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学习苏教版的(七班级地理)上学期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整理了关于苏教版的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一)1、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说到球体,到现在的科学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长度都相等,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圈,指示南北方向;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0o纬线(赤道),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o、180o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和160o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低、中、高纬的划分是:30o、60o经线;南北回归线的纬度:23.5oS、23.5oN,南北极圈的纬度:66.5oS、66.5oN,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形成经纬网,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天,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动;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叫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缩写,与电子地图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导航,卫星图像是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4、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
- 地球上的四大洲和七大洲
- 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量
单元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
-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经济区划和交通运输
单元三:生物圈的特点
- 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
- 生物圈的层次和变化
- 生物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生物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四: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数量
- 人口增长和结构
- 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
-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五:农业与农村
- 农业的特点和分类
- 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 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
-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单元六:工业与工业地区-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工业的发展和分布
- 工业的资源和环境影响
- 工业地区的规划和城乡一体化
-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单元七:运输与通信
- 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网络
-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
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人与地理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3. 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生态等)
第二章地球的区域
1. 世界地图和地理坐标
2.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3.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特
点和地理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台澎金马地区)
3. 中国的气候和地形特点
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其分布
3.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民族关系
第五章经济地理
1. 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概念
2.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3. 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地理与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挑战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体、地貌和生态系统等。
1.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在长期和季节性方面的气象条件。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有关。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众多,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2.水体水体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地球表面积约71%。
3.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火山等。
中国地貌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和种群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事情,以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包括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的思想、信仰、艺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各地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
如中国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和美国的感恩节等。
2.经济经济是指人类活动中与生产、消费和分配相关的方面。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社会社会是指人们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某一文化下形成的一定文明水平、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际关系和人类活动的总和。
社会制度、族群分布和人口密度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极其综合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对人们了解地球自身和与之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都有帮助。
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做出更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决策。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地理位置和结构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三个结构层:地壳、地幔、地核
1.2 大气环境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风
1.3 水文地理环境和水循环
•水文地理环境的特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和洪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流向海洋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区别
•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山、高原、盆地、沿海等2.2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平原和盆地
2.3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特点
2.4 中国的水文地理环境
•中国的淡水和盐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3.1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流动、城市化等
3.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市化和农民问题
3.3 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地球环境、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等方面。
希望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等方面内容。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上的外围部分,由岩石、土壤和矿物质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物质,由硅酸和镁铁等元素组成。
外核是地球的第三层,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镁等金属元素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深处,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二、大洲与海洋地球上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除了大洲之外,还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做一圈的运动,一年的时间。
四、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工具,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方向。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一条线,以格林威治为零度,向东或向西测量。
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的一条线,以赤道为零度,向北或向南测量。
五、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相对湿度、风向等多个因素。
天气则是指某一时刻某地的气象状况,比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失的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洪水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掌握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
七年级地理苏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苏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以探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程中,苏教版的教材涵盖了许多基本知识点,下面我们将着重讲述其中的十个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它的南北极和赤道是三个重要的经纬度线。
地球的周长是40075千米,直径约12756千米,它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年公转一周,完成一年的循环。
同时地球也自转,一个自然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三、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等。
其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四、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地等自然条件。
这些条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例如工业污染、温室效应、砍伐森林等。
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地区所有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物多样性则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七、地球资源地球资源包括矿产、燃料、林木、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八、人口与城市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已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
