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碳排放系数

合集下载

双碳标准:IPCC指南——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双碳标准:IPCC指南——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双碳标准:IPCC指南——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

幸运的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已经签署了《巴黎协定》并明确了全球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即“在2050年左右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作为碳排放量约占全球29%的中国一直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气候应对行动,比如1998年5月签署《京都议定书》、2016年4月22日签署《巴黎协定》并于2020年9月22日由国家主席明确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和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前,中国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核算如何保持与全球碳排放数据体系的统一这一问题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甚至对后续中国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及进行国家层面的减排效果的量化评估也意义重大。

最早源于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要求“所有缔约方采用缔约方大会议定的可比方法,定期编制并提交所有温室气体人为源排放量和吸收量国家清单”、而作为对此要求的支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方法学成为世界各国编制本国国家清单的统一技术规范。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PCC清单指南为2006版,最新版本为2019年修订版。

中国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也参考IPCC指南,并对碳排放情况进行估算,估算方法为:排放=AD*EFAD(活动数据):人类活动发生程度的信息EF(排放因子):量化活动产生的排放的系数其实,IPCC清单指南还为碳排放的估算方法提供了Tier 1/2/3三个准确度和精确度逐渐提高的层级。

目前我国在已公布《行业指南》的24个行业一般采用本行业的活动数据及缺省排放因子(即Tier 1)或国家参数(即Tier 2)的方法进行碳排放的估算,这与行业的数据测量水平高低有关,我国也在某些行业推广使用连续检测系统及设备,以求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润滑油 3.0 kgCH4/TJ -66.7% +233.3%
其他油品 3.0 kgCH4/TJ -66.7% +233.3%
CH4
乙烷
1.0 kgCH4/TJ -70.0% +200.0%
D=A×4186.8×10-9×10-3
原始系数
原始系数
单位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4.19E-09 1.26E-08 1.26E-08 1.26E-08 1.26E-08 1.26E-08
ch4排放系数单位95信赖区间下限95信赖区间上限原始系数单位热值热值单位数值单位95信赖区间下限95信赖区间上限自产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6200kcalkg260e05kgch4kg7002000原料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6800kcalkg285e05kgch4kg7002000燃料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6400kcalkg268e05kgch4kg7002000无烟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7500kcalkg314e05kgch4kg7002000焦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6800kcalkg285e05kgch4kg7002000烟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6400kcalkg268e05kgch4kg7002000次烟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4933kcalkg207e05kgch4kg7002000褐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3989kcalkg167e05kgch4kg7002000油页岩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2245kcalkg940e06kgch4kg7002000泥煤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2496kcalkg105e05kgch4kg7002000煤球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3800kcalkg159e05kgch4kg7002000焦炭10kgch4tj7002000419e09kgch4kcal7000kcalkg293e05kgch4kg7002000石油焦30kgch4tj6672333126e08kgch4kcal8200kcalkg103e04kgch4kg6672333航空汽油30kgch4tj6672333126e08kgch4kcal7500kcall942e05kgch4l6672333航空燃油30kgch4tj6672333126e08kgch4kcal8000kcall100e04kgch4l6672333原油30kgch4tj6672

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

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

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是指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制定的一套用于计算和评估碳排放量的方法和准则。

碳排放计算是指对特定活动、过程或系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量化和统计,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这些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边界确定:首先需要明确计算的范围和边界。

这包括确定所研究的系统的边界,例如一个工厂或一个城市,以及时间范围,例如一年或一个季度。

2. 数据收集:接下来需要收集与所研究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能源消耗、物质流通、生产过程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和监测等方式获取。

3. 排放因子:IPCC提供了一系列的排放因子,用于将不同活动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转化为碳排放量。

