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

合集下载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及反思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及反思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及反思《莫高窟》课文原文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

这就是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是古代无数无名工匠创造的艺术宝库。

在保留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2000多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

敦煌的塑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最大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

敦煌的壁画,每一幅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表现的是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佛教故事。

在一幅巨大的壁画上,池水清清,莲花朵朵,绕着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

乐队演奏着乐曲,身着华丽衣裤的少女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她们的衣衫轻轻飘荡,她们的动作优雅端庄。

其中有一个梳头发髻的女子,微弯着腰,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举到脑后,五指拨着琴弦。

站在壁画前,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起来,能听到流水淙淙和琴声吓咚,能看到奇妙的舞姿和会说话的眼睛。

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日礼物》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日礼物》教案

语文 A 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诞辰礼品》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8 个生字,会认 5 个生字。

正确读写“剪掉、瘦小、礼貌、凝视、诚心、粗笨、时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经过朗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亨利父亲母亲教育儿女的良苦专心。

4、掌握课文内容,学习亨利白手起家,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要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亨利父亲母亲教育儿女的良苦专心。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讲话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启迪讲话:同学们,每当我们过诞辰时,总会收到很多诞辰礼品,这些礼品中间,有的是父亲母亲送的,有的是同学送的,还有的是亲戚朋友送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们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父亲母亲送过哪些诞辰礼品。

2、学生自由讲话、沟通。

3、教师指引,导入课题:假如老师说有人过诞辰时爸爸妈妈却只送给他半辆自行车,你们相信吗?确实,在亨利诞辰的时候,他的爸爸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 课《诞辰礼品》。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识课文的表达次序。

三、再读课文,指引研究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读写的生字,作上记号,要点拼读这些生字。

读一至两遍课文后,同桌相互指读生字。

2、找几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课文,大家评论。

3、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B、要点指导读音。

C、教师范读。

D、指名学生认读。

4、指导记忆生字。

学生谈谈采纳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5、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常用词语,学生认读,稳固识字并累积语言。

6、词语释义,累积新词。

凝视:目不斜视地看。

诚心:诚心而殷切。

粗笨:宏大深重,不灵便。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课文,轻声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诵。

3、指名朗诵课文,大家评论,教师指导。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希望的种子》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希望的种子》教案

语文 A 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希望的种子》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8 个会写字,会认读 5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认识课文表达的次序。

5、抓住要点语句领会人物的思想。

要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认识课文表达的次序。

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

它不单花朵美,并且也是一种中药。

这类既有赏析价值又拥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种植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种植金盏花的课文。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沟通。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报告沟通。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简单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沟通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照记忆:栽——裁4、稳固生字。

5、词语释义,累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疏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认识课文构造。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诵,其余同学思虑。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课文能够合并成几大多数?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韧不拔,培养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誉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栽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 2—— 5 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信息,不管子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养,终于培养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 6—— 8 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养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可以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的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的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什么吗?种子有什么作用呢?2.自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讲解(1)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新课文的感受,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4)学生回答,教师解释生字词。

(5)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注意讲述种子生长的过程。

(6)学生讲述,教师点评。

4.课堂活动(1)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想象一下,假如你们是一粒种子,你们会经历怎样的生长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师: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种子生长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2)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生长的过程。

(3)写一篇关于种子生长的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种子生长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五、板书设计课题:《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生字词:种子、发芽、生长、结果课文内容:种子生长的过程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生日及生日礼物)课件及教学思路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生日及生日礼物)课件及教学思路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生日及生日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说清自身喜欢的生日形式和原因。

2.进行言语标准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鼓舞学生大胆陈述自身的见解,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应在生活实际或者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所以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来组织活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推举,所以在教学中要求推举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听与说的双方都是主动的,双方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

要求人人参与,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

教学打算:让学生搜集有关过生日的图片以和本地过生日的习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今年几岁了(绝大局部学生9岁,本地有逢1、3、6、9、15岁大庆的习俗)你是怎样度过你的6岁或9岁生日的你都收到过哪些生日礼物学生踊跃致辞,老师要求学生说完整话。

师小结:刚刚老师听了大家的致辞,感慨很多,发觉有的同学生日过得热热闹闹,有的甚至风风光光,收到的生日礼物也是非常的精美甚至高贵。

当然也有的同学生日过得平平淡淡,收到的礼物也是平平经常。

尽管过生日各不相同,但生日都饱含着亲友对我们的爱和期望。

那么我们学生究竟应该怎样过生日呢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送什么样的礼物适宜呢请看情景剧。

