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杵针法
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80例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
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实施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在临床大量应用。
【关键词】中医杵针疗法;情志护理;老年失眠伴焦虑;应用效果老年失眠伴焦虑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其睡眠的恶化与激素水平的下降有一定关系,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烦躁、心慌心悸及难以入眠等现象,对其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均有着巨大的影响[1,2]。
鉴于此,为保障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本次将研究,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80例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为18:22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5±2.08)岁,病程0.5年~2年,平均(1.25±0.22)年,观察组男:女为19:21例,年龄61~80岁,平均(70.78±0.17)岁,病程0.4~2年,平均(1.24±0.26)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并对其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根据患者状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睡眠、运动及用药,使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观察组:采用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具体如下:(1)中医杵针疗法:择太极杵针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李氏十鬼祟穴、神门穴、天谷八阵以及四关穴等穴位,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展开治疗,起初30min/次,1次/d,持续6d后,2d/次治疗,对患者持续治疗45d。
名老中医李仲愚临床经验学术精华五、独创奇穴 疗效堪夸
名老中医李仲愚临床经验学术精华五、独创奇穴疗效堪夸奇穴在临床治病的疗效和作用,以及特殊的取穴、定穴方法,历代针灸学家极为重视。
奇穴补充了十四经腧穴的不足,丰富了针灸治疗学的范围。
李氏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集诸师之长,而扬奇穴经验于针灸学术界,独具其治疗特色。
李氏认为自古以来的针灸学家都发现和提出了经外奇穴,从“华佗挟脊穴”、孙思邈的“阿是穴”乃至当今的“头针定穴”、“耳穴”等都从不同的临床角度来定取,如以定位取穴、功效取穴、主治取穴等。
《针灸大成》说:“奇穴者,则又旁通于正穴之外,以随时疗症者也。
”因而作为奇穴既可反映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又在腧穴对经络脏腑气血的调节作用上发挥特殊的效应。
所以李氏提出了“经外奇穴是在人体经络轨道网络上的腧穴”的论点,如果说是经典外的穴位是可以的,因为经典收集的穴位限于当时的发现,可能有的穴位未收入经典。
如果说经外奇穴是经络以外的腧穴,那就欠妥了,经络网络于全身,是人体精气神运行的轨道,穴位是经络之气输转汇聚之处,离开经络则无穴位存在,穴位是经络现象的基础,故凡穴位都是在经络之中,不在经就在络,不在此经就在彼经。
以易学思想同中医学、针灸学的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以临床验证实效的李氏奇穴,这是李氏倡导的“医道朔源,取效临床,证之实验,古今汇通”的学术思想。
李氏独创的奇穴有:北辰穴、八荒穴、八阵穴、河车路、十鬼祟穴等,其取穴独特,针法操作各具特色,治疗奇难杂证有奇效。
(一)北辰、八荒、医易相通北辰穴是李氏以易学天人相合相应于太极一气流行的经络学说为指导,以二十八宿朝拱北斗而寓寄于人体之北辰(二十八)奇穴,其穴位居于头,络属脑髓,寄寓元神,具有调节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作用。
北辰穴分为四组(段)穴,每组七穴,随辨证辨病而取穴,以捻转和提插行针相结合的复式针刺手法。
进针则以针刺方向朝百会穴进行为针法特色。
北辰穴主治中风瘫痪,口眼斜,语言謇涩,手足痿软等病证。
我们运用李氏北辰穴治疗不同证型的中风后遗症数百例,并对102例进行北辰穴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按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显效率达55%,总有效率为95%;并对中风所致的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三大症状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Ridit分析结果提示差别有极显着意义(P均<0.01)。
杵针的基本手法
杵针的基本手法杵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它的手法比较特殊,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杵针的基本手法。
一、插入插入是杵针的第一步,它是将针头插入皮肤的过程。
在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找准穴位:杵针要插入到穴位上,因此医生需要先找到准确的穴位位置。
2.插深度:插入深度根据穴位而定,一般来说,深度在0.5~2厘米之间。
3.插入角度:插入角度根据穴位和患者体质而定,一般来说,插入角度要与身体的表面平行。
二、波动波动是杵针的第二步,它是插入针头后,通过手法让针头向外波动的过程。
波动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增加刺激:波动可以增加刺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排气解毒:波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排出体内的毒素。
3.调整气血:波动可以调整气血,从而达到平衡身体的作用。
三、旋转旋转是杵针的第三步,它是通过手法让针头进行旋转的过程。
旋转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增加刺激:旋转可以增加刺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调整气血:旋转可以调整气血,从而达到平衡身体的作用。
3.防止粘连:旋转可以防止针头和组织之间的粘连,从而减少疼痛和不适。
四、拔针拔针是杵针的最后一步,它是将针头从皮肤中拔出的过程。
在拔针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拔针速度:拔针速度要慢,不能过快,以免刺激过大。
2.拔针角度:拔针角度要与身体的表面平行,不能向上或向下拔。
3.止血处理:拔针后需要对穴位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出血过多。
