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d2572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4b.png)
4.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5.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重农抑商 ④手工工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15.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
A. 人口迅速增长
B. 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3.西晋灭亡后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 孝文帝B. 司马懿C. 司马炎D. 诸葛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改革内容很广泛,包括: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革以后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社会风尚.因此成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孝文帝.选项A符合题意;司马懿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属于三国时期人物;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被同归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③都有留存于世的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
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14.14、15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下列生产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是
2024山西省中考一模押题预测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山西省中考一模押题预测卷历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cde8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历史(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阿拉伯文字2.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列示意图体现秦朝制度创新的是( )A BC D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4.“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
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
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
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
”材料主要说明了( )A.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B.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时注重其文化素养C.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诗赋文章的发展D.用考试选拔官员彰显了公平公正原则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下面是李华同学用列表归纳的方法整理的部分历史人物事迹,你认为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人物主要事迹北魏孝文帝494年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推行汉化措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反映了他满腔的爱国情怀林则徐“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民族大义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郑和6.李华同学进入“云冈石窟全景漫游”平台,截图保存了第20窟造像的图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阳城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阳城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792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6.png)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阳城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分。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蓝田人遗址2.西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纺织业B. 陶瓷业C. 青铜制造业D. 煮盐业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选项中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对就的排列组合是()A.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B.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4.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古代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A. 长安B. 中亚C. 欧洲D. 河西走廊5.为开展探究性专题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你判断该专题是()A. 农村改革B. 对外开放C. 三个代表D. 四个全面6.突显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的农业科技著作是()A. 《农政全书》B. 《本草纲目》C. 《缀术》D. 《齐民要术》7.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运输货物去洛阳,他最好选择是()A. 骑马B. 坐轿子C. 船运D. 坐火车8.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上饥餐胡虏肉.笑淡渴饮匈奴血”一句。
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 女真统治者B. 鲜卑统治者C. 契丹统治者D. 党项统治者9.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明朝的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天称其为()A. 圆明园B. 故宫C. 明十三陵D. 颐和园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与破釜沉舟有关的战役是()A. 城濮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1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B. 经济繁荣C. 政治清明D. 交通发达12.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给中国沿海各地以极大的破坏,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78eb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4.png)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没有工具,食物匮乏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C.狩猎生活,危险过大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2.我国古文献资料对殷商历史有着较为翔实的记载。
就史料的来源来看,下列各项中信度最高的是3.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
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C.监察地方,巩固统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A.民族交融的加强B.冶铁技术的进步C.抑商政策的演变D.征税方式的变化5.‘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出自《易·系辞下》,意为以正道示人。
唐太宗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总人数 14岁 30岁以下 45-50岁 50-60岁 死亡年龄不明 39 39.5% 7% 7.9% 2.6% 41.9%论点 论据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 隋朝修建大运河; 明朝修筑长城。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
鼎盛时期。
上文所述,属历史评价的是A.“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B.唐太宗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C.“贞观”意为以正道示人D.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活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7.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621f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1.png)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历史2024.5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A.掌握了人工栽培水稻技术B.已经学会使用火C.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D.会制作各类工具2.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A.实施的背景B.失败的原因C.内容的全面D.深远的影响3.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
当时经这条道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丝织品、漆器、铁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
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石榴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也传入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示意图①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促进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我国大一统局面形成④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前期政治开明,民族关系和睦B.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D.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新疆的有效管辖5.以下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C.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6.下图是1919年发表在《新申报》上的漫画《长蛇猛兽动起来冲破和平正义塔》。
漫画中是一座即将倾倒的塔,塔身自上而下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
塔的旁边立有一碑,上面写着“凡尔赛和会”。
