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探析_以厦门鼓浪屿建设改造为例

合集下载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鼓浪屿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鼓浪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人流过于拥挤、环境卫生问题等。

为此,鼓浪屿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相关部门对鼓浪屿进行了整治和提升,提出了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一、总体介绍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提升、品质提升、形象提升。

其中,基础提升层次是整个提升计划的基础,品质提升是提高旅游品质和旅游体验的重要部分,形象提升则是提升鼓浪屿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和知名度。

基础提升1. 基础设施提升在基础设施方面,计划对鼓浪屿的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进行整修和升级。

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老旧房屋进行整改和装修,包括水电、卫生等方面的改造,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便利性。

2. 环保卫生提升为了保护鼓浪屿的环境,方案中增设了垃圾分类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流程优化、安全可靠、集成高效。

并加强清理人员的管理,确保垃圾清运工作的持续性、规范性和效率。

品质提升1. 旅游服务提升提高服务质量是鼓浪屿品质提升的关键,方案中将对鼓浪屿的旅游服务行业开展普及教育工作,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能力和素质。

同时,成立鼓浪屿特色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更多的旅游信息。

2. 旅游产品提升提升旅游产品也是鼓浪屿品质提升的重要部分。

方案中将鼓励发展旅游新产品,如旅游体验、主题旅游等,丰富游客的选择,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形象提升1. 品牌塑造提升为了提升鼓浪屿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方案中将依托全球旅游市场,将鼓浪屿作为“海上花园、海上文化”的代表品牌,营造出具有文化、历史谧美丽风情的品牌形象。

2. 宣传推广提升在宣传推广方面,方案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开展宣传,包括媒体宣传、展览推广、网络宣传、旅游节庆等,打造鼓浪屿的旅游营销招牌,提高鼓浪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上就是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的三个层次的建设,方案中意在推动鼓浪屿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整治和提升。

在未来的发展中,鼓浪屿将继续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等优势,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鼓浪屿建筑介绍分析PPT课件

鼓浪屿建筑介绍分析PPT课件
第8页/共10页
谢谢 大家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第7页/共10页
西林·瞰青别墅 • 西林别墅: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半地下一层。
建筑面 积136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设外廊,北外廊3楼中部加设外 突半圆形敞廊,南 面二、三楼加设窄外廊。墙体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清水红 砖。三楼顶为平顶,四周砌高1米的女儿墙,东南角设观景亭。四楼顶为 四坡顶,屋面铺灰色机平瓦。柱头为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柱式。入口处以 高大的台阶、半圆形拱门和半圆形敞廊构成建筑物的核心通道。 瞰青 别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共两层,建筑面积459平方米。平面呈前廊 式布局,前廊中部外突呈曲形。墙体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 砖砌外抹灰粉白。屋顶为四坡顶,屋面铺灰色机平瓦。
鼓浪屿约有300余幢建筑可列为历史风貌建筑认定的对 象。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的山岭附 近。1949年以前鼓浪屿建筑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 争以前—本土遗风;鸦片战争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建筑涌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年代——多元化建设高潮。目前的整体建 筑面貌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年代集中建设形成的。建 筑性质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别墅、公馆和民居);领事馆建 筑(英、美、法、西、日、荷等);教堂建筑(安献堂、天主堂、 福音堂、三一堂);公共企事业建筑(万国俱乐部、大北电报局、 会审公堂);园林景观建筑等。其中别墅、公馆和民居占70%, 公共建筑占30%,包括教堂、学校、医院、领事馆、银行、 办公和公共企事业建筑。
第5页/共10页
天主堂 • 该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师设计。教堂坐西北朝东南,建
筑面 积232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平面布局前为方形,中部长方形,后部 半圆形。前部为钟楼,共三层,一层为入口,二层为歌经楼,三层为钟塔。 中、后部单层,中为礼拜大厅,后为祭台。大厅内两排列柱纵分,柱间设 多面连拱尖顶天花。外墙为砖石结构外抹灰粉白,建筑立面装饰哥特式小 尖塔及玫瑰花窗,窗楣上镌刻中文“天主堂”以及拉丁文“ECCLESLA CATHOLICA”(意即“天主教会”)等字样。正立面设三道对开大门,两 侧立面各开4道尖拱形窗,柱式为希腊爱奥尼克式。十字架置于钟塔顶部, 塔内有始建时购置的铜钟一口。屋面铺红色机平瓦。

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优化对策分析——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优化对策分析——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圆园20年第6期一、旅游解说系统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一)旅游解说系统的内涵对旅游解说系统的归类因其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类型。

吴必虎等(1999)认为旅游解说系统是通过使用媒介和传输渠道,使旅游相关的特殊信息传播并送到旅游者中间,使旅游者感知到相关景区的概况和游览信息,从而使旅游解说系统达到服务、教育、使用三个基本功能。

骄丽军(2010)认为,旅游解说系统目的是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在增强旅游者体验和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体现该系统对旅游者的教育、服务和使用功能。

因此,在总结了不同学者对旅游解说系统认知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旅游目的地向游客传递知识、服务旅游者、塑造旅游景区的形象与口碑、管理与启发旅游者等。

该系统是由旅游解说资源、旅游解说媒介、旅游解说对象三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旅游解说系统构成要素1.解说资源。

解说资源在解说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吸引解说受众的原动力,其丰度取决于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自然与历史文化价值也决定了解说资源的价值。

2.解说媒介。

解说媒介是解说资源与解说受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是资源信息向受众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旅游景区介绍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解说人员和解说设施。

解说人员主要是以导游人员为主的解说媒体,解说设施则主要包括景区标示和指示牌、景区模型和模拟沙盘、各类视听媒介、网络资料及印刷品等。

3.解说受众。

解说受众是在实际解说中接受解说的游览者。

在参与解说活动初期,因其自身客源地、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对旅游目的地形成不同的心理预期。

这个过程是解说受众的心理预期受到解说媒介的作用,让受众形成主观能动意识,并能够在一些事物上对解说对象的认知发生变化。

二、厦门鼓浪屿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一)解说资源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厦门鼓浪屿遗产分析报告