大城市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九、经济与世界地理格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不同,这种差异对世界地理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十、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着探究、发现、思考的精神,加强对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认识,努力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洲:o地理位置: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o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o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和寒带气候。
o河流与湖泊:河流众多,长河多;内流区面积广大;湖泊分布广泛。
o人口与文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文化多样。
•欧洲:o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邻。
o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o气候类型: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
o经济与文化:经济发达,文化历史悠久,多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1.2 非洲•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近年来有所改善。
第二章了解地区§2.1 东南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适宜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马六甲海峡:重要的海上通道,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
•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2 南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三面环海。
•宗教与语言:多宗教并存,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主;多使用印地语和英语。
•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农业与工业:农业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工业发展较快,以纺织、钢铁等产业为主。
§2.3 西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五海三洲之地。
•石油资源: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实证明。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2 地球的运动•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1.3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判读:一般地图上定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比例尺计算: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常用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表示。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大洲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等。
§2.2 海陆的变迁•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3.1 天气与气候•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3.2 气温与降水•气温:通常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类似。
•降水: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包括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作者xxxx------------------------------------------日期xxxx七年级(上)自然地理(苏教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4)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下列证据可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远处驶来的帆船,先见桅杆,再见船身;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站得高看得远。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P4-7)1、经线、纬线的区别:经线(子午线)纬线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长度相等有长有短,赤道最长,两极为零形状半圆圆圈条数无数条无数条经线圈由两条正相对的(即差180°)的经线组成的大圆。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纬线圈,仅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经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度数起点线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赤道为0°纬线度数划分 _本初子午线_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0°经线以东的180°为东经,以西的180°为西经,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与西经180°同在一条线上,这条经线称为180°经线。
_赤道为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_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南北纬各有90°,北纬90°即北极(N),南纬90°即为南极(S)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习惯上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平分地球为东、西半球 _赤道_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中高低纬度的划分: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 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 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七年级地理苏科版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苏科版必背知识点地理是学习和了解地球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而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七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学生们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解地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下面是七年级地理苏科版必背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一、地球基本知识1. 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2.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具有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与环境。
3. 地球的形状呈近似椭球体,直径约为1.28万公里。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
2.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
3. 地理坐标是指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三、地球的层次与板块1. 地球的结构主要分为大气层、水圈和岩石圈三部分。
2. 岩石圈分为板块,板块的移动引起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3. 世界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 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因素。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垃圾污染等。
3.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五、世界地理1. 世界地理范围包括七大洲、五大洋及与世界地图的制图方式等。
2. 世界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
3. 世界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经济现象等。
总之,以上所述的七年级地理苏科版必背知识点涵盖了地球基本知识、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地球的层次与板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世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们可以结合教材进行重点复习,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能够抱着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美好的期望,努力学习,用所学知识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初一苏教版必备地理核心讲义

初一苏教版必备地理核心讲义序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科学,通过掌握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高对世界各地的理解和感知。
作为初一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篇讲义将以初一苏教版为依据,介绍一些必备的地理核心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
第一章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它研究地球的形成、大地构造、地壳运动以及地球的自然现象。
1. 地球的形成和地球层构造地球的形成是宇宙大爆炸之后,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层构成,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它使得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它决定了地球的年份和不同地区的气候。
3. 大气层和气候大气层是指地球上被气体所包围的一层空间,它保护着地球和生物。
气候是指地球不同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受到经度、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 人口和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区域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状况,它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2. 城市与农村城市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发达的经济。
农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并且人口密度较低。
3. 交通和通讯交通是指人和物在空间中的流动和迁移。
通讯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经济的发展。
结语地理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生活环境的基础,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本讲义对于初一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苏教版地理七上下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到极点缩为一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 ( 0O纬线叫赤道)—90 O N/S 0O (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球(20 O W—0 O—160O E);20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球(20O W—180O—160O E)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圆半圆
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等长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平行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纬度
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0°—180°(180°w和180°e重合)0°—90°(90°n(北极)90°s(南极))
表达方式度数+w或e数值+n或s
