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0131-9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合集下载

固体矿产勘查研究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研究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地性质和用途、报告编写地准则和要求.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各勘查阶段报告地编写.2、勘查报告性质和用途2.1勘查报告是固体矿产勘查区(矿床)某一勘查阶段调查研究地总结和最终成果.2.2普查报告是为勘查区(矿床)是否进行详查工作提供依据;详查报告是为勘查区是否进行勘探工作提供依据,还可做为矿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矿山建设项目建议书地依据;勘探报告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地依据.上述报告也是开展地质科研、教学地重要资料.3、勘查报告编写准则3.1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一般应编写相应勘查报告.普查、详查、勘探工作连续进行面积不变地勘查区(矿床)地普、详查报告可简化报告章节内容,也可经过主管部门批准不再独立编写报告,但应将本勘查阶段取得地勘查成果反映到下一阶段设计中去.勘查中途因故停止地质工作地勘查区(矿床),应根据已达到地工作程度,提交相应阶段地勘查工作总结,以便与正式勘查阶段报告相区别.3.2勘查报告必须按批准地报告提纲及要求编写.3.3勘查报告编写工作必须在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符合相应阶段总则、矿种规范和勘查设计规定地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该勘查阶段所取得地各项资料和成果.3.4勘查报告内容要讲究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标准化,防止简单地现象罗列,文字堆砌,做到简明扼要,数据准确可靠,图表清晰美观,结论依据可靠.图表编制、储量计算、技术经济评价尽可能采用成熟并经审定地新技术方法进行.3.5勘查报告应按本勘查阶段总则、矿种规范和设计规定地任务要求,对勘查区(矿床)地地质矿产情况,矿床开发利用可能性以及预测地经济效益做出结论性评价,并在结论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4、勘查报告编写要求4.1在野外工作结束前,必须按相应勘查阶段总则或矿种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勘查区(矿床)地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地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地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地勘查项目不得进行报告编写.普查项目地检查验收由勘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详查、勘探项目地检查验收由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必要时邀请储委、设计院、矿山等部门代表参加.4.2在报告编写前勘查单位应以本规定所附地阶段报告编写提纲(附录A、B、C)为基础,结合矿种特点和勘查区(矿床)具体情况以及设计部门、勘查投资部门地要求,对阶段报告提纲地有关章节及附图、附表、附件进行增减,然后拟定出切合实际地报告编写提纲.普查、详查项目报告编写提纲由勘查单位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勘探项目报告提纲由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经批准地报告提纲,如有重大改动须经原批准机关或原批准技术负责人同意.4.3批准报告提纲地机关(单位)地总工程师负责指导报告编写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勘查单位总工程师具体组织报告编写.4.4在编写报告之前,必须根据批准地报告提纲及附图、附表目录,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工作按期完成.4.5报告编写时,对勘查区(矿床)地主要地质矿产问题要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详细讨论,统一认识,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地质矿产情况,属于学术观点地不同看法不要在勘查报告中论述.4.6报告附图、附表地图式、图例、比例尺按有关规范、标准执行.4.7各阶段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县、市、旗、矿田、煤田)XX(矿区、井田名称)XX矿XX(阶段名称)报告.4.8小型报告一般应在野外工作结束后三个月提交报告送审稿,大、中型报告应在野外工作结束后六个月内提交报告送审稿.勘查报告送审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将各种原始资料,按原本档案归档要求进行立卷、以便评审时备查和接受档案部门验收.4.9勘查报告送审稿由勘查单位送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指定单位)或储委审批.审批机构对报告质量应予以评定、审批时提出地修改意见和补充工作,由勘查单位在规定日期内负责完成.固体矿产普查报告编写提纲(试行)1、绪论1.1 工作目地任务说明上级请主管部门下达地普查项目任务书中规定地目地任务及其文号、内容、要求.1.2 位置、交通简要说明普查区位置、地理坐标、范围、面积、主要交通情况.(附位置交通图)1.3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简要说明普查区地地形、地貌、水系、绝对及相对标高,覆盖程度、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概况.1.4 以往工作评述简要说明普查区以往进行地地质、物探、化探、重砂测量等各项工作情况,主要成果与结论意见.1.5 本次工作情况简要说明本次普查工作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地各项工作量(列表),取得地主要地质成果(包括探明储量和预测资源量,投入地地质事业费及其经济效果).2、区域地质本章所称区域地含义是指普查区所在地最低级构造单元或成矿单元地范围.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2.2 区域矿产地质特征3、普查区地质3.1 地层说明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对比、分布、岩性、岩相、厚度、产状、接触关系以及控制矿体(层)地沉积因素.3.2 构造说明区内褶皱、断裂和破碎带构造地性质、特征、分布情况和对成矿地作用.3.3 岩浆活动说明区内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地种类、分布情况;岩体地形态、产状、相互关系及与矿床地成生联系.3.4 变质作用说明区内各种变质岩类及其变质作用和蚀变情况.3.5 地貌、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地形地貌特征,含(隔)水层地层数、岩性、厚度、产状及分布.3.6 地球地理、地球化学异常说明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效果.3.7 矿产分布阐述矿产分布规律、探矿因素、找矿标志.4、矿床及其工业评价4.1 矿床特征4.1.1 矿床(层)特征说明矿体(层)地数量形态、产状和分布情况.4.1.2 矿石质量说明矿石地氧化、淋滤、富集情况;矿石品位,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和自然类型,矿物共生组合、粒度、嵌布特征、化学特征.4.1.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说明矿石地选冶性能、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4.1.4 矿床成因及其控矿因素4.2 开采技术条件4.2.1 水文地质概述地表水、地下水地一般特征,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地分布情况.概述含水层特征、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地表水与地下水地关系及动态,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水质、水量等.4.2.2 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概述矿体(层)及其顶底岩性、裂隙、节理发育程度,岩矿石破碎程度等工作地质因素以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4.3 资源量估算4.3.1 估算资源量用地工业指标.4.3.2 资源量估算方法地选择及其依据.4.3.3 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地确定和矿体(层)地圈定原则.4.3.4 资源量类别和块段地划分原则.4.3.5 伴生、共生矿产地资源量估算方法.4.3.6 资源量估算储量计算结果.4.4 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根据该矿产资源在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中地要求程度,本矿床探求地333和334资源量(煤则为122b+333类别)、矿石加工选冶试验资料、内(外)部建设条件,提出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意见,说明是否进行详查.5、普查工作方法概述及质量评述5.1 各种普查工作方法选用依据、布置原则及其有效性.5.2 地形地质图地比例尺、范围、面积、填图方法及其质量情况.5.3 采用地物探、化探工作质量情况及其地质效果.5.4 各类探矿工程地质量情况及其地质效果.5.5 各类试样地采取、加工、测试方法及其质量状况.6、结论6.1 普查区内工作程度、工作成果6.2 普查工作存在地主要问题6.3 今后地质工作意见、方案、建议附图1、区域地质图(附地质剖面图及综合柱状图)2、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地质剖面图、探矿工程分布及必要地柱状图)3、地质、物探、化探、重砂综合成果图4、成矿预测图5、采样平面图6、资源量估算所需地矿体平面图、剖面图、投影图、水平断面图、中段地质图、矿体顶底板等高线图7、参与资源量估算地和具有代表性地槽探、井探素描图和钻孔柱状图8、矿区水文地质图及有关水文地质专门图件9、其他附图附表1、地质、物探、化探、探矿工程测量成果表2、各类异常及矿点、矿化点登记表3、探矿工程质量一览表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统计表5、各类试样分析、测定、检查、计算表6、资源量估算有关表格7、其他附表附件1、专题研究报告2、矿石选冶性能、工艺性能试验报告3、未经复制地重要原始图、表清单4、探矿权登记证书(复印件)固体矿产详查报告编写提纲(试行)1、绪论1.1 工作目地任务列出任务书或委任书地文号,并说明任务要求.1.2 位置、交通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辖区、工作范围、面积、距矿区最近地车站、码头及主要城镇地名称和距离(附位置交通图).