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专业技能2教学大纲教案(供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用)前言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培训是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证口腔医学技术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和实习阶段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如何通过实习前的技能训练提高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长期以来专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人员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旨在本科生早期接受口腔医学技术实习前技能训练课和实践的早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了解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技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等,为学生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期,总学时36学时。

现开设为必修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医学技术常用设备和仪器的认识,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培训,牙体内外形态观察和绘图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示教、学生实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最后将所学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于后期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

教材《口腔医学临床前技能训练》李晓箐,张凌琳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学时分配表(共36学时)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印模材料的调拌 4模型材料的调拌 4模型的处理 4石膏雕刻&微观操作 4红蜡片的成形 4嵌体蜡的成形 4蜡的操作1 4蜡的操作2 4 瓷粉堆塑 4 合计 36第一节印模材料的调拌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使用牙科辅助工具调拌各类印模材料2.了解:不同印模材料的调拌方法二、实习内容:调拌藻酸盐粉剂印模材料调拌流体硅橡胶印模材料调拌琼脂印模材料调拌双组份硅橡胶印模材料调拌人工牙龈硅橡胶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二节模型材料的调拌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使用牙科辅助工具调拌各类模型材料2.了解:掌握不同种类模型材料的调拌方法二、实习内容:调拌白石膏调拌超硬石膏调拌磷酸盐高温耐火模型材料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三节模型的处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模型的修整、分割2.了解:模型的修补二、实习内容:修整上下颌模型形成马蹄弓形修除模型上的瘤子填补模型上的气孔为上颌模型加垫底座分割下颌模型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四节石膏雕刻&微观操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使用雕刻刀将石膏雕刻成制定形状2.了解:在放大镜下进行微观操作二、实习内容:在石膏棒上绘制出制定的立体图形使用竖切法、横削法、执笔法将石膏棒雕刻成规定的形状在放大镜下绘制规定的立体图形在放大镜下使用雕刻刀将石膏棒雕刻成规定的形状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五节红蜡片的成型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软化红蜡片并加工其形状2.了解:了解红蜡的性能二、实习内容:软化红蜡片叠厚红蜡片成型红蜡片修整红蜡片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六节嵌体蜡的成型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用滴蜡器使嵌体蜡形成圆锥形、线行2.了解:嵌体蜡的性能及蜡成形工具的握持及使用二、实习内容:练习握笔法、寻找支点溶解嵌体蜡;熟悉其熔点及流动性练习绘制各种图形直立锥形的堆筑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七节蜡的操作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红蜡片、嵌体蜡的性能2.了解:红蜡片、嵌体蜡液态及固态的操作特点二、实习内容:练习握笔法、寻找支点在红蜡片上用热蜡刀绘制要求的图形在红蜡片上用嵌体蜡绘制要求的图形在红蜡片上用嵌体蜡形成一定厚度的立体图形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八节蜡的操作2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红蜡片、嵌体蜡的性能2.了解:红蜡片、嵌体蜡液态及固态的操作特点二、实习内容:练习握笔法、寻找支点在红蜡片上用热蜡刀绘制要求的图形在红蜡片上用嵌体蜡绘制要求的图形在红蜡片上用嵌体蜡形成一定厚度的立体图形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九节瓷粉的堆塑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调拌瓷粉及瓷泥成型2.了解:牙科用烤瓷粉材料二、实习内容:调拌瓷粉(专用调拌液&蒸馏水)瓷粉成型(使用毛笔将调拌好的瓷粉堆塑成要求的立体形态)1、堆塑四棱锥体2、堆塑上颌第一磨牙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供七、五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设备学Equipments in Stomatology课程号(代码):503045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6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设备是口腔医学的物质基础。

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口腔设备的产生、发展、装备、使用、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规律以及其相应的技术与口腔医学发展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涉及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理工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学科。

开设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熟悉口腔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常用的口腔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在临床实习和今后临床工作实践中对设备的装备、操作与保养的动手能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的后期阶段,总学时36学时。

讲习比例为2:1。

其内容既强调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注意介绍现代口腔设备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

