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
2024高考地理核心考点突破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4高考地理核心考点突破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
在2024年高考地理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核心考点,考生需要理解相关概念、原因和解决措施。
首先,要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基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它不仅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经济增长中不会破坏环境分为基础;还要求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过程中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要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会对区域的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了区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然后,要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
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采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推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社会发展方面,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最后,要熟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区域进行研究,例如中国的西南地区,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和挑战。
总而言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生需要理解其概念、原因和解决措施,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易错清单整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易错清单整理区域可持续发展1.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易错方向避错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不全面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持续发展。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回答效益、意义、影响类的题目要全面考虑这三个方面不理解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的区别与联系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要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
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错误认为清洁生产完全没有污染清洁生产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即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2.不理解“3S”技术的应用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清楚RS、GPS与GIS 的主要区别RS是一种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其本质是“看”的过程,即获取信息。
GIS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人的“想、算”活动。
GPS主要功能为定位、导航,其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面”混淆“3S”技术和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不等于“3S”技术的综合,而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不清楚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等 3.不会正确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易错方向避错方法不理解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某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空气干燥、蒸发强烈,因而极易出现地表盐分的积累混淆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地区的一种自然景观,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1、秦岭—淮河:一月0°C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分界线;2、大兴安岭:400mm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二、我国的区域差异:三、主要的区域特征1、高原盆地:①青藏高原(冰川冻融地貌,光照强、热量不足,河谷农业);②内蒙古高原(风力地貌,荒漠化);③黄土高原(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貌,水土流失);④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⑤塔里木盆地(风力地貌,光照强、温差大,水分不足,绿洲农业,荒漠化);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热量足,紫色土)。
2、平原丘陵: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②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积、恢复生态植被、退田还湖);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红壤、红色荒漠)。
3、我国资源的分布: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属与铁;②北方:煤、石油、铁;③西北:石油、天然气;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④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气东输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⑤西电东送: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b、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
五、河流开发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
2016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7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易错点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易错点
主标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副标题:阐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必然性,途径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核心是经济发展;针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易错点:
1.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理解不清
①庞大的人口基数。
中国已突破15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大。
②人均资源不足。
有限的资源资源,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范围扩大。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核心的促进经济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掌握不够完善
①工业:发展清洁生产
②农业:推行生态农业
③民众:提倡适度消费
3.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清
清洁生产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它有一个完善过程,因而清洁生产本身也会产生废弃物,只是相对较少而已。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包括的内容较广泛,易错易混点较多。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本文将就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复习方法。
一、易错点:1.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会削弱未来的需求,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
与之相比,经济增长则只关注在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顾环境等其他因素对未来的影响。
2. 三大可持续发展维度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维度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即只有在三个方面的协调和平衡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生态足迹和碳足迹的区别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占用和消耗,即以人类活动所需的土地面积、水资源和能源等资源消耗量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而碳足迹则是指人类对环境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量,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4. 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差异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域、人口、资源分配、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例如,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发展迅速、人均资源消耗量大、环境保护意识较高等方面领先;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组织管理和资源分配、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等问题。
二、易混点:1.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别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仅涉及经济发展方面。
因此,在学习时需要明确它们的差别。
2.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与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要求平衡和协调,而不是互相独立。
环境保护需要经济支持,发展经济需要社会和环境的合作和支持,社会稳定需要经济和环境支撑等。
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城市发展的全部。
在发展城市时,需要重视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环境保护等问题。
4. 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差异高中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面貌,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更具体地分析和理解。
2024年高三地理可持续发展专题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三地理可持续发展专题知识点总结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特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可行性、社会公正性和环境可行性。
3.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综合性、长远性、协同性、继承性、多样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群体和各种基因型的总称。
3. 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的抵抗力。
4. 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可持续存在的最大负荷。
5. 资源枯竭与资源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种不同的资源类型。
6. 环境承载力:某一地区或系统能够容纳尽量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而不引起环境的恶化。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领域1. 经济可持续发展(1) 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2) 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环保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减少传统污染型产业。
(3) 能源的转型和优化: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 循环经济的建设:推动资源的减量化、利用化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闭环利用。
2. 社会可持续发展(1) 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
(2) 教育和卫生:加强教育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3) 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 环境可持续发展(1) 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
(2) 生态系统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生态修复与建设: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4) 环境法规的制定: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制度,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7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易错点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易错点
主标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副标题:解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易错点: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不清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解不清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理解不清
①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 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点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
内涵 公平性持续发展(基础) 持续性持续发展(条件) 共同性持续发展(目的)。
高中地理三年常考易错易混点汇总与解题思路
高中地理三年常考易错易混点汇总与解题思路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3 区域可持续发展(1)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区域可持续发展1.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与图中甲、乙对应的是(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2)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3)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
(2)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能源分布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市场、资源、交通四个方面分析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3)黄河流域人口稠密,发展农业至关重要。
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E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水能、旅游开发为主B.重点发展内河运输业C.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建立自然保护区,停止开发(2)关于G、M两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M 地气温年较差小于G地B.M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G地C.M地河流水位高于G地D.两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条件可根据所学基础知识解答。
位置方面:山西地处我国中部,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城市,输煤、输电例1.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地处我国自然环境敏感地带,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306.87mm。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儿庄乡示意图。
材料二1955~2005年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及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关系资料(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
(1)马儿庄乡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会考考点解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素材 鲁教版
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38、区域环境与发展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主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危害: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使黄河泥沙巨增,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治理措施:基本措施:合理利用土地,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垦工作具体措施: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即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2、西北的荒漠化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人为因素(主要):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灌溉)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治理措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沙障工程等。
