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五废水可生化性

实验五废水可生化性

实验五废水可生化性一、实验目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有的不容易被微生物所降解,有的则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为了合理地选择废水处理方法,或是为了确定进入生化处理构筑物的有毒物质容许浓度,都要进行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鉴定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很多,利用瓦勃氏呼吸仪(简称瓦呼仪)测定废水的生化呼吸线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1.熟悉瓦呼仪的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2.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3.分析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毒性。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基本上恒定不变。

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呼吸耗氧的特性反映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一般来说,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反之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内源呼吸耗氧量及与有机物接触后的生化呼吸耗氧量,可得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上时说明废水中的有机物一般是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得;当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重合时,则说明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尚无抑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下时,则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瓦呼仪的工作原理是,在恒温及不断搅拌的条件下,使一定量的菌种与废水在定容的反应瓶中接触反应,反应产生的 CO2用 KOH溶液吸收,因此,微生物的耗氧将使反应瓶中氧的分压降低,测定氧分压的变化,即可推算出消耗的氧量。

三、实验设备1.瓦呼仪一台;2.离心机一台;3.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装置一套;4.测酚装置一套。

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及预处理(1)取已建污水活性污泥或带菌土壤为菌种,在间竭式培养瓶中以含酚合成废水为营养、曝气或搅拌,以培养活性污泥。

(2)每天停止曝气一小时,沉淀后去除上清液,加入新鲜含酚合成为水,并逐步提高酚的浓度。

达到驯化活性污泥的目的。

污水可生化性实验--syy

污水可生化性实验--syy

《环工综合实验(2)》(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0902姓名雨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二年五月实验题目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2136 实验时间2012年 5 月18 日13:00时~ 16:20 时实验环境温度:25.4℃湿度: 39% 同组人数5人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理解源呼吸及生化呼吸的基本含义。

(2)分析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及生物毒性。

(3)掌握快速判断污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一)设备溶解氧测定仪3台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装置一套(二)试剂苯酚硫酸铵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钠氯化铁葡萄糖等三、实验原理微生物处于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恒定不变。

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耗氧的特性反应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

一般来说,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反之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源呼吸耗氧量及有机物接触后的生物呼吸耗氧量,可得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源呼吸线上时废水中有机物一般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当生化呼吸线与源呼吸线重合时,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降解无拟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源呼吸线下时,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拟制作用。

相关问题:1、如何求好氧呼吸速率?如何求好氧呼吸氧吸收量累计值?答:每隔30min,取桶中废水于溶解氧测定仪的广口瓶中,每10s测一次溶解氧量,连续6min,可得到一组溶解氧值,并通过以时间为横坐标,溶解氧为纵坐标的直线,其斜率即为好氧呼吸速率。

测完180min后,可得到7组不同时段的溶解氧,即得到7个时间点的好氧呼吸速率,再根据下式求得某时间段的好氧呼吸氧吸收量累计值。

四、实验步骤1、分别取活性污泥2.5L与可生化实验装置的三个有机玻璃容器中,其中1号容器中加入15g葡萄糖、0.5g NH4Cl、0.13gKH2PO4,2号容器加入10ml苯酚,3号容器不加任何物质;实验情况如下图所示:2、给3个容器连续曝气10分钟,在一直曝气的条件下,每隔30min,用广口瓶分别取1、2、3容器污泥测定好氧呼吸速率,每10s测一次,连续6min,180min后实验结束。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实验八废水可生化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废水可生化性判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废水可生化性生化呼吸线法测定过程。

3.掌握废水可生化性测定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及方案2.1实验原理1)废水生化处理的机理及要素:可生化废水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实现的。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系。

细菌是这个生态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有毒物质进行吸附和氧化分解。

其过程有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

污水中有机物向活性污泥表面附聚。

由于活性污泥为松软的絮状体,表面积大,有较强的吸附力,所以活性污泥能对有机物或有毒物质进行吸附,其中可溶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所吸附,而不溶性有机物通过细菌分泌的酸作用,将其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后,再被细菌吸收,吸收到细菌体内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再通过凝聚沉淀分离,使污水净化无害。