以上就是杵针的基本手法,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后抑郁患者采用杵针疗法与情志护理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67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杵针疗法与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杵针疗法),通过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经过6周时间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SIS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两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S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风后抑郁患者采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杵针疗法;情志护理;康复效果中风后抑郁(PSD)主要是指患者中风后出现的复杂性情感障碍型疾病,通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减少、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等症状,同时也会伴有很多不适症状,甚至会做出自杀等行为[1]。
中风后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PSD,推拿、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也比较常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
但是,杵针疗法、情志护理等极具中医护理特色的技术很少用,为了进一步提高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本文对我院67例PSD患者采用杵针疗法、情志护理的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7例PS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查体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意识障碍、严重认知障碍,也没有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同时排除了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患者、严重语言障碍患者以及既往存在抑郁病史患者。
将67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干预组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介于19-81岁。
杵针疗法
【手法】杵针点叩、开阖。
面部五轮穴
【定位】 (1)上从神庭穴到左右头维穴,下从印堂穴至 眉梢为火轮。 (2)上从印堂穴,下到鼻准,两旁从攒竹穴到 内眼角,从内眼角环到迎香为土轮。 (3)从人中到迎香,从迎香下行到地仓,至颏 部为水轮。 (4)左颧部为木轮。 (5)右颧部为金轮。
五轮当中,火轮属心,土轮属脾,水轮属肾 木轮属肝,金轮属肺。
风府八阵
【定位】以风府穴为中宫,从风府穴到后发际 边缘的长度为半径,所构成的八阵穴为风府八 阵
【主治】 中风,失语,头痛,颈项强痛,眩晕 鼻塞,咽喉肿痛,口腔疼痛,耳鸣耳聋,失眠 健忘,癫痫,小儿惊风,半身不遂,四肢痿软 ,痉挛等病证。 【手法】杵针点扣、升降、开阖、运转、分理
风
府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枕外粗隆直下,两侧斜方肌凹陷中。
【主治】除主治各所属的五脏疾病外,还能治 疗面部的各种疾病,如面瘫、面风、面痛等。 【手法】杵针点扣、开阖、运转。
【附注】五轮之中又可分为中央、东、南、西 、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各具九注 ,这样就组成了九宫八卦,每宫还可以根据病情 施以迎随治疗。
第二节 杵针治疗方法
杵针治疗方法,是以一种特制的工具, 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体表腧穴,但针 具不刺入人体肌肤之内,作用于经络、脏腑 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 血,从而达到治病强身,康复保健的目的。
【手法】杵针点扣、升降、开阖、运转、分理
三、八廓穴
眼八廓
【定位】眼八廓就是把眼眶骨的边缘分作天、 地 山、泽、风、雷、水、火八个点。 【主治】眼病。 【手法】杵针点叩、开阖
耳八廓
【定位】沿耳根周围分成天、地、山、泽、风 雷、水、火八个点。
【主治】耳病。
杵针的妙用
杵针的妙用杵针是一种由牛角、优质硬木、玉石与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中医特色治疗工具,由针身、针柄、针尖三部分构成,在多种急慢性疾病治疗与康复以及亚健康状态预防与缓解方面显示出良好应用价值。
其主要通过一定手法刺激人体体表腧穴,但针具不刺入人体肌肤之内,无疼痛伤害之苦,无相互感染之虑,兼针刺与按摩之长,病患接受度高,老弱妇孺皆无禁忌,针具直接作用于经络与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行气活血,进而实现治病、强身、康复、保健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无创且有效的物理疗法,深受广大病患与临床医师的青睐。
本文从详细介绍了杵针的临床应用。
杵针处方配穴:杵针治疗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而进行,故处方配穴在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处方配穴是基于中医基本理论,结合辨证施治原则指导,配合腧穴功能、特性严密组织进行配穴处方,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以脏腑经络为指导,遵循“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本经有病本经求”“循经取穴”等原则,概括为(1)八阵、河车路取穴法,即取病变脏腑相应八阵穴与河车路穴,治疗脏腑病变;(2)近部取穴法,基于每一腧穴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其相邻部位病症的规律所提出;(3)远部取穴法,基于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主治功能提出,即在病痛较远相应部位取穴,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左病右取,又病左取”、“ 中病旁取,旁病中取”、“ 阴病取阳,阳病取阴”几种取穴方式;(4)随证取穴,基于中医基本理论与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
杵针持杵与行杵方法:(1)杵针持杵方法以执笔法(图1)与直握法(图2)为主。
(2)杵针行杵方法:①点扣法:面积小的腧穴使用魁星笔进行,面积大则应用五星三台杵进行;行杵时向施术位置行反复点叩,叩击频率快,压力小,触及浅即刺激小;反之,叩击频率慢,则压力大、触及深且刺激大,此法以皮肤潮红为度;②升降手法:主要以全铜杵或奎星笔进行,行杵时,杵外尖接触施杵腧穴皮肤,做一上一下上推下退,上即升,气血向上,下为降,气血向下;③开阖手法:应用金刚杵或奎星笔进行,行杵时,杵针针尖接触腧穴部位皮肤,施针者逐渐贯力达杵针尖,向下行杵为开,进杵深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使气血向四周分散,其后施针者将杵针向上提,针尖勿离开皮肤,即为阖,以还原气血;④运转手法:杵针针柄紧贴腧穴皮肤,先由内向外,再反过来作太极运转或顺、逆施针运转;八阵穴以太极运转手法为主,河车路穴以上下、左右运转手法为主,临床运转手法需基于不同施术腧穴部位而选择;⑤分理手法:用作八阵穴、河车路穴与其它腧穴面积大的部位,行杵针柄或杵针肖贴紧腧穴皮肤,作左右分推为分,上下推退为理。
