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时钟源

合集下载

什么是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什么是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什么是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计算机工作时,是在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下一拍一拍地进行的。

这个脉冲是由单片机控制器中的时序电路发出的。

单片机的时序就是CPU在执行指令时所需控制信号的时间顺序,为了保证各部件间的同步工作,单片机内部电路应在唯一的时钟信号下严格地控时序进行工作,在学习51单片机的时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时序相关的一些概念。

既然计算机是在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下工作的,那么,它的时钟脉冲是怎么来的呢?要给我们的计算机CPU提供时序,就需要相关的硬件电路,即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我们学习的80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这个反相放大器的作用就是用于构成振荡器用的,但要形成时钟,外部还需要加一些附加电路。

8051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内部时钟方式:利用单片机内部的振荡器,然后在引脚XTAL1(18脚)和XTAL2(19脚)两端接晶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外接晶振时,晶振两端的电容一般选择为30PF左右;这两个电容对频率有微调的作用,晶振的频率范围可在1.2MHz-12MHz之间选择。

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

二、外部时钟方式: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荡脉冲接入XTAL1或XTAL2。

HMOS和CHMOS单片机外时钟信号接入方式不同,HMOS型单片机(例如8051)外时钟信号由XTAL2端脚注入后直接送至内部时钟电路,输入端XTAL1应接地。

由于XTAL2端的逻辑电平不是TTL的,故建议外接一个上接电阻。

对于CHMOS型的单片机(例如80C51),因内部时钟发生器的信号取自反相器的输入端,故采用外部时钟源时,接线方式为外时钟信号接到XTAL1而XTAL2悬空。

深入了解HCS08的内部时钟源 (ICS)

深入了解HCS08的内部时钟源 (ICS)

飞思卡尔半导体 AN3041 应用笔记 第0版, 10/2005深入了解HCS08的内部时钟源(ICS)模块作者:Scott Pape飞思卡尔微控制器部系统工程部在本文中,我们将较为深入地了解一下某些型号的HCS08系列微控制器(MCU)所具有的内部时钟源模块(ICS)。

ICS是HCS08 MCU所采用的一种非常灵活的时钟源,然而它十分的经济高效,适用于HCS08系列中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类型的MCU。

ICS中包含锁频环、内部时钟参考信号、外部振荡器和时钟选择子模块。

这些子模块组合起来能提供各种时钟模式和频率,从而几乎能满足任何应用的需要。

ICS有7种工作模式,后文中将详细讨论。

同时,我们将把ICS模块与用在其他HCS08 MCU中的内部时钟发生器(ICG)模块进行比较。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ICS模块从HCS08的各种低功耗模式恢复时的工作过程。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介绍内部时钟参考信号的校准。

目录页1 ICS功能介绍 (2)1.1 结构框图 (2)1.2 ICS模式:关断 (4)1.3 ICS模式:FEI (4)1.4 ICS模式:FEE (4)1.5 ICS模式:FBI和FBILP (5)1.6 ICS模式:FBE和FBELP (5)1.7 ICS与ICG (6)1.8 附加应用功能 (6)2 低功耗模式中的ICS (7)2.1 停止1和停止2模式 (7)2.2 停止3模式 (7)2.3 等待模式 (8)3 校准IRC (8)3.1 如何校准— AN2496 (8)3.2 不调整的运行 (8)3.3 校准IRC (9)1 ICS 功能介绍深入了解HCS08的内部时钟源(ICS)模块飞思卡尔半导体 General Business Information 3FLL 的输出频率为参考时钟频率的512倍。

FLL 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参考频率选择·数字控制振荡器(DCO )·用于比较这两个部分输出的滤波器FLL 的工作原理与锁相环(PLL )非常相似。

光模块内部时钟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光模块内部时钟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光模块内部时钟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光模块内部时钟在光通信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光模块内部用于同步数据传输的时钟源。

准确和稳定的时钟信号对于数据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模块内部时钟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结构清晰明确。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内容,并说明文章目录。

其后,第二章将阐述光模块内部时钟的基本原理,包括定义和功能、时钟在光模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光模块内部时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将探讨光模块内部时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包括数据通信领域、高频率信号传输以及其他领域。

在第四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光模块内部时钟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最后,在第五章中,我们将总结全文内容并归纳出重点观点,并对光模块内部时钟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和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光模块内部时钟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光模块内部时钟在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也希望为该领域中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2. 光模块内部时钟的基本原理2.1 光模块的定义和功能光模块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的设备,它主要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传输的光信号,并在接收端将光信号重新转换为电信号。

光模块具有发送和接收功能,在数据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时钟在光模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时钟在光模块中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性。

光模块需要一个准确稳定的时钟源来控制其内部工作,并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时钟源会驱动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同时还需要与其他设备保持同步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通信。

2.3 光模块内部时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类型的光模块,其内部时钟可以采用不同的组成方式和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光模块内部时钟由晶振、频率合成器、锁相环等组件构成。

pcie5.0的pll带宽和峰值原理

pcie5.0的pll带宽和峰值原理

pcie5.0的pll带宽和峰值原理一、引言PCIExpress(PCIe)是一种高速、低延迟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接口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CIe协议也在不断演进,以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

