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Word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将质量为 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 kg m/s B.5.7 ×102kg m/sC. 6.0 ×102kg m/s D. 6.3 ×102kg m/s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m a m b m c B.m b m a m cC.m c m a m b D.m c m b m a17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 H12H→32He10n,已知12H的质量为 2.0136u,32He的质量为 3.0150u,101n的质量为 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卷1含答案

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答案速查】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A. 30 kg·m/sB. 5.7×102 kg·m/sC. 6.0×102 kg·m/sD. 6.3×102 kg·m/s15.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C】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A. m a>m b>m cB. m b>m a>m cC. m c>m a>m bD. m c>m b>m a17.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7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二、選擇題:本題共8 小題,每小題6 分,共48 分。

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第14~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8~21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選對の得6 分,選對但不全の得3 分,有選錯の得0 分。

14.將質量為1.00kg の模型火箭點火升空,50g 燃燒の燃氣以大小為600 m/s の速度從火箭噴口在很短時間內噴出。

在燃氣噴出後の瞬間,火箭の動量大小為(噴出過程中重力和空氣阻力可忽略)A.30 kg ⋅m/s B.5.7×102k g⋅m/sC.6.0×102kg⋅m/s D.6.3×102k g⋅m/s15.發球機從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兩個速度不同の乒乓球(忽略空氣の影響)。

速度較大の球越過球網,速度較小の球沒有越過球網,其原因是A.速度較小の球下降相同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多B.速度較小の球在下降相同距離時在豎直方向上の速度較大C.速度較大の球通過同一水平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少D.速度較大の球在相同時間間隔內下降の距離較大16.如圖,空間某區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向裏,三個帶正電の微粒a,b,c 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 a,m b,m c,已知在該區域內,a 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 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下列選項正確の是A.m a>m b>m cC.m c>m a>m bB.m b>m a>m cD.m c>m b>m a17.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氚核聚變反應釋放の能量用來發電,氚核聚變反應方程是2 H +2 H→3He +1 n ,已知2H の質量為2.0136u,3He の質量為3.0150u,1n の質量為1 12 0 1 2 01.0087u,1u=931MeV/c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与答案_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与答案_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全国卷1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1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4.将质量为 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 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 kg m/s2B.5.7 × 10kg m/s2 2C. 6.0 × 10kgm/s D. 6.3 × 10kg m/s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 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m a m b m c B. m b m a m cC. m c m a m b D. m c m b m a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12 H 12 H→32 He 10 n ,已知12 H 的质量为 2.0136u ,32 He 的质量为3.0150u ,10 n 的质量为 1.0087u ,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

7×102kg m/s ⋅C .6。

0×102kg m/s ⋅D .6。

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 (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 (1)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答案】A【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 1,燃气的质量为m 2,根据动量守恒,m 1v 1=m 2v 2,解得火箭的动量为:P=m 2v 2=m 1v 1=30kg m/s ⋅,所以A 正确;BCD 错误。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

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

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15A B CD 16A C 17.应方程是21,1u =A .3.7MeVB .3.3MeVC .2.7MeVD .0.93MeV18.扫描对到显微镜(STM )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1L 、2L 和3L 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1L 中电流方向与2L 中的相同,与3L 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2L 、3L 所在平面垂直B .3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1L 、2L 所在平面垂直C .1L 、2L 和3L 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D .1L 、2L 和3L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ϕ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 、E b 、E c 和E d 。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ϕ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ϕA B C D 21OM 竖直且α不变。

