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课件汇编
《长亭送别》_课件__ppt
色 外: 末、旦、净的次要角色。
3、剧本内容构成: 曲、科、白
曲即唱词,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一套曲 子。讲究对仗押韵,一韵到底。
每折套曲由序曲、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有一 个宫调,若干曲牌,一个韵脚。
元杂剧中,每个套曲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主角 才能唱曲,配角只能说白,以末角主唱的为末本戏, 以旦角主唱的为旦本戏。
长亭送别
王实甫
1.元杂剧常识
2.作者简介
3.背景知识
5.《长亭送别》 情节结构
4.《西厢记术手法
课堂练习
元杂剧常识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 套数。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 式。基本形式是“一本四折一楔子”。杂剧 角色分“末、旦、净”三类,杂剧剧本由 “唱、白、科”组成。
元·关汉卿 元·王实甫 元·郑延玉 明·康海 元·白朴 元·康进之 元·施君美 明·吴濂 明·高濂 清·李渔
元曲四大家
①关汉卿: 《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 ②白朴《梧桐雨》; ③马致远《汉宫秋》; ④郑光祖《倩女离魂》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杂剧作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
基本情节:佛殿相逢——墙角联吟— —月夜听琴——红娘传书——越墙相 会——私定终身——佳期如梦
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 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千金崔莺莺。 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 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
作品演变:《莺莺传》(唐/元稹)→《西厢记 诸宫调》(金/董解元)→《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简称《西厢记》)(元/王实甫)
长亭送别 精选教学PPT课件
长亭送别
戏眼
离愁别恨
送别途中
悲别离 怨功名 念羁旅 忧重娶
临别饯行
惜别叮嘱 分别目送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
景物(意象的选择)
碧云天
情 早是离人伤感, 况值暮秋天气, 好烦恼人也呵!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染Hale Waihona Puke 离人泪晓来……霜林醉
特定情态描写 金 玉 懒 昏 衫 斜 愁 推 钏 肌 于 沉 袖 签 眉 整 之 之 梳 思 揾 筵 频 罗 松 减 妆 睡 泪 席 蹙 衣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再 见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爱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 与其许诺一个没有结果的未来,不如选择一个没有开始的结束;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温情的小屋,不如送他一个翱翔的天空;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避风的港湾,不如送一张启航的船票;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幸福的归宿,不如送他一个放飞的起点;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不如留下远去的背影;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永远的幸福,不如听任他去冒险; 不能兑现的承诺不如保持沉默;勉强的在一起不如选择放弃……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不能拥有还可以给他关怀;不能关怀还可以给她祝福;不能祝福还可以将她注视;不能注视还可以将她思念,不能思念还可以选择梦幻,没有了梦幻还可以等下一个轮回。 放弃后的感觉惆怅而轻松.是一种无奈后理智的选择!思念一个人甜蜜中掺着苦涩!当你深深地爱上一个人,而对方却不用爱来回应你,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失去自我!爱有多深就有多卑微!放弃,其实是每个人强迫却不愿意自己欣赏到的一种美丽!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有的人,如果珍惜不起就请放弃吧,有些事,如果挽留不及就随它去吧 没有什么看不开的,我们活的很好何必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伤感呢?
《 长亭送别》 课件(48张PPT)
三、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 分为四个场面。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故事的四个场景(学生 讨论)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 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 】【二煞】 :【一煞】【收尾】 明确: ① 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 ② 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③ 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④ 离别愁思(目送行人)——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 离别后的痛苦。
(7)谂知( shěn) (9)绣衾( qīn ) (11)赓续( ɡēnɡ) (13)胸臆( yì )
(8)玉醅( pēi ) (10)鸾鸟( luán) (12)罗帏( wéi ) (14)笑靥( yè )
(二)辨识通假
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
“却”同“恰”,才,刚刚
(三)一词多义
将
(3)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古义: 争取,博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挣扎。
(古4)义鞍:马_秋__风__里__,__最__难__调__护__,__最__要__扶__持_____留__意__。________
今义:搀扶;扶助,护持。
1.红娘将酒来 2.俺今日将莺莺与你 3.彼所将中国人不过五六万 4.曹操自江陵将顺流而下 5.出郭相扶将 6.将进酒 7.暂伴月将影
1.动词,拿 2.介词,把
3.动词,率领 4.副词,将要 5.动词,扶持
6.表敬动词,请
长亭送别完整版课件
六、艺术品鉴
1.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2.运用儿化词和叠词
3.修辞的运用 典故、对偶、夸张、排比、比喻等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问1: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的景物描绘有 何作用?