厦门鼓浪屿遗产分析报告
鼓浪屿的遗产价值具有不可替 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是中华民 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 的瑰宝。
对鼓浪屿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鼓浪屿的保护和管理,确 保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 有效维护,防止破坏和滥用。
推进鼓浪屿的可持续发展,在 保护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资源,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 居民的生活水平。
05 鼓浪屿的社会经济影

鼓浪屿的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对鼓浪屿经济贡献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旅游业成 为鼓浪屿经济的重要支柱。
旅游设施与服务
鼓浪屿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酒店、民宿、餐饮、交通等,为 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旅游活动与项目
鼓浪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历史 讲座等,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鼓浪屿对厦门市经济的影响
1 2
带动厦门市旅游业发展 鼓浪屿作为厦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 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厦门市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鼓浪屿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包括导游、酒店服务、餐饮服务等。
3
促进厦门市经济发展
鼓浪屿的旅游业发展对厦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06 结论
对鼓浪屿遗产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鼓浪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厦 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
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鼓浪屿的遗产价值在于其独特 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自然 景观和人文风情,这些元素共 同构成了鼓浪屿独特的旅游形
象和品牌。
鼓浪屿的遗产价值还体现在其 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 证,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 社会发展。
04 鼓浪屿的自然遗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探析——以厦门鼓浪屿建设改造为例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探析——以厦门鼓浪屿建设改造为例

事、 音乐 家 肖像 等 是 雕 塑 ( 术 ) 创 作 的重 要 素 材 。 美 家 浪 屿 因此 被 誉 为 “ 上花 园 ”“ 乐 之 岛 ” 海 、音 。 随 着 现 代 旅 游业 的快 速 发 展 . 游者 的 品味 和 欣 赏 水 平 也 日渐 提 旅 雕塑主题公园的建造让众多艺术工作者参与其中。 各式各样 的艺 星 溶 定能 丰 富鼓 浪 屿 的艺 术 升 , 旅 游 景 点 的需 求 和 期 待 也 愈来 愈高 。鼓 浪 屿 上 的办 公 建 筑 和 教 术 作 品 源 源不 断 、 罗 棋 布 , 于 自然 景 观 中 。 对
邹 醋
( 门大学 艺术教 育学 院美术 系 福建 厦 门 3 1 0 ) 厦 6 0 5
【 摘 要】 具有很 高观赏和文化价值的风景 名胜 区景观设计 的好坏直接 影响着景 区的整体形象与风景 区的可持续发展 。 素有“ 海上花园” 之
美誉 的风 景 名胜 区厦 门鼓 浪 屿 以 其 风 景旖 旎 的 自然风 光 、 域 风 格 的 西 式 建 筑 及 源 远 流 长 的 历 史 文化 背景 而 闻名 于世 , 规 划及 改造 直 接 影 异 其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探析以厦门鼓浪屿建设改造为例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0建筑 与工程0
S IN E E H O O Y N O M T O CE C &T C N L G F R A I N I
20 07年
第 3 期 5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探析
以厦 门鼓 浪 屿 建设 改造 为例
响到厦 门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 , 在城 市建设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 艺术着手, 在详 细分析鼓浪屿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 对鼓
浪 屿 的蒂 观设 计 提 出 了 大胆 的 设 想 。

鼓浪屿建筑风格

鼓浪屿建筑风格

鼓浪屿风貌建筑集锦时间:2005-4-15 22:19:10 来源:厦门老字号阅读824次鼓浪屿风貌建筑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始建于19世纪中下叶。

第一座风貌建筑建于1844年,是具有英国田园风格的英国领事馆。

1902年后,鼓浪屿被列强辟为“公共租界”,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中,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诸如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纷纷移植于仅有1.7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

有的原样照搬,有的揉合改造,有的推陈出新,使鼓浪屿成为建筑博览。

柱子、额枋和屋檐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因素,古代希腊罗马创造了许多建筑形式,特别是在柱式造型方面,共包括古希腊的3种柱式和古罗马的5种柱式,代表性的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林,被号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三大柱式”。

1844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近一个世纪中,这些建筑形式都粉墨登场鼓浪屿,各展雄姿。

多立克式,朴实无华;科林斯林,富丽堂皇;爱奥尼式,纤巧精致。

除此之外,哥特式尖顶的漂亮钟塔,伊斯兰教清真寺园顶建筑,以及教堂、民屋的彩色玻璃,巴洛克式的“不规则的”、“奇异的”奢华,罗可可式的贝雕、海藻和涡卷,双翼的太阳和葵花的窗饰,罗马式的壁柱,北欧的壁炉,搏击的雄鹰,飞翔的天使,梅花的标帜,罗马竞技场式的连拱廊,以及澳大利亚的阳台,铁栏杆等等建筑艺术,相继装点鼓浪屿,争相斗妍,异彩纷呈,为亚热带侨乡增添了袅娜风姿。

据厦门有关部门调查,鼓浪屿各具特色的风貌建筑计有36座,集锦如下:英国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的鹿礁路16号楼商品检验处;西欧折衷主义风格的鼓新路43号厦门博物馆;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物有:晃岩路23号住宅、田尾路17号省干休所8号楼、田尾路27号厦门海关休养所、鸡山路3号和16号住宅。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的鹿礁路1号部队69医院;仿日现代建筑的鹿礁路6号住宅;仿日建筑风格的漳州路24号自来水公司休养所;日本建筑风格的田尾路13号省休宿舍。

厦门鼓浪屿景区简介及开发策略研究

厦门鼓浪屿景区简介及开发策略研究

厦门鼓浪屿景区简介及开发策略研究一、鼓浪屿景区介绍鼓浪屿[1]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

面积1.87平方公里,2万多人,现为思明区所辖[2]。

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著名景点之一。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2007年5月8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面,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

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

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

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

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鼓浪屿面积仅1.91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常住居民2万人。

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因长年受海浪扑打,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