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简要说明矿区地形、地貌、水系、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基岩裸露情况、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地理概况.1.4 以往工作评述说明历次工作地单位、时间、内容、使用地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质量、成果、结论及存在地主要问题.1.5 本次工作情况简要说明本次工作地起止年月、简要经过、完成地各项工作量(列表)、投资总额、取得地主要成果.2、矿区地质2.1 区域地质背景简要说明矿区(床)所处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基本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地一般规律.2.2 矿区地层详细说明矿区(床)地层层序、厚度、时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征及其与矿产分布地关系.2.3 矿区构造说明矿区(床)构造基本形态及其复杂程度;列表说明控制矿床、矿体(层)形成,破坏矿体完整和影响井田(矿区)地较大褶曲、断层地性质、产状、形态、落差、褶幅、复合关系及分布范围.2.4 矿区岩浆活动说明矿区(床)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地种类、时代、分布情况;岩体地形态、产状及其与矿床生成、破坏地关系.2.5 矿区变质岩说明矿区(床)各种变质岩类、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地特征及其与矿体(层)富集分布地关系.2.6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矿区(床)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3、矿床特征3.1 矿体(层)说明矿床分布范围,矿体(层)数量、总厚度,列表说明工业矿体(层)地产状、形态、长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系数.3.2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说明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和矿体(层)内部夹石、古隆起、砂矿基底、冲刷和陷落柱等地数量、规模、形态、岩性、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特征及其对矿体(层)连续性和矿石质量地影响.3.3 矿石质量说明各矿体(层)各类矿石地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共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列表说明矿石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级份和有害组份含量,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地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叙述.3.4 矿石类型和品级说明矿体(层)地淋失带、风化带、氧化带、混合(过渡)带、次生富集带、燃烧带和原生带地特征及其分布规律.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3.5.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简要说明各类矿石采样种类、方法及样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试验种类、方法和试验结果.3.5.2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说明矿石中有用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地可能性,提出综合利用地途径.对邻近有同类矿床地生产矿山,可进行类比评价,说明类比结果.3.6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简要说明矿床探矿因素、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矿体(层)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矿床地发展远景.3.7 其他有益矿产地综合评价简要说明矿区(床)范围内其他共生有益矿产综合评价地结果,提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地意见.4、矿区(床)开采技术条件4.1 矿区水文地质4.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要说明矿区(床)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地位置,区域含、隔水层地分布及其特征.4.1.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说明矿区含(隔)水层地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说明矿区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地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导水性、含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地影响.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富水性、水质和地下水地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含老窿积水)和含水层地水力联系.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确定矿区(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指出矿区(床)开采地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说明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4.2 矿区(床)供水条件简要说明可供利用地供水水源地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4.3 矿区工程地质4.3.1 说明工程地质岩组特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和软岩、软弱夹层地岩性、物质组份、水理性能、结构构造、蚀变、风化程度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力学强度(列表).4.3.2 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说明断层、节理、裂隙及软弱结构面地特征、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等.4.3.3 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综合评述矿体顶、底板和采矿工作系统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露采边坡稳定性、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响开采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可能出现地危险地段.4.4 环境地质及生产安全条件4.4.1 环境地质简要说明矿区及其周围地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动状况,预测其对矿区可能产生地影响.4.4.2 生产安全条件a.说明对人体有害地元素、地下热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地成份、含量、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地影响.b.说明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预测地温正常区和异常区分布范围.c.说明可燃矿产地自燃情况和可燃性(测试结果列表)及其对生产可能产生地影响.5、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5.1 详查工作布置地合理性论述矿产勘探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和手段、方法选择地合理性.5.2 地形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扼要说明测量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地形和工程测量方法、范围、面积及质量.5.3 地质填图质量说明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或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地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质量.5.4 探矿工程质量说明钻探、坑探等探矿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列表说明)及其对地质效果地影响.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说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方法和质量及其对矿区(床)评价地影响.5.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说明物探(包括测井)化探地方法、比例尺(点距)、参数测定、异常地圈定解释和主要成果质量.5.7 采样、测试工作及其质量5.7.1 采样工作说明各类样品地采集、加工方法及其质量.5.7.2 岩矿鉴定工作说明岩矿、煤岩、重砂鉴定地质量.5.7.3 化验、分析工作说明各种样品分析项目、化验测试方法、内外检数量(列表)及其质量评述.5.7.4 其他测试工作说明影响生产安全地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自燃、地温等测定方法及其质量.