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作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2020高考作文素材:“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
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
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
(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
(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
(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
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
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
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
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丽》等。
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
”(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
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
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资本论》,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
四、材料举例与如何分析材料
1、千百年来,研究莎士比亚的伟大著作的人不计其数;探究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的“红学”人士多不胜数;钻研模仿王羲之的书法的人数之不尽。
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各自研究的名人具有崇拜心理,他们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来探讨,可是能从中悟出自己的一套来的人又有多少呢?(举出生活中反面的事例,与人学习而失去自我)分析:他们在“和”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可“不同”呢?却似乎被他们忽略,倘若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也像他们那样,只一味钻研前人的文学艺术,那么还有《哈姆莱特》《红楼梦》的问世,还有出神入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流传于世吗?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和而不同”。
(要把材料与观点联系起来;要分析看出材料之间联系然后得出结论;可用反证法和假设法)
2、“和而同”这种片面的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令我想到了中国在建国以后所走的弯路。
因为“和而同”,中共忽略了自己当时的国情,一味仿效苏联,提出用三年的时间赶上英国的荒谬目标;因为“和而同”,中共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于不顾,大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和而同”,中共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最后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可举我们最熟悉的事例;可用排比的修辞列举事例)
分析:这一切都因中国抛开实际,追随在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的后面而引起的。
在那段时期里,我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向苏联借鉴学习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了“和而不同”,苏联与中国的国情不一样,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忽视了马列主义的引导,必然会导致失败。
(因果分析法,先写出结果,再分析原因,然后得出结论)
3、中国现在仍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坚持“和而不同”,才是我们建设顺利的保证。
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方针;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选用事例要抓住重点进行分析,要简明扼要,能说明白就行)
4、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就是“外圆”起的作用。
当管仲自己私吞了钱之后,鲍叔牙并没有以此和管仲绝交,因为他理解管仲供养父母的苦衷,于是,他就以什么都不知道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倘若,鲍叔牙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那么他们的友谊会长久吗?更不用谈友谊如何深厚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如果不掌握一点“外圆”的技巧是很难与别人相处的。
一旦你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相信走哪里,哪里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朋友。
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将会拥有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五、好的开头
1、人应外圆内方曾经有一名学者用中国古代的铜钱来形容一个人应具有的处世性格。
众所周知,中国的铜钱是外圆内方的。
这就是说,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此所谓“外圆”;而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原则、见解,此所谓“内方”。
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外圆内方的性格(从一个小物件出发,生发出哲理,联想和想象丰富)
2、让世界成为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花园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每一种文化都是一支独有而绚丽的奇苑,世界因为和平而安宁,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
中华文化之所
以能如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兄弟姐妹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实现了文化的统一与多样化的完美结合。
西域的歌舞随着清脆的驼铃而来,南越的风情随着粼浪的大运河而来,而夫子的教诲,诗仙的俊逸,随着一个个方正的文字,印入了每一个华族人的心里。
你要问一个“和”为何如此博大炫目,那你就去问问盛唐的胸怀吧!
六、好的结尾
1、一滴水里面就是一个世界,一枚铜钱里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处世性格。
一枚铜钱是有形的财富,但如果我们拥有外圆内方的处世性格,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且是一种用之不尽的财富。
做人就应该外圆内方——和而不同。
(与开头相照应,联系比较恰当,简洁明了)
2、“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原来这样说,“求同存异”,我们现在这样说。
世界应该是纷繁而美丽的,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
世界的花园里不应只有玫瑰,还应有梅花,菊花,兰花,樱花……让我们一起培育这个世界吧,让它成为一棵开满不同花朵的参天大树,成为一个美丽多彩的大花园(与开头照应,形象化结束,有修辞,给人思考)
例文
和谐是帆不同是船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
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
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
和谐是一种美。
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绿肥红瘦描出人间的美景。
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
不同是一种个性。
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
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
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
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
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
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
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
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
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
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
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
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
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
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
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
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点评:以散文的笔调,对“和而不同”的话题,展开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说理透彻,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富于深刻的内涵。
“君子和而不同”!
当霸王骑着乌骓化作鬼雄,当虞姬将生命化为矛尖之蓝;当屈原幽思而作《离骚》,消
失于汨罗江;当渊明自叹“守拙归田园”,日日无事而空吟,我不禁重新审视《论语》中的一句“君子和而不同”。
善哉,孔夫子之论;善哉,好一个“君子和而不同”!