在A B C D 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1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1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全国卷I (物理)14. F2[2017全国卷I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 30 kg • m/sB . 5.7X 102 kg • m/sC. 6.0 x 102 kg • m/s D . 6.3 x 102 kg • m/s14. A [解析]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喷出的燃气的动量p= mv = 30 kg m/s,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火箭的动量大小为30 kg m/s,选项A正确.15. D2[2017全国卷I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5. C [解析]水平射出的乒乓球做平抛运动,两乒乓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情况相同,选项A、B、D错误;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运动规律x = V0t可得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选项C正确.16. K3[2017全国卷I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e.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e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1A .m a>m b>m cB .m b> m a> 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16. B [解析]对微粒a,洛伦兹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且m a g = Eq,对微粒b,qvB + Eq= m b g,对微粒c, qvB+ m c g= Eq,联立三式可得m b>m a>m c,选项B正确.17. O2[2017全国卷I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H + 2H —- 3He+亦.已知2H的质量为2.013 6 u, 2He的质量为3.015 0 u , J n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 . 3.7 MeV B. 3.3 MeVC. 2.7 MeVD. 0.93 MeV17. B [解析]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 m = 2.013 6 u X 2- 3.015 0 u —1.008 7 u= 0.003 5 u,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核能 E = 0.003 5X 931 MeV ~3.3 MeV,选项B正确.18 . L4[2017全国卷I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图1A B C D图118. A [解析]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都存在磁通量变化的为选项A所示方案.19. K1、K2(多选)[2017全国卷I ]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 i、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L i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 . L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垂直B . L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C . 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1 : 1 : 3D . 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3:119. BC [解析]由题意知,三根导线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设某导线在等边三B o,在L1所在处,L2和L3产生的磁场叠加如角形另外两顶点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L2、L3所在平图甲所示,方向垂直L2、L3所在平面向上,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平行面向下,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I= 2B0COS 6O°=B o;同理可得在L2所在处的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2 = 2B o cos 60 ° =B o;在L3所在处,L i和L2产生的磁场叠加如图乙所示,方向平行L i、L2所在平面向右,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L i、L2所在平面向上,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3= 2B o cos 30°=. 3B o.由安培力F = BIL可得L i> 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 : 1 :3,选项B、C正确.20. Li、L2(多选)[2017全国卷I ]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 $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已在图中用坐标(r a,加)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W bc和W 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1A . E a : E b= 4 : 1 B. E c : E d = 2 : 1C . W ab : W bc = 3 : 1 D. W bc : W cd = 1 : 3kQ20. AC [解析]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可得E a : E b= 4 : 1 , E c:E d= 4 : 1,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电场力做功W= qU, U ab : U bc= 3 : 1,则W ab : W bc= 3 : 1 ,又有U bc : U cd= 1 : 1,则W bc : W cd= 1 :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1. B7(多选)[2017全国卷I ]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0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no(a>y).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a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 .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减小,选项A 、D 正确.22. A2 [2017全国卷I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 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21 . AD [解析]0M 的张力 F i 和MN 的张力 F 2的合力 Fsin (180 °—a )F isin 卩 F 2sin Y,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夹角到锐角,丫由锐角逐渐增大到直角,则 MN 上的张力F 2逐渐增大,F 不变,关系如图所示,a 不变,B 由钝角逐渐减小0M 上的张力F i 先增大后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a)图(b)(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2.[答案]⑴从右向左(2)0.19 0.037[解析](1)小车在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150 + 133 — 117- 100m/s = 0.19 m/s ,加速度 a = 尹 X 10—3 m/s 2= 0.037 m/s 2.4X323. J2、J4[2017全国卷I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 (额定电压3.8 V ,额定电流0.32 A );电压表V (量程3 V ,内阻3 k Q );电流表A (量程0.5 A , 内阻0.5 Q );固定电阻R 0(阻值1000 Q );滑动变阻器R (阻值0〜9.0 Q );电源E (电动势5 V , 内阻不计);开关S ;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 0〜3.8 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 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⑵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⑻所示.图⑻30 2⑵滴水周期T = 45 s = 3 s ,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V A =117+133 X 10-3图(b)由实选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 _______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3) 用另一电源E o(电动势4 V,内阻1.00 Q )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 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 W_(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23 •[答案](1)如图所示(2) 增大增大(3) 0.39 1.17[解析](1)电压从0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应使用分压式接法,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需要串联电阻改装,因为灯泡电阻远小于改装电压表的总电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2) 由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半也增加,则小灯泡的电阻增大,由R= g,灯丝的电阻率增大.