说明物理性能样品种类、测定方法和质量.6、资源/储量计算6.1 资源/储量计算地范围及工业指标说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地边界、垂深(标高)、工业指标及其确定依据.6.2 计算方法说明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说明圈定矿体(层)及确定矿石类型地原则.6.3 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地条件.6.4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列表说明各类别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及其所占比例.6.5 其他伴生组份和共生矿产地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列表)7、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7.1 矿床开发地基本条件说明国家或地方对该矿产地需求程度、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指出矿床开发地可能性.7.2 技术经济评价说明评价方法地选择和评价指标地选用及其依据,从未来矿山企业经济(微观)角度初步评述矿体(区)开发地经济可行性(已做国民经济宏观效益分析地,应叙述其结果),提出是否进行勘探地意见.8、结论8.1 详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8.2 详查工作主要经验和问题8.3 对今后勘探工作建议附图一、一般应附图件1、区域地质图(附剖面图,必要时附地层综合柱状图或区域主要矿产分布图)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含地层剖面和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工程分布图)3、勘探线剖面图(或含储量计算剖面图)4、含矿岩系柱状对比图及矿体(层)对比图5、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或含储量计算图)6、储量计算图(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7、坑道平面图或矿体水平切面图(中段平面图)8、物探、化探成果图(包括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9、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和柱状图)10、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11、钻孔抽水综合成果图12、矿区实际材料图13、矿区测量网(点)展开图14、矿区(床)采样分布图15、钻孔柱状图或钻孔柱状表二、必要时应附地图件1、矿区(床)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2、矿区(床)基岩地质图3、矿区(床)构造图4、矿区(床)纵剖面图5、岩石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6、矿体(层)纵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7、矿体(层)水平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8、矿体(层)厚度或品位等值线图9、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图件10、物探参数定量解释图和变化规律图或柱状曲线对比图11、矿区工程地质图(含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12、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图13、矿区地表水质等值线图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曲线对比图16、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图1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地曲线图1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附剖面图)19、对人体有害地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线图20、老窿分布图及生产矿井平面图21、槽、坑道、井地质素描图和物探成果图22、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或典型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柱状图)附表1、探矿工程(钻、坑、井、槽)质量一览表(不含矿体(层)综合成果时,应另编矿体(层)综合成果表).2、矿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关测定地结果表.3、储量计算表.包括:工程、剖面、块段地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块段及矿体(层)储量计算综合表、矿区(床)储量计算总表;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表格.4、其他应附地表格.图册含照片图版等.附件1、主管部门下达地储量计算工业指标.2、矿石选、冶、加工试验报告.固体矿产勘探报告编写提纲(试行)1、绪论1.1工作目地任务:说明使用单位地《委托书》或《承包合同书》或公司主管部门下达地《项目任务书》地文号、内容和矿井设计、生产部门对勘探工作地具体要求等.1.2位置、交通:说明矿区位置、地理座标、边界范围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地(现有地或拟建地)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车站或码头地里程(附交通位置图).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概述矿区地形地主要特征、山岳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及其流量.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地气象资料,说明矿区地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或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农业、人口等.1.4以往工作评述:简述矿床地发现并从矿床地发现至本次勘探所进行地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应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要说明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地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地勘探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地规模及生产概况和累计采出矿量.1.5本次工作情况:说明工作地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地各项工作量(附工作量统计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地主要地质成果及经济效果.2、地质矿产特征重点放在说明矿床、矿体、矿石地内部特征,对矿床外部地区域地质特征只作简要说明.2.1区域地质收集小于1:50000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扼要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地位置、特点,以及区域内地主要矿产及其远景等.2.2矿区(床)地质: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地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等.2.3矿体(层)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地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等.说明各工业矿体(层)地产状、形状、长度、宽度、厚度、沿走向倾向地变化规律以及连接对比地依据和可靠程度.矿体(层)多时可列插表说明.2.4矿石质量特征:说明矿石地结构、构造,矿物成份、有用矿物含量、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时代和矿物生成顺序及共生关系,说明矿石地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组份和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地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有地矿产是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则应对这方面地内容进行详细叙述.2.5矿石类型和品级:阐述矿体(层)地淋失带、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说明矿石地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以及划分地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不同地务类矿石尚应说明其所占比例及空间分布规律.2.6矿体(层)围岩及夹石情况:说明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地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品位情况、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地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层、包裹体地岩体特征、分布规律、数量、质量及对矿体(层)完整性地影响程度.2.7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并指出进一步扩大远景地方向.2.8矿区(床)内其他有益矿产情况对于在勘探主矿种地同时综合勘探地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探地程度、规模、分布、矿石质量等.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试行)(内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关于印发《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试行)》的通知地矿字[1979]856号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直属队:为了提高地质报告编写质量,统一编写要求,部委托湖南省地质局、储委牵头、福建、山西、河北地质局参加共同编写“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编写小组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初稿,经部几次组织审查、修改,现发给你们试行。

