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和途径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摘要:我国的建筑分为了工业建筑、农村居住建筑以及城镇民用建筑这些类型。

目前我国建筑存在着严重的能耗问题,我们必须要针对这些能耗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提出一些节能措施,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促进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和具体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建筑;能耗现状;节能措施建筑能耗是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着不同的份额。

随着目前人们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不断地提升,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不断地提升。

针对目前全球能源紧缺的问题,在建筑中提升能源的应用效率,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建筑耗能的具体现状和节能相关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每一年建成的房屋面积达到了16亿到20亿立方米。

而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建筑中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属于高能耗建筑。

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耗是目前发达国家新建建筑能耗的三倍以上。

按照目前建筑能耗发展水平,我国的能耗将会呈现出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平。

目前中国人均用能还不到世界人均用能的一半,但是能耗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并不低。

目前对于能源战略规划也提出了相关的决策,我国建筑能耗也具有着自己一定的特点。

首先在耗能方式上面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北方主要是供暖耗能,而南方主要是空调照明的耗能。

另外建筑耗能中供暖能耗占比相对较大。

从北方城镇的供暖来说,占到了全国城镇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

另外办公建筑能耗主要是电力能耗为主。

而且建筑系统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的状态,能耗相对较低。

再有就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的能耗总量目前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空调能耗也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供暖还有空调和通风这些方面,这些占据到了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二。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当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地上升。

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状况

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状况

农村建筑能耗状况我国农村目前的民用建筑面积为240亿平方米,占全国总的建筑面积的60%以上。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由于城乡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民用建筑商品用能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商品用能耗都远低于城市建筑。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宅建设已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顶峰时期。

到2010 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将到达30m2,农村需新建住宅30多亿m2。

广阔农民在进入或奔向“小康〞时代的同时,村镇住宅的能源消消耗也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对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来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全面摸清农村生活用能现状,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建筑节能措施和鼓励机制,对加快我国整体建筑节能步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

1.1 农村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及构造图1-31是通过对大量典型农户调研数据进展整理后得到的2006~2007年年我国农村地区单位建筑面积每年生活用能量情况,包括炊事、采暖、空调降温和照明的能耗,统计的能源种类包括:煤炭〔散装煤、蜂窝煤〕、液化石油气、电力、生物质能〔木柴、秸秆〕,其中电力是按照发电煤耗计算法折合为标煤,其他各类能源都根据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进展折算。

(a)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图1-31我国农村地区单位面积生活用能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四川省由于冬季采暖需要,单位面积耗能量普遍较高〔由于河南很多地方冬季不采暖,所以能耗较低〕。

其中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四省由于地处严寒地区,采暖负荷较大,单位面积消耗量超过30kg标准煤/年。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图1-32我国农村地区生活用能消费构造情况图1-32给出了调研的24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生活用能的消费构造。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各省商品能占生活用能的比例普遍较高。

其中北京、天津、山西、新疆商品能的比例均已超过了90%,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由于薪柴和秸秆资源相对丰富,商品能所占比例要低于其他省份。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摘要: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

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

如果听任高耗能建筑大行其道,那么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这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建筑能耗,现状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维修和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

而人们在使用建筑过程中,比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消耗的能源总量更大。

这类能耗称为建筑运行能耗,它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而发生。

总体来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

而且,建材和建造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建筑运行消耗能源的目的是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由人直接控制和管理,除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外,人的行为对能源消耗高低具有很大影响。

因此,建筑运行能耗应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对象,也是我国当前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所在据了解,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

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

有数据显示,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气候相近国家的2至3倍。

“我国建筑物的热环境需要改善。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很多设计单位对建筑的供暖上做出了节能设计,但只是针对供暖的维护上做节能设计,而没有对热源的供应和输送过程进行节能设计,在供应输送过程中就消耗了很多能量。

能耗的指标,就是我们节能的指标,部分城市夏热冬冷,潮湿、有雨水,日照非常少,先天条件不是非常好。

住房建筑能耗和节能途径

住房建筑能耗和节能途径

浅谈住房建筑的能耗和节能途径摘要: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也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住房建筑能耗节能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

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一、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

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透气性为3~6倍;总耗能是3~4倍[4]。

如果听任高耗能建筑大行其道,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这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另外,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几千万栋建筑要消耗掉几十亿吨林木、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材料资源的大量开采,带来土地的破坏,植被的退化,物种的减少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

