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初级社工实务: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本章要义:1、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解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把握思路:在知道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按照社会救助的特征和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主要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的工作方法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救助工作。
•S9、1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概述•S9、1、1社会救助•①社会救助定义在什么情况下(个人、自然、社会原因),发生严重困难时,政府和社会对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社会救助的特征•A、权利义务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在陷入贫困时,有权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不要求获得救助者履行某种业务—宪法赋予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B、救助对象的限制性真正陷入困境—必须进行家计调查。
•C、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考试资料网保障获救成员的最低生活需求•D、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物质-现金;应急临时-固定长期;政府-民间…•E、救助的时限性救助者脱离困境,救助终止•S9、1、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什么是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一种旨帮助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会成员,在其获得物质方面社会救助的同时,得到精神方面的提升和社会功能的恢复,直至摆脱生活困境,或减轻困境,过正常社会生活的专业服务活动。
•这种专业服务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技巧。
•S9、1、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①服务对象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生活发生严重困难•A、引发问题的原因多样性和复杂性:背后的原因多样性和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而迸发;•B、问题发生后对救助对象的影响多样性和复杂性:物质的心理的精神的社会的。
2014年成都市社工员评定综合能力学习资料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谭祖雪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那接下来的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讲在社会救助这个特殊的实务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这一章同样是有三节。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述仍然是从总体上对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进行一个总体的概略的介绍。
在这一节里边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社会救助的概念,包括它的体系、基本程序和基本特征。
第二个问题,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念,这里边讲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其主要作用及理论基础。
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地看一下这一节的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针对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这一章里边的概念比较多,涉及的政策也比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我们前后内容融会贯通。
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个问题,社会救助。
什么叫做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也是一个动态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概念,如果我从内容上看,它应该是包括了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灾害救助以及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等项目。
什么叫做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因为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而致使他们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时候就由政府和社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关于社会救助的观念,它里边有两个基本的表述。
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致使他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是他维持生命最低需求的吃喝等生活条件难以保障的时候,就由政府和社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所以这两个基本很重要,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每个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的公民权利。
在社会成员因为各种原因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那政府和社会为这个公民要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的救助,或公民有这个权利要求政府或社会为他提供基本物质保障,提供救助。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具体的哪些是基本的物质保障?社会救助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完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掌握重点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救助的体系2.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救助对象的有限性●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掌握重点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1.什么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2.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服务对象及其救助类型的复杂性;●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工作模式的融合性;●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掌握重点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围绕着社会救助的内容展开,也就是说以基本生活救助、各类专项救助、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
1.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2.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贫困群体遇到的基本生存之外的专门困难,比如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的住房问题、看病就医问题等。
3.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4.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参与救助政策修订(2)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3)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
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人员实施救助。
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
●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
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是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
(4)流浪儿童救助A.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B.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安置与跟踪服务。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9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及其家庭 拥有的解决问题的 方法、能力和资源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 什么
问题对服务对象的 影响及服务对象的 反应
服务对象的健康或 者安全问题的迫切 性如何
服务对象发生问题 的原因、时间、地 点、过程
二、危机干预
(一)危机的定义和阶段 社会工作者要在一至二个月内主动开展密集 的支持工作