2)生化处理过程中保证微生物生命的基本要素:a)水温保持20~30℃最为适宜;b)pH值7~9: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适宜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c)营养物质与活性污泥的结构、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杂质等密切相关。

除以生物需氧量BOD表示的碳源外,还需要N、P和其它微量元素。

2.2实验方案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活性污泥的呼吸速度来考察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能性。

生物对氧的消耗称之为呼吸,通过连续测定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呼吸,即连续测定水样中溶解氧的变化,来研究活性污泥进行生化反应的可能性。

当活性污泥处于内呼吸阶段(微生物取得生命活动的能量,仅仅利用体内贮藏的物质),呼吸速度是恒定的,即耗氧量相对稳定,所以耗氧量与时间成一直线关系,此直线称为内呼吸线。

当活性污泥接触含有有机物或污水后,由于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其耗氧速度要加快,耗氧量随时间的变化是一条特征曲线,称之为生化呼吸曲线。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SBR生化工艺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目前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曝气、阶段曝气法、氧化沟及SBR。

本实验介绍的是实验室SBR处理污水。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准备,了解掌握各种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套设备,进行好氧活性污泥作用下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

(2)掌握生化处理过程COD、DO、BOD的检测分析方法。

(3)通过中试规模装置的示范实验了解所选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操作控制,了解反应器的操作特性。

三.实验步骤3.1实验准备3.1.1设备检查与分工组成实验组,确定实验组成员5人。

对SBR设备进行详细的工艺、设备、管路研究,绘制设备结构图和(或)工艺流程图,确定操作方法,确定实验计划。

3.1.2分析方法准备从国家环保部网站下载打印BOD5、COD Cr、pH、DO等分析方法,操作时随身携带参考。

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实验室后找指导教师请教。

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污泥性状检测由上组完成。

3.1.3废水配制由上组完成3.2实验操作3.2.1设备操作方式实验所配SBR为连续流操作工艺,加压生化为批式操作工艺。

由于设备加工选型的局限,目前实验全部采用批式操作。

间歇进水后观察水质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3.2.2活性污泥培养接手设备时需对设备内的活性污泥状况进行观察及测试,如果污泥数量较少、活性不足,则需进行培养。

废水处理实验报告

废水处理实验报告

可生化性判断标准关于中沉池水处理的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中沉池出水的BOD5/COD仅为0.08,可生化性极差,为提高其可生化性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现将中沉池出水重新进入ABF 池及A段曝气池进行小试,使COD达到排放标准。

实验步骤:(1)取ABF池中的泥水,静置后弃去上清液,得厌氧污泥500ml,加入中沉池出水至3L。

ABF池中HRT=36.7h。

取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

(2)取A段曝气池泥水3L,静置后弃去上清液,同时将ABF池静置后的上清液倒入其中,并对其进行曝气。

A段曝气池中HRT=50h。

取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

实验数据:表1. 中沉池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出水水质在ABF段出水COD为1700mg/L的情况下,测定BOD的五日的具体数据如下:表2. ABF池出水连续五日生化需氧量实验结论:由表1可知:中沉池水经过ABF池及A段曝气池,COD降解达20.8%。

经过ABF池后,中沉池水的B/C从0.08上升至0.64,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由表2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微生物活性增强,可生化性大大提高,至第四日,微生物活性达到极限,可生化性保持稳定。

中沉池水经过ABF池后,生化性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经过A段曝气,COD去除率并不高,这是由于本实验的A段曝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0h,此时的B/C只有0.19~0.21,废水不宜进行生化处理,因此,COD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实验二实验目的:中沉池出水的BOD5/COD仅为0.08,可生化性极差,为提高其可生化性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现将中沉池出水进行芬顿氧化后,再进入A段曝气池,使COD达到排放标准。

实验步骤:(1)取中沉池水3000mL,加H2SO4调节PH至3.5左右。

先加入1.5g FeSO4•7H2O全部溶解后,再加入10ml 30% H2O2,搅拌反应2h后停止,调节PH至9~10。

静置0.5h,取上清液2500ml,调节PH至7左右,加入150ml PAC溶液,搅拌混凝0.5h后,静置,取上清液检测水质。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

