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温度控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刚出生的仔猪,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饲养者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如加热灯或发热设备,保持仔猪周围环境温度恒定,并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饲料和饮水管理:仔猪出生后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饲养者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3. 疾病防控:仔猪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饲养者需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注意卫生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猪舍管理:仔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来生长。
饲养者应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积存的粪便和废弃物,保持猪舍内部的干燥和卫生。
5. 群体管理:仔猪是社交性动物,需要与同伴一起成长。
饲养者应合理安排仔猪的群体结构,避免攻击和压迫行为的发生,促进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 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饲养者应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观察其行为和食欲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的严重后果。
7. 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饲养者应建立健全的饲养记录系统,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仔猪的饲养效果,及时调整饲养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8. 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饲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饲养者应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了解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进行疾病防控和猪舍管理,合理安排群体结构,进行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建立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提高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仔猪养殖注意事项
仔猪养殖注意事项仔猪养殖是现代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民朋友们经常从事的一项农业生产活动。
仔猪养殖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如环境、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场地选择1. 场地应远离工厂、污染源等。
2. 场地要保持干净卫生,无积水和杂草。
3. 场地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
4. 场地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并且避免过度曝晒。
二、饲料管理1. 饲料应该新鲜、干净、无霉变,并且符合营养需求。
2. 饲喂应按时定量,避免过度或不足。
3. 保持饮水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4. 避免使用含有激素或药物的饲料。
三、健康管理1. 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健康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给予必要的预防接种和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 定期清洁消毒饲养环境,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四、环境管理1. 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或不足。
2. 给予足够的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3. 保持适宜的气味和噪音水平,避免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
4. 定期更换垫料和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干净。
五、人员管理1. 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2. 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确保工作人员健康情况良好,并定期进行体检检查。
4.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仔猪养殖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做好以上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仔猪生产效益,保障农民朋友们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
仔猪出栏后的饲养管理制度
仔猪出栏后的饲养管理制度一、基本概况仔猪是指离开母猪,单独或集体饲养的猪只,一般出生后21-28天左右就需要由母猪分离,进行单独或者集体的饲养。
仔猪的出栏后饲养管理是猪场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猪只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益。
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二、饲养环境和设施1. 饲养场所的选择:仔猪出栏后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饲养场所,一般可以选择室内乳猪舍,室外围栏或者半室外的饲养环境。
饲养场所需要保持干燥、通风、光照良好的环境,以便于仔猪的生长和健康。
2. 饲养设施的配置:饲养设施包括饲料槽、饮水器、保温设施、卫生设施等。
