环节。
4. 情境教学法:创设圣诞节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歌曲的内涵。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理解《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铃儿响叮当》2.节奏练习:铃铛、拍手、跺脚等3.歌曲创编:改编歌词、动作创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节奏,掌握铃铛、拍手、跺脚等节奏练习。
2.教学难点:歌曲创编部分的创新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如:歌曲的节奏、旋律、情绪等。
2.歌曲欣赏(1)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欣赏《铃儿响叮当》歌曲。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如:快慢、强弱等。
(3)教师解释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3.节奏练习(1)教师示范铃铛、拍手、跺脚等节奏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4.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改编《铃儿响叮当》歌词,如:将歌词中的“铃儿”改为其他物品。
(2)学生分组进行歌词改编,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改编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5.动作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和节奏创编动作。
(2)学生分组进行动作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动作创编,教师给予评价。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将改编后的《铃儿响叮当》演唱给家长听。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节奏练习中的表现。
3.学生在歌曲创编和动作创编中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欣赏、节奏练习、歌曲创编和动作创编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欢快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铃儿响叮当》音频、歌词挂图、动作指导图。
2. 教学用具:小铃铛、雪花装饰、圣诞树装饰。
3.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摇动小铃铛,感受铃声的悦耳。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教幼儿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动作表演(5分钟)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授幼儿相应的动作,如摇铃铛、跳跃、转圈等。
教师先示范,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完成动作。
4. 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自主欣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幼儿在欣赏中提高音乐素养。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教学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让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歌曲相关的装饰,如雪花、圣诞树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3. 区域活动:教师在音乐区投放相关教学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力。
2.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表现。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喜爱程度及其在活动中的收获。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掌握《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帮助孩子们全身参与游戏,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3.促进幼儿园班级的合作和团结精神。
二、教学准备1.播放器和音响设备;2.大班学生;3.教师准备的小铃铛。
三、教学活动第一步:引导感受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要求孩子们闭上眼睛,操作让身体随着音乐摇摆。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教师可以尝试将音量调低,并在一些特定的节奏上让大家猛然睁开眼睛。
第二步:教授歌词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唱一遍《铃儿响叮当》的歌曲,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自己的节奏唱歌。
接着,教师解释歌词的意义和歌曲的背景,以增强孩子们对歌曲的理解。
之后,让孩子们全班排成一队,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只铃铛,唱歌时轻轻晃动铃铛,增强音乐的视觉效果。
第三步:分组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学生都有一名代表站在教室的两端。
教师将铃铛放在地上或者固定在某个物体上,让学生依次走到铃铛旁边,用手敲响铃铛并回到队伍中。
当两个代表都敲响铃铛后,代表迅速地跑到另一端,那个先到的代表获胜。
第四步:舞蹈创作利用音乐的背景和歌词的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编排一段有趣的舞蹈。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步伐,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一个流畅的舞蹈,并在音乐的掌控下来一遍。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表现,可以给予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唱出《铃儿响叮当》的歌曲,并掌握其基础节奏和旋律;2.评估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根据指令任务加入或退出队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3.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舞蹈创作,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并结合音乐完成整段舞蹈。
五、教学小结在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参与活动,包括听、说、唱、跳等。
这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坐姿活动和协调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教案名称:《铃儿响叮当》音乐游戏教案教案类型: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教案字数:5500字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注意力。
教学资源:1. 音乐:《铃儿响叮当》。
2. 铃铛。
教学准备:1. 将教室整理为开放的活动空间。
2. 准备一些铃铛。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集体唱一首简单的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鼓励幼儿跟着节奏拍拍手。
活动一:听音乐1. 引导幼儿坐在地上,围成一个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铃铛。
2. 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讲解:当听到音乐时,大家一起摇动铃铛;当音乐停止时,大家停止摇动铃铛。
3. 重复多次,让幼儿熟悉听到音乐的时候摇铃铛的动作。
活动二:找音源1. 给孩子发放一些铃铛,并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隐藏一些音源,比如铃铛、木鱼等。
2. 引导幼儿找到隐藏的音源,当找到音源时,用铃铛敲打或者摇动音源,让其他人猜出是哪个孩子找到了音源。
3.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找到音源的位置,并帮助其他孩子找到音源。
活动三:指挥家1. 随机选择一名孩子成为指挥家。
2. 指挥家手持一个铃铛,使用铃铛的声音来指挥其他孩子的动作,比如停、走、跳等。
3. 其他孩子根据指挥家的动作来做相应的动作。
4. 交换指挥家的角色,让不同的孩子尝试指挥其他孩子的动作。
活动四:合作游戏1. 引导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行,每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铃铛。
2. 指定一个孩子作为“客人”,其他孩子扮演“铃铛使者”。
3. “客人”闭上眼睛,其他孩子轮流在“客人”身后摇动铃铛。
4. “客人”要根据铃铛的声音判断出是哪个小组的“铃铛使者”。
5. 记录一下“客人”正确猜到的小组数量,然后换另一个孩子成为“客人”。
6. 结束后,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铃铛使者”被猜到的次数最多。
总结:1. 和幼儿一起回顾教学目标,询问幼儿收获了什么。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演奏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互相配合,达到整体和谐。
3.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舒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
2.铃鼓和香槟杯等打击乐器。
3.小饰品等装饰物品。
三、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一:制定教学计划。
(5分钟)老师介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今天的教学内容和目的。
步骤二:导入铃儿响叮当。
(10分钟)老师放音乐,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哼唱起来,并询问学生平时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曲,了解学生对这首歌的基本认知。
步骤三:介绍歌曲节奏和旋律。
(15分钟)老师分别介绍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学习演奏。
步骤四:学生互动合作,配合演奏。
(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演奏铃鼓等打击乐器,互相配合完成整个歌曲的演奏,并在同一时间完成舞台表演。
步骤五:展示汇报和评价。
(10分钟)每个小组表演完整首歌曲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和认知。
步骤六:反思教学及总结。