教学方法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学、实习、见习等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独立进行常规口腔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筹建口腔诊所设计与装备的能力。

基本教材《口腔设备学》(张志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全国六大院校协编教材。

本大纲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部分,大纲的先后顺序和内容,主讲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三、教学内容概论教学内容讲解1、口腔设备学简介及学习方法2、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史、现状及展望3、口腔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自学口腔修复设备、口腔放射设备以及口腔电子设备的进展要求掌握1、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简史、现状2、口腔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了解口腔修复设备和电子医疗设备的进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学时4学时口腔设备管理教学内容讲解1、口腔设备管理的分类;2、口腔设备的装备管理;3、口腔设备的应用管理4、口腔医疗设备与交叉感染控制自学口腔设备的基础管理方法要求掌握1、口腔设备装备管理与应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医疗设备引起交叉感染的途径、控制原则和措施、消毒灭菌方法熟悉选购口腔设备的因素及评价指标了解口腔设备经济管理及基础管理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学时4学时口腔基本设备教学内容讲解下列6种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1、口腔综合治疗台2、牙科手机3、超声波洁牙机4、光固化机5、汞合金调拌器自学上述设备常出故障及一般排除方法实习每种设备的结构及原理、操作常规及维护保养要求掌握1、口腔综合治疗台和牙科手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每种设备的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熟悉每种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最新 口腔设备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设备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设备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设备学教学组编写前言口腔设备是医学技术装备的组成部分,是指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具有显著口腔医学专业技术特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的仪器设备的总称。

口腔设备学是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口腔材料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口腔设备的产生、发展、装备、使用、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规律以及其相应的技术与口腔医学发展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涉及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理工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学科。

开设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熟悉口腔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常用的口腔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在临床实习和今后临床工作实践中对设备的装备、操作与保养的动手能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的后期阶段,总学时3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习12学时。

现开设为选修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一定的实习让学生对所学设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内容既强调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注意介绍现代口腔设备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学、实习,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独立进行常规口腔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筹建口腔诊所设计与装备的能力。

本大纲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部分,大纲的先后顺序和内容,主讲教师可作适当调整,基本教材为2008年出版的《口腔设备学(第三版)》(张志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口腔设备学(第二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 (18)第三章口腔设备管理 (38)第四章口腔医疗设备与医源性感染 (55)第五章口腔诊疗体位与操作姿势 (71)第六章口腔综合治疗台 (83)第七章口腔临床设备 (111)第八章修复工艺设备 (190)第九章口腔医学图像成像设备 (249)第十章口腔实验教学设备 (271)第十一章口腔消毒灭菌设备 (278)第十二章口腔诊所的设计与装备 (289)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4学时)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修复设备和电子医疗设备的进展2.熟悉口腔设备的分类3.掌握(1)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简史、现状(2)口腔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内容1.口腔设备学简介及学习方法2.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史、现状及展望3.口腔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四、重点、难点1.口腔设备的分类2.综合治疗台的发展第二章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1)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的相关技术(2)口腔医疗单位业务流程的建立与优化2.熟悉 CAD/CAM系统及口腔内窥镜结构原理、操作与注意事项3.掌握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二、主要内容1、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的概念2、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的分类3、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4、几种口腔数字化设备的结构与原理、操作注意事项(1)CAD/CAM修复体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简称CAD/CAM系统(2)数字化口腔综合治疗台(3)数字化影像设备(包括口腔内窥镜)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2.实习CAD/CAM系统及口腔内窥镜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四、重点、难点1.CAD/CAM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2.数字化影像设备(包括口腔内窥镜)第三章口腔设备管理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设备计划管理和维修管理2.熟悉选购口腔设备的因素及评价指标3.掌握口腔设备装备管理与应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二、主要内容1、口腔设备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2、口腔设备的装备管理3、口腔设备的应用管理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四、重点、难点1.口腔设备的装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设备的应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四章口腔医疗设备与医源性感染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医源性感染控制原则与措施2.熟悉口腔医疗设备的选择3.掌握(1)口腔设备装备管理与应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口腔医疗设备引起交叉感染的途径、控制原则和措施、消毒灭菌方法二、主要内容1.口腔医疗设备与器械在医源性感染中的传播途径2.口腔医疗设备的选择(感染控制角度)3.口腔医疗设备与交叉感染控制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四、重点、难点1.口腔医疗设备与器械在医源性感染中的传播途径第五章口腔诊疗体位与操作姿势一、目的要求1.了解医生正确操作姿势的理论基础2.熟悉保证正常操作姿势和诊疗体位的基本条件3.掌握(1)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诊疗体位(2)器械的握持与传递二、主要内容1.正确操作姿势和诊疗体位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条件2.PD理论的内容和应用3.器械的握持和传递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2.实习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诊疗体位3.实习器械的握持与传递四、重点、难点1.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诊疗体位2.器械的握持与传递第六章口腔综合治疗台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综合治疗台的配套设备常出故障及一般排除方法高低速手机的常出故障和排除方法2.熟悉(1)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功能,维护保养(2)高低速手机的结构原理3.掌握(1)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外部结构、工作条件和操作常(2)高低速手机操作常规、维护保养二、主要内容1、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基本功能;2、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基本结构;3、牙科手机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2.实习综合治疗台及牙科手机的操作常规3.见习综合治疗台的基本结构四、重点、难点1.牙科手机的维护保养2.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基本结构、功能第七章口腔临床设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每种设备常出故障机一般排出方法2.熟悉每种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护保养3.掌握每种设备的基本结构与操作常规二、主要内容1、超声洁牙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2、根管疾病诊疗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3、光固化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4、银汞合金调和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5、高频电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6、牙种植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7、口腔用内窥镜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2.实习每种设备的操作常规3.见习每种设备的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四、重点、难点1.每种设备的操作常规和工作原理第八章修复工艺设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设备的简单故障及一般排除方法2.熟悉(1)每种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护保养(2)激光焊接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操作与保养3.掌握技工用微型电机、高频离心铸造机、烤瓷炉的操作常规基本结构及操作常规主要内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