鼓浪屿的建筑和景色相映的作文

鼓浪屿的建筑和景色相映的作文

鼓浪屿的建筑和景色相映的作文篇一《鼓浪屿的建筑与景色:一场视觉盛宴》鼓浪屿这个地方啊,真的是特别神奇。

那里的建筑和景色就像是天生一对儿,搭配起来贼好看。

先说说鼓浪屿的建筑吧。

那些房子啊,各种各样的风格,就像一群不同性格的人凑在一起开大会。

有带着外国风情的西洋建筑,墙面上有着精美的雕花,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在小巷子里,你能看到红瓦坡顶的房子,方形的、圆形的窗户就像一双双眼睛好奇地看着你。

我记得我去的时候,走到一栋老房子前,那房子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就像给房子披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大门是那种很厚重的木头做的,上面的锁看起来都很有年代感。

我好奇地凑近窗户想看看里面,虽然玻璃有点模糊,但是能感觉到里面有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然后再看看鼓浪屿的景色。

那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大海有蓝色的、绿色的,就像变色龙一样。

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一地的碎钻在闪耀。

海边的沙滩细得就像面粉一样,脚丫子踩上去超级舒服。

沙滩上还能看到一些贝壳,有的小小的像纽扣,有的打着卷儿像小喇叭。

在路上走的时候,两旁的树郁郁葱葱的,偶尔还能看到树上有几个小松鼠在跳来跳去。

那些建筑和景色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效果就更绝了。

站在那些洋气的建筑旁向海边望去,感觉建筑好像是在对着大海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而当你站在海边回望那些建筑,它们又像是海边的守护者。

我走累了坐在海边的一块石头上,看着远处那些建筑的轮廓和眼前的大海,那种和谐又美妙的感觉就像啤酒配炸鸡一样绝配。

在鼓浪屿,建筑和景色就是这么相互映衬,给每一个来这儿的人带来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

篇二《鼓浪屿:建筑与景色的恋爱》鼓浪屿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爱情秀场,只不过谈恋爱的双方是建筑和景色,而我就像是一个无意间闯入的电灯泡。

这里的建筑真的很独特。

比如那些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尖尖的屋顶直插云霄,就像是想要跟老天说悄悄话。

我走到一栋哥特式建筑的脚下,抬头看那屋顶,脖子都酸了。

建筑的墙壁上有一些深色的石头点缀着,我摸了摸,冰冰凉凉的很是舒服。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旅游区规划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旅游区规划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分方法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 划定方法解析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属于 城市包围型风景名胜区。城市型风 景名胜区是指不其所依托的城市空 间交错,功能互补的风景名胜区。 城市型风景区大多没有明确的范围 界定,不城市的工厂企业、居住区、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界线往往较 为模糊。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面临的挑战
1 城市产业对风景名胜区的蚕食 和环境破坏邻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因毗邻城市,城市化氛围和各类产 业会对风景名胜区造成“蚕食”、 “压缩”、 “变性”的情形,使 景区有效面积锐减、生态效益下降、景区品位降档。例如山岳型风 景名胜区山体周边的采石产业可将侵蚀范围丌断抬升,优美景观等 高线控制区域愈发狭小,视觉景观冲击十分严重。就景区内部而论, 旅游产业建设对天然景区占用侵蚀日益严重,景点建设疏密丌弼、 景区内部果园苗圃占用景区用地等问题导致建设性破坏。诸如此类 的人为活劢严重破坏了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系统,对风景名胜区用地 性质的重新界定和合理区划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 边界现状
缓冲带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 胜区不市区的一条过渡带,此次规 划将景区界限向外500m范围划分 为缓冲区。此区作用在于控制城市 化对景区的侵蚀,区内从建筑密度、 容积率、建筑风格等方面加以控制, 结合丌同的边界处理手法,达到风 景名胜区不城市的良好交接。整个 缓冲带的面积约为14.11km。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 总体区位
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是典型的邻城市型风景名胜 区,范围包括坐落在厦门市本岛东 南的万石山山体及滨海地带、本岛 西侧的员弼湖、海上花园鼓浪屿和 厦门湾的大部分海域、岛礁,以及 著名侨乡集美镇。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位 于厦门市区范围内,风景名胜区的 陆域部分横跨厦门的四个行政区, 对厦门市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作用。

浅谈厦门岛屿林相改造设计

浅谈厦门岛屿林相改造设计

技术工作总结浅谈岛屿林相改造设计——以火烧屿林相改造工程设计的为例胡卓群(路桥景观艺术)浅谈岛屿林相改造的设计——以火烧屿林相改造工程设计的为例胡卓群(路桥景观艺术)前言市是个多岛屿的美丽城市,周边存在15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大多数岛屿为无人岛,岛上植被多为原始生态林,基本上以相思、木麻黄等乡土树种为主。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岛屿的旅游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

在建设园林绿化生态城市的环境下,通过对火烧屿的林相进行改造,将林地从单一的绿色针叶林向多彩的景观阔叶林转变,逐步实现森林彩色化。

本人有幸参与对火烧屿林相改造的工程。

通过对火烧屿林相改造的设计及现场配合,通过对整个工程的参与,结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火烧屿概况火烧屿是西海域中最大的岛屿,水陆面积27公顷,南北长900米,东西宽400米,海拔34.7米,从南角高处向北错落递降,形成三个岬角。

往西看俨如隶书的"山"字,从西往东望,颇像英文字母"M"。

这里岸线曲折岸坡陡峭,地质构造奇特,岩石色彩斑斓,海蚀洞穴各异,滩湾形状多样,是一个美丽的南亚热带小海岛。

火烧屿竖卧海沧大桥腹下,大桥之西塔立于屿之北端,控扼西海之中枢,南有兔屿、猴屿、大屿、鼓浪屿,北有镜台屿、猫屿、宝珠屿。

由于火烧屿位于海沧大桥下,是出入的一个重要绿化节点。

方案设计前期,通过对现场进行多次勘查了解并得出现状如下:火烧屿全景图1-1 树种单一,林相单调,季相变化少火烧屿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是相思树、马尾松和巨尾桉等,林相单调,缺乏树形优美、繁茂葱郁的阔叶树,观花、观叶等植物相对较少,从整体景观效果而言缺乏季相变化。

