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经济学建议

合集下载

拿下经济学研究生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

拿下经济学研究生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

拿下经济学研究生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问鼎经济学研究生万学海文政治学是一面镜子一门富有吸引力的学科,它以研究人的行为为主题,话题涉及到日较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提供的方法论也试图对社会所有面临的问题提供其独有的分析视野。

也许正是这些特性使得经济学称为考研的热门专业课程之一。

从其学科内容来说,经济学理工科结合了文科和理科的双重优势,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跨考理工科太难,而会计学则难度适中。

而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如果对自己乏味的学科枯燥失去了耐心,运用其积累的研究功底转入经济学的数学无疑比文科生多出更多优势。

因此很多外专业的学生都在考研时可以选择经济学专业,专业知识同时本专业技能的学生也选择在经济学交叉学科作深入的学习。

因此每年经济学专业的报考人数都比较多,初试线和招录分数线都很高。

为了能考得高分,万昌明文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必须深入细致复习,创造条件各科都取得高分。

为此有关经济学专业的复习,我们给出温习以下复习时注意的重点:一.明确专业课深入研究的范围对于明确的专业课专业课考察辖区,仅仅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一些相关知识搞通、弄懂。

对于基础知识,更是不能疏忽大意,因为即使再更偏再难的题目,先前也是要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逐步解决的。

对专业课指定课本的读法,可以以书前的目录作为一个此信,在把课本精读两遍之后,抛开课本,自己要能把这个提纲精简形成体系,必要的时候,参阅其他的专业书籍以加深表述。

二.以往专业试卷不低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从往年的初级试卷来分析,你基本要素可以了解该专业命题的基本情况、老师的出题风格、已考点和未能考点等等。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分析题目往年的专业试卷:(1)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一望而知的讯息。

(2)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3)重要的已考点。

(4)考题中会涉及的当年时事,它们是如何联系起来命题公理的。

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考试就必然每学期涉及每年的时事热门话题。

跨专业考研实现个人梦想的新选择

跨专业考研实现个人梦想的新选择

跨专业考研实现个人梦想的新选择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通过跨专业考研来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性。

跨专业考研作为一种新的选择,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本文将探讨跨专业考研的意义和好处,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跨专业考研的意义首先,跨专业考研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的新突破。

在现今社会,只有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竞争。

然而,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这时候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转变职业方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跨专业考研可以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

不同专业之间有着各自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通过跨专业考研,我们可以汲取其他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在职场中更加出色地表现。

最后,跨专业考研可以扩大个人的社交圈和人脉资源。

在新的专业领域中,我们将结识到许多具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他们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同时,新的专业圈子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有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二、跨专业考研的好处1.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跨专业考研可以使我们拓宽职业发展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原本的专业领域。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潜力的新专业,将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2. 增加就业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多个专业背景的求职者更具有竞争优势。

跨专业考研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3. 增长知识面:通过跨专业考研,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这将使我们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更具有优势,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增强综合能力:不同专业之间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跨专业考研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探索自己的兴趣与潜力:通过跨专业考研,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跨专业考经济学备考经验分享

计算机跨专业考经济学备考经验分享

计算机跨专业考经济学备考经验分享七月我毕业啦,在这让人些许感伤,些许留念,些许回忆,些许难忘的日子里,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

四年的匆匆岁月到底带给了我什么?这个问题总在我的脑海里闪念。

毕业晚会上,我们一起考研的几个同学都哭了,我们感慨到:考研就像一次旅途,我们便是这次旅途中给予彼此鼓励的朋友,我们一起走过崎岖,一起走过坎坷,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分享快乐。

我们四个同学中另三个同学分别考取被:北京大学软件学院,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

我是唯一一名跨专业的考生,考取了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公费研究生。

回想着半年多的凯程路途,真是感慨颇多,也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在“研”途能看到更加美丽的风景。

我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专业是软件工程,虽说高考报考这个专业不是我所愿,但是在大学四年里我很认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我知道自己的兴趣不在这里,软件工程这个专业也不是适合自己的专业。