(3) 1以mA为单位,当滑动变阻器R= 0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E o—Ir = 4-沽0,此时灯泡的功率最大,在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中作 1 = 4000—1000U图线,找出交点的横、纵坐标,则小灯泡最大功率P= 1.17 W;同理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 9 Q时,小灯泡的最小功率P=0.39 W.24. E2、E3[2017全国卷I ]一质量为8.00X 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 x 105 m处以7.5X 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 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 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 2.0%.24. [答案](1)4.0 x 108 J 2.4 x 1012 J(2)9.7 x 108 J[解析](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E k0 = 2mv2①式中,m和V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E k0 = 4.0X 108 J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1 2E h= qmv h+ mgh ③式中,v h是飞船在高度1.6x 105 m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E h= 2.4x 1012 J ④(2)飞船在高度h '= 600 m处的机械能为1 2.02 , E h'=尹100V h + mgh ⑤由功能原理得W= E h —E k0 ⑥式中,W是飞船从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W= 9.7 x 108 J ⑦25. C2、C5、A2、A8[2017全国卷I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 求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 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 O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25. [答案](1)V O — 2gt i (2)略[解析](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i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 = 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 i增加至E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 i满足qE2—mg= ma i ①油滴在时刻t i的速度为v i = v o+ a i t i ②电场强度在时刻t i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2满足qE2+ mg= ma2 ③油滴在时刻t2= 2t i的速度为V2 = V i —a2t i ④由①②③④式得V2 = V O— 2gt i ⑤(2)由题意,在t= 0时刻前有qE i= mg ⑥油滴从t= 0到时刻t i的位移为s i = v o t i +尹讥2⑦油滴在从时刻t i到时刻t2= 2t i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i 2S2= v i t i —§a2t l ⑧由题给条件有V O = 2g(2h)⑨式中h 是B 、A 两点之间的距离.若B 点在A 点之上,依题意有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⑩式得为使E 2> E i ,应有v o 1 v o 22—2亦+4^ >1 ? 即当0<t i <1—呼也?2 g 或 t i > i + 于 f ?才是可能的;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V 2>0和V 2<0两种情形.若B 点在A 点之下,依题意有S i + S 2=— h由①②③⑥⑦⑧⑨?式得另一解为负,不合题意,已舍去.33. [2017全国卷I ][物理一选修3-3](1)H1氧气分子在O C 和1OO C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 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S l + S 2= hE 2 = v o 1 v o 2 — 2— + - gt i 4 gt iE iE 2 = v o2 — 2—— 2gt i 1 vo 4 gt iE i为使E 2> E i ,应有 . 2 v o 1 v o2 — 2— — >1 2 2 gt i 4 gt i 15 v o即 t i > — + i g图1A .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 •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C时的情形D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C时相比,100 C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⑵H2、H3如图,容积均为V的气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 i、K3, 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 i给气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 i.已知室温为27 C,气缸导热.图1(i )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ii) 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iii) 再缓慢加热气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C,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33. [答案](1)ABC(2)( i)2 2po (ii )活塞上升至B的顶部(iii)1.6p o[解析](1)因分子总个数一定,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图中虚线的峰值对应的横坐标小于实线的峰值对应的横坐标,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对应的温度为0 C,实线对应的温度为100 C,选项B、C正确;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选项D错误;与0 C时相比,100 C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错误.(2)( i )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i,体积为V i.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V= p i V i ①(3p0)V= p i(2V—V i) ②联立①②式得V i=V③p i = 2p0 ④(i )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V2W 2V)时,活塞下方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3p°)V= P2V2 ⑤由⑤式得3V 倚P2= V2P0 ⑥V3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 2 = 2p0.(i)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 i= 300 K升高到T2= 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 ‘2p3T1=T2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P3= 1.6p o ⑧34. [2017全国卷I ][物理一选修3-4](1)G2、G4如图⑻,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 i(0,4)和住(0, —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 , —2)的路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两列波引起的点B(4 , 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填“加强”或“减弱”),点C(0, 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加强”或“减弱”).图⑻图(b) 图(c)(2)N1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0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 有一平行于中心轴0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0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134. [答案](1)2 减弱加强(2)1.43[解析](1)由图可得周期T = 2 s,则波长匸vT = 2 m,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 , - 2)的路程差厶r =门一「2 = 10 m —8 m = 2 m,两列波的振动步调相反,从波源传播到点B(4, 1)的入路程差为0,引起该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从波源传播到点C(0, 0.5)的路程差为1 m = X1,该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2)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 i ,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sin i = nsin r ①由正弦定理有 sin r sin (i — r )2R = R ②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 0C 的夹角为i •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sin i = R ③式中L 是入射光线与 0C 的距离•由 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OC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 C 点反射.n= ,2.05 ~1.43 ⑤。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物理部分 16K 共8页)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物理部分  16K  共8页)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物理部分)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 kg · m/sB .5.7×102kg · m/s C .6.0×102kg · m/s D .6.3×102kg · m/s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a >m b >m cB .m b >m a >m cC .m c >m a >m bD .m c >m b >m a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 H Hen ,已知H 的质量为2.013 6 u ,He 的质量为3.015 0 u ,n 的质量为1.008 7 u ,1 u=931 MeV/c 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 .3.7 MeV B .3.3 MeV C .2.7 MeV D .0.93 MeV18.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 1,L 2和L 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L 1中电流方向与L 2中的相同,与L 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 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2,L 3所在平面垂直B .L 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1,L 2所在平面垂直C .L 1,L 2和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D .L 1,L 2和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 ∶1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E c 和E d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φ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φa )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和W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21.