2-2 园林景观质量差岛屿四面环海,岛上多为分化岩,受海水腐蚀严重,土壤贫瘠、盐碱性严重。

整个岛屿经常受台风侵袭,导致整个岛屿林相单调,景观效果差。

道路绿化格调不高,树种选择与搭配也不尽合理,缺乏特色景观植物。

2、林相改造的目的林相改造工程从一般增“绿”,逐步向着“生态、自然、野趣”的新理念转变,建成由树种组成单一向树种多样转变,林分结构简单向乔灌草多层立体结构转变,抗灾和防护效果差的森林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改造,保证其生态功能。

鼓浪屿建筑特色形成的背景以及历史

鼓浪屿建筑特色形成的背景以及历史

厦门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分析研究摘要:本文经过自身游玩鼓浪屿的多次经验和感受,阐述自己在对鼓浪屿万国特色建筑了解到的知识,本文以旅游的角度详细讲述鼓浪屿建筑总体特色以及特有的中西结合的古典风格,通过对鼓浪屿的屋顶、窗户、柱式、门楼、庭院等细节的赏析,体现鼓浪屿富有盛名的“万国建筑博览”的意义。

关键词:鼓浪屿欧式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引言当前厦门鼓浪屿旅游是整个福建省旅游的主要著名景区之一,其中吸引量游客的其中一个因素是错落在琴岛上的万国特色古建筑,在后人的精心装扮下,鼓浪屿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古今韵味,本文以自身经历对鼓浪屿建筑的特色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1鼓浪屿建筑特色形成的背景以及历史自从我大学以来,每年几乎都会去厦门游玩两次,每次都会去鼓浪屿。

自从第一次去过鼓浪屿以后,我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鼓浪屿富有特色与情调的建筑,有时一个人可以在琴岛里呆一整天,每次都会拍一组照片回来慢慢地回味。

我对鼓浪屿的建筑的喜爱还要从它们最原始的历史开始谈起:早在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领土,鼓浪屿就是那时出现的闻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之一。

由于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先后来此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在各自的领地中建造离宫別馆,因而也出现了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建筑。

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十四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

在鼓浪屿的建筑中,既有这些殖民者们盖的洋房,也有很多归国华侨从国外归来带入的东南亚式样,也有很多当地人模仿周围的洋房所建的房屋。

数十个国家各自建造房屋,这本身就增加了鼓浪屿风格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的折衷。

它们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鼓浪屿整体建筑风格每次我去鼓浪屿游玩走的路几乎都是不同的,因而看到的景色与建筑也是各色各样,但是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绿与红的交错。

黑色线条勾勒着红色砖瓦,砖瓦被绿色花草点缀着,门窗上雕刻了精美的雕花,融合着东西方的韵味,每幢房子都以自己的特色向世人展示主人的用心以及它的独一无二。

厦门鼓浪屿景观介绍

厦门鼓浪屿景观介绍

厦门鼓浪屿景观介绍厦门鼓浪屿是一座美丽的小岛,位于厦门市区东南方向,是厦门市的一个行政区。

鼓浪屿是厦门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岛屿之一。

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鼓浪屿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岛上有着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海湾,如日光岩、长浜、胡里山炮台、黄草岛等。

这些海滩和海湾都有着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鼓浪屿还有着许多美丽的花园和公园,如菽庄花园、厦门大学植物园、日光岩公园等。

这些花园和公园都有着独特的景观和植物,是游客们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鼓浪屿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这里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鼓浪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等。

这些建筑和文化遗产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游客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此外,鼓浪屿还有着许多美丽的街道和小巷,如世贸街、龙头路、福建路等。

这些街道和小巷都有着独特的建筑和文化氛围,是游客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这里有着许多西式建筑和中西合璧的建筑,如厦门大学、菽庄花园、世贸街等。

这些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是游客们了解中国建筑文化的好去处。

此外,鼓浪屿还有着许多美丽的民居和别墅,如黄草岛别墅、胡里山炮台民居等。

这些民居和别墅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是游客们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好去处。

鼓浪屿的美食也非常丰富,这里有着许多美味的海鲜和特色小吃,如海蛎煎、沙茶面、花生汤等。

这些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口味和风味,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

此外,鼓浪屿还有着许多美丽的咖啡馆和茶楼,如海角咖啡、鼓浪屿茶楼等。

这些咖啡馆和茶楼都有着独特的氛围和风格,是游客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厦门鼓浪屿是一座美丽的小岛,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里有着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海湾、花园和公园、建筑和文化遗产、美食和咖啡馆,是游客们休闲娱乐、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品尝当地美食、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鼓浪屿写生考察报告

鼓浪屿写生考察报告

鼓浪屿写生考察报告篇一:厦门专业考察报告赴厦门专业考察报告XX年8月15日10级装潢设计系平面设计班周娟赴厦门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艺术实践考察。

此行考察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考察来提高审美观和对环境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实践考察和学习,增长见识和设计灵感,让自己的设计更能引领潮流更加出色。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称,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

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海的魅力锦上添花。

海水环绕、沙滩广阔、阳光和煦,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厦门的空气清新,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厦门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它因此被人称为“鹭岛”。

全市面积15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4万人。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在XX年中国城市综合竟争力评比中,厦门列第五位,被联合国列为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之一。

坐了一整天的火车,终于到达目的地厦门,厦门果然是个适合旅游和移居的城市,景色十分秀美,空气清新,整个城市流露出一幅融洽无比的感觉。

这一次我去了厦门最著名的景点考察:南普陀寺、鼓浪屿、厦门大学和集美村。

第一考察点:南普陀寺(1)历史背景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始建于唐末五代,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2)建筑特色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随分散建于地形复杂的山坡上,又以其实际使用不同,各具形式。