例如,将煤炭的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排放因子。

4. 碳汇考虑:在计算碳排放量时,也需要考虑碳汇的作用。

碳汇是指能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地方,例如森林、湿地等。

IPCC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参数用于估算碳汇的吸收量。

5. 计算方法: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和排放因子,可以使用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具体的碳排放量。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是简单的乘法运算,也可以是复杂的模型计算,具体根据情况而定。

6. 不确定性分析:在碳排放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这包括对数据的不确定性、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不同活动和过程对碳排放的贡献,从而制定相应的减排策略和措施。

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是一套标准和准则,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软件或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碳排放计算,同时还需要考虑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ipcc 耕地碳汇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ipcc 耕地碳汇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ipcc 耕地碳汇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耕地碳汇系数(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Carbon Flux Coefficients)是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主要用来衡量农业或耕地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并通过评估耕地管理措施的碳捕获能力来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凸显,耕地碳汇系数在全球尤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备受关注。

这一指标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活动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IPCC的报告中,耕地碳汇系数主要包含了不同类型土地的碳储量变化和碳捕获能力的数据。

通过对农田农作物种植方式、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管理等因素的研究和评估,该系数能够量化农业活动中的碳汇和碳源。

此外,耕地碳汇系数的数据还可以为国家制定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合理制定并推广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如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玉米杆还田等,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高耕地的碳捕获能力,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耕地碳汇系数作为IPCC提供的重要指标,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为制定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向低碳发展的方向转型。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样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IPCC和耕地碳汇系数进行概述,说明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理解IPCC和耕地碳汇系数。

首先,我们将介绍IPCC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方法,以便读者对IPCC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耕地碳汇系数,包括其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对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二、废 水排放
1. 废水若以好氧程序处理,其所产生CO2不列入计算;若以厌氧程序处理,仅计算厌氧分解后会产生CH4逸散。 2. 请分别填写其补集率及燃烧效率,其数值介于0~1之间,若未设置废气捕集设备及燃烧设备,则其数值为0。
系数选 用
范例
自定义系数
废水排放源
废水种类
废水(COD) 废水(BOD) 废水(COD) 废水(BOD)
废弃物排放源
排放系数考虑参数
系数选用 范例
自定义系数
废弃物种类
废弃物 废弃物 废弃物 废弃物 废弃物
设备名称
机械式焚化炉 机械式焚化炉
掩埋设施 机械式焚化炉
掩埋设施
排放因子
0.99945 ―
0.167
单位
公吨/公吨 公吨/公吨 公吨/公吨 公吨/公吨 公吨/公吨
含碳量(%) ― 25 ―