在试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告部地矿司。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398一、地质报告是地质矿产情况调查研究的总结。

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所取得的原始地质编录和室内分析、鉴定、试验等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和系统整理,以文字和图件、表格等形式对工作区(或矿区)的地质矿产情况和开采利用条件等作出结论性的论述。

它集中体现了普查、勘探工作阶段所取得的全部地质成果。

二、地质报告是进一步进行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矿区总体规划或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它的质量好坏和能否按期提交,不仅是考核地质队完成地质计划任务的主要指标,而且关系到矿山建设和国家经济计划的安排。

为此,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把好地质报告质量关,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

三、地质普查、勘探按工作阶段划分为初步普查、详细普查、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工作结束后,一般都要提交相应的阶段地质报告。

如从普查到勘探是连续进行工作时,可在最后工作阶段结束后提交。

若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则根据需要确定提交阶段性报告。

有的矿区因特殊情况而中止工作时,也要提交相应工作程度的地质报告。

四、在提交地质报告的同时,必要时还应提交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要根据工作区(或矿区)的具体地质条件和实际获得的成果资料来确定。

如重要的矿床类型,国家急需矿种或大型矿区,在提交矿区(床)勘探地质报告的同时,应提交专题研究报告,内容着重于成矿地质条件、矿区深部和外围的找矿方向以及勘探类型、勘探方法等的分析研究,以指 399导下步普查、勘探工作和寻找同类型矿床。

成果地质报告检查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成果地质报告检查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成果地质调查资料检查基本事项基本事项无误后不等于再没有任何问题。

1、齐全程度与盖章(1)齐全程度提交联单;报告正文附件附图附表等文件以评审意见中所列技术目录为准;电子文件登记表(推荐Excel格式);汇交地质资料涉密情况登记表(推荐Excel格式)(位置放在光盘根目录);原始资料归档明细帐;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著录单(推荐Word格式);(2)盖章提交单位公章:扉页、光盘外标签、汇交地质资料涉密情况登记表、电子文档登记表提交单位资料专用章:汇交联单、原始资料归档明细帐。

2、成果报告装订顺序①封面→②扉页→③审查意见书→④评审意见书→⑤任务书→⑥报告正文→⑦内容提要。

3、审查意见书和评审意见书地调局系统内审查的项目一般都有评审意见书和审查意见书二种。

但有时大调查项目委托各省厅组织审查验收,有可能只有一份评审、审查两项合一的意见书。

4、封面、扉页与目录封面上报告名称是完整的,没有缺项;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封面、扉页格式要采用“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封面格式”,其字体、字号等格式要求见附件一、附件二。

5、报告正文文字排版:①不得使用页眉、页脚;②报告“题目”、“章”、“节”依次降低标题级别。

出版格式可参照《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94)》。

正文版芯要排满。

③各种流程图要用文本框组合起来。

④装订线侧要求多出0.5cm(左侧装订时,建议左3cm、右2.5cm,上2.6cm、下2.4cm)。

⑤页码:页码设置可以居中或外侧,不加任何装饰,字体一般按默认即可,小五,Times New Roman;对于超版芯页面,可采用暗码(即留页号不印页码);⑥插图、插表:插图:按图号顺序要检查一遍,必须是连续的;插表:顺序检查一遍,必须是连续的;插图、插表不论在文字报告中放在何位置,电子文档中必须字头向上。