二、创设情境,为口语交际作打算情境l:一学生过生日,大摆宴席,热闹非凡。

(课件出示)情境2:一学生过生日,要求家长送这送那,但迫于条件,家长没容许,该生与家长怄气。

(学生扮演)情境3:一学生过生日,与家长一道,在院子里种下一棵小树苗。

(课件出示)商量:你喜欢哪种过生日的方法为什么三、自主参与,小组内大胆陈述1.幻灯出示推举的话题:(1)我们学生应该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2)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送什么样的礼物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推举商量,要求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记下组内成员的意见,选出一名代言人,代表小组在班上陈述意见。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

9、绿色的歌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4、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积累优美词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蝈蝈吗?你们听过蝈蝈的歌吗?谁愿意模拟一下蝈蝈的歌?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在豆花盛开的季节,去乡间聆听蝈蝈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歌。

(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自己小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做好标记,遇到不理解的生词用横线划下来。

2、读准字音。

A、对于书上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识。

蝈、挂、蔫、挚、虑、秧、胳、膊、朴、素B、没有注音的生字,通过查字典认识字音,了解字义。

盛、露、霞、秧、粉C、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盛:shènɡ盛开chénɡ盛饭露:lù露珠Lòu 露馅乐:lè快乐yuè音乐3、学习生词。

A、联系上下问理解。

B、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词。

圆润:饱满而润泽。

晶亮:晶莹光亮。

清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

忧虑:忧愁担心。

朴素:不浓艳,不华丽。

真挚:真诚恳切。

三、朗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教师即使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4、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四、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分层,概括段落大意。

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自然段:写蝈蝈在豆花盛开的季节不停地唱歌。

第2自然段:写蝈蝈的歌很好听。

第3自然段:写蝈蝈自由自在地歌唱,许多动植物都在听。

第4自然段:赞美蝈蝈的歌。

2、分层,概括大意。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蝈蝈在豆花盛开的季节不停地唱歌。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蝈蝈的歌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千变万化 语文A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千变万化  语文A版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千变万化》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教案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必不行少的,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A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妈妈留下的葡萄树》课文原文山中,一只小狐狸在窝里哭:“呜——呜——肚子饿了。

”狐狸妈妈说:“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好吃的。

”小狐狸不哭了,乖乖乖乖地等着。

等啊等啊,妈妈没有回来,再等啊等啊,妈妈还是没有回来。

小狐狸最终忍不住,又哭了起来:“肚子饿了。

”狐狸妈妈干什么去了?原来,她准备去村里摘一串葡萄,这会儿,正舍命地跑着赶路呢。

她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最终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对不起,让我摘一串葡萄吧。

”狐狸妈妈说。

她跳到葡萄架上,摘了一大串葡萄,然后叼着葡萄,急赶忙忙往回赶。

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了。

孩子一个人在家,不会被凶狠的老鹰抓走吧?不,听到呜呜的哭声,狐狸妈妈放心了。

她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准备歇一会儿。

这时,突然传来汪汪的狗叫声。

一个猎人带着狗,正往这儿跑呢。

狐狸妈妈喊起来:“呜——孩子,危急!快逃哇!”听见这声音,小狐狸大吃一惊,连忙蹿出洞,跑哇跑哇,向深山里逃去。

从那以后,狐狸妈妈再也没有回来。

小狐狸在山中走哇走哇,处处查找妈妈。

不知不觉中小狐狸长大了。

有一天,小狐狸来到以前和妈妈一起住过的地方,观察四周一棵树下长着葡萄。

葡萄藤围着树干,一串串又大又圆的葡萄耷拉下来。

“这儿怎么会有葡萄?”小狐喉狸觉得很惊奇,一边想,一边尝了一颗。

“啊,好甜哪,好甜哪!”小狐狸吃了一串又一串,吃得喉咙咕噜咕噜地响。

这时候,她耳边突然响起了妈妈的声音:“等着,妈妈去给你找好吃的。

”于是,小狐狸明白了这棵葡萄树是怎么来的。

想到这里,小狐狸放开嗓子喊道:“妈妈,您在哪里?”《妈妈留下的葡萄树》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熟悉4个“会认字”,练习书写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词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不是废气1教案 语文A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不是废气1教案 语文A版