【参考答案】A 【考点解析】儿童辅导有许多方法或模式,如行为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 疗法、社会技巧训练等。但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许多困惑或遭受的伤 害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和表达清楚,所以,过于理性或复杂的治疗模式有 时候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辅导效果。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 运用游戏治疗模式进行儿童辅导。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三)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四)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参考答案】C 【考点解析】考查灾后重建工作,进一步 恢复灾区居民的生活、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评估 二、危机干预 三、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
一、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特点 (二)如何获得评估信息 (三)评估的程序 (四)评估的重点
一、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特点
保持连续性:持续到整个救助过程 救助对象的参与
(三)可持续(需要政府和社会不间断地支持 和帮助)
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2014年真题)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人员、精神 病人和危险传染病人进行救助时,社会工作者应坚持的原 则是( ) A、先救治,后救助 B、先救助,后救治 C、只救治,不救助 D、只救助,不救治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2019 年2020 年占分比重年份单选题多选题总分2020 年549 分2019 年549 分本章考点8.临时救助9.受灾人员救助10.社会救助的评估11.危机干预12.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和需求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功能4.最低生活保障5.医疗救助6.教育救助7.就业救助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1)最低生活保障:一种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以家庭收入为衡量标准,县级或街道级别的民政局负责审批,城市(1993 年上海),农村(2007 年全国)(2)特困人员供养:原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统一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包括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3)受灾人员救助:一个月(救命);一个月到半年(恢复);半年到三年(重建)(4)医疗救助:一是资助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费用补助。
(5)教育救助: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
(6)住房救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7)就业救助: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8)临时救助: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
救助金、发放实物或提供转介服务3 种方式;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2.社会救助的原则和需求(1)工作原则兜底线、保基本、救急难、促发展(2)基本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社交需求(爱与归属感)、尊重需求(自尊和他尊)、自我实现需求(潜能挖掘、贡献社会)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功能(1)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2)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实现“助人自助”(3)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参加社区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等(4)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个案或家庭治疗4.最低生活保障(必考)(1)服务对象识别,社工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方式了解家庭情况(2)协助申请低保,协助了解申请程序和申请方法等(3)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舒缓压力,宣泄情绪(4)调节家庭关系,改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生态(5)开展能力建设,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6)促进社会融入,邻里互助小组、与困难家庭结对子等真题训练【真题·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小林在入户走访评估时发现,刘阿姨的家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但刘阿姨并没有提出申请,刘阿姨认为自己虽然出行需要做轮椅,行动不便,但依然有动手能力,希望能自食其力,为就读初中的女儿做榜样,对此小林适宜的做法是()。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社会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救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助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社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工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作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社会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危机干预评估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重点)①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城市(1993年、上海)、农村(2007年、全国)②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③受灾人员救助:一个月;一个月到半年;半年到三年④医疗救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补助⑤教育救助: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员的教育救助。
⑥住房救助:配组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⑦就业救助: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处于失业状态⑧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救助金、发放实物或提供转介服务3种方式;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知识点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知识点三、社会救助的主要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知识点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主要特点救助对象的多样性、救助类型的复杂性;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工作依据的政策性知识点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知识点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知识点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知识点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知识点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申请住房救助、宣传讲解政策知识点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心理能力建设知识点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知识点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危机干预、外展服务、机构救助知识点八、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重点)灾害发生1个月72小时内的抢救生命;3---10天危机处理;2星期---1个月是临时生活庇护1个月---6个月:建设临时住所、了解救助内容、过度生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九章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社会救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第八条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着成绩的单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最低生活保障第九条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第十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第十一条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