PCIe5.0是其中的一种演进版本,其带宽和峰值原理与前一代相比有显著的不同。

二、PLL(相位锁定环路)带宽PCIe5.0的PLL带宽是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PLL带宽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环路能够处理的最大边带频率,它决定了PCIe5.0的传输速率和峰值性能。

PLL带宽越高,PCIe5.0的传输速率就越快,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时钟稳定性。

PCIe5.0的PLL带宽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内部时钟源:PCIe5.0使用高精度的内部时钟源作为基准,其频率通常在几十MHz到几百MHz之间。

2.滤波器:滤波器用于滤除时钟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保持时钟信号的稳定性。

3.相位检测器:相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这是PLL环路的关键部分。

4.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相位差信息调整PLL环路,以保持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位匹配。

PCIe5.0的PLL带宽是PCIe通道性能的关键参数,因为它决定了PCIe设备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

PCIe5.0设备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峰值原理PCIe5.0的峰值原理主要涉及到如何将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正确的时刻进行匹配。

在PCIe链路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自己的时钟源,设备之间的时钟源可能不同,这就需要在设备之间进行时钟同步。

PCIe5.0使用多阶段时钟树来达到这一目的,它使用PLL环路来保持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位匹配。

当多个设备需要共享数据时,PCIe5.0采用了星形拓扑结构,这是一种点到点的通信方式,避免了多个设备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的冲突问题。

PCIe5.0设备的每一个端口都有一个独立的缓冲区,用于存储发送的数据和接收的数据,这样就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通用定时器内部结构

通用定时器内部结构

通用定时器内部结构
通用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在电子系统中生成精
确的时间间隔。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内部组件构成:
1. 时钟源,通用定时器通常需要一个时钟源来提供基准时钟信号。

这个时钟源可以是外部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模块或者外部
时钟输入。

2. 预分频器,预分频器用于将时钟源的频率进行分频,以得到
更低的工作频率。

这样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定时器时间间隔选择。

3. 计数器,计数器用于计数时钟脉冲的数量,从而实现定时功能。

当计数器达到设定的值时,就会触发定时器的输出。

4. 控制逻辑,控制逻辑用于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计数方向、触发条件等参数。

它还负责处理外部触发信号和生成定时器的输出
信号。

5. 输出比较器,输出比较器用于比较计数器的值和设定的触发值,以确定何时触发定时器的输出。

通过这些内部组件的协作,通用定时器可以实现各种定时功能,如定时触发、脉冲生成、PWM信号生成等。

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
有广泛的应用,如微控制器、计时器、测量仪器等。

对于电子工程
师来说,了解通用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FPGA时钟设计

FPGA时钟设计

FPGA时钟设计在FPGA设计中,时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时钟源:时钟源可以是外部信号源,也可以是FPGA内部的时钟发生器。

外部时钟源一般来自外部设备或者振荡器。

FPGA内部的时钟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所需的时钟频率。

2.时钟分频:时钟分频是指将输入的时钟频率分频为所需的输出频率。

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将时钟频率降低到一个更低的频率,以降低功耗或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3.时钟分配:在FPGA设计中,可能会有多个模块需要使用时钟信号。

时钟分配是指将时钟信号分配给各个模块,以确保它们能够按照同步的方式工作。

4.时钟域划分:在FPGA设计中,可能会存在多个时钟域,即不同的时钟频率和时钟相位。

时钟域划分是指将设计中的电路划分为不同的时钟域,并确保时钟跨域的数据传输正确。

5.时钟驱动和延迟:时钟驱动和延迟是指时钟信号的传输延时。

由于FPGA中的逻辑电路通常具有不同的传输延时,所以时钟信号需要正确地驱动各个子模块,以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进行FPGA时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时钟频率选择:时钟频率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需求和FPGA的性能。

较高的时钟频率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速度,但也会增加功耗和电磁干扰。

较低的时钟频率可以降低功耗和电磁干扰,但会降低系统的工作速度。

2.时钟相位对齐:时钟相位对齐是指在不同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确保时钟相位的对齐。

时钟相位对齐可以通过插入寄存器或者使用FPGA的时钟管理资源来实现。

3.时钟缓冲和驱动:时钟缓冲和驱动是指对时钟信号进行放大和驱动,以确保时钟信号能够正常传输和驱动其他模块。

时钟缓冲和驱动可以使用FPGA内部的时钟管理资源,如PLL和BUFIO等。

4.时钟分频策略:时钟分频策略是指根据需要将时钟频率分频为所需的频率。

时钟分频可以使用FPGA内部的分频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逻辑电路来实现。

在FPGA时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时钟约束设置,即设置时钟频率、时钟相位和时钟域等约束条件。