我不是废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与害处。

4.能抓住主要段落,体会课文的意思。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正确认识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与害处。

教学准备:生子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插图、人工降雨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种气体,无色无味,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人们口里呼出的热气有它,汽车排放的尾气里有它,植物生长需要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二氧化碳)对,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有人说它是废气,那么它到底是不是废气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放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边看课文边听。

2.初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轻声把课文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想边画,标出自己不懂和疑惑之处。

(4)把课文的顺序理一理,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其中主要写了什么。

三、交流初读体会。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学习生字。

(出示生子卡片)(2)重点分析易错字。

3.生词积累。

憋闷:本课指瓶子里容积小,使二氧化碳不能自由活动。

凝结:本课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

闯祸:因疏忽大意、行动鲁莽而引起事端或造成损失。

熄灭:停止燃烧。

4.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介绍了二氧化碳的作用和害处)(课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自述,先介绍二氧化碳的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二氧化碳的作用,最后介绍二氧化碳的害处)(课文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作用,对它的特点和害处作次要介绍)5.老师总结。

大家刚才交流了自己的初读体会,已经对二氧化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作用,又有什么害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能辨颜色的手》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能辨颜色的手》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能辨颜色的手》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盲人如何明白货主欺诈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要紧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

2、明白得盲人的手能辨论颜色的道理。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蜡烛、两个玻璃杯(一个涂成黑色)教学时刻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眼镜被称为“心灵的窗户”。

人们用眼睛看清周围的事物,辨论事物的颜色、好坏,手只能关心人们趣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假如说手也能像眼睛一样辨论物体的颜色,你们会相信吗?然而在巴格达,有一个盲人竟能用手辨论出罐子的黑白,这是如何一回事呢?学完这课,大伙儿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识字。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老师出示生子卡片,指名认读。

2、范读生字正音。

3、指导重点读音。

4、分析经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5、学习生词。

招揽:招引顾客*诈:虚伪诡诈,不讲信义。

困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袒护: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的支持和爱护。

伪善:冒充好人。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2、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

老师总结:大伙儿讲得不错,盲人靠自己的手能辨论出罐子的颜色,让人们不由得对他产生佩服之情,盲人的手什么缘故能辨论出物体的颜色呢?我们下节课连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

二、抓住重点细读领会手能变颜色得道理。

1、明白得罐子的颜色与太阳的关系。

(1)从文中找出描写罐子的颜色与太阳关系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老师总结:货主有五个罐子,四个白的,一个黑的,被太阳晒着,颜色不同的罐子与太阳的光照有什么样关系。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莫高窟_语文A版-学习文档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莫高窟_语文A版-学习文档

11 莫高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莫、窟、幅、描、绘、亭、衫、发、灿、烂”,认识一个多音字“发”,会写8个生字“创、术、佛、楼、捕、亭、衫、仿”。

根据“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考一考大家。

请问: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三大石窟中最负盛名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是我国当代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不少外国友人,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了解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吧。

2、出示并板书课题,认识生字“莫”“窟”,说说你是怎样记这两个字的?“窟”指的是狭小的洞穴,所以是穴宝盖。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大家轻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并把会认字圈出来。

2、老师发现有不少的小朋友遇到了生字拦路虎,你们有什么好处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问、查、拼……”3、下面请大家选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认识这些生字。

要求读准读通。

4、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5、解决了生字关,看看这些字和他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认不认识。

出示词语“莫高窟、浩瀚无垠、创造、艺术、佛像、捕鱼、一幅、万紫千红、描绘、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衣衫、发髻、仿佛、灿烂、精美、优雅、端庄”,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6、解决了字词难关,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谁读的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2、生: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彩色塑像和壁画。

生:我想知道这些塑像和壁画都是什么样的?四、练习写字:1、出示“创、术、佛、楼、捕、亭、衫、仿”。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葡萄树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葡萄树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葡萄树的生长特点。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葡萄树的特点。

(2)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葡萄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葡萄树的了解。

2.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讲解葡萄树的生长特点,并与学生互动,巩固知识点。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葡萄树的生长环境、用途等。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课堂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葡萄树的成长过程。