但在整体布局中,均能以中轴线上的主殿为中心,高低俯仰相从,参差错落有致。

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

鼓浪屿

鼓浪屿

殷承宗住宅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殷代家族中留美 归国的建筑师设计,建筑面积550㎡,一层砖混结构,局部半 地下室。 布局因地制宜,巧用高差,以灵活的非对称的构图方法, 空间丰富多变。具有典型的美国乡村别墅风味,小巧别致, 朴素大方。
[1] 林荫新,钟哲聪.鼓浪屿建筑艺术.天津:天津大 学出版社:1-41, 230-233, 236-240
1 领事馆建筑
鸦片战争之后的20年间,西班牙等六个国家继英美之后在厦门设立领事, 并在鼓浪屿上建造领事馆。
2 教堂建筑 大多兴建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3 其它建筑
公司,洋行,工厂,银行,电报局等。
英国领事馆
福音堂是中西合璧明,厦门市区面积为5180亩,合354万平方米, 其中河、池便占52万平方米。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显然已经妨碍了 经济的发展。 1920年,有人倡议开山填海,填池造地,发动海外华侨和本地 富商投资建设。据工部局年度报告统计,二三十年代仅10余年间, 仅华侨、侨眷就已投资建造了1014幢楼房。 二十世纪初期中西风格不协调的建筑景观,至此被折衷中西建 筑艺术、形体式样各异的东南亚风格调和。
[2] 戴志坚.福建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6-63,68
[3] 王唯山.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城市保护 与更新.2002,26(7)
3 大多兴建于1900年以后
4 风格多样化
厦门鼓浪屿地理位置示意图
鼓浪屿建筑艺术典例所在位置示意图
1842年以前
1905年的厦门港
1843—1920
1995年的厦门港
1920—1940
如今的厦门港
明代特别是清代民居在闽南地区尚有保存。基本上是瓦 木结构的庭院式平房。屋脊两端伸突“龙凤须”,以显示大 厝的壮姿。平面布局有单庭院的一厅两房或一厅四房,成为 “一落”;也有二合庭院、三合庭院、四合庭院甚至七合庭 院等复合整体,俗称二落大厝、三落大厝、四落大厝和七落 大厝。 在平面格局上,闽南民居都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 合中庭”型为核心,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在城 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

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精选4篇)

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精选4篇)

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精选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厦门鼓浪屿景色的作文1外乡人来厦门一定要去哪里?答案就是鼓浪屿,它有美名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没有汽车嘈杂喧闹的声音,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它犹如厦门的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把每个人都被吸引过去。

它和厦门只隔着一条长600米的鹭江,坐船即可到达。

我们坐船来到了鼓浪屿,沿着海边,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来到了皓月园――郑成功纪念园。

为了弘扬郑成功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政府在鼓浪屿覆鼎岩上建立了一个威武的郑成功雕像,“郑成功”严肃地站在那里,目光遥望着祖国的宝岛台湾,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郑成功”脚下险峻的覆鼎岩向海中伸展了三十米,和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

300多年前,郑成功的水师曾在这里演练,民间流传着许多佳话。

1661年,郑成功向东进军,为了表示自己的斗志力,破釜沉舟的意志,把锅鼎掀进海中,还把手中宝剑掷于海里,将玉印沉进海底。

后人将锅鼎变成的圆石称为覆鼎岩;把宝剑变成的长石说为剑石;把玉印变成的方石叫作印斗石;而郑成功站立誓师的岩石,则被尊贵地称为“皇帝殿”。

我们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美丽优雅的菽庄花园,它的名字是由园主林尔嘉用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菽庄即“稻菽花园”之意。

分为藏海园,补山园,总共建了十处漂亮的景观,其中主要的一处很有名的景点便是在主人四十四岁时建的四十四桥。

桥下有一个闸门,可以把海水引到桥下,构成三个水区:海、外池、内池。

蔚蓝的海水时不时冲到岸上,好像海水在抚摸着沙子的头。

桥上有观鱼台,可以看到鱼儿活泼、四处乱跳的景象,还有渡月亭,它是菽庄观海赏景的最好的地方,每逢中秋时节,夜深人静,海浪轻摇,月色海景令人陶醉其中,还有千波亭等,在月亮出来的时候观赏美景这里最好。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道路改造设计理念的综合分析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道路改造设计理念的综合分析

道 , 客较 多, 游 人流量 大, 对配套设施有较高的要求。 该类道路 的铺装 应注重舒适 、 美观 、 防滑 , 并与沿街建筑 的 室外铺装相协调。 可结合特色采用生态砖 、 石砖等不 同类型的材 料, 突出 自然 、 生态的风格 , 适当通 过增 补城 市雕塑小 品、 绿化景 观、 花坛 、 喷水池 、 休闲椅等配套 设施 , 营造人文特色氛 围, 供 提 必要 的休憩空间。 除了侧重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外 , 还需注意选材
建材发展导向 2 1 0 00年 6月
路桥・ 航运 ・ 交通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道路改造设计理念的综合分析
宋建嘉
摘 要: 结合近年来鼓浪屿市政道路建设和改造的工程实际, 分析 目 前道路建设存在 的不足 , 对景区内各道路进行特征分析 , 从改造 原则 、 路面 设计 、 改造措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改造设计的理念, 在保证通行 功能的情况下具有 良好的景观效果。 关 键 词 : 景 区 ; 路 改 造 ; 路 功 能 定 位 : 面铺 装 风 道 道 路
应 便 于 今 后 养 护 的要 求 。
2 使 用功能定位和特征分析
把 岛上现有的 3 4条道路按照使用功 能进行 分类,可分为: 环鼓旅游观光道路 、 史风貌建筑 区道路 、 历 园林景 区道路和 商业 街、 居民区道路和山路 小径 四类 。建议先根据 鼓浪屿的 定图 则》 区域规划及 实际, 具有不 同使用功 能的道路进 行特征分 、 对 应变 、 位移或裂缝分析来判 定桥梁 的承载能力 。 荷载工况选 择应 反 映桥梁设计 的最不利受力状态 ,同时为 了确保加载 安全和 了 解 结构应变和变位随试验荷载增加 的变化关系 ,对桥梁试验加 载应分级进行 。 加载设备常采用 可行式车辆 , 测点的布 置不 宜过

鼓浪屿的建筑和风景分析

鼓浪屿的建筑和风景分析

鼓浪屿的建筑和风景分析鼓浪屿,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海岛。

在这个小岛上,充满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时期的建筑,每座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与此同时,岛上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美不胜收。

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值得去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鼓浪屿上的建筑与风景进行深入分析。

一、建筑1. 中国和欧洲风格的混合鼓浪屿的建筑风格深受中国和欧洲文化的影响,正因如此,这里的每座建筑都带有独特的韵味。

大多数的建筑都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外国列强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中国传播欧洲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在中国,厦门和鼓浪屿是欧洲式建筑最为浓郁的代表之一。