ATxmage入门应用之时钟模块和GPIO模块的介绍

ATxmage入门应用之时钟模块和GPIO模块的介绍
0.4 - 16 MHzCrystal Oscillator
External clock
要使用PLL,必须遵循下面几个步骤:
1,使能输入时钟源;
2,选择输入时钟源和设置倍频因子;
3,等待时钟源稳定;
4,使能PLL;
相关操作参见相关寄存器操作。具体的寄存器请到官网下载数据手册和用
户手册查阅。下面我在AtmelStudio6.2的基础上举例初始化时钟,初始化使
ATxmage入门应用之时钟模块和GPIO模块的介绍
1,时钟系统
任何嵌入式系统要正常运行都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钟系统。下面简单介
绍一下xmega的时钟系统及初始化过程。
Xmega时钟系统时钟源包括内部时钟源和外部时钟源。
内部时钟源有:
32MHz内部RC振荡器;
2MHZ内部RC振荡器;
32768kHz内部RC振荡器;
32Khz内部ULP低功耗振荡器;
外部时钟源:
0.4~16MHZ晶体振荡器;引脚XTAL1和XTAL2;
32.768kHZ晶体振荡器;引脚为TOSC1和TOSC2;
还可以从外部直接接入时钟。
通过上述时钟源通过锁相环(PLL)可以倍频到32MHz。
时钟分系统时钟、CPU时钟、外设时钟、外设分频时钟,同步时钟。
用PLL到32MHz。参照上一章节的介绍在项目中添加时钟系统的驱动模块。
在系统时钟模块中的配置文件conf_clock.h中定义宏定义:
初始化后可以通过sysclk_get_main_hz这个函数读取系统时钟,该函数返
回的就是系统时钟频率,看是否与初始化是否成功。
<!--
系统时钟选择与分频:所有时钟源及PLL都可以作为系统时钟CLK

单片机的时钟技术及其原理解析

单片机的时钟技术及其原理解析

单片机的时钟技术及其原理解析时钟技术是单片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负责提供准确的时间基准,以便单片机能够按照指定的时间周期运行。

在单片机中,时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单片机中,时钟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外部时钟和内部时钟。

外部时钟是通过外接的晶体振荡器或者时钟发生器提供的,而内部时钟则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时钟源。

外部时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时钟技术之一。

通过外接的晶体振荡器,单片机可以获得非常准确的时钟信号。

晶体振荡器通常采用石英晶体,其中包含两个互相振动的石英片,当施加电压时,石英片就会振动,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这个时钟信号经过进一步的分频以及驱动电路的处理后,可以作为单片机的时钟源。

外部时钟通常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适用于对时钟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内部时钟则是单片机内部自带的一个时钟源,通常由RC振荡器或者晶振模拟电路提供。

相较于外部时钟,内部时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但在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下仍然能够满足要求。

内部时钟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可以减少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在单片机中,时钟技术的原理解析如下:首先,时钟信号是单片机运行的基准,它确定了单片机内部各个模块执行指令和交换信息的时间。

单片机根据时钟信号的变化来同步内部的各个模块,以确保它们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时序来执行任务。

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单片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时钟信号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时钟信号的个数。

时钟信号的频率越高,单片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就越快。

在实际应用中,时钟频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单片机型号、功耗、成本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

一般来说,高性能的单片机需要更高的时钟频率,而低功耗的应用则可以降低时钟频率以节省能耗。

最后,时钟信号的分频是指将原始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更低频率的时钟信号。

分频可以根据需要对单片机的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分频的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或者使用分频器芯片来实现。

stm32f103rct6使用内部晶振作为时钟源

stm32f103rct6使用内部晶振作为时钟源

stm32f103rct6使用内部晶振作为时钟源STM32F103RCT6是一款常用的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常常需要使用外部晶振作为时钟源来提供准确的时钟。

但实际上,STM32F103RCT6也可以使用内部晶振作为时钟源,取代外部晶振的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STM32F103RCT6使用内部晶振的方法。

1. 内部RC振荡器STM32F103RCT6芯片内置了一个1MHz的RC振荡器,这是用于CPU、外设与Flash存储器的内部时钟源。

在复位时,MCU自动将内部RC振荡器作为系统时钟源,并且系统时钟频率为8MHz。

如果你不想使用外部晶振,并且不需要更快的时钟速度,那么内部RC晶振是一个简便、可靠的选择。

2. 改变系统时钟源如果要将内部RC振荡器作为时钟源,只需改变系统时钟源即可。

STM32F103RCT6有两种类型的时钟源:内部时钟源(HSI)和外部时钟源(HSE)。

通过改变时钟源,MCU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晶振或振荡器作为时钟源。

使用内部晶振作为时钟源的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打开内部RC振荡器,可以使用如下代码:RCC_HSICmd(ENABLE);(2)接下来需要将HSI设置为系统时钟源: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HSI);这时系统时钟源就由外部晶振改变为内部RC晶振。

在MCU工作时,请确保输入电压符合数据手册中给出的要求,否则会导致MCU运行不稳定或损坏。

3. 选择合适的外设时钟源内部和外部时钟源可以被用作所有的外设的时钟源,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每个外设时钟源时的时钟速度。

例如,如果你想让USART1外设运行在115200bps的速率下,那么这个外设需要使用8MHz的时钟速度。

这时就需要配合使用时钟计算器来计算。

如果需要不同的外设使用不同的时钟速度,那么需要分别进行配置。

4. 总结STM32F103RCT6内置了一个1MHz的内部RC振荡器作为系统时钟源。

单片机时钟源

单片机时钟源

单片机时钟源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准确流逝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而单片机时钟源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设备的时间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时钟源的概念、种类以及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单片机时钟源。

一、概述单片机时钟源是指用于为单片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的电路或器件。

时钟信号的作用是控制单片机系统运行的节奏,使单片机的各个部件能够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进行工作。