(2)学生自由发挥,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对葡萄树的喜爱。

5.课堂小结(2)强调葡萄树对家乡、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特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葡萄树的生长特点,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五、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2.图片:葡萄树图片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4.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绘画材料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及反思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及反思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及反思《生死攸关的烛光》课文原文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国第厄普市的一条街上有家小旅馆。

旅馆的主人是伯瑙德夫人。

她丈夫被德国人关进了集中营,现在她身边只有十二岁的儿子雅克和十岁的女儿杰奎琳。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她的小旅馆也成了秘密情报站。

每个星期四的晚上,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铁管,里面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

伯瑙德夫人的任务是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

她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

蜡烛摆在显眼的位置,反而骗过了德军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旅馆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说要在这儿住宿。

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暗淡的灯光吃力地看着。

这时,那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

坐在一旁的伯瑙德夫人,不由心里怦怦直跳。

她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样,情报就会被发现,还会危及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但不一会儿,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蜡烛重新点燃。

“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

”他说。

烛火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仿佛看到德国军官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时候,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里去捡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外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他一把夺回了烛台。

雅克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临,但在这最后的时刻,自己必须陪着妈妈战斗到底。

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越烧越短。

三年级语文下册 罗丹的启示教案 语文A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罗丹的启示教案 语文A版
4.写一写(自己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一评。
板书设计
26、罗丹的启示
丹 、启、户、套、紧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同坐读等形式,将课文读准读通
课题
26、罗丹的启示
学习目标
1、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不管做什么工作,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不自满,不气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五、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听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26、罗丹的启示
罗丹 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同坐读等形式,将课文读准读通。
简介“罗丹”,随机认识生字“丹”“雕”。
二、初读识字。Xkb 新 课标 第一网
1、请大家轻声读全文,边读边标记生字。
2、自己想办法解决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4、再读课文巩固识字,要求读准读通。
三、检测:
同座互测认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并为生字找朋友,或用生字练习说话,全对的奖一面红旗。
学习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给自己的启示。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游戏巩固识字。
二、朗读感悟:
1、听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默读全文,找出描写罗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语句,并画上波浪线。
3、交流,随机指名朗读第4至9自然段中相关的句段。
4、听教师范读第4至9自然段中的相关句段。
把课文读给同伴听,要求读准读通读得通顺流畅。
四、练习写字。
丹 、启、户、套、紧
本课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说出自己崇拜的人。
认识生字“丹”“雕”。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战胜了自己》教案2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战胜了自己》教案2
诺亚是怎么做的?
三、拓展
生活中,你有没有战胜自己的经历呢?原来胆小、害怕、没有自信,但在同学、老师、家人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自己,取得了胜利。
四、课堂小结。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向文中的诺言一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树立自信,去战胜困难,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们!
课题
8我战胜了自己
教时
二 7 (19)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6个会认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几”;学会8个会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8个会写字。
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学 生 活 动
他战胜了自己的胆小、害怕、紧张、不自信
学生细读、找主要句子。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8、我战胜了自己
赛前赛中赛后
躲怕暗下决心喘着气
央求换人拼命向Βιβλιοθήκη 很累却高兴全身发抖咬紧牙关获得缎带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如果能再多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比赛之前,诺亚紧张害怕,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联系上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自信》,你又明白了什么?
3、还能从哪些方面看出他的胆小、害怕?
4、师小结过渡:我们每个人在做事情时都可能有这样的感受,面对困难,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待。有人选择勇敢面对,有人选择退缩。
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特别是要谈谈自己今后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老师梳理问题:“我”指的是谁?她(他)是怎样战胜自己的?她(他)以前怎样?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生死攸关的烛光语文A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生死攸关的烛光语文A版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从容,从中体会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大意,通过学习指南完成卡片的形式,交流探究表达自己阅读的感悟,培养学生合作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伯瑙德母子三人巧妙地从德国军官周旋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体会自己伯瑙德母子三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点拨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A、学习卡片B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具体情节中感悟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课文中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在危险面前的机智勇敢、镇静从容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蜡烛燃起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啊,这时我们感到轻松、开心、幸福的时刻,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根小小蜡烛的燃起,人们却感到无比的紧张与忧虑,甚至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2)(齐读课题)有谁知道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过渡)可见,这么小的蜡烛发出来的光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操纵着生与死,真是太不可思议啦,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80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课文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3)这个故事给你带来的感受,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三、探究课文,细读品味(过渡)关乎生死的是这根蜡烛,那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干什么的,怎么与情报有关?她把情报藏在哪里?现在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完成学习指南(一)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完成学习指南(一)(1)朗读要求(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片A学习卡片A(3)全班交流。