第十二条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第十三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三章特困人员供养第十四条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第十五条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三提供疾病治疗;四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第十六条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第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第十八条特困供养人员不再符合供养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供养并予以公示;第十九条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第四章受灾人员救助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第二十一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第二十二条自然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第二十三条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第二十四条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第二十五条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第二十六条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第五章医疗救助第二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第二十八条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二特困供养人员;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第二十九条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第三十条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第六章教育救助第三十三条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第三十四条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第三十五条教育救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救助对象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确定、公布;第三十六条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第七章住房救助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第三十八条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第三十九条住房困难标准和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公布;第四十条城镇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通过财政投入、用地供应等措施为实施住房救助提供保障;第八章就业救助第四十二条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第四十三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第四十四条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第四十五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第四十六条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第九章临时救助第四十七条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第四十八条申请临时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救助金额较小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情况紧急的,可以按照规定简化审批手续;第四十九条临时救助的具体事项、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第五十条国家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第十章社会力量参与第五十二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第五十三条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第五十六条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第十一章监督管理第五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第五十八条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社会救助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第六十条申请社会救助,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出;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到求助后,应当及时办理或者转交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第六十一条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及时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六十三条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受理举报、投诉的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第六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实施监督;第六十五条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或者人员,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六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受理的;二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不予批准的;三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申请予以批准的;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五丢失、篡改接受社会救助款物、服务记录等数据的;六不按照规定发放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七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第六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六十八条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六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第七十条本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00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9分)本章考点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和需求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4.最低生活保障5.医疗救助6.教育救助7.就业救助8.临时救助9.受灾人员救助10.社会救助的评估11.危机干预12.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1)最低生活保障:一种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3个基本条件;低保边缘家庭(一般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申请低保。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原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统一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包括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3)受灾人员救助:一个月(救命);一个月到半年(恢复);半年到三年(重建)(4)医疗救助:一是资助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费用补助。
(5)教育救助:国家对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含高职、大专)阶段就学的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家庭学生以及因身心障碍等原因不方便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未成年人,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送教上门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
(6)住房救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7)就业救助: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家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
(8)临时救助:国家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