《口腔设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口腔设备学是一门涉及到口腔医疗、预防、教学及科研的边缘学科。

口腔设备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各种口腔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等内容,其直接影响到使用者刘洪臣编著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医学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因此,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认识到各种口腔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维修保养等知识是为下一步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临床知识。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 4学时)教学内容:1.1口腔设备学的发展简史1.2口腔设备的分类(按设备性质分类、按临床科目分类)1.3口腔设备的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1了解口腔设备的发展简史。

1.2. 掌握口腔设备的分类及性能。

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口腔基本医疗设备(4 学时)教学内容:2.1口腔综合治疗台2.2牙科手机教学要求:1.了解口腔基本医疗设备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

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口腔修复设备(4 学时)教学内容:3.1高频离心铸造机3.2真空烤瓷炉3.3喷砂机3.4平行观测研磨仪教学要求:1.掌握修复常用设备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

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口腔影像设备( 4学时)教学内容:4.1概述4.2牙片机的原理、结构、功能4.3曲面断层的原理、结构、功能4.4数字化口腔影像设备的原理、结构、功能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口腔放射设备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

授课方式:讲授第五章口腔内科设备(4学时)教学内容:5.1洁牙机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5.2光固灯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教学要求:1.了解洁牙机、光固灯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

授课方式:讲授第六章最新口腔设备及口腔设备的消毒(4学时)教学内容:6.1概述6.2 CAD/CAM、种植机、钛铸造机的原理、结构、功能、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6.3口腔消毒设备的流程及要求教学要求:1.掌握最新口腔设备的动态及发展趋势。