横向A4或超A4幅面大小的整幅插图在电子版中,字头向上后,页码标注必须调整到出版时的位置(注意:正常插入页码,再调整其位置与字体方向)。

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规范:1、城市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2、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SY-T5819-20023、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4、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5、地面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5771-20116、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7、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8、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9、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10、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11、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12、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DZ/T0173-199713、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1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5772-200215、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规范DZ/T0170-199716、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12950-199117、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2-201418、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J370-200419、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技术规程JSGC-0420、地面γ能谱测量技术规程DZ/T0205-19992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2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2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942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6、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27、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J341-200428、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29、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C22-20093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31、物化探测量规范DZ/T0153-1995。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

SZ 国土资源部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SZ1999002-2001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The Norm of Electronic Documentsof Geological ReportSZ1999002—2000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SZ1999002—2001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1)4.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分类和命名 (2)5.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文件格式及编制 (3)6. 电子文档三级目录的编制 (5)7.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介质和电子文档在介质中的放置 (6)8.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检查与录制 (7)附录A(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名示例 (8)附录B(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光盘目录文件示例 (9)附录C(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登记表 (11)附录D(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光盘外标签 (14)SZ1999002—2001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资料数字化已成为地质资料生产、管理、保存和社会化服务的必然。

为充分发挥成果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要求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国土资源部也把数字国土工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快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进程。

为此,从事地质研究、地质考察、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等地质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在按规定汇交纸介质成果地质资料的同时,必须汇交与其内容相一致的电子文档。

电子文件中记录的是数字化信息,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记录在纸张上或以模拟信号记录在其它载体上的文件。

为保证数字化成果地质资料生产、管理、保存和社会化服务的正常进行,必须对汇交的电子文件格式进行统一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工作要求(蒋年生)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工作要求(蒋年生)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工作要求(蒋年生)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简介及普查、详查阶段工作要求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蒋年生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简介(一)规范的解释在进行地质工作质量检查和强化地质工作质量时,我们时常强调要加强规范学习,按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但我们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规范,目前地质勘查行业有些什么规范。

按名词本义解释,规范即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规范是行业内经过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对某项工作的最低要求,其中有些内容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有些是参照执行的,在规范文本中对必须执行的和参照执行的都有说明,比如正文大部分是必须执行的,而有些附件则是参考的,对于必须执行的,我们的工作必须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否则就难以通过验收。

在英文中,规范与标准、规定大体相当,英文翻译中可以为Code;Standard;Norm;Requirement;Rule等。

(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现状从国际上讲,目前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可以分为二个体系,一个是前苏联形成的计划经济矿产勘查规范体系,一个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形成市场经济矿产勘查规范体系。

我们国家90年代前都是采用前苏联的勘查规范体系,90年代后则逐步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勘查规范体系,并且随着前苏联的解体,除极少数仍在使用外,大部分国家也逐步放弃了原苏联的勘查规范,而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勘查规范体系中,如俄罗斯2003年采用全新的资源储量分类方案,其方案与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基本一致。

就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而言,目前在国际上仍然存在计划经济国家按控制程度划分的A、B、C(C1)、D (C2)、E级资源储量,目前已经很少用,但在文献中常见到;另一种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二维或三维分类方案。

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于1997年发布的《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其采用三维分类法,将资源储量分为111、211、121、122、221、222、331、332、333、334共十类,目前中国基本采用联合国分类方案,只是多了6类,所以也不难理解;另外国际采矿冶金协会理事会(CMMI)于1997年提出了《国际储量定义》,其强化了储量的概念,将资源储量分为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二大类,其中矿产资源又分为矿产资源、推定的矿产资源、推测的矿产资源三种,矿产储量分为证实矿产储量与概略矿产储量二种,从矿产资源到矿产储量必须经过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转化。

DZT0131-94固体矿产勘查资料报告材料格式规定

DZT0131-94固体矿产勘查资料报告材料格式规定

DZT01319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1 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的标准格式,报告形式构成,组成技术文件分类;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格式容;报告的编辑、制印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中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的报告格式、版式和报告制印质量要求。

对其他非矿产勘查报告、地质矿产科学报告的一般报告格式、版式和报告制印质量要求,在行业标准未颁布前也可参照试行。

2 引用标准GB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7713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DZ/T 0033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3 报告文件格式的分类和组成根据报告载体的性质不同,可将报告分为纸质报告和机读报告两大类。

每类报告的组成文件可分为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四个部分。

3.1 报告正文由报告前置部分、报告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报告图版(必要时)、制印签和封底部分组成。

3.2 报告附图由图幅标准化的图式、图例和规化的单、拼幅图件或图集、图册组成。

3.3 报告附表视勘查阶段不同,报告附表种类各有增减,一般由成果表、登记表、一览表、计算表、统计表组成。

3.4 报告附件报告附件是收集或本单位形成用作旁证或补充说明报告正文中问题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附件可以是文件、图表、索引、资料等。

报告附件一般包括勘查许可证、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凭证、矿石选冶试验报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报告(非报告正文的独立评价报告)、照片(插图)、与报告有关的录音带、录像带及与矿区勘查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文件。

4 报告格式的形式构成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一种形式,其报告的编写格式、形式构成题录著录及编辑、制印的一般要求按国家标准GB7713规定。

结合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科技文件的组成和分类,对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的整体格式的形式构成作如下具体规定。