中医杵针在预防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19期207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中医中药·中医杵针在预防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董文栋,陈梦蝶,刘婧,杨人,肖国锦,岳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00)0 引言深静脉血栓由于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壁受损导致的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
ICU 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是发生DVT 的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属中医学的脉痹、血瘀流注、肿胀等范畴。
该病明确命名为“股肿”。
病因病机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因营卫稽留、气血失调于经脉之中,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经脉,使血行瘀滞、痹阻不通所致[1]。
前期由于湿热之邪流注下肢,血行瘀滞,壅阻脉络,中、后期因湿热瘀阻和正气不足并存,两者互为因果[2]。
据S Rathbun 等统计[3],美国新增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超60万人/每年,其中因深静脉血栓导致的死亡病人的总数约10万人。
在我国深静脉血栓的确诊及患病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4]。
血栓形成给病人的术后康复带来了十分严重影响,提高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延长了住院时间,造成了经济压力,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可见深静脉血栓造成的危害严重而且范围广,所以探讨其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诊疗措施对改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
杵针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特有的,是宝贵的遗产。
其特点①不用药物,但不排斥用药;可用于有用药禁忌的患者。
②虽属针灸疗法,但不用刺入穴位,不用破皮没有感染,无院感风险,便于推广;③取穴精准,便于操作,节省医护人员体力;④杵针疗法通过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等手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疗效显著。
据研究表明:刘全让等[5]证明了杵针疗法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和增加血流速度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胡幼平等[6]证明了杵针疗法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及血黏度。
研究提示杵针治疗可以促进血流、降低血液粘稠度。
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周静息痛发生频次变化及疼痛程度的差异。
结果: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O.O1),试验组疼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
结论: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杵针疗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081-0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0倍。
最近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的患病率是19.47%,70岁以上PAOD患病率上升到31.9%,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大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疼痛,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选取有静息痛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杵针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O16年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就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8~79岁,平均(60±10)岁。
纳入标准:(1)糖尿病患者(2)年龄40~80岁男性或非孕期女性;(3)有静息痛;(4)影像学检查证实下肢动脉任一节段(包括髂、股、腘、膝下动脉)出现>50%的狭窄或闭塞;(5)wagner分级在2~3级之间;(6)能够理解试验的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排除标准:(1)其他非血管原因所致的下肢疼痛;(2)有严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或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者;(3)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4)患者依从性差,或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入选者。
杵针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杵针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杵针疗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特定部位用杵针快速刺插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杵针疗法操作简单,但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杵针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首先,进行杵针疗法前需要准备好一根杵针。
杵针可以是木质或金属制作的,长度约30厘米,直径为1.5至2毫米。
疗者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对杵针充满信心和专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接下来,选择治疗部位。
杵针疗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常见的应用部位有头部、面部、颈部和腰背部等。
在选择治疗部位时,要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然后,进行皮肤准备工作。
治疗部位需要清洁,确保皮肤干燥,以便杵针更容易穿刺皮肤。