注:1.焚化炉之CO2排放系数=排放因子 × 含碳量 × (CO2/C) 2.掩埋设施之CH4排放系数=排放因子 × (1-含水率) × (1-废气补集系统补集率) × (152a/124(61/11/28)
1
R404a,R125/143a/134a(44/52/4)
1
R407a,R32/125/134a(20/40/40)
1
R407b,R32/125/134a(10/70/20)
1
R407c,R32/125/134a(23/25/52)
1
R408a,R125/R143a/22(7/46/47)
1
HFC-152a/R-152a,1,1-二氟乙烷,C2H4F2
1
HFC-227ea,1,1,1,2,3,3,3-七氟丙烷,CF3CHFCF3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293076gjt946kgco2gj100027725tco2tce系数来源为ipcc2006年版建议排放系数原始排放系数我国热值碳氧化因子co2排放量建议排放系数排放源活动强度排放源活动强度系指燃料使用量备注计算式
气体 种类
排 排放 放 源类 形 别 式
蓝色格表示该笔资料系直接引用IPCC 2006年数据。 黄色格表示该笔资料系引用IPCC 2006年排放系数之95%信赖区间计算而得。 绿色格表示该资料为本计划之建议值。 C=A×B×(44/12)× A B D E 1000 燃料别 IPCC 2006年C排 IPCC 2006年CO2排放系 碳氧 放系数 数 化因 C排放 子 CO2排放系 单位 单位 系数 数 25.8 kgC/GJ 1 94,600 kgCO2/TJ 25.8 kgC/GJ 1 94,600 kgCO2/TJ 25.8 kgC/GJ 1 94,600 kgCO2/TJ 26.8 kgC/GJ 1 98,300 kgCO2/TJ 25.8 kgC/GJ 1 94,600 kgCO2/TJ 25.8 kgC/GJ 1 94,600 kgCO2/TJ 26.2 kgC/GJ 1 96,100 kgCO2/TJ 27.6 kgC/GJ 1 101,000 kgCO2/TJ 29.1 kgC/GJ 1 107,000 kgCO2/TJ 28.9 kgC/GJ 1 106,000 kgCO2/TJ 26.6 kgC/GJ 1 97,500 kgCO2/TJ 29.2 kgC/GJ 1 107,000 kgCO2/TJ 26.6 kgC/GJ 1 97,500 kgCO2/TJ 19.1 kgC/GJ 1 70,000 kgCO2/TJ 19.5 kgC/GJ 1 71,500 kgCO2/TJ 20.0 kgC/GJ 1 73,300 kgCO2/TJ 21.0 kgC/GJ 1 77,000 kgCO2/TJ 17.5 19.6 20.0 20.2 21.1 17.2 20.0 22.0 20.0 20.0 16.8 15.3 15.7 12.1 70.8 25.0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kgC/GJ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64,200 71,900 73,300 74,100 77,400 63,100 73,300 80,700 73,300 73,300 61,600 56,100 57,600 44,400 260,000 91,700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IPCC 2006年CO2排 放系数之不确定性 95%信赖 95%信赖 区间下限 区间上限 -7.7% +6.8% -7.7% +6.8% -7.7% +6.8% -3.8% +2.7% -7.7% +6.8% -5.4% +5.4% -3.4% +4.1% -10.0% +13.9% -15.7% +16.8% -5.7% +1.9% -10.5% +11.8% -10.6% +11.2% -15.0% +17.9% -3.6% +4.3% -2.5% +4.1% -3.0% +3.0% -10.0% +10.9% -9.2% -1.5% -7.5% -2.0% -2.5% -2.4% -5.5% -9.5% -1.9% -1.5% -8.3% -3.2% -16.3% -16.0% -15.8% -20.1% +9.7% +2.5% +8.0% +0.9% +1.8% +4.0% +4.1% +11.4% +2.6% +1.5% +11.4% +3.9% +19.8% +21.8% +18.5% +32.0%

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

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

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以原煤为例,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
×3.667×碳氧化率。

2. 碳排放量核算主要运用以下公式:E=AD×EF,其中,AD表示为核算期内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的消耗量、
原材料的使用量及购入或输出的电量,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104m3,标态),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

EF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

3. 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排放因子法(基于计算),计算公式:根据IPCC提供的碳核算基本方程:温室气体
(GHG)排放=活动数据(AD)×排放因子(EF)。

其中,AD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如每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净购入的电量、净购入的蒸汽量等;EF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

EF既可以直接采用IPCC、美国环境保护署、欧洲环境机构等提供的已知数据(即缺省值),也可以基于代表性的测量数据来推算。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 2006年CH4排 放系数之不确定性 95%信 95%信赖区 赖区间 间上限 下限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70.0% +200.0% -66.7% +233.3% -66.7% +233.3% -66.7% +233.3% -66.7% +233.3% -66.7% +233.3% +233.3% +233.3% +233.3% +233.3% +233.3% +200.0% +233.3% +233.3% +233.3% +233.3% +200.0%
-9 -3
E 我国热值 热值 6200 6800 6400 7500 6800 6400 4933 3989 2245 2496 3800 7000 8200 7500 8000 9000 6598 9900 8500 8598 8800 9200 6635 7800 10000 9600 9000 12307 热值单位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Kg Kcal/L Kcal/L Kcal/L Kcal/Kg Kcal/M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SO2(二氧化硫)0.0165NOX(氮氧化合物)0.0156烟尘0.0096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SO2(二氧化硫)8.03NOX(氮氧化合物)6.90烟尘 3.35如何计算减排量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