变化数轴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之一。
- 北纬 18°~53°,东经 73°~135°,东西跨度约 5 500 千米,南北跨度约 5 200 千米。
2. 中国的陆地和海洋- 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1/15 以上。
- 中国的海域总面积约为 400 万平方千米,有多千米的海岸线。
3. 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 其中包括高山峻岭、沃野千里的平原、广阔的沙漠、古老的喀斯特地貌等。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的互动关系1.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不创造而存在的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
- 人类环境则是人类栖息和活动的空间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等要素。
-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2. 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的物种和它们与非生物(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系统。
- 人类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资料。
- 人类活动的发展、产生的难点和压力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人类环境意外地受到各种污染和破坏,目前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难点之一。
- 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广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是解决对策。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1. 中国的自然环境概述- 中国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高山、河流、湖泊、草地和海洋等。
- 中国自然环境状况受到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 中国的气候- 中国拥有丰富的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干旱气候等。
- 气候影响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和人们生活等方面。
3. 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形多样,主要分为高山、低山、山地盆地、高原和平原等。
七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不仅仅涉及到地球表面的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还涉及到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苏教版的地理课程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教材。
本文将重点介绍七年级苏教版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呈球体的天体,它由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四部分组成。
地球存在北极、南极、赤道、经线和纬线等概念,它们被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位置。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由大气层、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层是指地球被气体所包围的层,水圈则是指地球上的所有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岩石圈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它们是地球上形态和岩石组成的基础。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
三、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旱灾等。
这些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这些灾害,采取预防措施和救援措施。
四、地球上的人口与资源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和资源分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
各国有着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资源分布情况,比如,亚洲和非洲大陆的人口密集,而南极地区则人口非常稀少。
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也是十分不均衡的,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则资源匮乏。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不同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五、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在地球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也常常对地球造成不好的影响。
人类活动包括如何利用土地、水资源等,包括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农业开发等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活动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六、全球化全球化是现代世界不可避免的趋势,它在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每个国家和个人的生活。
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共同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尽可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变革。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边的海洋。
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流向注入海洋
长江自西向东太平洋
黄河自西向东太平洋
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自南向北北冰洋
恒河自西北向东南印度洋
印度河自北向南印度洋
8、亚洲的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以备借鉴。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对世界上的⼀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如。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些七年级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1)俄罗斯1、俄罗斯是世界上⾯积的国家,东⻄⻓1万多千⽶、南北宽约4000千⽶,⾯积为1707.54万平⽅千⽶,领⼟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
⾸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伯利亚平原、中⻄伯利亚⾼原、东⻄伯利亚⼭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的内流河,⻉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个淡⽔湖。
4、俄罗斯地处中⾼纬,⽓候以温带⼤陆性⽓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天短⽽温暖。
亚洲部分的⻄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的源地,年平均⽓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均⾃南向北注⼊北冰洋)6、俄罗斯⾃然资源丰富,重⼯业发达。
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布局,主要⼯业区有莫斯科⼯业区、乌拉尔⼯业区、新⻄伯利亚⼯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2)美国1、美国位于北美洲⼤陆,由50个州组成,其中本⼟有48个州及⾸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亚特区,另外还有两个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美国的主体(本⼟)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美国的主体部分(本⼟)东临⼤⻄洋、⻄临太平洋、南临墨⻄哥湾。
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部为落基⼭脉,中部为中央⼤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脉。
4、美国境内的密⻄⻄⽐河为世界第四⻓河,与加拿⼤交界处的五⼤湖群为世界的淡⽔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为的淡⽔湖。
5、美国的农业和⼯业都⾮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初中地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初中地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由地理网为您提供的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帮助!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 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 地球表面面积5.1亿平方公里,最大周长4万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极地半径6357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
2.纬线和经线① 纬度: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的圆。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 经度: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度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经纬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 赤道以北的纬度称为北纬,以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为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 经度变化规律:从本初子午线(0经度)到东西180度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20W和160E组成的经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东至160E的20W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围绕什么: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 北半球的季节与南半球相反(春、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冷地区:极地昼夜;热带:阳光直射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同学们,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整理了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书P2图6.2)
位置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与其它大洲的
分界线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白令海峡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
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4、亚洲的地形特点
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
(9种)面积最广的气候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
气候亚洲东部②温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④热带季风气候
其它
类型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
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6、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7、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流向注入海洋
长江自西向东太平洋
黄河自西向东太平洋
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自南向北北冰洋
恒河自西北向东南印度洋
印度河自北向南印度洋
8、亚洲的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以备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