由此,我在大三上学期的一次旁听经济学的专业课上萌生跨专业考研的想法。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后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听很多工作的学长和我说过,人生最郁闷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听了学长的一席话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决心,我要跨专业考研,做一件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

我大约在大三寒假年后,也就是二月份的时候开始准备考研的,那是我首先开始复习的就是英语,我报了凯程的英语班,除了上考研班以外的时间我一般用来看预习和复习考研老师讲的内容,并利用了多余的时间复习英语单词。

寒假大约就这样过去啦,等到大三下学期,可以说是考研最纠结,最郁闷的一个学期,因为这个学期有很多课程,我为了准备专业课,要经常去人大听他们经济学的课。

所以特别辛苦,有时人大那边的课程很重要必须要去听,我就会逃一小节学校这边的课,为了加快时间,我每次听课都是骑自行车去,那种感觉是令你一生难忘的,懒洋洋的阳光洒在身上,急速地等着单车,急促的喘息声,这样的情景此时此刻正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像一个少年,疯狂地奔向自己的梦想。

跨专业考研建议

跨专业考研建议

一、慎重选择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

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

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1、跨专业本校报考。

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

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2、跨专业跨校报考。

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

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二、审时度势首先,应选择喜欢的专业。

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

再者,尽量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专业。

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将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

最后,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

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

在此,提醒大家要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

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

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

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立刻出击四、全力复习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

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是跨专业的

我是跨专业的

我是跨专业的,专业课考了119,算是比较满意的结果了,呵呵。

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他同学的经验,说说自己对于复习专业课的一些看法。

总体上而言,815经济学综合题目难度不大,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所以大家要特别重视打牢基础,最重要的是把课本看熟,知识弄扎实。

考题可能就是平时常见的知识和题目,像10年的大题有推导总需求曲线、价格歧视、央行货币政策等,基本上都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出。

复习的时候,第一遍看高鸿业的书就行,仔细的通读一遍课本。

跨专业的同学这一遍就是入门了,了解下基本的经济学宏微观知识。

这一遍过后,可能会留有很多问题,也会遗忘比较严重,这都是很正常的,要不我们还进行后面的复习干嘛,呵呵。

大家可以把疑问记下来,或者标在书上,后面复习的时候解决。

我复习的时候感觉很多疑问在看到后面章节的时候或者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遍可以不用做题。

第二遍我建议仍然用高鸿业的书。

当然,本科是经济类学的比较好的,可以直接上外国人编的教材,跨专业和基础不太好的同学,用高鸿业的书就行。

这一遍就是加深对所有经济学原理的理解,然后试着能解决一些课后习题,逐渐强化经济学思维,并且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第一遍留下的很多疑问在这一遍的时候应该多数都能解决了。

课后题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尤其是计算证明,简答和论述可以自己先想下思路再参考答案。

我感觉高鸿业书的课后习题编的都很好,而且有几年曾出过与课后题相似的题目,所以高鸿业书的课后习题一定要做。

第三遍可以用外国人的教材了。

平迪克的微观写的不错,大体也跟高鸿业框架类似,就是讲的更详细并且多了一些知识点,总体不难。

多恩布什的那本书我感觉是很难,框架也不太一样,上来就讲经济增长不太适应。

大家可以按高鸿业宏观的章节顺序来看多恩布什的书。

其实我个人感觉多恩布什这本书不是太重要,我自己最后时间不多了,就看了一遍了事。

当然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呵呵。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特别注意那些高鸿业书里面没有而平迪克和多恩布什书里有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特别容易考名词解释和选择判断。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引言•考研是一种提升自身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途径,对于想要在会展经济与管理领域有所发展的人来说,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考研需要针对性地准备,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了解考研目标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专业时,考生首先要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相关课程设置、学科方向、学术水平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研究热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目标专业的前沿性和发展趋势。

