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二 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3)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生态环境的定义;(2)生态环境的特点;(3)生态环境的分类。
2.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2)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
3.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5.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2)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3)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5)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2. 教学难点:(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2)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运用PPT展示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进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3.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1)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
2020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教案 (全国通用)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P90正文中部)(√)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P92正文上部)(√)3.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并能再次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
思考与讨论)(×)4.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
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P98练习拓展(二)](×)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相差较大。
(P101与社会联系)(×)6.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
而农作物一般不.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2..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正确分析常见的能量流动模型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的判断①方法: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
②实例:图甲中箭头①指的是摄入量;若没有箭头③,则①代表的是同化量。
某一营养级指向的能量去向图甲中能量①(摄入量)=②+③+④+⑤+兔子中现存能量;图乙中能量+C1+D1(其中B1为现存量)。
(3)某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两种分析方法(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环境保护二轮复习教学案【定稿】
【一】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和成因1.表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
2.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更为主要,具体原因及危害表现如下: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3)酸雨的成因和危害4.大面积的生态破坏问题成因分布危害植被破坏过度砍伐、开荒、放牧热带雨林尤为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区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出现石漠化,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人为乱垦滥伐土地荒漠自然干旱、大风、疏松的沙非洲最严重,其次是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沙尘暴天气增多二、可再生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措施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1)降水稀少:①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2)地狭人稠:如新加坡等国家面积过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紧。
2.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1)土地退化的原因及措施(2)我国耕地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可再生资源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能被人们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考前三个月》高考英语(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 代词(共计32页,含解析)[ 高考]
专题12代词1.The traffic on the main streets has a longer green signal than________on the small ones.(2013·四川,2) A.one B.thisC.that D.it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用法。
句意为:主街上交通灯的绿灯指示时间比小街道上的绿灯指示时间长。
由空格后on the small ones表特指,排除A、B;同名异物故排除D项。
2.At our factory there are a few machines similar to________described in this magazine.(2013·天津,12) A.them B.theseC.those D.ones答案 C解析考查代词。
句意为:在我们工厂有一些机器与这本杂志上描述的相似。
those指代前面提到的复数名词machines。
3.________ can be good at something for 40 years if he doesn’t love it. (2013·江西,23) A.Anybody B.EverybodyC.Nobody D.Somebody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代词词义辨析。
anybody任何人;everybody每个人;nobody没有人;somebody某人。
4.Larry asks Bill and Peter to go on a picnic with him,but________of them wants to,because they have work to do. (2012·新课标全国,31) A.either B.anyC.neither D none答案 C解析but是转折连词,but前面的分句意为“Larry请Bill和Peter和他去野餐”,是请两个人且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C项,neither两者都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学案(教师版)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学案,教师版)【2013考纲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三农”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二、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土地荒漠化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缩小和破坏控制污染、退田还湖江西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环境污染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等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
(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项目区别联系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生物圈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无机环境多种途径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本质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为负反馈调节关系都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二者通常成相反的关系【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2、生态系统的成分易错点及特例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每条食物链(网)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高考生物总复习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讲课文档
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 规律,人类只能认识并利用其运行规律,不能改变它,故A项正 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故B项错 误;“退耕还林、还草”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是体现自然与 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故C项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 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 境,故D项正确。
答案:(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弱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第十三页,共48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第十四页,共48页。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 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第六页,共48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1.(2016·高考全国卷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 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 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
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第七页,共48页。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 标准
第十六页,共48页。
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
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第十七页,共48页。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 定强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环境保护第2课时教案
环境保护【考试说明要求】第二课时【设计思路】环境保护是选修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部分是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第三部分是环境污染与防治;第四部分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第二部分主要考查资源与生态问题的表现及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部分主要考查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污染类型,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从考查内容上,主要考查了重大环境问题,如: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侧重于考查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从考查形式上,多以统计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呈现信息,结合问题所在区域图,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题型大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内容、材料比较贴近生活。