岛上的建筑大多数是石头建筑,也有少量的木制和砖瓦结构。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也有独具特色的传统闽南风格建筑。

这些建筑的精致和细节完美的展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这个小岛成为了文化和建筑的交汇点。

2. 独立别墅和公寓岛上的建筑被划分为独立别墅和公寓两种类型。

独立别墅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和北部,这些别墅独立风格各异,但通常采用欧式建筑风格。

这些别墅有大的草坪和花园,有时还有游泳池和沙滩。

这些别墅建于当地富人和外国商人的住所。

公寓主要包括紫荆公寓和七星公寓,位于岛的中部和南部,是较为密集的区域。

这些公寓大多数建于20世纪初,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移民潮而建的。

依旧保留着建筑典雅的欧式风格,也有些改良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使其更为现代化。

公寓内的房间多并不大,但建筑外观非常迷人,常常成为岛上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

3. 有别于闽南风格的建筑闽南文化是鼓浪屿上的主要文化要素之一,但是,这里的建筑和传统的闽南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闽南建筑以红砖、灰瓦、木门窗以及许多装饰细节为特色,而岛上则更倾向于融合中西文化。

岛上的建筑混合了地中海和南欧的建筑风格,许多建筑体现了创建它们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岛上的建筑在结构上也与传统闽南建筑有很大不同,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对建筑的影响,这些外国人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

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3)

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3)

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3)19.林语堂故居(漳州路44号.建于1850)鼓浪屿的许多建筑有浓烈的欧陆风格,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的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

争相斗妍,异彩纷呈,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所有这些优雅的建筑,很值得慢慢细品.在本集介绍的8座历史风貌建筑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林氏府和海天堂构.下面详细介绍.19.林语堂故居(漳州路44号)位于鼓浪屿漳州路44号,是一座U形的别墅,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

别墅为英式,拱券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

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

别墅的线脚重叠纤丽,而二楼的栏杆却甚简约。

地下隔潮层并不低矮,保证了其上的厅房干燥舒适。

一楼中厅拱券前为一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一派温馨的氛围。

廖家别墅在鼓浪屿颇有名气,辉煌过很多日,后来因许多子女出洋创业去了,使别墅日渐聊落。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别墅前部被拆去一层,44号与48号原有一天桥相连,天桥也被拆去,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今,别墅因年久未修,破旧不堪,成了危房。

可住在里面的廖氏后人,对祖厝感情特深,不愿搬离去住现代新居,而将回廊封堵成厨房,凑合随居而安,自得其乐。

地下隔潮层里也住满了人。

1919年8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举行婚礼,新娘房就设在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林语堂婚后三天,怀揣1000大洋离开廖家。

林语堂一生写了六十多本书、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写的,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终年81岁。

如今廖翠凤的侄儿廖永明教授就住在这屋里。

19.林语堂故居后座(漳州路44号.建于1850)20.白宅(复兴路98号)主人白登弼分别在1902年和1912年修建了两幢二层欧式别墅,分别为南楼和北楼。

“容器”应具有的价值——以鼓浪屿研究为例

“容器”应具有的价值——以鼓浪屿研究为例

市形象等问题使功 能主义与形 式主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越来 越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当代者 市公共生活需求。 口 功能主义即现代主义 ,崇尚独 立建筑物 的设计而忽视了 街道、广场等传统城市公 共空间的重要性 。功能主义对空间 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两方面。 1 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建筑 的功能 ,摒弃装饰与过渡 ,提 . 1 倡机械美学。功能主义者忽视 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 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 对公共空间本身 也不感兴趣。 1 功能主义对城市设计的影响则体现在城市道路 的格网 . 2 式布局与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上。道路格 网划分 出了均质单 的地块空间营造不出富有特色的城市 公共空间 , 从而减弱

的特点就 是它是经 时间的 积淀而形 成 的 ,并不 是 的 。因此通过研究鼓浪 屿来得出 “ 容器 ”应有的价 非常有意义的。 22 .文化价值——凸显城市印记 城市 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印记 ,它构成 了 的归属感 ,是城市及其居民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而在当代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 , 许多城市文化正:

了人们集会与交流的兴趣。高层建筑所形成 的压抑 、缺少互
就很好地保留了藏族文化令人为之神往。
动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让人越来越向往以前由低矮 、水平的 建筑围合而成的人性化场所。正如简 , 雅各布斯在 自己的著作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描述的那样 , 能主义只考虑 了街 功 道作为交通空间的便捷性 ,而忽视 了街 道作 为城市公共空 间
中 存在 的人 际交 往的需 求 ,从 而导致 了城市 空间环 境的冷
漠 。她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城市空间应 “ 复杂 ”才能保 持 错综 活力 ,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容器概念的提出 .
在 1 9 年 巴塞罗 那第 1 届建 筑大 会上 ,由诺 曼 7 96 9 福斯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被誉为"东方小巴黎",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岛之一。

这个小岛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岛上,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融合,独特的风景和建筑结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鼓浪屿的建筑风格。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了许多租界。

因为鼓浪屿曾经是一个英国租界,所以岛上留下了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

加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岛上的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混合模式。

首先,鼓浪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

英属时期建筑的特点是欧洲建筑中式样的风格。

岛上的很多建筑都具有欧式的外观,比如尤海舍别墅和布朗住宅。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石头和砖块建造,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雕花和壁画。

一些建筑还保留了英国风格的尖顶和拱门。

其次,鼓浪屿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许多建筑物在外观上保持了传统的中式风格,如鼓浪屿的石库门建筑。

这些石库门建筑是鼓浪屿独有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使用石块和砖头建造,并采用传统的斗拱结构和红墙白墙的外墙涂料。

这些传统建筑不仅有着历史的沉淀,还彰显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

此外,鼓浪屿的建筑风格还受到了日本建筑的影响。

在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厦门和鼓浪屿,留下了一些日本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现代主义风格,注重几何形状和简洁的线条。