饲料槽要保持清洁,保证饲料的新鲜,饮水器要保证给水充足,保温设施要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保证仔猪的舒适度。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仔猪的饲料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出栏后的仔猪需要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一般可以选择豆粕、玉米等作为主要原料,同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2. 饲料投喂:出栏后的仔猪需要定时定量的投喂,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一般可以每天投喂3-4次,养成定时定量的饲料习惯,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
3. 饲料管理:饲料槽要保持干燥清洁,饲料要保持新鲜,避免发霉、变质等影响仔猪健康的问题。
四、卫生管理1. 猪舍卫生:猪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保障仔猪的健康。
2. 仔猪个体卫生:定期给仔猪洗澡、清洗,保证其身体的清洁卫生,消除寄生虫和外寄生虫等对仔猪健康的危害。
3. 疾病防控:定期为仔猪进行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猪只的健康。
五、生长监测1. 生长测定:定期对仔猪进行生长测定,掌握其生长发育状态,对体重、饲料消耗量、饮水量等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证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 疾病监测:定期对仔猪进行疾病监测,掌握其健康状况,对不同疾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进行监测,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保证猪只的健康。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并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要点:1. 温度管理: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保持舒适的温度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8-32摄氏度,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饮水管理:仔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饮水能够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行。
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定期更换并清洗水器。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需求量相对较小,但是营养需求丰富。
应根据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适宜的饲料,保证其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
4. 健康管理:仔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健康管理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对仔猪进行常规体检,观察其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
并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环境管理:仔猪饲养的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还应注意猪舍的通风和排泄物处理,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6. 疾病防控:仔猪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等措施,保持仔猪的健康状态。
7. 补充营养: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营养补充。
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配制合适的添加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生长发育。
育肥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育肥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肥仔猪是猪肉生产的重要品种,育肥期长短不一,但一般在70-120天左右。
为了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需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
下面是育肥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饲料的供应育肥仔猪在生长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建议采用精料和粗料配合的方式饲喂,如豆粕、麸皮、玉米、谷糠等。
在精料中加入植物蛋白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不要使用霉变或变质饲料,以免对仔猪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饮水管理仔猪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对于饮水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不能被猪粪污染,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要太冷或太热,一般在15-25℃之间。
需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饮水器和水管,防止疾病传播。
三、饲喂管理1.定时饮食。
按照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喂,保证仔猪每日摄入的饲料量充足。
在每日的饲喂过程中要观察仔猪的食欲情况,如果发现有仔猪饮食量减少或不饮食,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的饲喂方式。
通常采用投放法,即将饲料投放在喂食槽中,仓鼠状团粮料的吱吱声令人心痒痒。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餐制,适当增长饲喂量和分频制等措施改善饲喂质量。
3.饲喂界限。
仔猪的饲喂界限是指仔猪每日吃上一定数量的饲料后,不再进食。
为了保证仔猪的摄食量,可以给予饲料添加剂。
食谱中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阶段,有选择地添加对不同阶段的生长有益的添加剂。
四、环境管理1.温度的控制。
仔猪对温度敏感,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0-28℃之间,避免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影响仔猪的健康。