《口腔设备学第八章》课件

《口腔设备学第八章》课件
口腔设备学的特点
口腔设备学具有跨学科性、实践 性和应用性等特点,旨在提高口 腔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口腔设备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口腔医疗水平
口腔设备学的发展推动了 口腔医疗技术的进步,为 医生提供了更高效、精准 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保障患者安全
口腔设备学的应用有助于 降低诊疗风险,提高患者 的诊疗安全和舒适度。
开机前检查电源和设备连接是 否正常。
按照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设备 启动和关闭。
使用过程中保持设备清洁,定 期进行维护保养。
使用后及时清理设备,并做好 记录。
口腔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与处理
设备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和设备连接,如有问 题及时处理。
设备温度过高
关闭设备,待温度下降后再使 用。
设备噪音过大
检查设备是否松动或损坏,如 有需要维修。
打磨机、抛光机和喷砂机
用于牙齿表面的研磨、抛光和清洁。
烤瓷炉和铸造机
用于制作金属或烤瓷修复体。
牙齿染色和染色剂
用于牙齿的美观修饰。
其他口腔相关设备
口腔保健用品
如牙刷、牙膏、漱口水等 ,用于日常口腔清洁和保 健。
口腔保健工具
如牙线、牙间隙刷等,用 于牙齿间隙的清洁。
口腔保健设备
如冲牙器、电动牙刷等, 利用机械或气流等方式清 洁牙齿和口腔。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口腔医学发展
口腔设备学的发展为口腔 医学的创新和进步提供了 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
口腔设备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口腔设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 纪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口腔医 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更新换代,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
发展趋势

精选口腔设备学培训教案

精选口腔设备学培训教案
皖南医学院口腔系
结构
组成: 滤清器:滤去气中的水份、油污和杂质。调压阀:压力调整范围为0.4-0.7MPa。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的输出。压力表、喷嘴、吸砂管。喷砂抛光机外型是一箱体结构,工作仓与外界呈密封状态,防止粉尘外溢,排气口设有过滤布袋,使排出的空气洁净。箱内工作仓有照明灯、喷嘴和吸砂管,箱体正面有个视窗,可以观察工作仓的工作情况。自动喷砂抛光机还包括转篮和自动旋转系统。
皖南医学院口腔系
二、真空加压铸造机 P210
vacuum casting machine 微电脑控制,可自动或手动完成各种牙科合金的熔化和差压式(加压或加压同时吸引)铸造。工作特点:在真空加压及氩气保护下完成合金的熔化铸造,避免了合金成分的氧化和偏析,使铸件的理化性能稳定。优点: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容易操作等
第六节 瓷修复设备 一、烤瓷炉 二、铸瓷炉 三、全瓷玻璃渗透炉 四、瓷沉积仪第七节 电脑比色仪第八节 金沉积仪第九节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
皖南医学院口腔系
第一节 石膏模型修整机model trimmer
口腔修复科常用的技工设备 1.结构 石膏模型修整机由电动机及传动部分、供水系统、砂轮(磨轮),以及模型台四部分组成,其外壳为铝合金铸造。 2.工作原理 石膏模型在模型台上与转动的砂轮接触,从而起到修整作用。水喷到转动的砂轮上,再从排水孔进人下水道。
2.工作原理
通电后脉冲激光电源工作,使脉冲氖灯放电,激光器产生脉冲,激发激光棒发出激光,再通过光学谐振腔谐振后输出激光。该激光在导光系统和控制系统作用下,以一定焦点直径、能量聚焦于焊点上,熔融合金产生焊接。
皖南医学院口腔系
工作原理
点焊属于电阻焊类型点焊过程 通过电极在焊件的局部先加压再通电。焊件内电阻和接触电阻发热,熔化局部表面金属后断电,冷却凝固,形成焊点.

最新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专业技能1教学大纲教案(供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用)前言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培训是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证口腔医学技术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和实习阶段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如何通过实习前的技能训练提高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长期以来专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人员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旨在本科生早起接受口腔医学技术实习前技能训练课和实践的早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了解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技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等,为学生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期,总学时36学时。

现开设为必修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技师常用设备和仪器的认识,口腔技师操作技能培训,牙体内外形态观察和绘图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示教、学生实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最后将所学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于后期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

教材《口腔医学临床前技能训练》李晓箐,张凌琳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学时分配表(共36学时)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实验一:口腔设备及仪器的认识 4实验二:手部技能综合训练20第一节握持训练和制作手工作品 4第二节金属丝的弯制 4第三节彩泥牙的制作 4第四节红蜡块的篆刻 4实验三:恒牙牙体外形的绘画12第一节:前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第二节:前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第三节: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合计36实验一:口腔设备及仪器的认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技工常用修复体制作相关器械2.了解: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口腔活动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二、实习内容:1.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包括种钉机、技工用打磨机、熔蜡器、离心。

