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合集下载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具有高压、低温、易燃、易爆和有毒性质的化学物质,因此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

为了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需要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保存在钢制容器中,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钢罐泄漏、裂纹、爆炸等情况。

此外,液化石油气还会因处理不当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危及人员和环境安全。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储罐膨胀液化石油气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存放在钢制储罐中会存在膨胀问题。

特别是在容器内压力异常增高、温度波动等情况下,容易发生储罐的膨胀现象,从而更加加剧液化石油气的泄漏风险。

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操作经验、操作环境的危险风险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加气、运输和使用过程。

不同的操作人员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专门的培训机制,以确保每位操作人员都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知识。

不当的储存或施工环境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或施工环境可能存在温度波动、风、雨等因素,还可能会有其他危险物质与其混合,使得其危害程度加重。

因此,在建立储配站时,必须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设备设施问题运输、储存和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设备和设施,也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和损坏。

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以及定期的安全检查,可以降低由于设备损坏而引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辨识方法一般辨识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因素所采用的方法有:资料查阅、检查现场、观测、询问、模拟和分析。

技术资料了解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性和安全使用条件。

针对于这样的需求,应该建立技术文库和技术数据库,以便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

检查现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现场环境包括建筑结构及设施、周边环境、现场操作人员等因素。

通过检查和评估现场环境,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液化石油气的周边环境和危险因素。

建议在储配站建设前,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确保储配站建立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参考文本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参考文本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引言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是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控制点,也是燃气行业监管部门的主要监控对象,其安全可靠运行与否,与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第397号令《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国务院412号令《国务院对确需保留对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家建设部颁布实施了135号令《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该规定中十四条明确了“燃气企业必须有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并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我国许多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该令的要求,修改了燃气地方法规.增加安全评价的要求,补充和完善燃气企业的行政审批的条件和程序,提高了燃气企业的准入门槛,以保证燃气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和经营。

在对燃气企业的安全评价中,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主要的安全评价单元,而分析和辨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有害因素,是保证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前言某液化气站作为一家生产、储存、销售液化气的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危险、有害因素。

为了保证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在此需要对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本文将从液化气站的生产流程、危险因素辨识、有害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产流程液化气站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加注、销售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

采购液化气站采购液化气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采购,另一种是从小型加气站或个体户采购。

无论从哪个渠道采购,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气瓶爆炸:液化气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撞击或高温等因素作用,容易引发气瓶爆炸事故。

•液化气泄漏:液化气在运输、储存、加注过程中,如管道、阀门等部件出现松动、老化等情况,会导致液化气泄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毒性:液化气中含有少量毒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在运输和储存中需要防止泄露,否则会造成危害。

运输液化气运输主要是通过罐车、铁路和管道等方式进行。

无论何种运输方式,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车辆爆炸:在运输过程中,如车辆失控、翻车等情况,容易引发车辆爆炸事故。

•液化气泄漏:液化气在运输过程中,如果管道、阀门等部件出现松动、老化等情况,会导致液化气泄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储存液化气站的储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钢瓶、瓦斯罐等集装器进行储存,另一种是采用液化气储罐进行储存。

无论哪种储存方式,都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液化气泄漏:液化气在储存过程中,如容器老化、管道松动等情况,会导致液化气泄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火灾:液化气在储存过程中,如果遇到高温、明火等情况,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毒性:液化气中含有少量毒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在储存中需要防止泄露,否则会造成危害。

加注液化气站的加注环节是液化气站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危险性最大的环节。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分析篇一: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窒息及中毒危害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窒息事故,如烃泵房、灌瓶间泄漏的高浓度液化石油气可能使操作或检修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之欧阳术创编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之欧阳术创编

分析篇一: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窒息及中毒危害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窒息事故,如烃泵房、灌瓶间泄漏的高浓度液化石油气可能使操作或检修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配位站危险源辨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液化石油气储配位站危险源辨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编号:AQ-Lw-00442(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液化石油气储配位站危险源辨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Hazard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LPG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tation液化石油气储配位站危险源辨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液化石油气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该资源的整体污染性较小,其整体价格比较低,相比于天然气管网建设模式,液化石油气站模式具备良好的综合运作效益,其整体投资较少,具备良好的工作灵活性,但这种资源具备易燃易爆性的特点,其储罐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处理不当,将不利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维护。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源辨识;安全性分析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工作结构储罐区、辅助区、办公区、充装区是LPG储配站的重要构成部分,LPG储罐、残液罐、卸料泵、钢瓶、柴油发电机、消防水泵等是LPG储配站的常用设备,LPG储配站的充装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钢瓶充装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进行合格质量钢瓶的充装固定,做好钢瓶的充装工作,做好相关的充装及检验工作,待装发货。