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

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

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一、外购电力
外购电力排放系数 预设排放系数 CO2排放系数 CH4排放系数 N2O排放系数 CO2e排放系数 0.62 单位 公斤/度 公斤/度
系数选用 预设系数 自定义系数
原燃物料名称
电力 电力



二、外购蒸汽
原燃物料名称 CO2排放系数 预设排放系数 CH4排放系数 N2O排放系数 单位 CO2排放系数 燃料油 天然气(NG) 液化天然气 (LNG) 液化石油气 (LPG) 液化石油气 (LPG) 柴油 高炉气 炼油气 石油焦
2.53E+00 2.98E+00 2.09E+00 2.66E+00 1.75E+00 3.19E+00 2.73E+00 7.76E-01 2.17E+00 3.35E+00
2.68E-05 1.16E-04 3.73E-05 1.24E-04 2.78E-05 5.05E-05 1.11E-04 2.99E-06 3.77E-05 1.03E-04
4.02E-05 2.31E-05 3.73E-06 2.49E-05 2.78E-06 5.05E-06 2.21E-05 2.99E-07 3.77E-06 2.06E-05
Kg/Kg Kg/L Kg/M3 Kg/M3 Kg/L Kg/Kg Kg/L Kg/M3 Kg/M3 Kg/Kg
来源 台湾电力公司
自定义排放系数 N2O排放系数 单位 来源
Kg/Kg Kg/L Kg/M3 Kg/M3 Kg/L Kg/Kg Kg/L Kg/M3 Kg/M3 Kg/Kg

ipcc碳计算公式

ipcc碳计算公式

ipcc碳计算公式ipcc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SO2(二氧化硫) 0.0165NOX(氮氧化合物)0.0156烟尘 0.0096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SO2(二氧化硫) 8.03NOX(氮氧化合物)6.90烟尘 3.35如何计算减排量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

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

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

碳排放因子法

碳排放因子法

碳排放因子法
排放因子法是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碳核算办法。

根据IPCC提供的碳核算基本方程:
温室气体(GHG)排放=活动数据(AD)×排放因子(EF)其中,AD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如每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净购入的电量、净购入的蒸汽量等;EF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

EF既可以直接采用IPCC、美国环境保护署、欧洲环境机构等提供的已知数据(即缺省值),也可以基于代表性的测量数据来推算。

我国已经基于实际情况设置了国家参数,例如《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附录二提供了常见化石燃料特性参数缺省值数据。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15.2% -15.3% -15.3%
-15.2%
-15.5% -15.5%
-15.7%
-15.4% -15.4%
-15.4%
-3.6% -2.5% -2.6% -2.0% -1.5% -1.9%
-2.4%
+17.9% 4.69E-04 Kg CO2/Kcal -
-
+15.4% 3.99E-04 Kg CO2/Kcal -
泥煤
28.9 kgC/GJ 1 106,000 kgCO2/TJ -5.7% +1.9% 4.44E-04 Kg CO2/Kcal 2496 Kcal/Kg 注3 1.11 KgCO2/Kg
煤球
26.6 kgC/GJ 1 97,500 kgCO2/TJ -10.5% +11.8% 4.08E-04 Kg CO2/Kcal 3800 Kcal/Kg 注1 1.55 KgCO2/Kg

柴油
20.0 kgC/GJ 1 20.2 kgC/GJ 1
蒸余油(燃 料油)
21.1
kgC/GJ
1
固 定
液化石油气 (LPG)
17.2
kgC/GJ
1

石油脑 20.0 kgC/GJ 1
77,000 64,200 71,900 73,300 74,100 77,400
63,100 73,300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kgCO2/TJ
-
+17.0% 4.69E-04 Kg CO2/Kcal -
-
+17.9% 4.19E-04 Kg CO2/Kcal -