补充基础课程•会展经济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学科,考生在跨专业考研前,可能需要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课程知识,如会展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等。

•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班、听公开课等方式来补充基础课程的知识。

增强实践经验•在跨专业考研之前,考生可以通过实习、参与学术研究或参加相关行业组织的活动,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考生的简历竞争力。

查阅相关学术性文献•考生需要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动态,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性文献来了解。

•通过阅读学术论文、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领域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培养科研能力•考研并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位,更重要的是培养科研能力。

考生需要学会提出科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和撰写学术论文等能力。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教师交流,参与项目研究,争取科研经费和实践机会,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考生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将时间用于复习课程知识、解题技巧和科研方法的学习。

•还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培训班、考研辅导班,借助各种学习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考试备考•在备考期间,考生要通过做题、模拟考试和回顾总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跨专业经济学硕士专业课复习方法

跨专业经济学硕士专业课复习方法

跨专业经济学硕士专业课复习方法如今的考试或追求高学历,除了想要掌握想学习的知识外,更多的是找个好工作,所以跨专业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一些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也成为大家的首选,经济学也在其中之一。

经济学跨专业考研路上最大的挑战就是专业课,如何去买复习资料,有了复习资料如何以最快的时间入门,如何分配时间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小编针对跨考经济学专业课复习有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考试资料对于经济学来说,不同的学校考试难度和风格不一样,所以考试的资料难以统一,但有一些比较通用的教材,通过系统的了解,也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考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比较有效率。

专业课的复习首先是要以指定的教材为主,一定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有同学在无法找到跨考院校专业课资料时,往往希望能从往届同学处获得,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考生本人无法获得,学长也不可能获得,往届学生的给考生推荐的资料也许也是凭经验、感觉所选定的,所以我们首先应以指定的教材为主,尤其是跨考生,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一个也不能放过,难点也要重视。

在有精力的条件下,我们在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考生还需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二、需找复习方法经济学综合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综合考察的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因此,首先考生不能偏门,任何薄弱和生一门的“跛脚”都将会使结果前功尽弃。

但如何才能“鱼与熊掌”兼得,还需要学会好方法。

2、学会做笔记一边看教材(最好结合考研笔记,讲义,重点等效果更好),一遍做笔记,对于无基础的跨考生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在这里,做笔记也要有技巧,这就要考察你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每个人都不想做笔记,一个原因就是它浪费时间,做笔记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相反,做笔记会让你在后期乃至整个复习过程中收获很多。

跨专业考经济学难度分析

跨专业考经济学难度分析

跨专业考经济学,你有考虑好这几点吗?
考研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跨专业考研的原因无非是本专业不喜欢或者本专业发展前景不好,因此希望通过考研来走另一条路。

所以凯程老师整理了跨专业考研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希望同学们考虑好再做决定!
一、专业情况不了解
对于跨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的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同,需要转换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难题,其次就是竞争对手是已经有着四年本科经验的学生,这对于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考验!所以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轻敌”!
二、考试内容以及信息获取没有渠道
很多学生在准备跨专业考经济学时都会了解到所要考的科目是什么,由于经济学学科门类比较多,所以考试的内容不会都一样,对于如何复习以及看哪一本书和做哪一套题都是完全不清楚的,这就很被动,虽然一部分信息可以在官网上查到,但是对于历年真题以及课程笔记和导师信息这些都不清楚,在复习的道路上很容易就走了弯路,既浪费了时间,有没有取得合理的效果。

三、心情的调整
对于一个未知的专业,同学们的心情自然是迷茫、困惑加一点好奇的,好奇心会帮助你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有效果,但是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肯定和怀疑,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怀疑自己选择这一条路是否正确,继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所以在准备跨专业考经济学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凯程老师建议同学们认真慎重考虑,但如果确定好跨专业考经济学,就全力准备备考,努力的过程很重要!。