2.湿度的管理。
湿度过高会影响仔猪的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因此要保持室内湿度在50%-70%。
3.通风的管理。
通风是保持仔猪健康的重要措施,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4.卫生的管理。
要定期清洁卫生,并随时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以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养猪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环境卫生
仔猪因抵抗力较弱,在饲养过程中易感染各种病菌。
因此,保持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饲养场地的干燥,不积水。
同时,饲养场地要经常清洁消毒,以此减少细菌的
滋生。
其次,要保持饲养场地空气流通,避免因缺氧导致仔猪死亡。
二、合理饮水饮食
仔猪的饮食比较特殊,需要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
在饲养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
生长需要,为仔猪提供不同的饲料。
同时,要保证饮水干净,水质清洁,以防止仔猪感染
病菌。
三、适宜的温度
仔猪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温度适宜。
在仔猪刚出生时,应尽量
保持环境温度在28℃以上。
随着仔猪的生长,环境温度可逐渐降低。
四、保持良好的通风
通风对于仔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如果饲养场地通风不良,仔猪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气味过重。
五、定期体检和治疗
仔猪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要定期体检,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如果发现仔猪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病因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总之,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猪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我们合理的制定养殖方案,并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才能够让仔猪健康成长,大大
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前 3~ d每 日要用温水 清洗 按摩乳 4
7 注 意 事 项
一 黑龙 江省 孙吴 县畜牧兽 医局, 1 0 了冬季保暖 , 多养 猪户使用 塑料 薄膜把所有 6 0 房, 以刺激乳腺 , 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产母 猪乳房 、 阴部 孙吴 在北方为 一 外 许
用 01%高锰酸钾水擦拭消毒 , . 0 并挤掉少量初乳 。 3 防寒保 温 , . 2 防冻防压
5 d开始 。前 3 d应人工 强制 补料 , 购买 营养丰富 , 易于消化吸收的仔
仔猪 1 月后 , 个 死亡较少 , 食量增加 , 是仔猪 由吃乳为主
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 的重要准备期 。
1 仔 猪 的 理想 目标
猪 颗粒料 ,用手 捏些放 入仔猪 口
中 , 续饲 喂 2 3 。7 连 — d d后可把 颗 粒 料 放 在 护 仔 栏 内让 其 自由 采
食。
5 正 确 方 法 断 奶
一
2 1日龄断奶重 165 g2 > .k ,8日龄 断奶重 ≥85 g2 . ;1日龄 k
断 奶 后 1周 日增 重 ≥10 ;8 日龄 断 奶 后 1 日增 重 ≥ 5 g2 周
20; 0 g 出生至 6 0日龄成 活率 /9 %;0日龄体重 >2 k 。 > 8 6  ̄ 2 g
奶前 后 饲 喂 次 数 方 式不 变 。 6 搞 好 疫 病 防 治
IlI
少, 产仔 当 日降至 0 ~ .k , . 1 g 以防止母猪泌乳高峰期 采食量 5 0 下降 , 初乳脂肪过高而引起仔猪腹泻 。 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应采用单圈饲养 , . 3 严
2 ~ 1日龄 猪 瘟 首 免 ,0日 02 6 龄猪瘟 二免 , 1 5日龄 注射 猪 6 ~6 丹毒疫苗和 口服猪肺疫疫苗 。 猪 舍地 面最 好用 1 ~4 % %火 碱消毒 。每隔 3 d喂 1 0 5 ~4 次 . %高锰酸钾水 。保持舍内空 0
浅谈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3 . 2 . 2 腹 泻
根 据 冬 、 夏 的 温 度 不 同 , 因 此 在 一 定 圈 舍 面 积 条 件 下 养 殖 密 度 也 有 所 不 同 ,夏 季 密 度 越 高 越 容 易 引 起 拥 挤 、 咬 架 等 ,减 少 休 息 时 间 ,导 致 仔 猪 生 长 速 度 减 慢 和 饲 料 利 用 率 降 低 。而 冬 季 寒 冷 季 节 ,若 饲 养 密 度 较 小 ,会 导 致 小 环 境 温 度 偏 低 .影 响 仔 猪 生 长 。
1 仔猪 的 生理 特 点
1 . 1 温 度 的 要 求
从 而 减少 饲 料 消 耗 。
2 . 4 饮 水
水 是 机 体 中含 量 最 高 且 最 重 要 的 物质 ,仔 猪 对 水 的需 要
量远 超过 其 它 任何 营 养 成 份 。小 猪 的饮 水 量 影 响 猪 的 摄 食 量 及 猪 的生 长 ,舍 温 愈 高 ,小 猪 的饮 水 量 就 越 大 。 2 . 5 消毒
提 高仔 猪 的抗 病 能 力 。
1 . 4 对 外 界 要 求敏 感
免 疫 接 种 是 保 育 舍 最 重 要 的 T 作 之 一 。 每 栏 仔 猪 要 挂 免 疫 卡 ,记 录转 栏 日期 , 免疫 情 况 ,免 疫 卡 随猪 群 的 移 动 而 移 动 .此 外 ,不 同 日龄 的猪 群 不 能 随 意 调 换 , 以 免 引 起 免 疫 工
( 3 5 ~ 4 0 ) 日龄 为 宜 。 体 内 寄 生 虫 用 伊 维 菌 素 拌 料 ,连 用 5 ~ 7 d 。体 外 寄 生 虫 可 用 1 2 . 5 %双 甲脒 乳 剂 兑 水 喷 洒 猪 体 。
3 疾 病 防治
3 . 1 疫 苗 接 种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1. 饲料管理:
1)保证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饲料,并注意饲料的合理配比,避免饲料营养不均衡;
2)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制定饲喂计划,确保仔猪得到充足的营养;
3)定时、定量喂养,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发霉或变质。
2. 环境管理:
1)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影响;
2)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仔猪在封闭空间中感染病原微生物;
3)确保饮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