知识点39、流域的开发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原因:流程最长(6300余km),流经11个省市;流域面积最广(180万km2);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1)长江流域地理条件A: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水能资源森林和旅游资源B:社会经济条件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工农业基础: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2)长江流域开发以及综合治理重点a、长江上游: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治理重点:生态保护b、长江中游:开发重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治理重点:防治水患,整治湖泊c、长江下游:开发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治理重点:环境污染知识点40、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东北地区为例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关注着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地理学的角度,对高中地理中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保护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和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来实现。
比如,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系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和乱砍滥伐等方式来实现。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3. 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势在必行。
比如,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加强水体监测和处理等。
二、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只有实现了这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延长资源使用寿命。
可持续利用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绿色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污染的减少。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1. 引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和研究领域。
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易混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并提供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2. 易错易混点解析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地理空间范围内,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机会。
在学生学习中,常常会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混淆。
需要明确的是,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
2.2 居民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居民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生活质量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概念。
生活质量是指一个人在物质、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而物质生活水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综合发展,不仅仅关注物质方面的水平,还包括其他方面,如教育、医疗、环境等。
2.3 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很多学生往往认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际上,资源开发也可以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协调的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当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时,才能取得双赢的局面。
3. 复习方法与技巧3.1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学生在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增强记忆效果。
3.2 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针对易错易混的重点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复习。
选择一些经典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3 重难点梳理与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将重要的易错易混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归纳性的笔记。
这样可以便于查阅和巩固记忆。
同时,可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级整理,区分出重点与难点,重点复习。
高考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大题:析问题,找措施,巧解答
高考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大题:析问题,找措施,巧解答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关系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重要依据。
为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的许多知识模块都渗透了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如水循环部分涉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口部分涉及人口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流域开发部分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
既然如此,人地协调发展问题有没有明确的复习线索呢?(作者:张燕来自:金考卷)人地协调发展相关知识可以按照“析问题,找措施”的方式进行复习。
这里的“问题”主要指的是环境问题,这里的“措施”主要指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指导进行生产、生活是应对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以下对复习的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措施1.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分析人为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1)人口压力: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给全球造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解决措施的一般思路(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治理的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易错点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易错点
主标题: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副标题: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掌握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确定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易错点:
1. 不能准确全面评价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自然背景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2.分不清河流的航运价与河流通航条件
一般来讲河流的航运价值取决于河流通航能力的强弱和流域经济发展状况等。
而河流的通航条件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们对河道的整治状况、河流两岸的建港条件等分析。
地理易错锦囊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点典例分析_点评_巩固
易错锦囊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点典例分析、点评、巩固易错点1 不会进行区域对比分析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区域定位不准确,导致无从判断;二是不会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经济特征,导致判断失误。
【参考答案】1.D 2.B 3.C【详解详析】1.根据图示区域轮廓、地形分布、城市名称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内流河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因为地形为盆地,水系呈向心状;乙位于海南岛,以外流河为主,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因为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水系呈放射状。
故选D。
2.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比较低。
故选B。
3.A、B两地都在山区,B地位于海南岛,终年高温,夏季多雨,水源丰沛。
①③④正确。
故选C。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地理位置特征①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②海陆位置:从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方面分析。
③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④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易错点在于忽略地球非完美球体,实际上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膨胀,两极略扁。
2. 地图比例尺:学生常混淆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的区别,数字式是直接的数值比例,文字式则用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对比表示。
3. 地图投影:不同地图投影会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如墨卡托投影会夸大高纬度地区的面积。
二、自然地理1. 气候类型:易将气候与天气混淆,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
2. 地壳运动:板块边界的类型(发散、收敛、横向移动)常被忽视,它们对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3. 河流地貌: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区分是易错点,学生往往忽略河流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国际与国内迁移的区别和影响因素是易错点,需注意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作用。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和影响因素要区分,包括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3.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生产方式,如水稻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区别,容易被忽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易混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发射信号接收反射,被动遥感则接收地表自然辐射。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而非地图制作或土地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学生常忽略其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管理和利用策略。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易忽略环境政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易错在于将其简单化为环境保护或经济增长的单一方面。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
2. 灾害防治: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易错点在于忽视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准备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与复习方法
随着中学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增加,知识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中相似的知识点也有很多,这容易让同学们混淆,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易错易混点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小,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内海(伸入大陆内部或位于一国领土内的海域)与陆间海(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区别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
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为高原。
5、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
流经印度的河流是恒河。
7、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8、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9、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但终年不冻,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温暖气流。
10、渤海是我国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11、我国位置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靠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台湾省。
12、主要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14、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辐射最强,但其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6、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17、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
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市,而不是长沙。
18、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1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线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称: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
铁山——铅锌矿。
21、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
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22、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是降水量和气温。
23、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26、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学习计划则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
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2.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第一:学会自主学习
作为中学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成为一个管理学习者。
就要在学习上能自律,自觉的学习。
比如记好笔记,就是自主学习开始。
(补充知识:笔记要注意格式、内容,注意以下方面: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复习环节。
)
第二:提高学习效率
讨论: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如做事拖拉,无计划,学习习惯不好等)
学习的过程包括很多环节,学习的效率就蕴涵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如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科学安排时间
随着中学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增加,科学的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的规划,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时注意要遵循以下原则:弹性原则、自然原则、增强原则。
3.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我们刚才一直在谈论关于在校学习的问题。
其实学习对我们来说不仅包括通过在校的途径获取知识,还应包括从其他途径掌握知识。
我们也要学会一些常用的获得知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