跨考经济学研究生经验之谈

跨考经济学研究生经验之谈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跨考经济学研究生经验之谈
南开魏埙的那个书我之前听许多师兄师姐都说太生涩不适用于入门, 我从头到尾都没看,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不是全部指定书目都要看。
经济学的内容就那么些,弄清晰了就行,不用计较是哪个版本的书。
我是从工科跨校跨专业考到南开经济的,原来的学校和专业也算不
小时》《世纪大讲堂》等节目。
别好,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答题的范例,条条框框排列的特别有规律。
在最终的两个星期里,肯定要每天抽时间背重要且易考的原理,
第三阶段:这是最最重要的冲刺阶段,也许最终一百天的时间我每
理解了之后这步也不算很苦痛。另外考试那两天也不要完全不看书,
天要上十二三个小时自习,其中至少一半的时间会花在专业课上。在此
依据许多同学的阅历考试前半小时翻看的内容很有可能会考出来的,
其期间还是以金的书结合高鸿业的教材反复看为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在考场上肯定要抓紧时间写字速度要快。之前在论坛上听到某位学长
工作就是自己开始作总结笔记,不再是机械地抄书,关键是要把自己原
说“假如你觉得你从头到尾都在写字的话那么你专业课过线的问题不
第一阶段:专业课的复习也许断断续续地从三月份就开始了,第一
或问别人,我当时就厚着脸皮去请教了经济学院素不相识的老师许多
遍第二遍时根本看不进去就逼自己预备了个笔记本看着略微重要的就
问题。金圣才的书上有许多东西有些偏,可以有选择性地看〔至于哪
一字一句抄下来,这两遍完了之后几乎就到暑假了,只是对微观宏观经
去年的南开真题关于金融危机就考了四五十分,还是挺多的。这种热点
其实还是个幌子,真刚要考的东西都还是经济学基本学问。不过我们还
是要知道些比较官方的说法夹杂在基本原理之中会让得分更高一些。收

考研专业课:工科生跨考经济类的专业课高分攻略

考研专业课:工科生跨考经济类的专业课高分攻略

Born To Win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考研专业课:工科生跨考经济类的专业课高分攻略跨考教育木同学在2015考研中,从自动化专业跨考到国贸专业,从零基础开始复习经济学,最后专业课取得了132的高分,本文为学员木同学的数学备考成功经验分享,希望对2016考研学子的备考复习尤其是零基础跨考经济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我本科所在的大学仅是北京一所非“211”的普通大学,本科专业是自动化,纯工科的专业。

由于兴趣和自我定位,在考研的时候我舍自动化而选经济类专业。

当然这个选择是需要胆量的,因为当时我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基础,而经济类每年近400分的分数线高得让人咂舌,这就意味着专业课需要考一个非常高的分数。

虽然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担心因为基础差而被淘汰,但是我始终在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最终在考场上独步天下,以专业课132分、总分407分的成绩杀进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

“笨人”的破茧成蝶这个世界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恰恰相反,每个时代都是“聪明人”太多了,“笨人”太少了,但是往往最缺的还就是“笨人”。

在学习一途上,很多“聪明人”并不如笨人取得的效果好,究其原因:“聪明人”不舍得在基础上下笨功夫,认为下那种难度小耗时多的笨功夫不划算。

许三多凭着那股子傻劲,做大回环,不停地跑步,练习最基本的对练动作(因为高难度的他确实学不来),靠最基础的重复,他成了比武冠军。

其实大家不要把考研专业课想象得有多复杂,它考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基础的,只要你把基础原理、基本概念掌握了,题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就从我报考的央财来说,有一道简答题考的是“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区别”。

这道题目算是很基础的,相信只要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能回答。

但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基础的薄弱是一个非常大的劣势,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复习伊始,我经济学的基础为零,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般,从最基础的开始,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真的是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跨专业考研的经济学复习指导与建议

跨专业考研的经济学复习指导与建议

跨专业考研的经济学复习指导与建议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而跨专业考研经济学的难度更是不容小觑。