广西民族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2013年5月24日e dtdO)(——微生物能内源呼吸需氧速率,min)./(L mg 。

这两部分氧化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可由下式计算:v r VX b QL a O ''+=式中:O ——混合液需氧量,d O kg /)2(;'a ——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1kg 有机物的需氧量,)(/)2(5BOD kg O kg ;Q ——污水流量,d m /3;r L ——被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浓度,3/m kg ;'b ——活性污泥微生物自身氧化需氧量,]).(/[)2(d MLSS kg O kg ; V ——曝气池水容积,3m ;v X ——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3/m kg 。

式(9-2)中的系数'a 、'b 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重要设计与运行参数。

对生活污水,'a 为0.42~0.53,'b 为0.188~0.11。

式(9-1)中e dt dO )(=-'b ,基本上为一常量;F dt dO )(=r N a ',r N 为有机负荷,这说明F dtdO)(不仅与微生物性能有关,还与有机负荷、有机物总量有关。

当污水中的底物主要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时,微生物的氧吸收量累计值为一条犹如BOD 测定的耗氧过程线(下图中曲线1)。

溶解氧的吸收量(即消耗量)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有关。

实验开始时,间歇反应器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吸收氧的速率也较快,以后随着反应器中有机物浓度的减少,氧吸收速率也逐渐减慢,直至最后等于内源呼吸速率(下图中的曲线2)。

如污水中无底物,微生物直接进入内源呼吸,其氧吸收(累计)过程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曲线3)。

如果污水中某一种或几种组分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毒害抑制作用,那么氧的吸收将会受到毒物的限制,而低于内源呼吸量(曲线4)。

如果新投入微生物于废水中,则微生物需要一个驯化过程(曲线2)。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SBR生化工艺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目前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曝气、阶段曝气法、氧化沟及SBR。

本实验介绍的是实验室SBR处理污水。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准备,了解掌握各种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套设备,进行好氧活性污泥作用下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

(2)掌握生化处理过程COD、DO、BOD的检测分析方法。

(3)通过中试规模装置的示范实验了解所选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操作控制,了解反应器的操作特性。

三.实验步骤3.1实验准备3.1.1设备检查与分工组成实验组,确定实验组成员5人。

对SBR设备进行详细的工艺、设备、管路研究,绘制设备结构图和(或)工艺流程图,确定操作方法,确定实验计划。

3.1.2分析方法准备从国家环保部网站下载打印BOD5、COD Cr、pH、DO等分析方法,操作时随身携带参考。

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实验室后找指导教师请教。

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污泥性状检测由上组完成。

3.1.3废水配制由上组完成3.2实验操作3.2.1设备操作方式实验所配SBR为连续流操作工艺,加压生化为批式操作工艺。

由于设备加工选型的局限,目前实验全部采用批式操作。

间歇进水后观察水质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3.2.2活性污泥培养接手设备时需对设备内的活性污泥状况进行观察及测试,如果污泥数量较少、活性不足,则需进行培养。

污水可生化性实验--syy

污水可生化性实验--syy

《环工综合实验(2)》(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0902姓名雨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二年五月实验题目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2136 实验时间2012年 5 月 18 日 13:00时~ 16:20 时实验环境温度:25.4℃湿度: 39% 同组人数5人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理解源呼吸及生化呼吸的基本含义。

(2)分析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及生物毒性。

(3)掌握快速判断污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一)设备溶解氧测定仪3台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装置一套(二)试剂苯酚硫酸铵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钠氯化铁葡萄糖等三、实验原理微生物处于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恒定不变。

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耗氧的特性反应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

一般来说,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反之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源呼吸耗氧量及有机物接触后的生物呼吸耗氧量,可得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源呼吸线上时废水中有机物一般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当生化呼吸线与源呼吸线重合时,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降解无拟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源呼吸线下时,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拟制作用。

相关问题:1、如何求好氧呼吸速率?如何求好氧呼吸氧吸收量累计值?答:每隔30min,取桶中废水于溶解氧测定仪的广口瓶中,每10s测一次溶解氧量,连续6min,可得到一组溶解氧值,并通过以时间为横坐标,溶解氧为纵坐标的直线,其斜率即为好氧呼吸速率。