可以使用酒精或消毒棉球对治疗部位进行清洁,保持卫生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疗者需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和手法。
疗者应站立或坐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肩部自然放松,双手持杵针,手指握紧杵针上部,用力平均分配。
用手放在待治疗部位上,确定正确的穴位位置。
疗者需要站立或坐立时,杵针刺入穴位,快速而有力地插入皮肤,然后轻抖杵针,以营造一种持续的振动感。
在插入杵针时,要注意角度和深度。
角度一般为与皮肤垂直或稍倾斜,插入过深可能会损伤内脏,插入过浅则可能不足以起到治疗效果。
深度一般根据穴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根据经验和病情来确定。
疗者需要准确把握穴位的位置和深度。
在插入杵针后,疗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和专注力,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询问患者的感觉和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杵针的力度和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杵针疗法的治疗时间一般为5到10分钟,根据病情可延长或缩短。
刺入杵针后,需要保持它的稳定性,不宜频繁地插拔。
杵针插入皮肤后,可以适当旋转和震动,但避免过度刺激或造成伤害。
最后,在治疗结束后,要及时将杵针从皮肤中拔出。
拔针时要快而不突然,避免过度刺激皮肤和穴位。
拔除后,可以用湿纱布擦拭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杵针
杵针疗法常用穴位与针灸疗法常用穴位相同,如十四经腧穴,奇穴等。但杵针疗法还有其特殊的穴位。
(一)八阵穴
八阵穴是一个腧穴为中宫,中宫向外的一定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把这个圆分为八个等分,即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与八卦相应为乾、坤、坎、离、震、艮、巽、巽、兑,形成八个穴位,艰险为外八阵。再把中宫到外八阵的距离分与三等分,画成两个圆圈,即为中八阵和内八阵。内、中、外阵上的穴位就形成了八阵穴。
(五)分理手法
行杵时,杵针柄或杵针肖紧贴施术腧穴的皮肤上,作左右分推则为分;上下推退则为理,该法又称分筋理气法。此法一般用于八阵穴和河车路穴位以及其它腧穴面积较大的部位施术。
杵针常用的八阵穴有:》
1.百会八阵(泥丸八阵)
2.风府八阵
3.大椎八阵
4.身柱八阵
5.神道八阵
6.至阳八阵
7.筋缩八阵
8.脊中八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命门八阵
10.腰阳关八阵
1.头部河车路
①河车印脑段
②河车脑椎段
2.腰背部河车路
①河车椎至段
②河车阳命段
③河车命强段
3.胸腹部河车路
①河车天膻段
②河车脑阙段
③河车阙极段
(三)八廓穴
1.服八廓
2.耳八廓
3.鼻八廓
三、杵针操作时的基本手法
(三)开阖手法
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逐渐贯力达杵针尖,向下行杵,则为开,进杵深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达到使气血向四周分散的目的,随之医者慢慢将杵针向上提,但杵针尖不能离开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此为阖,能达到气血还原的目的。此法一般用金钢杵或奎星笔操作。
中医杵针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杵针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医杵针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操作流程非常复杂。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medicine pestle needle is very complicated.操作流程包括杵针的选择、病人体表位置的确定、用力大小的掌握等。
The ope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pestle needl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body surface position, and the control of the force.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杵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大小合适的杵针。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estle needl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hysical condition.确定病人体表的位置是杵针操作的关键,需要准确找到病人的穴位部位。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s body surface is the key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pestle needl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locate the patient's acupoint position.在进行杵针操作时,需要掌握用力的大小,力度要恰到好处。
When operating the pestle needle, it is necessary tograsp the force, and the strength should be appropriate.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手法,以确保杵针的准确刺入穴位。
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王春晓;郑明岳;吴耀持【摘要】目的观察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7%,对照组分别为36.7%和83.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方法.【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9(038)009【总页数】4页(P1039-1042)【关键词】针刺疗法;杵针;电针;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移位【作者】王春晓;郑明岳;吴耀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坐骨神经痛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原发性或继发性的损害,坐骨神经的炎症、水肿所产生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1]。
其发病机制与神经根受到的机械性压迫损害、化学炎症刺激和突出的椎间盘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3]。
本研究采用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0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0 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均为2018 年2 月至8 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杵针法要PPT.