漫画作者意在()A.颂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B.讽刺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C.揭露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D.说明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作用不断增强7.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中第一条内容是: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852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b.png)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通过历史学习,过去人门的生活状况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并且把粟作为主食的原始居民,住着什么样的房屋A.干栏式房屋 B.窑洞 C.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竹楼2.从春秋初年裙葛之战,周天子被诸侯射中肩膀,再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表明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3.汉朝初年刘邦为了维护刘家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最终酿成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A.刺史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推恩令 D.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以下不属于儒家治国理念的是A.为政以德 B.实行“仁政” C.选用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D.实行“礼治”5.以下哪场战役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稳定及开发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6.结束图一与图二分裂局面的朝代分别是图一图二A.唐朝、北宋 B.隋朝、北宋 C.唐朝、元朝 D.北宋、元朝7.如果你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人,你不可能A.在热闹的大街旁摆摊叫卖 B.看到有人用纸币进行商业交易C.读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三国演义》 D.买到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8.下列四幅历史地图与“民族交往”主题相符的是A B C D9.在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权力至高无上。
历代皇帝都在努力强化皇权,以下皇帝与其强化皇权的措施对应不正确的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C.乾隆——设立军机处 D.康熙—设立南书房10.“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人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6a804b168884868762d6a3.png)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
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①退避之舍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遵义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
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位同学来自(A)A.台湾B.西藏C.香港D.澳门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A)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国民政府成立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在此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⑤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⑤B.②④C.③④D.③⑤8.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峙——合作”。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b89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a.png)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 羯族B. 鲜卑族C. 羌族D. 匈奴2.如图石柱(局部)上镌刻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表明()A.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 王权高于一切的思想3.《汉谟拉比法典》第23条: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窃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有失物。
此内容()A.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 明确政府及其官吏要负责保护民众财产C. 体现了“同态复仇”的原则D. 有效地解决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4.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能代表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A. 麦加清真寺B. 圣索菲亚大教堂C. 巴黎圣母院D.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5.19世纪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发展起来。
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 维护天皇统治B. 得到美国的扶持C. 得益于战争掠夺D. 积极因时变革6.下边是一幅创作予1943年的宣传海报。
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体现了法西斯国家全面发动二战B. 表达了联合国家粉碎法西斯的信心C. 反映了法西斯国家内部开始分裂D. 标志着法西斯国家最终失败7.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了,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 航天技术的发展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C. 生物工程的应用D. 电力的广泛使用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B. 1842年,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C.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9.小明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10.王安石诗歌“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46f5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d.png)
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晋中专版)历史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面是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在陶寺遗址早期发掘的1309座墓葬中,仅有4座墓葬出土彩绘龙盘。
这些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大多地位显赫,属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王者”。
这说明彩绘龙盘()A.为研究远古传说提供了实物证据B.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艺技术的高峰C.体现了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高低D.印证了远古居民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2.《魏略》记载,汉顺帝时,罗马帝国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
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言,中国产丝,制成衣物供罗马贵族妇人使用。
上述材料反映了()A.汉代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往来B.两汉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消除C.汉朝丝织品外销供不应求D.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3.唐朝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和人才。
武则天开创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主要是荐举或自举的官员和布衣,并无只有通过省级考试者才能参加殿试的硬性规定。
殿试的设立()A.避免了贵族垄断官场B.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C.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D.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4.观察下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示意图》,对不同时期的曲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①处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B.②处火药和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C.③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印刷效率D.④处中国的航海领域开始使用指南针5.学者方孝孺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82150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f.png)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总分:_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栏内。
)1.看右表,两位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人物主张()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中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D.开创了国家地方行政的模式3.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平定八王之乱C.兴办太学D.设置通判4.小史同学写了一段关于隋唐历史的介绍,他写了三句话。
如果按写对一句得1分的标准,他可以得()隋朝创建的科举制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初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国力达到顶峰。
玄奘西行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A.0分B.1分C.2分D.3 分5.如下图,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6.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