测完180min后,可得到7组不同时段的溶解氧,即得到7个时间点的好氧呼吸速率,再根据下式求得某时间段的好氧呼吸氧吸收量累计值。

四、实验步骤1、分别取活性污泥2.5L与可生化实验装置的三个有机玻璃容器中,其中1号容器中加入15g葡萄糖、0.5g NH4Cl、0.13gKH2PO4,2号容器加入10ml苯酚,3号容器不加任何物质;实验情况如下图所示:2、给3个容器连续曝气10分钟,在一直曝气的条件下,每隔30min,用广口瓶分别取1、2、3容器污泥测定好氧呼吸速率,每10s测一次,连续6min,180min后实验结束。

实验五 城市污水可生化性测定

实验五 城市污水可生化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1)分析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及生物毒性。

(2)掌握快速判断污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一)设备溶解氧测定仪及配套的呼吸速率测定装置。

(二)试剂对硝基苯酚、活性污泥等。

三、实验原理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恒定不变。

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耗氧的特性反应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

一般来说,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

测定不同时间的内源呼吸耗氧量及有机物接触后的生物呼吸耗氧量,可得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上时废水中有机物一般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当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重合时,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降解无抑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下时,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以通过以时间为横坐标,溶解氧浓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直线斜率即为耗氧呼吸速率dOdt。

每隔30min,取桶中废水于溶解氧测定仪的广口瓶中,每1min测一次溶解氧量,连续8min,可得到一组溶解氧值。

测完3h后,可得到7组不同时段的溶解氧,即得到7个时间点的好氧呼吸速率,再根据下式求得某时间段的好氧呼吸氧吸收量累计值。

dO dt ×tn=dOdt n+(dOdt)n+12∙(t n+1−t n)以(O u)n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可以比较不同营养环境下微生物的耗氧状况。

四、实验步骤1. 打开溶氧仪预热。

2. 在反应器(2.5 L玻璃瓶)上做好2 L刻度标记,洗净反应器。

3. 称量好对硝基苯酚(先不投加),1~5号反应器预期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0 mg/L。

4. 反应器中准确加入200 mL活性污泥。

5. 第1组反应器(测内源呼吸速率)加自来水至2L标线;其余4组反应器中准确加入模拟污水300 mL,并加自来水至2L标线。

6、洗净曝气头,安好曝气机(反应器中放1个曝气头),将实验装置理顺!7、投加已称量好的对硝基苯酚。

废水实验

废水实验

环境综合实验之废水处理一、废水生化可降解性(一)实验目的和意义1.了解废水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2.掌握COD、BOD5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有的不容易被微生物所降解,有的则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为了合理地选择废水处理方法,或是为了确定进入生化处理构筑物的有毒物质容许浓度,都要进行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废水的可生化性是指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程度。

按此标准可将废水分为三类:①易生物降解废水,易于被微生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而利用;②可生物降解废水,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③难生物降解废水,降解速度很慢或根本不降解。

“难、易”是相对的,同一种化合物在不同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其降解情况也会有不同。

废水生物处理是以废水中所含污染物作为污染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被降解,废水得以净化。

显然如果废水中的污染物可被微生物降解,则在设计状态下废水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因此,对废水进行可生化性评价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设计的前提。

鉴定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很多,BOD5/COD比值是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BOD5和COD 都反映废水中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所耗的氧量。

BOD5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它代表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那部分有机物;COD是有机物在化学氧化剂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它代表废水中可被化学氧化剂分解的有机物,常采用重镕酸钾为氧化剂,一般可近似认为COD测定值代表废水中的全部有机物。

一般认为BOD5/COD比值大于0.45时,该废水适用于生物处理,如比值在0.2左右,说明这种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这种废水可否采用生物处理法处理,尚需看微生物驯化后,能否提高此比值才能判定。

此比值接近零时,采用生物处理法是比较困难的。

(三)实验仪器、材料实验仪器:COD测定仪,BOD测定仪,生化培养箱,酸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台。

