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分析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安全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安全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基本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4. 教学活动:(1)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2)讲解冷藏、冷冻、干燥等保存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保存与保鲜的认识。
第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加工与烹饪的方法,分析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避免食品中毒?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加工与烹饪的认识。
第四章:食品安全标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的含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食品安全。
2. 分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教师给予指导。
3. 观看食品安全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
2.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2. 分析不同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鲜的技巧,如使用保鲜膜、保鲜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正确保存食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家庭中的食品保存方法。
3. 观看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第三章:食品中毒及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
2. 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如细菌、病毒、农药残留等。
2. 分析食品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3. 引导学生了解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如洗净蔬菜水果、煮熟食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提高警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食品中毒案例,教师进行分析。
3. 观看预防食品中毒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第四章: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有法可依。
2.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
3. 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对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意义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4. 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5. 学生应如何做到食品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意义、常见问题、基本原则。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食品安全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分析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
4.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应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8. 课后跟进: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食品安全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分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和行为改进。
2. 收集学生家庭作业中的分享和观察结果,评估学生对家人食品安全习惯的影响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家长的反映,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七、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图片素材库,用于直观展示食品安全问题和正确做法。
2. 食品安全案例故事集,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食品安全小游戏道具,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互动体验。
4. 家庭作业模板,用于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食品的保存、烹饪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食品保存方法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保存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
3. 食品烹饪方法介绍食品烹饪的基本方法,如煮、炖、炒等,并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4. 食品安全注意事项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5.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实物的食品,以便进行演示。
3.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保存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讲解食品烹饪方法,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5. 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6. 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检查家里的食品安全,并记录下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食品生产的过程,增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食品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图片、资料。
2.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3. 准备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4. 互动环节:设计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的过程和食品安全措施。
3.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绘画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参与度。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评估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改变。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传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教育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辨别食品是否变质、如何正确存储食品等。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变质的原因3. 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4. 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食品变质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存储食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变质的原因、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等知识。
2.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变质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4. 讲解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5. 讲解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6.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7. 分析一些食品安全事故,让学生了解不注意食品安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存储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观察,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搜集学生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变化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食品安全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准备食品安全知识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作业题目,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增强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5.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游戏法: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案例和图片。
2. 准备食品安全小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6. 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增强防范意识。
六、教学过程【课堂实践】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品安全知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食品安全。
2.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消费者、生产者、监管者等),模拟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
4. 情景剧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食品安全情景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
【教师点评】1. 对学生的讨论、分享和表演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食品的定义食品的分类2. 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食品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食品安全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材。
2. 课件:食品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重要性的相关课件。
3. 案例材料:食品安全案例及相关新闻报道。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第3-4课时: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第5-6课时: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4. 第7-8课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九、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于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四篇】

关于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四篇】第二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教学内容: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1、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5.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游戏等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内容。
3. 重要性: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关注食品安全。
4. 食品安全标志: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
6.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7.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以及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9.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安全标志,了解家人的饮食习惯,并思考如何改进。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能力。
4. 评价学生对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图片资料。
2. 食品安全实物模型。
3. 食品安全标志识别卡片。
4.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和良好饮食习惯。
3. 第三课时:分析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讨论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食品的质量,提高消费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4.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5. 食品质量的辨别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理解与运用;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食品质量的辨别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食品安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食品安全的理解。
二、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三、学习食品质量的辨别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食品质量的辨别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食品,了解食品的质量。
2. 学生第二天分享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的运用情况。
4. 学生对食品质量的辨别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

第1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学生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一、学生进行谈话活动: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2.教师将学生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二、通过观察学生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
)……3.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四、请学生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学生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五、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学生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蔬菜。
学生:绿色食品;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
学生:垃圾食品。
六、引导学生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
教师请3位学生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开展游戏《蹲一蹲》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
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
"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
"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第2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4. 增强学生对食品标签的认识,学会辨别食品质量。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中毒的原因及预防4. 食品标签的认识5.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食品标签的认识,食品安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张图片或一个小故事引入食品安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 讲解食品标签的认识,教学生如何辨别食品质量。
5. 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版面,进一步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
3. 邀请食品安全专家或营养师进行校园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便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巧,如辨别食品是否新鲜、是否有过期等。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讲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和危害2. 食品新鲜度的辨别教学生如何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变化3. 食品安全的小技巧教学生如何正确清洗蔬菜水果讲解食品加热和保存的正确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采用示范法,展示食品新鲜度的辨别和食品安全的小技巧。
3.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实物等。
2. 准备一些食品,用于展示和实践活动。
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的小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
2. 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3. 示范:展示食品新鲜度的辨别和食品安全的小技巧。
4.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5. 总结:总结今天的知识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个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3.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食品新鲜度的辨别和食品安全的小技巧的运用。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或超市,了解食品安全的过程和环节。