4)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避免仔猪之间争食、争夺资源。
3. 卫生管理:
1)保持场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避免仔猪在脏乱环境中生长;
2)注意消毒工作,定期对场舍、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养殖人员接触仔猪前应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4. 疾病防控:
1)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问题及时处理;
2)做好病原生物的防控工作,如使用疫苗、药物等预防措施;
3)分组管理,根据仔猪的体重、生长情况等因素将其分组饲养,防止疾病的传播;
4)依据猪只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防疫补充措施,常规注射、驱虫等防疫工作;
5)养殖环境定期消毒,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性疾病。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涉及饲料、环境、卫生和疾病防控四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如何饲养小猪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如何饲养小猪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小猪的饲养好坏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
那么小猪如何饲养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猪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猪饲养方法一、怎样养好吃奶仔猪1 、保证初生仔猪吃好初乳。
2 、注意防寒保温。
初生仔猪怕冷畏寒,初生1-3天应保持30-32 ℃,4-7天28-30 ℃,8-30 天22-25 ℃,一个月后,保持室温。
3 、防止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三种病,防治关键在搞好清洁卫生。
药物预防: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仔猪口服2-3 毫升以后可放入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饮用,或在补饲中加入土梅素进行预防,或用痢特灵每日每头0.4-0.5 克,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1-2克,每日2次,连用3天。
或用大蒜一斤,甘草六两,切碎后加白酒一斤浸泡5-7天,取原汁1 毫升加水4毫升灌服每日两次。
4 、及时搭糟(开食、补饲)仔猪补料应在7-10日令就开始,这样有利仔猪生长,执弃传统20日令才补料的落后办法。
补料最好用商品乳猪料,另加一些优质的青饲料。
补料时切忌忽视给予充足的清洁,干净,新鲜的饮水。
5 、适时断奶:30-40 天断奶较好,经济效益好些。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养殖专业户,购回一群仔猪(断奶仔猪)怎样才能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应搞好下面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 、进猪前,对栏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消洁。
场地用生石灰水消毒处理,墙面生石灰水涂刷,用...一、怎样养好吃奶仔猪1 、保证初生仔猪吃好初乳。
2 、注意防寒保温。
初生仔猪怕冷畏寒,初生1-3天应保持30-32 ℃,4-7天28-30 ℃,8-30 天22-25 ℃,一个月后,保持室温。
3 、防止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三种病,防治关键在搞好清洁卫生。
药物预防: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仔猪口服2-3 毫升以后可放入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饮用,或在补饲中加入土梅素进行预防,或用痢特灵每日每头0.4-0.5 克,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1-2克,每日2次,连用3天。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是指出生后尚未断奶的幼猪,对于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仔猪对温度和湿度波动比较敏感,饲养场的温度和湿度应
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风要良好,避免仔猪患上肺炎等疾病。
2. 合理的饲喂方式:仔猪在出生后第1-3天主要依靠母乳饲喂,之后逐渐过渡到断奶饲养。
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母猪通常会为仔猪提供足够的乳汁,但在人工饲养下就需要进
行合理的饲喂管理。
饲喂时要使用高营养价值的仔猪奶粉,同时要注意控制饲喂量,避免
过度喂养导致消化问题。
3. 饲养密度控制:仔猪饲养的密度过高会导致猪只之间相互竞争,影响其生长发育。
饲养场要合理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只仔猪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活动。
4. 疾病防控: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要加强对仔猪的疾病防控
工作。
包括定期接种疫苗、清洁饲喂工具,加强场所卫生等。
5.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在仔猪饲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饮水清洁,
防止粪便污染;定期更换和消毒饲喂设备;定期观察仔猪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
调整;加强对仔猪饲料的营养调整,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方。
以上就是关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浅议仔猪营养饲养管理
过 敏 和 蛋 白 质 消 化 不 良在 后 肠 产 生 大 量 的有 毒 有 害 物 质 。 尽 可 能 多 用 乳 制 品 及 淀 粉 ,有 条 件 的 可用 血 浆 蛋 白 粉 , 血 浆蛋 白粉 的 添 加 量 一 般 为 5 ,只 用 %
通 常 有 一 周 的 甚 至 停 顿 期 .常 称 过 断 奶 关 。为 减 轻 断 奶 应 激 的 影 响 ,一 定
11%即 可 ,第 j 阶 段 饲 喂 1~ 3 g体 . 5 22k
重 的仔 猪 。这样 能 够 最 大 限度地 提 高 生
能 也 不 健 全 ,按 其 实 际需 要 配 制 饲 粮 , 有 利 于 提 高 仔 猪 的 生 长 速 度 和 降 低 生
塑性 最 大 、饲料 利 用率 最 高 的阶 段 .