四、杵针手法
2.运转。以杵针针尖或杵柄,紧贴腧穴,从左至右顺时针旋 转则为补阳,从右至左逆时针旋转则为补阴。地球世界,日 升月落,与人类关系至为密切。太阳东升西落,是纯阳之性 ;月亮为纯阴之性,西升经晦(初一,不见月形)、朔(初 三,一弯新月)、弦(如弓弦,月亮现半圆)、望(满月) 而东落,故应之元杵。长10.5cm,一头为圆弧平椭圆形,多作 运转用;另一头为横排的7个钝爪,多作分理、运转用。 (二)五星三台杵。长11.5cm,一头为三脚(钝齿)并排, 另一头(钝齿)为梅花五脚,多作分理用,对小肌肉群很 好,常用于头面、四肢,于小儿最宜。
七曜混元杵
五星三台杵
三、杵针工具
三、杵针工具
杵针根源指针,故杵针亦可说是指针的一种显像与表达。 在医家内力不具、指力不能透达脏腑之际的一种选择,亦救 生护生的一种方便。由于这种方便,杵针治疗的工具就显得 很重要了。 杵针工具在传承过程中,曾以牛角、檀木、玉石、银质等 作为基本材料,到恩师李仲愚先生,遂以铜为基本材料,确 定了一套四件杵针工具的标准,奠定了向社会推广的基础。
(三)金刚杵。长10.5cm,一头 为圆弧平椭圆形,另一头为钝 锥形,多作点叩、升降、开阖 、运转用。多用于穴位面积大 者,如环跳、承山、委中、肩 俞等,对肩背疼痛、腰腿痛及 坐骨神经痛等效果很好。
三、杵针工具
(四)奎星笔。长8cm,一头 为平椭圆形,另一头为钝 锥形,多作点叩、升降、 开阖用。多用于儿童和穴 位面积小者,如听宫、太 阳、睛明、颊车、下关等 。
杵针治疗慢性腰腿疼
杵针治疗慢性腰腿疼摘要:目的:慢性腰腿疼患者采用杵针治疗,观察杵针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使用杵针治疗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1)两组治疗效果中,研究组为94.82%,参照组为81.03%(x2=14.313,p=0.000),结果有差异。
(2)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照中,研究为2.31±0.13(分),参照组为3.17±0.24(分),(t=5.823,p=0.000),结果有差异。
(3)两组不良反应对照中,研究组为0%,参照组为10.34%,(x2=9.314,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慢性腰腿疼患者使用杵针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腰腿疼;针灸;杵针慢性腰腿疼痛在骨科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种病症主要是腰疼和腿疼组成。
病症的形成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腰腿受到外力作用引起损伤长期没有治疗形成慢性病,也有可能是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导致的慢性腰腿疼痛。
该种病症在临床上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使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高,但是在手术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另一种为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效果较高为针灸治疗,针灸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腰腿疼痛,但是针灸治疗时会产生疼痛,而且还会因行针因素,引起患者感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可以采用杵针治疗,该种方法不需要刺破患者皮肤,因此不会引起患者感染,减少患者感染担心,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
以此,本组研究慢性腰腿疼患者采用杵针治疗,观察杵针临床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
研究组随机编入患者58例,年龄51.13±6.89岁,病程3.23±0.73年,男35例,女23例。
杵针疗法的理论及临床运用
下腹 部。《 灵枢 ・ 卫气》 :“ 胸气有街 、腹气有街 、头
气 有街… …气在头者 , 止之 于脑 : 气在胸 者, 止 之膺与 背俞 : 气在腹 者, 止之背 俞与冲 脉于脐 左右之动脉者 。 ” 气 街是经气 纵横汇通 的共 同道路 , 主 要说 明了经 络 的 横 向联 系 。气街 以横向分布为主, 横贯脏腑经络, 联络 前后, 沟通脏腑体表 的内外关系。 十二经气血到达胸腹 头面后, 均通过 气街 而向前后扩布 。正如滑伯仁所说 :
上发展为4 种针具, 以满足不 同部位 、 不 同疾 病的需求,
扩大 了临床使用范 围。
杵针 操作手法 , 集针砭 、按摩 之长, 承 导 引之 术,
融九宫河洛于杵针尖作用于筋 肉, 但 针具 不刺 入皮肤肌 肉。通过刺激人体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筋来调 节经络、脏腑的气血 。杵针针具在施术腧穴部位 的皮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c h o o l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Ma s s a g e ,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5 , C h na i l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g i v e s a b r i e f a c c o u n t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e s t l e n e e d l e he t r a p y , a n d i t s s p e c i a l a c u p o i n t s ,
的。此法 宜用 金钢 杵或奎星笔在面积较 小的腧穴上施 术, 如翳风 、水沟、隐 白等穴 。 4 . 4 运转手法
杵针的操作手法
杵针的操作手法
杵针(也称为针锤)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兵器,在实战中有强大的攻击力。
以下是杵针的一些常见操作手法:
1. 刺:杵针的主要攻击手法之一,通过直击对手的要害部位来造成伤害。
刺可以是直线刺,也可以是扎的动作。
在刺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力度和角度,以确保攻击准确有效。
2. 探:探是一种灵活的操作手法,通过突袭对手的空隙来攻击。
探可以是直接探到对手身上,也可以是探向对手的武器。
在进行探的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以保持突袭的效果。
3. 弹:弹是一种快速而灵活的攻击手法,通过杵针的弹射来攻击对手。
弹可以是直线弹,也可以是弹跳动作。
在进行弹的动作时,要注意掌握好杵针的重量和弹射力度,以确保攻击准确无误。
4. 磕:磕是一种粗糙而有力的攻击手法,通过杵针的锤击力量来攻击对手。
磕可以是直击对手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可以是磕向对手的武器。
在进行磕的动作时,要注意用力平衡和掌握好磕的力度,以确保攻击的效果。
5. 钩:钩是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攻击手法,通过杵针的勾挂动作来攻击对手。
钩可以是钩住对手的武器,也可以是钩住对手的身体。
在进行钩的动作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控和动作的准确性,以确保攻击的实施。
这些操作手法只是杵针的一部分,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哪些手法取决于具体的战斗情况和个人的技术水平。
在实战中,还应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手法,进行出其不意和善于变换战术,以提高战斗的效果。
太极杵针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太极杵针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张奕奕1陈丽敏1** 孙鹏飞1 王磊1 张梦娇1 冯敏婕1 吴耀持2 张俊峰2(1.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推科,上海 200051;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上海200233)摘 要 目的:观察杵针大椎八阵穴、河车脑椎段、河车椎至段及河车阳命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个卫生服务站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采用金刚杵,取大椎八阵穴、河车脑椎段、河车椎至段及河车阳命段,应用点叩法、升降法及开阖法治疗5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取大椎穴、风池穴、颈夹脊穴进行传统针刺2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通过McGill疼痛问卷表评估改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18%,显效率为52%,有效率为15%;对照组治愈率为4%,显效率为19%,有效率为27%。
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为70%,优于对照组的46%(P<0.05)。
治疗后,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太极杵针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依从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颈椎病;风寒湿型;太极杵针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2-0028-02Taiji pestle needl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ZHANG Yiyi1, CHEN Limin1, SUN Pengfei1, WANG Lei1, ZHANG Mengjiao1, FENG Minjie1, WU Yaochi2, ZHANG Junfeng2(1.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Changning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2.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Traumatology of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20023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estle acupuncture at Dazhuibazhen acupoint, Hechenao vertebral segment, Hechechuizhi segment and Hecheyangming seg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June 2019, 1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wind-cold-dampness type)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3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in Hongqiao Comunity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each.