二、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1、危险特性丁烯、丙烯、丁烷、甲烷等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合成分,其中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般压力下,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至2.0倍,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是9.65%,其爆炸下限是2.25%,。

由于其较低的爆炸下限,很容易泄漏在空气中,从而与空气混合形成剧烈性的爆炸混合物,遇到明火、热源就会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5)触电事故
站内的各种输电线路及电动机械,在缺少安全保护或保护失灵以及绝缘损伤情况下,人触及带电部位,手持电动工具漏电等,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特别是在检修,检查作业中发生触电事故频率较多。
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服,也有可能因自身静电引发静电危险。
攀枝花地区雨季时雷击较多,若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接地网漏接,则易因雷击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作业过程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
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
2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
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的危险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灌装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人的失误,致使灌装管线脱落,容易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若钢瓶充装过量,也容易引起钢瓶爆炸事故。
在充装气瓶时,手工操作灌装接头,每灌一瓶卸下后均会跑出少部分液体,如喷在操作工手上,蒸发时从操作人员手上吸收大量的热量易造成冻伤。
另外,不合理的超装,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或烈日曝晒,易使钢瓶爆破。
3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工的失误,卸车时易导致管线脱落、破损,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卸车过程中,若卸车速度过快,或未设置卸车用静电接地设施或接地设施失效,均会导致静电积聚,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易燃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修订本),液化石油气属甲A类火灾危险品。这类物质闪点低,极易燃,在空气中只需很小的点火能量即可点燃,且一经点燃,就会产生迅猛的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很快,因此,液化石油气是燃烧危险性很大的物质。
(2)易爆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下限较低,约2%左右,若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从数量上考虑,1 m3压力为2.5Mpa的液化石油气可气化为250 m3的气体(标准状态),在空气中又可形成2500~12500 m3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火源,将在较大空间内发生强烈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因此,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液化石油气储运危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运危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运危险分析及安全措施液化石油气,即LPG,是指经高压或低温液化的石油气,简称液化气。

其组成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少量的乙烷、大于碳5的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烃等,由于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

因而,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液化石油气的储运事故时有发生,但只要在储运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执行相关安全标准,其储运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高。

一、液化石油气储运方式1.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的储存是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储存方式和储存量的大小要根据气源供应、用户用气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储存方法按照储存的液化石油气形态划分可以分成常温高压液态储存,低温常压液态储存,固态储存;按空间相对位置划分,有地层岩穴储存,地下金属罐储存,地上金属罐储存。

其中常温高压液态储存由于不需要保温,多用于运输储存液化石油气;低温常压液态储存由于储气设施为常压,只是需要保温,所以一般用于海洋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船;固态储存携带和使用方便,适于登山,野营等特殊情况下携带。

而对于空间位置的选择,地层岩穴储存具有储存量大、金属耗量和投资少的优势,但是必须寻找到合适的储存地层;地下金属罐储存分为全压力式储存和全冷冻式储存两种形式,全压力式储存一般在受地面情况限制而不适合设置地面储罐时采用,而全冷冻式储存需加设保温装置;地上金属罐储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储罐种类多和便于选择等优点,但是,地上储罐收气温影响较大,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

2.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将液化石油气从气源场运送到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方式主要有管道运输、铁路槽车运输、公路汽车槽车运输和水路槽船运输等。

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供应基地的规模、运输距离和交通条件来进行,必要时还应该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1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是运输量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液化气站作为存储和输送液化气的重要场所,其设备设施存在着许多危险有害因素,需要进行辨识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保障人员安全。

本文将对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1. 液化气贮罐液化气贮罐是液化气站的核心设备,但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液化气贮罐内部压力很高,如遇到泄漏或者爆炸,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在液化气贮罐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2. 液化气罐车液化气罐车是大量运输液化气的重要手段,但也是企业的一个危险源。