时钟信号可以是晶体振荡器、外部信号源或内部信号源。

二、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时钟源之一。

它利用晶体的特性,通过在晶体上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压力,使得晶体产生固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这个振荡信号经过放大和整形后成为单片机的时钟信号。

晶体振荡器具有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的特点,在很多应用场合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性能。

三、外部时钟源外部时钟源指的是通过外部电路或器件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常见的外部时钟源包括晶体振荡器、电声陶瓷谐振器等。

外部时钟源的频率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单片机运行的稳定性和精度。

四、内部时钟源除了外部时钟源,单片机还可以使用内部时钟源来实现时钟信号的生成。

内部时钟源通常是通过内部电路产生的,无需外接器件。

内部时钟源的频率相对较低,但通常可以满足一般应用的要求。

使用内部时钟源可以简化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五、应用案例单片机时钟源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将以一个闹钟示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子闹钟,要求能够准确显示时间并在设定的时间点发出闹铃声。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和中断功能实现时钟显示和闹铃功能。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确定了时钟信号的准确性,而单片机的定时器和中断功能可以实现闹钟的精确控制。

通过编程设置,我们可以实现闹钟的功能,如设定闹钟时间、显示时间、触发闹铃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添加其他功能,如温度显示、日历功能等,通过单片机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和相应的外设模块来完成。

sdh时钟源的种类

sdh时钟源的种类

sdh时钟源的种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同步数字层次结构,用于在光纤传输系统中传输大容量的数据和语音信号。

SDH网络中,时钟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同步的时钟信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SDH时钟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1. 内部时钟源(Internal Clock Source)内部时钟源是指SDH设备自身产生的时钟信号。

这种时钟源通常由设备内部的振荡器产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内部时钟源适用于小型网络或独立设备,对时钟同步要求不高的场景。

2. 外部时钟源(External Clock Source)外部时钟源是指从外部引入的时钟信号。

通常情况下,外部时钟源是由网络中的主时钟设备(Master Clock)产生的,通过时钟线路或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传输到各个SDH设备中。

外部时钟源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保证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同步性。

3. 恢复时钟源(Recover Clock Source)恢复时钟源是指通过从传输信号中恢复出时钟信息来生成时钟信号。

在SDH网络中,信号会经过多个设备的传输,可能会受到传输线路噪声、时延等影响,导致时钟信号的畸变。

恢复时钟源可以通过对传输信号进行恢复和修正,生成稳定的时钟信号。

4. 保护时钟源(Protection Clock Source)保护时钟源是指在主时钟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时钟源的机制。

在SDH网络中,主时钟设备通常会配置备用时钟设备,以应对主时钟源故障的情况。

当主时钟源发生故障时,保护时钟源会自动接管,保证网络的连续运行。

5. 多时钟源(Multiple Clock Sources)多时钟源是指在一个SDH网络中同时使用多个时钟源的机制。

这种时钟源可以提供更高的时钟精度和可靠性。

多时钟源可以通过时钟源选择电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钟源。

例如,在一个大型SDH网络中,可以使用外部主时钟源作为整个网络的主时钟源,同时使用内部时钟源作为备用时钟源,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STM32时钟配置方法详解

STM32时钟配置方法详解

STM32时钟配置方法详解STM32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一系列32位Flash微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时钟是STM32微控制器的核心部分,正确配置时钟可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STM32时钟配置的方法。

1.时钟源:STM32微控制器提供了多个时钟源,包括内部时钟(HSI、LSI)和外部时钟(HSE、LSE)。

其中,HSI(高速内部时钟)是一个高频率(通常为8MHz)的内部RC振荡器,适用于低功耗应用;LSI(低速内部时钟)是一个低频率(通常为40kHz)的内部RC振荡器,用于RTC(实时时钟)模块;HSE(高速外部时钟)是一个外接的高频晶振,用于提供更精确的时钟信号;LSE(低速外部时钟)是一个外接的低频晶振,适用于RTC模块。

2.主频和系统时钟: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系统时钟是指STM32微控制器的总线时钟,包括AHB(高性能总线)、APB1(低速外设总线)和APB2(高速外设总线)。

在进行STM32时钟配置之前,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启用对应的时钟源: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钟源并启用相应的时钟。

可以通过设置RCC_CR寄存器和RCC_APB1ENR/RCC_APB2ENR寄存器来实现。

例如,要使用HSE作为时钟源,需要首先启用HSE时钟。

2.配置时钟分频器:为了使系统时钟不超过芯片规格要求的最大频率,需要对时钟进行分频。

分频器有两个,即AHB分频器和APB分频器。

可以通过设置RCC_CFGR寄存器来实现。

例如,将AHB分频器设置为8,将APB1和APB2分频器分别设置为4,可以将主频分别分频为8MHz、32MHz和64MHz。

3.等待时钟稳定:当启用外部时钟源时,需要等待时钟稳定。

可以通过读取RCC_CR寄存器的特定标志位来判断时钟是否稳定。

4. 配置Flash存储器的延时:根据主频的不同,需要设置Flash存储器的访问延时,以确保正常读写数据。

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介绍

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介绍

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介绍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协议,它通过高速光纤网络传输数据。

在SDH网络中,时钟配置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网络的同步性、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的相关内容。