据统计,1994年全国仅住宅建筑能耗在基本上不供热水的情况下为1.54×108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12.27×109t标准煤的12.6%。

目前每年城镇建筑仅采暖一项需要耗能1.3×108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5%左右,占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费的50%左右[1]。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途径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途径

1 筑 节 能 的 定义 与现 状 .建
1 1建 筑 节 能 的 定义 .
建筑 节能指的是 民用建筑 在规划 、 设计 、 建造 和使用过程 中通过 采 用新型墙体 材料 , 执行 建筑节 能标 准, 加强 建筑物 用能 设备 的运行 、 管 理,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 性能, 提高采暖 、 制冷 、 照明 、 排水 和 给 通风系统 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 资源,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 能和室 内 热 环境 的前 提 下 , 低 建 筑 能 源 消 耗 、 理 、 效 地 利 用 能 源 的 活 动 。 降 合 有 建筑节能是一个全方位 、 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 涵盖 了墙体 、 幕墙 、 门窗 、 屋 面、 楼地 面 、 电气 照 明 、 排 水 、 通 工程 、 给 暖 室外 管 网 以及 常 被 忽 略 的 电 梯 等1 0个方面的 内容 , 同时应该贯 穿工程 的规划 、 设计 、 施工 、 运行 与使 用
经 济 管 理
Chn ce c dT c n lg v w iaS in ema e h o yRei o e
我 国建筑 节能 的现 状 与 途径
范伟 洲
( 安 城墙 景 区管 理 委 员 会 城 墙 建 设 管理 处 西 70 0 ) 10 1
[ 摘 要] 建筑在人 类对 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扮 演了重要角 色。建筑 节能是 指在 建筑物寿命 周期 内, 通过 降低 资源和 能源的 消耗 , 少 减 废 弃物的产 生, 最终 实现与 自然共生的建筑, 它是“ 可持 续发展 建筑” 的形 象代名 词。在 新时期下 , 面对能 源危 机的 巨大压力 , 利用建筑 节能技 术减 少 建 筑耗 能 、 高 建筑 中的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 为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会 发展 、 居 环 境 和 健 康 等 服 务提 供 巨大 帮助 。 提 能 社 人 [ 关键词 ] 建筑 ; 节能; 可持 续发展 ; 色建筑 绿 中 图分 类 号 :4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1X(0 9 5 b 0 8 F0 A 10 9 4 20 ) ( )一 18—0 1

浅谈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提出,能源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建筑行业来说,实现建筑节能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能源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一、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1.1国外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对于建筑节能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都把其列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执行强制性规制。

首先,是建立各类建筑节能的标准体系;其次,是通过立法明确建筑节能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有效执行。

以下就从建筑节能管理方面分析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状况。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和环保, 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政府机构做好服务工作, 并充分运用市场工具, 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对自身的好处。

在建筑节能方面,美国是由能源部负责全国的能源的使用工作。

1973年,美国政府开始实行联邦政府能源管理计划(FEMP)。

该计划用于引导政府各部门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

它除了涵盖新建建筑、建筑改造、设备采购、水电煤气和负荷管理外,重点包括建筑节能管理、运行和维护。

其职责是帮助政府机构用最有效的办法实施能源管理,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以节省纳税人的费用。

该计划的实行成为了降低能源使用费用、减少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在,FEMP已成为美国政府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用立法和政府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欧洲各国也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努力培养全民节能意识, 构建节能生活方式, 使民众树立新型的生活观。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探析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探析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探析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

大量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能源用于发展商业类和住宅类建筑,而工业和运输行业消耗的能源约占总能源的三分之二。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科学技术水平高,所以建筑能源消耗量相对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较低,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所以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而且,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建筑行业上的耗能比也不一样,比如,每年在建筑方面耗能高达52%的为工业化国家,占25%的为前苏联,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约占23%。

另外,在能源消耗增长方面,发展中国家每年的能源增长量约为 6.1%,东欧国家和前苏联每年的能源增长量为3.4%,而工业化国家每年增长的能源仅为0.6%。

面对严峻的能源消耗问题,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刻不容缓:第一,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紧迫,我们不得不重视能源问题。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仅仅依靠960万平方公里养育着14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所以,我国也只能算作能源小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行业耗能严重这一现象,从源头做起,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第二,一直以来建筑行业的耗能都非常严重,如果将节能措施引入建筑设计初期,那么一定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繁荣发展效果不言而喻。