如图内容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A.实行分权制衡B.监察制度完善C.中央集权加强D.君主专制强化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如下表列举了党在各时期的奋斗成就,对应正确的是()项目时期成就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终结君主专制制度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A B.B C.C D.D8.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994c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e.png)
7.B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谈判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毛还与国民党人士广泛接触,顺带完成 了对国民党的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谈判指的是 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毛本不想 去的地方是重庆。选项 B 符合题意;ACD 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B。 8.A 【详解】南宋时期北方地主阶层南迁,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并不是少数民族政权,以汉族 为主,故 A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BC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 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 报纸,A 项正确;《中外纪闻》是清末维新派主办的一份报刊,创刊于 1895 年 8 月 17 日, 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 年 11 月 26 日创刊于东京, 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创刊于 20 世纪初,与材料不 符,D 项错误。 10.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二战后,很快出现冷战,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分 为东柏林和西柏林,故 C 符合题意;一战前夕的欧洲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二战 前夕的欧洲出现了德意法西斯同盟,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出现了统一的德国,故 ABD 均不符 合题意。故选 C。 11.A 【详解】依据题干“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 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 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 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 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 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 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 了近 300 年之久。B 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C 选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8c72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1.png)
材料三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 1911 年 10 月 11 日夜、1911 年 10 月 12 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 为都督。 (3)材料三描写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哪一场革命?这次革命在民主法制建 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 40 余万人的代价,毙 伤日军 25 万余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 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 阶段。 (4)材料四中“此战”的名称是什么?它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武汉的今天】
D.日军占领东三省
7.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而坚守最后阵地,鲜血洒满了墙壁,谱写了一曲
震人心弦的战歌,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普法战争
D.巴黎公社
8.一统江山,却国运短促,但又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地位的王朝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2.武汉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的昨天】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2893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3.png)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古代文明是指下列哪四个?A. 河南文明、山西文明、上海文明、福建文明B. 京剧文明、茶文明、太极文明、诗文明C. 东周文明、西汉文明、东晋文明、春秋文明D. 夏文明、商文明、周文明、秦文明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甲午战争的胜利C. 辛亥革命的成功D. 五四运动的发起答案:A3.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哪个时期的事件?A. 清朝末年B. 中华民国时期C. 初期D. 改革开放后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
1949年。
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长江。
3. "天安门广场"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学子们有机会获得官职,进入官僚体系。
这个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改革措施。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对外贸易的平均分配、工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部分:作文题请根据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此处为作文内容,请自行撰写并保持字数在200字左右。
)。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b2d68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4.png)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9年3月QQ音乐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是《生僻字》,歌词是“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历史……”。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A.商朝B.夏C.西周D.战国2.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开元通宝B.“交子”C.“会子”D.西夏货币3.“……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
”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4.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
“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C.英国工业革命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5.“也正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联合国里以欧美占绝对优势的力量格局开始逐渐被打破,这些联合国新增加的亚非国家多达56个,占当时联合国成员国近一半。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6.如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实行新经济政策D.十月革命7.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A.井冈山B.遵义C.吴起镇D.会宁8.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B.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C.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D.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9.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以上体现了美国政府A.加强对经济的限制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C.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10.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银元11.列宁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9ec1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3.png)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的某项措施)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所说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2.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3.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4.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
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
材料说明(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5.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某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派遣郑和下西洋而“美名远播”的皇帝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元世祖D.明成祖6.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
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吴淞之战C.金田起义D.黄海大战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人教版历史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c80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5.png)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
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他”是A.尧B.舜C.禹D.李冰2.“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沿置。
”下列官职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宿佛子,共结来源。
”这首偈诗深深打动了唐朝扬州的一位僧人,使其决心东渡日本弘法。