IPCC收录的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IPCC收录的各种燃料CO2排放系数

2.69E-04 Kg CO2/Kcal 9900 3.01E-04 Kg CO2/Kcal 8500 3.07E-04 Kg CO2/Kcal 8598 3.10E-04 Kg CO2/Kcal 8800 3.24E-04 Kg CO2/Kcal 9200 2.64E-04 Kg CO2/Kcal 6635 3.07E-04 3.38E-04 3.07E-04 3.07E-04 2.58E-04 2.35E-04 2.41E-04 1.86E-04 1.09E-03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7800 #### 9600 9000 #### 8900 9000 5000 713
排放源活動強 度係指燃料使 用量 其他 事業廢棄物 39.0 kgC/GJ 1 ####### kgCO2/TJ -23.1% +28.0% 5.99E-04 燃料 其他非化石 27.3 kgC/GJ 1 ####### kgCO2/TJ -15.4% +16.9% 4.19E-04 燃料 木頭-固態 30.5 kgC/GJ 1 ####### kgCO2/TJ -15.2% +17.9% 4.69E-04 26.0 kgC/GJ 1 95,300 kgCO2/TJ -15.3% +15.4% 3.99E-04 黑液 27.3 kgC/GJ 1 ####### kgCO2/TJ -15.3% +17.0% 4.69E-04 木炭 其他固體生 30.5 kgC/GJ 1 ####### kgCO2/TJ -15.2% +17.9% 4.19E-04 質燃料 19.3 kgC/GJ 1 70,800 kgCO2/TJ -15.5% +19.1% 2.96E-04 生質汽油 生質 19.3 kgC/GJ 1 70,800 kgCO2/TJ -15.5% +19.1% 2.96E-04 燃料 生質柴油 其他液態生 21.7 kgC/GJ 1 79,600 kgCO2/TJ -15.7% +19.7% 3.33E-04 質燃料 54,600 kgCO2/TJ -15.4% +20.9% 2.29E-04 掩埋場沼氣 14.9 kgC/GJ 1 14.9 kgC/GJ 1 54,600 kgCO2/TJ -15.4% +20.9% 2.29E-04 污泥沼氣 其他氣態生 14.9 kgC/GJ 1 54,600 kgCO2/TJ -15.4% +20.9% 2.29E-04 質燃料 19.1 kgC/GJ 1 70,000 kgCO2/TJ -3.6% +4.3% 2.93E-04 航空汽油 19.5 kgC/GJ 1 71,500 kgCO2/TJ -2.5% +4.1% 2.99E-04 航空燃油 18.9 kgC/GJ 1 69,300 kgCO2/TJ -2.6% +5.3% 2.90E-04 車用汽油 20.2 kgC/GJ 1 74,100 kgCO2/TJ -2.0% +0.9% 3.10E-04 柴油 移 燃料 19.6 kgC/GJ 1 71,900 kgCO2/TJ -1.5% +2.5% 3.01E-04 煤油 動 油 源 20.0 kgC/GJ 1 73,300 kgCO2/TJ -1.9% +2.6% 3.07E-04 潤滑油 液化石油氣 17.2 kgC/GJ 1 63,100 kgCO2/TJ -2.4% +4.0% 2.64E-04 (LPG) 液化天然氣 +3.9% 2.35E-04 - - 56,100 kgCO2/TJ -3.2% - (LNG) 註:1.我國燃料熱值係採用經濟部能源局出版之能源統計手冊內的各項能源熱值單位換算對照表。 2.該類燃料無我國熱值時,採用IPCC 1996年出版資料。 3.該類燃料我國與IPCC 1996年出版資料皆無熱值時,採用高中基礎化學教科書出版資料。 4.一般廢棄物熱值係採用行政院環保署公佈之我國2005年我國垃圾之發熱量。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Kg CO2/Kcal 7500 8000 7800 8800 8500 9600 Kcal/L Kcal/L Kcal/L Kcal/L Kcal/L Kcal/L Kcal/L Kcal/M3 註1 註1 註1 註1 註1 註1 註1 註1 2.20 2.39 2.26 2.73 2.56 2.95 1.75 2.33 KgCO2/L KgCO2/L KgCO2/L KgCO2/L KgCO2/L KgCO2/L KgCO2/L KgCO2/M3 -3.6% -2.5% -2.6% -2.0% -1.5% -1.9% -2.4% -3.2% +4.3% +4.1% +5.3% +0.9% +2.5% +2.6% +4.0% +3.9%