作者用碧云、蓝天、黄花、西风、大雁、枫叶等意象 描画出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秋日送别图,营造 了黯然销魂、凄美的意境。
宾白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 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 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也叫介。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科,指唱、白以 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 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 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 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 动作。
四、相关评价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
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 “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传奇之“冠”,戏文之“祖”。——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何良俊称它为“绝唱”(《曲论》),说“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 家之雄”。
王世贞则赞“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曲藻》)。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 记》和《杀狗记》。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长亭送别(共43张PPT)
王实甫(约1260—— 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 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剧 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 教为题材,描写男女爱情,刻 画封建阶级叛逆形象。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 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入百家,创造了五彩斑 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 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 风格。
元曲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 •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 白(对白) • 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天净沙·秋思
元曲四大悲剧
• • • •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 • • •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王实甫和《西厢记》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夺 魁。 ——贾仲明续 编《录鬼簿》
第六才子书——金圣叹
• 第一才子书:战国庄周所著《庄子》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所著《离骚》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 第四才子书:唐朝杜甫的《杜工部集》 第五才子书: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原书一百回, 金氏删定为七十回 第六才子书:元朝王实甫所编《西厢记》
在这幅图画中,崔莺莺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会 这样? 松了金钏,减了玉 肌 有甚么心情花儿、 靥儿,打扮得娇娇 滴滴的媚。
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滚绣球】【叨叨令】【端正好】三者相比,在 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端正好】主要采取因景生情的手法,通过景 物描写,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 恨。 【滚绣球】主要采取融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心 理描写(希望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 快随),抒发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 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之情。 【叨叨令】则更是直白的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 直抒胸臆。
(完整版)《长亭送别》ppt课件完美版
小型张:双玉读曲
宝玉正踟蹰[chíchú]间,只听背后有人 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 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 》、《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 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 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 ,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 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 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但觉 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 ,心内还默默记诵。
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
长亭送别
新杂剧,旧 传奇,《西厢记》 天下夺魁。
——贾仲明 续编《录鬼簿》
一、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 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 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 与《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 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 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黄叶纷飞”蕴含 “心绪纷乱”之意。
【幺篇】“昨宵今日,清 减了小腰围”一句运用了什 么手法?与李清照哪一词句 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 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 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相近。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 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 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
选取了哪些 【端正好】 心情用前 了赏目感夸五 一中动张析句 幅,而手, 空经变法霜红生一 间的的动句广树,地一阔林移表景、是情现,色为于了她景崔点彩的,莺染斑离又莺
碧云天,
《长亭送别》ppt课件(23页)
亭
元送
王 实
别
甫
·
2024/3/18
长 亭 送王 别实
甫
2024/3/18
送别旋律 送别旋律 曲词鉴赏 欣赏背诵 布置作业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2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表现了在感情的折 磨下的莺莺身心交瘁。
2024/3/18
【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 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 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 的行,车 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 儿又早别离,听得到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眺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 肌:此恨谁知?
2024/3/18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 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 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 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 去后何迟?
此曲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曲中作者是如何创造情景交融的 艺术境界的?
2024/3/18
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 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 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 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 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 凉。
2024/3/18
2024/3/18
本文是如何创造情景交融,充 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
1、意象的精心选用 2、情景的密切交融 3、诗词的巧妙化用 4、修辞的广泛使用 5、典故的适当运用
2024/3/18
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支 曲子进行朗诵并将它背诵 下来,同时体味一下本曲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024/3/18
(2024年)《长亭送别》经典ppt课件
诗词朗诵
3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选择以送别为主题 的诗词进行朗诵,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美。
2024/3/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7
22
06
知识拓展与课堂互动
2024/3/26
23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
《西厢记》
作为与《长亭送别》同为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
读,分析两者在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红楼梦》中“贾宝玉送林黛玉”的片段
该片段与《长亭送别》有相似的送别场景和情感表达,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送别的文化内涵和人物情感。
2024/3/26
对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弘扬
《长亭送别》通过展现传统美德和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文化和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8
05
跨文化艺术表现与传承
2024/3/26
19
戏曲、影视等改编呈现
2024/3/26
京剧《长亭送别》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对《长亭送别》进行了精彩的改编,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展现了崔莺莺 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2024/3/26
12
景物描写技巧
2024/3/26
细腻入微
01
对长亭、柳树、夕阳等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
凄美的氛围。
色彩渲染
02
运用色彩的对比和渲染,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增
强情感的表达。
象征手法
03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景来自,如“长亭”象征离别,“柳树”象
《长亭送别》经典ppt(精品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CONTENTS