在SDH微波传输电路中,主时钟通常由主控节点设备产生。

主控节点设备通过网络管理系统从上级设备获取时钟源,并将时钟源通过数字信号编码传输给下级设备。

主时钟的传输可以采用保护方式,即主时钟源和备用时钟源同时传输,下级设备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时钟源来保证时钟信号的连续性。

时钟源可以是外部时钟源或内部时钟源。

外部时钟源可以是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信号或其他时钟传输设备提供的时钟信号。

内部时钟源是指主控节点设备自身产生的时钟信号。

外部时钟源具有较高的时钟精度和稳定性,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内部时钟源虽然相对稳定,但可能会受到设备本身的振荡器精度影响。

在SDH微波传输电路中,副时钟的配置主要是为了提供时钟源的冗余备份。

副时钟可以由备用控制节点或其他设备产生,并通过备份时钟传输通道分发给下级设备。

当主时钟发生故障时,下级设备可以自动切换到副时钟来保持时钟信号的连续性。

除了主时钟和副时钟之外,SDH微波传输电路还需要配置时钟恢复设备。

时钟恢复设备可以是时钟自适应器、时钟转换器或时钟放大器等。

时钟恢复设备的作用是接收并恢复传输中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时钟源的故障监测和切换机制。

网络管理系统可以监测主时钟源和副时钟源的状态,并在主时钟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副时钟源。

切换过程要求切换时间尽可能短,并且保证切换后的时钟信号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SDH微波传输电路时钟配置是保证网络同步性和性能的重要方面。

通过配置主时钟、副时钟和时钟恢复设备,以及实现时钟源故障监测和切换,可以确保网络的时钟信号连续性、质量和稳定性。

51单片机定时时钟工作原理

51单片机定时时钟工作原理

51单片机定时时钟工作原理51单片机(也被称为8051微控制器)的定时器/计数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它允许用户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任务。

下面是其基本工作原理:1. 结构:8051单片机通常包含两个定时器/计数器,称为Timer0和Timer1。

每个定时器都有一个16位的计数器,可以用来跟踪经过的时间或事件。

2. 时钟源:定时器的核心是一个振荡器或外部时钟源,为计数器提供脉冲。

通常,这个时钟源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内部时钟源通常基于系统时钟,而外部时钟源则直接从外部硬件输入。

3. 计数过程:每当振荡器产生一个脉冲,计数器就会增加(对于向上计数的定时器)或减少(对于向下计数的定时器)一个单位。

这取决于定时器的模式。

4. 溢出:当计数器达到其最大值(对于向上计数的定时器)或达到0(对于向下计数的定时器)时,会发生溢出事件。

这会导致一个中断,可以用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或操作。

5. 分频:在某些模式下,计数器的输出可以用来分频系统时钟,从而产生更精确的定时器时钟。

6. 预分频器:预分频器允许用户设置一个值,该值决定了振荡器的输入脉冲被分频的次数。

这有助于控制计数器的速度,从而控制定时器的精度。

7. 工作模式:8051微控制器支持多种定时器模式,包括正常模式、自动重装载模式和比较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和行为。

8. 中断:当定时器溢出时,可以产生一个中断。

这意味着微控制器可以暂时停止当前的任务,转而处理与定时器相关的特定任务。

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定时器/计数器,开发人员可以在8051单片机上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和事件调度。

这对于实现诸如延时、精确计时和脉冲生成等功能非常有用。

单片机中时钟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

单片机中时钟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

单片机中时钟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摘要:时钟系统是单片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单片机的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中时钟系统的设计原理、时钟系统的分类、常用的时钟源以及时钟系统的优化方案。

一、设计原理时钟系统是单片机中用于计时和同步各个模块工作的重要部分。

单片机中的时钟系统通常采用晶振和时钟电路来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

晶振通过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来驱动时钟电路工作。

时钟电路则通过将晶振振荡信号进行二次处理,以获取最终的时钟信号。

二、时钟系统的分类根据时钟源的不同,单片机中的时钟系统可以分为外部时钟源和内部时钟源。

1. 外部时钟源外部时钟源通常采用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参考源。

晶振具有稳定性好、频率准确的特点,能够为单片机提供可靠的时钟信号。

根据振荡频率的不同,晶振可以分为常用的4MHz、8MHz、12MHz等。

外部时钟源的优点是精度高,但需要外部接口和占用额外的单片机引脚。

2. 内部时钟源内部时钟源通常由单片机内部的时钟电路产生,不需要外部振荡器。

内部时钟源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引脚少,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应用。

然而,由于工艺制程的限制,内部时钟源的精度较低,频率相对不稳定。

三、常用的时钟源根据单片机的类型和应用需求的不同,常用的时钟源主要包括晶振、RC振荡器和内部高频振荡器。

1. 晶振晶振是最常用的外部时钟源,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的优点。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晶振频率。

晶振的选择应考虑到单片机和外设的时钟要求。

2. RC振荡器RC振荡器是一种使用电阻和电容构成的振荡电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被广泛用于一些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应用。

然而,由于电阻和电容制造工艺的限制,RC振荡器相对于晶振的稳定性和精度较差。

3. 内部高频振荡器内部高频振荡器是一种由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的时钟源,不需要外部元件。