在驾驶、装卸液化气罐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车辆的稳定性和液化气罐的安全性。

同时,还要注意对罐车进行适时维护,防止出现故障和事故。

3. 管道系统液化气站的管道系统是运输和输送液化气的重要中介。

但也是危险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管道破裂或者泄漏的情况下,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需要注意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的维护,及时更新和更换老旧管道,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4. 金属管接头在液化气站中,金属管接头是非常重要的组件,起到连接管道和设备之间的作用。

但金属管接头是脆弱的,如果接头没有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就容易出现泄漏。

因此,在使用金属管接头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接头进行防腐,定期进行管道和接头的检查和保养,以确保稳定和安全。

以上是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有效地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实用版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实用版

YF-ED-J7635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引言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是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控制点,也是燃气行业监管部门的主要监控对象,其安全可靠运行与否,与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第397号令《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国务院412号令《国务院对确需保留对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家建设部颁布实施了135号令《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该规定中十四条明确了“燃气企业必须有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并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我国许多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该令的要求,修改了燃气地方法规.增加安全评价的要求,补充和完善燃气企业的行政审批的条件和程序,提高了燃气企业的准入门槛,以保证燃气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和经营。

在对燃气企业的安全评价中,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主要的安全评价单元,而分析和辨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有害因素,是保证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新版)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新版)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备设施,通常用于存储
和加工液化石油气以供给市场的需求。

然而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此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着多种危险和有害因素。

首先,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着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由于液化
石油气具有很强的爆炸性和火灾性,一旦出现泄漏、泄爆等情况,
就会引起爆炸和火灾,对站内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着有毒气体泄漏的危险。

液化石
油气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甲烷、乙
烯和丙烯等,这些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就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极大的损害。

同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还存在着人工操作和设备故障所引起
的意外事故风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较为复杂,操作人员
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设备故障或维护
不当也会增加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事故风险。

最后,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还存在着自然灾害和污染环境的风险。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洪水等)都可能对液化石油
气储配站的安全造成威胁,并可能导致坍塌、泄漏等事故。

此外,
若液化石油气泄漏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

综上所述,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着多种危险和有害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强储存容器的监测、做好设
备维护保养、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教育等,以确保液化石油气
储配站的安全运营。

1。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简介某液化气站是一家生产和销售液化石油气的企业。

在该液化气站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如压力容器、管道系统、储罐、加注器等。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生产运营的安全。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液化气站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经常需要承受高压、高温的工作环境,而工程建设以及管道的维护管理也需要考虑危险因素。

管道材料管道的材料是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加热过程中管道材料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开裂、腐蚀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管道材料进行判定和选取,避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危险。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也是辨识管道整体安全的关键。

合理的管道设计可以改善气体流动特性以及管道的出口流速,从而降低管道抗压能力的需求和管道材料的要求。

管道维护管道维护不当也可能影响管道的安全,例如,管道不能承受内部压力时,会使管道壁破裂,导致翻译等事故的发生。

储罐和压力容器储罐和压力容器在液化气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化的液化气站中,这两类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储罐储罐是指存储石油油品的设施,主要用于装填和运输石油产品。

储罐在使用期间必须保持有一定压力,并防止压力过高而导致破裂。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液化气站中的另一个重要设备,其用途是进行高压气体的储存和运输。

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都需要根据其使用场景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维修。

加注器加注器在液化气站中扮演着交货任务的关键角色,但如果加注器不稳定或出现故障,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加注器的设计合理的加注器设计可以避免加注器在使用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加注器的材质、增加加注器的重量以及提高加注器的设计等措施,提高加注器的稳定性。

加注器的维护加注器的不良维护也可能会导致加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加注器进行检测,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地运行。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某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液化气站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除了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危险性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本文将对某液化气站存在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以便全面掌握该液化气站的风险点,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

背景液化气站的主要业务是储存和销售液化气,其原料为石油和天然气等,产品主要用于城市燃气、民用和工业燃气、车用燃料等方面。

液化气站在日常运营中可能会遭受天灾、人为破坏或企业内部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危害,产生燃爆、污染、中毒等严重后果,因此该类企业需熟知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安全稳定。

液化气站其他危险有害因素除了液化气站中存储、运输和使用液化气本身具有危险性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1. 消防安全液化气站是易燃易爆企业,一旦发生火灾,对人身财产的危害非常大。

