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表格知识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灌溉工具
水利工程
土地制度
租佃关系
冶炼业
纺织业
制瓷业
商业
城市
重农抑商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石斧、石铲、耒耜
刀耕火种
大禹治水
土地公有制
青铜时代:技艺成熟、数量多、工艺精湛;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养蚕缫丝
陶器
原始商业
商周时期
少量青铜,主要是木、石、骨
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井田制
丝织业突飞猛进
用煤做冶铁燃料
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东汉青瓷
汉高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继续加强
魏晋时期
翻车
均田制
白瓷
隋唐时期
曲辕犁(长江下游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筒车
缂丝技术“通经断纬”手法
制瓷业成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日常生活品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西域等商人往来频繁,两个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提高
宋元时期
不抑兼并
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
北宋用煤普遍,南宋末年用焦炭
植棉传播内地,棉纺织业成新手工业部门。黄道婆技术革新,脚踏三锭纺车
景德镇成“瓷都”,特色地方瓷窑
商业步入新高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流通广泛
打破坊市界限,城郭可设市;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早市;经济功能增强
1、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3、技术创新,经验积累;4、社会环境相对稳定;5、生产生活的需要;5、农民对国家、地主的依附关Hale Waihona Puke Baidu减弱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3、统治者的商业政策;4、社会需求的扩大
1、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不占主导地位;2、发展呈现不平衡性;3、商人群体活跃,明清出现大商帮;4、海外贸易繁荣;5、政府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经济职业逐步加强
发展原因
1、政府的重视、重农抑商政策;2、生产工具的改进;3、生产技术的提高;4、劳动人民的辛勤耕作;5、水利工程的兴建等。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县以上的城才能设市,官府统一管理;有坊市限制;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铁器、牛耕产生
农耕经济
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
战国产生
私商成主体,许多著名都会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
秦汉时期
犁壁,牛耕推广
漕渠、白渠、
坎儿井





土地兼并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普遍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粉彩、珐琅彩
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4、中国古代农业土地制度以土地私有制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5、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2、技术不断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不断增强;3、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4、官营、私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并存;5、受到重农抑商的影响,手工业始终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
彩瓷生产,青花瓷
明清时期
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双季稻大面积扩中,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租佃进一步发展
明朝焦炭流行开来
松江成棉纺织业中心,棉变为主要衣料
斗彩、五彩瓷
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成商品;区域性大商帮形成;劳动力成商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