救助金、发放实物或提供转介服务3种方式;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2.社会救助的原则和需求(1)工作原则兜底线、保基本、救急难、促发展(2)基本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社交需求(爱与归属感)、尊重需求(自尊和他尊)、自我实现需求(潜能挖掘、贡献社会)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9.1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1.社会救助概念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以家庭经济状况为基础,由政府和社会为陷入贫困的城乡困难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质救助和服务,帮助其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2.社会救助的内容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由政府提供的一种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利从政府获得直接的现金帮助,使其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低保标准。
(2)特困人员供养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特困人员供养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提供基本生活条件;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③提供疾病治疗;④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采取在当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分散供养两种形式,由特困供养人员自行选择。
(3)受灾人员救助①受灾人员救助的界定受灾人员救助是指国家对遇到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和提高生产、生活能力的一项救助制度。
受灾人员救助内容主要包括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设施、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政府还应当及时核实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②受灾人员救助的特点此类救助具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点。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的基本生活救助,也属于受灾人员救助范畴。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27讲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主要内容第九章 社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分值较高)救助社会工作(分值较高) 本章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主要方法、针对不同救助类型应用社会工作方法救助。
单选5道,多选2道。
共计9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依据社会救助法规和政策,面向生活困难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展开以济贫、解困、扶危、增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工作专业活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之一。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方法第九章知识框架第一节 社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社会救助的内容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内容。
知识点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一)兜底线(二)保基本(三)救急难(四)促发展知识点三、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考点)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面。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求在这5个层面上均有体现。
知识点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知识点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了解特点(了解)) 定义定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特点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工作依据的政策性知识点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理解)1.协助工作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2.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3.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4.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第一节总结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内容(考点)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考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知识点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一)服务对象识别(二)协助申请低保(三)提供心理支持(四)调节家庭关系(五)开展能力建设(六)促进社会融入习题演练某街道社会工作站抢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和信息核查等方式,对辖区内困境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照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配合街道更精准地将需要救助的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工作实务第九章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9. 2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9. 2. 1 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基本生活救助的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
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1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①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社会工作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维护弱势群体的法定权利。
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熟悉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了解政策对于贫困家庭的影响,清楚贫困群体的需求,是社会政策与救助对象之间的连接纽带。
②政策实施与评估 a .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是将救助理念和救助规定转化为具体救助行为的过程。
除了现金给付之外,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协调各类救助资源,综合使用政府救助、慈善捐赠、企业减免等方法,多角度、多层面满足救助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
b .评估是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合理性和政策实施的公平性的检验,是促进社会政策更加科学、更加完备的重要手段。
(2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①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 . 提供物资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等; b . 提供就业机会, 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 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②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社会救助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
在社区层面,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开发和整合各类单位、社会组织的资源, 将政府支持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形成社会救助的合力。
具体包括: a . 建立邻里支持网络; b . 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 c . 注意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
初级社会工作者实务重点考点训练(第九章)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整体结构1.概述概念与内容、工作原则、主要需求、定义与特点、主要功能2.主要内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8大方面3.主要方法评估、危机干预、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社会救助的内容1.最低生活保障: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使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低保标准。
认定的基本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