(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教学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音乐活动教学,我深刻认识到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铃儿响叮当的教学,孩子们学习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介绍、演奏、互动合作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演奏环节,孩子们向同伴学习,共同配合表演,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在教学结束时,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表现,我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学的纪律和机会,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和改进。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一、活动背景和教学目标《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欢快的儿歌,旋律简单易学,易于教学和学习。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唱歌、跳舞、制作乐器等多种形式,帮助大班幼儿学习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手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唱出《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用身体语言配合歌曲节奏,表现歌曲的意境;3.能够制作出简单的铃鼓乐器,演奏伴奏。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安排第一节:唱歌跳舞1.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引导幼儿听歌,并让他们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动感;2.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带动幼儿的参与,让他们逐渐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教师教授歌曲的动作,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配合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第二节:制作铃鼓乐器1.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铃鼓乐器的材料和方法:可以用小铃铛或铁环,把它们装在小盒子或塑料杯里,再把小棍子固定在盒子或杯子上,就制作了一个铃鼓乐器;2.活动开始前,教师提前准备好材料,并让幼儿亲手动手制作铃鼓乐器;3.制作完成后,教师示范如何用自制的铃鼓乐器演奏伴奏,让幼儿一起试着演奏。
第三节:小组合作表演1.把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共同演绎一次《铃儿响叮当》,可以自由发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幼儿担任指挥,带领组员们演奏伴奏,配合其他组员唱歌和跳舞;3.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教师给予评价和表扬,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师生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幼儿互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幼儿更加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
1.引导:在唱歌和跳舞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在唱歌跳舞的时候,扮演一个小动物或小精灵的角色,引导幼儿跟着自己的动作模仿,让他们更加活跃和投入。
3.反馈: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建议,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参与和决策权。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欢快节奏和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幼儿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铃铛、小鼓等打击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动作示范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快慢、高低音的感知。
2. 教学歌曲(5分钟):a. 教师向幼儿展示图片,介绍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氛围。
c. 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d. 教师针对幼儿的音准、节奏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实践活动(5分钟):a.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如铃铛、小鼓等。
b. 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指挥幼儿演奏乐器,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c. 幼儿自由发挥,创造性地演奏乐器,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铃儿响叮当》,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b.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3. 搜集家长和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各种音乐玩具和乐器,供幼儿自由玩耍和探索。
3. 音乐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通过参与节奏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铃儿响叮当》的节奏,并能准确演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铃儿响叮当》曲谱、节奏乐器(铃鼓、木鱼、沙锤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确保学生活动空间充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特点。
(二)节奏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跟随音乐节奏拍打。
2.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用铃鼓、木鱼、沙锤等乐器,演奏《铃儿响叮当》的节奏。
(三)节奏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
2.教师示范演奏《铃儿响叮当》的节奏,学生跟随练习。
3.教师逐一指导学生,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四)团队协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演奏一段《铃儿响叮当》的节奏。
2.学生们互相配合,完成整个曲目的演奏。
3.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奏,提出改进意见。
(五)创意展示1.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的节奏乐器演奏《铃儿响叮当》。
2.学生们自由组合,展示自己的创意演奏。
3.教师点评学生的创意演奏,给予鼓励和表扬。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铃儿响叮当》的节奏掌握程度。
2.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学生对音乐活动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节、文艺晚会等音乐活动。
2.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共同欣赏学生的成长。
3.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节奏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铃儿响叮当》的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相关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告诉我这首是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师小结: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
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
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2、师: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果幼儿说不出,再欣赏歌曲。
同时老师可配上简单的动作。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师:它是怎么响的?(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3、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
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过田野,马儿铃儿响叮当……。
教师完整的朗诵歌词内容。
4、师:现在请你们当小喇叭,老师当大喇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适用于大班的音乐
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
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快来看
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吧。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
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
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
能力与合作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
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
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
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
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
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
歌曲。
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
A、歌曲情绪怎样?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学唱
B、个别乐句反复教唱。
C、跟琴演唱。
4、雪橇从远处滑了过来,又从身边滑走了,你觉得怎
样表现由远到近的这种效果呢?你觉得哪句应该唱的重一些,哪句应该轻一些呢?
、巩固练习
1、请大家跟伴奏一齐演唱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定要注
意表现由远及近的效果哟。
2、分组演唱。
3、唱得真好,我仿佛听到了那种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
声音,老师有个提议,看看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模
仿铃声呢?比如说拍拍手、跺跺脚。
大家思考一下,我们
一起来呈现出来。
4、不错,不过老师好像还不过瘾,毕竟不是真的乐器,下面拿出乐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衬词“叮叮当”处加
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或节奏来表现歌曲。
5、学生创编动作,并随视频一起表演。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创造”。
7、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小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在
你们唱唱跳跳中老师看到了你们脸上的的喜悦,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这样开心快乐,并且老师希望你
们把这份开心与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人。
能做到吗?!
小百科: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
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
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
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