最新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供四年制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使用)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前言目前,CAD/CAM系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已经成为各技工厂普遍使用的技术方法。

为适应当前口腔医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使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所吸收的知识与新兴技术信息接轨,我校在口腔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开设口腔CAD/CAM技术课程。

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4年制学生为对象,以口腔医学院修复工艺学教研室现有多套CAD/CAM系统为基础,精心编写相应的教学和实验教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腔CAD/CAM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培养一名合格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与口腔医学技术其它实验课程一样,均是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学科。

它涉及口腔医学技术知识、计算机知识、数控机械加工等多学科工艺操作,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实验室技能培训在口腔CAD/CAM技术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口腔CAD/CAM技术技能实验课,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理论课要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内进行必要的口腔医学技术实习前操作培训,培育规范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为今后的口腔医学技术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尤其是,通过大量的经验性、流水式的演示、验证和个体化设计实验室教程安排,将整个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口腔技能实验室实验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自编教材,2007,3参考教材各品牌厂商提供的CAD/CAM技术资料《口腔修复学》第5版,主编:马轩祥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修复技术与工艺学》第1版,主编:赵云凤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2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第2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Second Edition. James B. Summary Bylj.《Periodontal Surgery: A Clinical Atlas》 First Edition. Naoshi Sato.教学时数分配表(共108学时)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口腔CAD/CAM技术的初步认识 4模型扫描仪校准技术 4扫描数据接收、订单创建及数据发送 4印模及模型扫描技术16前牙底冠桥CAD技术20后牙全解剖冠/桥CAD技术20桩核、嵌体、高嵌体、贴面CAD技术16附着体CAD技术16CAM软件技术12CAM设备操作技术12连接杆切除技术 4氧化锆内染色技术8结晶炉设备操作技术8合计 144实验一口腔CAD/CAM技术的初步认识(看录像、讨论)(4学时)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口腔CAD/CAM技术的制作流程(2)熟悉:口腔CAD/CAM技术基本原理。

口腔设备学培训教案

口腔设备学培训教案

清洁保养
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保持设备 外观整洁。
润滑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
口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定期检查
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 。
更换磨损件
对设备中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确保设备性 能稳定。
调整校准
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和稳 定性。
口腔设备的消毒与清洁
关认证标准。
口腔设备的注册与审批
1 2
注册流程
了解口腔设备的注册流程,确保设备能够合法上 市销售。
审批要求
掌握口腔设备的审批要求,确保设备能够通过审 批。
3
注册证管理
了解注册证的管理要求,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符合相关规定。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口腔护理与保健设备
牙刷与牙膏
牙刷
选择合适的牙刷,关注刷头大小 、刷毛材质和硬度,以及手柄的 握感和防滑设计。
牙膏
选用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预防龋 齿。同时,避免使用过多泡沫的 牙膏,以免影响刷牙效果。
牙线与牙间隙刷
牙线
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可以有效去除 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牙龈炎和邻 面龋。
牙间隙刷
口腔设备学培训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 口腔设备学概述 • 口腔诊疗设备 • 口腔手术设备 • 口腔护理与保健设备 • 口腔设备维护与管理 • 口腔设备的安全与法规
01
口腔设备学概述
口腔设备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口腔设备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技术的学科,其特点包括涉及范 围广泛、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等。

最新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口腔CADCAM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教案前言教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对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理论课要点的理解,并为口腔医学技术实前操作培训打下基础。

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经验性、流水式的演示、验证和个体化设计实验室教程安排,将整个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学生对印模及模型扫描的步骤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学生对模型扫描仪的结构及故障排除方法的了解程度。

实验一:口腔CAD/CAM技术的初步认识(4学时)实目的与要求:1. 掌握口腔CAD/CAM技术的制作流程;2. 熟悉口腔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