也 是 养 猪 生 产 的 重 要 阶 段 。 因 此 ,仔
代 替 豆 粕 ,膨 化 大 豆 较 豆 粕 有 利 于 仔
猪 消化
上 。第 一 阶段 日粮 主要 目的 是诱 导 仔 猪 采 食 固体饲 料 :第二 阶段 日粮 主 要 目的 是 防 止 断奶 仔 猪腹 泻 和 提高 采 食 量 . E l
敏 的 特 点 , 早 期 断 奶 仔 猪 饲 粮 配 合 不 只是 按 标 准 保 证 满 足 对 各 种 养 分 的 需
要 .还 要 考 虑 仔 猪 对 植 物 蛋 白 的 适 应 能 力 。 添 加 合 成 赖 氨 酸 , 改 善 饲 粮 氨 基 酸 平 衡 , 降 低 饲 粮 蛋 白质 水 平 ,从
绩 ,更要 充 分 利用 已有 的 生物 技 术 ,
做 到 安 全 、科 学 和 无 公 害 的 饲 养 。 运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 保 证 环 境 温 度
初 生 仔 猪 的环 境 最 佳 温 度 为 3 c 1周龄 内 的 2c, 适 宜 温度 为 2 ~O ,达 不 到 条件 的可 根 据 实 际 情 53℃ 况 , 立 简易 的保 温 室 。如 果是 在 冬季 , 温 室 的 建 建 保 造材 料 可就 地 取材 。一 般 要 求长 1 . , 07 2米 宽 . 5米 ,
星期将圈舍 、 食槽 、 用具等消毒 1 次。做好防疫工作, 平 时可 用磺 胺二 甲嘧啶 适 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鸭 瘟 、 霍乱 鸭
,
1 搞好卫生、 2 消毒 、 防疫
每天要及时清除鸭粪 , 勤晒勤换垫草 , 保持舍 内
或磺胺塞唑拌料预防 ,
蛋。
证蛋鸭健康强壮 , 正常产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05
清扫 , 使舍 内保持卫生干燥 , 给仔猪提供清洁 、 安静 、
空气 新鲜 的生 活环境 。每 日要 细心 注意 观察 , 现下 发 痢时, 要及 时进 行 治疗 。
3 补充微量元素
铁是 血 红 素 的重要 组 成 成分 ,初生 仔 猪 体 内储
6 母猪 的 护理
产后母 猪身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关 系到仔猪的生
畜 禽 饲 养
初 生 仔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要 点
李爽 云 张永 伟 王海亮 ( 天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301 ) 021
1吃足初乳
由于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 ,必须通过吸吮 初乳 方 能获得 。仔 猪消 化机 能较 弱 , 胃消化 液缺 少盐 酸, 而初乳的营养极其丰 富 , 内含大量的蛋 白质 、 乳 脂, 酸度较高 , 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 的活 动 , 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若有弱小仔猪吸奶不 足, 可进行人工补喂 , 以便 提高整 窝仔猪 的成活率 。 因此 , 在仔猪 出生后 , 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 应 初乳。 猪 3日 内须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 E注射液。 龄
仔猪的饲养管理
健康养殖·管理2021.02 畜牧业环境39摘 要:生猪从出生到出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处于哺乳期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生长管理水平决定后期生长发育状况,所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本文从事养殖行业二十多年,这里总结一下个人经验,仅共参考。
关键词:仔猪;断奶;补料1 仔猪的生理特点仔猪生长快,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哺乳阶段主要依靠母乳作为营养源,体温调节功能不发达,相对体表面积大,皮薄,膘薄,毛稀,冬天特别怕冷。
免疫力低下,30日龄内主要依靠母源抗体,抗应激能力差。
2 仔猪的管理要点2.1 把握好两关:出生关,断奶关出生关:出生头3d,一定要固定好奶头,让仔猪吃足初乳,同时防止母猪压到,冬天还要求做好保暖工作,5~7d,开始给仔猪补料,循序渐进,让仔猪从认料到吃料,过渡到断奶时的完全吃料。
同时注意产房卫生和母猪乳房的卫生,防止仔猪腹泻,断乳前7d去势。
断奶关:一般21~28d断乳,做到“两维持,三过渡”,尽量减少应激。
2.2 采取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要求所出仔猪同时迁出一栋或一间猪舍,对空出的栋舍彻底清扫,消毒,随后下一批猪只移入。
这样,猪舍得到清理净化,有效降低猪只生病的风险。
3 饲喂方式与全价饲料3.1 饲喂方式投料次数:仔猪自由采食自动供水: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随时供给仔猪充足干净的饮水。
3.2 全价饲料保证饲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投喂要少量多餐。
4 仔猪免疫及补料由于仔猪对外界环境调节体温的机制和免疫力较弱,所以在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得病,影响身体的健康成长,而且是容易诱发死亡的重要时期。
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最安全的还是要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安全的生物体系,全方位的防控措施,再加上适当的选用疫苗接种,才可以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疾病的发生。
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吃到奶水,最好人为固定一下乳头,吃足初乳,以便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
浅谈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齐 ,造 成仔 猪 的产 后成 活率 低下 ,哺乳期 长 ,断奶 死亡 率 高 。随着规模 化程 度越来越高 ,品种 、饲料对生猪养 殖的影 响越来越小 .饲养管理显 的越来越 重要 ,管理做 的好 养殖效 益就 高。 因此 ,加强猪 的饲养 管理 尤其是 仔猪 的饲养 管理 , 提高仔猪 的成 活率 成了制约养猪效益 的关键点 。仔猪 多种细菌和病 毒性传染病均 可导致弱仔产生 ,如猪 细小 病毒 、伪狂犬病 毒 、繁殖与 呼吸