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vajra pestle in the Taiji pestle needle was used, and Dazhuibazhen acupoint, Hechenao vertebral segment, Hechechuizhi segment and Hecheyangming segment were selected with application of tapping method, flexion-extension movement and opening and closing method for 5 minutes, 1 time/d, 5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was 2 cour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of Dazhui, Fengchi, and Cervical Jiaji points for 20 min, 1 time/d, 5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was 2 courses. The improvement was evaluated by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he cure rate of 18%,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of 52%,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1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e rate was 4%,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19%,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27%.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0%, which was better than 46%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cGill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升项目(zyjx-2017087);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84********);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杏林新星”人才培养项目(ZY(2018-2020)-RCPY-3041);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重点(特色)专科(20192006);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病项目(20185002)**通信作者:陈丽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运转手法 行杵时,用杵针的针柄紧贴施术腧穴的皮肤上,
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作太极运转,或作顺时针、逆 时针运转,或作左右运转,或作环形运转。临床上根据 施术腧穴部位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运转手法。
八阵穴多作太极运转手法,河车路多作上下、左 右运转手法。
(五)分理手法 行杵时,杵针柄或杵针尖紧贴施术腧穴的皮肤上,
各分段河车路:
1.头部河车路:①河车印脑段 ②河车脑椎段
2.腰背部河车路:①河车椎至段 ②河车阳命段 ③河车命强段
3.胸腹部河车路:①河车天膻段 ②河车脑阙段 ③河车阙极段
头部河车路①
头部河车路①
头部河车路②
头部河车路②
腰背部河车路①
腰背部河车路①
腰背部河车路②
腰背部河车路②
腰背部河车路③
附:杵针疗法的补泻手法
3.开阖补泻法(对应针刺的“烧山火”、“透天凉”) 补法:杵针尖点压在腧穴上,由浅入深,渐进用力,向下行杵则为补 泻法:杵针尖点压在腧穴上,由深入浅,迅速减力,向上提杵则为泻
4.转重补泻法 补法:凡轻浅行杵则为补 泻法:凡重深行杵则为泻
附:杵针疗法的补泻手法
5.徐疾补泻法 补法:凡快而轻的手法则为补(一息在5次以上) 泻法:凡重而慢的手法则为泻(一息在4次以下)
感
谢聆
听 再 见
针柄:杵针两头固定针 尖的部位。
针尖:杵针的尖端部分 称为针尖,是杵针直接 接触腧穴的部分。
针身:医者手持的部位。
叁
杵针穴位
杵针疗法常用穴位与针灸疗 法常用穴位相同,如十四经腧穴, 奇穴等,但杵针疗法还有其特殊 的穴位。
(一)八阵穴
八阵穴是一个腧穴为中宫,中宫向外一定距离为 半径,画一个圆,把这个圆分为八个等分,即天、 地、风、云、龙、虎、鸟、蛇,与八卦相应为乾、 坤、坎、离、震、艮、巽、兑,形成八个穴位, 简写为外八阵;再把中宫到外八阵的距离分与三 等分,画成两个圆圈,即为中八阵和内八阵。内、 中、外阵上的穴位就形成了八阵穴。
作左右分推则为分,上下推退则为理,该法又称分筋理 气法。
此法一般用于八阵穴和河车路穴位以及其它腧穴 面积较大的部位施术。
附:杵针疗法的补泻手法 1.升降补泻法 补法:杵针尖点扣腧穴后,向上推则为补 泻法:杵针尖点压腧穴后,向下推动则为泻
2.迎随补泻法(用于升降补泻时,腧穴不能确定上下) 补法:随经络气血循行或河车路气血的循行,太极运行方向行杵者 为补 泻法:逆经络气血循行或河车路气血的循行,太极运行方向行杵者 为泻
伍
杵针操作要求
1.时间:一般为30分钟,对一些特殊疾病,如慢性痛证、痿 证、风湿痹证等,可以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2.高度:以杵针器具的材料、病人体质的胖瘦以及施术腧穴 的面积大小而定。 3.角度:有直杵、斜杵、旋转杵三种。 4.轻重: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度。 5.徐疾:以病人的体质、施术部位及病情虚实而灵活掌握。
肆
杵针操作手法
做杵外治疗时持杵方法有两种,即执笔法、直握法。
(一)点扣法 行杵时,杵针尖向施术部位反复点扣或叩击,如雀啄食,
点扣叩击频率快,压力小,触击浅者,刺激就小;点扣叩击频 率慢,压力大,触击深者,刺激就大。以扣至皮肤潮红为度。
面积小的腧穴用魁星笔点扣,面积大的腧穴用七曜混元 杵或五星三台杵。
太极杵针
目壹 贰 叁 肆伍陆柒 杵 杵 杵杵杵行注
针
录起 源
针 工 具
针 穴 位
针 操 作
针杵意 操与事 作得项
古 风
手要气 法求
壹
杵针起源
杵针疗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老先生家传十 四代,又经李老先生六十多年的精深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 的治病方法。