5 报告正文格式5.1 封面报告封面格式容包括分类号、部门编号、密级、题名、提交报告单位名称和报告的审批日期各项。

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固体, 矿产, 勘查, 意见, 编制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必须遵循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国标、规范与各项规定,执行中不能超越,也不能降低要求,否则都属质量低劣。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各类勘查(核实)报告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或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认定后,才算完成任务,如何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要求,正是今天要交流的内容。

对一份勘查(核实)报告,作为一个评估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建立部、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简称:(评审中心)》以来,组织评审各类勘查(核实)报告,促使地勘行业和矿山企业执行国标、规范、规定,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矿产资源储量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现行国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各项规定,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现仅对勘查(核实)报告在编制中,应该着重注意并解决处理的问题,谈几点意见,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部份:关于报告类型及报告名称方面一、关于报告的分类问题(一)、勘查类:1、勘查报告:在获得探矿权以后,分别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提交:预查地质工作总结(或报告);普查、详查、勘探(普终、详终)报告。

2、补充勘查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在原采矿区范围边沿或深部,分别按照详查或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二)、核实类:1、核实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因资源储量整合、转让、拍卖或为了查明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一定的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2、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对重要工程、水体、建筑物压覆,禁止开采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一定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3、矿区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前期的完整矿区被分割成几个小矿区。

(三)矿山生产勘探报告:在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经生产探矿加密控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核实作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范

1、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2、D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2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3、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4、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5、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6、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6、《探矿工程地质编录讲义》编写:陈子裘山西省地矿局二一四队总工办7、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8、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9、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1-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2-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3-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图用色标准( 1 ∶ 500000 ~、 1 ∶ 1000000 )( GB6390-19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 ∶ 50000 )( GB 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DZ/T0131-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DZ/T0130.2-1994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DZ/T 0130.3-1994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DZ 0130.13-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12719-199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 ∶ 100000 ~ 1 ∶ 200000 )(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 25000 ~1 ∶ 50000 )( DZ/T0097-1994 )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 ~1∶200000 )(DZ/T0063-1993)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 DZ0238-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DZ/T0239-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DZ/T0245-2004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40-200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4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 GB/T14839-19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 ∶ 200000 )( GB /T14496-1993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 DZ/T0075-1993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 ∶ 50000 )( DZ/T0011-91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 DZ/T0167-2006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 DZ/T0248-2006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DZ/T 0145-94 )一、中国地质调查局1、TC 深度一般不超过3m,底宽≥0.6m。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31.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32.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行业标准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 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 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 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 -1993)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 -1993)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 -1993)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 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地球物理勘查。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有关法定单位对报告审批的决议书或意见书应制印置于报告正文之前(可不加盖印 章) ,有两种及以上审批审查意见书者,将主要者放在前面,均用另页表示。 !"% 目次页 报告正文目次页从另页右页开始,标注内容含报告正文章、节、条、款(必要时) 编号、标题名称和页号。报告附图、附表、附件的目次页,依次排在报告正文目次页之 后。附图目次应有图号、图件顺序号、图名和比例尺;附表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 、 序号、附表题名和页号;附件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 、序号、附件题名和页号。各类 目次页中页号均用圆括号“( ・ !/#- ・ ) ”相括。 报告正文分篇、分册装订时,第一册应有报告全部内容目录,各分册应有本册内容
!
报告格式的形式构成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一种形式,其报告的编写格式、形式构成,题 录著录及编辑、制印的一般要求按国家标准 "# $$%& 规定。结合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科 技文件的组成和分类,对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的整体格式的形式构成作如下具 体规定。
・ %$&! ・
!
!"# 封面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 # $ %&’&—()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的标准格式,报告形式构成,组成技术文件分类, 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格式内容:报告的编辑,制印版式和制印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中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的报告格式,版式和 报告制印质量要求。对其他非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报告的一般报告格 式、版式和制印质量要求,在行业标准未颁布前也可参照试行。
*
+, -.. +, --&’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设计报告编写格式.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设计报告编写格式.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设计报告编写格式.第一章前言第一节项目概况一、目的任务:说明勘查工作的目的,项目的基本情况,即勘查矿种、拟勘查程度、工作周期等。

项目工作任务应根据勘查项目的地质特征结合本矿种的相关规范编写。

新开项目和调整变更勘查矿区范围及矿种应全面反映整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并说明首个勘查年度的任务。

延续项目主要反映下一步工作的任务。

二、探矿权申请(或批准)情况探矿权批准的范围及勘查区各拐点的地理坐标、面积。

本勘查区与周边已有矿业权设置的关系,(在勘查项目设计布置图上圈定出勘查区范围)。

投资性质、项目取得方式,有偿勘查的矿种应说明是否进行评估及办理探矿权有偿授予手续。

续作项目应说明项目取得的时间、范围、面积、探矿权许可证编号等,并附探矿权许可复印件(附件)。

三、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勘查区所在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交通情况,明确交通便利程度。