综 合征 ( P R R S 、蓝 耳病 ) 、猪瘟病 毒等病 毒 以及 布 氏杆菌 、 钩端 螺旋体 、附红细胞体 、链 球菌和 弓形虫 等疾 病 ,另外饲
料 中的黄 曲霉毒素也是弱仔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 因。 ( 2 )仔猪 产后要保证及 时吃到初 ,初乳 中含 有大量 的抗
保育 阶段 的仔猪对 温度 、环境 、饲料 的变 化 比较敏 感 。 保 育舍首先要 做好保 温工作 ,温度控制 在 2 8 ~ 3 0  ̄ C 为宜 ;饲 养 密度不要太挤 .一般控制在 0 . 3 ~ 0 . 5 每头 ,同时要 加强对
猪舍 的通 风 。避免空气污浊 引起 呼吸道疾病发 生 。转入保 育
管理 主要做好 弱仔 猪管理 、保育 阶段 的管理 以及 断奶 3个 阶 段的管理 。下面笔者根据 自己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经验就这 3 个方面的问题简要介绍如下,供广大畜牧 同仁作为参考 。 1 弱仔猪 的饲 养管理 ( 1 )弱仔 猪是 决 定猪场 生产 水平 和 效益 的关 键 因素 之
空 白期而引起发病 。因此 ,在保育仔猪进 入保育舍之前要 进
。
弱仔猪 由于体 质差 、初生重轻 、成 活率低 。如果不加 强
护理 .一旦死亡造成母 猪资源浪费 ,增加 饲料成本 ,降低 母 猪的年产仔量 。据统计 ,规模化猪场 的弱仔 猪和无乳仔猪 占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是猪场的未来,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1. 环境管理
保育仔猪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还要注意猪舍内的噪音和光照,避免对仔猪造成影响。
2. 饲料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料管理也非常重要。
仔猪的饲料要选择高质量的,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饲料。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浪费和过度饲喂。
此外,还要注意饲喂时间和频率,保证仔猪的饮食规律。
3. 健康管理
保育仔猪的健康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在疫苗接种方面,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接种,保证仔猪的免疫力。
此外,还要注意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环境,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
4. 行为管理
保育仔猪的行为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注意仔猪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保证仔猪的正常活动。
在仔猪之间的相处方面,要避免打架和互相伤害。
此外,还要注意仔猪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避免因环境和饲料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和焦虑。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健康管理和行为管理,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为猪场的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猪厩的建设猪厩要求光照条件好、排水良好、既利于通风又利于保暖。
隔墙高1.1~1.2米,食槽及水槽高15厘米、宽30~35厘米,设排水孔,仔猪洞高35厘米、宽18厘米、门开向仔猪间,后墙排水孔高20厘米、宽5厘米,厩门与隔墙同高、宽70厘米、内蒙铁皮防止大猪拱爬及仔猪逃出。
二、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与生活习性:(1)生长发育快。
哺乳仔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
生后一个月,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5~6倍。
生后两个月,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15倍。
生后20天内,每千克体重每天沉积蛋白质9~14克,是成年猪的30~35倍。
(2)消化器官机能不发达。
初生时胃仅能容纳乳汁25~40毫升,生后三周才增至3~4倍。
生后20天前,胃液中缺乏盐酸,胃蛋白酶也不多,对蛋白质及脂肪的消化力弱,抵抗细菌的能力弱,易患胃肠病。
(3)神经系统机能不完善。
体温调节能力差,御寒能力又差,极怕寒冷,易被冻死;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压死。
(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仔猪出生后没有先天免疫力,即体内没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只有靠初乳(母猪产后4~7天内分泌的乳汁)从母猪体内获得母源抗体,因此仔猪出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5)生活习性:生后3~5天内,仔猪表现为饱吃鼾睡,四肢无力,动作迟钝。
一般于吸乳后立即排泄粪尿,然后依偎母猪腹部,或者相互堆聚睡眠。
7天左右开始在圈内啃东西活动。
半月左右相互追逐嬉游。
7~10天开始学吃料,25~30天基本上可以吃饱饲料。
30天以后进入旺食阶段。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1)固定乳头,早哺初乳。
初乳中含有仔猪所需的极为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母源抗体,可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并含有镁盐能促进仔猪排出胎粪。
仔猪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仔猪放养管理制度内容
仔猪放养管理制度内容一、仔猪的选种1.选择耐病性好、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父母猪进行繁殖,确保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