杵针疗法为中国医经所未载,《道藏》典籍亦未见记述,在 被传过程中,只是口传方法,无文字记载,然而其学术思想源于 羲黄古易,其辨证、立法、取穴、布阵,多寓有《周易》、《阴 符》、理、气、象、数之意,与中医学理论水乳相融。后经李老 先生口述,并亲自演练操作手法,整理成《杵针学》,已列为新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徐:一呼一吸行杵4次左右,即1分钟行杵60-80次 疾:一呼一吸行杵6次左右,即1分钟行杵90-120次)
陆
行杵与得气
杵针治疗中,为使患者产生杵针刺激感应而使用的手法,称为 行杵。 行杵时刺激部位(腧穴)产生的感应,称为得气,或杵针感应。 患者出现杵针感应后,除具有与针刺治疗类似的酸、麻、胀、 重等针感外,还会出现刺激部位皮肤潮红,局部的温热感觉以 及病人特有的全身轻松,舒适,怡悦的感觉。 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较差; 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
五轮当中,火轮属心,土轮属脾,水轮属肾,木轮属肝,金轮属肺。
(四)面部五轮穴
【主治】除主治各所属的五脏疾病外,还能治疗面部的各种疾 病,如面瘫、面风、面痛等。
【手法】杵针点扣、开阖、运转。
【附注】五轮之中又可分为中央、东、南、西、北和东北、东 南、西北、西南四隅,各具九注,这样就组成了九宫八卦,每 宫还可以根据病情施以迎随治疗。
6.平补平泻 行杵时轻重、快慢始适中或迎随、升降、开阖均匀者,则为平补平泻
附:杵针疗法的补泻手法
李氏杵针补泻手法,可以单独用一种补泻手法,也可以几种手法 结合运用。
如若补之,宜轻而快行杵;若浮之,可重而慢行杵。余如升降、 开阖、迎随亦“调气之放,必在阴阳也”(《难经·七月十二难》)。 经云:“补泻无过其度”(《灵枢·五禁》)。“然久泻之中潜有补济 之气;久补之内,寄于泻夺之机,变也。故开中有阖,升中有降,适 透他之神杨,若明其理,思过中吴”。
贰
杵针工具
此套太极杵针为纯铜设计,易于保存和使用
杵针是李氏继承家传,以一 种特制的工具,通过一定的手法, 刺激人体体表腧穴,但针具不刺 入人体肌肤之内,作用于经络、 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达到 治病强身,康复保健的目的。
杵针的构造
(由牛角、优质硬木玉石金属等材料 制作而成)
大椎定位:在第七颈 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定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定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 中。
至阳定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 中。
筋缩定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脊中定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定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 中,直立时与神阙穴相对。
腰阳关定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与髂前上棘齐平。
腰俞定位:在骶管裂孔中。
(二)河车路
人体气血通过经络的运行,周而复始,如环 无端,不停地升降运转。杵针疗法就是用杵针在 河车路上,通过施行各种手法,促进人体气血运 行,畅通经脉,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人体河车路可分为头部河车路、腰部河车路、 胸腹部河车路。各河车路根据所属脏腑和主治不 同,又可分为若干段。
柒
注意事项
杵针治疗时,一般是用杵针工具在经络腧穴的皮肤上进行各种 不同的手法治疗,针具不刺入皮肤之内,因此无晕针、滞针、 弯针、断针及刺伤内脏的异常情况发生,但在临床施行杵针时, 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时不宜立即作杵针治疗; 2.妇女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腰、骶部一般禁杵; 3.小儿囟门未合者禁杵; 4.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一般不作杵针治疗; 5.杵针治疗时要防止损伤皮肤挫伤脏器,如胁肋、腰背、头枕部等行杵时 不宜过重,以免挫伤肺、肝、肾等脏器; 6.杵针手法过重,引起局部皮肤青紫者,一般不作处理,可以自行消散。
腰背部河车路③
腰胸腹部河车路
腰胸腹部河车路①
腰胸腹部河车路②
腰胸腹部河车路③
(三)八廓穴
1.服八廓 2.耳八廓 3.鼻八廓
(四)面部五轮穴
【定位】 1.上从神庭穴到左右头维穴,下从印堂穴至眉梢为火轮。 2.上从印堂穴,下到鼻准,两旁从攒竹穴到内眼角,从内眼角 环到迎香为土轮。 3.从人中到迎香,从迎香下行到地仓,至颏部为水轮。 4.左颧部为木轮。 5.右颧部为金轮。
(二)升降手法 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杵腧穴的皮肤上,然后一
上一下地上推下退,上推为升,下退为降。推者气血向 上,退者气血向下。
此法一般用全铜杵或魁星笔操作。
(三)开阖手法 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上,然
后医者逐渐贯力达杵针尖,向下行杵,则为开,进杵深 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达到使气血向四周分散的目的; 随之医者慢慢将杵针向上提,但杵针尖不能离开施术腧 穴部位的皮肤,此为阖,能达到气血还原的目的。
杵针常用的八阵穴有:
1.百会八阵(泥丸八阵) 2.风府八阵 3.大椎八阵 4.身柱八阵 5.神道八阵 6.至阳八阵 7.筋缩八阵 8.脊中八阵 9.命门八阵 10.腰阳关八阵 11.腰俞八阵
百会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 直上7寸,或两耳间连线的中点 处。
风府定位:在项部,当后发 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粗隆直下, 两侧斜方肌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