岛上的日本住宅区保留了一些日式的木结构建筑,给人一种温馨而古朴的感觉。

鼓浪屿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融合,更是民族文化的交流。

这座小岛上的建筑不仅包括住宅,还有教堂、学校、医院、商店等公共建筑。

这些建筑中大多数都是为当地居民和外来客人服务的,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与共生。

最后,鼓浪屿的建筑风格还与其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岛上的建筑通常依山傍海,利用地形和植被作为背景,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使得鼓浪屿成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总之,鼓浪屿的建筑风格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和现代的交织,也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批仿古欧式建筑, 决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仿制”, 而是“改制”。 这些建筑在保存特定历史时期普遍具有其明显外部特征的同时, 要由 建筑师根据其个人理念和实际环境加以再创造, 并融入现代的元素, 这 样 才 能 摆 脱 生 搬 硬 套 的 禁 锢 和 局 限 。这 些 建 筑 群 落 不 仅 为 建 筑 师 提 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 同时也为游人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史、感 受建筑艺术的精髓创造了条件,必将提升鼓浪屿景观文化的社会价值,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打入的钢管应先冲净管内积物, 然后再注浆, 注浆顺序由下向上, 注浆 必须连续作业, 不得任意停泵, 以防浆液沉淀, 堵塞管路, 影响注浆效 果。
(3)超前预注浆工艺流程图见( 图 2)
图 2 超前预注浆工艺流程图 (4)注 浆 结 束 标 准 每一个注浆段的结束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是看注入量, 二是看注 浆压力, 二者兼顾。为此, 要根据地层的孔隙率, 估算每一个孔、每一段 的吸浆量, 作为施工时的参考标准。注浆过程中如果达到或接近预计 值, 并且压力也有所升高, 即可以结束该段注浆。如果进浆量虽然没有 达到预计值, 但压力已接近上限, 可能因为该段已被上一段注浆时串 浆或地层有变化注不进, 也就可以结束该段的注浆。 3.5 注浆检查: 注浆成孔后有以下各项中的一项均为不合格 (1)打 孔 深 度 未 达 到 指 定 深 度 ;
●景观三: 雕塑为主的主题公园 雕塑主题公园能为中外艺术家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里,大
家可共同探讨、交 流 、学 习 各 种 设 计 理 念 , 创 作 各 类 美 术 作 品 , 并 进 行 有关的商业活动。一件好的雕塑作品, 能将艺术与建筑、艺术与环境有 机地结合起来, 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因此, 以雕
●景观六: 依山而建的露天剧场
作为音乐之岛, 岛内外为数众多的音乐人才在这里可以追求高雅 音乐之阳春白雪, 也能钟情通俗音乐之下里巴人。听众、音乐爱好者对 于歌剧、小品、摇滚 、器 乐 、美 声 、通 俗 、原 生 态 等 各 种 表 演 形 式 各 有 所 爱 。 岛 上 除 现 有 音 乐 厅 能 举 行 各 类 正 式 表 演 、比 赛 和 各 类 音 乐 活 动 的 音乐场所外, 可再建一座能供大众参与、形式多样、雅俗共赏表演形式 的露天剧场作为互补。著名的埃比道拉斯剧场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剧场是希腊古典晚期最著名的露天剧场之一, 由波利克列托斯设计 建成。可容纳 13000 名观众。其中心是圆形表演区, 叫歌坛。歌坛前面 是建在自然山坡上的扇形看台。声学效果极佳! [6]鼓浪( 下转第 255页)
鼓 浪 屿 岛 上 形 态 各 异 、大 小 不 一 的 累 累 奇 石 , 给 雕 塑 家 提 供 了 天 然 、不 可 复 制 的 坯 料 ; 日 光 岩 的 摩 崖 石 刻 书 法 和 皓 月 园 里 高 达 15.7 米、重 1617 吨的郑成功雕像为雕塑家提供了范本; 古今中外的音乐故 事、音乐家肖像等是雕塑( 美术) 家创作的重要素材。
塑 为 主 线 来 以 此 带 动 其 它 艺 术 产 业 的 发 展 成 为 一 种 有 效 的 途 径 。著 名 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撒尿 的 男 孩 ”、罗 马 城 的 标 志 “母 狼 ”、丹 麦 的 “美 人 鱼 ”等 等 。 这 些 成 功 的 案 例 可 为 鼓 浪 屿 的 设 计 改 造 所 借 鉴 。再 加 上 鼓 浪 屿 得 天 独 厚 的 自 然 及 人 文环境也为雕塑主题公园的构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景观五: 品位高雅的艺术专区
要 将 鼓 浪 屿 建 成 “艺 术 之 岛 ”, 必 须 借 城 区 改 造 的 东 风 , 利 用 岛 上 现有的音乐厅、厦 门 博 物 馆 ( 八 卦 楼 ) 、钢 琴 博 物 馆 ( 菽 庄 花 园 ) 等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 用 拟 建 中 的 “雕 塑 公 园 ”、画 廊 、仿 西 式 建 筑 ( 美 术 馆 、时 装 店、书肆、酒吧、旅 店 等 ) 将 其 串 联 一 气 , 形 成 一 个 “鼓 浪 屿 文 化 艺 术 专 区 ”。
雕 塑 主 题 公 园 的 建 造 让 众 多 艺 术 工 作 者 参 与 其 中 。各 式 各 样 的 艺 术作品源源不断、星罗棋布, 溶于自然景观中, 定能丰富鼓浪屿的艺术 气息, 为鼓浪屿的姿色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景观四: 骑楼式样的商业中心