因此,扑灭火灾是液化气站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障消防安全,液化气站应做好以下措施:•建设消防隔离带、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等设施,以配备灭火器材;•每月进行一次消防火灾演习,提升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定期检查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防火门、消防水源等,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及时对火灾事故做出应急处理。

2. 毒物危害液化气站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容易对人体造成中毒,令人头晕、恶心、呕吐、口干、眼睛疼痛、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毒物危害,液化气站应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含有有毒气体的工作区域,如罐区、往返道、散装区等进行封闭与隔离;•给有毒气体区域内的员工配备通气装置,并掌握通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对有毒气体泄漏源头的监控,及时对泄漏事故做出应急处理。

3. 交通安全液化气站内有大量的货车、液化气罐车、危化品车辆等交通工具,这些车辆在搬运液化气的过程中会带来安全风险。

为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液化气站应采取以下措施:•为内外来的车辆划定出固定的通行路线,避免车辆之间互相摩擦;•使用标志、标线等设施提醒司机注意安全,确保车辆经过交叉口的速度控制;•对于重要交通设施,如卸货区、卸货平台、卸货路段等,要安装护栏和路障等防护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8页)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8页)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储存工艺过程的特点,其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别有泄漏、中毒窒息、火灾、机械伤害、触电、化学腐蚀、冻结、高处坠落、容器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

1 、产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危险的原因分析在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运行过程中。

液化石油气泄漏是最可能和最简单酿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

有 4 个重要的工艺单元,是可能产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危险的主要部位。

(1) 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的装卸栈桥 a.装卸栈桥长度和宽度不够和未设置机械吊装设施等,因建造中不符合标准造成卸料作业困难; b. 装卸鹤管、管道破损都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2) 压缩机运行可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原因 a. 由于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未按工艺要求设置相应的阀门或阀门有缺陷: b.压缩机室布置不符合规定,造成操作不便,导致泄漏。

(3) 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可能造成泄漏的原因 a. 因设计制造和安装缺陷导致液化石油气贮罐、缓冲罐、残液管、管道、阀门等破损泄漏。

b. 因冬季寒冷.防冻措施不力.导致阀门等部位冻裂泄漏。

(4) 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过程可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原因 a. 充装枪或软管破损,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b. 充装间布置不符合规定,造成操作不便。

导致泄漏。

2 、中毒窒息根据 GBl1518—89 标准规定.石油液化气卸装场所的允许浓度不得超过 1000mg/m3 ,当液化石油蒸气浓度高于 17990m/m3 时.人在其中将会引起眩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病症。

严重时表现为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3 、火灾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 2000m /s ~ 3000m /s ,火焰温度高达2000 ℃,沸点低于 -50 ℃,自燃点为 446 ℃~ 480 ℃。

当一有火情,即便在远方的液化石油气也会起燃,形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火区,灾难异常猛烈。

液化石油气液体发热值为 46.1MJ/kg ,气体低发热值为92.1MJ/m3108.9MJ/m3 ,约为焦炉煤气的 6 倍多,由于其燃烧热值大,四周的其他可燃物也极易被引燃。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分析篇一: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窒息及中毒危害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窒息事故,如烃泵房、灌瓶间泄漏的高浓度液化石油气可能使操作或检修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精编版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精编版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分析篇一:1)人的不安全因素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
结合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储存工艺过程的特点,其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别有泄漏、中毒窒息、火灾、机械伤害、触电、化学腐蚀、冻结、高处坠落、容器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

1、产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危险的原因分析
在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运行过程中。

液化石油气泄漏是最可能和最容易酿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

有4个重要的工艺单元,是可能产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危险的主要部位。

(1)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的装卸栈桥
a.装卸栈桥长度和宽度不够和未设置机械吊装设施等,因建造中不符合标准造成卸料作业困难;
b.装卸鹤管、管道破损都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2)压缩机运行可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原因
a.由于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未按工艺要求设置相应的阀门或阀门有缺陷:
b.压缩机室布置不符合规定,造成操作不便,导致泄漏。