实验药品:重铬酸钾,硫酸铝钾,钼酸铵,试亚铁灵,硫酸亚铁铵,硫酸银,硫酸汞,浓硫酸,三氯化铁,硫酸镁,氯化钙,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九废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九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一、实验目的某些工业污水在进行生物处理时,由于含有生物难将解的有机物、抑制或毒害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者缺少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使得生物处理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考察这些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能性,研究某些组分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进入生物处理设施的允许浓度。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理解废水可生化性的含义;(2)掌握测定废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3)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二、实验原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包括两部分:①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CO2、H2O、NH3(存在含氮有机物)等,为合成新细胞提供能量;②供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使细胞物质氧化分解。

下列式子可说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这一关系。

合成:8CH2O?3O2?NH3?C5H7NO2?3CO2?6H2O ?3CH2O?3O2?3CO2?3H2O?能量???3CHO?NH?CHNO?3HO235722??从上反应式可以看到约1/3的CH2O(酪蛋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2、H2O,同时产生能量供微生物合成新细胞,这一过程要耗氧。

内源呼吸:C5H7NO2?5O2?5CO2?2H2O?NH3微生物进行物质代谢过程的需氧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总的需氧速率=合成细胞的需氧速率+内源呼吸的需氧速率,即?dO??dO??dO??dt?T?dt?F?dt???dO??dOdtdt????F为降解有机物,合成新细胞T式中:为总的需氧速率,mg/(L·min);?dO???dt为微生物内源呼吸需氧速率,mg/(L·的耗氧速率,mg/(L·min);min)。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是评价污泥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其单位为mg(O2)/g(MLVSS)·h。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工业污水处理前后的生化性质变化,探究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

实验原理: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被生物降解利用。

因此,工业污水具有很高的可生化性。

实验材料及仪器:工业污水样品、pH计、试剂(NaOH、HCl、甲基橙指示剂、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汞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银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工业污水样品,用pH计测定其pH值。

2. 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污水样品,记录滴定体积,计算出pH值。

3. 测定工业污水中COD、BOD、SS、NH3-N、TP、TN的含量,记录数据。

4.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Cl-含量,计算出Cl-的含量。

5. 用氯化钡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SO42-含量,计算出SO42-的含量。

6. 用氯化铁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Fe2+含量,计算出Fe2+的含量。

7. 用硝酸汞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Hg2+含量,计算出Hg2+的含量。

8. 用氯化亚铁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Cr6+含量,计算出Cr6+的含量。

9. 用氯化银溶液滴定污水样品中的CN-含量,计算出CN-的含量。

10. 将测定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工业污水的pH值为6.5。

2. COD、BOD、SS、NH3-N、TP和TN的含量分别为100mg/L、30mg/L、50mg/L、10mg/L、5mg/L和20mg/L。

3. Cl-的含量为50mg/L,SO42-的含量为20mg/L,Fe2+的含量为0.5mg/L,Hg2+的含量为0.01mg/L,Cr6+的含量为0.05mg/L,CN-的含量为0.1mg/L。

实验分析:1. 工业污水的pH值处于中性偏酸性,适合细菌生长。

2. COD、BOD、SS、NH3-N、TP和TN的含量都比较高,说明工业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 Cl-、SO42-、Fe2+、Hg2+、Cr6+和CN-等物质的含量也比较高,说明工业污水中还存在一定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

废水可生化性测定实验

废水可生化性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水处理工程实验 指导老师: 胡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废水可生化性测定实验 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 陈巧丽、林蓓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根据微生物的降解性能,有机污染物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第二类是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第三类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考虑到毒性,第一、第二类有机污染物又可分为四种类型:①能够为微生物所降解,而且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无抑制作用的有机污染物;②能够为微生物所降解,但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污染物;③难于为微生物所降解,但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的有机污染物;④难于为微生物所降解,而且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污染物。

上述四种类型的有机污染物中,第一类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第二类经过对微生物作一定时间的驯化,有可能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第三类也有可能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但必须对微生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诱导驯化。

第四类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本实验通过测定微生物的呼吸耗氧特性来确定某种废水是否具有进行生化处理的可能性。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包括两部分:(1)氧化分解有机物,使其分解为CO 2、H 2O 、NH 3(存在含氮有机物时)等为合成新细胞提供能量;(2)供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使细胞物质氧化分解。