因其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将节能措施落实好,那么创造的节能效果将是非常显著的。

2建筑节能与我国的地域情况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地域实际情况来决定。

就拿日本来说,日本四周环海,陆地面积仅仅37.78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的三十分之一。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因地适宜,自创了建筑物换气系统、空调采暖、空气净化等一系列节能措施。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节能法律法规,健全了日本住宅方面的节能体系,推动了日本工业向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建筑节能途径与措施

建筑节能途径与措施

建筑节能途径与措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于节能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当前对于节能减排的检查力度特别对于建筑节能的研发与实施也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被落实到了实际工作当中。

尽管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完善程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节能途径与实施策略,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建筑能耗以及绿色建筑。

1建筑能耗与绿色建筑1.1建筑能耗建筑能耗是指在民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住宅、学校、商场、交通枢纽以及文体娱乐设施等等,其大多数能源的消耗来源于采暖、照明、烹饪以及空调等等为建筑物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中,采暖以及空调制冷占据了超过60%以上的消耗。

1.2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保护周边环境与减少污染实现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以及适用的居住空间,进而实现生态环境和谐以及建筑物的综合实用性普遍提升。

2建筑节能技术的实现途径与发展现状2.1减少建筑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减少建筑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升能源利用率。

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其不但要求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更有效的采暖设备,更要通过削弱室内的冷热负荷来实现减少能耗的目的。

在使用能源管理以及监控系统监督的过程中还要关注空气品质以及能耗,以此来确定不影响用户的生活的同时降低能源需求。

其二,提升终端用户的能耗效率。

提升终端用户的能耗效率的措施较多,其主要是通过宣传和推广节能的电器设备与家电来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节电意识,从而降低能耗总量。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特殊的供暖供冷方式来降低能耗,包括热泵系统、区域供热供冷以及蓄能系统等等,从而提升能耗的整体效率。

其三,选择合理的围护结构。

选择合理的围护结构与材质是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关键,其主要是通过选择视觉效果好以及热舒适环境强的材料。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改进措施

浅析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因此努力实现建筑节能是缓解二者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笔者作为一名相关行业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概括的分析了一下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并简要的阐述了推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现状;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面临能源日渐枯竭的尴尬,建筑能耗也随着建筑行业的壮大与人类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而直线上升,因此建筑节能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材料生产,工程施工以及工程投入使用中的科学合理的使用能源,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合理的利用。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化工程,其具体体现在建筑技术、设计、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建筑采暖、照明、空调、热水等方面的节能应用,从材料上看主要有节能型门窗、节能玻璃、墙体材料等,从技术上看主要有太阳能技术、遮阳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建筑保温隔热技术等。

总之,笔者认为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时代,讨论建筑节能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1、建筑能耗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这就相应的抬高了建筑能耗,主要体现在建筑房屋的面积增长导致能耗的增加,其次就是鉴于房价的高居不下,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力求降低一次性投资,因此导致房屋的保温性和门窗的气密性差,从而出现住宅出现冬天低于16℃、夏天高于30℃的情况,从而导致夏季空调的大量使用,年年夏天用电量都突破历史值。

我国目前按照建筑面积平均计算建筑能耗要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出3倍左右,主要是由于我国住宅建筑采暖性能差,气密性不合格。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我国农村通常采用瓦房式建筑,门窗通常采用单层木板或是塑钢门窗,屋顶也没有采用隔热措施,这样一来必会导致房屋冬冷夏热。

2、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建筑技能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是存在的诸多不足,尤其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石油进出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发达国家敲响了能源供应紧张的警钟。

同时能源大量消费造成了大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1、建筑节能的意义1.1实现建筑的“四节一环保”需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经济增长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难循环。

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据统计,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4%,可是资源消耗情况是:石油消耗了7.4%、原煤31%、铁矿30%、钢材21%、氧化铝25%、水泥40%。

1.1.1 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节能的原因人均能源短缺中国自然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人口众多,到2000年底全国有12.6亿人,其中城镇4.58亿,占全国36.22%;农村8.07亿人,占63.78%。

据统计,我国的能源储蓄与世界人均数相比:煤51.3%、石油1.3%、天然气3.8%,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的能源安全。

1.1.2 环境保护的压力大建筑能源消耗引起的污染严重,建筑用能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已达25%,中国北方城市冬季由于燃煤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高标准的2~5倍。

