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1PPT 课件
运动和力(PPT课件(初中科学)34张)

3、定律的发现过程
伽利略
笛卡尔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牛顿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B表面
C表面
(3)实验记录表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距离(厘米)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方法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探究不同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估计物体不受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科学家们的探究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B表面
C表面
4、实验步骤: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让小车从斜面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 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布
丝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运动和力课件

分析 手 起重机物 杠铃 物体
物 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概念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通常用字母F表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施力的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的物体, 施力和受力是相对的。
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符号 “N”.
A 水桶
B 绳子
C手
D 地球
变 式 训 练
10、下列现象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D) A钟摆来回摆动 C月球绕地球运 B 汽车匀速转弯 D列车在平直轨道匀速运动
变式训练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力产生的效果是( ABC ) 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
B、用力弯铁片,铁片变弯了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D、小冰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动
A
推门的时候, 推力作用到离门 轴较远的点,比 作用到离门轴较 近的点,易于把 门推开.
B 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 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 母拧紧.
A
B
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力的大小、方向、 作用点。
课后作业
1、通过上面的实例总结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都有关。 3、课本43页第5题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 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标明力的大小.
F=200N
画出题中力的示意图:小汽车受 到水平向左的拉力30N和水平方向 成300斜向右上方的拉力5N
F1=5N F2=30N
300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教会学生“学”领先一步 领跑一生1. 运动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 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教材图12.1-3,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收割粮食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 改变 (填“改变”或“不变”),因此拖拉机是 运动 的;以联合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相对于联合收割机的位置 不变 (填“改变”或“不变”),拖拉机是 静止 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不同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3.如图12-1-1,图甲中,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静止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运动 的.图乙中,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静止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 运动 的.图丙中,人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以 电梯 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 地面 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图12-1-1重难点 我掌握师生互动 疑难解惑知识点1:机械运动.【例1】(2008·湘西)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解题思路点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空中飞行的小鸟相对于地面位置在发生变化,流动的河水相对于河岸位置也在变化,雨滴下落时相对于地面位置也在发生变化,三者都属于机械运动.水凝固成冰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 C知识点2: 参照物的选择.【例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山和水D.水和山【解题思路点拨】 这段诗描述的是某个人坐在行驶的船上,观看两岸的风景,感觉山好像迎面走来,但仔细看,山并没有动,而是船在行驶.“看山恰似走来迎”描述的是山在运动,山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并没有改变,而相对于行驶的船,相对位置在发生变化,因此这句诗选择的参照物是船;“是船行”描述船在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因为船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 A聚焦中考热点:【例3】( 2009·晋江)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D.黑板前的讲台桌 【解题思路点拨】 判断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1)选定参照物假定不动;(2)看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3)若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人坐在考场里,相对于来回走动的监考员、窗外飞过的小鸟、窗外走过的巡视员,相对位置都在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他们是运动的.以黑板前的讲台桌为参照物,人和它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 D快乐基础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巩固基本能力1.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D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厢2.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D ). A.月球绕着地球转动 B.鱼在水里游动 C.学生在操场上跳绳 D.太阳光射到地球上3.(2009·安顺)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4.(2009·丰泽)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B ).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5.(2009·宁夏)“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6.(2009·株洲)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7.(2009·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D ).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 8.(2008·河北)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9.(2009·咸宁)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B ).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10.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11.坐在长途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时,他是 运动 的. 12.两名同学并肩前进,一般地说他们在运动,这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的,若以其中一人作参照物,另一人就是 静止 的,这说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可见运动和静上是 相对 的.13.《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运动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静止 的.14.(2009·南昌)图12-1-2所示是山 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 静止 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运动 的.图12-1-2课外延伸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提升解题能力15.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不同的观察者均以自身为参照物( D ). A.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 B.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C.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 D.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16.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两句中的参照物分别是( B ). A.河岸 河岸 B.河岸 竹排 C.竹排 竹排 D.竹排 河岸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一个飞行员在高空中飞行时,发现脸颊旁边浮动着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只虫子,便抓过来一看,原来是颗子弹,这种事发生的条件是( B ).A.子弹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的速度较小B.子弹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一样大C.不管子弹与飞机飞行的方向是否相同,只要子弹的速度跟飞机相同就行D.子弹停在空中不动18.(2008·苏州)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19.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20.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21.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B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22.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D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3.甲看路旁的树木向南运动,乙看甲静止不动,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 A ). A.甲、乙都向北运动 B.甲、乙都向南运动 C.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D.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24.(2009·德州)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12-1-3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图12-1-3 25.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向北行驶,对于路旁的树来说,车内坐的人是 运动 的,汽车向 北 运动.对于车来说,车内坐的人是 静止 ,路旁的树向 南 运动. 26.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 西 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西 运动,丙向 东 运动.创新思维训练知识的拓展 能力的延伸27.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飞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答: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就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还是以小于丙的速度匀速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丙都能看见乙乘坐的飞机在匀速上升.所以,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不能判定.