对于非经济学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面对这门学科的复习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本文将为跨专业考研经济学的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确定主要复习内容跨专业考研的经济学复习,首先要确定主要复习内容。

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重点方向。

同时,还需了解考试大纲,明确具体的知识点和要求。

二、建立复习计划有了主要复习内容之后,建立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制定每天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知识点所需的时间。

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三、选择合适的资料经济学的学习资料很多,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

可以参考教材、复习资料、经济学相关书籍等,选择权威性、权威性、易懂性强的资料。

还可以参加一些经济学习班或考前辅导班,积极参与学习讨论。

四、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对于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能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取课程讲解、刷题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注重实践运用经济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的运用。

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实际案例等方式,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六、多做题,掌握解题技巧经济学考试中,很多是通过题目来考察考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因此,考生要多做题,掌握解题技巧。

可以通过刷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对各类题型的熟悉度和解题能力。

七、注意考试动态考生要时刻关注考试动态,了解考试形式、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可以通过参加经济学考试培训班、浏览考试官网等方式,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为自己的复习做出调整。

八、保持积极心态跨专业考研经济学是一项挑战,考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

如何提高跨专业考研的经济素养

如何提高跨专业考研的经济素养

如何提高跨专业考研的经济素养跨专业考研是指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与考研报考的专业不一致。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提高经济素养尤为重要。

经济素养是指对经济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跨专业考研的经济素养。

一、扩展经济学知识面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在经济学方面可能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

因此,第一步就是扩展经济学知识面,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

可以通过阅读经济学教材、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来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参加开设的经济学公开课、研讨会等活动,多听听专业人士的讲解和经验分享,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二、关注经济热点问题经济热点问题是指当前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且与经济学相关的问题。

关注经济热点问题有助于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等渠道获取最新的经济热点问题,了解各种观点和分析,提升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经济学相关的论坛、讲座、演讲等活动,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深入了解经济问题的背后逻辑和实践。

三、培养经济分析能力经济学是一门科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因此,培养经济分析能力是提高经济素养的关键。

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式来提升经济分析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经济学实验、经济论文的写作和研究等活动,锻炼自己的经济思维和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提高跨专业考研的经济素养需要扩展经济学知识面、关注经济热点问题,以及培养经济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可以在经济学领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跨专业考研的建议

跨专业考研的建议

跨专业考研的建议1.深入了解目标专业:考研是一个需要充分准备的过程,尤其是跨专业考研,更需要了解目标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课程。

可以阅读各种教材和参考书,查找与目标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提前熟悉相关理论和方法。

2.寻找交叉点:在本科专业和目标专业之间寻找交叉点非常重要。

可以从两个专业的共同点出发,挖掘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其作为自己的优势。

同时,要对目标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判断自己的本科专业是否与之适应。

3.补充前置知识:跨专业考研需要弥补一部分前置知识的不足。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课程或自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可以参加线下或在线的培训班,或者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合理安排时间,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4.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要分析自己的知识差距和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5.追踪目标专业的热点研究领域:要关注目标专业的最新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

可以通过查阅学术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关注相关的学术社交媒体等方式,及时了解目标专业的最新动态。

这样可以在考试和面试中展现对目标专业发展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6.多参与科研项目:跨专业考研需要证明自己的学术潜力和研究能力。

可以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获取与目标专业相关的项目经验。

这不仅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简历,为跨专业考研增加竞争优势。

7.良好的自我推销:面试是跨专业考研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获得面试机会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跨过考研的第一道门槛。

要准备一份精心制作的个人陈述或自我介绍,突出与目标专业相关的项目和成果,同时清晰表达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研究兴趣。

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与相关专业的老师或同学交流等方式,拓展人脉关系,并获取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一)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一)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一)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简介考研是许多大学生选择的一条进修学业的途径,对于有志于从事会展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生来说,跨专业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建议,帮助您在考研之路上更好地准备。

选择专业跨专业考研要先确定考研的专业方向,对于会展经济与管理领域来说,可以选择的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旅游管理等。