骑 楼 是 中 国 南 方 和 东 南 亚 城 市 里 的 一 大 特 色 。那 些 起 伏 的 骑 楼 轮 廓 线 、形 态 各 异 的 山 花 、极 富 韵 律 的 连 排 窗 、精 致 的 花 饰 细 部 以 及 典 雅 的色彩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从功能上看,骑楼楼上住人, 楼下经商, 可 遮风、挡雨、避晒、降暑, 家用、商用、公用合而为一[3] 。连廊连柱,中西合 璧, 不仅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南国风貌, 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者的品味和欣赏水平也日渐提 升, 对旅游景点的需求和期待也愈来愈高。鼓浪屿上的办公建筑和教 堂, 其风格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从东南亚地区移植而来的西式建筑 [1] , 这 些 形 态 丰 富 的 异 国 特 色 的 建 筑 , 加 上 原 有 的 、丰 富 的 自 然 景 观 , 构成了一幅独特且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画。经过一百多年岁月的洗 礼, 这些建筑大多班驳陆离, 物是而非, 亟待修缮或重建。改造、建设、 美 化 、提 升 鼓 浪 屿 势 在 必 行 !
【关键词】鼓浪屿; 建设; 改造; 景观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的 鼓 浪 屿 旅 游 景 区 , 以 其 四 季 如 春 的 气 候 、幽 静 雅 致 的 景 色 、异 域 风 格 的 建 筑 及 丰 富 的 人 文 景 观 而 著 名 。 碧 海 环 保 中 的 鼓浪屿, 面积约 1.91 平方公里, 长住居民约 1.6 万人。岛上海礁嶙峋、 岸线迤逦、层峦叠嶂, 花团锦簇, 庄园、别墅点缀其间。无机动车的噪声 和自行车的无序, 仅有不多的电动旅游观光车方便游客。这种幽静雅 致的环境, 使游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 尽情享受生活。晴朗的天 空、湛蓝的海水 , 诱 人 的 沙 滩 浴 场 、别 致 的 庄 园 别 墅 、蜿 蜒 曲 折 的 林 荫 小道、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 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鼓 浪 屿 因 此 被 誉 为 “海 上 花 园 ”、“音 乐 之 岛 ”。
(2)打 孔 角 度 偏 离 指 定 角 度 超 过 三 度 ; (3)注浆区域内空洞率仍超过 5%; (4)注 浆 过 程 中 对 原 有 建 筑 物 、构 筑 物 破 坏 ; (5)下 步 开 挖 时 未 达 到 有 效 固 结 。 4.初期支护背后注浆技术 4.1 初期支护背后回填注浆目的[2] : ( 1) 填充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的空隙, 改善围岩传力条件, 防止地 表下沉; ( 2) 结构防水和减少渗漏水。 4.2 注浆材料的选择: 背后回填宜选用水泥- 水玻璃浆液、单液水泥浆。水泥- 水玻璃浆 液凝胶时间比较快, 几秒钟到几十分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 但后 期强度损失比较大, 只能起到堵水的作用, 在无渗漏水的情况下背后 注浆可以采用单液水泥浆, 背后注浆采用水灰比为 1:1~1: 1.5 的单液 水泥浆, 从经济方面考虑, 比较实用。 4.3 注浆施工: 注浆工艺与小导管超前注浆相似, 用低压注浆泵对预先埋设的注 浆管进行注浆, 注浆应连续进行, 不得任意停泵, 以免造成堵管影响注 浆效果。注浆顺序由低处向高处, 由无水处向有水处依次压注, 以利充 填密实, 避免浆液被水稀释离析。 4.4 注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 小导管周围及工作面漏浆:注浆过程中, 当压力稍一升高,浆液便 从孔口及工作面漏出,其原因是喷混凝土不严, 或混凝土没达到强度 要求. 处理方法是用棉纱或塑胶泥填塞裂缝, 注浆应在喷混凝土后 2——4 小时后进行。当冒浆或跑浆严重时应关泵停压, 待隔一段时间 后进行第二次注浆。一般情况下, 隧道断面上在拱顶、拱腰、拱脚、墙中 等部位各埋设一注浆管进行全断面周边注浆。纵向每 2- 3m 布设一断 面。 另外, 在初期支护结束后, 沉降量较大的位置重新打设小导管, 进 行背后注浆使土层密实, 提高自稳性,从而减少地表沉降量。背后注浆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在注浆的同时又不影响其它工序施工。 5.注浆效果检查: 注浆成孔后有以下各项中的一项均为不合格 ①注浆区域内空洞率仍超过 5%; ②渗漏水情况仍然没有改善; ③水泥浆液终凝后, 地基继续下沉; ④ 注 浆 过 程 中 对 原 有 建 筑 物 、构 筑 物 破 坏 。 6.结束语 小导管注浆是加固围岩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必须有科学的施 工工艺和材料配方,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由工程技术人员现 场指导, 才能保证注浆的成功及经济合理。科
●景观二: 嘉庚特征的居民社区
为适应鼓浪屿岛上原居民房屋拆迁安置需要, 拟建几处居民拆迁 还 建 社 区 。 这 些 社 区 建 筑 从 风 格 、形 式 上 来 讲 也 应 顺 应 全 岛 的 自 然 和 人文景观。其中,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嘉庚建筑形式可被采用。“穿西 装、戴斗笠”, 嘉庚建筑把闽南的燕尾脊、马鞍脊和中国传统的歇山顶, 压在西洋建筑上, 从而获得扬眉吐气的快感[2] 。同时, 嘉庚先生是一位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创办的集美学村、 厦门大学驰名海内外。把社区建筑形式定位为嘉庚风格, 不仅表达了 对这位伟人的思念和敬意, 同时也是对隔岸厦门大学嘉庚建筑群的一 种呼应, 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
全 面 进 行 景 区 的 建 设 升 级 牵 涉 到 规 划 、环 保 、生 态 、投 资 等 行 政 事 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艺术的角度入手, 倡导将鼓浪屿地 区的建设及改造与历史文脉结合起来, 创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鼓浪 屿新六大景观。
●景观一: 万国建筑博物馆
就鼓浪屿而言, 从本身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 虑, 在建筑物的改建、重建、新建、修缮的过程中, 除保留原有具有代表 性的中式园 林 、中 式 建 筑 以 外 , 可 根 据 规 划 和 用 途 可 适 当 再 建 一 批 仿 古欧式建筑, 如 古 希 腊 的 “柱 式 建 筑 ”、古 罗 马 的 “拱 券·圆 顶 建 筑 ”、哥 特式“尖顶建筑”和大量使用椭圆与曲线的“巴洛克建筑”等等, 加上历 史遗留下来 的 这 些 现 存 西 式 老 建 筑 , 以 形 成 国 内 独 一 无 二 、独 具 特 色 的 “万 国 建 筑 博 览 ”景 观 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