实内容:1. 观看口腔CAD/CAM技术教学录像;2. 参观口腔CAD/CAM技术制作中心;3. 讨论、答疑。

重点与难点:实验二:模型扫描仪校准技术(4学时)实目的与要求:1. 掌握常用模型扫描仪(如3shape)的校准步骤和方法;2. 熟悉常用模型扫描仪的校准原理;3. 了解模型扫描仪校准工具的配置及结构。

实内容:1. 讲解模型扫描仪校准的原理、步骤及方法;2. 示教模型扫描仪校准的步骤及方法;3. 学生进行常用模型扫描仪的校准操作、答疑。

重点与难点:1. 学生对模型扫描仪校准结果的识别;实验三:扫描数据接收、订单创建及数据发送(4学时)实目的与要求:1. 掌握口内及模型扫描数据的接受及订单创建方法;2. 熟悉扫描数据传输的工作流程及故障排除方法;3. 了解数据格式的转化及应用。

实内容:1. 口内及模型扫描数据的接受;2. 各类修复(如底冠、回切冠、附着体等)订单的创建;3. 各类修复数据的发送及信息交流。

重点与难点:实验四:印模及模型扫描技术(16学时)实目的与要求:1. 掌握印模及模型扫描的步骤和方法;2. 熟悉印模及模型扫描的基本原理;3. 了解模型扫描仪的结构及故障排除方法。

实内容:1. 讲解印模及模型扫描的原理、步骤及方法;2. 示教印模扫描的步骤及方法;3. 示教模型扫描的步骤及方法;4. 学生操作、教师点评、答疑。

最新 口腔医学活动修复工艺学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医学活动修复工艺学教学大纲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活动修复工艺学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学教学大纲教案(供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用)前言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有可摘局部修复体和固定修复体以及固定可摘联合修复体三大类。

口腔活动修复技术是目前常用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修复方法。

常见的活动修复体包括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隐形义齿和颌面赝附体等。

活动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其制作中的精密铸造技术、人工牙排列技术等更是固定修复体发展的理论基础。

活动修复工艺学以实际工艺流程为主线,强调学生对活动修复体制作工艺流程的掌握,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进入后期活动义齿、全口义齿及种植义齿工艺学实验教学做好铺垫。

近年来,尽管固定修复、种植修复等热门临床修复技术以及修复体制作的修复工艺技术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活动义齿修复治疗方法在我国仍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口腔医学设备、材料、工艺和修复观念的发展进步,也赋予了当代活动义齿修复治疗更多可能和创造的内容,即“综合活动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种植、固定修复技术在固位、稳定和支持上的优势,再结合活动修复在咬合重建、骨量不足等情况下的可逆性、低投入、低维护成本等的优势,最终选择一种美观、舒适、功能及兼顾的中间道路的修复方法。

基于以上的专业发展方向,本课程还包括精密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的制作流程的介绍,以开拓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进入实验和临床实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实验课的前期,总学时36学时,理论授课28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现开设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全口义齿的制作工艺、弹性义齿的制作工艺、颌面赝附体的制作工艺、活动-固定联合修复体制作工艺、种植覆盖义齿制作工艺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录像和实习参观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口腔活动修复技术的认识,明确活动修复工艺加工流程,最后将所学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于后期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

口腔器械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口腔器械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口腔器械学二、授课对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口腔器械的种类、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口腔器械的能力,提高口腔临床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口腔器械学的学习兴趣,树立严谨的职业态度。

五、教学内容:1. 口腔器械的分类2. 常用口腔器械的结构与功能3. 口腔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 口腔器械的保养与消毒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实践操作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口腔器械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口腔器械有哪些种类呢?2. 引导学生思考,为课程内容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1. 口腔器械的分类- 按使用部位分类:口腔科器械、口腔修复科器械、口腔正畸科器械等。

- 按材料分类:金属器械、塑料器械、橡胶器械等。

2. 常用口腔器械的结构与功能- 以牙科椅为例,介绍其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

- 介绍口腔检查器械、拔牙器械、牙体修复器械等。

3. 口腔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强调正确使用口腔器械的重要性,避免造成患者伤害。