2.特困人员供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是没有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城市“三无”、农村五保户。
内容: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丧葬事宜。
3.受灾人员救助:遇到自然灾害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成员。
内容: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住房恢复重建并给予资金、物质救助。
4.医疗救助:通过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的一种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教育救助:减免学费、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6.住房救助: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帮助。
城市:配租公租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开展危房改造等。
7.就业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办法,帮助实现就业。
8.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实物、提供转介服务3种方式,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真题训练赵大爷年近七旬,生活在农村。
几年前赵大爷的独子因交通意外身亡,老伴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
目前赵大爷无亲无故,以拾荒为生。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PPT课件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 )通
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
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
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
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协助工作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协助工作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促进工作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疏导和解决工作对象的心理困扰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八、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直接询问、家庭探访、间接了解、观察身体语言 、使用量表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三)评估的程序
1、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及服务需求 2、根据救助政策评估救助对象的申请资格 3、评估救助机构和救助对象所在社区的资源
(四)评估的重点
1、服务对象关注什么、问题是什么 2、相关的法律法规 3、服务对象的健康或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如何
近两个月,在此期间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
年。后来社会工作者金迪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回
了家。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肖禾属于( )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2010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重点难点归纳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一)社会救助的概念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二)社会救助的体系1.基本生活救助(1)城乡低保(2)农村五保供养2.专项社会救助(1)教育救助①现金救助:减免学费、发放特别奖学金、助学金②实物救助:发给学生学习用品、校服、提供免费午餐等(2)医疗救助①资助城乡困难家庭的成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②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费用补助或减免(3)住房救助①租金减免②租金补贴③廉租住房实物配租④危旧房改造补助等3.灾害救助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建立救助站的办法,由救助站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以及返乡车票等服务。
(2)不愿入站的,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服务;坚持“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配合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危险传染病病人的救治工作。
二、社会救助基本程序(一)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1.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消费者物价指数(CPI)5.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必需消费支出等6.考虑与其他社会保障标准的衔接等(二)救助申请的受理:向所在街道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三)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四)救助审批:县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五)救助款物发放:当地社会救助部门(六)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七)申诉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一)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二)救助对象的有限性(三)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五)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教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社工实务讲义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的特征:1、权利义务的⾮直接对应性;2、救助对象的限制性;3、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4、救助⼿段的多样性;5、救助的时限性; ⼆、社会救助社会⼯作的特点: 1、服务对象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性和统⼀性: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表现为叠加式和嵌⼊式; 3、救助服务规范的专业性和政策性。
第⼆节社会救助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贫困救助领域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1、社会结构层⾯上的社会⼯作: (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使救助对象通过这⼀政策受惠; (2)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 ①倡导救助对象通过劳动就业解决⾃⾝困难:⼀是呼吁政府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通过政府购买岗位,提供就业机会;三是⿎励救助对象⾃办企业和经济实体。
②倡导劳动⼒市场的规范:⼀是提⾼最低⼯资标准;⼆是消除劳动⼒市场的就业歧视。
2、个⼈改善层⾯上的社会⼯作: (1)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确定其申请者条件和资格; (2)帮助符合资格的困难家庭申请低保,同时,对申请未批的居民进⾏辅导; (3)推动服务对象的就业和经济⾃主,能过就业辅导、训练,提升救助对象的⼈⼒资本; (4)有组织、制度化地推进扶贫计划的实施; (5)⿎励与激发他们⾃信⼼,提⾼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 (6)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的困难。
⼆、⾃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1、灾害应急救助:包括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排灾民基本⽣活、社会秩序维护、⼼理疏导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 (1)环境的恢复重建;(2)恢复社会正常的社会⽣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包括灾害风险分析、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及教育。
三、流浪乞讨⼈员救助领域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1、进⼊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 2、服务机构内的救助:保障基本⽣活需要 3、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 (1)类家庭服务;(2)家庭寄养;(3)教育培训 4、返家安置之后的服务:是当前我国处理、安置流浪⼉童的最主要⽅式。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工作实务第九章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9.1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社会救助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由政府和社会组织为陷入贫困的城乡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质救助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9.1.1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