名师诠释理清思路 归纳总结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本身,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择地面(或静止在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3.判断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1)选定参照物假定不动;(2)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3)若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在运动,反之则静止.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出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也不同.“飞行员能抓子弹”、“飞机能在空中加油”、“宇航员在太空船舱外能工作”是由于物体之间是相对静止的.科海观潮:轻松快乐一分钟有趣的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由光、重力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的刺激方向.它是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又可以分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向水性等.感性运动是由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的,外界刺激方向不能决定运动方向,即运动方向与外界刺激方向无关.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温性和感震性等.许多花的开放和闭合属于感夜性运动.花一般昼开夜闭的较多,但也有少数昼闭夜开的,如印度的睡莲花.花的开闭运动主要是由于花瓣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其上下侧细胞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因此在白天和夜晚吸水伸长的速率不同而引起花的开闭;含羞草是最典型的感震植物,它的运动全靠叶片的膨压作用.食虫植物的运动也属于感震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快慢教会学生“学”领先一步领跑一生1.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丙在其后,乙在最后.你认为三位同学中甲跑得最快,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跑的路程最远.终点裁判记录了甲、乙、丙的成绩分别为:13.5s、14.2s、13.8s,从成绩单也可看出甲跑得最快,这是因为在相同路程内,甲所用的时间最短.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为v=s/t,公式中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v表示速度,单位是m/s.若s的单位用km,t的单位用h,则v的单位是km/h.速度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3.6km/h.3.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在图12-2-1中可看出,甲球做的匀速直线运动,乙球做变速运动.4.在变速运动中,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在上面1题中,甲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v=7.4m/s(保留一位小数).图12-2-1重难点我掌握师生互动疑难解惑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例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解题思路点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从公式v=s/t可以得知,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路程越远.【参考答案】C知识点2: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例2】(2008·上海)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2-2-2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图12-2-2 【解题思路点拨】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都做的是匀速运动.在两车的图像中选时间相等的两点,甲的路程要大于乙车行驶的路程,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可见选项A是错误的.由图像可知,甲车2.5s内行驶了10m(到达Q点),乙车5s内到达Q点,甲车比乙车早2.5s通过Q点;乙车经过6s,行驶了12m,离P点的路程是12m;选项B、C 错误.经过3s,甲车行驶了12m,乙车行驶了6m,相距6m,选项D正确.【参考答案】D聚焦中考热点:【例3】(20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2-2-3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图12-2-3 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解题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交通运输中速度的计算.交通标志牌上标的“40”表示的含义是:这段路限速40km/h.湖底暗埋段的路程为550m(0.55km),当小车以最高时速40 km/h 通过时,所用的时间最短.t=s/v=0.55km/(40 km/h )=0.01375h= 49.5s.【参考答案】限速40km/h ;0.01375h( 49.5s)快乐基础训练夯实基础知识巩固基本能力1.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D).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2.图12-2-4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12-2-43.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 ,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完50m 路程,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是( C )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2-2-5所示,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相比较( A ) A.V 甲>V 乙 B.V 甲=V 乙 C.V 甲<V 乙 D.无法确定图12-2-55.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C ) . A.3 :2 B.2 :3 C.6 :1 D.1 :6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 s 内通过5 m 的路程,接着静止5 s ,再在5 s 钟内通过1 0 m 的路程,物体在这1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 ).A.1 m/sB.15 m/sC.2 m/sD.1.5 m/s 7. 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 s 内通过150 m 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 450 m.它在最9.(2008·苏州)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 和9.1×103m/s .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 ,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纵波 (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5 s .10.(2009·丰泽)“五·一”假期,刘刚随爸爸驾驶轿车外出旅游,从公路交通牌上看到,轿车在一段平直的路段上行驶了10km ,轿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指在如图12-2-6所示的位置.请计算轿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图12-2-6 解:由图可知,轿车的速度为100km/h ,轿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hkm km v /10010s =0.1h答:轿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0.1 h. 课外延伸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提升解题能力11.(2009·成都)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明在前50m 一定用了6.25 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1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人对着相距425 m 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D ). A.1.25 s B.0.625 s C.0.8 sD.2.5 s13.(2009·临沂)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4.(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2-2-7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多选)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 直线运动C.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 的路程相等D.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图12-2-7 15.(2009·金华)2003年元月26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飞机从台北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返回台北.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若飞机从上海以500千米/时的速度直飞台北与以相同飞行速度从上海经香港到台北相比,可节约时间为 2.7小时 (或2小时42分钟) (飞机两地间飞行均为匀速运动).16.(2009·贵阳)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12-2-8所示,这是国人为之骄傲和值得永久纪念的一刻. 图12-2-8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 min 35 s ,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 7.8 km/s.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供氧、抗撞击、抗辐射、保温、维持压强(或保压)等 .(写出一条即可) 17.(2009· 株洲)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5 m ,球速可达到108 km/h ,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 0.3 s.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 18.(2009·河南)郑州快速公交(BRT)已在今年5月底开通运行.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2-9所示,则运行2min 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东 方向行 图12-2-9 驶,两车相距 600 m.29.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解:特快T131运行的时间t 1=12∶31-09∶45=166min车组“和谐号”D413运行的时间 t 2=11∶53-10∶06=107min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的时间 t =t 1-t 2=59min(2)动车组“和谐号”D413运行的时间 t 2=107min =6420s平均速度v =sm t s 64201023732⨯==36.9m/s=132.9km/h.答:略创新思维训练知识的拓展 能力的延伸21.(2009·宁波)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 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高 (填“高”或“低”);(2)目前我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 0.21 h ;(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37.2km/h.名师诠释理清思路 归纳总结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的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比较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等.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为v =s/t ,使用公式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并且单位要统一.若路程s 的单位是用m ;时间t 的单位一般用s ;速度v 的单位就是m/s ;若s 的单位用km ,t 的单位一般用h ,则v 的单位是km/h.速度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 =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4.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通常在改变,我们把它叫变速运动可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v 平=s 总/t 总.科海观潮:轻松快乐一分钟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炮弹不再落回地面(不考虑大气作用),而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宇宙速度有两重意义.它既是发射航天器时的最小初速度,也是航天器在绕地球飞行时的最大环绕速度.。
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ppt