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3.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W,最大功率为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24.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0×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25.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34.[物理——选修3–4](1)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填“加强”或“减弱”).(2)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考情分析统计新课标1物理答案14、解析:火箭和燃气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点火升空前系统总动量为零,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等于燃气的动量大小,所以火箭的动量大小p=mv=0.05×600 kg·m/s=30 kg·m/s,选项A正确.15、解析:乒乓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向下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两球下降相同距离h所用时间t是相同的,两球下降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相同的距离,选项A,D错误;由v2=2gh可知两球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等大,选项B错误;两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两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时,速度较大的球所用时间较少,选项C正确.16、解析:微粒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且m a g=qE;微粒b的受力关系为m b g=qE+qv b B;微粒c的受力关系为m c g=qE-qv c B,所以m b>m a>m c,选项B正确.17、解析:氘核聚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Δm=2.013 6 u×2-3.015 0 u-1.008 7 u=0.003 5 u,释放的核能ΔE=0.003 5×931 MeV≈3.3 MeV,选项B正确.18、解析:紫铜薄板上下振动时,方案B,C,D中穿过薄板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方案A中,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振动,薄板中的磁通量都会发生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会阻碍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振动,达到衰减的效果,选项A正确.19、解析:由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可知,同向的两直线电流之间的磁场力为引力,反向的两直线电流之间的磁场力为斥力,所以L1与L2之间的磁场力为引力,单位长度的相互作用力F12=-F21;L1与L3之间的磁场力为斥力,单位长度的相互作用力F13=-F31;L2与L3之间的磁场力为斥力,单位长度的相互作用力F23=-F32,这6个力如图所示.又由于三根导线电流均为I,且两两等距,任何一根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流在另外两根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所以这6个力的大小相等,设为F0.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确定,L1所受磁场力大小为F0,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平行,选项A错误;L2所受磁场力大小为F0,L3所受磁场力大小为F0,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选项B正确;所以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磁场力大小之比为1∶1∶,选项C正确,D错误.20、解析:r a∶r b=1∶2,r c∶r d=1∶2,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可知,E a∶E b=4∶1,E c∶E d=4∶1,选项A正确,B错误;U ab=3 V,U bc=1 V,U cd=1 V,由W=qU可知,W ab∶W bc=3∶1,W bc∶W cd=1∶1,选项C正确,D错误.21、解析: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OM上的拉力F OM与MN的拉力F MN的合力F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保持不变.在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时夹角α不变,所以F OM,F M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F为小于直径的弦,所对应的圆周角为π-α,在OM由竖直变为水平的过程中,当MN变为水平时,F与F MN垂直,F OM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同时也是圆的直径,此时F OM达最大值,所以F OM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错误,D正确;当OM变为水平时,F与F OM垂直,F MN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同时也是圆的直径,此时F MN最大,所以F MN一直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22、解析:(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相邻两个水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 (2)相邻两小水滴间的时间间隔T=-s=s ,小车运动到A 点时速度大小 v A =-m/s=0.19 m/s , 加速度大小a=- -m/s 2=0.037 m/s 2.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23、解析:(1)在额定电压下,小灯泡L 的阻值R L =Ω=11.875 Ω,这个阻值较小,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量程为3 V ,小于额定电压3.8 V ,所以将固定电阻R 0与电压表串联来测小灯泡电压;要实现0~3.8 V 的范围内的测量,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所以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实验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小灯泡的电阻,所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增大;由R=ρ可得ρ=,所以灯丝的电阻率增大.(3)当R=9.0 Ω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0=I(R+r)+U ,即4=10I+U ,在图中作出该直线如图(甲)所示,交点坐标约为I=223 mA ,U=1.77 V 时最小功率P min =UI=0.39 W ;当R=0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大,有E=Ir+U ,即4=I+U ,在图中作出该直线如图(乙)所示,交点坐标约为I=318 mA ,U=3.69 V ,小灯泡的最大功率P max =UI=1.17 W.答案:(1)见解析(2)增大 增大 (3)0.391.1724、解析:(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E k0=m ①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 E k0=4.0×108J ②E k=m+mgh③式中,v h是飞船在高度1.60×105 m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E k=2.4×1012 J.④(2)飞船在高度h'=600 m处的机械能为E k'=m v h2+mgh'⑤由功能关系得W=E k'-E k0⑥式中,W是飞船从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W=9.7×108 J.⑦答案:(1)4.0×108 J 2.4×1012 J (2)9.7×108 J25、解析:(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1增加至E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1满足qE2-mg=ma1①油滴在时刻t1的速度为v1=v0+a1t1②电场强度在时刻t1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2满足qE2+mg=ma2③油滴在时刻t2=2t1的速度为v2=v1-a2t1④由①②③④式得v2=v0-2gt1.⑤(2)由题意,在t=0时刻前有qE1=mg⑥油滴从t=0到时刻t1的位移为s1=v0t1+a1⑦油滴从时刻t1到时刻t2=2t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s2=v1t1-a2⑧由题给条件有=2g(2h)⑨式中h是B,A两点之间的距离.若B点在A点之上,依题意有s1+s2=h⑩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⑩式得E2=2-2+2E1为使E2>E1,应有2-2+2>1即当0<t 1<1-或t1>1+才是可能的;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v 2>0和v2<0两种情形.若B点在A点之下,依题意有s1+s2=-h由①②③⑥⑦⑧⑨式得E2=2-2-2E1为使E 2>E1,应有2-2-2>1即t 1>+1另一解为负,不合题意,已舍去.答案:(1)v0-2gt1(2)见解析34、解析:(1)由几何关系可知AS1=10 m,AS2=8 m,所以路程差为2 m;同理可求BS1=BS2=0,为波长整数倍,由振动图像知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反,故B点为振动减弱点,CS1-CS2=1 m,波长λ=vT=2 m,所以C点振动加强.(2)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sin i=nsin r①由正弦定理有=-②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sin i=③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r=④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n=≈1.43.⑤答案:(1)2 减弱加强(2)1.4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联立①②式得