2. 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的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家里实践所学的食品安全小技巧,并向家人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在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含义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 食品中毒的类型及预防讲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类型传授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3.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讲解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饮食习惯举例说明良好饮食习惯的好处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食品中毒的类型及预防。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中毒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中毒的案例,引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中毒的类型及预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4. 讲解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6. 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课后布置一道食品中毒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3.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措施。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3.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
2. 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如何保证自己的食品安全。
第二章:食品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
2. 让学生知道食品的保存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食品选择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的基本要求。
2. 讲解食品的保存方法。
3.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食品。
1. 引入话题:讲解食品的基本要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食品保存方法的了解。
3. 小组讨论:如何选择安全的食品。
第三章:食品中毒的表现和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表现。
2. 让学生知道食品中毒的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应对食品中毒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中毒的表现。
2. 讲解食品中毒的预防方法。
3. 引导学生应对食品中毒。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食品中毒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食品中毒的预防方法的了解。
3.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食品中毒。
第四章:食品安全标志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
2. 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标志。
3. 培养学生识别食品安全标志的能力。
1. 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
2. 讲解如何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标志。
3. 引导学生识别食品安全标志。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食品安全标志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如何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标志。
第五章:食品安全小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食品安全小故事。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知道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常见;2、了解食品安全对人体的危害;3、掌握日常生活中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4、培养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认识食品安全指出食品安全的概念和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2、了解食品安全的危害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身体的影响3、掌握日常生活中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了解食品安全保障的方法,并亲自动手协助老师进行操作4、培养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和习惯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给学生看图片或者介绍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品安全?为什么要学习食品安全?2、新授(1)认识食品安全老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和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2)了解食品安全的危害老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身体的影响。
(3)掌握日常生活中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老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保障的方法,并亲自动手协助老师进行操作。
(4)培养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和习惯老师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重视食品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3、实践活动(1)请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便当(口袋手绘)。
(2)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采购食材并合理搭配食材。
(3)请家长陪同孩子在家中烹饪食物。
(4)请孩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品尝。
4、巩固提高(1)问答:老师随机提问,让学生回答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问题。
(2)互评:让学生互相评评自己班上的食品安全情况,找出不足并提出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强,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情况下学到了食品安全知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腔味觉感知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达成目标的重视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共同将食品安全培养为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小学一年级食品安全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食品安全教案【五篇】食品平安(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养分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依据倍诺食品平安定义,食品平安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一班级食品平安教案【五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一篇: 学校一班级食品平安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食品污染的学问,使同学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学问。
2、教育同学在食品平安工作中的留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消失问题的同学。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同学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叙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熟悉别食品质量,选择平安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熟悉食物中毒特征埋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预防食物中毒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奇和平安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干净的水。
总结要坚固树立“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由于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2.学习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并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3.了解基本的食品存储、加工和食用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处理食品。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持食品卫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吃饭、咀嚼慢、不挑食等。
2.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不同食品的分类与特点;•食品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常见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和对策;•社交场合的餐桌礼仪。
3. 实践操作环节•健康食品的识别方法: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和形状;•食品存储实验:观察不同保存方法下食品的变化;•制作简单的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蔬菜色拉等。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中感受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讨论教学: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食品安全的话题;•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食物?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2.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1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持食品卫生?3.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20分钟)•分小组向学生展示不同食品的分类和特点,并让学生进行分类;•向学生介绍食品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常见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和对策;•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社交场合的餐桌礼仪。
4. 实践操作环节(25分钟)•分组进行食品存储实验:将相同食材分别放置在不同环境下观察,比较不同存储条件下食物的变化;•学生带来不同的食材,互相用观察的方式判断其新鲜度和质量;•制作简单的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和蔬菜色拉,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必答题)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
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A、豆腐和菠菜B、葡萄和苹果C、面包和牛奶D、馒头和豆浆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三) 抢答题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
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四)辩论题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
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
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五)《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
(六)老师小结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板书: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
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
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二、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三、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2)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三、总结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板书: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是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健康饮食?三、教学难点: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
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
(板书课题:吃出你的健康来)学生齐读课题。
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二)好好吃早餐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
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总喜欢睡懒觉,怕上学迟到又没有时间吃早饭,结果才上了第一节课肚子就开始饿得受不了,更别提上课认真听讲了。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三)饭前饭后多补水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
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
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
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呢?因为一天下来你会不知不觉地失去两升水的储备。
其中,大约有一升水是通过排尿排出体外。
另外一升水是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
不过,即使你吃的是固体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样的水分。
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鱼、蛋和面包,也能补充一些水分。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零食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不吃零食很难做到。
如果我们合理选择零食,把握好进食的时间,吃点零食对健康也有好处。
有些零食含有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
平常我们各异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眼睛发红、发痒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
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
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特质,可稀释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量充足。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
临睡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
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
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煮:煮过的蔬菜,会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仍会损失百分之三十的水溶性维生素。
微波加热:如果使用较少的水,微波加热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温,会损失维生素C。
烘烤家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烤透。
板书:1、好好吃早餐2、饭前饭后多补水3、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4、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准备:课件(故事录音、课前搜集的资料、短片等)、食物卡片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二)从故事中收获知识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
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放学回家,肚皮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因为消化不良,后来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3、是呀,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暴饮暴吃,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板书:不能暴饮暴吃)(三)从资料中感受健康1、课件出示(老师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内容如下: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②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③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么;④新鲜食物,怎样吃才安全。
2、看了资料后,四人小组合作谈认识,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各组派一位代表交流发言。
可以举例,谈亲身体会。
4、“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事件”,让我们同学为食品安全担忧;“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更让同学们震惊;而绿色食品的管理和质量监测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希望,所以,在平时饮食中,我们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
(板书: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四)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营养1、给食物分类讲述:我们每天吃食物有很多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卡片,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黑板上贴卡片)2、了解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3、下面,我们按营养成分再给这些食物分类。
(1)同桌合作给食物分类。
(2)说一说分类的结果。
4、讲述:在平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不吃肉、只吃蔬菜,有的是只吃肉、不吃蔬菜,长时间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呢?(1)缺少维生素,为什么会营养不良?(2)人体到底需要什么营养呢?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大屏上幕告诉我们什么。
(3)提问: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对身体有什么好处?(4)强调挑食的害处(5)小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
(板书: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挑食)。
(五)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食物的合理搭配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关于食物中毒或过敏的事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食物中不小心放入了有害物质,有些食物馊了还在食用等,然而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有些食物乱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