下例可以说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这一关系。

8CH 2O+3O 2+NH 3→C 5H 7NO 2+3CO 2+6H 2O3CH 2O+3O 2→3CO 2+3H 2O+能量 5CH 2O+NH 3→C 5H 7NO 2+3H 2O从上反应式可以看到:约1/3 的CH 2O (酪蛋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 2、H 2O ,同时产生能量供微生物合成新的细胞,这一过程要消耗氧。

实验十 污水可生化性能测定

实验十   污水可生化性能测定

实验十污水可生化性能测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是研究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程度,为选定该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处理工艺流程提供必要的依据。

测定方法较多,本处介绍两种测定方法。

目的由于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胶体及溶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因而在选择污水处理方法和确定工艺流程时,往往首先想到这种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完全可以采用此法,但是对于各种各样的工业污水来讲,由于某些工业污水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能够抑制或毒害微生物生理活动的物质,或缺少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因此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合理与可靠,通常要进行污水的可生化性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1.鉴定城市污水或工业污水能够被微生物降解的程度,以便选用适宜的处理技术和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2.了解并掌握测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

3.掌握瓦波呼吸仪的使用方法。

一、BOD5/COD比值法原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些是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些则是不易为微生物降解的。

COD 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时用所消耗氧的量来间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数量的一种综合性指标。

BOD5是用微生物在氧充足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量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量的综合性指标。

因此,可把测得的BOD5值,看成是可降解的有机物量,而COD代表的则是全部的有机物,所以,BQD5/COD比值反映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可降解程度。

一般按BO5/COD比值分为:BQD5/COD>0.58 为完全可生物降解污水。

BQD5/COD=0.45~0.58 为生物降解性能良好污水。

BQD5/COD=0.30~0.45 为可生物降解污水BQD5/COD<0.30 为难生物降解污水。

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见有关水质分析方法及有关工业污水BOD5测定。

二、瓦波呼吸仪测定污水可生化性目的(1)熟悉掌握瓦波呼吸仪的构造、操作方法、工作原理。

实验九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实验九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实验九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对某些工业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时,由于废水中含有生物难将解的有机物、抑制或毒害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者缺少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使得生物处理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考察这些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能性,研究某些组分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进入生物处理设施的允许浓度。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 理解废水可生化性的含义;2. 掌握测定废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3. 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二、实验原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包括两部分:①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CO 2、H 2O 、NH 3(存在含氮有机物)等,为合成新细胞提供能量;②供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使细胞物质氧化分解。

下列式子可说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这一关系。

合成:223572228336CH O O NH C H NO CO H O++→++2222235722333333CH O O CO H O CH O NH C H NO H O +→++⎛⎫⎪+→+⎝⎭能量从上反应式可以看到约1/3的CH 2O(酪蛋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 2、H 2O ,同时产生能量供微生物合成新细胞,这一过程要耗氧。

内源呼吸:5722223552C H NO O CO H O NH +→++微生物进行物质代谢过程的需氧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总的需氧速率=合成细胞的需氧速率+内源呼吸的需氧速率,即T F dO dO dO dt dt dt σ⎛⎫⎛⎫⎛⎫=+ ⎪ ⎪ ⎪⎝⎭⎝⎭⎝⎭式中:T dO dt ⎛⎫ ⎪⎝⎭为总的需氧速率,mg/(L·min);F dO dt ⎛⎫ ⎪⎝⎭为降解有机物,合成新细胞的耗氧速率,mg/(L·min); dO dt σ⎛⎫⎪⎝⎭为微生物内源呼吸需氧速率,mg/(L·min)。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 )是评价污泥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其单位为 mg(O 2)/g(MLVSS)·h 。

污水生化实验报告(3篇)

污水生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污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不同类型污水的生化处理流程。

3. 了解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4. 通过实验,验证生化处理技术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装置:生化反应器、回流污泥池、取样装置、pH计、浊度仪、溶解氧仪等。

2. 实验材料:污水样品、活性污泥、营养盐、微量元素、消毒剂等。

三、实验原理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主要分为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生物脱氮除磷三个阶段。

