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十大行书1680×1050设计壁纸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 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于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ﻫ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外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家于亡任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河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蹩。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复。天下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呜呼哀哉!尚飨。
天下十大行书排行榜,有你喜欢的吗?
天下十大行书排行榜,有你喜欢的吗?练习书法的朋友有很多人喜欢学习行书,因为行书书风飘逸,俊秀,灵动感十足,艺术可观赏性极强。
所以,小编今天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天下十大行书作品及相关介绍,并加以深度剖析鉴赏,因为有历代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将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欧阳询《张翰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诗贴》和李建中《土母帖》依次排为称为天下十大行书。
它们各自独具艺术魅力,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里程碑。
《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书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风格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据传为冯承素所摹。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
《兰亭序》的书法笔法是让后世习书者望而生叹,出神入化的书法技巧之巅峰。
《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或《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书法草稿。
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
《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
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
《祭侄文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也流露于字里行间。
被元人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寒食帖》《寒食帖》又名是苏轼撰诗并书,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感悟人生之作。
诗作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
书法作品也正是在这种境况下,有感而书。
作品通篇起伏跌宕,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天下十大行书分别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四行书——东晋王珣《伯远帖》天下第五行书——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天下第六行书——唐柳公权《蒙诏帖》天下第七行书——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天下第八行书——北宋米芾《蜀素帖》天下第九行书——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天下第十行书——北宋李建中《土母帖》1.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原本已不存,现均为其摹本。
《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有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又称为“神龙本”或“神龙兰亭”。
这件冯承素摹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纸本行书,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
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
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在王羲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最佳摹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祖籍山东琅琊(山东临沂),东晋杰出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有“书圣”之称。
天下十大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
《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
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
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
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40幅最漂亮行书字帖
40幅最漂亮行书字帖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以下是我为你列举的40幅最漂亮的行书字帖,每个字帖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你会喜欢。
1. 《道德经》,这是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经典之作,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
2. 《论语》,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经典语录。
3. 《红楼梦》,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行书字帖中呈现了其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
4. 《山海经》,这是中国古代记载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文献,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山川地貌和神兽形象。
5. 《离骚》,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屈原的代表作,行书字帖中呈现了其中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6. 《论持久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著作,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革命理论和战略思想。
7. 《诗经》,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各种主题和表现手法。
8. 《孙子兵法》,这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兵法经典,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战略智慧和兵法原则。
9. 《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行书字帖中呈现了其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述。
10. 《黄帝内经》,这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医学理论和养生方法。
11.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这是孔子的名言,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态度。
12. 《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的名言,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家理论。
13. 《红楼梦》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曹雪芹的名句,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14. 《山海经》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孟郊的名句,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友情和思乡之情。
15. 《离骚》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屈原的名句,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豪放和享乐主义。
16. 《论持久战》中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毛泽东的名言,行书字帖中展现了其中的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
天下十大行书(图文释文)
天下十大行書(图文释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认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以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以外。
虽弃取万殊,静躁不一样,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事过境迁,感触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遗迹,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先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何尝不临文嗟悼,不可以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文雅。
《兰亭序》是王羲之47 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汇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冷静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代学书者尊敬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合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构造、变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做作的印迹。
这样的鉴于资质超群,元勋力深沉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的确当之无愧。
兰亭书法,切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雅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文质彬彬”。