漫漫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他们从心底喊出了一句:“和为贵。
”看古代历史。
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县令。
祁黄羊没有一丝犹疑,掷地有声地说:“让解狐去当。
”晋平公大惊,解狐可是祁黄羊一等的仇敌。
祁黄羊说:“你只叫我推荐心中的县令,他的确优秀。
”君子之心如此宽容,推贤荐能,一句“和为贵”,国家得以强盛富邦。
再看近代历史。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世界反华势力,始终遵循着“和为贵”思想,在亚非国际会议上力挽狂澜。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胜利召开,维护了各国间的和平,更重塑了一个大国的威望。
君子之和弥足珍贵,搬开无为争执的绊脚石,一心向着理想冲。
漫漫五千年,另一声雄浑的呼喊在我耳畔回萦。
它说:“舍生而取义。
”我们誓死也要坚守那份不同,那份即使别人不理解的对真理的执着。
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
多少人说他文章空洞无文,多少导师要他“不写三岁小孩的玩意”,他都以一笑而报之。
终于,他的散文集《花未眠》轰动了世界,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
”感动了多少心灵。
善于保存心中的那份“不同”,让我们的个性有如“花未眠”。
再说沈从文。
当人人埋怨的时代,他以自己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拥抱那古老的边城,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让它受到尘世的玷污,让心以原始的状态存在。
贫穷,落后,在他的笔下,蜕变成了一个水美、山美、人美的天地。
坚守心中的家园。
正如鲁迅所说:“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曰自由。
”真理常在胸,君子善守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苏轼说:“人间有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相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见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甚大,而其志远也。
”这不这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最精辟的解释吗?
善哉,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诗意地阐述过“古今之成大学问者”的三重境界。
德国哲学家尼采亦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
然而他们都没孔子说得经典,无论做人做学问,这最高的境界曰其“和而不同”。
――题记
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我独爱读史书。
然而史书读得多了,便常常觉得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
也只有在这种文化环境当中,才孕育出如此不可胜数的这类英雄,焕发出他们独居一格的色彩。
这类人中我首推王安石。
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猪狗之食,不梳不洗,这种浅层的不同谁都可以做到。
但是他的“大不同”在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人屈指可数。
他不满当时的政法,提出推行新法,朝中仅有两人支持,两人毕竟算是安慰的了。
但是连老臣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纷纷背离,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创伤?可是他从未放弃他的不同,印象里他潇洒放言“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更清楚得记得他的自勉诗:“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这是何等的境界?他的最高“非同境界”历史上定是惟他独尊:晚年的时候迫于多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归隐山林。
这本是他可拿来修身养性的时刻,要是其他人必定做了陶渊明这样的隐者。
可他不愿,他不愿与这些隐者相同,甚至觉得这是种耻辱。
他只想民,心系民生,仍然抱着做回救世主的夙愿。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
”每次我读起它,便有着无法言语的敬佩与赞许。
王安石为的是与苍生相和。
《免税法》、《水利法》泽被后世,功在千秋。
特别是《水利法》在推行后的短短几年内,全国就兴修水利工程几万处,灌溉田地数万亩――好一幅春和景明图。
和而不同,这人生的最高境界,被王安石诠释得尽善尽美。
又想起谭嗣同。
谭嗣同不愿与梁启超等人相同,他不愿与他们外逃避难。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由来一声笑,倚剑血封喉。
”一八九八的深秋,寒风飒飒,黄叶飘零。
京华大地,一片荒凉。
菜市口刑场,谭嗣同向闪着寒光的屠刀,对苍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英雄倒下的时候,四海响起悲歌。
谭嗣同依然固执喊道:“凡变法,无不经流血而成。
今变法不成,皆因为此。
流血,请自嗣同始。
”康有为走了,梁启超走了,他们劝谭嗣同来日方长。
嗣同与曾志同的朋友不和,他决意死国:“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谭嗣同愿做的是与国家的命运相和,凡是其他种种,决不相和。
这样的理想,这样的舍生取义,九死也无憾了。
新中国也不乏这类英杰。
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谈到他最佩服的北大人马寅初。
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围横遭排斥,那个时候大字报都帖满了他的办公室。
但他不愿屈服于强大的压力,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自辩:“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死才会罢休,决不向任何人投降!”马寅初向毛泽东也不愿妥协,要知道那时候“毛泽东就是太阳”,做出这样的举动需要何等勇气不言都知。
马寅初只愿意与真理相和,违背真理绝对不可相同。
和而不同更渗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合的过程。
先秦百家争鸣,各家互相争鸣,互相吸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更深刻地地反映了这一点。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同时,儒学也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宋代的道学。
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总体体系的格局。
晏婴曾举君臣关系,说明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
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
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
这就是和而不同。
今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多种文化的碰撞会有什么结果?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
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就有重要的意义。
记得江泽民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的讲话中也讲到和而不同,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