1.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甲烷等气体。

2. 好氧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酸盐等。

3. 生物脱氮除磷:通过添加营养盐,促进微生物对氮、磷的吸收,使其在处理过程中去除。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污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

(2)调节pH值,使其在6.5-8.5之间。

(3)将活性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2. 厌氧处理(1)将预处理后的污水样品加入厌氧反应器中。

(2)调节温度,使其在35-45℃之间。

(3)观察并记录气体的产生情况。

3. 好氧处理(1)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样品加入好氧反应器中。

(2)调节温度,使其在20-30℃之间。

(3)观察并记录溶解氧的变化情况。

4. 生物脱氮除磷(1)向好氧处理后的污水样品中添加营养盐。

(2)观察并记录污泥的生长情况。

(3)检测出水中的氮、磷含量。

5. 实验结束(1)关闭反应器,收集出水。

(2)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厌氧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厌氧反应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说明厌氧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2. 好氧处理实验过程中,溶解氧逐渐下降,说明好氧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3. 生物脱氮除磷实验过程中,污泥生长良好,出水中的氮、磷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调整操作条件、观察废水的各项指标变化,评价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生化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且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30℃,pH值为7.5,供氧量为2L/min。

1.引言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污染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高浓度悬浮物等,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好氧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最佳操作条件。

2.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废水样品、好氧生化反应器、pH计、溶氧仪等。

实验方法:(1)收集废水样品,并测量其初始pH值、溶氧量、COD浓度等参数。

(2)将废水样品加入好氧生化反应器中,调整好对应的操作条件。

(3)连续观测并记录废水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如pH值、溶氧量、COD浓度等。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效果,并找出最佳操作条件。

3.结果与分析(1)废水初始指标:pH值为6.5,溶氧量为3mg/L,COD浓度为200mg/L。

(2)改变温度的影响:将废水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好氧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温度(℃) , pH值,溶氧量 (mg/L) , COD浓度 (mg/L)----------,------,--------------,----------------20,7.2,4.2,15030,7.5,5.6,12040,7.1,4.8,130由表1可见,温度为30℃时,废水的溶氧量最高,且COD浓度最低,说明在此温度下,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效果最好。

(3)改变pH值的影响:将废水样品分别在不同pH值下进行好氧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pH值,温度(℃) ,溶氧量 (mg/L) , COD浓度 (mg/L)------,----------,--------------,----------------6.5,30,5.6,1207.0,30,5.8,1007.5,30,6.0,90由表2可见,pH值为7.5时,废水的溶氧量最高,且COD浓度最低,说明在此pH值下,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效果最好。

废水可生化行实验

废水可生化行实验

实验七 废水可生化实验一、实验目的由于生物处理方法较为经济,在研究废水的处理方案时,一般首先考虑采用生物处理的可能性。

但是,有些废水在进行生物处理时,因为含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质而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没有现成的科研成果或生产运行资料可以借鉴时,需要通过实验来考察这些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能性,研究它们进入生物处理系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理解废水可生化性的含义;(2)掌握测定废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3)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二、实验原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包括两部分:①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CO 2、H 2O 、NH 3(存在含氮有机物)等,为合成新细胞提供能量;②供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使细胞物质氧化分解。

下列式子可说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这一关系。

合成:223572228336CH O O NH C H NO CO H O ++→++2222235722333333CH O O CO H O CH O NH C H NO H O +→++⎛⎫ ⎪+→+⎝⎭能量 从上反应式可以看到约1/3的CH 2O(酪蛋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 2、H 2O ,同时产生能量供微生物合成新细胞,这一过程要耗氧。

内源呼吸:5722223552C H NO O CO H O NH +→++微生物进行物质代谢过程的需氧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总的需氧速率=合成细胞的需氧速率+内源呼吸的需氧速率,即T F dO dO dO dt dt dt σ⎛⎫⎛⎫⎛⎫=+ ⎪ ⎪ ⎪⎝⎭⎝⎭⎝⎭ 式中:T dO dt ⎛⎫ ⎪⎝⎭为总的需氧速率,mg/(L ·min);FdO dt ⎛⎫ ⎪⎝⎭为降解有机物,合成新细胞的耗氧速率,mg/(L ·min); dO dt σ⎛⎫⎪⎝⎭为微生物内源呼吸需氧速率,mg/(L ·min)。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 )是评价污泥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其单位为 mg(O 2)/g(MLVSS)·h 。