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障碍之一,也是长期困扰领导和百姓的重要问题之一。

新疆主要城镇污染源主要有:烟尘、扬尘、汽车尾气、主要表现为采暖期的煤烟型污染;采暖期煤烟型污染源自建筑的高能耗;建筑采暖的高能耗源于建筑的保温性能差;建筑的保温性能差源于建筑没节能。

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应把开展建筑节能、减少煤的燃烧量作为优先途径。

浅谈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浅谈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浅谈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分析随着建筑工程对节能要求的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有95%嵌入了节能降耗措施,但是在付诸实践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落实到位的不到55%,这样导致了建筑资源的大量浪费。

近年来,经过国家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共同协作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逐渐走上了有章可循的发展道路。

但是,在某些施工单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节能降耗的具体办法依然是一个空头文件,没有得到具体有效的实施。

虽然国家早已颁布了强制性设计标准,即新建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节能50%,但从这一标准颁布之日起至今,能实现节能50%的建筑量只占同期建筑总量的不足十分之一。

我国建筑耗能高,能源浪费严重,与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能耗相比,单位建筑高达2—3倍。

由于南北的地方差异,北方建筑耗能主要是在供暖上,而南方的建筑耗能主要在技术、施工以及管理体制方面。

据调查,在没有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时,北海市在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以及维护管理方面的耗能费用就高达好几亿,使得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在实行节能后则节约了大量的资源,为国家节能做出巨大贡献。

就全国政协调研组调研的数据显示:如果目前的发展速度不加以扼制,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很有可能达到10.9亿吨/年,可以说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二、我国建筑能耗中存在的问题1.建筑能耗高,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由于我国建筑能耗总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建筑能耗总量占全社会总能耗总量的比例竟高达30%,而建筑相关能耗和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并不包含在其中。

这三项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7%。

比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高出11.7%,这样一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能耗将大大提高。

2.高耗能建筑的不斷增多,加剧能源危机。

我国建筑自身的节能效果还较差,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不高,门窗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都有待提高,因此造成了单位面积能耗较高局面。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建筑能耗的范围主要有两种定义,一种观点认为建筑能耗由建筑物内使用能耗、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建筑物建造能耗组成,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筑能耗只是包括建筑物内使用的能耗。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采用后一种分类,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每年消耗的商品能源的总和,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我国今年来以空前的规模建造高能耗建筑,我国现有房屋的建筑数量巨大。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目前,我国建筑普遍存在能耗大、效率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等问题,并具有夏季空调用电量大、冬季采暖能耗高的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还会增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冬寒夏热。

此种不良的气候条件,使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更为艰巨。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开发利用量大面广的,可得到实效的建筑节能技术。

WW无机活性墙体保温隔热系统是襄阳银达银通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无机保温材料,它以天然优质耐高温轻质材料为骨料,天然植物蛋白纤维优化组合多种无机改性材料和固化材料依据保温隔热材料柔性渐变几材质相融性原理同时采用国际领先的无机粘结和抗裂技术生产配置的新型材料,在现场采用1:1.5的比例加水在搅拌机内搅拌3—5分钟即可适宜在墙面上进行批抹。

该产品不腐烂,耐高温性能好,具有保温、隔热、防火、轻质、隔音、抗水、抗开裂、抗空鼓、抗脱落等各种性能融为一体的环保节能型墙体保温隔热产品。

并且可以直接在其保温层面做涂料饰面或面砖饰面,起到保温隔热节能和装饰作用的构造系统,并且不需使用抗裂砂浆、抹面砂浆、网格布等材料及工序。

所以在新开工的项目上一定要严抓建筑节能设计等问题,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切实加大力度选用性能全面的节能材料,确保新建筑能够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使建筑实现节能,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源头之一,其能源利用现状和节能潜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中国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探索节能减排的策略和方法,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中国建筑能耗现状1、总体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量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建筑业总能耗达到4.7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近30%。

其中,建筑运行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左右,且以化石能源为主。

2、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能耗存在差异。

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较高。

然而,一些寒冷地区如东北和西北地区,由于冬季供暖需求大,建筑能耗也相对较高。

三、建筑节能潜力和政策建议1、节能潜力虽然中国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已有一定提高,但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建筑能效:推广高效节能建筑设计和材料,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降低冷热损失。