内部高频振荡器具有结构简单、占用少量资源的优点,适用于一些对精确时钟要求不高的应用。

STM32时钟源的介绍及使用方法——STM32时钟树

STM32时钟源的介绍及使用方法——STM32时钟树

STM32时钟源的介绍及使⽤⽅法——STM32时钟树【温馨提⽰:以下内容均来⾃⽹友的⽆私奉献或书本的摘抄,在此表⽰感谢!】上图是STM32的时钟树,从树上我们可以看到,STM32的时钟有两个来源——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

按时钟频率来分,⼜可分为⾼速时钟和低速时钟。

因此STM32的时钟有四个来源:⾼速外部时钟信号(HSE)、低速外部时钟信号(LSE)、⾼速内部时钟信号(HSI)和低速内部时钟信号(LSI)(图中分别⽤蓝⾊的①~④标注)。

①HSE⾼速外部时钟:由外部4~16MHz的晶体或有源晶振提供,通常采⽤8MHz。

②LSI低速外部时钟:外部晶体提供,主要是给实时时钟(RTC),⼀般为32.768kHz。

③HSI⾼速内部时钟:由内部RC振荡器产⽣的8MHz时钟,但不够稳定。

④LSI低速内部时钟:内部RC振荡器产⽣的供给RTC的时钟,频率在30kHz~60kHz之间,通常约40kHz。

时钟在STM32内部最终是供给四⼤块(图中⽤红⾊椭圆圈出):USB的48MHz时钟、系统时钟SYSCLK、实时时钟模块RTC、独⽴看门狗的时钟IWDGCLK。

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头是系统时钟SYSCLK,它可以是内部或外部⾼速时钟直接接过来,也可以内、外部⾼速时钟是PLL倍频后提供的,系统时钟再分别供给Cortex内核、SDIO、AHB总线、DMA、APB1、APB2等。

我们通常是采⽤外部8MHz⾼速时钟(HSE),所以着重说HSE。

我们以前⾯的GPIO上的时钟为例,由ST的Datasheet可知,GPIO是在APB2⾼速外设总线上的,图中绿⾊的线就是时钟的流程,我们⼀步步地来看。

8MHz外部晶体(或晶振)输⼊后,先经过⼀个开关PLLXTPRE(HSE divider for PLL entry),此开关决定对HSE进⾏2分频再输⼊到PLL或直接到PLL。

我们选择不分频。

这样时钟⼜到了第⼆个开关PLLSRC(PLL entry clock source),此开关决定PLL的时钟来源,是内部⾼速时钟⼆分频的时钟还是PLLXTPRE的输出。

单片机时钟计算

单片机时钟计算

单片机时钟计算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时钟计算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

单片机时钟计算主要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模块来实现,本文将从时钟计算的原理、应用和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时钟计算原理单片机内部的时钟计算是基于晶振的频率来进行的。

晶振作为单片机内部的时钟源,通过定时器模块来精确计算时间。

定时器模块可以根据晶振的频率进行计数,从而得到精确的时钟信号。

通过对定时器的配置和操作,可以实现各种时间计算功能,如秒表、定时器、时钟等。

二、时钟计算的应用1. 秒表功能:单片机可以通过定时器模块来实现秒表功能,通过定时器的计数值来表示经过的时间。

可以通过按键控制开始、暂停、复位等功能,实现秒表的计时功能。

2. 定时器功能:单片机的定时器模块可以用来实现定时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定时的时间,当定时器计数达到设定值时,触发相应的中断或事件,实现定时功能。

3. 时钟功能:单片机的时钟计算功能可以用来实现实时时钟的功能,可以根据当前的时间进行各种操作,如闹钟功能、时间显示等。

三、时钟计算的实现方法1. 配置定时器: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寄存器,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时钟源、计数值等参数。

2. 编程操作:通过编程的方式操作定时器,包括启动定时器、停止定时器、读取计数值等操作。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中断使能,当定时器计数达到设定值时,触发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3. 根据计数值进行时钟计算:根据定时器的计数值,可以进行各种时钟计算。

例如,通过每秒钟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得到当前的秒数;通过每小时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得到当前的小时数。

四、时钟计算的注意事项1. 确保晶振的稳定性:晶振作为单片机的时钟源,其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时钟计算的准确性。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时,应选择质量好、稳定性高的晶振。

2. 定时器的配置:根据具体的需求,正确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时钟源、计数值等参数,以确保时钟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stm32定时器原理

stm32定时器原理

stm32定时器原理STM32定时器是一种用于计时和计数的重要功能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STM32定时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STM32定时器的基本原理STM32定时器是基于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内部时钟源的驱动,实现对计数器的计数和定时功能。

STM32定时器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组件:1.1 时钟源:STM32定时器可以选择多种时钟源,如内部时钟、外部时钟或外部时钟源经过分频后的时钟。

时钟源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需要和系统的设计。

1.2 预分频器:预分频器用于将时钟源的频率进行分频,以获得更低的计数频率。

预分频器的分频系数可以通过配置来设置,从而满足不同的计数需求。

1.3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ARR):ARR用于设置定时器的计数周期,即定时器从0开始计数到ARR的值时就会触发中断或产生某种事件。

通过设置ARR的值,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1.4 计数器:计数器是STM32定时器的核心部件,用于进行实际的计数操作。