建议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来选择合适的专业。

课程选择在考研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对相关专业的考研科目进行了解,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主要的考研科目可能包括:政治、英语、数学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相关领域的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多元准备跨专业考研需要学生具备多元的知识储备,因此,学生需要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和学术论文,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

此外,还可以参加学术讲座、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增加对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了解。

辅导培训考研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些专业的考研辅导班或培训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和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提前规划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提前做好考研规划。

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且要保持坚持和耐心,不断进步。

沟通交流在考研准备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一些考研交流群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和学习资料。

这样可以互相借鉴和促进学习进步。

正确认识考研最后,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考研,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动力。

考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只有持之以恒,坚定信心,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结语考研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为自己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希望本文的建议能对有意考研的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跨专业考研的学术资源评估与选择

跨专业考研的学术资源评估与选择

跨专业考研的学术资源评估与选择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然而,跨专业考研所涉及的学术资源评估和选择问题是令人头疼的。

本文将就跨专业考研的学术资源评估与选择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了解目标专业的学术资源在进行跨专业考研之前,了解目标专业的学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明确目标专业的核心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可以通过查阅该专业的研究论文、学术期刊等来了解目标专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重点。

其次,要关注目标专业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团队,了解他们的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

通过对目标专业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评估学术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二、分析自身条件与需求在选择学术资源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需求进行分析。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基础,确定是否具备进行跨专业考研的能力。

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学术目标和职业规划,选择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学术资源。

此外,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术资源。

三、参加学术讲座与研讨会参加学术讲座与研讨会是获取学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加讲座与研讨会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进展,结识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此外,通过参加讲座与研讨会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为跨专业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学术期刊和数据库是获取学术资源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订阅学术期刊和利用学术数据库来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文献。

在查阅学术期刊和数据库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筛选,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资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学术期刊和数据库中的文献引用,了解相关研究的发展和前沿动态。

五、建立学术合作与资源共享跨专业考研需要面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资源,而建立学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通过和相关学校、机构或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学术资源和研究设备。

合作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研究领域,还可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

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建议:一、了解考研要求1. 详细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的报考要求,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报名时间等。

2. 查阅历年考研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1.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备考时间。

通常需要3-6个月的备考时间。

2. 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3. 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对各科目的学习兼顾。

三、系统学习专业知识1. 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动态。

2. 阅读相关专业教材和参考书,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3. 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对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加强英语能力1. 英语在考研中占有重要比重,提前准备托福、雅思或英语四六级考试。

2. 多听英语听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多读英文原版书籍、期刊和论文,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注重数学基础1. 数学是考研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注重巩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知识。

2. 多做数学题,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六、做好笔记和总结1. 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总结,方便复习时查阅。

2. 做错的题目要及时总结,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七、参加模拟考试1. 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和不足之处。

2. 分析错题原因,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八、与同学交流合作1. 参加考研培训班或组织备考小组,与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共同进步。

2. 互相督促、鼓励,共同度过备考的艰辛时光。

九、保持良好的心态1. 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到底。

2.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十、答题技巧和复习重点1. 学会分析试题,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2. 复习时要有重点,注重掌握考点和难点,做到知识系统化、全面化。

以上是会展经济与管理跨专业考研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也可以选择一些金融财会类的专业,如保险精算等。

这些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较高。

如果你确定了要考取经济学研究生,那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读一些经济类的基础教科书。

所读书目可以根据你想要报考学校的研究生院所规定的教材进行选择。

在这里,向你推荐一些经济学人必读的书籍: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

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

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

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说明: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

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

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

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

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

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

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

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

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

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

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

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

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

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

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

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

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

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

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

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

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

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

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

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

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

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

32开,800多页。

易懂而深刻。

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

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

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

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

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

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

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

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

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

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

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

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

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

采用凯恩斯IS-LM 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

推荐必读。

13、《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罗伯特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

不属必读范围。

14、《宏观经济学》巴罗。

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

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

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

不属必读范围。

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

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