社会救助体系一般包括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灾害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内容。
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指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
(1)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吃穿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目前基本生活救助主要有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两个救助项目。
城乡低保是一种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主要针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2)专项社会救助①教育救助政府通过现金或者实物救助的形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
救助对象包括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和研究生。
教育救助分现金救助(如给学生减免学杂费,发放特别奖学金、助学金等)和实物救助(如发给学生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免费午餐等)两类。
②医疗救助是政府和社会通过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的一种机制。
医疗救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满足最低健康需求,从而避免疾病的困扰,分两种形式:a.资助城乡困难家庭的成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b.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费用补助或减免。
③住房救助指政府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或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的方式为城市低收人家庭提供住房方面的帮助,通过现金补助的方式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造危旧住房。
住房救助目前采用的形式主要有租金减免、租金补贴、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危旧房改造补助等。
(3)灾害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遇到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和提高生产、生活能力的一项救助制度。
9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知识点4 :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开展工作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开启绿色通道,对符合条 件的贫困生进行救助 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 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4 :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真题直击——2012年,单选 在专项救助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能够介入的工作是() A.制定教育救助的政策 B.为贫困患者报销医疗费用 C.帮助贫困家庭了解住房救助 D.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了解即可 :主要方法 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 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知识点1 :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知识点2 :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原则:个别化、接纳、鼓励合作、参与解决问题、适时 评估 2.小组工作的过程:小组初期、小组聚集期、小组形成期、小组冲突 期、小组维持期、小组结束期。 3.小组活动计划的设计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2 :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3 :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4 :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其服务目 标是使流浪乞讨人员在获得物质方面救助的同时,恢复社会功能,改 善精神面貌,摆脱生活困境,过正常的社会生活。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9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9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9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救助概念与内容(一)概念1、社会救助以家计调查为基础;因个人、自然、社会原因导致;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二)社会救助体系1、基本生活救助(1)是社会救助的核心(2)有两个救助项目: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3)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4)通过建立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发放供养经费来使其生活达到当地平均水平2、专项社会救助具有重叠性(1)教育救助:现金、实物救助(2)医疗救助(3)住房救助:租金减免或补贴、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危旧房改造补助(4)司法救助3、灾害救助: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先救治,后救助原则二、社会救助基本程序(一)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需考虑的因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必需消费支出(二)救助材料的申请向所在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三)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四)救助审批(五)救助款物发放(六)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救助对象有进有出,救助资金有高有低(七)申诉:向当地民政、纪检监督部门反映和申诉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1、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区别于社会保险2、救助对象的有限性3、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4、救助手段的多样性:形式:现金、物质、服务性救助时间:临时、长期的固定的救助类别:常规性、特殊性救助5、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由社会救助的无偿性决定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1、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3、工作模式的融合性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1、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2、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3、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4、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六、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贫困救助是其核心1、增能理论2、优势视角(能力是其核心概念)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一)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1、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2、政策的实施与评估(1)现金给付、政府救助、慈善捐赠、企业减免(2)政策正朝着综合性、制度化方向发展(二)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社区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平台(1)提供物质帮助(2)提供就业机会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社会救助除了政府,还有各类社会组织(1)建立邻里支持网络(2)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3)注意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一)教育救助1、参与政策制定,促进政府加大对教育救助的投入(1)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费、教科书费;补助困难学生住宿费和午餐费(2)高、中等阶段:去学习报到的路费,发放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3、