计数器的位数根据不同型号的STM32芯片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有16位和32位两种。

1.5 输出比较单元(OCU):OCU用于产生定时器的输出信号。

可以通过配置OCU的工作模式、比较值和输出极性等参数,实现各种不同的输出功能。

二、STM32定时器的应用STM32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2.1 定时中断:通过设置定时器的ARR值和使能中断,可以实现定时中断功能,用于周期性地执行某些任务或操作。

例如,可以利用定时中断来定时采样、定时发送数据或定时更新显示等。

2.2 脉冲计数:通过配置STM32定时器的输入捕获单元(ICU),可以实现对外部脉冲信号的计数。

这在一些需要测量脉冲频率或脉冲宽度的应用中非常有用,如测速仪、计时器等。

2.3 PWM输出:通过配置STM32定时器的输出比较单元,可以实现PWM信号的输出。

PWM信号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LED调光、音量控制等场景,具有调节精度高、功耗低的特点。

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

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

、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②、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4MHz~16MHz。

③、LSI是低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40kHz。

④、LSE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32.768kHz的石英晶体。

⑤、PLL为锁相环倍频输出,其时钟输入源可选择为HSI/2、HSE或者HSE/2。

倍频可选择为2~16倍,但是其输出频率最大不得超过72MHz。

其中40kHz的LSI供独立看门狗IWDG使用,另外它还可以被选择为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

另外,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还可以选择LSE,或者是HSE的128分频。

RTC的时钟源通过RTCSEL[1:0]来选择。

STM32中有一个全速功能的USB模块,其串行接口引擎需要一个频率为48MHz的时钟源。

该时钟源只能从PLL输出端获取,可以选择为1.5分频或者1分频,也就是,当需要使用USB 模块时,PLL必须使能,并且时钟频率配置为48MHz或72MHz。

另外,STM32还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信号输出到MCO脚(PA8)上,可以选择为PLL输出的2分频、HSI、HSE、或者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SYSCLK,它是供STM32中绝大部分部件工作的时钟源。

系统时钟可选择为PLL输出、HSI或者HSE。

系统时钟最大频率为72MHz,它通过AHB分频器分频后送给各模块使用,AHB分频器可选择1、2、4、8、16、64、128、256、512分频。

其中AHB分频器输出的时钟送给5大模块使用:①、送给AHB总线、内核、内存和DMA使用的HCLK时钟。

②、通过8分频后送给Cortex的系统定时器时钟。

③、直接送给Cortex的空闲运行时钟FCLK。

④、送给APB1分频器。

APB1分频器可选择1、2、4、8、16分频,其输出一路供APB1外设使用(PCLK1,最大频率36MHz),另一路送给定时器(Timer)2、3、4倍频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时钟源
1、内部时钟源结构介绍
该单片机的内部时钟源模块(ICS,The internal clock source)是比较有特色的,除了一般单片机所具有的外部时钟配置(时钟或低成本晶体振荡器)、可编程内部时钟参考(32kHz)之外,还有一个锁频环(FLL, frequency-locked loop),锁频环的输入信号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参考,锁频环的输出与外部时钟和内部参考时钟三者之一通过一个可编程分频器(BDIV , reduced bus divider)最终得到内部时钟源模块的最主要输出ICSOUT,总线时钟为ICSOUT的二分频。

时钟源模块内部结构以及输出时钟的应用情况参考图1和图2。

对时钟源模块的控制与配置离不开特殊功能寄存器,需要用到的寄存器中的一些位(bits)在图中也已经标出来了,通过这些控制位的选择,时钟模块的输出可以来自外部、内部参考或者锁频环的输出。

即使时钟源的输出不经过锁频环FLL,锁频环既可以使能,也可以关闭(省电),种种情况归纳起来,时钟源模块有7种工作模式:
FEI:FLL engaged internal mode;
FEE:FLL engaged external mode;
FBI:FLL bypassed internal mode;
FBILP:FLL bypassed internal low power mode;
FBE:FLL bypassed external mode
FBELP:FLL bypassed external low power mode
stop:
这7种工作模式中,前两个字母FE或者FB表示最终ICSOUT是否来自于锁频环,FE表示是,而FB表示FLL被跳过去了,ICSOUT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参考,取决于第三个字母是I(内部)还是E(外部)。

有的模式中包含LP表示低功耗,也就是带LP的模式下锁频环被禁止,此时可以给BDC模块供电的,来自于FLL二分频输出的ICSLCLK不再存在。

2、内部时钟源控制寄存器介绍
对内部时钟源的控制与配置是通过2个控制寄存器、一个内部参考时钟调节寄存器以及一个状态与控制寄存器来实现的,对这些控制位的定义建议参考上述内部时钟源结构图。

1 (ICSC1)
内部时钟源控制寄存器
内部时钟源控制寄存器2 (ICSC2)
内部参考时钟调节寄存器(ICSTRM)
该寄存器与下一个状态与控制寄存器ICSSC的最低位,一共九位,用于调节内部参考时钟的周期,ICSSC的最低位FTRIM也是这九位的最低位。