画家用色彩和形态来描述运动
高山流水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摄影师用光和影来创造运动的画面
物理学上用什么来描写物体的运动呢?
1、运动的描述: 物理学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
2、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去年暑假,我带我表妹去厦门玩。 汽车徐徐地开动了,我表妹刚好坐 在窗边,却看到窗外的妈妈在渐渐 向后退去。这是什么原因?究竟是 谁在动?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 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 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 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 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 究地面上的物体,通常选择地面或者地面上固定 的物体为参照物。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
想一想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 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 来迎”是以 参照物;“是船行”,以 为参照物。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观察图中的小旗,判 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 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 能?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作业:书上练习
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从哲学观点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每个 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中。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物体运动 和静止情况不同。
力和运动PPT教学课件

第 一 国 宝 : 大 熊 猫
朱鹮 又名朱鹭, 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朱鹮有着洁白的
羽毛,在翅及尾略染粉红色,脑后有较长的羽冠。整个头部 没有羽毛,露出鲜红的皮肤。朱鹮体型大,长而黑的嘴在末 端下弯,配上红色的嘴尖、嘴基部和细长的腿,这种稀有的 鸟更显得妩媚。
扬子鳄 我国特有的淡水鳄鱼,孑遗物种,分布在安徽、浙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跳远运动员助跑的目的是( C)
A、增大向前的冲力 B、增大惯性 C、增大跳起时的动能 D、增大内能 4、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 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 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
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D)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受到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力和运动的探究:
[1]、小球在同一高度落下目的?
为让它们具有相同速度。 [2]、平面越光滑,小球滑越_远_,说明小球 受到磨擦力越_小_,速度减少越_慢_。
[3]、猜想:如小球 不受力,它将?
将永远作匀 速直线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水杉
落叶乔木。高达35至41米,。为世界珍稀的孑遗植物。
20世纪40年代在湖北、四川交界处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后陆 续有所发现。天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处。为喜光
性树种,根系发达。水杉有“活化石”之称,它对古植物、古气候、
古地理和地质学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桫椤
又名树蕨,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冰川前孑遗植物。早在
《运动和力教学》课件