从考查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的伙伴关系思想。
可能会继续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
备考复习应注意:①注意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②注意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污染类型;③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地分析问题;④注意我国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知识构建】【教学目标】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具体措施。
4.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重难点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分析和防御,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着眼点,此类题目的呈现特点是通过图表来承载所有的解题信息,其设计思路、设问角度和思维价值都是围绕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而体现出来。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应首先明确图中地物的分布特征,结合设问,分析不同地物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应注意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归纳总结图中信息,做到合理、流畅的图文转换;再次应准确的把握利用图中信息推理判断的因果关系链,这样就能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环境保护》专题综合复习的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专题综合复习的教学设计隆昌黄家中学余广琪关键词学科内外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综合环保意识相关能力1 综合复习指导思想从个人行为也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消减生物多样性等,可理解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对个人,特别是将要成为新世纪社会中坚的青少年的重要。
中学担当为学生终身学习、自我教育、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奠基的重任,高中生物与地理、化学都辟有专门章节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各科相关教育更多。
在学生即将结束中学学习时,实施学科内外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综合的专题综合复习,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尤显重要。
1.1高考导向综合复习专题综合复习要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更要从共和国公民必备的科学人文素质出发,针对今后大多数学生难以再学生物的实际,充分运用“高考依据大纲,不拘泥于大纲”,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能力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导向调节功能,对以生物为核心的主干环保知识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相关能力。
1.2 综合复习遵循原则一是综合性,包括概要的单元知识结构,跨章节的主干知识框架,相关的跨学科知识方法,相关的环保研究进展与热点焦点,相关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
二是适度性,着重以中学多学科综合能够达到的深广度为度,涉及到学生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相关的接受、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对图表、实验及新信息的理解、阐释、设计能力,相关方法的迁移综合等。
三是开放性包括复习内容向环保热点焦点及新理论新实践成果开放,复习手段向多媒体辅助、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生主动提问、命题供题等开放,部分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解答但求言之成理,不求唯一等。
四是促进感悟,以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甚至震撼性事例、警语激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性思维,增强内心感悟,形成相关意识、观念等。
2 教育目标简括为以下3个方面2.1 知识目标促进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减的类型、原因、危害,建立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列知识框架,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及新世纪我国和世界环境保护的任重道远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环境保护教案
专题十二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角度环境污染与防治1.(2016·高考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
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快递外包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可从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2.(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由材料可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其含有硫酸、铅等有毒物质;图示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污染物质进入江河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此外,大量矿渣堆积于山坡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采取的措施要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即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行洪通道等。
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3.(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与环境保护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专题(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3.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要点精析]一、环境及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使得组成环境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发生了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并造成有害于人类或其它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因此,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
(1)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它的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症。
光化学烟雾的来源:NO x、C x H y如下图:光化学烟雾的成分:臭氧、醛类、酮等光化学烟雾的防治:省环保局指出,首先要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是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其次是加强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工作。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价值,掌握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2.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提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特点2. 生态环境的价值3.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4. 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5. 生态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价值,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2. 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生态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价值、问题的原因与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讨论生态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学: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和影响。
3. 知识讲解: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价值。
4. 小组讨论:讨论生态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生物生态环境保护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具: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生态环境的概念与特点2. 第2周:生态环境的价值3. 第3周: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4. 第4周: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5. 第5周:生态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19 环境保护学案
19 选修6 环境保护1.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方法技巧】
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思路
(1)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②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③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
(2)同一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
下面以我国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较:。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环境保护
干涸 人为原因:土壤 染加重、生物多 法,建立湿地自
本
侵蚀、环境污染、 样性减少等 然保护区,退耕
学
案
围湖造田等
还湿
栏
目
自然原因:自然 恶化人类生存
开
扩大自然保护
关 生物
灭亡
环境,限制人类
区,建立生态走
多样 人为原因:狩猎, 生存发展机会
廊,采育结合、
性减 污染,森林、草 的选择,甚至严
合理放牧、实行
本 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
学
案 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②南方降水多,空气
栏
目 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
开
关 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 气体的扩散。④南方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能源消耗大,排 放酸性气体多。 (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 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
矿渣冲入江中。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考点(kǎo diǎn) 三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环境污染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本
问题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水污染
影响工业生 保护水源、限 大量的工
产、人民生 制污水排放、 业、农业