2.定期检查仔猪的生长情况,按照标准选出生长良好、体质强壮的仔猪作为种猪继续繁殖。
二、仔猪圈的环境管理1.确保仔猪圈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防止猪圈内湿气过重。
2.定期清洁仔猪圈,保持卫生,防止病原菌滋生。
3.保持仔猪圈的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对仔猪的生长造成影响。
4.给予仔猪充足的日光照射,有助于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三、仔猪的喂养管理1.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保证仔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2.定时定量喂养,避免喂食不足或过量对仔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3.注重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防止使用变质或发霉的饲料给予仔猪。
4.定期检查仔猪的食欲和消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仔猪的健康管理1.定期进行体温检查和疾病筛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为仔猪进行定期的驱虫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确保仔猪的健康状况。
4.避免仔猪受到过度的外界刺激,保持心理健康。
五、仔猪的生长监测1.定期测量仔猪的体重和生长速度,了解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
2.根据生长监测数据,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
六、仔猪的疾病防控1.定期对仔猪圈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仔猪圈的次数,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3.定期清理和更换仔猪圈内的床料,避免细菌滋生。
4.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仔猪获得清洁的饮水。
七、仔猪的托养管理1.对于离乳仔猪,应有专人负责托养工作,保证仔猪的饲养和生长。
2.定期对离乳仔猪进行社会化训练,促进仔猪之间的良好互动。
3.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仔猪的转养管理1.对于离乳仔猪,应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和体重,确定适宜的转养时间。
2.在转养过程中,应逐步适应新的饲料和环境,避免给仔猪带来过大的生长压力。
3.定期进行转养后的监测和评估,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
[仔猪饲养的技术]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的技术]断奶仔猪饲养管理1.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在本地,大部分散养户认为夏天气温高,不需要保温,但东山的气温,即使在7、8月份中午最热的时候也就32-34℃,一到下雨,降至20-23℃,而在分娩后的头3天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生后4~7天,适宜温度为28~25℃;第8~30天,适宜温度为25~22℃。
应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
2.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
在3日内做到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3.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减少仔猪死亡。
4.固定奶头。
注意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5.选择性寄养技术。
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
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
6.补铁、补料。
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7.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
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的过渡。
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用教槽料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
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
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断奶仔猪转群时尽量减少合群。
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
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
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
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减少疾病传播。
8.做好去势和早期补料工作。
规模养殖场在7~10日龄阉割。
散养户可在25日龄前后阉割。
仔猪饲养技术要点一、抓好仔猪出生前母猪的选种选配、加强母猪各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管理水平,是养好仔猪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郑作胜
仔猪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关系到整个饲养周期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以及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仔猪繁育是生猪繁育成功的关键。