01
机械能与守恒定律
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
总结词
明确、详尽
详细描述
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和弹性形 变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 种形式。计算机械能需要了解物体的 速度、质量和相对高度等参数。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总结词
动态、直观
详细描述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当物体从高 处落下或压缩弹簧时,势能转化为动能;而 当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或拉伸弹簧时,动能 转化为势能。转换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
详细描述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M=L×F,其中L为力臂,即力的作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 ,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矩有方向,与力的方向和力 臂的旋转方向有关。
转动定律及应用
总结词
转动定律指出,对于一个刚体,其转动惯量与转动角 速度的乘积等于力矩。转动定律的应用包括理解物体 的转动平衡和运动规律。
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核心、实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没 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一 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抛 体运动、弹性碰撞等问题的结果。
01
力的矩与转动定律
力矩的定义与计算
总结词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M=L×F,其中L为力臂,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运动和力教学》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 • 牛顿运动定律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动量与冲量 • 机械能与守恒定律 • 力的矩与转动定律
期末复习:人教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惯性. B.由于石块作用而改变了人的运动. C.人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石块作用脚时, 使脚运动变慢.D.整理以ppt上说法都正确. 15
5、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 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
个? [ A]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 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 然落回原处
中考题目类型
▪ 1、举例、记忆类知识P133例12P134T1\2\3\4 ▪ 2、问答类知识P136T6\7\8\9 ▪ 3、探究实验类、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 ▪ 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
整理ppt
13
1、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整理ppt
7
4、图c中物块的长度为 2.92 cm。
c
整理ppt
8
1、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改变物体的形状
2、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 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一个 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5、力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及其工作原理
重力
6、几种 常见的力 拉力 压力
C.匀速前进的汽车上的乘客,无论汽车的速 度多大,乘客均不会发生前倾或后仰的现象, 说明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整理ppt
17
7、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
属于平衡力的是(
D)
运动和力ppt课件

重力和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接触面的性质进行计算,静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计算, 其中f是静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是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动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W)计算,其中 W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需要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以及初始和最终状态的 能量值。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和损失。
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了解和掌握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制动、传动、支撑等方面。
详细描述
摩擦力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物体的运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摩擦力 ,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和 加速度成正比,而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成反比。具体来说,F=ma,其中F表 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 度。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总结词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指出,物体受到的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动量守恒定律则描述 了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在计算抛体运动时,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和其他可能影响物 体飞行的因素。同时,对于不同的问题场景,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和公式进行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总结词
理解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转换。
详细描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保持不变。通过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分析物体在不同运动阶段中的能 量变化和转换关系。
力与运动ppt课件

运动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VS
详细描述
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表现为物体位置 随时间的变化。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 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状态的 改变与力密切相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外力 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不变。
0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合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 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 一原理适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06 动量与冲量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
动量定义
物体的动量是指它的质量和速度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p=mv。 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 v表示速度。
动量计算
在计算物体的动量时,需要先确 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然后将它 们相乘得到动量值。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无论发生何种物理变化, 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详细描述
火箭发射时,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通过 喷嘴向下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上升。火箭的运动 轨迹受到推进力、重力、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 为了实现火箭的稳定发射和精确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各 种因素,包括燃料消耗、推进力矢量控制、空气动力学 设计等。火箭发射的运动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 运用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人教版教材PPT《运动的描述》ppt教学课件1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
18.[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 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 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C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 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 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 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
16.[2019·铜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 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轻舟 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2019·镇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 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运动的描述》 课件 (公开课)2022年物理精品课件PPT

❖ 例、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 的树怎样运动?看到与其并排向东同速 行驶的另一辆车上的乘客如何运动?
树以跟车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另一辆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扶梯上的运动与静止关系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生活中有 很多应用:
空中加油机
❖ 例1、 以下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 的。
❖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 参照物是——船。
❖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
青山
❖ 竹排在江中游—以—竹以排为参照作物参照物
❖ 青山在走——
❖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云。
❖
——参照物是
❖ 例题2、“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车
开得快。
第二课时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6状态。
二、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三、力的表示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 (1)概念: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2)作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 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第一节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
力用符号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7
你知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 走”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吗?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8
第12章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2
一、机械运动 (Mechanical Motion)
机械运动的概念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3
一、机械运动 (Mechanical Motion)
5
二、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 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定的 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 对性。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6
二、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参照物的选择
选取参照物的 标准是:方便、简 单。一般情况下, 选大地作为参照物 较为方便。
运动的特点
运动是宇宙 中的普遍现象。 宇宙是运动的, 宇宙中的一切物 体都是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
【精品】最新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
4
二、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参照物的第12章 运动和力运动 的描述1PPT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