(2)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合理规划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2、政策建议为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并加大对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扶持力度。

(2)推广绿色建筑: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运营。

(3)加强培训和教育:开展针对建筑从业人员的节能减排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结论中国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严峻,但同时也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为实现低碳目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提高建筑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措施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措施

亿 标准煤 以上 , 占全社 会终 端能 源 消费 总量 的 比例 也一 直保 严峻 的事实告诉 我们 , 国要 走可 持续 发展 道路 , 中 发展 节能 3 t 持在 2 %左右 , 7 如果再将建材 制造 、 建筑施 工 等过程 中 的能耗计 建筑 已刻不容缓 。 算进去 , 筑能耗 ( 建 广义 ) 占全社 会终端 能源消 费的 5% 以上 , 将 0
目前 , 建筑用能在我 国能源总消耗量 中所 占比例约为 13 而 /,
两部分 系统组成 。集 热 系统包 括垂直 墙板 、 雨板 和支 撑框架 , 且建筑能耗 的增长 速度远远超过 我国能源生产 可能增 长的速度 , 遮 如果 听任 这种 高耗 能建 筑持续 发展下去 , 国家 的能 源生产 势必难 以长期支撑此种浪 费型需求 ; 同时 , 筑能耗 的攀升 , 建 将导致 严重
0 国用 钢量 的 2 % , 泥用量 占全 国总用 量的 1 .% 。在建造 过程 的 8 % 【 。 0 水 76
收稿 日期 :0 10 -6 2 1 -41
作者简介: 成志明(9 3 )女 , 17 . , 副教授 ,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 4 10 11 4

1 第0I 第 2 月 9 0・ 23 年8 7卷 1 3期
[] 徐 1
俊 . 色生态建 筑 : 绿 可持 续发展 必 由之路 [ ] 科技 日 J.
报 ,0 3 3 :99 . 20 ( ) 8 - 2
2 武 涌. 欧盟 建筑能源性 能指 令对建 立我 国建筑 节 根据地 区气候 和建 筑特 点 , 合理选用 导热系数小 及蓄热 性能 [ ] 呼 静 , 能法律法规体 系的启示[ ] 建筑经济 , 0 (O :47 . J. 2 6 1 )7 —7 0 好 的外 围护结 构材 料 , 同时对外 围护结 构外表面进行 粉刷 和装饰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据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

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不无担忧地说。

这样的数字背后又隐藏着何种隐忧?建筑能耗到底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教授介绍: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

从土地占用来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们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

同时,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

从水资源消耗来看,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

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

10.9亿吨标准煤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北京五大电厂煤炭的合理库存的400倍。

据同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惟定教授估算,每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的发电成本折合大约等于2700度电;那么,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我国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及对策建议

甚 至 存 在 抵 触 情 绪 。 除 少 量 重 点 工 程 外 ,大 部 分
既 有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项 目的业 主 为 节 省 资 金 投 入 , 将 工 程 价 格 压 得 很 低 ,致 使 施 工 单 位 为 了 有 利 可
措 施 也 没 有 普 遍 地 有 效 应 用 ,致 使 室 内 舒 适 性 不
能 耗 约 为 发 达 国 家 新 建 建 筑 的 3倍 以 上 . 建 筑 节 能
将达到 1 0 . 9亿 t 标 准 煤 ,折 合 约 2 9 4 3 0亿 k W・ h,
是 三峡 电站年 发 电总 量 3 4倍 多 。
2 我 国 既 有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存 在 的 问题
2 . 1 节 能 意识 淡薄
强 制 性 标 准 水 平 还 有 提 高 的 空 间 。 北 方 城 镇 采 暖 能 耗 平 均 为每 平 方 米 1 7 k g标 准 煤 左 右 ,也 还 有 降
低 的 空 间 , 老 旧 建 筑 热 舒 适 度 普 遍 偏 低 ; 以 上 海 为代 表 的 夏热 冬冷 地 区夏 季 空 调 能耗 高 。 建 筑 外遮 阳 等 被 动 式 节 能 措 施 基 本 没 有 应 用 ,缺 乏 合 理 有 效 的 采 暖 措 施 ,冬 季 室 内 热 舒 适 性 差 ; 以 广 州 为 代 表 的 夏 热 冬 暖 地 区 ,遮 阳 、通 风 等 被 动 式 节 能 当 前 我 国社 会 各 界 对 建 筑 节 能 意 识 淡 薄 ,对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缺 乏 认 识 。 尤 其 是 一 些 建 设 单 位 的 领 导 对 建 筑 节 能认 识 不 足 ,往 往 只 是 应 付 态 度 ,
高。 同时 增 加 了 建 筑能 耗 。北 方 农 村住 宅采 暖 方 式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及资源能源进行了过度的开发利用,致使现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为改善这一现状,各个行业进行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