- 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口腔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口腔器械的保养与消毒- 介绍口腔器械的保养方法,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 讲解口腔器械的消毒流程,确保器械安全。

(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口腔器械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口腔器械的使用经验。

(四)实践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口腔器械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规范之处。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口腔器械种类、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正确使用口腔器械的能力。

3. 学生对口腔器械学的学习兴趣和严谨的职业态度。

口腔设备学大纲(最新整理)

口腔设备学大纲(最新整理)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口腔设备学Dental Equipment适用专业: 口腔医学专业执笔人:孙风阳审定人:吴补领学院负责人:耿仁文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一、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90029学分:0.5学分学时:20学时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设备学是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学科,它研究口腔设备的产生、发展、使用、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规律以及其相应的技术。

其基本内容涉及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理工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本学科将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操作、临床见习、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材料样品、图片等形象化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同学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临床应用各种口腔设备的操作能力。

Course code: B090029Credit: 0.5Period: 20Previous Course: Basic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Target Majors: StomatologyDental Equipment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tomatology. It is a science which focuses on the dental equipment’s produce, develop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health maintain, man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ques. A variety of teaching forms are applied in the course as follows: systematic theory lecture, lab practice, clinical novitiate and seminar. Methods of teaching are various and vivid, such as multimedia, material samples, and photograph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their capabilities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solving problem independently, and correctly using equipments in clinic.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论一、主要内容1.掌握: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简史、现状,口腔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2.了解:口腔修复设备和电子医疗设备的进展二、重点与难点(一) 重点: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简史、现状(二) 难点:口腔综合治疗台发展简史、现状第二章口腔基本设备一、主要内容1.掌握:口腔综合治疗台和牙科手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每种设备的操作常规与维护保养2.熟悉:每种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口腔科器械教学设计方案

口腔科器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口腔科常用器械的种类、名称、结构及功能。

(2)了解口腔科器械的保养和维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正确使用口腔科器械的能力。

(2)学会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保养。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口腔医学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 口腔科常用器械的种类及名称2. 口腔科器械的结构及功能3. 口腔科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4. 口腔科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5. 口腔科器械操作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口腔科器械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口腔科器械的种类和使用。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口腔科常用器械的种类、名称、结构及功能。

(2)展示口腔科器械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器械特点。

(3)演示口腔科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清洗、消毒和保养。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口腔科器械操作练习,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

(2)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口腔科器械的正确使用练习,包括清洗、消毒和保养。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交流与讨论(1)各小组汇报操作练习情况,分享经验。

(2)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口腔科常用器械的种类、名称、结构及功能。

(2)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口腔科器械的使用效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口腔科器械操作方面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复习的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口腔医学器械学》2. 教具:口腔科常用器械实物、演示模型3. 多媒体课件:口腔科器械的种类、名称、结构及功能等图片和视频4. 实践基地:口腔科实验室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活动修复工艺学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学教学大纲教案
(供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用)
前言
口腔设备是医学技术装备的组成部分,是指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具有显著口腔医学专业技术特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的仪器设备的总称。

口腔设备学是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口腔材料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口腔设备的产生、发展、装备、使用、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规律以及其相应的技术与口腔医学发展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涉及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理工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学科。

开设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熟悉口腔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常用的口腔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在临床实习和今后工作实践中对设备的装备、操作与保养的动手能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教学的中期阶段,总学时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4学时,实习12学时。

开设为必修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一定的实习让学生对所学设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内容既强调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注意介绍现代口腔设备学发展的新知识、
新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自学、实习,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能
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
有独立进行常规口腔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筹建技工室
设计与装备的能力。

教材
《口腔设备学(第三版)》张志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6学时)
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理论课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四章:口腔医疗设备与医源性感染0
2
第二章: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0 2 第三章:口腔设备管理0 2 第六章:口腔综合治疗台0 2 第七章:口腔临床设备0 2 第八章:修复工艺设备12 10 第九章:口腔医学图像成像设备0 2 第十章:口腔技工所的设计与装备0 2 合计 12 24
第一部分:理论课(28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