活,危害人体 建污水处理 和生活废
健康,破坏生 厂、合理布局
第八页,共30页。
考点(kǎo diǎn) 一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 2006 年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 本 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资源问题与资源保护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2)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3)开发利用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
(4)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6)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系统。
二、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型的分析思路三、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地的治理思路一、资源问题与生态破坏1.(2019·全国文综Ⅱ)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2019·全国文综Ⅲ)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解析由材料可知,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灌溉水含盐量高以及化肥的过量施用。
灌溉水含盐量高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的解决措施是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或者利用雨水淋溶(洗);过度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解决措施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将大棚内的土壤用别处(低盐、质地好)的土壤置换(客土置换)也是解决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措施之一。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3.(2019·全国文综Ⅰ)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
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解析由题意可知,修建的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城市污水流向了伊利诺伊河,因而会减少流入密歇根湖的污水量;但流入伊利诺伊河的污水在增加河流水量的同时,也加大了河流的污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的渗漏会导致周边地区及下游的污染;同时密西西比河与密歇根湖的连通,会引起河流与湖泊中生物的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4.(2019·海南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攀登珠穆朗玛峰人数增多,产生的废弃物增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关注。
我国登山管理部门相继提出控制登山人数、成立高山环保基金会、制定登山管理办法等措施,以减少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
分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
答案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高,废弃物难以分解,清理废弃物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易退化,难恢复。
解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废弃物污染及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这与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其他地方可以分解的废弃物,在这里却难以分解,废弃物增多在这里更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这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1.(2019·广东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青藏公路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自驾游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司机疲劳开车造成大量交通事故,同时在公路两侧有大量以食品、饮料包装物等为主的垃圾,严重威胁着高原的生态环境。
2017年青藏线上有了一套科学的垃圾清理运输的系统——“青藏绿色驿站”,该项目集“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为一体,为青藏公路沿线生态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废物处置模式。
针对近年来青藏公路上所产生的问题,请你为“青藏绿色驿站”这一模式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答案驿站为司机、游客提供短暂休息;回收途经车辆上的垃圾,减少“车窗垃圾”;鼓励周边牧民用垃圾换生活用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压缩打包,借助空返车辆的廉价运输,将可回收垃圾运至沿途城市集中处置;定期将可降解垃圾运至周边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
2.(2019·湖南湘潭模拟)“洋垃圾”指的是进口固体废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每年只有100万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也滚雪球般不停翻番,到2013年约为5 000万吨,最高时甚至接近6 000万吨。
“洋垃圾”大量囤积在我国境内,带来多种危害。
(1)说明“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
(2)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洋垃圾”堆积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低价销售的“洋垃圾”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
(2)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管理、治理的力度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产生的大量垃圾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特别是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变得至关重要。
为防止垃圾填埋场污染转移,请从地形和地质条件方面,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答案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防止地面径流汇入;调查地质结构,勘察有无断层以及断层的规模;调查地下有无隔水层和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位随着时间发生的周期变化,防止污水进入地下含水层;调查周边取水口和地下水的流向,防止污水流入取水口附近。
4.(2019·湖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我国东南部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市区内沿河公园的考察活动,拍摄到了上面的照片。
照片中,有排污管道,水面有漂浮物。
指出造成河水污染的污染源并简述河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危害。
答案污染源:工厂排放的大量生产污水;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和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大量的生活垃圾、塑料袋、包装材料等。
(任答两点即可)危害:河流污染物中的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污染和土壤污染;水质不合格,影响工业生产;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任答三点即可)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
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土壤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23亿公顷,大量的地膜因各种原因未被回收,残留在土壤中。
评价地膜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答案积极影响:保温,保持地面温度;保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土,减轻风(水)蚀对土壤的侵蚀。
(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含水量及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残膜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导致产量下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
春播前,农民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耕犁翻开土壤,掩埋地表残茬,再利用铁耙破碎土块,形成播种表土。
简述上述耕作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耕作改进建议。
答案环境问题:土壤暴露地表,加剧土壤侵蚀;大型拖拉机碾压土地,破坏土壤结构;消耗大量能源,带来空气污染。
建议:浅耕,适当保留地表残茬;采用地膜等覆盖耕地;采用直接播种技术;适当降低大型机械的使用强度。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农村“青山绿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江南丘陵某地因地制宜转变农业发展方向,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生态农业。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简要分析在农业发展中加入养殖业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2)分析沼气池产生的环境效益。
答案(1)农业结构多元化,市场适应性更强,农业收入更稳定;提高了粮食转换率(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养殖业粪便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
(任答两点即可)(2)沼气池接纳了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沼液和沼渣,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减弱了土壤退化;沼气为人们提供生活能源,减少了薪柴需求,缓解了水土流失。
8.(2019·河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虽然非洲猪瘟不感染人,但是对猪的致病性强,致死率高,发病范围广,引起了人们对养猪场环境保护的关注。
养猪场产生的猪粪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简述养猪场粪便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提出对养猪场粪便的处理建议。
答案(1)养猪场粪便产生异味,污染大气;养猪场粪便随意堆放占用土地;养猪场粪便在雨水浸泡情况下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养猪场粪便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等。
(2)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发酵工艺,将猪粪制成复合有机肥,用作农田肥料;将猪粪转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用作能源;采取措施对猪粪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菌和蚊虫滋生;合理规划养猪场粪便的堆放范围,远离水源地和农田等。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伏尔加河三角洲沿岸最为富庶美丽,沼泽地生长着里海莲花、栖息着白色仙鹤;近岸湖区和河汊生活有海豹、鲟鱼、鲑鱼等水生动物。
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地带已增加到80条汊河注入里海。
下图为伏尔加河三角洲发育过程。
指出1900年至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变化:面积不断扩大;向里海推进的速度变慢。
影响:(随着三角洲面积的扩大,)里海莲花分布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或向东南推移);白色仙鹤栖息地扩大,食物来源更加丰富;由于河汊增多,湖岸线延长,该区域近岸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