插图:交通位置图勘查区自然地理特征。

如地形、地貌、气象、地震、植被覆盖情况;地表水系水体分布;最高洪水位。

详查项目应详细说明丰水和枯水水位及流量情况。

勘查区水、电、路等外部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工作难易程度。

详查项目对此应作较详细说明,并对开发利用后应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做出评述。

第二节设计编写执行的规范和法规依据一、相关规程规范及政策法规:详细列出引用标准名称,基本规程规范有: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BG/TB908-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和相关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固体矿产普查勘探设计编写、审批规定(地矿部地矿字[1979]855号文)、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

及相应的测量、地质调查、钻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专业规程规范及有关政策,均应详细列出引用标准名称。

二、地质矿产依据1.详查工作,以普查阶段成果为依据(说明报告及批准文件名称)。

2.普查工作,介绍已收集到的区域地质资料、矿区资料、邻近矿区或矿山资料名称。

地质勘查规范【范本模板】

地质勘查规范【范本模板】

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

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

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ZT01319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的标准格式,报告形式构成,组成技术文件分类;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格式内容;报告的编辑、制印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中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的报告格式、版式和报告制印质量要求。

对其他非矿产勘查报告、地质矿产科学报告的一般报告格式、版式和报告制印质量要求,在行业标准未颁布前也可参照试行。

2 引用标准GB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7713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DZ/T 0033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3 报告文件格式的分类和组成根据报告载体的性质不同,可将报告分为纸质报告和机读报告两大类。

每类报告的组成文件可分为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四个部分。

3.1 报告正文由报告前置部分、报告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报告图版(必要时)、制印签和封底部分组成。

3.2 报告附图由图幅标准化的图式、图例和规范化的单张、拼幅图件或图集、图册组成。

3.3 报告附表视勘查阶段不同,报告附表种类各有增减,一般由成果表、登记表、一览表、计算表、统计表组成。

3.4 报告附件报告附件是收集或本单位形成用作旁证或补充说明报告正文中问题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附件可以是文件、图表、索引、资料等。

报告附件一般包括勘查许可证、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凭证、矿石选冶试验报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报告(非报告正文的独立评价报告)、照片(插图)、与报告有关的录音带、录像带及与矿区勘查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文件。

4 报告格式的形式构成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一种形式,其报告的编写格式、形式构成题录著录及编辑、制印的一般要求按国家标准GB7713规定。

结合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科技文件的组成5 报告正文格式5.1 封面报告封面格式内容包括分类号、部门编号、密级、题名、提交报告单位名称和报告的审批日期各项。

5.1.1 分类号在封面左上角标注。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分类号引用中国档案分类法地质勘查业档案分类表中矿产地质勘查类代码(NA13)、矿种代码和地质勘查阶段代码组成。

例如矿产勘查类铜矿勘查报告为:NA13·13 611·3矿产地质勘查类铜矿勘查阶段5.1.2 部门编号由提交报告单位行政区代码和地勘单位代码组成,标注在分类号之下。

部门编号按地质矿产行业有关规定执行。

5.1.3 密级保密等级划分,保密等级代码和报告密级的确定按国家标准GB7156《文献保密等级代码》的有关规定,报告密级标在封面右上角。

标明报告密级及保密期限,如“机密★1 年”。

5.1.4 题名用大号字体居中标注于封面上方明显地位。

报告题名应按DZ/T0033 中4.7 条规定命名,但题名字数不得30 超过字。

有两种以上的共生矿产,将主要者置于前,次要者置于后,但报告题名矿种最多不能超过3 个,或以某种多金属矿表示。

报告题名可有副题名(必要时,如采区勘探报告,第二期勘探报告等。

)5.1.5 提交报告单位名称将承担勘查任务的法律责任单位名称标注于封面正方正中位置。

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者,按主要依次由上至下标注勘查单位名称,但最多不超过 3 个勘查单位。

协作单位可在正方序言中加以说明。

5.1.6 执行审查批准日期指报告审查批准的年、月、日期。

5.2 封二(必要时)一般为空白衬页,报告精装本应有封二,平装可省略。

5.3 题名页是对报告进行著录的依据,置于封二衬页之后。

报告如为上、下册或两册以上,每一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并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

题名页除应有5.1 条规定的封面内容(去掉分类号、部门编号及保密期限)和相同的格式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表示野外工作起止日期的副题名(必要时)、编写单位(必要时)、主要编写人(1-3 人)、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法人代表、合作单位、提交报告单位及报告审查批准日期。

如为法人单位属单位(分队)独立承担的勘查报告,必要时可在题名页中注明下属单位的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

题名页背面可列报告主要编写人员责任表(必要时),样式见表1。

表15.4详查、勘探报告应有报告摘要。

摘要是报告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名称、勘查工作的目的、矿床工业(或成因)类型、主矿体(层)规模、矿石类型及选冶性能、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勘查结果及审批结论(根据报告审批决议书或审查意见书撰写)、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构成和总数量。

报告摘要不用图表,中文摘要不得超过400字,外文摘要不得超过300 个实词。

摘要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

样式见附录A。

5.5 主题词根据5.1.1 条分类号规定,从中选取勘查矿种(共生矿产最多标注3 个矿种,并将主要者置前,次要者置后)、勘查阶段及矿产地行政区(跨行政区者,取主矿体所在市、县) 3 个代码相对的汉字名组成报告主题词。

并以符号“+”间隔,样式如下。

其中矿产地行政区代码按国家标准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主题词以黑体字另起一行标注在摘要左下方。