“内恹” 的笔法着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短;在书写技巧上包括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平作为权衡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王羲之 (303—361,一作 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 )人,后徒居山阴 (今浙江绍兴 )。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_十大行书书法欣赏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_十大行书书法欣赏我国诞生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都被人所称赞。
其中十大行书书法作品就是经典。
你知道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十大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中国书法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8厘米。
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
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
天下十大行书,你知道几幅?
天下十大行书,你知道几幅?中国的汉字,自古以来就是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而书法更是让人着迷,才能体现种种精气神。
书法对于读者来说,是美的享受;对于作者来说,是精神的宣泄。
因此,许多书法大家的作品,往往是连自己也未能临摹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为《兰亭序》,可是后面第十行书,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书法历史上的这些著名书法作品吧!天下第十行书——《宋李建中书谘册》《土母帖》,作者李建中,北宋初年著名书家,《土母帖》又名《宋李建中书谘册》,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行书墨迹,纸本。
纵31.2厘米,横44.4厘米,10行,共104字。
作品中,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着而丰腴。
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可看出不少唐人书法的特质。
天下第九行书——《松风阁诗帖》《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
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天下第七行书——《张翰帖》《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作品,有“天下第七行书”之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翰帖》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该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1] ;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拔,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天下第六行书——《蒙诏帖》《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由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大行书字帖
十大行书字帖行书,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
本文将会介绍十幅优秀的行书字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行书。
1. 青花瓷行书《清明上河图》:这幅字帖是南宋年间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的行书版本。
整幅字体铺陈整齐,优美凝练,是行书中的代表作之一。
2. 唐代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王羲之运用极为简便自然的笔法,写出了字帖中每个字的独特风姿。
3. 王献之《祭侄文》: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代表作品之一,通篇用笔疏朗洒脱,浑然天成。
4. 王铎《赤壁赋》:《赤壁赋》字帖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如此自由奔放,草草而成,却又铁意犹存。
5. 董其昌《碑林纪事》:董其昌是明代重要书法家,这幅字帖是根据唐代碑刻所作,并表现出他的洒脱风格。
6. 乐毅《祭姑苏》:这是唐代书法家乐毅的代表作之一,笔力雄浑而不粗糙,行云流水,威严明晰。
7. 李邕《梅花书馆图》:这幅字帖是隋唐书法家李邕的代表作之一,笔力雅致,气韵流畅,书法典雅简练,被誉为“梅花书馆图”。
8. 赵孟頫《题南华山道士房水西堂》:这幅字帖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瘦金体’字体遒劲有力,自我风格鲜明。
9. 曾性伦《致范成大书》:这是清代书法家曾性伦致范成大的书信,行书字体偏向清新,散漫而不失秩序。
10.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这幅字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刻的,他结合了隶、楷、草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气势磅礴,深得人心。
以上便是十大行书字帖的简介。
学习这些字帖不仅有助于欣赏中国书法之美,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写字的指导和灵感。
只有通过不懈地学习与实践,方能真正领略行书这门艺术的魅力。
【书法赏鉴】天下二十大行书欣赏
【书法赏鉴】天下二十大行书欣赏《天下十大行书》请兰亭名士风,苍茫祭侄稿。
寒食跋称尊,张翰继蒙诏。
韭花伯远香,蜀素纷纷下。
土母松风阁,天下十行妙。
国人总结经典,动辄“三大”“四大”“五大”,又有以“十大”论天下行书者,以高下论耶?以影响论耶?以名气论耶?漫辨细审,基本有理。
天下第一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灭,摹本广流传,书圣遗韵,历世书家,莫不崇仰。
天下第二大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名帖中最为苍茫者,最为感人者。
天下第三大行书:苏轼《寒食诗帖》,老苏遭贬于黄州,落寞时书诗,为苏书中最富变化者。
天下第四大行书:王徇《伯远帖》,又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齐名(著名的三希堂即因此得名),只有《伯远帖》为真迹,可窥晋人清韵,为书家所重。
天下第五大行书:杨凝式《韭花帖》,此公书作传世极少,但一帖一面,创造力惊人。
天下第六大行书:柳公权《蒙诏帖》,柳公以楷书名世,行书亦别具神采,提按夸张至极,线条粗细对比强烈。
天下第七大行书:欧阳询《张翰帖》,峻峭风流,顾盼传神。
天下第八大行书:米芾《蜀素帖》,乃老米中年代表作,非为米字之最,不过规模大,字数多,保存好,推为第八。
其后董其昌跋段,意足神完,堪与主贴拮抗也。
天下第九大行书:黄庭坚《松风阁诗帖》,长刀长枪,横冲直出,堪称史上大字行书之最。
天下第十大行书:李建中《土母帖》,其名最不显,笔调高古,含蓄蕴藉,自得风流。
然书史绵延,墨海浩瀚,“十大”之外,行书瑰珍亦不胜枚举也。
退翘小生乘兴补遗,凑满二十大(每家限一帖,排名不分先后):天下第十一大行书:王献之《中秋帖》。
天下第十二大行书: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
天下第十三大行书:杜牧《张好好诗》。
天下第十四大行书:李邕《出师表》。
天下第十五大行书:蔡京《唐玄宗脊令颂题跋》。
天下第十六大行书:蔡襄《远蒙帖》。
天下第十七大行书:陆游《自书诗卷》。
天下第十八大行书:陆柬之《文赋》。
天下第十九大行书: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天下第二十大行书:董其昌《酒德颂》。
天下十大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
《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
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此列出的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
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天下十大行书,你知道几个?
天下十大行书,你知道几个?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8厘米。
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
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
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
王想冒功,拥兵不救。
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
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
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
行书十大名帖超清晰
行书十大名帖超清晰2012-05-03 09:38:55| 分类:| 标签:|字号订阅行书十大名帖超清晰```一、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
《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
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此列出的唐代冯承素的摹本二、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
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天下十大行书壁纸1680×1050帖真人设计
天下十大行书壁纸1680×1050帖真人设计01王羲之(晋代)《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9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33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你能看到最好的行书真迹来了
你能看到最好的行书真迹来了每个中国人的书法启蒙应该都是从这两位开始的天下十大行书,排名第一的《兰亭序》已经和李世民同眠了。
直到现在也无法获见真迹。
现在唯一咱们能看到十大行书排名第二的《祭侄文稿》终于在十年后又要展出了,不过这次被东京国立博物馆借去做了个特展。
有多不容易光从题目就能看到。
颜真卿(709-785)“真性情”!颜真卿五十岁那年,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内战,是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后颜真卿派人去寻找,只找回一只脚和头盖骨。
得到消息的颜真卿亲自为侄儿写了祭文,《祭侄文稿》一气呵成以行文为主,也有楷书和草书相间。
祭文是篇草稿,中间删改涂抹的痕迹更让颜真卿悲痛的性情跃然纸上。
《祭侄文稿》局部“有传承”《祭侄文稿》从颜真卿去世后,《祭侄文稿》成为中国历代书法家、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
当年Diss了整个书法圈的米芾几乎把唐代所有主流的书法家全都骂了一遍,毫不留情。
对于颜真卿也是如此,尖刻讽刺随处可见。
可就是对《祭侄文稿》非常推崇。
《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内府收藏,元朝人张晏、鲜于枢,明朝人吴廷,清朝人徐乾学、王鸿绪也先后收藏过。
后来,《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里。
《祭侄文稿》上面钤满了中国历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题写的跋文,是一件传承有序的颜真卿真墨宝。
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宫众多的珍贵文物一起,被国民党政府带到了中国台湾,至今一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题跋局部“有插曲”首先,台北故宫的这一举动在台湾和大陆争议不断,在1996年当时,为了一场纽约大都会的文物巡回展,台北故宫准备把一批文物运到海外去,台湾民众当时就抗争过一次把《祭侄文稿》在内的27件文物拦了下来,就是没走成。
而这次海内外也是对台北故宫的做法有很多非议。
从唐朝一直有序传承到现在还是一件纸质书法作品实在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