• 作品介绍 • 内容解析 • 艺术特色 • 作品影响 • 作品评价与反思
01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作者:张生 职业:教育技术专家
经历:从事教育技术领域多年,具有丰富的PPT设计和教学经验。
人性探索
通过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 的描绘,也展现了人性中对真挚情感 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艺术特色
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色
语言优美
作品运用优美的语言,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展现出浓郁的诗 意。
词藻华丽
作品大量运用华丽的词藻,如“玉惨花愁,销魂香消”等,营造出凄美的氛围。
结构特色
情节紧凑
重视情感表达
《长亭送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启示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应更加关注和珍惜亲情、友情和爱 情等情感的表达。
弘扬传统美德
《长亭送别》所展现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对个人的启示
提高审美素养
《长亭送别》作为一部经典的戏曲作品,能够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鉴赏能力。
01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传承传统文化
《长亭送别》作为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对于后世的戏曲创作和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 展做出了贡献。
推动戏曲创新
《长亭送别》在戏曲艺术上所呈现出的精湛技艺和深刻内涵,为后来的戏曲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推动了戏 曲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长亭送别》ppt精编课件52页
《长亭送别》经典ppt(精品课件)(1)
内心挣扎
揭示人物在面对爱情与家 族、社会压力时内心的痛 苦与挣扎。
离别之痛
通过长亭送别场景的刻画 ,表现人物之间难舍难分 的情感交织和离别之痛。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03
优美典雅的唱词
唱词押韵工整
唱词采用押韵的方式,使 得语言更加优美动听,增 强了观众的听觉享受。
唱词语言简练
唱词语言简练,富有概括 性,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 情感和剧情发展。
分享交流:心得体会及感悟
爱情的力量
通过《长亭送别》的故事,感受到爱情的力 量可以超越一切困难和障碍。
人物形象的塑造
封建礼教的束缚
认识到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和压迫,以及 反抗封建礼教的重要性。
学习到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 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02
01
文学的价值
体会到文学作品在传递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方面的重要作用。
家庭伦理观念
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探讨了家庭伦理观念对个体情感选择的影 响,以及个体在情感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
当代价值体现
爱情观的启示
作品所倡导的真挚、信任和牺牲 的爱情观,对于当代社会中的爱
情观念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对封建思想的反思
通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作品引 导读者反思封建思想对现代社会 的负面影响,并倡导尊重个体情
经典片段三
夜听琴。通过描绘张生在夜晚为崔莺莺弹奏乐曲 的场景,展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分组讨论:剧中人物性格分析
崔莺莺的性格特点
大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张生的性格特点
忠厚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在面对封建势力时显得软弱无力 。
红娘的性格特点
《长亭送别》经典ppt(精品课件)
艺术成就
王实甫的戏曲作品以曲词 优美、情节曲折、人物形 象鲜明著称,被誉为“花 间美人”。
《长亭送别》故事梗概
01
故事背景
唐代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途经蒲东时,与驻军将领之女崔莺莺
邂逅并相爱。
02 03
故事情节
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崔莺莺私定终身。然而,崔母得知后却以门第 不由拒绝了这门婚事,并逼迫张生上京赶考。张生无奈离去,崔莺莺十 里长亭送别张生,二人依依惜别。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主要人物形象
人物间的关系
分析崔莺莺、张生、红娘等主要人物 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及其在故事中 的作用。
探讨人物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分析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人物塑造手法
通过肖像、心理、行动和语言等多种 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
优美文辞欣赏与解读
经典语句欣赏
选取《长亭送别》中的经典语句 进行欣赏,感受其语言之美。
04 主题思想与社会价值
爱情观念在《长亭送别》中体现
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作品通过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展现了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使 面临分离和困难,也始终坚守着对彼 此的承诺和感情。
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观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 的束缚和压迫,但他们并没有屈服, 而是勇敢地反抗,追求自由和真正的 爱情。
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命运思考
女性地位的卑微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命运往往由男性 决定,缺乏自主权和尊严。
女性对命运的反抗
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崔莺莺等女性角色并没有放弃对自由和幸福的 追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封建礼教和命运的不公。
社会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送别》课件教学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设想: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语: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
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
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
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
看到安徽的巨大变化,想到它的灿烂前景,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安心地学习,想到现在的海湾战争局势,我很担心。
真的。
真诚地希望世界和平,真诚地希望爱满天下!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
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
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
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讲到“长亭送别”,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
不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欢这《送别》,所以,用小篆写了这幅字。
我带来了,给大家看一下。
当然,这次由于比较匆忙,所以这字写得不甚理想。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很愿意把它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你们。
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能够唱的同学就一起来唱吧!谢谢!(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
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可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夕阳下,大海中,罗丝在杰克的引导和鼓励下,爬上船头的栏杆,张开双臂,闭目呼吸。
也可举学生送别朋友,学生与父母分别的场景,因为有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
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
课后整理。
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
”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平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引导、启发学生先朗诵再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柳丝玉骢疏林斜晖马儿车儿借景抒情离情难舍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身心憔悴怨恨过渡语: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两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几句口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呢?例如:“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
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
教师展示书法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小结,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通过再次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增加兴趣,获得美感。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
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明确:恨(依恋与无奈)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
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过渡语: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
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明确:怕“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
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明确:念(眷恋,失意)3、拓展学习视野,欣赏越剧片段。
(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
所以,这样的好作品如果不去看,不多读,岂不是太可惜了吗?五、作业: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能否作专题研究?2、以“送别”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能否吟诗填词作赋?3、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诵文中较多的曲词?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板书设计: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感情变化:痛——————恨——————怕——————念(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崔莺莺:轻功名重爱情叛逆倔强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交融(烘托气氛诗情画意化用诗词加深意境促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