主题词: 铁铜矿+ 勘探+ 云南省新平县对应代码: 1 351·313611+ 3 + 532 428 5.65.6 报告审批决议书或审查意见书有关法定单位对报告审批的决议书或意见书应制印置于报告正文之前(或不加盖印章),有两种及以上审批意见书者,将主要者放在前面,均用另页表示。

5.7 目次页报告正文目次页从另页右页开始,标注内容含报告正文章、节、条、款(必要时)编号、标题名称和页号,报告附图、附表、附件的目次页,依次排在报告正文目次页之后。

附图目次应有图号、图件顺序号、图名和比例尺;附表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序号、附表题名和页号;附件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序号、附件题名和页号。

各类目次页中页号均用圆括号“()”相括。

报告正文分篇、分册装订时,第一册应有报告全部内容目录,各分册应有本册内容的目次页。

5.8 页号报告前置部分单独编页号,页号由印刷的首页作第一页。

封面、封二、题名页、封四(封底衬页)、封底不编页号。

报告主体部分页号以绪论首页作第一页。

页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非装订线的一边的版心左、右下角相同处。

报告正文、附表、附件各自独立编页号,同一类分上下册或多册装订者,页号连续顺序编号。

5.9 主体部分报告正文主体依次由序言或绪论、正文、结论组成。

5.9.1 报告正文标题级次、编号5.9.1.1 标题级次:报告正文标题分为四级。

第一级为“章”,是报告内容的基本划分单元,以下2-3 级分别为“节”、“条”、“款”。

1-3 级标题应有标题名称,4 级标题可有可无,但凡是列入目次的标题均应有标题名称,报告第一章、节、条、款的格式和版式,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5.9.1.2 标题编号:报告1-4 级标题编号采用组合编号。

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两级标题号之间用圆点间隔,圆点加在数字右下角。

章号全报告自始至终连续编号;节号之前有章号;条号之前有章、节号;款号之前有本款号的章、节、条号。

样式如下:章节条款绪论12.1 2.2.1 2.2.2.12 2.2 2.2.2 2.2.2.22.3 2.2.3 2.2.2.33正文45.1 5.2.1 5.2.2.15 5.2 5.2.2 5.2.2.25.3 5.2.3 5.2.2.365.9.2 插图、插表、附注报告主体部分中的插图、插表、附注、公式、算式等的编排序号按GB7713 中6.2.2 条规定,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次连续编排序号,对长篇报告也可分章节依次编序号。

5.10 参考文献表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要求,附于报告正文之后并连续编页号。

样式见表2。

表2 参考文献标注样式5.11 报告印签报告印签内容包含报告名称、编写单位、编写者(必要时)、印制单位、开本(含纸张尺寸)、印张、字数(单位千字),制印年、月,印数(1-×××册)、准印证号(必要时)。

报告制印签置于封底衬页(精装本)或成书最后一页内封面下方正中。

制印签底边距版心底线35mm。

报告制印签样式如下: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勘查报告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王鲁伯等编著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编辑云南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队制印开本:787×1092 1/16 字数:446,000 印张:24 8 5印数:精装1-20 1990 年3 月第一次印刷准印证号:云地保准字(1992)第0016 号(内部出版)5.12 封三、封四封三下方正中标注报告制印签,背面为空白衬页,封四为封底(如精装本应为空白衬页)。

6 报告附图格式6.1 附图格式构成附图格式含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廓线、图面内容、接图表(分幅时)图例、剖面图(必要时)、柱状图(必要时)、图签等内容。

6.1.1 图名按DZ/T0033 附录A、B、C 中规定附图名称冠以附图表示内容的单位范围(如矿体、矿段、矿体勘探线、剖面线、勘查工程编号……等)组成。

属区域、全矿区综合图件,题名前应标注工作地区(县、矿区)名称。

图名字数不得超过20 字。

6.2 图例6.2.1 中小比例尺地质图图例参照国家标准GB 958《区域地质图图例比例尺1:50 000》。

6.2.2 大比例尺地质图图例可参考GB958 图例格式,有关部门也可制定地方或部门标准,分别报省、区、市标准化主管行政部门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地方性图例标准,应考虑图例、代码的规格化,并适宜图件计算机存贮管理。

6.3 图签每种报告附图应绘制统一图签,内容包含编制单位、图名、拟编、审核、清绘、报告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图号、顺序号、比例尺、制图日期、资料来源共11 项。

多幅拼接附图及槽、井、坑等原始资料附图必要时可使用分图签或简易图签。

各类图签样式见图1。

A、报告提交单位:承担勘查任务的法律责任单位。

B、图名:要求见6.1.1 条。

C、拟编:直接或主要制图人。

D、审核:图件直接审核者。

E、清绘:送印清绘图件绘图者。

F、报告主编:报告编写的主要负责人。

G、技术负责人:编写报告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

H、图号:附图以“图种”为单位,一种图一个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I、顺序号:图件以“张”为单位,一张一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顺序编号。

J、比例尺:用1:×××表示,有水平垂直比例尺者应分上下两行表示,并在数字比例尺前注明“水平”和“垂直”字样。

K、制图日期:指附图编制定稿时间,用8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以间隔号“·”间隔年、月、日,如1992·0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