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

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
、重复步骤 ,洗涤污泥2次 5、将洗涤后的污泥移入 测定瓶中, 、将洗涤后的污泥移入BOD测定瓶中,再以 测定瓶中 0.025mol·L-1 PH值为 溶解饱和氧的磷酸盐缓冲液充满之, 值为7.0溶解饱和氧的磷酸盐缓冲液充满之 值为 溶解饱和氧的磷酸盐缓冲液充满之, 活性污泥, 称1g活性污泥,分别加 活性污泥 1ml,5ml,10ml,20ml,40ml,60ml,100ml,200ml的废水,用饱 的废水, 的废水 和溶氧水定容到250ml,用溶氧测定仪测定。 和溶氧水定容到 ,用溶氧测定仪测定。 6、称1g活性污泥,用饱和溶 氧水定容至 活性污泥, 氧水定容至250ml,测定污 、 活性污泥 , 泥的耗氧速率, 泥的耗氧速率,此即为该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 7、按步骤 ,将洗涤后的污泥已充氧到饱和的待测废水 、按步骤1-4, 为基质,按步骤5测定污泥对废水的耗氧速率 测定污泥对废水的耗氧速率, 为基质,按步骤 测定污泥对废水的耗氧速率,将污泥对废 水的耗氧速率同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相比较,数值较高, 水的耗氧速率同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相比较,数值较高, 该废水的可生化性越好。 该废水的可生化性越好。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1、离心机一台 、 2、溶氧测定仪一台 、 3、电磁搅拌机台 、 4、活性污泥、饱和溶氧水 、活性污泥、 5、天平、量筒、试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天平、量筒、试管、容量瓶、烧杯、
三、实验原理 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 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基本上 恒定不变,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 恒定不变,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呼吸耗氧的特性 反映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一般来说, 反映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一般来说,耗氧量太 耗氧速率高,即说明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 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反之 亦然。 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内源呼吸耗氧量及与有机物接触 后的生化呼吸耗氧量,可得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 后的生化呼吸耗氧量,可得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 通过比较即可判断定废水的可生化性。 通过比较即可判断定废水的可生化性。 高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上时说明废水中 的有机物一般是可被微生物分解的。 的有机物一般是可被微生物分解的。高生人呼吸线与内 源呼吸线重合时, 源呼吸线重合时,则说明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 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实验分析:
1. 由dO/dt —t 曲线可以看出,耗氧速率葡萄糖>内源呼吸>间甲酚,葡萄糖和间甲酚组实验的微生物耗氧速率均呈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葡萄糖的耗氧曲线下降程度更大。

这是因为微生物耗氧速率与底物浓度有关,随着呼吸作用进行,溶液中底物浓度逐渐降低;而间甲酚对微生物具有毒性,抑制其降解分解有机物的速率。

而内源呼吸组的耗氧速率并未呈理论的较恒定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污水中还存在一些有机物可被生物降解,因此呈现耗氧速率减慢的趋势,也有可能是实验测量溶解氧误差导致。

2. 葡萄糖可为微生物提供生存所需能量,自然可被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快速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因此其耗氧曲线应在内源呼吸线上方;而间甲酚对微生物具有毒性,抑制其降解分解有机物的速率,其耗氧曲线应在内源呼吸线之下。

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此情况。

3. 溶解氧测量误差分析:
①实验中只有1台溶解氧测定仪,3组基质溶液分开进行溶解氧测定,每次实验之间存在测量误差、条件变化误差等。

②因为微生物呼吸作用一直在进行,溶解氧浓度测定过程中,仪器显示值总在不停波动,最后记录的溶解氧浓度数值与真实值有一定误差;
③溶解氧测定仪本身的准确度与灵敏度等导致的误差。

4.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葡萄糖可进行生化降解,而间甲酚不能。

葡萄糖溶液 间甲酚溶液 内源呼吸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