ipcc 碳排放系数

ipcc 碳排放系数

ipcc 碳排放系数
碳排放系数是指单位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设立的一个国际组织,负责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社会和经济影响,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IPCC对不同能源或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评估,以提供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这些系数通常表示为每单位能源(如每千克煤炭或每千瓦时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根据其能源结构和使用情况有不同的碳排放系数。

碳排放系数的使用能够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评估自身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在制定减排策略和实施减排措施时提供依据。

因此,碳排放系数是衡量和比较不同能源和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之一。

CO2排放系数推荐数据及排放计算参考

CO2排放系数推荐数据及排放计算参考

CO2排放系数推荐数据及排放计算参考CO2排放系数推荐数据单位:kg-c/kgce出处燃煤燃油燃天然气年份美国能源部DOE/EIA 0.702 0.478 0.389 1999 日本能源研究所0.756 0.586 0.449 1999 中国工程院 0.680 0.540 0.410 1998 全球气候变化基金会(GEF) 0.748 0.583 0.444 1995 亚洲开发银行0.726 0.583 0.409 1994 北京加拿大项目 0.656 0.591 0.452 1994CO2排放简便计算表CO2及污染物排放现状——排放系数CO2排放计算——部门法加权平均IPCC自上而下计算能源排放CO2:1、某燃料的表观消费量= 某燃料生产量+某燃料进口量-某燃料出口量-某燃料国际航线加油-某燃料库存变化2、某燃料CO2排放量= (某燃料表观消费量×某燃料潜在碳排放系数-某燃料固碳量)×某燃料碳氧化率说明:潜在碳排放系数--以单位热值含碳量表示,反应燃料热量全部燃烧利用,排放的碳的数量。

(来源:NDRC-ECIDC)(由表二可以看出,相同热值的燃料燃烧,所排放的CO2是有较大差别的,气体燃料最少、固体燃料最多!)二氧化碳与碳的换算: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

其计算是这样的:碳的分子量为12,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CO2排放量的计算:CO2排放量计算关系式Q=(E×A-B) ×R×44/12其中:Q — CO2排放量(t);E —能源消费总量(MJ);A —单位能源含碳量(t-C/MJ);B —固碳量(t);R —氧化率。

能源消费实物量折算为能量单位,即E=α×E0其中:α—能源折算系数(MJ/t)E0 —能源消费实物量(t)能源含碳量=E×β其中:β—能源潜在排放系数(t-C/MJ)。

ipcc 准则碳排放系数

ipcc 准则碳排放系数

ipcc 准则碳排放系数
IPCC 准则中提供了许多碳排放系数,这些系数用于计算不同活动或产品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IPCC 准则中的碳排放系数涵盖了许多方面,如能源生产、交通、工业、农业、林业和废弃物管理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碳排放系数:
- 煤炭: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是每单位热值生成2.93千克的CO2;
- 原油:燃烧原油排放的CO2排放量是每单位热值生成2.39千克的CO2;
- 天然气:燃烧天然气排放的CO2排放量是每单位热值生成1.83千克的CO2;
- 交通运输: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类型、距离和燃料消耗量等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其碳排放系数,例如飞行的CO2排放系数是每飞行千米排放0.23千克的CO2;
- 农业生产: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牛及其他畜禽的粪便等等,可以计算出碳排放系数;
- 废物处理:根据废物处理的方式和处理量等,可以计算出碳排放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IPCC 准则提供了许多碳排放系数用于参考,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设备的效率、使用率、工艺等,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SO2(二氧化硫)0.0165NOX(氮氧化合物)0.0156烟尘0.0096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SO2(二氧化硫)8.03NOX(氮氧化合物)6.90烟尘 3.35如何计算减排量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