笔者认为,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措施是饲养好仔猪的关键。
一、饲养环境
为仔猪提供清洁、消毒、温度适宜、空气清新的舒适环境。
1、产房、用具消毒,产房空置并保温2~3天,母猪临产前猪体擦洗干净,乳房消毒,接产人员双手消毒,为仔猪出生创造必要的卫生条件。
2、新生仔猪皮下脂肪层薄,皮毛稀疏,体温调节能力差,可致仔猪冻死、压死、饿死、腹泻。
因此,建立仔猪保温箱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的关键措施。
新生仔猪保温区温度维持在32~35℃,仔猪1周龄后开始降低温度,2~3℃/周,2月龄时开始降至到22℃。
此外,还必须安装仔猪防护装置,以控制仔猪的进出,防止它们被母猪践踏和压碎。
3、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换气,消除异味湿气,保持空气清新。
二、为仔猪提供全面充足的营养,争取较大的断乳体重
1、固定奶头,仔猪均能吃到足量的母乳
母猪泌乳时间短,泌乳量不同。
一般来说,前排多后排少。
新生仔猪有抢占多乳头的习惯。
如果仔猪的乳头不固定,它们可能会因为争夺乳头而错过喂食的时间。
有时在争夺乳头时会咬住乳头,造成母猪拒绝喂奶,导致仔猪不能吃奶。
因此,需要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节为辅。
将新生小猪固定在前乳头上,初生体大的仔猪固定在后乳头上,有利于母猪的泌乳和仔猪的均匀发育。
2、及早补料,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
母猪产后20~30天为哺乳期高峰,40天后明显缩短。
母乳满足仔猪营养需求的程度在3周时为97%,4周時为73%,8周时为28%。
需要人工干预,训练仔猪尽早开始喂养,否则当母乳减少时,仔猪就不会习惯进食,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此外,仔猪胃肠功能较差,消化功能不完善,早期开始喂养可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改善仔猪的分泌功能,减少断奶后腹泻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仔猪在5日龄时接受饮水训练,7日龄时开始进行喂养训练,20日龄时可大量喂养。
开胃注意事项:选用优质适口的饲料,多次保持饲料新鲜,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每天擦嘴或将仔猪和母猪分开几个小时,帮助仔猪尽快学会进食。
抓旺食:在仔猪20日龄左右,饲料中添加干酶母液、柠檬酸、维生素C或多维,可提高仔猪摄取量,减少腹泻的发生。
三、加强管理,应对各种应激,尽可能减少其对仔猪的危害
应激是使机体受到刺激所表现出的防御反应和机能障碍,室温的骤降、饲料的改变等均是一种刺激,其实剪牙、断脐、免疫注射等常规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仔猪也是一种刺激,如果仔猪应激反应严重,就会成为一些疾病发生的诱因,对仔猪造成危害,所以必须尽可能防止或降低应激的危害。
由于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只能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但免疫抗体在体内迅速下降,所以仔猪在10天时开始产生抗体,30~35周龄很少产生抗体。
3周龄时,抗体处于脱节阶段,免疫力低,所以在此阶段中尽量减少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
断乳是对仔猪产生心理、环境和营养的最大应激反应,其主要表现为腹泻、生长迟缓、体重下降,甚至导致死亡。
为防止断奶应激,应做到三个减少(母猪饲养量、乳猪哺乳量、母猪共育时间)、两个过渡(饲养管理、生活环境)和一个不变(仔猪饲料)。
同时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1、在断奶前和断奶后避免其他多重应激(如换料、冷却、免疫注射)。
2、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7天可有效预防断奶后腹泻。
3、可以添加大豆磷脂或油脂,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的用量。
特别是断奶后10天内,预防仔猪因高蛋白引起的腹泻和水肿。
四、加强防疫,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1、吃初乳
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免疫抗体、镁盐等,新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能力,必须通过食用初乳获得。
此外,初乳的高酸性有利于仔猪的消化、胎粪排泄和抗病性。
母猪在初乳食用前应将乳头内的乳汁挤出,每次初乳食用前用0.1%~0.2%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乳房。
仔猪出生1小时后,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吃到足够的初乳。
2、补铁补硒
铁是制作血液的原材料。
新生仔猪体内铁的储备量只有30~50㎎。
每头仔猪每天需要7~8㎎的铁元素才能正常生长。
母乳中的铁含量很低,每头小猪每天从母乳中摄取的铁少于1㎎。
因此,如果不给仔猪喂铁,一周内就会消耗掉铁,小猪就会贫血甚至死亡。
补铁的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2~3天,将150㎎的铁或1~1.5ml的动物血元素注入肌肉中制备补铁剂(补铁针)。
补充硒可以同时进行,分别于3天、7天、21天注射亚硒酸钠VE,0.8ml/头,1ml/头,2ml/头,促进仔猪生长,减少腹泻和水肿的发生。
3、预防下痢
仔猪下痢原因有很多,有因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的生理性下痢,有消化酶分泌不足、饲料因素造成的营养性下痢,有应激性下痢,有因母猪异常下痢,有病原性下痢。
预防下痢需要坚持对因和对症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1)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
的环境;(2)注意卫生和消毒;(3)减少各种应激;(4)免疫母猪仔猪;(5)加强饲养管理;(6)针对病因防治。
(作者单位:043000山西省侯马市畜牧兽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