在我国建筑领域,建筑能耗是一项巨大的能耗开支,为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建筑节能降低能耗,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十分重要。

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建筑节能技术现状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探讨引言:建筑业的发展促使节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有些建筑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节能问题。

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积极地引入新的建筑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以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工作效率,采用高效的控制计划,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以满足现代建筑的节能要求,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资源的浪费。

一、建筑节能技术(一)技术概念建筑节能技术是以最小能耗满足建筑施工及使用需求的技术。

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根据高效的空间利用和新的技术投入来提高建筑物的功能特性。

建筑节能可以使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居住费用,提高人们在建筑中的生活幸福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建筑节能技术特点建筑节能技术有三个特点:第一,可以将能耗降到最低,通过空间设计、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开窗通风等多种方式,达到冬暖夏凉。

第二,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由于许多建材采用了绿色的新型建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的污染状况,降低了污染。

第三,最大限度地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采用新的建材、设计理念,再加上高品质的空间布置,让住在节能建筑里的人,身心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二、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我国建筑节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采暖居住建筑节能开始起步,建筑节能技术也发展了近20年,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
Japan
Average
Other
Per capita
EC 17% China 15% Russia Japan Korea 5% 7% Austria 2% 1%
China Brazil Africa India 0 3000 6000 9000 kgce/(ca.a) 12000 15000
60 40 20 0
0 1000
韩国 , 81
UK
日本 , 245
USA
JP
荷兰 , 37 希腊 , 27 法国 , 132 美国 , 1387
China urban
德国 , 143
中国城镇 , 325
中国农村 , 192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
人均建筑能耗 : kgce/(ca.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各种采暖方式的能量流程
0.1GJ
循环泵
0.01GJ
循环泵 管网损失
0.01GJ
楼间不平衡损失
0.03GJ
管网损失
过量供热损失
区域锅 炉房
0.5GJ
城市 管网
热力 站
0.49GJ 0.38GJ
建筑 入口
建筑采暖 需求
CHP
小区 锅炉房
全楼集 中采暖
家庭独 立采暖
0.35GJ
单位: 每平米建筑每采暖季的能耗
2/3 ~ 1/2
18~22℃
结论: 中国与西欧、北欧的采暖需热量水平大致相当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北京和欧洲建筑的采暖需热量
建筑材料和年代 采暖需热量 kWh/m2.a 备注
1950~1960 370mm砖墙
1960~1990 100 mm水泥板, 单玻 Since 1990 保温外墙,双玻窗
中国的建筑节能
— 现状, 问题 & 解决途径 江亿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2005)
Other 20%
USA 22%
Canada
USA
Au 3% India 3%
Korea Russia
Canada 3%
0.6 0.5
Reference demand value 北京各锅炉房方式实际供热量
采暖季耗热量(GJ/m )
2
0.4 0.3 0.2 0.1 0
采暖季耗热量(GJ/m )
0.6 0.5
2
1
9
17 25 33 41 49 57 65 73 81 89 97 105 113 121 129 热力站
0.4 0.3 0.2 0.1 0
很难在目前的水平上使能耗进一步降低
如果全面推广集中供热,将使能耗增加 2~4 倍, 这将使这一地区的采暖能耗占到我国城镇建筑能 耗总量的 20% 任务:怎样在维持目前能耗水平的前提下,改善 室内环境?要依靠新的技术方式的创新
怎样在改善舒适性与节能间实现平衡? 在这一地区的建筑保温非常重要吗? 发展基于热泵的户式分室可调的热环境控制系统
北京CHP 系统各热力站实际供热量
Reference demand value
1 GJ = 278 kWh 100 kWh= 0.36 GJ
1
7
13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91 97 103 109 锅炉房
Over supply is about 20%~30% of demand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外保温 内保温 外保温 | 内保温 |
37墙