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

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

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
燃料 氣
其他 燃料
生質 燃料
移 動 源
燃料 油
煉油氣(炼厂干气) 煉焦爐氣(焦炉煤气) 高爐氣(其他煤气)
一般廢棄物 事業廢棄物
其他非化石燃料
木頭-固態 黑液 木炭
其他固體生質燃料 生質汽油 生質柴油
其他液態生質燃料 掩埋場沼氣 污泥沼氣
其他氣態生質燃料 航空汽油 航空燃油 車用汽油 柴油 煤油 潤滑油
kgCO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kgCOJ 2/T
3.14 3.41
3.3 3.25 4.02 3.02
3.72

-7.7% +6.8% -7.7% +6.8% -7.7% +6.8% -3.8% +2.7% -7.7% +6.8% -5.4% +5.4% -3.4% +4.1% -10.0% ###### -15.7% ###### -5.7% +1.9% -10.5% ###### -10.6% ###### -15.0% ###### -3.6% +4.3% -2.5% +4.1% -3.0% +3.0% -10.0% ###### -9.2% +9.7% -1.5% +2.5% -7.5% +8.0% -2.0% +0.9% -2.5% +1.8% -2.4% +4.0% -5.5% +4.1% -9.5% ###### -1.9% +2.6% -1.5% +1.5% -8.3% ###### -3.2% +3.9%
下限 上限
自產煤
原料煤
燃料煤
無煙煤
焦煤

煙煤
次煙煤
褐煤
油頁岩
泥煤
煤球
焦炭
石油焦(其他焦化产品)
航空汽油(汽油)
航空燃油
原油
奧里油
液化天然氣(LNG)
燃料 油
煤油 頁岩油
柴油

蒸餘油(燃料油)

液化石油氣(LPG)