(ii)打开 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 ,由玻意耳定律得

由⑤式得 ⑥
由⑥式知,打开 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 为
(iii)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 ,气体温度从 升高到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式中 是入射光线与 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油滴在时刻 的速度为

电场强度在时刻 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 满足

油滴在时刻 的速度为

由①②③④式得

(2)由题意,在 时刻前有

油滴从 到时刻 的位移为

油滴在从时刻 到时刻 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由题给条件有

式中 是B、A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点在A点之上,依题意有 ⑩

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

式中, 是飞船在高度 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2)飞船在高度 处的机械能为

由功能原理得

式中, 是飞船从高度600m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 .3.7MeVB .3.3MeVC .2.7MeVD .0.93MeV18.扫描对到显微镜(STM )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1L 、2L 和3L 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1L 中电流方向与2L 中的相同,与3L 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2L 、3L 所在平面垂直B .3L 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1L 、2L 所在平面垂直C .1L 、2L 和3L 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D .1L 、2L 和3L 33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ϕ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 、E b 、E c 和E d 。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ϕ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ϕa )标出,其余类推。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a:E b=4:1B.E c:E d=2:1C.W ab:W bc=3:1D.W bc:W cd=1:321.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π2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

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学科.网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3.(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W。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24.(12分)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25.(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

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

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

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

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ii)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2)(10分)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

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

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2017年高考理综试题参考答案14. A 15. C 16. B 17.B18.A 19.BC 20.AC 21.AD22.(1)从左向右(2)0.19 0.03723.(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增大 增大(3)0.39 1.1724.(12分)解:(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20012k E mv =① 式中,m 和0v 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

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80 4.010J k E =⨯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212h h E m mgh =+③ 式中,k v 是飞船在高度51.610m ⨯处的速度大小。

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122.410J h E =⨯ ④(2)飞船在高度600h m '=处的机械能为21 2.0()2100h h E m v mgh ''=+⑤ 由功能原理得 0h k W E E '=- 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