TRIM值越大,周期越长,频率越低。

经过测试并调节好的TRIM值建议存储在非易失FLASH的寄存器区中,比如0xFFAE
用于存储TRIM的最低位,而0xFFAF则存储高8位。

存储在FLASH寄存器区中的部分参数在上电时会自动拷贝到零页相应的寄存器中,但这里的TRIM数值需要在初始化阶段手工操作,比如:
extern volatile byte NVICSTRM @0x0000FFAF;
if (NVICSTRM != 0xFF) {
ICSTRM = NVICSTRM; // load trim value if location not blank
}
内部参考时钟状态与控制寄存器(ICSSC)
3、内部时钟源工作模式切换
内部时钟源一共有七种工作模式,这些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状态图见图3,其中主要四种模式FEI、FEE、FBI、FBE之间是可以随意切换的,其中的两种低功耗模式FBILP、FBELP 只能与之对应的非低功耗模式之间才能随意切换。

在这些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如果要使用FLL,需要配置RDIV位,以保证FLL的输入范围在31.25 kHz到
39.0625 kHz之间;
2〉CLKS与IREFS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如果CLKS为00(即FLL被选择为时钟源),IREFS可能为1或为0;但如果CLKS为01,IREFS就应该为1;CLKS
为10,IREFS就应该为0。

3〉低功耗除了受LP控制之外,还必须保证BDM不活动,因为BDM需要用到FLL 的输出。

4〉进入停止模式时,如果IRCLKEN和IREFSTEN置位,则ICS的输出ICSIRCLK 仍然活动;相同地如果ERCLKEN和EREFSTEN置位,则ICS的输出ICSERCLK
也仍然活动。

5〉在不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如果新选择的时钟不存在,则单片机会工作在
切换前的状态下。

6〉在FLL被跳过的模式下,如果某时刻需要切换到FLL模式,因为FLL锁定需要时间,建议FLL不要工作于低功耗模式,即LP不要置位,以保证切换迅速、稳
定。

7〉ICS将FLL的输入时钟(31.25 kHz到39.0625 kHz之间)以名字ICSFFCLK输出,该信号可被外设如定时器使用。

ICS同时提供一个指示信号ICSFFE(控制Fixed
Frequency Clock的输出,见图2),表示主输出ICSOUT是否为信号ICSFFCLK
的四倍以上。

针对FLL被使能的情形下,由于锁频环将输入信号ICSFFCLK固
定512倍频,即使经过BDIV分频(最大8分频),ICSOUT也一定是ICSFFCLK
的64倍以上,此时指示信号ICSFFE恒定为“1”,对于FLL被跳过的情形下,
则信号ICSFFE受两个分频器RDIV和BDIV的控制,下列情形可以保证ICSFFE
4、内部时钟源模块的初始化
ICS在上电复位后进入FEI模式,且BDIV设置为缺省的2分频。

上电复位后,应对内部参考进行调整,建议使用FLASH存储器地址0xFFAE备份调整数据FTRIM,地址0xFFAF则用于备份8bit的ICSTRM数据。

当然从FLASH中读取数据并覆盖零页寄存器的工作要在初始化阶段手工进行。

下面介绍几个时钟初始化与切换的例子。

1〉初始化,并从内部时钟(FEI或FBI)切换到外部时钟(FEE或FBE):
a>设置寄存器ICSC2中的相关位,以允许外部时钟,如果打算采用FBE模式,对
LP的设置也应该此时进行;
b>等待一段时间,以使外部时钟稳定,一般振荡器的稳定时间可参考相关技术手
册。

如果上一步设置了EREFS,即选择了外部振荡器模式,当振荡器稳定后,寄存器ICSSC中的OSCINIT会置位。

c>给ICSC1赋值,以选择时钟模式。

如果选择FEE模式,设置合适的RDIV数值并
清除IREFS控制位,此时通过设置IRCLKEN位,使内部参考时钟保持运行,这在内外部时钟需要切换的场合很有用,如果不用切换,则应该关闭内部参考时钟以节省电源。

d>通过检测寄存器ICSSC中的CLKST位,以观察时钟切换是否完成。

如果选择了
FEE模式,总线时钟经过数毫秒(由器件参数tAcquire 决定)后达到稳定,但如果是从FEI模式切换到FEE模式的情形,CLKST中的指示位不会改变。

2〉从外部时钟(FEE或FBE)模式切换到内部时钟(FEI或FBI)模式初始化:
a> 从FLASH中拷贝备份数据到TRIM和FTRIM中,该过程只在上电复位操作一次;
b> 设置寄存器ICSC1中的相应位以允许内部参考时钟(设置CLKS = 01选择FBI或
者设置CLKS = 00,RDIV = 000,并且IREFS = 1以选择FEI模式);
c> 等待内部时钟稳定,需要的时间可参考相关电器参数;
e>设置寄存器ICSC2以禁止外部时钟。

也可以通过设置ERCLKEN位,使得外部时
钟保持运行,这对于需要在内外部时钟切换的场合很有用,从节电的角度出发,如果采用内部参考时钟,外部时钟电路应该禁止。

对于需要设置FBI模式的情
形,此时也应该设置LP位,达到最大限度的省电的目的。

f>监测寄存器ICSSC中的CLKST位,以确保时钟切换完成。

从模式FEE切换到FEI
模式时,状态CLKST不会改变,如果选择了FEI模式,经过数毫秒(由器件参数tAcquire 决定)后,总线时钟自然就稳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