这位僧人是A.阎立本B.玄奘C.鉴真D.李白4.明朝有部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上的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还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着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这部著作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西游记》5.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侵华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这次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1908年,《中法新汇报》报道第一次在上海试行的有轨电车时说:“这种电车既看不见蒸汽,又看不见机器,但却能自动。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看到新交通工具时会关注其A.机械设备B.通讯技术C.动力来源D.操作装置7.“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2.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在“瓦肆”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下列科技成就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齐民要术》②《本草纲目》③《九章算术》④都江堰⑤活字印刷术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⑤②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③②⑤4.下面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5.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个霸主的典故?A.齐桓公B.晋文公C.吴王阖闾D.越王勾践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7.初二年级三班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同学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们发表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B.进行戊戌变法是为了救亡图存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8.“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9.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
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0.有一位老人自称自己是民国生,请问这位老人今年高寿A.80岁 B.79岁C.81岁D.82岁1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12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13.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七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三大1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D.工业革命15.金字塔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与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
暑假,李明同学打算去金字塔的国度旅游和探秘,他应该前往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16.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这样评价当时农民的变化:“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态,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这种变化是因为A.彼得大帝改革 B.农奴制改革C.十月革命 D.赫鲁晓夫改革17.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A.创立经典力学、制成改良蒸汽机B.创立相对论、制成内燃机C.创立电磁学、发明飞机D.发明计算机、制成蒸汽机车18.捷克人至今对慕尼黑会议记忆犹新。
对该会议评述错误的是A.为欧洲赢得持久和平B.是绥靖政策的产物C.反映了大国强权政治D.牺牲了捷克的利益19当今时代能源紧张,石油价格居高不下。
历史上,哪项发明导致了石油能源时代的到来?A.蒸汽机B.内燃机C.电灯D.核反应堆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宣称他一旦当选,将使美国退出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发生表明A.世界总体形势在走向缓和B.国际和平形势已经逆转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21. 1945年,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
这次洽谈的地点在湖南的A.长沙B.岳阳C.常德D.芷江22.下列事件与人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创建湘军——王船山B.创办长沙时务学堂——熊希龄C.湘南暴动——朱德D.桑植起义——贺龙23.下列不属于湖南主要地方剧种的是A.湘剧B.祁剧C.黄梅戏D.花鼓戏24.创立茶陵诗派的是A. 沈从文B.李东阳 C. 丁玲 D. 怀素25.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湘潭籍画家是A.田汉B.齐白石C.怀素D.欧阳洵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26.(13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性国家,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推进,海防问题和海洋战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回顾明清时期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自嘉靖元年(1522年)罢市舶,凡番(指日本)货至,辄赊于奸商。
久之,奸商欺冒,不肯偿。
番人泊近岛,遣人坐索不得,出没海上为盗。
久之,百余艘,盘踞海上,日掠我海隅不肯去。
……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中期海防一个日益严重的什么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哪位名将起了主导作用?决定性的战役是哪次?(3分)材料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番(指葡萄牙)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即澳门)地曝诸水渍货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
……番人之居澳,自汪柏始。
——《澳门纪略》(2)材料二反映了澳门开始被西方殖民者占据的情况。
材料显示葡萄牙在何年占据澳门?我国哪一年才收回澳门主权?(2分)材料三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退出澎湖后,遁于台湾……宋克(荷兰殖民者头子)以甘言蜜语和十五匹粗棉布骗取新港社平埔族人的大片土地,把势力伸入台湾本岛。
以后在此建筑普罗文查堡,即赤嵌城……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基本上完成台湾南部的占领。
——傅衣凌《明史新编》(3)元朝时为管辖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材料三显示荷兰殖民者何年开始侵略台湾?清朝前期,哪位民族英雄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3分)材料四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
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五:夷(外国)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5)材料四反映清前期实行怎样的海防政策?结合材料一、二、三、五,说明清朝实行这种海防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后果。
(5分)27.(12分)为庆祝建国6,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加筹备工作。
(1)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有关资料?(4分)(2)展览内容要呈现新中国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民主法制、统一大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成就,请你按要求各举一例。
(5分)(3)在展览的结束语中,需要归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请你来完成。
(3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
远在140前,日本就先后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
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古代史上,日本曾进行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的榜样是哪个国家?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分)(2)近代史上,日本又进行了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主要向哪里学习?这次改革促进了日本社会怎样的进步?(3分)(3)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结果怎样?(4分)(4)二战后,日本曾长期奉行和平发展方针,晚期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成就?(2分)(5)通过以上探究,日本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经验和教训?(2分)29、(12分)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
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不断进行体制创新。
在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之间往往相互借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①1922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②罗斯福总统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1)请从材料一和图①归纳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重要举措。
(2分)新经济政策哪一年开始实施?(2分)它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可见,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其特点何在?(2分)(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2分)(4)通过对以上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经济改革的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26.(13分)(1)倭寇侵扰。
戚继光。
台州战役。
(3分)(3)1553年。
1999年。
(2分)(4)澎湖巡检司。
1624年。
郑成功。
(3分)(5)政策:闭关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1分)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产生自足自骄情绪;外国侵略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清朝希望锁国以自卫。
(2分)后果:有一定自卫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造成中国闭塞落后。
(2分)27. (12分)(1)阅读教材、上网、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调查访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