(二)学习课文3—7自然段,合作探究完成学习指南(二)(过渡)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的如此的绝妙,但危险还是降临了。

最新(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马背上的小红军1-优质教案

最新(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马背上的小红军1-优质教案

最新(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背上的小红军1-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弄懂“忍饥挨饿”、“倔强”、“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所蕴涵的感情。

3.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理解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高尚品质。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做法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小红军倒在地上的画面、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激情,引起悬念。

1.在举世闻名的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而更为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有的用双脚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有的则牺牲在长征的途中。

《马背上的小红军》就是陈赓将军在红军过草地时亲身经历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倔强:性格刚烈不屈。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在意。

忍饥挨饿:忍受饥饿的折磨。

荒无人烟: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

无可奈何:一点办法也没有。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和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同志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小红军拒绝,陈赓只好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29 清明节的由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读课文时,注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介子推所写的血书的含义。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昏、臣、邦、熄、葬、袖、坟、鞭;要求会写的字有:族、昏、臣、偷、割、狼、咽、治、邦、君、派、荒、熄、坟;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头昏眼花、随臣、偷偷的、割下、狼吞虎咽、治国安邦、国君、荒山野岭、熄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古诗,导入新课。

1、提问:有一首诗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的哀思,谁能朗诵给大家听一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 2、揭示课题:那么清明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清明节的由来》教师板书:清明节的由来 3、谁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与清明节有关的习俗和体育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呢?(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和体育活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读课文,用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将其读熟。

2、标清自然段,读通读顺读熟每一句话,了解课文大意。

3、用波浪线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弄懂其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借助屏幕出示没有拼音的字,指名读。

2、借助卡片认读生字、生词。

3、开火车读每一自然段。

4、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此段内容浅显,学生可以自己读一读,读完之后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读后将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解决。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清明节是4月5日。

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有“感人肺腑”“传统”等。

第二课时一、重温旧知。

指名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画。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提问: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你从那看出来的?从而体会“清明”的涵义,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

(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引用介子推的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话来说一说。

让学生理解介子推说这一番话的真正用意,从而进一步理解“清明”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介子推和晋文公生活的年代,可出示春秋时期的地图,让学生粗略地知晓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让时先预习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介子推和晋文公。

2、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狼吞虎咽”和“语重心长”“治国安邦”“贤明”的意思,从而理解介子推希望重耳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国君,国家安定兴盛,百姓安居乐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

4、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

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中用和感谢,可以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

(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

5、介子推宁死不当官,却留下血书的真正用意,更深一步体会介子推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重点理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句话。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读一读。

体会介子推的人品和这句话对重耳的影响至深。

理解为什么重耳将介子推死的这天定为“寒食节”,从而理解清明柳所代表的真正的意思。

(春天万物复苏,杨柳返青,暗含对介子推的深切怀念,加深对清明内涵的理解。

) 6、晋文公做到了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晋文公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介子推的用心良苦,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如果没有介子推用生命来激励他,晋文公就没有后来的功绩,所以介子推是晋文公成为明君的重要因素。

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局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这一自然段难理解的词语较多,如“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高”等,这些词语可以在理解课文时加以理解。

) 7、回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品质。

再一次理解清明节的由来。

三、拓展活动:学习清明节由来的另一个说法。

(即学习连接)四、巩固字词 1、分析字形。

①“肺”字的笔顺。

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2、把字写好看。

①“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②“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3、学生书写练习。

; 五、填写花篮。

(课后练习题)六、总结全文。

附板书: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勤政清明介子推不被利益所动不图回报“人间处处有真情”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老师板书课题。

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

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

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四、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D�D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

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D�D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

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

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

(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

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

(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

(“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

理解“清明”的内涵。

(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第三课时一、指导学生写字。

1、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

①“肺”字的笔顺。

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③“臣”字中间不是“口”。

2、把字写好看。

①“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③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宽。

3、学生书写练习。

; 二、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六、布置作业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板书设计:传统节日不居功劳清明节的由来由来不图富贵崇高品质不愿做官赤子之心 30 雪顿节上看赛牛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