石油腦
柏油
潤滑油
其他油品
CO2
乙烷
燃料
天然氣
25.8 kgC/GJ 1 25.8 kgC/GJ 1 25.8 kgC/GJ 1 26.8 kgC/GJ 1 25.8 kgC/GJ 1 25.8 kgC/GJ 1 26.2 kgC/GJ 1 27.6 kgC/GJ 1 29.1 kgC/GJ 1 28.9 kgC/GJ 1 26.6 kgC/GJ 1 29.2 kgC/GJ 1 26.6 kgC/GJ 1 19.1 kgC/GJ 1 19.5 kgC/GJ 1 20.0 kgC/GJ 1 21.0 kgC/GJ 1 17.5 kgC/GJ 1 19.6 kgC/GJ 1 20.0 kgC/GJ 1 20.2 kgC/GJ 1 21.1 kgC/GJ 1 17.2 kgC/GJ 1 20.0 kgC/GJ 1 22.0 kgC/GJ 1 20.0 kgC/GJ 1 20.0 kgC/GJ 1 16.8 kgC/GJ 1 15.3 kgC/GJ 1
+6.8% 3.96E-04 +6.8% 3.96E-04 +6.8% 3.96E-04 +2.7% 4.12E-04 +6.8% 3.96E-04 +5.4% 3.96E-04 +4.1% 4.02E-04 +13.9% 4.23E-04 +16.8% 4.48E-04 +1.9% 4.44E-04 +11.8% 4.08E-04 +11.2% 4.48E-04 +17.9% 4.08E-04 +4.3% 2.93E-04 +4.1% 2.99E-04 +3.0% 3.07E-04 +10.9% 3.22E-04 +9.7% 2.69E-04 +2.5% 3.01E-04 +8.0% 3.07E-04 +0.9% 3.10E-04 +1.8% 3.24E-04 +4.0% 2.64E-04 +4.1% 3.07E-04 +11.4% 3.38E-04 +2.6% 3.07E-04 +1.5% 3.07E-04 +11.4% 2.58E-04 +3.9% 2.35E-04
9000 5000 713
Kcal/M3 Kcal/M3 Kcal/M3
1689 kcal/kg
-
-
註1 註1 註1 註4
-
2.17 KgCO2/M3 0.93 KgCO2/M3 0.78 KgCO2/M3
0.65 KgCO2/Kg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6
27.3 kgC/GJ 1
100,000
kgCO2/T J
94,600 94,600 94,600 98,300 94,600 94,600 96,100 101,000 107,000 106,000 97,500 107,000 97,500 70,000 71,500 73,300 77,000 64,200 71,900 73,300 74,100 77,400 63,100 73,300 80,700 73,300 73,300 61,600 56,100
-15.4%
+16.9%
4.19E-04
Kg CO2/Kcal
-
-
--
-
30.5 kgC/GJ 1 26.0 kgC/GJ 1 27.3 kgC/GJ 1 30.5 kgC/GJ 1 19.3 kgC/GJ 1 19.3 kgC/GJ 1 21.7 kgC/GJ 1 14.9 kgC/GJ 1 14.9 kgC/GJ 1 14.9 kgC/GJ 1 19.1 kgC/GJ 1 19.5 kgC/GJ 1 18.9 kgC/GJ 1 20.2 kgC/GJ 1 19.6 kgC/GJ 1 20.0 kgC/GJ 1 17.2 kgC/GJ 1
Kg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cal
藍色格表示該筆資料係直接
引用IPCC 2006年數據。
黃色格表示該筆資料係引用
IPCC 2006年排放係數之
95%信賴區間計算而得。
綠色格表示該資料為本計畫
之建議值。
A
C=A×B×(44/12)×
B
1000
D
F=C×4186.8×10-9×10-
E
3
G
氣體 種類
排 放 形 式
排放 源類

燃料別
IPCC 2006年C 排放係數
J
-16.3% -16.0% -15.8% -20.1% -23.1%
+19.8% 2.41E-04 +21.8% 1.86E-04 +18.5% 1.09E-03 +32.0% 3.84E-04 +28.0% 5.99E-04
Kg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gKcal CO2/Kcal
6200 Kcal/Kg 6800 Kcal/Kg 6400 Kcal/Kg 7500 Kcal/Kg 6800 Kcal/Kg 6400 Kcal/Kg 4933 Kcal/Kg 3989 Kcal/Kg 2245 Kcal/Kg 2496 Kcal/Kg 3800 Kcal/Kg 7000 Kcal/Kg 8200 Kcal/Kg 7500 Kcal/L 8000 Kcal/L 9000 Kcal/L 6598 Kcal/Kg 9900 Kcal/M3 8500 Kcal/L 8598 Kcal/Kg 8800 Kcal/L 9200 Kcal/L 6635 Kcal/L 7800 Kcal/L #### Kcal/L 9600 Kcal/L 9000 Kcal/L #### Kcal/L 8900 Kcal/M3
-15.3% -15.2% -15.5% -15.5% -15.7% -15.4% -15.4%
+17.0% +17.9% +19.1% +19.1% +19.7% +20.9% +20.9%
4.69E-04 4.19E-04 2.96E-04 2.96E-04 3.33E-04 2.29E-04 2.29E-04
液化石油氣(LPG) 液化天然氣(LNG)
15.7 kgC/GJ 1 12.1 kgC/GJ 1 70.8 kgC/GJ 1 25.0 kgC/GJ 1 39.0 kgC/GJ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