(3)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可能造成泄漏的原因
a.因设计制造和安装缺陷导致液化石油气贮罐、缓冲罐、残液管、管道、阀门等破损泄漏。

b.因冬季寒冷.防冻措施不力.导致阀门等部位冻裂泄漏。

(4)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过程可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原因
a.充装枪或软管破损,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b.充装间布置不符合规定,造成操作不便。

导致泄漏。

2、中毒窒息
根据GBl1518—89标准规定.石油液化气卸装场所的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000mg/m3,当液化石油蒸气浓度高于17990m/m3时.人在其中将会引起眩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

严重时表现为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3、火灾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m/s~3000m/s,火焰温度高达2000℃,沸点低于-50℃,自燃点为446℃~480℃。

当一有火情,即便在远方的液化石油气也会起燃,形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火区,灾害异常猛烈。

液化石油气液体发热值为46.1MJ/kg,气体低发热值为 92.1MJ/m3108.9MJ/m3,约为焦炉煤气的6倍多,由于其燃烧热值大,四周的其他可燃物也极易被引燃。

不少液化石油气火灾案例中。

都有建筑物被烧塌,混凝土构件被烧熔的情况。

如此猛烈的火势,给现场扑救人员的作业和装备的使用也造成一定的困难。

4、机械伤害
在卸装、灌瓶和残液回收等作业过程中,有压缩机,烃泵来完成操作过程,其原转动部件、传动带、传动齿轮等转动部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5、触电伤害
压缩机和泵的运转动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源电压均为380V/220V,接地不良或失效导致的设备、管道及其零部件外壳带电或者绝缘破坏都可引发触电伤害。

6、化学腐蚀
在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微量的H2S,其允许值为不得超过5×104,超标的H2S对储罐、设备、管道造成腐蚀。

直至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因此硫化氢超过5×104时应加装脱硫装置。

7、冻结
液化石油气储罐和管道多为露天设置,液化石油气的水分在冬天易结冰。

造成管道和阀门堵塞,
甚至冻裂。

导致物料泄漏。

因此,液化石油气中的水分应及时排除.管道设备要考虑保温。

8高处坠落
以1OOm3液化石油气储罐为例.储罐的安装高度基本上都在3m左右,在储罐的运行巡检、储罐安全附件的维修和储罐的定期检修中。

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维(检)修人员的高处坠落事故。

9、容器爆炸
液化石油气储罐是压力容器,如储罐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存在缺陷、运行超压、安全附件失灵及超期服役等均可能造成储罐爆炸。

二、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装卸。

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从厂址及环境条件、总平面图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主要设备装置及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进行。

1、厂址及环境条件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应急抢险救灾等方面进行分析。

2、总平面图布置
从功能分区。

应分为生产区(储罐区和灌装区)和辅助区的布置;有害物质、噪声、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间距、卫生防护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

3、运输路线
从站区道路、站区铁路、液化石油气装卸区以及码头等方面进行分析。

4、建(构)筑物
从建(构)筑物的结构、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卫生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5、生产工艺
从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爆炸危险、化学冻伤、中毒与窒息、化学腐蚀等特性;储存温度、压力、装卸速度等作业的控制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6、主要设备装置
从液化石油气储罐、压缩机、烃泵、水泵、充气枪、装卸鹤管等关键设备设施的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及失误的情况进行分析。

7、作业环境和条件
从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噪声、振动、有毒辐射的有害作业部位;劳动卫生组织;生理和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因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从系统中是否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及如何控制这些能量和有害物质人手。

危险、有害因素从其形式又可分为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其他相关危险、有害因素:储运危险、有害因素三大类。

1 液化石油气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物质危险、有害的辨识是应从物质的理化性能、稳定性、化学反应性、燃烧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辨识。

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特性,主要有燃烧爆炸危险、化学冻伤、中毒与窒息、化学腐蚀等方面的危险因素。

2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有多项危险相关联。

因此必须要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覆盖范围和物质能量的损害特性。

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火灾势头迅猛:灾害损失和影响面大;液化石油气的易挥发特性,带来的事故隐蔽性等,都应综合进行相关的危险、有害
因素辨识。

3 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从其危险特性、储运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如液化石油气槽车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运输过程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I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

重大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GBl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①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灌瓶区、铁路栈桥区、汽车槽车装卸区等生产场所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②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GBl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表中规定.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区的临界量为 50t。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储存区≥50T即构成了重大危险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