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开展分层分类救助:奖贷助补减4、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二)医疗救助1、寻找社会工作与医疗救助的结合点2、参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三)住房救助1、帮助困难家庭申请住房救助2、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帮助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社工要协助住房管理部门和低收入家庭认定部门建立动态跟踪制度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灾害紧急救援1、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2、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3、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辅导(二)灾后重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地方分级管理的方式;民政系统主要负责灾后民房的恢复重建1、在现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管理机制下,社工应当采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协调社区人居环境的恢复重建,参与监督管理社区重建工程建设进展,加快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能力2、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四、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参与救助政策的修订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二)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三)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1、主动救助: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2、机构救助:基本生活安置、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四)流浪儿童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1、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2、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1)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2)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类家庭、家庭寄养(3)安置与跟踪服务对刚回归家庭的儿童要展开安置服务;对如暴力、歧视造成的流浪儿童要坚持跟踪服务第三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基本生活救助的跟踪方法(一)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1、结案——接触服务对象,了解问题和需求(1)要准备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2)要准备并善于与服务对象会谈2、预估——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1)是否有合适的工作人员(2)是否能够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3)服务对象是否期望过高,与自身现实条件是否相符,是不是超过了社工的处理范围3、规划——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1)在选择介入角度时,社工要根据“最容易接触、最容易改变、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原则选取(2)需要选择适当的工作方法(3)制定并实施规划:便利性、重要性、效率和效果、可行性4、评估——分析工作过程和效果(1)直接收集所需信息:服务对象的口头报告、观察服务对象的行为、专业量表(2)间接收集所需信息:家庭访问、社区走访5、结案——总结并结束工作(1)情绪与反应的处理(2)巩固工作成果: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对服务对象的收获和能力进行总结;要表达开放性意愿;为了使服务对象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前景,可以帮助服务对象确定自己的、家庭的发展目标,鼓励服务对象有勇气、有信心面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二)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的原则(1)个别化原则(2)接纳原则(3)鼓励合作原则(4)参与解决问题原则(5)适时评估原则2、小组工作的过程(1)小组初期:小组还没形成,只是个设想(2)小组聚集期:第一次会谈后进入小组聚集期;社工要掌握的技巧是在小组内部建立成员间共同遵守的规范,如保密规范小组、按时参加小组活动等、积极参加讨论和分享、注意倾听别人的表达(3)小组形成期:成员开始互动、沟通,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角色出现分化,小组规范也开始形成;社工要善于把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点变成问题(4)小组冲突期:小组成员之间会有竞争,与社工之间产生抵触,并且开始出现试探或挑战等行为(5)小组维持期:相对稳定时期,因为组员之间彼此了解,对于小组形成的规范比较认同,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在增强(6)小组结束期(三)社区工作1、基本原则(1)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2)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3)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2、主要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2)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解决社区内部的实质性问题3、主要任务(1)改善社区环境(2)发展社区网络(3)促进能力建设二、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1、工作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2、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开启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提供救助3、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4、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三、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一)灾害预防1、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2、灾害风险分析(二)灾害救助1、积极介入、紧急转移、保护生命2、寻找资源、安置灾民、维持秩序3、安抚精神、调适心理、重建网络(三)灾后重建1、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2、恢复社会生活秩序3、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四、流浪乞讨救助的工作方法(一)外展服务1、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系统的服务模式2、针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注意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二)机构服务1、思想转化2、行为矫治3、继续教育4、技能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200 页,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变化小标题, 相应内容表述有变动。
服务对象识别→对象识别;帮助申请救助→协助申请低保。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救助概念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2、特困人员供养 3、守在人员救助 4、医疗救助 5、教育救助 6、住房救助 7、就业救助 8、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单选
4 4 5 5 5
多选
0 2 2 2 2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1、P196 页,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有增加和改动。 “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救急难”“兜底
线”“保 基本”“促发展”。
无助。社会工作者在几个接受安置的村里开展了新 老村民“互帮互助结对子”活动,由老村民向新村民 传授当地的生产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 灾村民( )。2018真题 A.重构社区生活秩序 B.重塑社区发展信心 C.重建社区支持系统 D.恢复社区生活功能
答案:C
56岁的乔阿姨一直没有工作,主要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 两个月前,乔阿姨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花光了家 里所有的积蓄。乔阿姨家的生活难以为继,丈夫的后续治 疗也无法维持,乔阿姨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向社会工作者 小魏求助。为帮助乔阿姨的丈夫获得稳定的后续治疗,小 魏首先应该()。2019年真题
答案:AB
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转变就业观念 (二)自我认知调整 (三)职业技能培训 (四)连接就业资源