24墙及大板楼 | 24墙及大板楼
北京实测不同保温建筑的采暖热量
250 单体别墅 200 连体别墅 连排房 公寓楼
kWh/m 年
150
2.
100
50
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German Denmark France Greece Beijing
北京集中供热系统实际供热量
Evening B L
O
Changsha
Chongqing
Kunming
HongKong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几个城市不同室温的采暖电耗(模拟)
Heat pumps, COP=1.9
40 kWh/m2.a
30
20 10 0 上海 14℃ 16℃ 18℃ 22℃ 杭州 武汉 重庆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全时间,全空间
扩大 CHP 和集中供热的比例
城市管网的输送容量限制 城市周边新建电厂位置的限制 发展垃圾和生物质能等多种热源
通过“热改”降低过量供热率
必须实现分户的室温调节,在此基础上按热量 收费 供热的补贴和社会保障体制 供热公司的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改善保温不良建筑的围护结构 依靠热泵能解决北方采暖吗?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CHP 系统的效率
320 g 标煤
常规电厂
1 kWh 参考系统
145 g标煤
85%效率 的锅炉
1 kWh
614 g标煤
小型 CHP
1 kWh 电力
3.25 kWh 热量
294 g 标煤产生3.25 kWh 热量 等效效率:136% !
总的热效率:85%
相对采暖煤耗: 12 kg 标煤/m2.a
410 g coal 大型CHP 1 kWh 电力. 1.34 kWh 热量 90 g 标煤产生 1.34 kWh 热量 等效效率:183% !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美日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发展变化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 2 .a)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China current level
1960
1970
1980
1990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 2 .a)
200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65
长江流域建筑冬季采暖
南京2.2℃
夏热冬冷地区
合肥3.0℃ 武汉4.7℃ 南昌5.9℃
上海4.5℃
成都5.8℃
长沙5.5℃
温和地区
贵阳5.7℃
福州11.4℃
昆明8.9℃
长江中下游流域采暖
约70 亿 m2 建筑 冬季外温: 0℃~10℃ 按照以前的建筑规范,不属于采暖区域 大部分建筑目前是 “部分时间, 部分空间”方 式 目前采暖能耗:6~8 kWh/m2.a 电力,或不到 3 kg/m2.a 标煤
冬季住宅室内温度
30 25 20 15 10 B O L 5 0 -5 -10 -15 O Max +STD O O B O O O B O L B L B
Morning L B L
(6:00-8:00)
L B
L L B
L
B
O
Indoor Temperature (oC)
District heating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总的热效率: 70%
锅炉效率
大型燃煤锅炉 (> 20 ton/hr): ~ 85%, 145g/kWh, 低污染 小型燃煤锅炉 ( < 4 ton/hr): ~ 60%, 205g/kWh,高污染 燃气锅炉: > 85%, 容量无关,清洁燃烧
平均采暖能耗: 20 kg/m2.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分户独立采暖
分户燃煤炉: ~30%, 410g/kWh 分户燃气炉: >90%, 135g/kWh 热泵: 85%~110%, 折合为标煤 ~120g/kWh 直接电热: 35%, 折合为标煤 351g/kWh
平均采暖能耗: 25 kg/m2.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北方城镇采暖节能关键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Harbin Urumqi Beijing Xi'an Shanghai O O L O B O L B L B L
Individual heating (19:00-21:00) L L B
O B B L B O O L B
Average -STD O Min
北京分户燃气炉采暖实际能耗
0.35 0.3 采暖季耗热量(GJ/m2)
0.25
0.2 0.15 0.1 0.05 0 1 <16.5 2 16.5~17.5 3 17.5~18.5 4 18.5~20.5 5 20.5~21.5
Indoor temperature range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苏州采暖用电
In South China urban, energy for heating is between 6~8 kWh/m2.a
城市 北京 苏州 沈阳
kWh/m2.a 24.3 31.2 21.7
三个城市住宅的年用电量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区域供热,不用电 分户用电采暖 区域供热,不用电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住宅能耗的各国比较
面积平均建筑能耗 : kgce/(m .a)
60 50 40 30 20 10
韩国 , 41 德国 , 112 希腊 , 20 荷兰 , 27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长江流域城镇采暖
目前实际能耗远低于北方城镇 (3 — 20 kg/m2) 能耗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时间、部分空间和 较低的室内温度 目前有些地区开始实施集中供热,造成实际 能耗增加 3~5 倍 问题: 是应维持现状还是发展集中供热?应 采用那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