老丁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孩子正上初中,一家人 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与老丁当保安的收入维持 生活。最近,老丁因公司解散而失业在家。老丁想 寻找比做保安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 老丁因此心情烦躁,常对儿子发脾气。为了帮助老 丁一家,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了下列服务,其中属 于就业救助的有( )。2019年真题
社会工作科将全市救助站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印成宣
传单,由工作人员到闹市区发放给流浪乞讨人员。
并为他们提供食物和饮品等物资。社会工作科的上 述工作是( )。2017真题 A.机构救助 B.外展服务 C.危机干预 D.社会援助
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D
社会工作者大罗在外展服务中发现,11岁的小刚已经 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又饿又累。大罗将其带回了未成年
小陶协助老范与邻居结成帮扶伙伴,彼此互帮互助。
小陶的这利做法属于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2018真题 A.提供心理支持 B.开展能力建设 C.调节家庭关系 D.促进社会融入
答案:D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住房、食物、衣服及出行 (二)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三)评估的程序
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以及服务需求 根据救助政策评估救助对象的申请资格 评估社工所在机构和救助对象所在社区的资源
(四)评估的重点
1.服务对象关注什么、问题是什么 2.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3.服务对象的健康或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如何 4.服务对象发生问题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 5.问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以及服务对象的反应 6.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
A.帮助乔阿姨稳定情绪 B.为乔阿姨的丈夫提供个案辅导 C.帮乔阿姨向有关部门提出低保申请 D.评估乔阿姨家适合申请哪类社会救助项目
答案:A
一、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特点 1.保持连续性 2.救助对象的参与 3.动态推进,全面了解 (二)如何获得评估信息(多选)
直接询问、家庭探访、间接了解、观察身体语言、使用量
们的心理、精神、就业、学业、人际交往都带来一
些负面影响。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因此带来的困
扰,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某高校开展了以“让青
春飞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教 育救助服务内容的有( )。2017真题 A.设立“青春飞扬”励志奖学金 B.设置“助力青春”勤工俭学岗位 C.开展“大展宏图”就业技能培训 D.建立“守护青春”贫困学生健康档案 E.举办“我的优点我知道”的主题活动
答案:A
小王一直从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贫困家庭,
为了能有效地获得贫困家庭信息,小王可采取的评
估手段有( )。2018真题 A.与贫困户直接交流沟通 B.与贫困家庭直接有效沟通 C.观察贫困家庭的居住空间 D.走访贫困家庭的邻居朋友 E.观察家庭成员的身体语言
答案:ABCD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走访时发现,一户单亲家庭中唯一 的孩子有严重的先天性心病,为了给孩子治病,该家庭四 处举债,生活陷入困境。为此,小张计划为该家庭申请救 助,在对这个家庭进行评估时,小张先详细了解了该家庭 的债务情况、孩子的治疗状况,之后,小张又进入该家庭 了解其家人间的互动状况及家庭环境,上述评估中,小张 采用的方法有( )。2019年真题
答案:C
八、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二)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三)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四)社区重建与发展
在某灾后临时安置区,公用厨房设施紧张,环境 卫生需要人打扫,居民间常常出现一些矛盾。为
此,社会工作者采用参与式社会工作的方法解决,
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中,最怡当的是(
力和资源
社会工作者小王具有贫困家庭评估工作的丰富经验。
在对每一个新的服务对象进行评估时,小王都应坚
持的正确做法是( )。2016真题 A.仅靠自己的观察收集资料 B.凭借以往经验得出结论 C.依据初始资料完成评估工作 D.搁置经验,“倒空自己”
答案:D
低保户老杨一家五口人生活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
老杨夫妇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协助。老杨
的儿子无稳定工作,儿媳体弱多病。拮据的经济条件和
狭小的空间让儿子和儿媳倍感生活的压力,争吵成了家 常便饭.于是,老杨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住房救助。社会 工作者在对老杨的家庭进行评估时,除了关注家庭经济 状况外,还应( )。2018真题 A.了解老杨的家庭关系状况 B.为老杨夫妇寻找医疗资源 C.跟踪老杨住房救助申请的进展 D.为老杨的儿媳提供就业培训
答案:C
在小梅眼中父母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幸福。一年
前小梅父亲失业了,经常借酒消愁,酒后夫妻俩常
争吵不休,小妹妈妈觉得日子没发过了,与小梅父
亲离了婚。小梅得知父母离异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不吃不喝,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小梅的父母焦急万
分,求助社会工作者小李,此时小李首先应该 ( )2017真题 A.确保小梅的人身安全 B.联系学校老师为小梅补课 C.与小梅沟通制定工作方案 D.与小梅父母讨论该事件对小梅的影响
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一)兜底线 (二)保基本 (三)救急难 (四)促发展 三、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一)生理需求 (二)安全需求 (三)社交需求 (四)尊重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一)定义 (二)特点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三)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四)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A.家庭探访 B.直接询问 C.间接了解 D.观察身体语言 E.使用量表
答案:AB
二、危机干预 (结合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复习) 突发性意外伤害,应急援助,短时间内降低压力、
恢复平衡、解除症状、修补功能 (一)危机的定义和阶段 (二)危机干预的步骤 定义危机中的问题 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最主要和需优先考虑) 提供持续性支持 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 制定方案 形成共识
保护中心,小刚告诉大罗,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
家出走了父亲经常打他,为了避免挨打,他才从家里跑
了出来,只要有一个地方住, 他就愿意留下来。在接
触中,大罗发现小刚身上有严重的瘀伤。此时,大罗的 正确的做法是( )。2018真题 A.联系法院,起诉剥夺小刚父亲的监护权 B.找来并训诫小刚的父亲,然后送他们回家 C.报告警方,并协助警方对小刚的家庭进行社会调查 D.对小刚进行心理辅导后,将其送往当地儿童福利院
2016真题 A.进行危机干预,开展职业培训 B.组织居民讨论,共商解决方案 C.了解居民需求,完善公共设施 D.协助地方政府,监督重建工程
)。
答案:B
某村遭受泥石流灾害,部分房屋损毁,受灾的村民
被安置到了邻县的几个村。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
受灾村民不知从何处人手开展生产自救,感到非常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结合国家精准扶 贫要求复习)
(一)对象识别
(二)协助申请救助 (三)提供心理支持 (四)调节家庭关系 (五)开展能力建设 (六)促进社会融入
老范是低保救助对象。老范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减少 对低保救助的依赖。因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他只
能就近打零工,与邻居儿乎没有往来。社会工作者
A.帮助老丁调整自我认知 B.帮助老丁儿子集助学金 C.帮助老丁链接就业资源 D.协助老丁家申请医疗救助 E.帮助老丁改善亲子关系
答案:AC
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危机干预 (二)外展服务: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 (三)机构救助:基本生活安置、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
针对近期闹市区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问题,救助站
答案:ACE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协助申请救助 (二)改善救治环境 (三)协调医疗资源 (四)强化社会支持
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协助申请住房救助 (二)宣传讲解政策
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提供教育机会 (二)提供教育补助 奖、贷、助、补、减 (三)心理能力建设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贫困可能给他
村委会主任带王姐来见社会工作者小张,王姐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